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1(含答案)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e3a6f42ea99f4322d670a350d780c15/2e3a6f42ea99f4322d670a350d780c151.gif)
![上海市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1(含答案)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e3a6f42ea99f4322d670a350d780c15/2e3a6f42ea99f4322d670a350d780c152.gif)
![上海市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1(含答案)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e3a6f42ea99f4322d670a350d780c15/2e3a6f42ea99f4322d670a350d780c153.gif)
![上海市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1(含答案)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e3a6f42ea99f4322d670a350d780c15/2e3a6f42ea99f4322d670a350d780c154.gif)
![上海市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1(含答案)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e3a6f42ea99f4322d670a350d780c15/2e3a6f42ea99f4322d670a350d780c15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上海市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一、句子默写1.根据原文默写填空。(1),闻道龙标过五溪。(《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2)峨眉山月半轮秋,。(《峨眉山月歌》)(3)遥怜故园菊,。(《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4),小桥流水人家。(《天净沙·秋思》)(5),思而不学则殆。(《论语》十二章)二、诗歌鉴赏2.阅读下列诗歌,完成下列小题。观沧海三国·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1)诗人通过描绘沧海的景象,抒发了的雄心壮志。(2)下列对诗歌内容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东临”两句既点明“观”的位置,又有“君临天下”的气势。B.“水何”两句既有大海的动静相称,又勾勒了大海的辽阔壮观。C.“树木”四句虚写山岛与海水的景象,表现其不息的生命活力。D.“日月”四句想象大海吞吐星辰的景象,表现诗人旷达的胸襟。三、课内阅读3.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陈太丘与友期行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1)解释下列加点字。尊君在不()下车引之()(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与人期行,相委而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尊君”“家君”的称谓有何不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读了本文,你获得了哪些为人处世的启示?