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东营市利津县中考化学一模试卷_第1页
2021届东营市利津县中考化学一模试卷_第2页
2021届东营市利津县中考化学一模试卷_第3页
2021届东营市利津县中考化学一模试卷_第4页
2021届东营市利津县中考化学一模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1届东营市利津县中考化学一模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40.0分)

1.在现实生活中,下列物质的用途与该物质的物理性质有关的是()

A.用木炭取暖B.用氧气治疗危重病人

C.用石墨做铅笔芯D.用镁粉做照明弹

2.同学们在4月份参加了理化生实验考试,下列实验操作不会被扣分的是()

A.安装加热制氧气装置收集二氧化碳验满

C.蒸发食盐水D.,•4配制氯化钠溶液量取水

3.用如图装置进行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实验,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空气中氮气难溶于水是该法测定的前提

B.红磷燃烧,产生白烟

C.瓶中液面上升到刻度1,是因为气压减小了2

D.发生反应的基本类型是化合反应

4.为了防止大气和水污染,还我碧水蓝天,下列措施中不可行的是()

抑制水中所有动植物的生长

B.改变燃料的组成和结构,减少工业烟尘和各种有害气体的排放

C.禁止排放未经处理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

D.推广使用无污染能源

5.图1是铝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元素周期表中铝元素的部分信息.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X=3

B.铝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6.98

C.铝制品耐腐蚀,说明铝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D.铝元素的化学性质与铝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有密切关系

6.将0.1g红磷放在充满空气的密闭容器中燃烧,收集起来的生成物质量是()

A.大于0.1gB.小于0.1gC.等于0.1gD.无法确定

7.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三个氢原子:3H

B.钙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Ca+2

C.两个氨气分子:2He2

D.氧化钠中氧元素的化合价:Na2o

8.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实验目的实验方法

A除去氯化钾固体中的氯酸钾加入少量二氧化镒固体,加热

各取少量的液体,分别加入二氧化镭,观察

B鉴别过氧化氢水溶液和水

现象

比较人体吸入气体和呼出气体中。2的

C将带火星的木条分别插入两种气体中

含量

D鉴别空气、氧气、和二氧化碳在三瓶气体中倒入澄清石灰水,振荡

A.AB.BC.CD.D

9.下列鉴别两种不同物质的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序号待鉴别的物质鉴别方法

A氮气与二氧化碳点燃的木条

B氯化钠与碳酸钙加水溶解

C硫酸钾和硫酸镂加熟石灰,研磨

D氧化铜与铁粉用磁铁吸引

A.AB.BC.CD.D

10.青蒿素(化学式为Ci5H22O5)是抗疟疾药,下列关于青蒿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青蒿素中氢元素的质量的质量分数最小

B.青高素由15个碳原子、22个氢原子和5个氧原子构成

C.青蒿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82

D.青蒿素完全燃烧能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11.下列归类不正确的是()

选项归类内容

A清洁能源风能、氢能、太阳能

B常见合金黄铜、硬铝、磁铁矿

C碳水化合物淀粉、葡萄糖、纤维素

D常见氮肥碳镂、氨水、尿素

A.AB.BC.CD.D

12.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二氧化碳

B.镁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产生大量的白烟,生成黑色固体

C.碱式碳酸铜在稀盐酸中逐渐溶解,有气泡产生,溶液由无色变成蓝色

D.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35.0分)

13.某化学活动小组以“酸碱盐的性质”为主题进行探究性学习,请你作为该小组成员一起来解决

下列问题:

(1)舒婷同学用如图总结了NaOH的四条化学性质(即NaOH与四类物质能够发生化学反应).

