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转型时期的春秋战国政治与经济doc-春秋战国时期的政_第1页
社会转型时期的春秋战国政治与经济doc-春秋战国时期的政_第2页
社会转型时期的春秋战国政治与经济doc-春秋战国时期的政_第3页
社会转型时期的春秋战国政治与经济doc-春秋战国时期的政_第4页
社会转型时期的春秋战国政治与经济doc-春秋战国时期的政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社会转型时期的春秋战国政治与经济魏开方(湖北省汉川市第二中学邮政编码:431616)【目标导航】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由奴隶制社会瓦解到封建制社会形成的大变革时期。这一时期政治上的争霸和兼并战争给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痛苦,使社会生产也遭到了严重的破坏,但是却由此实现了区域性的局部统一,加快了全国统一的步伐,此外诸侯在争霸战争中,为了战胜对方,各国都十分重视选贤任能,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推行改革,重视经济的发展,以实现富国强兵,这些在客观上都有利于封建因素的增长,加速了奴隶制的崩溃,推进了新旧体制的更替。【考点精析】1.正确认识春秋战国历史发展的三种趋势(1)由分裂走向统一。春秋时期,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大国兼并小国,诸侯数目逐渐减少;战国时,较大的诸侯国只剩下齐楚等七国,七国继续进行兼并战争,给人民带来了灾难,人民渴望统一。秦国经商鞅变法逐渐富强,秦王赢政经过大规模兼并战争,于公元前221年统一全国。(2)由奴隶制瓦解到封建制确立。春秋时期,由于铁器、牛耕的使用,私田增多,鲁国首先采取按亩收税的方法,承认土地私有。一些贵族将土地出租,收取地租.转化为地主,奴隶转化为农民,井田制瓦解,意味着奴隶制的瓦解。战国时期,在新兴地主阶级推动下,各诸侯国经过100多年的变法,废除了旧制度,封建制度最终确立。(3)春秋战国时期,中原王朝同周边地区各少数民族的关系都有了发展,在前代的基础上,在频繁的战争和频繁的经济文化交往中,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快,经济文化联系加强。这些为后来秦朝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形成打下了基础,成为我国民族融合的重要历史时期。2.如何认识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的大变革时期(1)经济方面:由于铁器、牛耕推广,生产力迅速提高,井田制瓦解,出现了封建制的生产方式,形成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出现了独立经营的手工业者和商人。(2)政治方面:周王室衰微,“征伐自诸侯”,世卿世禄制被军功制取代,……以分封制、宗法制为主要内容的奴隶社会政治制度为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取代。(3)思想文化方面:出现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上的大解放。旧的思想观念受到冲击,对人的重视在社会上普及开来,学在官府的局面被打破,私人讲学开始,个人著书立说成为风气.适应各种政治派别的需要,出现了各种学派,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4)民族关系方面:“华夷”观念削弱,华夏族与周边的少数民族在征伐和生产中逐渐开始了融合。(5)军事方面:诸侯国在争霸称雄的战争中,在政治、经济,军事方面推行改革,富国强兵,这在客观上有利于封建因素的成长,促进了新旧体制的更替过程;大国在争霸战争中相互兼并,实现了区域性的局部统一,加快了全国统一的步伐。【学法指导】1.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社会大变革和社会转型时期。其中贯穿着三条主线即从分裂走向统一、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以及各民族之间相互融合的趋势,这三条主线,互相促进,互相影响。政治上方面注重诸侯争霸和兼并战争、春秋战国时期的改革、社会制度的转型等内容。经济上方面突出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生产力的发展引起了生产关系的革命,封建土地私有制通过各国变法得以确立,以中原地区长期领先经济格局的特点形成和重农抑商思想的产生。民族关系把握经济文化的交流和频繁的战争促进了民族融合。2.春秋战国时期这一内容是高考命题的重点。学习过程中在以下几个方面问题需要加以注意:深入挖掘《春秋大国争霸图》和《战国兼并形势图》所隐含的隐性知识;从自然环境的角度探析这一时期秦国在争霸过程中崛起的有利条件;重视对古文化常识的学习,如历史典故、姓氏起源、历史文物、区域文明等;注意本章知识与热点知识的结合,如初税亩与我国的农业税的取消、三农问题与奖励耕织等。【跟踪训练】1.下列有关春秋战国时期历史典故的表述,真实的是()A“退避三舍”源于城濮之战,城濮之战是奠定楚庄王霸主地位的决定性战役B“朝秦暮楚”、“秦晋之好”都与商鞅变法后秦国实力迅速上升有关C“图穷匕见”典出《荆轲刺秦王》,其中“秦王”是指秦孝公D“车水马龙”、“摩肩接踵”、“挥汗如雨”是战国时齐国都城临淄繁华的写照2.关于春秋争霸战争的理解,正确的有()=1\*GB3①目的是扩大领土和财富=2\*GB3②加速了新旧制度的更替=3\*GB3③促进了民族的融合=4\*GB3④加快了中国统一的步伐A①=3\*GB3③B①=3\*GB3③=4\*GB3④C①=2\*GB3②=4\*GB3④D①=2\*GB3②=3\*GB3③=4\*GB3④3.鼎曾是地位和权利的象征。“楚王问鼎”的故事说明 ()A周天子拥有九鼎,可以号令诸侯B奴隶社会“礼崩乐坏”,处于瓦解时期C楚国综合国力强大,已经掌握中原政权D各诸侯国纷纷变法,掌握政权4.《孟子》一书记载黄河洪水多次泛滥殃及多个诸侯国,从当时历史发展趋势分析,解决的根本之道在于 ()A.委托东周政府专力治黄