请写出两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课外阅读4.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银烛明天顺间,丰庆为河南布政使,按部①行②县,县令某墨③吏也,闻庆至,恐,饰白银为烛以献。庆初未之觉也。既而执烛者以告,庆佯曰:“试之,”曰:“爇而不能燃也。”庆笑曰:“不能燃乌用烛为?”贮以故筐,明日尽还之。顾谓令曰:“汝烛不燃,易可燃者。自今慎勿复尔。”令出,益大恐,辄解印绶而去。庆亦终不以银烛事语人。(注释)①部:规定,程序。②行:巡视,考察。③墨:贪墨,贪财。①爇(ruò)点燃,焚烧。(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丰庆为河南布政使()易可燃者()(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贮以故筐,明日尽还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县令“饰白银为烛以献”的目的是,“辄解印绶而去”的原因是(用自己的话回答)(4)从本文故事看,丰庆是个、的人。五、现代文阅读5.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节选)①我家的后面有一个很大的园,相传叫作百草园。现在是早已并屋子一起卖给朱文公的子孙了,连那最末次的相见也已经隔了七八年,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②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拍的一声,从后窍14喷出一阵烟雾。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臃肿的根。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块根像人样。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椹要好得远。③长的草里是不去的,因为相传这园里有一条很大的赤练蛇。④长妈妈曾经讲给我一个故事听:先前,有一个读书人住在古庙里用功,晚间,在院子里纳凉的时候,突然听到有人在叫他。答应着,四面看时,却见一个美女的脸露在墙头上,向他一笑,隐去了。他很高兴;但竟给那走来和他夜谈的老和尚识破了机关。说他脸上有些妖气,一定遇见“美女蛇”了;这是人首蛇身的怪物,能唤人名,倘一答应,夜间便要来吃这人的肉的。他自然吓得要死,而那老和尚却道无妨,给他一个小盒子,说只要放在枕边,便可高枕而卧。他虽然照样办,却总是睡不着,——当然睡不着的。到半夜,果然来了,沙沙沙!门外像是风雨声。他正抖作一团时,却听得豁的一声,一道金光从枕边飞出,外面便什么声音也没有了,那金光也就飞回来,敛在盒子里。后来呢?后来,老和尚说,这是飞蜈蚣,它能吸蛇的脑髓,美女蛇就被它治死了。⑤结末的教训是:所以倘有陌生的声音叫你的名字,你万万不可答应他。⑥这故事很使我觉得做人之险,夏夜乘凉,往往有些担心,不敢去看墙上,而且极想得到一盒老和尚那样的飞蜈蚣。走到百草园的草丛旁边时,也常常这样想。但直到现在,总还没有得到,但也没有遇见过赤练蛇和美女蛇。叫我名字的陌生声音自然是常有的,然而都不是美女蛇。⑦冬天的百草园比较的无味;雪一下,可就两样了。拍雪人(将自己的全形印在雪上)和塑雪罗汉需要人们鉴赏,这是荒园,人迹罕至,所以不相宜,只好来捕鸟。薄薄的雪,是不行的;总须积雪盖了地面一两天,鸟雀们久已无处觅食的时候才好。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支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撒些秕谷,棒上系一条长绳,人远远地牵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拉,便罩住了。但所得的是麻雀居多,也有白颊的“张飞鸟”,性子很躁,养不过夜的。⑧这是闰土的父亲所传授的方法,我却不大能用。