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河北省阜城中学高一下学期第三次月考政治试题(解析版)_第1页
2022-2023学年河北省阜城中学高一下学期第三次月考政治试题(解析版)_第2页
2022-2023学年河北省阜城中学高一下学期第三次月考政治试题(解析版)_第3页
2022-2023学年河北省阜城中学高一下学期第三次月考政治试题(解析版)_第4页
2022-2023学年河北省阜城中学高一下学期第三次月考政治试题(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试卷第=page1212页,共=sectionpages1414页试卷第=page1313页,共=sectionpages1414页河北省阜城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三次月考政治试题一、单选题1.毛泽东在《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中这样写道,“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当时能有这样的革命态势在于,中国共产党(

)①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广泛发动了群众②领导人民恢复被战争破坏的国民经济③坚持以毛泽东思想为强大的思想武器④领导人民完成了土地革命的重要任务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B【解析】①③:此诗词反映的是解放南京,正是新中国成立前,当时能有这样的革命态势在于,中国共产党坚持以毛泽东思想为强大的思想武器,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广泛发动了群众,①③符合题意。②:领导人民恢复被战争破坏的国民经济,是新中国成立初完成的,②不符合题意。④:1949-1952年,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着重完成包括土地改革、镇压反革命在内的民主革命遗留任务,④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B。2.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要求”。这些新要求有(

)①建立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②开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③聚精会神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④为人类问题的解决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D【解析】③:进入新时代,我们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③符合题意。④:进入新时代,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发展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人类问题的解决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④符合题意。①:选项中的论述是社会主义建设的初步实践中取得的成就,而不是新时代,①不符合题意。②: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②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3.G县聚焦打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中的难点、堵点问题,创新工作思路,强化服务宗旨,延伸服务触角,引领各级党群服务中心成立党群服务队,常态化开展各类利民惠民上门服务,打通为民服务“神经末梢”,实现为民服务群体全覆盖、为民服务零距离。G县党组织的做法(

)①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②是切实行使为民服务的社会职能③是与时俱进,践行创新发展理念④满足了人民群众便利化一切需求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B【解析】①:G县聚焦打通联系服务群众的难点、堵点问题,开展各类利民惠民上门服务,打通为民服务“神经末梢”,保持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①符合题意。③:G县聚焦民生问题,创新工作思路,打通为民服务“神经末梢”,体现了G县党组织践行创新发展理念,③符合题意。②:设问的主体是G县党组织,不是国家机关,不能行使社会职能,②不符合题意。④:应当是满足人民群众的合理合法的需求,而不是一切需求,④说法错误。故本题选B。4.党的十九大以来,按照党中央决策部署,京津冀3省市切实履行主体责任,中央有关部门和单位大力支持配合,京津冀协同发展取得新的显著成效,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初见成效,雄安新区建设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果,北京城市副中心高质量发展步伐加快。这表明(

)①我国的国家机构运行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基本原则②中国共产党在我国国家机关组织体系中居于最高地位③中国共产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④中国共产党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着领导核心作用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③④【答案】D【解析】③④:京津冀3省市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推动协同发展取得新的显著成效,反映了中国共产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着领导核心作用,③④符合题意。①:材料反映京津冀3省市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推动协同发展取得新的显著成效,没有涉及我国国家机构运行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基本原则,排除①。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我国国家机关组织体系中居于最高地位,中国共产党担负领导国家的职责,但其本身不是国家机关的组成部分,排除②。故本题选D。5.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提出的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是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理论和实践的重大创新成果。全过程人民民主是(

)①覆盖14亿多人民共同持续参与的民主②有完整制度程序保障的最真实的民主③全体公民全方位享有最广泛的民主④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安排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A【解析】①②:全过程人民民主是全过程、全链条、全覆盖的民主,是覆盖14亿多人民共同持续参与的民主;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有完整制度程序保障,①②符合题意。③:在我国,人民享有最广泛的民主,而不是全体公民,否定了民主的阶级性,③说法错误。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安排,④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A。6.我国建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形成全面、广泛、有机衔接的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这一制度体系(

