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旅游文化复习资料旅游文化与文化旅游一、旅游的属性(一)旅游的表象是经济1、发展旅游的目的是为了发展经济2、旅游者需要花钱购置旅游产品3、旅游公司以获取利润为重要目的(二)的内核是文化1、文化需求是旅游者的重要动机2、文化消费是旅游消费的主体3、文化石旅游资源魅力的源泉4、文化石旅游业的依靠二、旅游和文化的关系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运用方式之一旅游及消费文化又发明文化1、文化消费是旅游消费的主体2、大好河山孕育文化,文化辉映大好河山旅游是跨文化的交流1、与古人和异地人交流2、在休闲活动中接触与交往3、旅游者和旅游目的地有关人群都是文化交流的主体和载体三、旅游文化的特点(民族性和地区性要看书P20)多样性2、传承性3、民族性4、地区性5、交融性6、时代性7、综合性四、旅游文化和文化旅游的关系旅游文化和文化旅游的关系概念范畴上的联系两者都是旅游和文化的结合点;两者的交集,伊始文化旅游资源,二是取向于文化景观的旅游活动旅游文化和文化旅游互相增进旅游文化对文化旅游实际活动起吸引作用,文化旅游的发展能够主动的扩大旅游文化的影响,发挥旅游文化的功效旅游文化与文化旅游的区别侧重点不同旅游文化以旅游为限定词,文化是核心词,侧重点在文化,是文化范畴的一部分。文化旅游是以文化为限定词,旅游是核心,侧重点在旅游,是旅游活动的一种重要类型学科归属不同按我国现在的学科划分体系,旅游文化主体属于旅游社会学、旅游心理学、旅游资源学等研究范畴;文化旅游主体属于旅游管理学、旅游市场学、旅游规划学等研究范畴。从西方学术界对学科的划分体系看,铝氧化重要属于基础学科,文化旅游属于应用学科。第二章山岳文化1、“游山如读史”:一座山就是一部历史,既涉及难以穷尽的自然科学史,也涉及意味无穷的社会文化史。与山岳有关的神话传说、宗教文化、摩崖石刻、文人游记等,都是山岳文化史的重要构成部分。2、名山功效的转变:从自然崇拜向观景览胜、宗教活动转变。“天下名山僧占多”与“天下名山僧建多”:中国名山的发展与宗教关系亲密,佛教和道教都起了主动作用,名山因佛教、道教上山进一步声名远扬。“天下名山僧占多”,“天下名山僧建多”,高度概括了中国名山与僧侣和宗教的关系,名山形成离不开僧侣和宗教文化;僧侣出于宗教教义的需要,追求“佛国仙山”的自然环境,上山修持(“占山”),方便更加好地修身养性;名山的形成与发展离不开僧侣的开发、建设和管理(“建山”)。3、名山的价值:(一)美学价值(二)历史文化价值(三)科学价值(四)经济价值4、山岳美观赏原理(如何观赏安徽三大名山?能够从下列方面考虑)一、山岳自然美观赏原理形象美1、雄伟2、奇特3、险峻4、秀丽5、幽静6、奥妙7、空旷山岳色彩美1、山光水色2、气象万千山岳动态美1、流泉飞瀑2、流云飘烟3、飞禽走兽山岳听觉美1、音源多样2、音源因山而异山岳人文美观赏原理建筑景观美雄伟美2、对称美3、造型美4、和谐美摩崖石刻形式美2、内容美神话传说与民间故事5、我国名山的类型:花岗岩名山、岩溶名山、丹霞名山、其它名山等类型花岗岩名山代表:黄山、泰山、九华山、华山、衡山、天柱山、三清山、崂山、天台山、普陀山重要景观:1.悬崖峭壁、孤峰峰林2.岩洞3、象形石岩溶名山代表:桂林山水、肇庆七星岩、路南石林、黄龙—九寨沟,织金洞,龙宫,太极洞重要景观:1.孤峰、峰林和石林2、地下河、溶洞、天生桥3、钟乳石、石帷、石幔、石笋、钙化田丹霞名山代表:丹霞山、武夷山、青城山、龙虎山、齐云山等重要景观:1.赤壁巨崖和奇峰2、岩洞第四章传统民居文化一、传统民居概念是相对宫殿、衙门和宗教建筑而言的,是各地民众的居住方式和居室构造的总称,是在特定自然环境下,受社会因素制约,与特定时期的经济基础相适应,通过长久发展演化逐步形成的。(p106)
二、民居的发展(会考大题目p109)(一)气候对传统民居的影响:气候影响民居功效;气候影响建筑密度和庭院面积;降水影响屋顶坡度;光照强度影响外墙颜色;气候影响居民式样。(二)地形对民居的影响
:依山建屋;垫基盖房;山南水北。
