2023年安徽名校高三语文上学期11模拟两篇文言文阅读题及答案_第1页
2023年安徽名校高三语文上学期11模拟两篇文言文阅读题及答案_第2页
2023年安徽名校高三语文上学期11模拟两篇文言文阅读题及答案_第3页
2023年安徽名校高三语文上学期11模拟两篇文言文阅读题及答案_第4页
2023年安徽名校高三语文上学期11模拟两篇文言文阅读题及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安徽省A10联盟2024届高三上学期11月段考语文试题(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材料一:太宗问公[注]曰:“朕所行事,与贞观初有异否?”对曰:“贞观之初,陛下锐情思政,从谏如流,每因事触类为善,志存俭约,无所营求。比者造作微多至于谏争时有忤色以此为有异耳。”虢州统军裴师利奏:“诸山大有银矿,采之极有利益。”敕殿中少监赵元楷,令诸国府卫士及百姓采之。公进谏曰:“陛下巍巍盛德,所急在于仁义,所宝岂是珍奇?珍奇既积,仁义必损。且劳役卫士,与下争利,人不见德,将何取焉。”太宗深纳之,即令停废。太宗问曰:“义宁之初,国家虽有关中,王世充、李密各自割据。当此之时,诸君所事之主,谁优谁劣?”公对曰:“李密智计英拔而器度局小。”戴胄奏称:“王世充言议繁而寡要,为化但为一时之利,不堪思其后图。”太宗曰:“平定天下,朕虽有其事,若守之失图,功业亦复难保。秦始皇实可为诫。公等宜念公忘私,荣名高位,可以长守。”太宗谓侍臣曰:“计朕平定四方,优勤百姓,虽不及前代哲王,比炀帝故应万倍。但君臣相须,事同鱼水。然鱼不得水则立,水无鱼则废。固知国家唯藉臣佐及百姓,共相翊戴,方得保其尊荣。”公对曰:“昔楚王召詹何为相,何曰:‘唯解修身,不解理国。’王又遣使重请何曰:‘未有身正而国不理者。’今远方慕化,并由陛下克己自修,所以夷狄咸知效命。”(节选自王方庆《魏郑公谏录》)材料二:君心不能以自正,必亲贤臣、远小人,讲明义理之归,闭塞私邪之路,然后乃可得而正也。古先圣王所以置谏诤之职,凡以先后纵臾,左右维持,惟恐此心顷刻之间或失其正而已。

原其所以然者,诚以天下之本在是,一有不正,则天下万事将无一物得其正者,故不得而不谨也。(节选自朱熹《庚子应诏封事》)【注】公:即魏郑公,魏征。10.材料一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比者A造作B微多C至于谏争D时E有忤色F以此为G有异耳。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存,在文中指怀有、怀着之义,与《短歌行》中“枉用相存”的“存”意思不同。B.何取,获取什么。“乐夫天命复奚疑”中“奚疑”表示疑惑什么,两者结构相同。C.功业,这里指的是功勋事业,与《过秦论》中“功业相反”的“功业”、意思相同。D.原,推求,与《五代史伶官传序》中“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的“原”意思不同。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唐太宗在贞观初年能够专注于政事,积极听取他人进谏并力求节俭、没有过度的希求,这与他后期的施政措施有所不同。B.魏征认为唐太宗让诸国府卫士及百姓开采银矿的敕令,不仅是强迫士兵劳动服役,更会与民争利,最终劝止了这种行为。.C.戴胄指出故主王世充言论繁琐而缺乏枢要,贪图一时之利而没有远见,引起唐太宗对秦始皇的批评及对臣下的谆谆告诫。D.唐太宗向侍臣追述自己平定天下、优待黎庶的功绩,虽自认远胜隋炀帝,但也清醒意识到君臣应如鱼和水一样相互依赖。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陛下巍巍盛德,所急在于仁义,所宝岂是珍奇?(2)固知国家唯藉臣佐及百姓,共相翊戴,方得保其尊荣。14.《礼记·大学之道》中提到“正心修身治国平天下”,魏征和朱熹对此向君主各有何建议?请结合材料简要说明。(3分)安徽省合肥市六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卷(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文段一:太祖武皇帝,沛国谯人也,姓曹,讳操,字孟德。公少机警,有权数,而任侠放荡,不治行业,故世人未之奇也;惟梁国桥玄、南阳何题异焉。玄谓公曰:“天下将乱,非命世之才不能济也,能安之者,其在君乎!”年二十,举孝廉为郎,征拜议郎。建安二年,张绣等降,既而悔之,复反。公与战,军败,为流失所中,长子昂遇害。公乃引兵还舞阴,绣将骑来抄,公击破之。公谓诸将曰吾降张绣等失不便取其质以至于此。吾知所以败,诸卿观之,自今已后不复败矣,遂还许。初,公举魏种孝廉。兖州叛,公曰:“唯魏种且不弃孤也。”及闻种走,公怒曰:“种不南走越、北走胡,不置汝也!”四年春,生擒种,公曰:“唯其才也!”释其缚而用之。以魏种为河内太守,属以河北事。初,公为兖州牧,以东平毕谌为别驾。张邈之叛也,邈劫谌母弟妻子;公谢遣之,曰:“卿老母在彼,可去。”谌顿首无二心,公嘉之,为之流涕。既出,遂亡归吕布。及布破,谌生得。众为谌惧,公曰:“夫人孝于其亲者,岂不亦忠于君乎!此吾所求也。”以为鲁相。(摘编自《三国志·魏武纪》)文段二:建安十五年春,下令曰:“自古受命及中兴之君,何尝不得贤人君子与之共治天下者乎!今天下尚未定,此特求贤之急时也。若必廉士而后可用,则齐桓何以霸世!诸子其佐我明扬仄陋,唯才是举,吾得而用之。”十六年,令曰:“夫有行之士未必能进取,进取之士未必能有行也。陈平岂笃行?苏秦岂守信邪?而陈平定汉业,苏秦济弱燕。由此言之,士有偏短,庸可废乎!有司明思此义,则士无遗滞,官无废业矣。”(节选自曹操《求贤令》)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