明明见它们进去了,拉了绳,跑去一看,却什么都没有,费了半天力,捉住的不过三四只。闰土的父亲是小半天便能捕获几十只,装在叉袋里叫着撞着的。我曾经问他得失的缘由,他只静静地笑道:你太性急,来不及等它走到中间去。(1)作者说“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请简要回答百草园之“乐”表现在哪三个方面?① ② ③雪地捕鸟(2)第(1)段中的加点词语“似乎”与“确凿”连用,有没有矛盾?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选出下列修辞手法使用正确的一项,将字母填入括号中()①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②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③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④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A.形容拟人比喻比喻 B.排比拟人比喻拟人C.排比拟人比喻比喻 D.比喻排比拟人比喻(4)说说下面两句话中的加点字不能改为括号内用字的原因。①肥胖的黄蜂伏(停)在菜花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飞)向云霄里去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谁都可以是天使①两年前,我和太太从北方的一座小城辞职来到杭州。太太在一家报社做编辑,我则继续做着我的老本行——电台的DJ。②我们借住在朋友的一栋老宅里,很老的房子,院子里有一个大大的铁门,上面有一把巨大的锁,院子里的每一家都有一把铁门上的钥匙。我们的铁门钥匙一直以来都在太太手中,也不知道是怎样形成的习惯,每一个住在院子里的人,从外面奔波回来,把自行车推进院子后,哪怕是在大白天,也要顺手把院门锁上。③事情发生在那个炎热的午后。④那时我做的是下午14点档的一个音乐节目。我通常是在直播开始前的半个小时赶到电台,在夏天我有午睡的习惯,平时都是太太叫我起床,可那天她正好在报社拼版,中午不回来,我就睡过了头,醒来的时候离直播只有半小时了。⑤以往的这个时候,我已坐在办公室里抱着一堆唱片准备进直播间了。我睡眼惺松地爬起来,走到院子里,看到铁门上的大黑锁,这才想起钥匙在太太的手上。我首先看在院子里是否还有其他的人,结果我发现整个院子里只有我一个人。⑥我手忙脚乱了起来。院墙出奇地高,我知道我根本做不到“狗急跳墙”,房间里又没有装电话,⑦我在院子里急得直跺脚。我站在铁门边,像是一个渴望自由的囚犯。然后通过门缝我看到了他。他是一个正好从弄堂里经过的小乞丐。他还是一个孩子,不会超过10岁。炎夏的午后,他只穿着一条脏兮兮的破短裤,头发零乱得像是一蓬稻草,一只手紧紧地抓着背上的袋子,仿佛里面装满了宝物。⑧我喊住他,我想请他去巷口给太太打个电话。似乎也只有这个办法了。在我开口之前我首先想的是我是否应该先给他一点零钱作为一种报chóu。我翻遍我的口袋,除了张百元的纸币便什么也没有了。我有些尴尬,我似乎还无法做到把100元当做是“零钱”给一个乞丐。⑨我飞快地跑回屋子想找出一些零钱,没有成功。然后我看到橱柜里放着的两个大大的昨晚剩下的馒头。隔着铁门,我把那两只还很松软的馒头递给了他,我看得出他很高兴,他用蚊子一样的声音向我道谢,转身准备离开。我叫住他,很简短地告诉他我需要他去巷口那个公用电话亭帮我打个电话,并把一张百元纸币放在了他的手掌上。他看了看手里的那张纸币,然后看了看我。我试着对他微笑,隔着门,我再次对他说,我需要你的帮助,我非常着急。然后我看到他飞快地向弄堂奔去,⑩10分钟以后他还没有回来,我想他不会回来了。当时我给自己的安慰是,他不回来是对的——他不是一个愚笨的孩子。⑪然后我的邻居回来了,邻居打开了铁门。我借了邻居的钱飞奔到大街上去拦的士。⑫直播没有延误。⑬晚上问起太太,她说没人打电话给她。我笑着对太太说我白信任那个孩子了。太太笑我。我和太太一致认为那个孩子把钱拿去改善生活了。也只是如此而己。我和太太的生活一如既往。⑭两个月以后的一天,我和太太在忙着搬家。在文华路上,我们终于分期付款有了自己的房子。