(三)河流对居民的影响:傍水结村;小桥流水人家。(四)建筑材料对传统民居的影响(五)社会经济因素对传统民居的影响:生产方式;经济因素;防御因素;风水因素。三、代表性传统民居(P117)1、北京四合院的基本特点:四周围和的砖木构造的平房坎宅巽(xun)门,对称布局庭院功效多样外部色彩单调,内部色彩明亮2、徽派民居1)特点:高墙围和的方形封闭空间天井砖木构造的楼居式建筑粉墙黛瓦马头墙屋饰多采用“三雕厅堂陈设讲究朝向2)形成因素:自然环境的影响;客观需要;徽商经济实力;风水说;思想观念。四、传统民居的特点和价值(P132)
1、传统民居的特点:域性;民族性;历史文化性;共性与个性的统一。2、传统民居的价值(1)历史价值传统民居是历史时期人类社会活动的真实反映;传统民居是认识和恢复历史原来面貌的重要根据;传统民居再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内向性气质与传统民居;和谐型风格与传统民居;伦理型内核与传统民居;传统审美观与传统民居)(2)艺术价值艺术启迪;陶冶情操;愉悦心情;(3)科学价值传统民居与自然环境和谐协调传统民居是古代建筑遗产宝库(4)经济价值第六章、牌坊文化一、牌坊的功效1、纪念表彰功效(功名坊、忠孝节烈坊、寿坊)2、教化功效3、空间分界与标记功效4、装饰美化功效二、牌坊的内涵1、体现封建社会人生抱负2、呈现传统民风民俗3、造型与雕刻艺术完美结合4、集匾额、楹联和碑刻于一体5、宣扬封建礼教和传统道德6、记载重要史实饮食文化四大菜系:鲁菜,川菜,粤菜,淮扬菜八大菜系:四大菜系加上湘菜,闽菜,浙菜,徽菜菜系形成因素与主料辅料和烹调特色有关2、与本地的富庶程度.官宦和富绅有关3、与生活环境和物产有关中西食文化比较食与不食营养与美味(西方人讲究营养中国人家讲究美味)规范与随意(西方饮食制作强调规范中国菜肴制作比较随意)分别与和合(西方重分别中国重和合)四、酒的分类1、发酵型啤酒.果酒和黄酒2、蒸馏酒白酒,白兰地,威士忌,朗姆酒,伏特加和金酒3、配制酒开胃酒,餐后甜酒,利口酒,药酒白酒的香型酱香型:贵州茅台清香型:山西汾酒浓香型:四川泸洲老窖特曲,五粮液,全兴大曲,沱牌特曲,古井贡酒,洋河大曲,口子酒凤香型:山西西凤酒,太白酒,秦川大曲,双凤酒,二龙大曲米香型:广西三花酒复香型:贵州董酒六、中西饮酒比较饮酒用品饮酒种类饮酒方式饮酒效果高山出名茶的因素高山多雾有助于改善茶叶内质高山土壤有机质含量丰富高山气温有助于改善茶叶内质基本茶类(不同省份的举例,注意安徽的代表茶)绿茶炒青绿茶:安徽屯绿,浙江龙井,四川峨眉竹叶青,江苏的洞庭碧螺春,贵州的都匀毛尖,湖南安华松针,河南信阳毛尖,江西的庐山云雾烘青绿茶:安徽黄山毛峰,太平猴魁,舒城兰花,敬亭绿雪,福建莲心茶,浙江华顶云雾晒青绿茶:云南滇青蒸青绿茶:湖北的恩施玉露红茶安徽祁门红茶,云南滇红乌龙茶武夷岩茶,安溪铁观音,台湾冻顶乌龙白茶银针白毫,白牡丹,贡眉,寿眉黄茶湖南岳阳君山银针,安徽霍山黄芽,浙江平阳黄汤黑茶湖南黑茶,湖北老青茶,四川边茶九、品茶艺术观茶冲泡绿茶:高档80摄氏度左右水温,中低档95—100摄氏度高温沸水红茶高温沸水乌龙茶.普洱茶,沱茶用100摄氏度高温沸水冲泡闻香品味如何理解中国茶道(详见书228)中国茶道是饮茶之道,饮茶修道,饮茶即道的有机结合。中国茶道四谛是“和.静.怡.真”,儒.道.佛诸家思想是对的认识这一真谛的基础。茶艺与茶道的区别(详见书231)茶艺是茶道的基础,是茶道的必要条件;茶道以茶艺为载体,依存于茶艺。茶艺的重点在“艺”,重在习茶艺术,以获得审美享有;茶道的重点在“道”,旨在通过茶艺修身养性,参悟大道。茶道的内涵不不大于茶艺,茶艺的外延不不大于茶道。宗教文化1、宗教来源P235自然本源认识本源社会历史本源心理本源2、道教创立:创立于东汉时期南方的五斗米道和北方的太平道是中国最早的两大道教派别。太平道:创立者---张角;创立时间---东汉灵帝熹平年间(172-178)五斗米道:张道陵;东汉顺帝刘保年间(126-145)3、道教发展P2381、成长阶段:魏晋南北朝道教的成仙思想深受统治阶级的青睐,并且逐步贵族化,出现了‘官方道教’;道教的‘长生不老’观念赢得众多百姓的信仰,道教更加世俗化,民间化,民间道教进一步发展等。2、繁华阶段:隋唐至北宋时期,唐朝时道教兴盛的顶峰唐朝李氏王朝为提高自己出身地位,自称老子李耳后裔尊老子为鼻祖,给源于老子思想的道教优厚遇遇;北宋,宋太祖赵匡胤、宋真宗送女儿入道等。3、衰落阶段:南宋至明清南宋王朝国力衰弱,迁都临安,道教势力有所衰弱;明太祖对道教态度体现两面性,一面推崇,一面限制;清朝采用严格限制政策;4、新生阶段:新中国成立后中国道教协会成立;召开道教会议、培养道教人才,发行道教刊物等一系列活动。4、正义道与全真道的区别:P241表5、三清: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太清道德天尊—太上老君6、宫观建筑特点体现道教哲学思想、营造仙境氛围P2497、道教四大名山武当山龙虎山齐云山青城山8、道教节日与民俗元宵节:正月十五,又称上元节;三月三:农历三月三是道教真武大帝的寿诞;
