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1-2022学年陕西省咸阳市渭南中学高一语文模拟试
卷含解析
一、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
1.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文学批评的平常心
李美皆
当文学创作可以进行定量定性的技术分析,文学批评可以进行火候时长的测量控制的
时候,其实文学创作和批评已经被消解了。所以,面对技术当道的评论话语,我不能不发
问:当我们在谈论文学的时候,我们在关注什么?
文学首先是感性的、通往心灵的东西,一部作品出现了,它或多或少打到了你内心的
某个点,你对它有感觉,你对它有话说,才能形成批评。没有这一基本前提,批评家的技
术再精湛,都是不适用因而无效的。文学批评其实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并没有那么多道
理可讲;首先具备读者的审美水准,再来着眼复杂深奥的批评。如果没有前者却强行切入
后者,那就好比不会走还想跑。真不能想当然地断定批评家都具备了一个合格读者的水
准,有的或许懂文学,但转头去写评论又是另一回事,好像一个死魂灵附体,所操持的话
语体系令其离文学骤然远去。这样的批评和批评家是没有灵魂且毫无魅力的,甚至蹩脚或
自欺欺人,很难与作品和作家形成声气相通或彼此激发的良性互动。文学创作是灵动的,
文学批评也不该是一张死硬的驴皮。评论家自身懂得人心和人性、具备文学的审美和评判
能力,是真正好的批评产生的前提。
我不认为文学批评对于文学创作有那么重要的作用。这两个行当,其实经常是你说你
的、我干我的,批评远远当不了创作的家。有时甚至是鸡同鸭讲,那就不如不讲。有哪个
作家是看着批评的风向标去写作的呢?那他可能不是一个好作家。中国文学的高峰,都不
是由于批评的先遣而出现的。曹雪芹写《红楼梦》的时候,甚至还不明确小说是个什么东
西。由于审美趣味和能力的差异,批评家对于作家作品误判的可能性是有的,但当下批评
主要的误判不是批判错了,而是表扬错了。有人担心批评家批判错了挫伤了作家积极性的
严重后果,但我认为更需要担心的是表扬错了的严重后果。即便真是批判错了,也大可不
必恐慌,想想看,既然再怎么拔高的赞美都不会使作家愤怒,就说明他们抗赞美的能力是
很强的,心态是不错的,内心是坚强的,那么,略微有点假以辞色的批判,也不会使他们
瞬间脆弱下来以至于一踱不振吧?拿出五分之一抗赞美的能力来抗批判,绰绰有余了。既
然错误的赞美不会使作家愤怒,错误的批判理应不至于使他们不快。
文学批评与创作一样,也在经历着大浪淘沙的考验,不必担心,是金子终究会留下来
的。关于如何批评以及如何引导批评,太多急于找出真理的探讨反而可能导致迷失“本
心”,我的态度是:顺其自然,不必焦虑。
(选自2017年5月10日《文艺报》,有删改)
17.请简要概括本文的论证思路。
18.根据文章内容,简要概括好的文学批评家应该具备的素质。
19.简要分析文中列举曹雪芹写《红楼梦》这个例子的作用。
参考答案:
17.首先提出问题:谈论文学该谈论什么;其次论述好的文学批评家应该具备的素养;最
后提出文学批评的正确态度。
18.(1)懂得人心和人性(能够被作品打动);(2)具备文学的审美水准(评判能
力);(3)敢于批评;(4)具有顺其自然的平常心。
19.表明即使不明白小说是什么的人也能进行文学创作;论证文学创作不会因为文学批评
而发生根本改变;引出下文对批评家存在误判不必恐慌的论述;增强文章的佐证力和说服
力。
【17题详解】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分析论证思路的能力。议论文的写作过程中都要有中心论点,为了论
证中心论点,作者往往在文章中会提出几个分论点来支撑中心论点,因此按照文章的自然
段概括出文章的分论点,即能理清文章的论证思路。本篇文章,作者在第一自然段中首先