大铁门敞开着,我和太太与那些搬家公司的人一起忙里忙外。太太突然对我说,门口有人盯着你看呢,顺着太太的目光望过去时,我愣住了:居然是那个小孩!⑮他怯怯地站在门口一动不动地看着我,似乎已经很久。我看他的时候,他的眉字微微地舒展了一下,然后,他伸出他的拳头,缓缓摊开自己的掌心。⑯是一张揉成一团的百元纸币。他把那只手伸给我,黑亮的眼睛望着我和太太。他似乎是个一贯沉默的孩子。⑰他还用那种蚊子般细小的声音说道,那天,那天我是去准备打电话的……⑱那天他沿着长长的巷子刚跑出去,一辆突如其来的小面包车把他的腿撞伤了。他的小伙伴救了他,他在他简陋的房间里,躺了两个月。⑲尽管我们告诉他他可以保留这张纸币,这100元是他的了,可是男孩走的时候,还是固执地把钱留了下来,我和太太安静地注视着他的离去,用一种近乎崇拜的眼神。⑳也许,生活可以庸俗地把城市当中的人分为三六九等,但是那一瞬间,我开始相信____作为一种古老的品质,可以让任何一个人发出天使一样的光芒,照亮自己也照亮别人的人生。(1)①根据拼音和文章内容写出汉字:报chóu()②从词语的感情色彩看,第⑥段加点词语“狗急跳墙”本来是词,在文中的含义是:(2)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中心事件。(3)第⑦段画线句属于、描写,在文中的作用是(4)请在第⑳段横线上填入体现小乞丐最重要品质的关键词,并说说最后一段在文中的作用。 作为一种古老的品质……最后一段作用是:①② (5)下列对文章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A.本文开头似有拖沓之嫌,但却是故事情节发展的必要因素。B.第⑬段中的两个“笑”都是嘲笑之意。C.第⑭段中的划线句中的感叹号表示此时“我”惊喜的强烈感情。D.第⑱段属插叙,补充交代下乞丐未能完成“我”的嘱托,无故消失两个月的原因。六、名著阅读7.1926年,鲁迅先后撰写了十篇回忆性散文,先以《旧事重提》发表,后以《朝花夕拾》为名结集出版。除《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外,请再写出2篇出自《朝花夕拾》的文章名:《》《》。8.《朝花夕拾》中出现的四类主要人物是:作者的保姆、恩师、朋友和父亲。将下列人物与身份以连线的方式对应起来。 七、作文9.请你以《从此,我懂了…….》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要求:请在横线上填入恰当的词语,并完成作文;以记叙文的形式呈现;不要在作文中出现真实的学校、班级及姓名。
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1)杨花落尽子规啼(2)影入平羌江水流(3)应傍战场开(4)枯藤老树昏鸦(5)学而不思则罔【解析】【分析】诗词默写要求:一、不能添字,不能少字;二、字的笔画要准确。注意:杨、子规、羌、藤、罔。故答案为:⑴杨花落尽子规啼
⑵影入平羌江水流
⑶应傍战场开
(4)枯藤老树昏鸦
(5)学而不思则罔【点评】古诗文默写包括一般性默写和理解性默写。前者需要考生结合上下句提示进行回答;后者要结合自己对古诗文的理解和题干中的关键词进行分析。2.【答案】(1)统一中原建功立业(2)C【解析】【分析】(1)此题考查学生对诗人思想感情的理解。根据诗歌内容可知,诗人登上碣石山顶,居高临海,视野开阔,大海的壮阔景象尽收眼底。这首诗意境开阔,气势雄浑,抒发了诗人统一中原、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
(2)C.表述错误。“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是对眼前大海和山岛景色的描写,写的是眼前实景。故选C。故答案为:⑴统一中原建功立业
⑵C【点评】(1)把握诗歌的思想感情,要结合诗歌的写作背景、作者所处的时代及诗歌具体内容来理解、分析作者的感情基调,同时要联系诗歌中的景、物、意象来体会。
