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第六单元遗传的分子基础课时跟踪练17DNA的结构复制及基因的本质_第1页
2024届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第六单元遗传的分子基础课时跟踪练17DNA的结构复制及基因的本质_第2页
2024届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第六单元遗传的分子基础课时跟踪练17DNA的结构复制及基因的本质_第3页
2024届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第六单元遗传的分子基础课时跟踪练17DNA的结构复制及基因的本质_第4页
2024届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第六单元遗传的分子基础课时跟踪练17DNA的结构复制及基因的本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时跟踪练17一、选择题1.(2022·广东汕头模拟)模型构建是一种研究问题的科学的思维方法,在制作一个线性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活动中,错误的是()A.需要准备制作磷酸、脱氧核糖和碱基等材料B.A、T、G、C四种碱基的大小和形状应该相同C.需要制作两条碱基互补的脱氧核苷酸链D.末端的磷酸基团可以体现DNA双链的反向平行解析:DNA的基本单位是脱氧核苷酸,包括脱氧核糖、含氮碱基、磷酸,因此需要准备制作磷酸、脱氧核糖和碱基等材料,A项正确;A、T、G、C四种碱基的大小和形状应该不同,B项错误;两条链上的碱基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因此需要制作两条碱基互补的脱氧核苷酸链,C项正确;末端的磷酸基团可以体现DNA双链的反向平行,D项正确。答案:B2.(2022·广东惠州模拟)研究发现rep蛋白可以将DNA双链解旋,结合蛋白可以和解旋的DNA单链结合,并随着子链的延伸而与DNA单链分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rep蛋白能使A与C、T与G之间的氢键断裂B.低温处理DNA分子也可以使DNA双链解旋C.DNA复制具有边解旋边复制和半保留复制的特点D.结合蛋白与DNA单链结合不利于DNA新链的形成解析:rep蛋白可以将DNA双链解旋,则rep蛋白应为解旋酶,能破坏氢键,DNA双链碱基之间互补配对原则是A与T配对,C与G配对,即rep蛋白可破坏A与T、C与G之间形成的氢键,A项错误;高温处理DNA分子能使DNA双链解旋,B项错误;DNA复制的特点是边解旋边复制、半保留复制,C项正确;DNA结合蛋白缠绕在DNA单链上,可防止单链之间重新螺旋化,对DNA新链的形成有利,D项错误。答案:C3.(2022·北京丰台区模拟)14N和15N是N元素的两种稳定同位素,含15N的DNA比含14N的DNA密度大。为探究DNA复制的方式,科学家先用含有15NH4Cl的培养液培养大肠杆菌,繁殖若干代得到的大肠杆菌,其DNA几乎都被15N标记;再将大肠杆菌转移到含有14NH4Cl的普通培养液中培养。收集不同时期的大肠杆菌,提取DNA并进行离心处理,离心后试管中DNA的位置如图所示。下列推测不合理的是()A.子代DNA的两条链可能都含有15NB.1号带中的DNA的氮元素都是14NC.实验结果证明DNA复制方式为半保留复制D.3号带的DNA为亲代大肠杆菌的DNA解析:由于DNA分子的复制方式为半保留复制,培养液中含有14NH4Cl,所以子代DNA的两条链不可能都含有15N,A项错误;1号带中的DNA的氮元素都是14N,相对质量最轻,离心后分布在试管上端,B项正确;3号带分布在试管的下端,说明DNA分子的两条链都是15N,为亲代大肠杆菌的DNA,D项正确。答案:A4.(2022·广东深圳模拟)DNA指纹法在亲子鉴定、尸体辨认、刑事案件侦破中有着重要作用,从现场提取DNA样本,为亲子鉴定、尸体辨认、刑事案件提供有力证据,其中的生物学原理是()A.不同人体DNA所含的碱基种类不同,碱基配对方式相同B.不同人体DNA中磷酸和脱氧核糖排列顺序不同C.