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2023-2024学年苏教版选择性必修一 体温调节 课件_第1页
【生物】2023-2024学年苏教版选择性必修一 体温调节 课件_第2页
【生物】2023-2024学年苏教版选择性必修一 体温调节 课件_第3页
【生物】2023-2024学年苏教版选择性必修一 体温调节 课件_第4页
【生物】2023-2024学年苏教版选择性必修一 体温调节 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节体温稳定的调节SHENGWUXUE课标内容

(1)说出体温调节中的主要激素。(2)简述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相互协调,共同维持人体体温稳态的方式。(3)明确体温调节参与的器官及调节方式。(4)了解行为性体温调节和自主性体温调节的方式,形成关注人体健康的正确态度。01目录0204合作探究随堂检测05课时精练自主梳理课堂小结03自主梳理知识点1知识点2知识点31.体温37直肠温度产热和散热动态平衡2.人体的产热糖类、脂肪和蛋白质所有器官最低能量需求内脏、肌肉和脑肝3.人体的散热辐射、传导和对流汗腺汗液的蒸发4.皮肤的血流量决定____________。人体是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散热量的。皮肤温度的高低调节皮肤的血流量来控制皮肤1.调节中枢:下丘脑。2.温度感受器3.调节途径减少毛细血管骨骼肌肾上腺素汗腺舒张4.体温相对稳定必要条件体温过低活性降低降低一定限度内生理性防御反应抵抗力增强体温调节中枢调节产热和散热自身调节行为性体温调节自主性体温调节共同维持×(1)人体的温度感受器都位于皮肤上。(

)提示:人体外周温度感受器存在于皮肤、黏膜和内脏中。(2)体温感觉中枢与体温调节中枢都在下丘脑。(

)提示:体温感觉中枢在大脑皮层。(3)经测量某人体温在24小时内都处于39℃,由此可判断此人的产热量大于散热量。(

)提示:温度处于恒定状态时,产热量等于散热量。××√(4)小汗腺分布于全身皮肤,是体温调节重要的效应器。(

)(5)当人体较长时间处于寒冷环境中时,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引起腺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进而增加甲状腺激素的分泌,使细胞代谢水平提高,从而导致产热增加。(

)√如图为皮肤结构模式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结构①是________,当体温低于或高于正常体温时,它会发生哪些变化?这种变化的意义是什么?皮肤血管提示:当体温低于正常值时,皮肤血管收缩,有利于减少散热;当体温高于正常值时,皮肤血管舒张,有利于增加散热。(2)图中结构②是________,它的功能是什么?与体温调节有什么关系?汗腺提示:产生并分泌汗液;汗液蒸发可以散热。(3)图中结构③代表皮下脂肪组织,主要功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隔热,减少热量散失合作探究1.尝试构建人体的体温调节模型,并回答问题:甲状腺收缩收缩舒张(1)图中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调控甲状腺激素释放增多,增加产热,属于___________(填“神经”“体液”或“神经—体液”)调节,下丘脑调控骨骼肌战栗,增加产热,属于________(填“神经”或“体液”或“神经—体液”)调节。神经—体液注:TRH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SH为促甲状腺激素。神经(2)某同学在剧烈运动后,立即冲冷水澡。有人认为这种做法不合适,从体温调节的角度分析,理由是什么?提示:在剧烈运动后,立即冲冷水澡,此时皮肤冷感受器兴奋,机体通过神经调节,使汗腺分泌减少,皮肤毛细血管收缩,减少散热;同时机体通过神经—体液调节促进肾上腺素和甲状腺激素的分泌,适当增加产热,虽然皮肤温度下降,但体内热量不能及时散出,对机体内环境稳态不利。2.调定点学说认为,人体内存在体温调定点,即体温于恒定状态时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预设的一个温度值,正常条件下人体体温调定点为37℃。正常人体感染病毒会导致体温调定点上升,引起发热,发热过程分为体温上升期、高温持续期和体温下降期,如图为体温上升期机体体温调节过程示意图。(1)体温上升期,人体产热量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散热量;高温持续期,人体产热量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散热量;体温下降期,人体产热量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散热量。大于等于小于(2)体温调定点上调至38.5℃时,正常体温相当于________(填“寒冷”或“炎热”)刺激,此时人体会在____________产生相应感觉。寒冷大脑皮层1.归纳概括体温调节中的“三、二、一”2.有关体温调节的几个易错点 (1)体温相对恒定是机体产热与散热动态平衡的结果,即产热量=散热量。 (2)温度感受器不仅分布在皮肤,体内黏膜及内脏器官表面也有温度感受器分布,其可感觉机体内部的温度变化。 (3)“寒战”是指骨骼肌不自主战栗,由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控制,而不是躯体运动中枢。 (4)下丘脑是体温调节中枢,但不是冷觉、热觉的形成中枢,感觉在大脑皮层形成。 (5)寒冷环境中比炎热环境中散热更快、更多。所以寒冷环境中机体代谢旺盛,产热明显增加,以维持体温的恒定。