(2)古诗词句子的赏析,要抓住关键字词来理解、揣摩、推敲语句的妙处。赏析可以从诗句的特色,或修辞,或表达方式,或遣词造句,或表现手法,或表现的情境等方面分析,并要结合具体语境灵活作答。3.【答案】(1)同“否”;拉,牵(2)和别人相约同行,却丢下别人先离开了(3)“尊君”是对别人父亲的一种尊称;“家君”是对人称自己的父亲,谦词。(4)为人处世要讲礼貌:讲诚信:要知错就改。【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不,通假字,同“否”。引,一词多义,拉、牵。(2)本题考查文言翻译。要求:完整,流畅,准确。注意:期,约定、相约。委,舍弃。去,离开。(3)考查文化常识。“尊君”是对别人父亲的一种尊称。文中客人用来称呼元方的父亲,即太丘。“家君”是对人称自己的父亲,是一种谦称。文中元方用来称呼自己的父亲,即太丘。
(4)考查阅读启示。友人对元方说他的父亲“非人哉”,结果被元方严辞斥责,大为丢脸,可得启示:为人处世要有礼貌。友人与太丘相约日中,却失约不至,从中可得启示:为人要讲诚信。友人知道了自己的错误,下车来拉元方,以示歉意,从中可得启示:要错就改。故答案为:⑴1、同“否”2、拉,牵
⑵和别人相约同行,却丢下别人先离开了
⑶“尊君”是对别人父亲的一种尊称;“家君”是对人称自己的父亲,谦词。
(4)为人处世要讲礼貌:讲诚信:要知错就改。【点评】⑴文言实词的掌握除了背诵记忆之外,还要根据具体语境灵活分析。
⑵句子翻译可先将句子中重点词语进行翻译,然后再把其他词语连贯起来即可。
⑶谦辞与敬辞属于文化常识,需要考生平时多读、多记、多总结。
(4)体会感想类的题目,一定要结合文章内容和主旨。观点要积极向上,充满正能量。【附参考译文】陈太丘和朋友相约同行,约定的时间在正午,过了正午朋友还没有到,陈太丘不再等候他而离开了,陈太丘离开后朋友才到。元方当时年龄七岁,在门外玩耍。陈太丘的朋友问元方:“你的父亲在吗?”元方回答道:“我父亲等了您很久您却还没有到,已经离开了。”友人便生气地说道:“真不是君子啊!和别人相约同行,却丢下别人先离开了。”元方说:“您与我父亲约在正午,正午您没到,就是不讲信用;对着孩子骂父亲,就是没有礼貌。”朋友感到惭愧,下了车想去拉元方的手,元方头也不回地走进家门。4.【答案】(1)担任;更换(2)用原来的筐子装好它(银烛),第二天全部还给他(县令)。(3)希望丰庆不要追查他的贪财行径,保住官位;自己的行径被丰庆警告,害怕受到惩罚。(4)清廉正直;做事讲究方法策略【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对文言词语含义的理解。①大意:丰庆担任河南布政使一职。为,担任。②大意:换成能燃的。易,更换。
(2)本题考查对重点语句翻译的能力。重难点字词:贮,装。故:先前的。以,用。明日,第二天。尽,全部。
(3)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从“县令某墨吏也,闻庆至,恐”中看出,县令之所以“饰白银为烛以献”,其目的是行贿丰庆,希望丰庆不要追查他的贪财行径,保住官位。从“汝烛不燃,易可燃者。自今慎勿复尔”“令出,益大恐”可推断出“辄解印绶而去”的原因是丰庆警告了他,县令害怕受到惩罚,就辞官走了。
(4)本题考查对人物形象的理解。从“庆佯曰:‘试之,’曰:‘爇而不能燃也。’庆笑曰:‘不能燃乌用烛为?’贮以故筐,明日尽还之。顾谓令曰:‘汝烛不燃,易可燃者。自今慎勿复尔。’”中得知,丰庆拒收县令的贿银,他是一个为官清廉正直的人;从“庆亦终不以银烛事语人”表明他又是一个照顾别人面子,做事讲究方法的人。故答案为:⑴1、担任2、更换
⑵用原来的筐子装好它(银烛),第二天全部还给他(县令)。
⑶1、希望丰庆不要追查他的贪财行径,保住官位2、自己的行径被丰庆警告,害怕受到惩罚。
(4)1、清廉正直2、做事讲究方法策略【点评】⑴文言实词的掌握除了背诵记忆之外,还要根据具体语境灵活分析。
⑵句子翻译可先将句子中重点词语进行翻译,然后再把其他词语连贯起来即可。
⑶内容的概括要疏通文意,了解主要内容,抓住关键词句理解分析。注意要求:用自己的话概括。
