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学美术中国画教学方法的创新_第1页
浅谈中学美术中国画教学方法的创新_第2页
浅谈中学美术中国画教学方法的创新_第3页
浅谈中学美术中国画教学方法的创新_第4页
浅谈中学美术中国画教学方法的创新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浅谈中学美术中国画教学方法的创新摘要中国画是一个融入诗书画印为一体的综合艺术,有着“书画同源”的说法。苏轼也在《书摩话蓝田烟雨图》称赞王维:“味摩洁之诗,诗中有画;观摩洁之画,画中有诗。”因此我认为美术并不是只有画,而是多种文化艺术可以相互渗透融合,可以有相得益彰的亲密关系。通过分析初中美术中国画的教学现状,我提出几点建议希望能让学生更好的达到美术教学目标。对初中美术国画课现状调查分析及初中生当下审美心理进行分析,采用多种教学方法,首先引导学生进入典型情境,培养学生的艺术理解力、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多学科整合,丰富教学内容,提高美术中国画教学效果。最后实践体验、开展有效评价,让学生深入了解和感受中国画,锻炼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提高审美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关键词:初中美术;中国画;教学方法;创新 AbstractChinesepaintingisacombinationofpoetryandcalligraphyandpaintingprintedasoneofthecomprehensiveart,with"calligraphyandpaintinghomology"argument.SuShialsopraisedWangWeiin"TheBookMolanmistyRainPicture":"TheTasteMoJie'spoem,thepoemhasthepicture,observethecleanpainting,poetry."Therefore,Ithinkthatartisnotonlypainting,butavarietyofculturalandartcanbeintegratedintoeachother,canhaveacomplementaryintimaterelationship.ThroughtheanalysisoftheteachingsituationofjuniorhighschoolartChinesepainting,Iputforwardsomesuggestionshopingtomakethestudentsreachthegoalofartteachingbetter.Thispaperanalyzesthepresentsituationofthemiddleschoolartpaintingcourseandanalysesthejuniormiddleschoolstudents'aestheticpsychology,usesavarietyofteachingmethods,firstleadsthestudentsintothetypicalsituation,trainsthestudents'artisticcomprehensionandenhancesthestudents'interestinlearning.Secondly,multidisciplinaryintegration,enrichthecontentofteaching,improvetheteachingeffectofChinesepainting.Finally,practiceexperienceandeffectiveevaluation,letthestudentsdeeplyunderstandandfeelChinesepainting,exercisestudents'languageexpressionabilityandimproveaestheticability,promotestudentsall-rounddevelopment.Keywords:middleschoolart;Chinesepainting;teachingmethod;innovation 目录TOC\o"1-5"\h\z\u一、初中美术国画课现状调查分析及初中生当下审美心理分析 4(一)初中美术国画课现状调查分析 4(二)当下初中生审美心理分析 4二、基于美术国画课现状和初中生审美心理的教学方法实践研究 4(一)引导学生进入典型情境,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51、“角色代入”法 52、视觉图像引导法 5(二)与传统文化相结合,提高美术鉴赏教学效果 51、诗书画印的结合 52、中国画与古典音乐的结合 6(三)实践体验,让学生深入了解和感受中国画 61、情景再现 62、临摹感受 63、继承创新 7(四)开展有效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71、学生自评、互评 72、教师总结讲评 7三、云师大附属中学美术国画课教学案例 7四、总结 9参考文献 10致谢 11一、初中美术国画课现状调查分析及初中生当下审美心理分析(一)初中美术国画课现状调查分析现阶段初中国画教学状况令人担忧,表现为教学方法单调,学生兴趣不高等。