公谓A诸将曰B吾降C张绣等D失不便E取其质F以至G于此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字,人的表字,在本名外另取的和本名意思通常有相同相近或相反关系的称谓。B.“唯魏种且不弃孤也”中“且”与短语“且战且退”中“且”含义相同。C.顿首,旧时一种礼节。跪而头短暂叩地。通常用于下对上及平辈间敬礼。D.“遂亡归吕布”中的“亡”与成语“亡羊补牢”中的“亡”含义不相同。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曹操年少有为,为人看重。曹操年少时尚义任侠,机灵能干,善于随机应变,受到当时人追捧认可,尤其被桥玄、何颢看重。B.曹操善于反省,知错就改。曹操深受张绣投降又反叛之害,自己中箭,长子被杀,他当众检讨剖析错误,并承诺不再犯错。C.曹操重视人才,尊重人才。魏种和毕谌都曾离开过曹操,在将两人活捉后,曹操出于对人才的重视,不计前嫌,对两人继续重用。D.《求贤令》和《短歌行》中均表达了曹操的“求贤若渴”之情,但二者在表达方式上有较大不同,前者多直接表达,后者多用典故委婉含蓄地抒发。13.翻译下列句子。(8分)(1)天下将乱,非命世之才不能济也,能安之者,其在君乎!(2)有司明思此义,则士无遗滞,官无废业矣。14.文段二中,对“有行”和“上进”的关系,曹操的观点是什么?他举了哪些例子去证明?请概括回答。(3分)安徽省A10联盟2024届高三上学期11月段考语文试题答案10。(3分)CDF(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i处不给分。)11.(3分)D(两个“原”都有推求、追根溯源之义,意思相同。故选D。)12.(3分)C(“对秦始皇的批评”错误,应该是唐太宗以秦始皇为前鉴而自省反思。故选C。)13.(8分)(1)陛下您德行崇高广大,急于所求的应该是仁义,所珍爱的难道仅仅是奇珍异宝吗?(“巍巍”“宝”“岂”各1分,句意通顺1分。)(2)(我)本就知晓国家唯有借助臣民,得到他们的辅佐拥戴,才能守护君王的尊贵与荣耀。(“藉”“翊戴”各1分,主语省略1分,句意通顺1分。)14.(3分)①魏征援引古人正身理国的精当言论,劝谏唐太宗要克己自修,正心治国,才能实现四方慕化。②朱熹探析谏诤职位没置的原因,阐明天下根本在于心正身修,劝勉君主要亲贤臣、远小人,不失正心。(答出一点得1分,答出两点得3分。其它答案言之成理也可酌情赋分。)【文言文参考译文】材料一:唐太宗询问魏征:“我现在所行政事,与贞观初年有差异吗?”魏征回答道:“贞观初年,皇上专心政事,乐于听取臣下的谏言,每每接触相类似的事物都是好的,因而心怀节俭,没有过度的欲求。近来宫廷建造渐渐增多,对于臣子的直言规劝,皇上不时有怒色,因此所行政事与当初不同。”虢州统军裴师利上奏说:“诸山有大量银矿,开凿可为朝廷带来丰厚利益。”唐太宗于是敕令殿中少监赵元楷让诸国府卫士和百姓开采银矿。魏征进谏道:“陛下您德行崇高广大,急于所求的应该是仁义,所珍爱的难道仅仅是奇珍异宝吗?聚积奇珍异宝,必然损害仁义。况且采矿定会使卫士服役劳苦,同时与下层争夺利益,百姓看不见您的德行,将从您这获取什么呢?”唐太宗深以为然,采纳了谏言并当即下令停止开矿。唐太宗询问诸臣:“义宁初年,我朝虽然占据关中,但王世充、李密各自割据一方。在这个时候,你们所侍奉的主上,谁好谁坏?”魏征回答道:“李密智谋出众但气量狭隘。”戴胄回奏道:“王世充言议繁琐而缺乏精要,教化抚育百姓只图眼前之利,不能深谋远虑。”唐太宗说:“平定天下,我虽然也参与其中,但如果只是安于现状而没有长远谋划,功勋事业恐怕很难长久保留。秦始皇实在是我们的警示教训。你们应当顾念国家大事忘却私人小利,方能长期守住自己的声誉和官位。”唐太宗对侍臣说道:“想我统一天下,优待百姓,即使比不上前代圣主贤王,但应胜过隋炀帝万倍。然而君主与臣子相处就如同鱼和水一样。鱼没有水就要毙命,水没有鱼也要荒废。(我)本就知晓国家唯有借助臣民,得到他们的辅佐拥戴,才能守护君王的尊贵与荣耀。”魏征应答道:“昔年楚王征召詹何担任相国,詹何说:‘我又知道加强自身修养,不了解如何治理国家。’楚王又派遣使者重新请迎詹何道:‘没有自身内心端正而不能治理国家的人。’现在远方诸夷仰慕我朝教化,都是由于皇上您能严格要求自己、加强自身修养,所以四方化外民族都知道投靠效力。”材料二:君王之心不能自我匡正,一定要亲近贤臣、远离小人,讲清义理之学的正途,关闭阻塞偏私的邪路,然后才可以正其心。古代先圣先王之所以设置谏诤官职,是因为一旦有奸佞小人怂恿君王做坏事,需要身边的谏官加以规劝,惟恐自己顷刻之间就可能丧失正心。推究这其中的深层根源,确实是天下的根本在于人的正心,一旦其心不正,那么天下万事将没有一物可以得其正,所以君王对此不可不谨慎。安徽省合肥市六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卷答案10.BDF【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曹公对将领们说:“我降伏张绣等人,过失就在于没有立即扣押他们的人质,以致于落到这种地步。”“公谓诸将曰”表示曹操对各将领说的话,“曰”表示领起后文说话的内容,故应在B处断开;“吾降张绣等”主谓宾齐全,中间不能断开,“失”是失误,作下句的主语,“失”前断开,即D处;“以至于此”表示前文“吾降张绣等,失不便取其质”的结果,故应在其前断开,即F处。故在BDF三处断开。11.B【详解】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以及一般文言实词含义的能力。B.“唯魏种且不弃孤也”中“且”,副词,将。“且战且退”中“且”,连词,又;一边……一边。两句中“且”含义不同。句意:只有魏种将不会背叛我。/一边作战一边后退。故选B。12.A【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A.“受到当时人追捧认可”错误,原文为“世人未之奇”,是说当时的人并不认为他异于常人。故选A。13.【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天下将要大乱,不是命世之才不能拯救,能够使天下安定的人,大概就是你吧!