(4)人物性格分析注意从文段情节入手,通过对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或其它的侧面描写进行分析总结。【附参考译文】明朝天顺年间,丰庆担任河南布政使一职,按照程序巡察各县。有一个地方的县令是个大贪官,听说丰庆要来了,十分害怕,就把银子熔铸成蜡烛的样子送给丰庆。丰庆先前没有察觉,后来侍者告诉他。丰庆故意说:“点燃蜡烛。”侍者说:“点了,可是不能燃烧。”丰庆笑着说:“不能燃怎么能当蜡烛呢?”(于是)仍旧把它装在先前的筐子中。第二天,全部还给县令,并对县令说:“你送的蜡烛不燃,换成能燃的吧,从今以后千万别再这样了。”县令出来后,更加害怕了,就辞官走了。丰庆也没有把这事告诉别人。5.【答案】(1)自然景物(百草园的自然景物);传说故事(长妈妈讲故事)(2)没有矛盾,用“似乎”是因为连最末次的相见也已经隔了七八年,所以用不肯定的语气:用“确凿”是指“我”对儿时在百草园中的有趣生活至今记忆犹新,所以又用肯定的语气。两个词语表述不矛盾。(3)C(4)①“伏”字准确地表现出黄蜂因肥胖而趴在菜花上的情态:“停”字就无法表现这种情态。②“窜”字显示速度快,又来得突然,用“飞”字则无法表达这种效果。【解析】【分析】(1)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选段首段总领全文,点明了百草园是自己儿时的乐园。其余各段分写百草园给自己带来的快乐。第二段介绍了春、夏、秋三季百草园的自然景物带给自己的快乐。第三段到第六段讲述了美女蛇的传说,为百草园增添了神秘的色彩,虽然作者觉得有些神秘恐惧,但仍然给自己带来了别样的快乐。第七八段写冬天下雪后,在百草园用闰土父亲传授的方法捕鸟。据此理解作答。
(2)考查对重点句子的理解。联系“连那最末次的相见也已经隔了七八年”可知,作者已经有七八年没有到过百草园了,所以对于“只有一些野草”的记忆比较模糊,不太确定,因此用“似乎”一词;“确凿”强调的是虽然我对百草园里有什么记忆比较模糊,但我却确定那里就是儿时的乐园,现在回想起百草园都历历在目,作者对百草园带给自己的快乐记忆深刻无比。所以这两个看似矛盾的词语在表意上并不矛盾。
(3)考查修辞手法。①四个分句皆为偏正知语,描写的都是百草园的景物,格式相同,语义相关,是排比;②“低唱”“弹琴”把油蛉和蟋蟀人格化,是拟人;③把木莲的果实比作莲房,是比喻;④把覆盆子比作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是比喻;故选C。
(4)考查赏析字词。①“伏”的意思是身体向前趴在物体上,这就准确形象地写出了黄蜂因肥胖而趴在莱花上的情态;而“停”仅仅写出了黄蜂落在菜花上,却不能写出它趴在菜花上的情态。②“窜”的意思是慌乱奔跑,表明叫天子动作和速度不仅快且突然,写出了叫天子的轻捷;而“飞”只是表明叫天子飞动的动作,不能写出叫天子的动作速度快、又来得突然,不能体现出叫天子的轻捷。故答案为:⑴1、自然景物(百草园的自然景物)2、传说故事(长妈妈讲故事)
⑵没有矛盾,用“似乎”是因为连最末次的相见也已经隔了七八年,所以用不肯定的语气:用“确凿”是指“我”对儿时在百草园中的有趣生活至今记忆犹新,所以又用肯定的语气。两个词语表述不矛盾。
⑶C
(4)①“伏”字准确地表现出黄蜂因肥胖而趴在菜花上的情态:“停”字就无法表现这种情态。②“窜”字显示速度快,又来得突然,用“飞”字则无法表达这种效果。【点评】⑴此题考察了提取概括有用信息的能力,这种题目要根据题目的指向意义,确在文中搜索信息的范围;有的要求筛选的信息可能只涉及几句话,也有的可能涉及到一段甚或几段乃至全篇。将提取的内容进行优化与整合,最后以简洁、恰当的语言加以归纳。
⑵重要语句的理解,不能只盯着这句话,一定要结合上下文,甚至文章主旨去分析和把握。
⑶修辞方法的考查,一定要学会根据句子的特征、关键词语、标点符号等特征进行分析和判断。
(4)本题考查学生赏析文中重点词的能力。赏析文中的词语,先要解释这个词语的本意,然后根据上下文内容分析在文中的具体意思,最后指出这个词所表达的出的效果。6.【答案】(1)酬;贬义;我没有钥匙又快迟到了,想翻过院墙,赶去直播间。(2)一个生活窘迫的男孩拿着“我”给他的100元去帮“我”打电话,尽管在路上被车撞伤,但在伤愈后仍然把当初的100元还给“我”,让“我”和妻子深受感动。(3)肖像;动作;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男孩当时窘困的生活状态,为下文“我”和太太怀疑男孩把100元拿去改善生活的情节做铺垫。(4)诚信(诚实);总结全文,揭示出本文的主旨:我们在生活中应该诚实守信,真诚地对待身边的人;照应本文的标题“谁都可以是天使”。(5)C【解析】【分析】(1)①chóu¬——酬,报酬:作为报偿付给出力者的钱或实物。②“狗急跳墙”本义为:狗急了也能跳过墙去。比喻坏人在走投无路时豁出去,不顾一切地捣乱。这是一个贬义词。结合语境分析,根据第四段的“醒来的时候离直播只有半小时了”,第五段的“这才想起钥匙在太太的手上”,第六段的“院墙出奇地高”可知这个词语在句中表示的是我没有钥匙又快迟到了,想翻过院墙,赶去直播间。没有贬义的意味,反而使语言诙谐幽默。