B.各诸侯国通力合作,统一治黄C.统一中原,由中央政府治理

D.各自为政,加强治理5.司马迁说:“(齐)桓公之盛,修善政以为诸侯会盟,称伯。”“修善政”的具体措施是A通工商之业,便鱼盐之利B兴修水利,开河凿渠C尽地力之教,发展生产D尊王攘夷,扩充势力6.《左传》相传为左丘明解释《春秋》而作。书中记载“郤绮夺夷阳五田”、“郤犨与长鱼矫争田”、“晋郤至与周争堠田”(注:“”部分为人名)这些历史现象反映的实质是()A贵族间的争权夺利B土地日渐私有化C地主土地兼并严重D少数民族对中原的冲击7.下列图片能反映春秋战国时期农用动力革命的是 ()春秋时期的铁锸春秋穿有鼻环的牛尊战国铁口犁商鞅铜万升(1)(2)(3)(4)A①B② C③D④8.春秋时期的诸侯国通过赋税制度改革默认土地私有制的是 ()①齐国实行“相地而衰征” ②鲁国实行“初税亩”③秦国商鞅实行“废井田,开阡陌” ④魏国李悝实行“尽地力之教”A①②B②③C①②③D①③④9.墨子说:“尽也农夫之所以早出暮入,强乎耕稼树艺,多聚菽粟,而不敢怠倦者,何也?曰:彼以为强必富,不强必贫;强必饱,不强必饥,故不敢怠倦。”上述引文反映了战国时期()A土地兼并严重,农民生活悲惨困苦B农夫地位低下,阶级矛盾日益激化C铁器牛耕推广,奴隶主役使奴隶开荒D生产方式改变,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10.(公元前338年)孝公死,惠王代后……人说惠王曰“大臣太重者国危,左右太亲者身危。今秦妇人婴儿皆言商君之法,莫言大王之法,是商君反为主,大王更为臣也。”(《战国策·秦策一》)。上文中的“人说惠王”的“人”在客观上代表当时谁的利益()A没落贵族 B立功将士C新兴地主D富裕农民11.春秋时期著名的水利工程芍陂位于图中的()A①B②C③D④12.下列言论体现了中国古代传统经济思想内容的有 ()①“一农不耕,民有饥者;一女不织,民有寒者”②“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③“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④“乃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战国形势图春秋形势图13.读图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完成下题。战国形势图春秋形势图对比春秋形势图和战国形势图,我们可以观察到的政治局势变化是 ()A尊王攘夷 B楚王问鼎 C三家分晋 D秦修万里长城14.战国前期,诸侯国出现了“三家分晋”和“田氏代齐”等事件。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A诸侯国国君的统治地位越来越不巩固B新兴地主开始抢夺奴隶主贵族的政权C奴隶主贵族的争权夺利的斗争D晋国和齐国在春秋时期的争霸中实力大为削弱15.阅读下图,该图反映的正确历史信息是()A西周初年分封的诸侯国的形势B少数民族灭亡西周的情况C华夏族与少数民族融合的情况D战国时期主要诸侯国的分布16.