(译出大意给1分;“济”“安”“其”各1分。)(2)各级官府要仔细考虑,弄清这一点,那么有才能的人就不致被遗漏,官员就能不荒废工作了。

(译出大意给1分;

“明思”“士”

“废业”各1分。)14.①曹操认为,有德行之士,未必能够努力上进;努力上进之士,未必都能有德行。②举了陈平和苏秦的例子证明。【评分标准和评分细则】答出第一点给2分,第二点给1分。【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结合“夫有行之士未必能进取,进取之士未必能有行也”可知,曹操认为有德行之士,未必能够努力上进;努力上进之士,未必都能有德行。结合“陈平岂笃行?苏秦岂守信邪?而陈平定汉业,苏秦济弱燕”可知,举了陈平和苏秦的例子证明。参考译文:文段一:太祖武皇帝,是沛国谯县人,姓曹,名操,字孟德。曹公年轻时机敏警悟,有谋略,但负气仗义而放纵不拘,不从事操行的修养和学业的研习,所以当时的人并不认为他异于常人;只有梁国的桥玄、南阳的何题都认为他与众不同。桥玄对太祖说:

“天下将要大乱,不是命世之才不能拯救,能够使天下安定的人,大概就是你吧!”二十岁时,曹公被推举为孝廉任郎官,又被征召授任为议郎。建安二年,张绣等人投降,不久又后悔,再次反叛。曹公和他交战,军队战败,被流箭射中,大儿子曹昂被杀害。曹公就带领军队返回舞阴,张绣率领骑兵攻掠,曹公反击打败了他。曹公对将领们说:“我降伏张绣等人,过失就在于没有立即扣押他们的人质,以致于落到这种地步。我已知道失败的原因。请大家看着,从今以后我不会再失败了。”便撤兵回到了许都。当初,曹公举荐魏种作孝廉。兖州叛乱,曹公说:

“只有魏种将不会背叛我。”等到听说魏种逃走,曹公生气地说:“只要魏种向南不逃到越地,向北不逃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