(2)考查概括事件。读文可知,我因为起得晚了,着急上班,又没拿钥匙,无法打开门,这时一个小乞丐路过,我央求他帮我打一个电放,并给了他一百元钱。不想小乞丐一去不回。我认为他拿着钱跑了。后来,我搬了新家,小乞丐找上门来,把钱还给了我,并解释了自己是因为被车撞了,才没能帮我打电话,及时把钱给我。小乞丐的行为让我和妻子深受感动,认为他就是天使。可概括为:一个生活窘迫的男孩拿着“我”给他的100元去帮“我”打电话,尽管在路上被车撞伤,但在伤愈后仍然把当初的100元还给“我”,让“我”和妻子深受感动。意近即可。
(3)考查赏析人物描写。“他只穿着一条脏兮兮的破短裤,头发零乱得像是一蓬稻草”是对男孩的肖像描写。“紧紧地抓着”是对他的动作描写。衣服破旧,头发零乱,一只袋子没有什么值钱的东西,他却紧紧地抓着,这些描写生动形象地突出了小男孩生活的窘迫。联系后文内容可知,正是因为他给我们的这种印象,所以下文第十三段我和妻子才会“认为那个孩子把钱拿去改善生活了”的情节。所以这句话还有为下文情节做铺垫的作用。
(4)第一问:考查根据语境补齐句子。读文可知,文中的小男孩因为被车撞了,没能及时帮我打电话,也没能把钱还给我。等他好了以后,就马上找到我,把钱还给了我。他身上体现出的优秀品质是诚信或诚实。所以末段空白处可填“诚信(诚实)”。第二问:考查分析语段作用。需从内容和结构两个角度分析。从内容上来看,末段采用议论的表达方式,表明了自己从小男孩身上得到的感悟,总结了全文,点明了文章主旨:诚信不仅让自己变得美好,也可以影响世人,从而启示读者在生活中要诚以待人,诚实守信。从结构上来看,末段中的“可以让任何一个人发出天使一样的光芒”与文本题目“谁都可以是天使”相照应,使文章结构严谨完整。
(5)C.根据第十三段“我和太太一致认为那个孩子把钱拿去改善生活了”可知,我和太太都认为那个孩子把钱私吞了,根本就没有想到他会来还钱,所以才会“愣住了”。第十四段画线句中的叹号表示了此时我无比吃惊的强烈感情。故选C。故答案为:⑴1、酬2、贬义3、我没有钥匙又快迟到了,想翻过院墙,赶去直播间。
⑵一个生活窘迫的男孩拿着“我”给他的100元去帮“我”打电话,尽管在路上被车撞伤,但在伤愈后仍然把当初的100元还给“我”,让“我”和妻子深受感动。
⑶1、肖像2、动作3、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男孩当时窘困的生活状态,为下文“我”和太太怀疑男孩把100元拿去改善生活的情节做铺垫。
(4)1、诚信(诚实)2、总结全文,揭示出本文的主旨:我们在生活中应该诚实守信,真诚地对待身边的人3、照应本文的标题“谁都可以是天使”。
(5)C【点评】⑴形声字、形近字和多音字的掌握除了要强化记忆之外,平时还要多留心、多总结,根据词语的含义灵活掌握。
⑵情节概括的题目是小说常见的题目,注意有直接要求概括情节,通过哪些情节塑造人物形象,人物的心理或情感的变化过程怎样等提问方式,答题时注意分清题干的要求概括的什么情节,是关于哪个人物的情节。注意结合文章内容进行简单的段落的划分,重点注意文中表现情感变化的重点词语。
⑶作答时,需先明确描写方法,然后结合描写本身的特点和具体的语境分析其在表情达意上的效果即可。
(4)段落的作用,一定要从内容和结构两个方面进行把握。具体回答时,要结合内容进行回答,避免公式化。