清明节:道教重要节日,举办祭幽度亡法会端午节:举办祭祀祖先的神祭活动,称为祭‘地腊’中元鬼节、重阳节。9、佛教的分化与传输(1)分化:古印度是佛教发源地。释迦牟尼创立。公元前6世纪到公元13世纪,佛教在发源地经历了兴起、发展直至衰败的演化过程。①原始佛教时期(公元前6世纪—前4世纪中叶)。②部派佛教时期(公元前4世纪中叶—公元1世纪中叶)③大乘佛教时期(1世纪中叶—7世纪)④密教时期(7世纪—12世纪)(2)传输:公元前3世纪孔雀王朝的阿育王统治时期,佛教由印度向其它国家传输。①南传佛教:南传佛教重要是小城上座部佛教体系。公元前3世纪最先传入斯里兰卡—柬埔寨—泰国—缅甸—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国家,并由缅甸传入我国云南西双版纳、德宏等地。北传佛教:重要是大乘佛教体系。有两条传输路线:一:经大夏、安息、大月氏,越过帕米尔高原,传入中国西北地区,沿丝绸之路传入中国内地---朝鲜,日本;二:有尼泊尔越过喜马拉雅山---西藏---中国内地、蒙古和西伯利亚地区佛教向世界传输:向欧洲、美洲大陆传输,始于近代。由亚洲向世界其它地区传输。英国传入法国、意大利等西欧国家;美国传入加拿大、巴西、阿根廷等美洲国家。10、佛教中国化进程1、汉地佛教:佛教传入中国内地后,发展经历了译传、发明、融合三个阶段。2、藏传佛教:(1)前弘期:尼泊尔赤尊公主和文成公主分别带去印度佛教和中国汉地佛教。佛教传入西藏,与本地原始宗教‘苯教’融合,形成独特的藏传佛教。达玛下令废除佛教,史称‘达玛灭佛’,标志前弘期结束。(2)后弘期:‘达玛灭佛’百年后,佛教分别由东西两路再度传入藏地。后弘期佛教重要标志是藏传佛教教派的形成。由宗喀巴创立的格鲁派势力最大,最有实权,影响最为深远。格鲁派创立了达赖、班禅活佛转世制度,形成当时中国西藏地区政教合一的政权。11、佛教思想的主动意义一佛教‘性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真空吸尘器的性能测试与评价考核试卷
- 焰火鞭炮生产安全培训考核试卷
- 白酒的市场调研与市场定位考核试卷
- 汽车工程与新能源汽车设计考核试卷
- 知识产权管理与运营考核试卷
- 畜牧业养殖废弃物处理设施运行与管理优化考核试卷
- 全球及中国种植牙产业(口腔医疗)发展动态与投资前景趋势预测报告2025-2030年
- 初中地理默写清单(世界地理一)-2025年会考地理知识点梳理
- 数学古典概型教案-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数学人教A版(2019)必修第二册
- 2025年2月白酒跨境保税仓储顾问责任险协议
- 2023版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
- 浪潮在线测评多少道题
- 六年级语文阅读教学计划
- 国开2024年秋《经济法学》计分作业1-4答案形考任务
- 重症医学科专科理论考试试题
- 世界投资报告2024 (概述)- 投资便利化和数字政务
- 2024年三级直播销售员(高级)职业技能鉴定考试复习题库(含答案)
- 2024-2030年中国高压泵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分析报告
- 回归以人为本 课件-2024-2025学年高中美术人教版 (2019) 选择性必修4 设计
- 安徽省合肥市一中、六中、八中2025届高三下学期一模考试生物试题含解析
- SL+303-2017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