酸②①酸碱指示剂

@INaOH\@

F"[|某些非金属氧化物

I.依据反应④说明NaOH必须密封保存,否则在空气中要变质,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H.为了验证反应③能够发生,你选择的物质是

a.Na2cO3b.HClc.FeCl3d.Ba(NO)2

(2)请你设计一个实验除去Feci2溶液中少量的Cud2,写出主要操作步骤和化学方程式:

实验主要操作步骤:

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4.某兴趣小组为了探究质量守恒定律,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小实验.在

一根用细铜丝吊着的长玻璃棒两端,分别绕上40cm长的粗铜线,

并使玻璃棒保持水平.然后用酒精灯给左边一端铜丝加热1一2分

钟.停止加热后冷却,仔细观察发生的现象.冷却后,他们可以观

察到什么现象?

①.

15.物质王国举行一场趣味篮球赛。某队由铁、二氧化碳、稀硫酸、氢氧化钙、氯化铜五名“队员”

组成,比赛中,由氯化铜“队员”发球,“队员”间传接球,最后由D位置“队员”投篮进球

完成有效进攻。传接球“队员”间的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必须能相互反应,场上“队员”位置及

传球路线如图。

(友情提示:图示中连线间物质相互反应)

(1)已知D位置上投篮的“队员”是个灭火“能手”,则D位置“队员”代表的物质名称是。

(2)写出连线③代表的物质间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连线①代表的物质间发生反应的基本

类型是反应。

(3)为实现“快速进攻”,氯化铜除传球给A位置“队员”外,还能直接传球给“队员”(填

写物质化学式)。

(4)比赛过程中C位置的“队员”受伤需替换下场,这时可换上“替补队员”,使比赛继续进

行。

16.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0冤时,乙物质的溶解度是O

(2)tJC时,三种物质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o

(3注3冤时,将70g甲物质加到100g水中,充分搅拌后所得溶液的质量是g«

(4)t3℃时,将甲、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同时降温至℃,它们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17.化学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

(1)硒具有防癌、抗癌作用,属于人体中的(填“常量元素”或“微量元素”)。

(2)油炸食物不宜多吃,因为长时间煎炸会产生有毒物质丙烯醛,该物质在空气中可以完全燃烧,其

占燃

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2X+7O2三6co2+460,则X的化学式为,该物质属于

(填“有机物”或“无机物”)。

(3)合成材料的应用与发展,方便了人类生活的同时也带来了环境问题。

①塑料、合成橡胶、并称为三大合成材料;

②2019年安徽两会提出加强生态环境领域立法,打造生态文明安徽样板。下列做法不值得提倡的是

(填字母序号):

A.将废弃塑料深埋处理,以减少“白色污染”

B.垃圾分类,不乱扔电池

C.改进污水处理技术

D.少使用一次性塑料餐盒

③铁质自来水管道正逐步被塑料自来水管道代替。使用塑料管道的优点是(写出一点即可)。

三、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5.0分)

18.周末小瑾同学的妈妈做了一道红烧鱼瞟.细心的小瑾发现:妈妈在洗鱼膘时,鱼膘是浮在水面

上的,用手撕鱼膘时,水中有气泡冒出.鱼瞟中会有哪些气体呢?周一,小瑾和化学兴趣小组

的同学来到实验室展开了实验探究.

【作出假设】甲乙两位同学分别对鱼膘中的气体作出如下猜想:甲认为CO2,乙认为有电。

【查阅资料】

(1)无水氯化钻试纸在实验室中常用来检验水的存在,原理:氯化钻遇水会发生水合反应,生成六水

化钻.氯化钻是蓝色的而六水化钻是粉色的.

(2)手持技术是由数据采集器、传感器和配套的软件组成的定量采集和处理数据系统.手持技术可以

广泛应用于理科实验中,可以方便而迅速的收集各类数据,如氧气含量,二氧化碳含量等.

【实验验证】

(1)兴趣小组的同学用注射器抽取约60mL鱼鳗内的气体,注入澄清石灰水中.发现澄清石灰水

,则甲的猜想成立.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兴趣小组的同学另取一只注射器抽取鱼膘内的气体,将蓝色的氯化钻试纸放入注射器内,发现世

界变成粉红色,则乙的猜想(填“成立”或“不成立”)

(3)兴趣小组的小红同学又提问,气体内有有没有氧气?大家在讨论后,制定了以下的实验方案验证

鱼鳏内的气体是否有氧气?