初中美术教学过程中,国画教学只有几个课时。受平时书写工具的限制,学生作画时不能很好地控制毛笔的干湿程度,更不能自由地挥毫泼墨,即使在教师示范之后大部分学生作画时仍会出现无从下手、手忙脚乱等现象,画出来的画要么颜色跑得到处是,要么就是笔枯墨如干草,大部分学生所绘物象的形状和构图无法谈及。中国画课堂教学大多以临摹为主,中国画的教与学局限在单纯的技法训练与照本临摹之中;还缺乏对学生思维方式的正确引导,从而无法把握中国画造型法则和实践的应用。美术教学在近代西化的影响下,素描、色彩等成为绘画的主旋律,而对于具有中国特色的水墨画,中学生对它知之甚少。因此,提高初中阶段学生中国画欣赏课的教学质量,强化中国画的地位和作用,弘扬国粹,激发初中学生的爱国热情,都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二)当下初中生审美心理分析学生受不同气质和教养环境的影响,审美情趣和能力也有会差别,所以在美术创造活动中只有强调个性表现,提倡独出心载,才可能促使学生产生创造力。评价是沟通教师和学生的桥梁,有概括、肯定、提高的作用。对于学生作品,教师要充分理解学生的心,从学生的角度去欣赏,注意发现学生的思想和情感,赞赏学生点滴的创造,提供机会让学生进行分享、交流,主动参与评价同伴的作品,互相欣赏,互相评价。学生画评价标准不应当有固定的死的标准,要倾听学生的奇思妙想,通过谈话了解学生的心声,善于发现学生作品中的精华所在,使学生得到激励,获得创造的勇气和热情。二、基于美术国画课现状和初中生审美心理的教学方法实践研究(一)引导学生进入典型情境,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1、“角色代入”法初中教学大多以课本为主要依据,在上绘画课之前,我都会认真钻研教材,并想方设法创设一种让学生自由放松的环境。以利于学生在这样一种环境中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不受任何拘束。例如在画花鸟为题材的课上,一般是通过简单地讲解,然后让同学们自己完成作业,学习的过程比较单调。我发现音乐最能直接触及人的心灵深处,能激发和宣泄人的激情。所以我一直都尝试着让音乐进入美术课堂,运用音乐来激发学生的情感,通过音乐来促进学生的形象思维和创造能力。在具体地画花鸟题材的课上,我就播放《杜鹃圆舞曲》的优美音乐,伴随着一阵阵的鸟叫声,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激发起学生那种想要立刻把心中的想法表达出来的欲望。从而为新课作好铺垫,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2、视觉图像引导法在学生进行自由创作时,在题材的选择上要与现时的生活相联系,学生才有体会和兴趣。让学生观察和体验生活中的场景,自然中的风景,只要他们的画面中有明显的趣味和情感包含在里面,就基本达到了教学要求,这也是中国画教学的真正意义所在。学生性格天真活泼,有着独特的感受能力,想象力十分奇特,他们作画无拘无束,绘画作品从内容、构图到用色往往不拘一格,大胆夸张变形、丰富多彩、作品单纯而简练,稚气十足。教师对用笔的技法、物象的形体不做过多的约束和要求,让学生自主实践,大胆作画,启发引导学生摆脱前人的思维模式,推陈出新。如果国画教学创作内容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贴近他们的生活,画他们喜欢的生活内容,那么相信学生会更喜欢绘画。表现生活中的事物,如鞋、花瓶、自行车、田野的树等静物,还可以表现生活中的某一场景,如卧室的一角等,也可以表现生活中的一些事情,既体现以学生为主体,又为学生的自由发挥提供广阔的天地。这些对他们来说是非常熟悉的,所以画起来非常好,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也得到培养。(二)与传统文化相结合,提高美术鉴赏教学效果1、诗书画印的结合诗书画印的结合,使中国画具有了丰富的精神内涵和独特的艺术特色,并形成了一种完美的程式,而且不断地发展着,丰富着。作为研习中国绘画的当代人,要继承传统,不断推陈出新,使中国绘画更加光辉灿烂,为中国为世界画坛做出更大的贡献。对于一幅传统的中国画来说,把诗书画印结合起来。表现才更为完整,更有特色。