战国时期,秦孝公去世,力主变法的商鞅被车裂而死,但新法并未被废除,故史书上说“商鞅虽死,秦法未亡”。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商君之法”在当时已经深入人心B新法适应时代发展趋势C秦孝公及其继任者坚决拥护和支持新法D变法措施得当,未给秦国带来消极影响17.公元前8世纪到公元前3世纪,中国历史发展的特点是()①国家由分裂割据走向统一②封建制度逐渐确立③华夏族与周边各族的融合加强④儒家思想已成为中华文化的主体A①=2\*GB3②=3\*GB3③B=2\*GB3②=3\*GB3③=4\*GB3④C①=3\*GB3③=4\*GB3④D①=2\*GB3②=4\*GB3④18.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管仲对(齐桓公)曰:“……美金(铜)以铸剑戟,试诸狗马;恶金(铁)以铸锄……,试诸壤土,则甲兵大定。管仲对(齐桓公)曰:“……美金(铜)以铸剑戟,试诸狗马;恶金(铁)以铸锄……,试诸壤土,则甲兵大定。”——《国语·齐语》在我国,铁器的出现可以追溯到三千三百年前的商代中期,但当时的铁是自然陨铁,而不是人工冶铁。我国最早的人工冶铁制品,出现在两千五百年前后,也就是春秋战国之际,铁器已经有了斧、锛、凿各种刀具,中国社会历史进入到铁器时代。——中国社会科学院白云翔春秋时期的铁锄(1953年于湖南长沙子弹库出土) A B C(1)以上材料是围绕什么主题选取的?能证明这一主题最有价值的材料是哪一个?(用字母表示)你的理由是什么?材料二商鞅舌战群儒图(2)商鞅舌战群儒的“儒”,都代表哪一阶级的利益?他们为什么要与商鞅争论?商鞅变法最主要的积极作用是什么?材料三图1图1图2(3)对比图1和图2,从政治格局、经济状况、民族关系等分别发生了哪些变化?并说明变化的依据?【参考答案】1.D2.D3.B4.C5.A6.B7.B8.A9.D10.A11.D12.B13.C14.B15.C16.B17.A18.(1)主题:春秋战国时期铁器的使用(正确表达铁器使用的状况即可);最有价值:A(答出长沙出土的铁锄也可以);理由:①第一手材料、②实物史料(2)奴隶主阶级(或答:旧贵族)。因为商鞅变法代表新兴地主阶级利益,改革了许多旧制度,损害了奴隶主贵族的利益。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加强了新兴地主阶级的中央集权制度,使秦国强盛,为后来秦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3)政治格局:变化:社会经历着划时代的变革,统一趋势增强。依据:晋被韩赵魏三国所取代,宋、鲁、吴、越等国消失,形成了战国七雄局面,经济状况:变化:生产力有了显著提高,封建经济发展起来了。依据:各地出现了不少新兴城市,兴修了很多水利工程(如郑国渠、都江堰等)民族关系:变化:少数民族开始强大,不断南下骚扰中原,导致民族关系紧张。依据:北方出现了长城。相关说明:姓名:魏开方通讯地址:湖北省汉川市第二高级中学文综组邮政编码:431616电话:0712851439413545432611电子邮箱:wkf7001@