提出问题:在谈论文学的时候,我们在关注什么?其次,在第二自然段作者提出好的文学
批评家应该有懂得人心和人性、具备文学的审美和评判能力的好的素质。最后第三四段提
出正确的文学批评态度:顺其自然,不必焦虑。
【18题详解】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内容理解与概括的能力。解答此题,需要在文中找到相应的段落,加
以提炼概括。首先文章第二自然段就论述了好的文学批评家应该有懂得人心和人性、具备
文学的审美和评判能力的素质。其次,作为文学批评家不要在乎是误批还是表扬,作者相
信文学创作者有接受任何批评的基本承受能力,因此作为文学批评家应该大胆批判。最后
作者提出了正确的文学批评态度:顺其自然,不必焦虑,那么好的文学批评家就也应该具
备这样的素质。
【19题详解】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分析论证方法及其作用的能力。议论文常考的论证方法有:举例论
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文中举曹雪芹写《红楼梦》的例子属于举例论证,
举例论证的作用为运用具体事例,真实可信,增强文章说服力,趣味性,权威性,让文章
浅显易懂。作者写曹雪芹写《红楼梦》这件事意在表明即使不明白小说是什么的人也能进
行文学创作,从而论证文学创作不会因为文学批评而发生根本改变,引出下文对批评家存
在误判不必恐慌,增强文章的佐证力和说服力。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小题。(25分)
最初的温暧
邹扶澜
男孩小时候家里很穷,买不起新衣服,甚至有时连上学的本子也买不起,这时,他就
用完了正面用反面。一天,班里来了位新生,是个漂亮的女孩,扎着鲜艳的蝴蝶结,背着
一个让全班同学都眼红的书包。
女孩跟他成了同桌。她的文具盒里装满了各种漂亮的笔和橡皮,还有很多崭新的方格
本,甚至有精装的笔记本。男孩偷眼看,既嫉妒又眼馋。
男孩自尊心很强,怕女孩笑话,本子用完了便不再用反面,也就不记笔记,只靠脑子
记。女孩感到奇怪,有一天问他,他说:“会了,不用记了。”女孩好像明白了什么,主
动拿出两个本子给他,男孩拒绝了,女孩羞红了脸,几天不和他说话。有一次,班里组织
看电影,每人交5分钱,男孩没有钱,就没有报名。女孩高兴地跑到他跟前,说:“明天
下午看电影,我替你把钱交了。”男孩气恼地说:“我不去,用不着你给我交。”女孩委
屈地哭了,说:“你长大后还我还不行吗?"男孩没有再说话,勉强答应了她。
第二年,女孩要搬家了,男孩也不知道她要搬的地方在哪个方向,只觉得有一种留恋
的感觉,有一种丢了东西的感觉。知道了她走的日期后,那一天他没上学,而是早早地等
候在一个十字路口一一县城开往外地的车辆都要经过这里。终于,一辆大货车开了过来,
女孩跟他哥哥站在车厢两边的护栏里。女孩看见了他,高兴地向他挥手,男孩想跟她说点
什么,跟在后边拼命追,可车速太快,一溜烟就从眼前开过去了。
第二天上学,班里一个女同学给男孩送来一个沉甸甸的牛皮纸包,说是他的同桌留给
他的。男孩打开,是厚厚一摞没有用的各式作业本,还有她用过的漂亮的文具盒,里面装
满了铅笔,还有一支能抽水的钢笔。笔中间夹着一张纸条,上面写着:“送给我最好的同
桌刘兵。”
男孩哭了。他突然觉得,因为嫉妒,他对同桌太不友好了,但她没有记恨他。也就是
从那天起,他的心知道了什么叫疼痛。
那个文具盒,他一直保存着。有时拿出来看看,眼前会晃动着一对鲜艳的蝴蝶结,一
跳,一跳……
几十年过去了,男孩读完大学,又读博士,打拼多年后成为一家上市公司的老总。阅
尽沧桑后,他越来越怀念那个当年跟他同桌的小女孩,于是在报纸上登了寻人启事,寻找
那个叫王丽晨的女孩。
电视台的记者闻讯后,邀请他做了一次访谈。面对现场的许多观众,他把掩藏在心底
的那段往事说了出来,说到动情处,他几次哽咽,说如果能见一见当年同桌的女孩,他死
而无憾了。
主持人问他:“为什么非要见她呢?相见不如怀念,保留最初的那份美好,为她祝
福,不是很好吗?”