实验操作现象结论

①用注射器抽取鱼鳏内的气体.猜想一:不含氧气

木条

②用排水集气法收集注射器抽取的气体.猜想二:含少量氧气

熄灭

③将______伸入集气瓶中,观察现象.猜想三:含有二氧化碳导致木条熄灭

【深入验证】但老师介绍了手持技术后,兴趣小组的同学用氧气传感器和二氧化碳传感器分别

测得鱼鳏内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含量与如图:

78774.74

79784.74

8oc63401.593

807QA

3441.593

81804.74

82814.743481.593

g89

\4«►机Sheet】Sheet

氧气二氧化碳

4.74%1.593%

【实验结论】小组同学一致认为猜想一(填“成立”或“不成立”).

【反思评价】木条熄灭究竟是氧气含量少还是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引起的?写出你的妙招:

(4)鱼膘内CO2含量与空气中相比较,哪一个多?(写出你的实验步骤、现象、结论).

四、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0.0分)

19.现有HC1与CaCk的混合溶液,为了分析混合溶液中HC1和CaCl2的质量分数,设计了如下实验

方案(假设反应都是充分完全):

【实验数据】实验共记录了两组数据:

第①组,气体吸收完全后,NaOH溶液质量增加4.4g;

第②组,沉淀完全后,经过滤、洗涤、烘干后得到固体的质量为10g.

根据实验设计及有关数据进行分析与计算:

(1)实验中生成的气体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时发生的反应方程式为.

(2)混合溶液中CaCk的质量分数为多少?(写出计算过程,保留结果至0.1%,下同)

(3)实验中混合溶液与Na2c。3溶液恰好完全反应,经过滤后所得滤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多少?(不

考虑过滤中的损失.)

【答案与解析】

1.答案:C

解析:解:A、用木炭取暧是利用木炭的可燃性,属于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

B、用氧气治疗危重病人是利用氧气的氧化性,属于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

C、用石墨做铅笔芯,属于石墨的物理性质;故选项正确;

D、用镁粉做照明弹是利用镁的可燃性,属于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

故选:Co

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化学性质,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等;

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物理性质;物理性质经常表现为:颜色、状态、气

味、密度、硬度、熔点、沸点、导电性、导热性、溶解性、挥发性、吸附性、延展性等。

本考点考查了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区分,要记忆有关木炭、氧气、石墨、镁的性质,并能够在比

较的基础上进行应用,本考点的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2.答案:A

解析:解:A、为防止冷凝水回流到的热的试管底部,炸裂试管,试管□应略向下倾斜,图中所示

操作正确。

B、检验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时,应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不能伸入瓶中,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C、蒸发时,应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体飞溅,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D、量取液体时,视线与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中仰视刻度,操作错误。

故选:Ao

A、根据加热固体制取氧气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二氧化碳气体的验满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蒸发操作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

类试题的关键.

3.答案:C

解析:解:A、空气中氮气难溶于水是该法测定的前提,故选项说法正确。

B、红磷燃烧,产生大量额白烟,故选项说法正确。

C、瓶中液面上升到刻度1,是因为瓶内气体体积减小,瓶内压强减小了故选项说法错误。

D、红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形式,符合化合反应的特征,属于化合反

应,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o

在装有空气的密闭容器中,欲用燃烧法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该实验一般要注意以下几点:①装置

的气密性好;②所用药品必须是足量;③读数时一定要冷却到原温度;④所选除氧剂要具备以下特

征:本身能够在空气中燃烧;本身的状态为非气体;生成的物质为非气态;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用燃烧法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原理、注意事项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4.答案:A

解析:解:A、水中有的动植物生长有利于净化水;不正确;

B、改变含硫高的劣质煤燃烧能产生二氧化硫等有害物质的排放,减少环境污染;正确;

C、排放未经处理的废水容易污染水体,所以禁止排放废水;正确。

D、改用清洁燃料能减少对空气的污染;正确;

故选:Ao

A、根据动植物生长的意义考虑;

B、据含硫煤的危害考虑;

C、根据污水污染的危害考虑;

D、改用清洁燃料的作用考虑.