)①实现了国家和个人利益的完全一致②实现了形式民主与实质民主相统一③实现了选举民主和协商民主相统一④用少数服从多数方法解决一切问题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C【解析】②③:我国形成了全面、广泛、有机衔接的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这一制度体系,实现了形式民主与实质民主相统一,选举民主和协商民主相统一,②③符合题意。①:国家和个人利益在根本是一致的,而不是完全一致,会存在具体利益的冲突,①说法错误。④:该说法过于绝对,并不都是采用少数服从多数方法解决一切问题,④说法错误。故本题选C。7.2023年7月1日起施行的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间谍法》,是我国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的第一部重要法律,也是规范和保障反间谍斗争的专门法律,是推动反渗透、反颠覆、反窃密斗争,确保国家安全的有力法治保障。由此可得,法作为一种社会规范(

)①对已经存在行为规则认可,创制法律规范②用规定权利和义务的方式,规范人们行为③由国家强制力来保证实施,有普遍约束力④通过管理社会的公共事务,实施国家治理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答案】C【解析】①:制定和认可是国家创制法律规范的两种基本形式,《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间谍法》是成文法,是制定的,不是认可的,①排除。②③:《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间谍法》是规范和保障反间谍斗争的专门法律,是确保国家安全的有力法治保障,可见,法由国家强制力来保证实施,规范人们行为,②③符合题意。④:反间谍是维护国家稳定和保卫国家安全,属于政治职能,不属于促进社会发展的社会职能,④排除。故本题选C。8.2022年11月22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就《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新增不正当竞争行为的类型,“二选一”、“大数据杀熟”和屏蔽外链等行为将受处罚,最高罚款提高至上一年度销售额百分之五。这表明(

)①坚持良法之治,通过立法保护公民的各项权益②坚持科学立法,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凝聚共识③推动全民守法,促进公民自觉履行应尽的义务④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答案】B【解析】②③: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就《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这是坚持科学立法,充分发扬民主的表现,新增不正当竞争行为的类型,能够推动全民守法,促进公民自觉履行应尽的义务,②③符合题意。①:通过立法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而不是各项权益,①说法错误。④: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④说法错误。故本题选B。9.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涉及很多方面,在实际工作中必须有一个总揽全局、牵引各方的总抓手。有了这个总抓手,才能提纲挈领、纲举目张。其总目标是(

)①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②真正实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③坚持和巩固人民主体地位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答案】B【解析】①④: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①④符合题意。②③: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和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原则,不是总目标,②③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B。10.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修改立法法的决定。立法法第五条规定:“立法应当符合宪法的规定、原则和精神,依照法定的权限和程序,从国家整体利益出发,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尊严、权威。”对该规定理解正确的是(

)①科学立法要合理设定权利与义务②我国坚持依宪立法,依法立法的原则③推进科学立法,要拓宽公民有序参与立法的途径④享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应在法治轨道上制定规范性文件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答案】D【解析】①:材料强调立法应当依宪立法,依法立法,不涉及要合理设定权利与义务,排除①。②④:“立法应当符合宪法的规定、原则和精神,依照法定的权限和程序,从国家整体利益出发,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尊严、权威。”这说明我国坚持依宪立法,依法立法的原则,享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应在法治轨道上制定规范性文件,②④正确。③:材料强调立法应当依宪立法,依法立法,不涉及要拓宽公民有序参与立法的途径,排除③。故本题选D。11.2022年12月4日是我国第九个“国家宪法日”,也是我国现行宪法公布施行40周年。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全面贯彻实施宪法,当日,山东省某校开展以“弘扬宪法精神”为主题的“宪法晨读”、“国旗下演讲”和“宪法学习班会”等活动。这有利于青少年(