诗书画印的结合,可以把几种艺术融为一体,相互辉映,既能丰富画面内容,又能扩大画面境界,给人以更多的审美享受。这在西洋绘画中是没有的,这是中国画的又一个特点。2、中国画与古典音乐的结合结合中国画教学的具体内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适当增加诗词歌赋的赏析,丰富学生的知识层面。在讲授写意梅花、兰花、竹子、菊花、松的时候,我就选取了相关的古代诗词介绍给学生,并让学生尝试吟诵,体会诗人的乐趣。同时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通过对诗词的理解、比较,能够体会梅兰竹菊的高尚品德与节操。譬如“为草当作兰,为木当为松。兰幽香风远,松寒不改容”(李白,《于五松山赠南陵常赞诗》),通过松来比喻刚直不阿。“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五柳先生陶渊明,就是借菊抒怀,表达归隐田园所获得的内心宁静与生命自由。古人的这些诗词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体现了天人合一的文化观念,以及人与自然共生共存的生命意识。与此同时教师还可以结合相关的古典乐曲或影视片段或者歌曲,深化认识和理解,丰富学生的审美体验。(三)实践体验,让学生深入了解和感受中国画1、情景再现在教学中,教师只有对学生提问或回答持有正确的态度,让学生尝到探究的成果,尽可能地给予学生成功的体验和愉悦,才能引发学生求知、探究、创作的欲望。在美术教学中,我尽量为学生营造宽松的气氛,给学生较多的尝试机会,便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学习的深入研究。比如我在美术室开辟一块专栏,用于展览学生的作品。让学生把我们身边的花卉、果蔬画成水墨作品,并装饰成灯罩,点上蜡烛,然后大家把自己的作品放到专栏里面来展示,通过这种方式,既联系了生活又创造出特别的展示方式。这种方法使我们在传统精神与时代文化的辉映中,拓展着自己的视野,并且能取得良好的效果。2、临摹感受对于美术的学习不应只局限于书本,其实美术作品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它体现出来的美比生活中的自然美更集中、更强烈。但前提是我们必须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观察是人类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之一,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在教学中,我主要是引导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世界,观察大自然中的一切事物。3、继承创新学习是一种循序渐进的、有目的的、尝试过程,随着错误反应逐渐减少,正确反应不断地增强,最终形成固定的、稳定的、正确完善的结论。在美术活动与教学中,我们应当鼓励学生多思、多问、多变,训练学生勇于质疑,在探索和求异中有所发现和创新。(四)开展有效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1、学生自评、互评在课堂上,创造氛围、空间,提供学习、实践的机会,使美术教学有一个民主、宽松、和谐、愉悦、包容的氛围。在整个学习探究过程中,让学生更多地介入信息交流。例如,初中美术学习国画山水这部分内容的时候,我采用了合作的方式,学生在创作的过程中,既体验了集体的智慧,又享受了创造的乐趣。2、教师总结讲评美术创新学习并非要求学生像艺术家那样,必须解决某些具体的问题。在学习创新过程中,关键是通过对某一问题的探究,让学生了解研究问题的方法,培养创新意识。教师对教学过程中遇到的突发事件应有足够的应变能力,对待不同的学生要有不同的“尺子”,要及时肯定不同看法,给人以保留意见的权利。中国画在当今学校教学中,位置越来越重要。主要的原因是中国文化在当今社会得到大力提倡。中国画的博大精深,也正是我们美术教学取之不尽的艺术源泉,更促使我们进一步搞好中国画的教学,把我们的民族艺术发扬光大。所以,我们应当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探索、研究,并为之不懈地努力。在美术教学中,美术教师应不断地更新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激励学生大胆尝试,深入探究,不断创新,开拓进取,从而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精神,创作出好的作品。三、云师大附属中学美术国画课教学案例美术涵盖的知识可以说是包罗万象,美术可以陶冶情操、美化生活;美术作品有的既有观赏性又有实用性,有的既有审美功能又有教育功能;美术既能体现出艺术性、文学性甚至科学性的价值体系又能反映出最淳朴自然的人性特点;最重要的是一些老师、家长、学生对于美术对学生智力、情商的巨大作用并不了解。