熟记空气和水的污染途径,知道如何才能防止空气污染和水污染,强凋化学知识在保护环境和人类

生产当中的重要性,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为保护我们的环境而出力.

5.答案:C

解析:解:A、根据在原子中,原子序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元素周期表中铝元素的信息可知:

X=13-2-8=3;故正确;

B、根据相对原子质量是有单位的,其单位为“1”,只不过常省略而己,所以铝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26.98;故正确;

C、铝制品耐腐蚀,是因为铝的表面由一层致密的氧化铝保护膜,而不是铝的化学性质不活泼;故不

正确;

D、根据元素的化学性质由最外层电子数决定,所以说铝元素的化学性质与铝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有密切的关系;故D正确;

故选:Co

A、根据在原子中,原子序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进行解答;

B、根据相对原子质量是有单位的,其单位为“1”,只不过常省略而已,进行解答;

C、根据铝制品耐腐蚀,是因为铝的表面由一层致密的氧化铝保护膜即可解答;

D、根据元素的化学性质由最外层电子数决定,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化学性质相似,进行解答.

本题考查学生对在原子中,原子序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和元素的化学性质由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及

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的知识理解与掌握,并能在解题中灵活应用.

6.答案:A

解析:解:红磷在空气中燃烧,是红磷和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的过程,故根据质

量守恒定律,五氧化二磷的质量=红磷的质量+参与反应的氧气质量。故收集起来的生成物质量是大

于0.1g。

故选:Ao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前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各物质的质量总

和.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解答实际问题的能力.

7.答案:A

解析:解:A、由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

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三个氢原子可表示为3H,故选项化学用语表示正确。

B、由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在该元素符号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故钙

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可表示为:ca>故选项化学用语表示错误。

C、氨气分子是单原子分子,两个氨气分子可表示为2He,故选项化学用语表示错误。

D、由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在该元素符号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故

氧化钠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可表示为:Na2Q,故选项化学用语表示错误。

故选:Ao

A、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

的数字。

B、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在该元素符号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

C、根据氮气是由氯原子直接构成的,进行分析判断。

D、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在该元素符号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化学用语(原子符号、分子符号、化合价等)的书写方法、离子符号与化合

价表示方法的区别等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8.答案:B

解析:解:A、氯酸钾在二氧化镒的催化作用下在加热条件下生成氯化钾和氧气,二氧化镒作催化

剂,反应前后质量不变,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二氧化钵,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实验方

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B、过氧化氢水溶液在二氧化铳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水不能,可以鉴别,故选项实验方案能

达到实验目的.

C、将带火星的木条分别插入两种气体中,均会熄灭,不能比较人体吸入气体和呼出气体中。2的含

量,故选项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D、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用澄清的石灰水只能鉴别出二氧化碳,无法鉴别空气、氧

气,故选项故选项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故选:B.

A、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

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B、根据两种物质与同种试剂反应产生的不同现象来鉴别它们,若两种物质与同种物质反应的现象相

同,则无法鉴别它们.

C、根据两种气体性质的不同,设计的方案能出现两种明显不同的实验现象,才能达到一次鉴别出两

种气体的目的

D、根据三种气体性质的不同,设计的方案能出现三种明显不同的实验现象,才能达到一次鉴别出

三瓶气体的目的.

本题难度不是很大,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是考查学生能力的主要类型,同时也是实验教与学难点,

在具体解题时要对其原理透彻理解,可根据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结合实验目的进行分析判断.