)①主动学习宪法,尊崇宪法权威

②实施宪法监督,坚定法治信仰③增强宪法意识,弘扬宪法精神

④提升宪法价值,筑牢宪法根基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B【解析】①③: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全面贯彻实施宪法,当日,山东省某校开展以“弘扬宪法精神”为主题的“宪法晨读”、“国旗下演讲”和“宪法学习班会”等活动。这有利于青少年增强宪法意识,主动学习宪法,尊崇宪法权威,弘扬宪法精神,①③符合题意。②:全国人大及常委会实施宪法监督,②错误。④:开展以“弘扬宪法精神”为主题的“宪法晨读”、“国旗下演讲”和“宪法学习班会”等活动有利于认同宪法价值,而不是提升宪法价值,④错误。故本题选B。12.2021知识产权保护大事记:3月3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印发《2021年全国知识产权行政保护工作方案》,加强知识产权行政保护;4月22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司法保护规划(2021-2025)》,加强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审判,防止资本无序扩张;12月7日,辽宁省沈阳市人民检察院在全国率先成立知识产权监察室,标志全链条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机制建立。这说明,保护知识产权需要(

)①加大司法保护力度,推进公正司法②发挥监察机关作用,维护法律尊严③政府加强监管,依法履职,严格执法④健全法律制度,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B【解析】①:最高人民法院、沈阳市人民检察院的举措说明保护知识产权需要加大司法保护力度,推进公正司法,①符合题意。②:材料中,知识产权监察室隶属于检察机关,材料不涉及监察机关,②排除。③:“加强知识产权行政保护”意味着政府加强监管,依法履职,严格执法,③符合题意。④:材料未强调健全法律制度,而且材料强调的是保护知识产权的举措,不涉及“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④排除。故本题选B。13.2022年11月18日是第20个国际哲学日,人们要想生活的有意义,有价值,就应该对自己生活的世界和生活本身进行审视和思考。这说明(

)A.哲学是“现世的智慧”,是“文化的活的灵魂”B.哲学是科学之科学,研究特定领域的特殊规律C.哲学可以为人们认识和解决问题提供现成的具体方案D.哲学是哲学家把世界观加以系统化、理论化的结果,与普通人无关【答案】A【解析】A:人们要想生活的有意义,有价值,就应该对自己生活的世界和生活本身进行审视和思考。这说明哲学是“现世的智慧”,是“文化的活的灵魂”,A正确。B:哲学不能凌驾于具体科学之上,不是科学之科学;并且哲学研究的是整个世界的一般规律,具体科学研究特定领域的特殊规律,B错误。C:哲学可以为人们认识和解决问题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而不是提供现成的具体方案,C错误。D: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但哲学思想并不是哲学家所特有的,也并非与普通人无关,哲学并不是高高悬浮于空中的思想楼阁,他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影响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D错误。故本题选A。14.emo是2022年的流行语。它是英文emotional的缩写,半夜三更最容易emo,不开心了,抑郁了,颓废了,太难了,情绪上来了的意思。流行语是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从每年年末评出的当年流行语的变化中可以窥见社会生活的真实面貌。这体现了(

)①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②人的意识随着客观实际的变化而变化③物质和意识相互依赖,不可分离

④思维是世界的本原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A【解析】①②:流行语是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从每年年末评出的当年流行语的变化中可以窥见社会生活的真实面貌,这表明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人的意识随着客观实际的变化而变化,①②正确切题。③:物质不依赖于意识,意识依赖于物质,二者并不相互依赖,③错误。④:物质(存在)是世界的本原,意识(思维)是派生的,物质决定意识,④错误。故本题选A。15.春为岁首,农为行先。眼下,正值春耕春播的关键时节。农户们抢抓农时忙备耕,农技人员走村入户忙指导,大农机、无人机大显身手……人机齐上,吹响耕耘希望的号角。从南到北,一幅生机勃勃的“春耕画卷”正在广袤大地上徐徐展开。这说明我们(

)①只有把握大自然规律才能成功预测农时②对农时的认识是取得春耕胜利的出发点③珍惜农时忙备耕体现了意识的能动作用④尊重规律是规律能发生作用的前提条件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B【解析】①:自然界是客观的,尊重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因此,只有把握大自然规律才能成功预测农时,①符合题意。②:物质决定意识,一切从实际出发,春耕取得胜利的出发点是农业发展的客观实际,不是“对农时的认识”,②说法错误。③:人能够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珍惜农时忙备耕体现出人的意识具有能动作用,③符合题意。④: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尊重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④说法错误。故本题选B。16.2022年7月6日,国家三部委下发《关于提升学校体育课后服务水平促进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通知》,引导支持体校、体育俱乐部等专业力量进入校园开展课后体育服务,促进“双减”政策落到实处,通过多方聚力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下列哲理能够支撑国家三部委出台该通知的是(