投资分析第一次作业(1-2章)一、单项选择题1.项目市场分析(C)。A.只在可行性研究中进行B.只在项目评估中进行C.在可行性研究和项目评估中都要进行D.仅在设计项目产品方案时进行2.计算项目的财务净现值所采用的折现率为(B)。A.财务内部收益率B.基准收益率C.财务净现值率D.资本金利润率3.由项目产出物产生并在项目范围内计算的经济效益是项目的(A)。A.直接效益B.间接效益C.外部效益D.全部效益4.已知终值F求年金A应采用(C)。A.资金回收公式B.年金终值公式C.偿债基金公式D.年金现值公式5.计算经济净现值时所采用的折现率为(C)。A.基准收益率B.利率C.社会折现率D.内部收益率二、名词解释投资回收期投资回收期是指以项目的净收益抵偿全部投资所需要的时间。项目周期项目周期又称项目发展周期,它是指一个项目从设想、立项、筹资、建设、投产运营直至项目结束的整个过程。项目周期大体可分为三个时期:投资前期、投资期和运营期,每个时期又分为若干个的工作阶段。德尔菲法德尔菲法又称专家调查法;它是按照规定程序以匿名方式多轮征询专家意见,并采用统计处理方法得出预测结论的一种经验判断预测法。在项目市场分析中,此法主要用于确定项目投资方向、新产品开发方向和需求前景预测等。现金流量现金流量是现金流入与现金流出的统称,它是把投资项目作为一个独立系统,反映投资项目在其寿命期(包括项目的建设期和生产期)内实际发生的流入与流出系统的现金活动及其流动数量。三、简答题1.什么是现金流量?工业投资项目常见的现金流量有哪些?现金流量是现金流入与现金流出的统称,它是把投资项目作为一个独立系统,反映投资项目在其寿命期(包括项目的建设期和生产期)内实际发生的流入与流出系统的现金活动及其流动数量。它只反映投资项目的现金收支,不反映非现金收支(如折旧费、摊销费等),并且要明确现金收支实际发生的时间。对于各种工业项目而言,现金流入一般包括产品销售收入、回收固定资产余值和回收流动资金;现金流出一般包括固定资产投资、流动资金投入、经营成本、销售税金及附加、所得税等。2.简述项目市场分析的意义。项目市场分析主要是指通过市场调查和市场预测,了解和掌握项目产品的供应、需求、价格等市场现状,并预测其未来变动趋向,为判断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合理性提供依据。项目市场分析的意义:市场分析是项目可行性研究和项目评估的重要内容;市场分析是确定项目合理经济规模的重要依据;市场项分析是设计项目产品方案的重要依据;市场分析是选择目工艺技术和厂址的重要依据。四、计算题1.某企业兴建一工业项目,第一年投资1200万元,第二年投资2000万元,第三年投资1800万元,投资均在年初发生,其中第二年和第三年的投资使用银行贷款,年利率为12%。该项目从第三年起开始获利并偿还贷款,10年内每年年末获净收益1500万元,银行贷款分5年等额偿还,问每年应偿还银行多少万元?画出企业的现金流量图。附:(F/P,12%,1)=1.1200(A/P,12%,5)=0.2774解:(2)将第2、3年投资折算到3年末,贷款及利息共计:[2000*(F/P,12%,1)+1800]*(F/P,12%,1)=4524.8万元,从第3年开始,分5年还款,每年还款额为:4524.80*(A/P,12%,5)=4524.80*0.2774=1255.18万元。2.某投资项目各年的现金流量如下表(单位:万元):年份现金流量01234~101.投资支出3001200400

2.除投资以外的其他支出

5008003.收入

100015004.净现金流量-300-1200-400500700试用财务净现值指标判断该项目在财务上是否可行(基准收益率为12%)。附:(P/F,12%,1)=0.8929(P/F,12%,2)=0.7972(P/F,12%,3)=0.7118(P/A,12%,7)=4.5638解:取i1=25%,(P/F,25%,1)=,(P/F,25%,2)=,(P/F,25%,3)=,(P/A,25%,7)=,PNPV(i1)=-300-1200(P/F,25%,1)-400(P/F,25%,2)+500(P/F,25%,3)+700(P/A,25%,7)(P/F,25%,3)=-300-1200*0.80-400*0.64+500*0.512+700*3.1611*0.512=32.94取i2=30%,(P/F,30%,1)=,(P/F,30%,2)=,(P/F,30%,3)=,(P/A,30%,7)=,PNPV(i2)=-300-1200(P/F,30%,1)-400(P/F,30%,2)+500(P/F,30%,3)+700(P/A,30%,7)(P/F,30%,3)=-300-1200*0.7692-400*0.5917+500*0.4552+700*2.8021*0.4552=-339.26FIRR=25%+>12%所以,项目可行。

投资分析第二次作业(3-4章)一、单项选择题1.敏感性因素是指(A)。A.该因素稍一发生变动就会引起项目经济效益发生较大变动B.该因素稍一发生变动就会引起项目经济效益发生较小变动C.该因素稍一发生变动就会使项目承担较小风险D.能够使项目获得较高利润的因素2.一般来说,盈亏平衡点越低(D)。A.项目盈利机会越少,承担的风险也越小B.项目盈利机会越多,承担的风险也越大C.项目盈利机会越少,承担的风险越大D.项目盈利机会越多,承担的风险越小3.社会折现率是下列哪一项的影子价格?(D)A.基准收益率B.利率C.汇率D.资金4.由于项目使用投入物所产生的并在项目范围内计算的经济费用是项目的(A)。A.直接费用B.间接费用C.外部费用D.全部费用5.在线性盈亏平衡分析中,盈亏平衡点(D)。A.只能用产销量表示B.只能用销售收入表示C.只能用销售单价表示D.可以用多种指标表示二、名词解释1.