9.答案:A

解析:解:A、氮气与二氧化碳用点燃的木条检验不可行,因为氮气与二氧化碳都不支持燃烧,错

误符合题意,故选项正确;

B、氯化钠与碳酸钙分别加水溶解,能溶的是氯化钠,不溶的是碳酸钙,正确但不符题意,故选项错

误;

C、硫酸钾和硫酸锭加熟石灰,研磨,有刺激气味产生的是硫酸镂,没有味道的是硫酸钾,正确但不

符题意,故选项错误;

D、氧化铜与铁粉用磁铁吸引,能被吸引的是铁粉,不被吸引的是氧化铜,正确但不符题意,故选

项错误;

故选:Ao

A、氮气与二氧化碳用点燃的木条检验不可行,因为氮气与二氧化碳都不支持燃烧;B、氯化钠与碳

酸钙分别加水溶解,能溶的是氯化钠,不溶的是碳酸钙;C、硫酸钾和硫酸镀加熟石灰,研磨,有刺

激气味产生的是硫酸镀,没有味道的是硫酸钾;D、氧化铜与铁粉用磁铁吸引,能被吸引的是铁粉,

不被吸引的是氧化铜。

本考点属于物质的鉴别题,是通过对实验方法和过程的探究,在比较鉴别的基础上,得出了正确的

实验结论。本考点是中考的重要内容之一,是通过实验现象,从而得出物质的组成。此考点主要出

现在填空题和实验题中。

10.答案:B

解析:解:A.青蒿素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x15):(1x22):(16x5)=90:11:40,

可见其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故正确;

B.青蒿素是由青蒿素分子构成的而不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故错误;

C.青蒿素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2x15+1x22+16x5=282,故正确;

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青蒿素完全燃烧能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故正确。

故选:Bo

A.根据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比来分析;

B.根据化合物化学式的意义来分析;

C.根据相对分子质量为构成分子的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进行分析;

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来分析。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与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

题的能力。

11.答案:B

解析:解:A.风能、氢能、太阳能均属于清洁能源,说法正确;

B.黄铜、硬铝属于合金、磁铁矿中铁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不属于合金,说法不正确;

C.淀粉、葡萄糖、纤维素都属于糖类即碳水化合物,说法正确;

D.碳镀、氨水、尿素都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说法正确。

故选:B„

A.根据能源的分类来分析;

B.根据合金的概念来分析:

C.根据常见糖类来分析;

D.根据化肥的分类来分析。

本题难度较小,掌握燃料的性质、合金的概念、糖类的种类以及化肥的类别是解题的关键。

12.答案:C

解析:解: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二氧化碳是实验结论而不是实验现象,故选项

说法错误。

B、镁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产生大量的白烟,生成白色固体,故选项说法错误.

C、碱式碳酸铜在稀盐酸中生成氯化铜、水和二氧化碳,会观察到碱式碳酸铜逐渐溶解,有气泡产生,

溶液由无色变成蓝色,故选项说法正确.

D、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产生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A、根据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镁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盐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硫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盐的化学性质、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等即可正确解答,在描述实验现象时,需

要注意烟和雾的区别、物质颜色的变化、实验结论和实验现象的区别。

13.^:C02+2NaOH=Na2CO3+H20c取溶液于试管中加入过量铁粉,过滤CuCl2+Fe=

FeCl2+Cu

解析:解:(1)I.氢氧化钠变质是因为氢氧化钠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反应的化

学方程式为:C02+2NaOH=Na2CO3+H20;故填:C02+2NaOH=Na2CO3+H20;

n,氢氧化钠与盐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复分解反应的条件:必须有水、沉淀或气体生成.

a.Na2CC)3和氢氧化钠不反应,故a错误;

b.HCl是酸,不符合题意,故b错误;

c.FeCb和NaOH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沉淀,满足复分解反应的条件,故c正确;

d.Ba(NC)3)2和氢氧化钠不能满足复分解反应的条件,所以不反应,故d错误;

故选c.