)①意识能指导人们的实践,实现改造世界的预期目标②学生成长规律是我们制定教育改革政策的依据③教育政策的调整促成了学生成长规律的发挥④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能动创造性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答案】D【解析】②④:根据学生发展现状,出台促进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通知体现了学生成长规律是我们制定教育改革政策的依据,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能动创造性,②④符合题意。①:正确意识能指导人们的实践,实现改造世界的预期目标,①错误。③: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所以该选项的说法错误,③错误。故本题选D。二、材料分析题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23年4月1日,中共中央决定,在全党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总要求是“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根本任务是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转化为坚定理想、锤炼党性和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强大力量,使全党始终保持统一的思想、坚定的意志、协调的行动、强大的战斗力,努力在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方面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知识,分析全党深入开展这一主题教育的原因。【答案】①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开展主题教育推动全体共产党员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人民立场,践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如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等角度解答,也可)②坚持党的指导思想与时俱进的表现,主题教育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指导实践、推动工作。③充分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主题教育推动共产党员坚定理想、锤炼党性,使党始终成为时代先锋、民族脊梁。④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需要,主题教育推动全党坚持和加强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分析】背景素材:全党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活动考点考查:党的性质宗旨、执政理念、党的指导思想与时俱进、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能力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描述和阐释事物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解析】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知识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的设问要求为“全党深入开展这一主题教育的原因”,属于原因类题型,需要调用《政治与法治》的有关知识,从理论依据和现实意义的角度分析作答。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①:总要求是“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根本任务是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可联系党的性质、宗旨,执政理念。关键词②: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转化为坚定理想、锤炼党性和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强大力量→可联系党的指导思想与时俱进。关键词③:努力在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方面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可联系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关键词④:使全党始终保持统一的思想、坚定的意志、协调的行动、强大的战斗力→可联系党中央集中统一的领导。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时政信息等相结合。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23年3月4日至13日,全国两会在北京召开,5000多名新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扎实履职尽责,积极建言献策,奏响民主、团结、求实、奋进的时代乐章。全国两会归来,全国人大代表李叶红既到各地开展宣讲,又到田头与农户交流。她坦言,发挥“头雁”效应,作出积极示范,种下一颗颗乡村振兴的种子,是我的使命所在。李叶红积极履行人大代表职责,在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同时,立足生态农业领域,走访专业户,了解生态农业发展难题,先后提交了《关于加快推进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的建议》《关于提请加快推进建设淮河生态经济走廊的建议》《关于开展“健康中国有机肥行动”计划的建议》等建议。她说,“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将基层生态农业发展现状向上传递,为农民群众代言,争取国家政策支持,推动生态农业发展。”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知识,评析全国人大代表李叶红的做法。【答案】①人大代表在国家权力机关参加行使国家权力,全国人大代表李叶红先后提交推动生态农业发展的多项建议,是依法行使提案权的职责,积极为乡村振兴作贡献。②全国人大代表作为全国人大的组成人员,全国人大代表李叶红到田头与农户交流,密切联系群众,听取群众意见和要求,更好发挥人大代表的作用。③人大代表是人民利益的代言人,全国人大代表李叶红积极履行人大代表职责,在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同时,走访专业户,了解生态农业发展难题,先后提交建议,努力为人民服务。