不同人体DNA的空间结构不同D.不同人体DNA的脱氧核苷酸排列顺序不同解析:不同人体内的DNA所含的碱基种类相同,都是A、T、C、G,A项错误;不同人体DNA中磷酸和脱氧核糖排列顺序都相同,B项错误;DNA分子的空间结构都是规则的双螺旋结构,C项错误;DNA指纹根据人与人之间的遗传信息不同,遗传信息储藏在碱基对的排列顺序中,也就是所含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不同,D项正确。答案:D5.(2022·陕西咸阳模拟)将马蛔虫(2n=4)的甲、乙两个精原细胞核DNA双链用32P标记,接着置于不含32P的培养液中培养,在特定的条件下甲细胞进行两次连续的有丝分裂、乙细胞进行减数分裂。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甲在第一个细胞周期后,含32P的细胞数为2,且每个细胞中含有32P的染色体数为0~4B.甲在第二个细胞周期后,含32P的细胞数为2~4,且每个细胞含有32P的染色体数为0~4C.乙在减数分裂Ⅰ后,含32P的细胞数为2,且每个细胞中含有32P的染色体数为0~2D.乙在减数分裂Ⅱ后,含32P的细胞数为2~4,且每个细胞中含有32P的染色体数为0~2解析:一个细胞周期中DNA分子只进行一次半保留复制,因此甲在第1个细胞周期后,全部细胞均含32P,且每个细胞中的每条染色体都含有32P,即每个细胞中含有32P的染色体数为4,A项错误;第一个细胞周期结束形成的2个子细胞的每个DNA分子都有一条链含有32P,另一条链含有31P。在第二个细胞周期中,DNA分子又进行了一次半保留复制,则形成的8个DNA分子中,有4个DNA分子是一条链含有32P,另一条链含有31P,另外4个DNA分子都只含31P,而在有丝分裂后期,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后随机移向两极,因此甲在第2个细胞周期后,有2个或3个或4个细胞含32P,且每个细胞含有32P的染色体数为0~4,B项正确;减数分裂前的间期,DNA分子只进行一次半保留复制,因此乙经过减数分裂Ⅰ后,形成的2个细胞均含32P,且每个细胞中的每条染色体都含有32P,在减数分裂Ⅱ前期和中期,有2条染色体含有32P,在减数分裂Ⅱ后期和末期,有4条染色体含有32P,即每个细胞中含有32P的染色体数为2或4,C项错误;乙在减数分裂Ⅱ后,将形成4个精细胞,每条染色体含有32P,故4个细胞均含32P,D项错误。答案:B6.(2022·广东茂名二模)科学家研究发现槲皮素有潜在的抑制肿瘤细胞增殖的作用。用槲皮素处理一定数量的胃癌细胞24h后观察发现,与未处理组相比,处于分裂期的细胞的数目相对较多。据此推测槲皮素抑制胃癌细胞增殖的原因不可能是抑制()A.细胞的缢裂 B.纺锤体的形成C.着丝点的分裂 D.DNA的复制解析:细胞缢裂发生在分裂末期,若抑制细胞的缢裂,细胞会停留在分裂期,导致与未处理组相比,处于分裂期的细胞的数目相对较多,A项不符合题意;纺锤体形成发生在前期,若抑制纺锤体的形成,细胞会停留在分裂期,导致与未处理组相比,处于分裂期的细胞的数目相对较多,B项不符合题意;着丝粒分裂发生在后期,若抑制着丝点的分裂,细胞会停留在分裂期,导致与未处理组相比,处于分裂期的细胞的数目相对较多,C项不符合题意;DNA复制发生在分裂间期,若抑制DNA的复制,细胞会停留在分裂间期,导致与未处理组相比,处于分裂期的细胞的数目相对较少,D项符合题意。答案:D7.(2022·广东深圳明德实验学校阶段性考试)用15N标记的一个DNA分子,其中G碱基有100个。先将该DNA分子置于14N培养基中培养,复制一次后,再转入15N培养基中培养复制一次。下列对2次复制后结果的叙述,错误的是()A.含15N的脱氧核糖核酸占100%B.含14N的脱氧核糖核酸链占25%C.2次复制共需要G碱基300个D.离心处理后,轻密度带占eq\f(1,2)解析:将含15N的DNA分子放入14N培养基培养复制一次后,每个DNA分子一条链为15N链,一条链为14N链,接着放入15N培养基中培养复制一次后,共有4个DNA分子,其中2个全为15N的DNA,另外2个为一条链含15N、一条链含14N的DNA分子,即含14N的脱氧核糖核酸链占25%,A、B项正确;复制两次所需的G碱基数(22-1)×100=300(个),C项正确;离心处理后,只有重带和中带,没有轻密度带,D项错误。答案:D8.