(5)对文章具体内容的分析,一定要在通读全文,理清文章结构、把握文章主旨的基础上,逐个分析,注意一词一句的细微差别。7.【答案】二十四孝图;无常【解析】【分析】这道题考查对名著基本内容的了解。《朝花夕拾》创作于1926年,是鲁迅所写的唯一一部回忆性的散文集,原名《旧事重提》。本书多侧面地反映了作者鲁迅青少年时期的生活,形象地反映了他的性格和志趣的形成经过。书中的内容既有对往事的深情回忆,对亲友和师长的崇敬、怀念之情,也有对人情世故的洞察,对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种种丑恶的不合理现象的批判。全书共有十篇散文,分别是《狗·猫·鼠》《阿长与〈山海经〉》《二十四孝图》《五猖会》《无常》《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父亲的病》《琐记》《藤野先生》《范爱农》。故答案为:《二十四孝图》;《无常》【点评】《朝花夕拾》作为鲁迅唯一一部散文集,记叙了鲁迅从幼年到青年时期的生活道路和心路历程,虽然是回忆性散文,但是有现实的斗争性和深邃的思想性,蕴含着作者对历史的深刻思考和对现实的执着态度。考生一定要反复阅读,深刻理解。8.【答案】长妈妈——保姆;范爱农——朋友;藤野先生——恩师【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名著名篇中的人物。长妈妈即阿长,鲁迅称她为长妈妈,她是鲁迅儿时的保姆。鲁迅对长妈妈怀有深厚的感情,在《朝花夕拾》中,有好几篇文章回忆到与长妈妈有关的往事,其中《阿长与〈山海经〉》是专门回忆和纪念她的。范爱农和鲁迅是同乡,一起在日本留学。范爱农,名斯然,在日本留学时与鲁迅认识。后因交不起学费,辍学回国。回故乡绍兴后,受旧一代人们的轻蔑、排斥与迫害,几乎无地自容。民国初年,鲁迅做绍兴的浙江山会初级师范学堂校长时,请他当学鉴。鲁迅辞职后,他被后来的校长辞退,失业后陷于穷困之中。一次跟朋友去看戏,坐船回来,在大风雨中不幸落水致命。范爱农的一生正代表着那时正直的知识分子的际遇和境况,所以鲁迅以深沉的同情作诗悼念他。藤野先生本名藤野严九郎,是作者的老师。《藤野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标准图形点阵模块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新型无钴超硬高速钢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德宏云南德宏职业学院2025年春季学期银龄教师招募14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喇叭开关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至2031年中国串极电机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5年中性护色洗衣液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香熏炉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金刚石开槽项目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 2025至2030年色织麻棉混纺布项目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 2025至2030年狭型扭总成项目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 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基础知识试题题库
- 潍坊环境工程职业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参考试题库(含答案)
- 《初三毕业班开学第一课:收心及中考冲刺》班会课件
- 2024年山东司法警官职业学院高职单招(英语/数学/语文)笔试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新生儿转运护理安全管理课件
- 华为公司煤矿智能化远景培训课件2024
- 制造业面临的挑战与发展对策
- 医院智慧病房信息化建设
- 中考语文一轮专题复习:《现代文阅读的命题特点及教学策略》课件
- 《抗生素培训》课件
- 十个数字故事图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