因此,美术老师肩负重任。我们学校使用的美术教材是湘教版,在八年级上册的前三个单元主要是国画课程,对于大多数从来都没有接触过中国画的学生来说很有难度,再加上我们的班额过大,我带的其中的一个班人数有90多人,教室空间侠小,课桌拥挤,如果画国画,每个人的空间连一张四开宣纸都铺不开,更别说再去放调色盘、笔洗之类的啦。第一单元正好是欣赏.评述课,我打算利用这节课先给学生做一个铺垫,让他们大致了解中国画的概况,欣赏一些著名的中国画作品,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最后再给他们布置需要准备的绘画工具。我在课前也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有“文房四宝”笔、墨、纸、砚;还准备相关的课件视频资料;还准备了线描画、工笔画、写意画原作让学生区分它们的不同。在上课的过程中,果然如我所料大多数同学对国画一无所知,我就先从国画的发展历史讲起,让同学们知道绘画从人类诞生的那一刻起就伴随人们的生活了。在第一节课做了扎实的安排后,我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来迎接第二节课,因为我不知道他们是否会按照我的要求去做,我的国画课是否能顺利进行?当走到教室门口的时候,听到里面的吵闹声很大,果然如我所料里面乱成一锅粥了,走到讲台上,我感觉自己就像是个透明人,同学们都兴奋的你吵我嚷的在忙着摆放绘画工具;两个课代表在检查带工具的情况;在教室的后面垂头丧气的站着五六位同学。看着这样混乱的局面,我当时真感觉有点不知所措,但又想,这也正说明他们对国画是有热情的。我提高了嗓门先要求同学们坐好并保持安静,大家在我的要求下终于平静下来,我随后巡视了教室大家准备工具的情况,让我感觉欣慰的是竟然有许多同学都准备了画毡,负责的课代表还将没带工具的同学罚站在教室后面,这让我感觉很好笑又感动。我让站着同学回到了座位并强调记住下次必须带工具。其实一个班90多位同学,能有80%以上的同学带齐工具已经算不错了。接下来我先在板上做了示范,给他们讲解了怎样调墨、调色,然后播放了简单的写意荷花的视频,看完之后让他们自己练习,我在教室巡视辅导。但是就在他们练习的过程中又炸开锅了,一会儿有的同学的笔洗打翻了,水倒了一地;一会儿有的同学不小心把毛笔上的墨甩到别人的身上了;再一会儿此起彼伏的声音又在喊“老师,帮我示范一下荷叶”“老师,我怎么画的这么难看?”“老师……”就在这样的忙碌混乱中下课铃响了,回看教室一片狼藉,找寻画的比较成功的作品,竟然没找到一幅,全都是画脏画坏的宣纸,我也来不及说什么,赶紧让学生收拾桌子准备上别的课。这节课上完后让我感受到了一种极大的挫败感。这也促使我深深地反思:在短短地45钟内怎样将众多的学生组织好,让他们能够整齐划一摆放好用具;怎样尽快的教会他们中国画的技巧要领;怎样实现高效课堂的要求。按照我的计划,我逐步教学生学画了麻雀、竹子、梅花、树木、虫鱼等,我相信爱美是人的天性,没有那个人喜欢死板的机械的生活,升学率固然重要,但培养好学生艺术的细胞更能激发出他们更大的灵感和创造力更为重要。所以我将继续去探索、实践美术课的有效途径,希望有一天所有学科都能齐驱并驾、不分伯仲、互相促进让学生达到均衡发展,这才是素质教育的初衷和本质要求,做为美术教师任重而道远。四、总结在中国画教学过程中,我们一方面要挖掘和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另一方面还要像林则徐先生所说的“睁开眼睛看看世界”,此外还需要“拿来主义”,借鉴国外的优秀文化。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只要是有用的、可用的,就可以借来使用,推陈出新。在日益全球化、国际化、信息化的今天,中国人应义不容辞地承担起传承文化的责任,保持中华民族鲜明的文化特征,借鉴前人智慧,提高自身人文素质。这就要求我们在学习中国画的过程中要学会正确对待文化遗产,要体现出历史意识、民族意识、时代意识和世界意识。以批判、继承文化遗产的目的,在于能够去创造我们民族的新文化。我们的中国画教学应该紧紧抓住两个方面:一个是传统,一个是现代。对于中国画这一传统绘画来说,要走向世界,首先要去看世界、了解世界。应当做到把科学发展观渗透于中国画教学之中,沿着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借用下面的文字作为本文的结尾:回眸传统,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借古开今;面对当代,转型接轨,交流互动,全面发展;展望未来,再创辉煌,刷新时代,彪炳寰宇。参考文献[1]唐珊.当代中国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