例1

人体皮肤在某一生理状态下,会出现立毛肌舒张、汗腺分泌增多、皮肤毛细血管舒张、散热量增加等现象,则该生理状态发生在(

) A.春天喝温淡盐水后

B.夏天剧烈运动时 C.秋天喝温糖水之后

D.冬天室内吃冰糕后B解析喝温淡盐水或喝温糖水都不会导致散热量增加,A、C错误;夏天剧烈运动后,产热增加,机体需要通过调节使散热增加,B正确;冬天室内吃冰糕后,机体受到寒冷刺激会导致毛细血管收缩,汗腺分泌减少,散热量减少,D错误。C例2

进行“冰桶挑战赛”时,当一桶冰水从头顶浇下,身体会出现一系列的反应,有关描述错误的是(

) A.皮肤毛细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 B.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骨骼肌和肝脏产热增加 C.体温明显下降,酶活性降低 D.挑战者因浇冰水发烧,持续高烧39℃不退,此时产热量等于散热量解析寒冷条件下,皮肤毛细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A正确;骨骼肌和肝脏是主要的产热器官,寒冷条件下,为了维持体温的稳定,机体骨骼肌战栗使产热增加,同时通过增加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的分泌量,使肝及其他组织细胞代谢增强来增加产热,B正确;寒冷条件下,机体通过体温调节维持体温的稳定,体温不会明显下降,C错误;挑战者虽然发烧,但是体温是稳定的,所以产热量等于散热量,D正确。课堂小结思维导图晨读必背1.温度感受器主要分布在皮肤,体温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体温感觉中枢位于大脑皮层。2.人体通过调节皮肤血管的血流量来控制皮肤散热量。3.人体只有产热和散热相对平衡时,体温才能保持相对稳定。4.当人体长时间处在寒冷环境中时,下丘脑通过垂体引起甲状腺激素的分泌,从而使细胞代谢水平提高,产热增加。5.机体的调节能力是有限的,一旦超过了这个限度,体温不再保持相对稳定。随堂检测1.下列有关人体体温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寒冷环境刺激可使肾上腺素分泌增加,机体产热增加 B.寒冷环境刺激可使皮肤血管收缩,机体散热减少 C.炎热环境刺激可使甲状腺分泌的激素明显增加,机体散热增加 D.持续发烧38℃的病人,其产热量等于散热量C解析寒冷条件下,机体通过增加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的量增强代谢,以增加产热量,同时毛细血管收缩,减少散热,以维持机体体温相对稳定,A、B正确;炎热环境刺激可使甲状腺分泌的激素减少,C错误;持续高烧的病人,体温也维持相对稳定,即产热量和散热量保持相对稳定,D正确。