(2022·广东佛山二模)真核生物的DNA分子中有多个复制起始位点,可以大大提高DNA复制速率。中科院李国红团队通过研究揭示了一种精细的DNA复制起始位点的识别调控机制,该成果入选2020年中国科学十大进展。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DNA复制起始位点是解旋酶与DNA的初始结合位点B.DNA的两条链在复制起始位点解旋后都可以作为复制模板C.DNA复制时可能是从复制起始位点开始同时向两个方向进行D.可将外源的尿嘧啶类似物掺入新合成的DNA链中来鉴定复制起始位点解析:DNA复制起始位点是解旋酶与DNA的初始结合位点,使DNA解旋后并开始复制,A项正确;DNA的两条链在复制起始位点解旋后都可以作为复制模板,B项正确;DNA两条链为反向平行,DNA复制时的多起点双向复制可提高DNA分子的合成效率,C项正确;DNA中不含尿嘧啶,故DNA复制过程中不会利用外源的尿嘧啶类似物,D项错误。答案:D9.(2022·广东茂名化州模拟)如图表示有关DNA分子中的部分关系,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若x、y分别表示DNA两条互补链中(A+G)/(T+C)的量,则符合甲曲线变化B.若x、y分别表示DNA两条互补链中(G+T)/(A+C)的量,则符合甲曲线变化C.若x、y分别表示DNA两条互补链中(A+T)/(G+C)的量,则符合乙曲线变化D.若x、y分别表示DNA一条链和整个DNA中嘌呤/嘧啶的量,则符合乙曲线变化解析:DNA两条互补链中(A+G)/(T+C)的量是互为倒数的关系,此情况不符合甲曲线变化,A项错误;DNA两条互补链中(G+T)/(A+C)的量互为倒数,B项错误;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DNA两条互补链中(A+T)/(G+C)的量是相等的,此情况符合乙曲线变化,C项正确;由于DNA中A=T,G=C,A+G=T+G,嘌呤=嘧啶,嘌呤/嘧啶始终等于1,但DNA一条链中嘌呤/嘧啶的量不确定,D项错误。答案:C10.(2022·山东济南模拟)DNA复制时,DNA聚合酶只能催化DNA链从5′­端向3′­端延长。科学家用含有3H的脱氧胸苷掺入到T2噬菌体侵染的大肠杆菌中,然后分离标记的DNA产物,发现短时间内首先合成的是“较小的DNA片段”,接着出现较大的DNA分子。据此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DNA复制时两条子链的延伸方向与解旋方向均相同B.DNA聚合酶将“较小的DNA片段”连接成较大的DNA分子C.大肠杆菌的DNA复制发生在有丝分裂间期D.T2噬菌体DNA复制3次后,含有放射性的DNA所占的比例为100%解析:DNA复制过程的第一步是解旋,需要用解旋酶破坏DNA双链之间的氢键,使两条链解开,复制时边解旋边复制,具有双向复制的特点,且生成的两条子链的方向相反,A项错误;DNA连接酶能连接两个DNA片段,形成磷酸二酯键,能将“较小的DNA片段”连接成较大的DNA分子,B项错误;有丝分裂是真核生物细胞的增殖方式,而大肠杆菌属于原核生物,C项错误;T2噬菌体DNA复制3次后,每个DNA分子均含有放射性的3H的脱氧胸苷,D项正确。答案:D二、非选择题11.(2022·河北邢台质检)回答下列与DNA分子的结构和复制有关的问题:(1)DNA分子复制的时间是________________,一条脱氧核苷酸链上相邻的碱基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连接。(2)在DNA分子模型搭建实验中,如果用一种长度的塑料片代表A和G,用另一种长度的塑料片代表C和T,那么由此搭建而成的DNA双螺旋的整条模型粗细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7­乙基鸟嘌呤不与胞嘧啶(C)配对而与胸腺嘧啶(T)配对。某DNA分子中腺嘌呤(A)占碱基总数的30%,其中的鸟嘌呤(G)全部被7­乙基化,该DNA分子正常复制产生两个DNA分子,其中一个DNA分子中胸腺嘧啶(T)占碱基总数的45%,另一个DNA分子中鸟嘌呤(G)所占比例为________。(4)请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