影子价格影子价格,又称为最优计划价格,是指当社会经济处于某种最优状态时,能够反映社会劳动的消耗、资源的稀缺程度和市场供求状况的价格。换句话说,影子价格是人为确定的一种比现行市场价格更为合理的价格。它不用于商品交换,而是仅用于预测、计划和项目国民经济效益分析等目的。从定价原则看,它力图更真实地反映产品的价值、市场供求状况和资源稀缺程度。从定价效果看,它有助于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2.

经济换汇成本经济换汇成本,是用货物影子价格、影子工资和社会折现率计算的为生产出口产品而投入的国内资源现值(以人民币表示)与生产出口产品的经济外汇净现值(通常以美元表示)之比,亦即换取1美元外汇所需要的人民币金额,是分析评价项目实施后在国际上的竞争力,进而判断其产品应否出口的指标。3.

盈亏平衡点盈亏平衡点是指项目在正常生产条件下,项目生产成本等于项目销售收入的点,它通常以产销量、销售收入、生产能力利用率、单位产品售价等指标表示。三、简答题1、什么是转移支付?在项目国民经济效益分析中为什么要采用影子价格度量项目的费用和效益?某些直接与项目有关的现金收支(如项目得到的国家补贴、以及项目支付的各种国内税金、国内借款利息和职工工资等)尽管在财务效益分析中要作为效益(现金流人)和费用(现金流出),但由于这些收支发生在国内各部门之间,从国民经济角度来看,这些收支并未造成国内实际资源的增加和减少,在项目国民经济效益分析中它们不能作为效益和费用,而应作为内部的“转移支付”从原效益和费用中剔除。在项目国民经济效益分析中,采用影子价格度量项目的费用和效益,主要是为了真实地反映项目对国民经济所作的净贡献,因为现行价格往往是扭曲的,不能真实地反映产品的价值、市场供求状况和资源希缺程度,采用现行价格度量项目的费用和效益,不能真实地反映项目对国民经济所作的净贡献。2、简述在项目国民经济效益分析中识别费用和效益的基本原则。项目国民经济效益分析是从国民经济的角度出发,考察项目对国民经济的净贡献。识别费用和效益的基本原则是:凡项目对国民经济所作的贡献,即由于项目的兴建和投产给国民经济带来的各种效益,均应计为项目的效益;反之,凡国民经济为项目所付出的代价、即国民经济为项目建设和生产所付出的全部代价,均应计为项目的费用。四、计算题1.

某工厂设计年产量为50万件产品,每件售价(P)14元,单位产品变动成本(V)为10元/件,固定成本(F)60万元。试求用产销量(Q)、销售收入(R)、生产能力利用率(S)、产品价格等表示的盈亏平衡点和产销量安全度、价格安全度。解:P=14元/件,V=10元/件,Q0=50万件,F=60万元Q*=,R*=PQ*=14×15=210万元,S*=,P*=,产销量安全度=1-S*=1-30%=70%,价格安全度=1-P*/P=1-11.2/14=20%。2.已知某产品的生产成本函数和销售收入函数分别为TC=180000+100Q+0.01Q2,TR=300Q-0.01Q2,试求其盈亏平衡产销量和最大盈利产销量。解:TC=TR有:180000+100Q+0.01Q2=300Q-0.01Q2-0.02Q2+200Q+180000=0,解得,盈亏平衡点:Q1=1000,Q2=9000。利润M=TR-TC=-0.02Q2+200Q-180000在时,M有最大值,即M=5000,最大值为:-0.02*50002+200*5000-180000=320000。投资分析第三次作业(5-6章)一、单项选择题1.用于房地产出租、出售、信托、互换等经营活动的投资叫做(C)。A.土地开发投资B.房屋开发投资C.房地产经营投资D.房地产中介服务投资2.某股份公司发行2亿股股票,则每一股代表公司(C)的2亿分之一。A.总资产B.总负债C.净资产D.净利润3.如果房地产投资者的预期收益率为15%,在通货膨胀率为8%的情况下,投资者以原价出售,实际收益率为(A)。A.7%B.8%C.15%D.23%4.某股票预期每股收益0.35元,同期市场利率为2.5%,则该股票理论价格是(D)。A.10元B.15元C.12元D.14元5.风俗习惯、名人效应等因素影响房地产投资水平,这种影响称为(D)。A.国内形势的影响B.国家政策的影响C.地理因素的影响D.时尚程度的影响二、名词解释1.国房景气指数国房景气指数是全国房地产开发业景气指数的简称,从土地、资金、开发量、市场需求等角度显示全国房地产业基本运行状况,反映全国房地产业发展景气状况的总体指数。2.股票的基本分析基本分析法就是利用丰富的统计资料,运用多种多样的经济指标,采用多种分析方法从宏观的经济大气候、中观的行业兴衰以及微观的企业经营现状和前景进行分析,对企业所发行的股票作出接近现实的客观的评价,并尽可能预测其未来的变化,作为投资者选购的依据。3.股票票面价格是股份公司发行股票时所标明的每股股票的票面金额。它表明每股对公司总资产所占的比例以及该股票持有者在股利分配时所应占有的份额。二、简答题1.简述房地产投资具有保值增值功能的原因。供给有限。需求不断增加:⑴城市经济的发展;⑵人口的集聚;⑶生活水平的提高。2.简述股票技术分析理论所依据的三项市场假设。技术分析的理论基础是基于三项合理的市场假设:(1)市场行为涵盖一切信息;(2)价格沿趋势移动;(3)历史会重演。三、计算题1.某房地产项目财务评估数据如下:正常年份的产量为52万平方米,销售收入为33652万元,可变成本为11151万元,销售税金为1578万元,年固定成本为10894万元。求盈亏平衡点的产销量。解:P=33652/52=647.15元/平方米F=10894万元t=1578/52=30.35元/平方米V=11151/52=214.44元/平方米