2.如图表示寒冷环境中的体温调节过程,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A.如果乙表示激素的作用,则涉及的主要是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B.甲的含义是汗腺分泌减少,毛细血管舒张C.感受外界环境温度变化的感受器和体温调节中枢都在下丘脑中D.如果丙表示相关骨骼肌的活动,则通过战栗增加无氧呼吸的强度解析寒冷条件下,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分泌增加,从而使产热增加,A正确;甲的含义是汗腺分泌减少,毛细血管收缩,B错误;感受外界环境温度变化的感受器主要存在于皮肤上,C错误;骨骼肌战栗时增加有氧呼吸强度,D错误。3.(多选)人体能够在一定范围内随外界温度变化调整自身的产热和散热,以维持体温的相对稳定。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就正常人体而言,人体产热速率始终等于散热速率 B.寒冷环境中,人的体温调节方式是激素调节 C.发烧时,体温维持在39℃,产热速率大于散热速率 D.正常人体处于寒冷环境中的散热速率大于常温环境中的散热速率ABC解析人属于恒温动物,但正常人体的体温也会在一定范围内波动,这种波动意味着产热速率与散热速率并不是始终相等的,A错误;寒冷环境中,人的体温调节方式为神经—体液调节,B错误;人体发高烧时,体温在较长时间内维持39℃,此时产热速率等于散热速率,C错误;正常人体处于寒冷环境中,身体体温与环境温度的差距较在正常环境中大,所以散热速率大于常温环境中的,D正确。4.下图是正常人体处在温度变化的环境中,机体散热量变化曲线图。据图分析,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DA.t3~t4时段,产热量等于散热量B.t1~t2时段,散热量增加是由于人体体温与环境温度的温差增大造成的C.t2~t3时段,散热量减少,这是体温调节的结果D.t3~t4时段的散热量大于O~t1时段,t3~t4时段的体温低于O~t1时段解析根据曲线图分析可知,t3~t4时段,体温相对恒定,产热量等于散热量,A正确;根据曲线图分析可知,t1~t2时段,25℃下降到10℃时,散热量增加是由于人体体温与环境温度的温差增大造成的,B正确;根据曲线图分析可知,t2~t3时段,散热量减少,这是体温调节的结果,C正确;根据曲线图分析可知,t3~t4时段的散热量大于O~t1时段,由于人体体温属于恒温,所以t3~t4时段的体温等于O~t1时段,D错误。课时精练基础对点综合提升(时间:30分钟)知识点1产热和散热的平衡1.下列不利于人体散热的是(