(2)因为铁能置换出氯化铜中的铜发生置换反应,所以除去FeCk溶液中少量的CuCk可以取溶液于试

管中加入过量铁粉、然后过滤掉固体铁和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d?+Fe=FeCk+Cu.故答案

为:取溶液于试管中加入过量铁粉,过滤;CuCl2+Fe=FeCl2+Cu.

(1)I.根据氢氧化钠变质是因为氢氧化钠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分析;

n,根据复分解反应的条件:必须有水、沉淀或气体生成;

(2)根据铁能置换出氯化铜中的铜发生置换反应进行解答.

本题考查酸碱盐的性质及利用性质除去物质中混有的杂质,是常见习题,考查学生考虑问题的全面

性,尤其注意在除杂时不要引入新的杂质.

14.答案:左端(或被加热端)铜丝表面变黑玻璃棒向左边(或被加热端)倾斜

解析:解:铜是红色固体,加热后与氧气反应生成了氧化铜,氧化铜是黑色固体,所以现象为红色

固体变为黑色;铜丝原来的质量只是铜的质量,加热后变成了氧化铜,故左端的质量增加了,向左

倾斜;

故答案为:

①左端(或被加热端)铜丝表面变黑;②玻璃棒向左边(或被加热端)倾斜

用酒精灯给左边一端铜丝加热,铜会与空气中氧气发生反应,根据反应物与生成物的比较得出实验

现象,由于铜与氧气发生反应生成了氧化铜,所以左端质量大了.

通过回答本题可知如果有质量增加的化学反应,也符合质量守恒定律,只要是质量增加了,肯定有

别的物质参加了反应;

15.答案:二氧化碳;Ca(OH)2+H2SO4=CaS04+2H2O;置换:Ca(OH)2;氢氧化钠

解析:解:氯化铜会与铁、氢氧化钙反应,铁会与稀硫酸、氯化铜反应,二氧化碳会与氢氧化钙反

应,稀硫酸会与铁、氢氧化钙反应,氢氧化钙会与二氧化碳、氯化铜反应,只有二氧化碳会与一种

物质反应,所以D是氢氧化钙,氯化铜会与A反应,所以A是铁,所以B是稀硫酸,C是氢氧化钙,

经过验证,推导正确,

(1)D是二氧化碳,故填:二氧化碳;

(2)连线③代表的物质是氢氧化钙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钙和水,连线①代表的物质是氯化铜和铁反

应属于置换反应,故填:Ca(OH)2+H2SO4=CaS04+2H2O;置换;

(3)氯化铜还能与氢氧化钙反应,故填:Ca(OH)2;

(4)C位置的物质能与硫酸反应,能与二氧化碳反应,故可以是氢氧化钠,故填:氢氧化钠。

根据氯化铜会与铁、氢氧化钙反应,铁会与稀硫酸、氯化铜反应,二氧化碳会与氢氧化钙反应,稀

硫酸会与铁、氢氧化钙反应,氢氧化钙会与二氧化碳、氯化铜反应等知识进行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物质之间能否发生反应,可以根据物质的性质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16.答案:30g丙>乙>甲160伉

解析:解:(1)通过分析溶解度曲线可知,0℃时,乙物质的溶解度是30g;

(2)tJC时,三种物质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丙>乙>甲;

(3)t3℃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60g,所以将70g甲物质加到100g水中,充分搅拌后所得溶液的质量

是160g;

(4)tJC时,甲物质的溶解度等于t3℃丙物质的溶解度,所以t3°C时,将甲、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同时

降温至tJC,它们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故答案为:(l)30g;

(2)丙>乙>甲;

(3)160;

(4)5

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①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②比

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③判断物质

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通过降温结晶还是蒸发结晶的方法达到提纯物质的目的。

本题难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所表示的意义,及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来解决

相关的问题,从而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7.答案:微量元素C3H4。有机物合成纤维A耐腐蚀(或价格便宜

解析:解:

(1)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

(2)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反应前碳、氢、氧

原子个数分别为0、0、14,反应后的生成物中碳、氢、氧原子个数分别为6、8、16,根据反应前后

原子种类、数目不变,则2X分子中含有6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和2个氧原子,则每个X分子由3

个碳原子、4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则物质X的化学式为C3H4。.该物质属于有机物;

(3)①塑料、合成橡胶、合成纤维并称为三大合成材料;

②A、焚烧废弃塑料,会产生大量的空气污染物,故选项说法错误。

B、垃圾分类,不乱扔电池可以防止污染,故选项说法正确。

C、改进污水处理技术,可以防止水污染,故选项说法正确。

D、少使用一次性塑料餐盒,可以防治白色污染,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A。

③塑料耐腐蚀、价格便宜,不会生锈,易于安装,节约金属资源,塑料在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所

以塑料水管道相对于钢铁材料的水管道,大大延长了使用寿命;

故答案为:

(1)微量元素;

(2)C3H4。;有机物;

(3)①合成纤维;

②A;

③耐腐蚀(或价格便宜,合理即可);

(1)根据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解答;

(2)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进行分析解答;

(3)

①根据材料的分类解答;

②A、根据防治白色污染的措施,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垃圾分类,不乱扔电池可以防止污染,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改进污水处理技术,可以防止水污染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少使用一次性塑料餐盒,可以防治白色污染进行分析判断;

③根据塑料的性质来分析;

本题难度不大,了解各种营养素的生理功能与食物来源、化学反应前后原子守恒等是正确解答本题

的关键。

18.答案:变浑浊;C02+Ca(OH)2=CaCO31+H20;成立;燃着的木条;不成立;将一根燃着的木

条伸入80%氧气和20%二氧化碳的混合气体中,发现木条继续燃烧,说明二氧化碳的含量对木条燃

烧影响不大(说明:氧气含量大于或等于21%即可);实验步骤:在两个相同大小的小试管中倒入等

体积等溶质质量分数的澄清石灰水,分别抽取等体积的空气和鱼鳏内的气体,注入上述中的澄清石

灰水;

现象:注入鱼鳗内气体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注入空气的澄清石灰水没有变浑浊;

结论:鱼鳏内二氧化碳含量高于空气中

解析:解:【实验验证】(1)石灰水中的溶质是氢氧化钙,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沉

淀和水,化学方程式为:CO2+Ca(OH)2=CaCO3I+H2O;

(2)根据资料“氯化钻遇水会发生水合反应,生成六水氯化钻.氯化钻是蓝色的,而六水氯化钻是粉

色的”,进行推测乙的猜想成立;

【深入验证】在根据鱼膘内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含量,如题目中图,可填:

实验操作现象结论

1.用注射器抽取鱼膘中的气体

猜想一:不含氧气

2.用排水集气法收集注射器内抽取的

猜想二:含少量氧气

气木条熄灭

猜想三:含有二氧化碳导致木条熄

3.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观察

现象

【实验结论】小组同学一致认为猜想一不成立.

【反思评价】为了验证木条熄灭究竟是氧气含量少还是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引起的,其方法为:将

一根燃着的木条伸入80%氧气和20%二氧化碳的混合气体中,发现木条继续燃烧,说明二氧化碳的

含量对木条燃烧影响不大(说明:氧气含量大于或等于21%即可).

(4)附加题:实验步骤:在两个相同大小的小试管中倒入等体积等溶质质量分数的澄清石灰水,分别

抽取等体积的空气和鱼鳏内的气体,注入上述中的澄清石灰水;

现象:注入鱼膘内气体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注入空气的澄清石灰水没有变浑浊;

结论:鱼膘内二氧化碳含量高于空气中.

故答案为:【实验验证】(1)变浑浊,CO2+Ca(OH)2=CaCO3i+H2O;

(2)成立;(3)

实验操作现象结论

3.燃着的木条木条熄灭

【实验结论】不成立;

【反思评价】将一根燃着的木条伸入80%氧气和20%二氧化碳的混合气体中,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