投资分析第三次作业(5-6章)一、单项选择题1.用于房地产出租、出售、信托、互换等经营活动的投资叫做(C)。A.土地开发投资B.房屋开发投资C.房地产经营投资D.房地产中介服务投资2.某股份公司发行2亿股股票,则每一股代表公司(C)的2亿分之一。A.总资产B.总负债C.净资产D.净利润3.如果房地产投资者的预期收益率为15%,在通货膨胀率为8%的情况下,投资者以原价出售,实际收益率为(A)。A.7%B.8%C.15%D.23%4.某股票预期每股收益0.35元,同期市场利率为2.5%,则该股票理论价格是(D)。A.10元B.15元C.12元D.14元5.风俗习惯、名人效应等因素影响房地产投资水平,这种影响称为(D)。A.国内形势的影响B.国家政策的影响C.地理因素的影响D.时尚程度的影响二、名词解释1.国房景气指数国房景气指数是全国房地产开发业景气指数的简称,从土地、资金、开发量、市场需求等角度显示全国房地产业基本运行状况,反映全国房地产业发展景气状况的总体指数。2.股票的基本分析基本分析法就是利用丰富的统计资料,运用多种多样的经济指标,采用多种分析方法从宏观的经济大气候、中观的行业兴衰以及微观的企业经营现状和前景进行分析,对企业所发行的股票作出接近现实的客观的评价,并尽可能预测其未来的变化,作为投资者选购的依据。3.股票票面价格是股份公司发行股票时所标明的每股股票的票面金额。它表明每股对公司总资产所占的比例以及该股票持有者在股利分配时所应占有的份额。二、简答题1.简述房地产投资具有保值增值功能的原因。供给有限。需求不断增加:⑴城市经济的发展;⑵人口的集聚;⑶生活水平的提高。2.简述股票技术分析理论所依据的三项市场假设。技术分析的理论基础是基于三项合理的市场假设:(1)市场行为涵盖一切信息;(2)价格沿趋势移动;(3)历史会重演。三、计算题1.某房地产项目财务评估数据如下:正常年份的产量为52万平方米,销售收入为33652万元,可变成本为11151万元,销售税金为1578万元,年固定成本为10894万元。求盈亏平衡点的产销量。解:P=33652/52=647.15元/平方米F=10894万元t=1578/52=30.35元/平方米V=11151/52=214.44元/平方米

投资分析第四次作业(7-9章)一、单项选择题1.某公司债券面值1000元,年利率为7%,债券期限为10年,按照到期一次还本付息的方式发行。假设有人在持有5年后将其出售,该债券的转让价格为(C)。A.723元B.863元C.713元D.1000元2.已知某一期货价格在12天内收盘价涨幅的平均值为8%,跌幅的平均值为4%,则其相对强弱指数为(B)。A.33B.67C.50D.43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