) A.骨骼肌不自主战栗 B.皮肤血管舒张 C.汗腺分泌汗液增加 D.用酒精擦拭皮肤A解析骨骼肌不自主战栗是增加产热的一种途径,A符合题意;皮肤血管舒张,血流量增加,利于散热,B不符合题意;汗腺分泌汗液增加,利于蒸发散热,C不符合题意;用酒精擦拭皮肤可以带走身体的大量热量,D不符合题意。2.天气变冷时,为维持体温稳定而散失的热量增多,人体内下列哪些腺体的分泌量增多(

) ①垂体②甲状腺③胰岛④肾上腺

⑤卵巢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④ D.③④B解析寒冷时,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提高细胞的代谢水平,增加产热,①②符合题意;胰岛分泌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胰岛素一方面可促进血糖进入组织细胞进行氧化分解,进入肝、肌肉并合成糖原,以及促进葡萄糖转化为脂肪等非糖物质;另一方面又能抑制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使血糖浓度降低。胰高血糖素能促进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使血糖升高,胰岛与体温调节无关,③不符合题意;寒冷环境中,肾上腺分泌的肾上腺素增加,提高细胞的代谢水平,增加产热量,④符合题意;卵巢分泌雌性激素等,可促进女性生殖器官的发育和生殖细胞的形成,激发和维持女性第二性征等,⑤不符合题意。3.下列关于人体体温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下丘脑是体温调节的主要中枢,温度感受器只分布于皮肤处 B.从温暖的室内刚到寒冷的室外时,人体的散热量增加 C.当处于寒冷环境时,皮肤温度感受器兴奋,皮肤血管舒张,增加热量吸收 D.当处于炎热环境时,汗腺受到激素调节后分泌汗液,增加散热B解析体温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温度感受器主要分布于皮肤,A错误;到寒冷的室外时,体温与外界环境温差变大,因此人体的散热量与产热量均增加,B正确;当处于寒冷环境时,皮肤温度感受器感受寒冷刺激,通过神经中枢调节,使皮肤血管收缩,使散热减少,C错误;人在炎热环境中,通过神经调节促进汗腺分泌汗液的途径,增加散热,D错误。4.下列关于人的体温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寒冷时,人体产热多散热少,以维持体温稳定 B.炎热时,人体可通过汗腺和皮肤血管散失热量 C.人的体温调节中枢在下丘脑,热觉感受器只分布在皮肤 D.发烧会破坏体温调节系统,从而影响肠胃吸收,导致厌食B解析人的体温稳定是在神经和体液的调节下,产热量与散热量处于动态平衡的结果,无论是酷暑还是严寒,无论是静止还是运动,正常情况下,人体产热量等于散热量,维持体温稳定,A错误;炎热时,人体可通过汗腺和皮肤血管散失热量,B正确;人体的体温调节中枢在下丘脑,热觉感受器分布在皮肤、黏膜、内脏等,C错误;体温过高,消化酶活性下降,导致消化不良,食欲减弱,一般情况下,发烧不会破坏体温调节系统,D错误。5.下列关于体温调节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体温调节的原理是使产热和散热达到平衡 B.体温的相对恒定依赖于人体的神经—体液调节 C.细胞内的有机物氧化分解后部分变成热能散失,用于维持体温 D.人体产热的主要器官是肝脏和骨骼肌,散热主要是通过呼气D解析体温调节的原理是使产热和散热达到平衡,A正确;人体体温调节为神经—体液调节,B正确;细胞内的有机物氧化分解后大部分能量变成热能散失,用于维持体温,C正确;人体产热的主要器官是肝脏和骨骼肌,散热器官主要是皮肤,D错误。知识点2体温稳定的调节6.冬泳运动被誉为“勇敢者的运动”。在严寒的冬季,冬泳运动员刚开始训练时,其各项生理变化与如图曲线变化趋势相符的是(

)A①皮肤血管血流量的变化②身体耗氧量的变化③甲状腺激素的分泌量④汗液的分泌量A.②③ B.①④ C.②④ D.①③解析皮肤血管血流量随着环境温度下降逐渐减少,①错误;身体耗氧量随着环境温度下降逐渐增加,产热增多,②正确;甲状腺激素的分泌量随环境温度下降逐渐增加,代谢加快,③正确;汗液的分泌量随环境温度下降逐渐减少,④错误。故选A。7.下面为人的体温调节示意图,根据图示过程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A.当机体受到炎热刺激时,机体主要依靠D、E和F散热B.当机体受到寒冷刺激时,机体可通过B→C→G完成调节C.D途径主要是依靠骨骼肌的细胞呼吸完成的D.人的体温调节的过程属于神经—体液调节解析当机体受到炎热刺激时,机体主要依靠E(皮肤血管舒张)和F(汗液分泌量增加)散热,A错误;当机体受到寒冷刺激时,肾上腺素和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促进细胞代谢,增加产热,此过程是通过B→C→G途径完成调节的,B正确;D途径表示通过骨骼肌战栗产热,主要是依靠骨骼肌的细胞呼吸完成的,C正确;人的体温调节的过程属于神经—体液调节,D正确。8.导致图中AB段和DE段人的体温变化的事件可能分别是(