【分析】背景素材:全国人大代表活动考点考查:人大代表的相关知识能力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解析】第一步:审设问。明确知识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知识限定为人大代表的相关知识,要求分析全国人大代表李叶红的做法。解答时,获取材料信息,结合知识要点作答。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①:既到各地开展宣讲,又到田头与农户交流→可联系人大代表的义务:密切联系群众,听取群众意见和要求。关键词②:在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同时,立足生态农业领域,走访专业户,了解生态农业发展难题,先后提交生态农业发展的建议→可联系人大代表的义务:代表人民利益,为人民服务。关键词③:参加全国人大,先后提交生态农业发展的建议→可联系人大代表的地位职权:行使国家权力、行使提案权。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相结合。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保护黄河是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千秋大计。2023年4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施行。这部江河流域保护标志性法律的出台,为在法治轨道上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在黄河源头,来自青海曲麻莱县麻多乡扎加村的护鱼员多门久说:“以前有人来黄河源头放生外来鱼种,对生态危害极大,我们只能口头劝告教育。黄河保护法施行后,放生外来鱼种对黄河造成严重后果的,将处以十万元以上一百万元以下罚款。”这是用法治力量护佑黄河万里生态长麻的生动体现。滚滚黄河水,浩荡向东流。依法做好水资源文章探索高质量发展新路,强化协同治理确保黄河岁岁安澜,正在开启新时代“黄河大合唱”,这是中华民族治理黄河史上的新篇章。结合材料《黄河保护法》的出台,运用政治与法治知识,谈谈应如何做好新时代“黄河大合唱”。【答案】立法机关要尊重生态发展规律,立足黄河发展实际,不断完善法律法规,促进黄河可持续发展;执法(行政)机关应严格、规范、公正执法,科学履行生态建设职能,坚决打击破坏生态行为,护佑黄河生态长廊;广大公民应依法行使权利、履行义务,增强生态法治观念,自觉投身依法治理黄河的生态实践,为其贡献力量;多元主体共同推进黄河治理,谱写发展新篇章。【分析】背景素材:《黄河保护法》考点考查:政治与法治的有关知识能力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述事物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解析】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属于措施类主观题,要求考生说明如何在法治轨道上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考生可以从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的角度结合材料分析作答。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①:《黄河保护法》的出台为在法治轨道上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可联系科学立法的内涵以及要求。关键词②:黄河保护法施行后,放生外来鱼种对黄河造成严重后果的,将处以十万元以上一百万元以下罚款→可联系行政机关严格执法、全民守法。关键词③: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公民等多主体共同参与黄河保护,强化协同治理确保黄河岁岁安澜→可联系多元主体共同推进黄河治理。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时政信息等相结合。20.阅读材料,完成问题。重视人工智能已成为全球共识,触摸智能服务与智能设备共同搭建的“未来生活”是大势所趋。材料一:人工智能是未来智能社会的基础支撑。越来越多的机器人正由听从简单指令向拟人、智能方向不断“进化”。人工智能+工业机器人,人工智能+服务机器人,人工智能+特种机器人,人工智能+家居,人工智能+工厂,人工智能+手术,人工智能+无人超市……从“互联网+”到“智能+”,人工智能默默地填充、改变着人类学习娱乐、生产生活。材料二:我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明确提出我国人工智能的发展不能盲目进行,要从中国实际出发,按照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要求,坚持“三步走”战略:第一步,到2020年,人工智能总体技术和应用与世界先进水平同步,人工智能产业进入国际第一方阵,成为我国新的重要经济增长点;第二步,到2025年,人工智能基础理论实现重大突破、技术与应用部分达到世界领先水平,人工智能产业进入全球价值链高端,成为带动我国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的主要动力,智能社会建设取得积极进展;第三步,到2030年,人工智能理论、技术与应用总体达到世界领先水平,我国成为世界主要人工智能创新中心,人工智能产业竞争力达到国际领先水平。(1)有人认为,不久的将来,人工智能将会全面超越甚至取代人类智慧。请结合材料一,运用有关意识的知识,对这一观点加以评析。(2)请结合材料二,分析我国在人工智能发展过程中是如何做到从实际出发的。【答案】(1)①这种观点是错误的,人工智能不会全面超越和取代人类智慧。②意识是人脑的机能,而人工智能只是人类意识的产物,不可能取代和超过人类智慧。③人类意识具有目的性、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能够指导人们能动地认识和改造世界。人工智能是人类智慧的结晶,认为人工智能会取代人类智慧的观点,是对意识本质和能动作用的歪曲理解。(2)①辩证唯物主义方法论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尊重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②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求我们在尊重规律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我国人工智能的发展,要求我们要坚持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出发,正确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坚持“三步走”战略。③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求我们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我国未来人工智能的发展,一方面要求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