)DA.非自主性战栗和正在发烧B.骨骼肌收缩和毛细血管收缩C.刚刚处于寒冷环境和汗液分泌增加D.突然吹电风扇和剧烈运动解析AB段体温降低,说明人体散热量大于产热量,可能的原因是突然吹电风扇、刚刚处于寒冷环境等,DE段体温升高,说明人体产热量大于散热量,原因可能是非自主性战栗、正在发烧、剧烈运动、骨骼肌收缩或毛细血管收缩等。综合分析可得出D项符合题意。9.下图是健康人从温暖环境进入寒冷环境时的体温调节模型,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DA.体温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B.图中①→③→④→⑤过程属于神经—体液调节C.“X”代表的主要生理变化是细胞呼吸增强D.最初的一段时间内,人体产热速率明显大于散热速率解析体温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A正确;题图中①→③→④→⑤过程需要神经和相关激素的参与,属于神经—体液调节,B正确;甲状腺激素能提高细胞的代谢水平,增加产热量,因此“X”代表的主要生理变化是细胞呼吸增强,C正确;人从温暖环境突然进入寒冷环境的初期,人体会迅速散热,而因为体温调节中的体液调节过程需要一段时间,所以进入寒冷环境初期,人体的产热速率小于散热速率,若人体的产热速率明显大于散热速率,则该个体的体温会上升甚至发热,D错误。10.新冠感染疫情对全球多个国家造成了严重的影响。疫情发生以来,我国政府积极应对,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复学复课期间学校坚持每天早中晚给学生测量体温。下列有关体温调节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人体体温的相对稳定需要神经、体液的共同调节 B.骨骼肌战栗是机体热量的主要来源,皮肤是人体最主要的散热器官 C.当人体遇到寒冷刺激时,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均可参与机体产热调节 D.如果测得某学生的体温是早上36.2℃,中午37.8℃,则该时段内该学生的产热量大于散热量B解析人体体温的相对稳定需要神经、体液的共同调节,A正确;代谢产热是机体热量的主要来源,B错误;当人体遇到寒冷刺激时,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分泌增加,促进新陈代谢,增加机体的产热量,C正确;体温相对稳定时,人体产热量大致等于散热量,某同学的体温是早上36.2℃,中午37.8℃,则该时段内该学生的体温上升,说明产热量大于散热量,D正确。11.(多选)下丘脑是人体体温调节中枢,如图为寒冷环境中下丘脑对几种器官的调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DA.过程①和⑤的效果都是使效应器收缩B.过程②的调控可以由④的结果来实现C.过程③通过抑制高尔基体的活动来实现D.过程④存在对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解析寒冷时,①肌肉收缩、战栗,产热增加,⑤毛细血管收缩以减少散热,A正确;过程②表示肝脏产热增加,其调控可以由甲状腺激素④分泌增加来实现,B正确;③表示汗腺分泌减少以减少散热,汗液的分泌不需要高尔基体参与,不能通过抑制高尔基体的活动来实现,C错误;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存在分级调节,D正确。12.(多选)下图曲线显示一个处于安静状态的人在不同气温中,流经皮肤血管的血液相对流量。据此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BDA.在AB段下丘脑活动加强B.在AB段机体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C.在CD段皮肤血管收缩,汗腺分泌加强D.在D点以后需要及时补充水和无机盐解析温度由25℃降到15℃时,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兴奋,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增加机体产热,A、B正确;温度升到33℃时,温度较高,皮肤血管舒张,C错误;D点以后,温度过高,人体大量出汗,损失水和无机盐,需要补充水和无机盐维持机体稳态,D正确。13.如图表示人处于寒冷环境中时,皮肤发生的主要变化,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人体出现上述反应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体温调节过程中,某些激素也发挥重要作用。人在寒冷环境中分泌量明显增多的激素有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它们都具有促进产热以抵御寒冷的作用,两者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减少散热,增加产热,维持体温恒定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素协同作用(3)动物实验表明:如果破坏了恒温动物的下丘脑,动物就不再具有体温调节能力了;而保留下丘脑及以下神经,则仍具有调节体温的能力,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下丘脑中的一些细胞能分泌一些激素,能促进______中激素的合成和分泌,后者又能调节和管理其他内分泌腺。因此下丘脑还是____________________的枢纽。下丘脑中有体温调节中枢垂体机体调节内分泌活动解析(1)当人处于寒冷环境中时,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皮肤血管收缩,骨骼肌战栗,汗腺分泌减少,从而减少散热、增加产热,使体温维持恒定。(2)体温调节既有神经调节,又有体液调节,体液调节主要通过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的释放,促进产热代谢,提高体温,两者在升高体温上的作用是相同的,因此是协同关系。(3)神经调节是通过反射弧完成的,体温调节中枢在下丘脑。(4)下丘脑还是机体调节内分泌活动的枢纽,通过调节垂体的活动来调节其他内分泌腺的活动。14.正常人体感染病毒会引起发热,发热过程分为体温上升期、高温持续期和体温下降期。下图为体温上升期机体体温调节过程示意图,其中体温调定点是为调节体温于恒定状态,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预设的一个温度值,正常生理状态下为37℃。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