他摇了摇头。
主持人说:“王丽晨现在已经步入中年,也许已经发福,也许过得很不如意,如果是
这样,你还会执意见她吗?”他说:“是的,我想当面对她说声谢谢,另外,如果她有什
么难处的话,我想尽自己所能帮她一把。这么多年来,我一直想着她,甚至没有一天忘记
过她。小时候,因为贫穷,我看过太多的冷眼,但她给了我最初的温暖,这成了我生命的
动力,也让我一直洁身自好。我经常想,如果她也给我冷眼,就像压垮骆驼的最后那根稻
草,也许我的人生就会完全改写……”他已经泪光莹莹,“我想看见她还美好地生活着,
跟我一样呼吸着新鲜的空气,沐浴着温暖的阳光……”节目的最后,主持人对观众说:
“那好吧,让我们大家一起帮忙,让刘总实现这个多年的心愿。”
几天后,他收到一封信:
“亲爱的刘同学,不瞒你说,那天我就坐在观众席上。之所以不见你,并不是因为你
太富有,或者我已经老了,而是越纯净越美好的记忆,越经不起现实的打搅。我很赞同主
持人的那句话,有些美只适合放在心里,就像一坛陈酒,一旦打开味道就淡了。如果你对
我心存感激,那就在心里保存那份最初的美好吧。感谢这么多年来,我一直活在你心里,
并希望我能一直这样活下去……”
这封信是那位主持人所写。刘兵所要寻找的王丽晨是她的妹妹,已经于3年前因病去
世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男孩拒绝女孩给他本子和替他交钱看电影,而女孩却没有记恨他,临走时还留下
很多学习用品,说明女孩是一个乐于帮困救弱的好学生。
B.小说主要写了两件事:一是少年时男孩和女孩同桌以及女孩要离开时发生的事,
一是几十年之后男孩寻找同桌的女孩而被邀请做访谈的事。
C.小说中有关女孩头上扎着的“鲜艳的蝴蝶结”的描写前后出现了两次,说明男孩
几十年来都没有忘记他的同桌主要因为女孩给了他最初的温暖,这成了他生命的
动力。
D.小说在塑造人物时运用了多种描写手法,如肖像描写、语言描写、细节描写等手
法;在交代同桌的女孩最后的结局时还运用了插叙的手法。
E.男孩希望他的同桌“还美好地生活着,跟我一样呼吸着新鲜的空气……”,而女
孩却死了,这给男孩的心理造成了难以弥补的深深的伤痛。
(2)倒数第二段交代了主人公收到的信,在小说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3)小说中的刘兵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简要分析。(6分)
(4)对于小说结尾一段的设计,有人认为过于哀伤,不利于小说主旨的表达,你有什么
看法?请结合文本,说明理由。(8分)
参考答案:
(1)答C给3分,答B给2分,答A给1分。(A、“拒绝女孩……替他交钱看电影”与
原文情节不符,原文中是先拒绝,后“勉强答应了她”;再者说女孩“帮困救弱”,概括
也不大准确,男孩虽然有困难的一面,但他不“弱”,男孩是一个自尊心很强、很上进的
学生。D.“插叙”改“补叙”E、“这给男孩的心理造成了难以弥补的深深的伤痛”,
分析错误。从小说的情节上看,男孩并不知道女孩已经去世。)
(2)①这封信为主人公刘兵寻找当年的同桌画上了一个句号,使他的寻找有了回
应。②信中说明了他的同桌不见他的原因,为后文交代女孩的去世埋下了伏笔。③揭示了
小说的主旨,过去生活中那些美好的东西,应该放在心里珍惜保存。(每点2分)
(3)①自尊心强:少年时拒绝接受同桌给予的帮助。②学业、事业有成:不仅学业
有成,而且经过打拼成为一家上市公司的老总。③重感情,知恩图报:看重和同桌之间的
情意,对同桌的离开感到伤心;对少年时同桌给他的温暖念念不忘,想方设法寻找过去的
同桌,并希望如有需要的话对同桌能有所报答。(每点2分)
(4)观点一:这样的设计有利于表现小说的主旨。①因为有了这个结尾的交代,读
者才知道上面的信是主持人写的,而信的内容正是小说要表达的主旨。②小说表现的是主
人公刘兵对少年时同桌的一种难忘的情感,交代了同桌的去世,这份情感只能在主人公的
心里永远保留,不会受到现实的打搅。
观点二:这样的设计过于哀伤,不利于表达小说的主旨。①小说要表达的是一种同桌间纯
净美好的情感,而王丽晨的去世便失去了交流情感的一方,使小说蒙上了一层哀伤的色
彩。②主人公希望见到同桌,并希望需要的话能有所报答,王丽晨的去世使主人公的希望
落空,给人一种好人未得好报的感觉,令人生叹。③如果去掉这个结尾,会留给读者更大
的想象空间,就使信中所表达的情感成为女孩内心的真实表白,更有利于突出小说的主
旨。
(观点明确,给2分;理由充分合理,给6分)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八-17题。(15分)
有一位大师叫巴金(节选)
刘醒龙
秋叶苍红,秋草苍黄。秋夜苍白。秋水苍茫。
我趴在塞外一张陌生的桌子上,好不容易写下“泪水清扬的满月”这一句。
我晓得此时此刻自己需要一场刻骨铭心的伤痛。
我别无选择,只有将电话打回家,那是一个行将50岁的男人唯一能够彻底敞开胸
怀的地方,也只有骨肉至爱的女人的怀抱,才能让早已心如止水的男人隔着千山万
水放声大哭。平静了些,我才重新拿起笔来,匆匆写了一段无论如何也平静不下来
的文字:
“是您自己的选择,还是上苍的安排,泪水清扬的满月,就这样载走了亲爱的巴金
老人!从此后,谁堪做文学中国的良心?我唯有匍匐在山海关外的茫茫大地上,祈
望天空那颗最大最圆的月亮成为您的永生!”
我还想说,从此后,谁堪矗立文学中国的脊梁?
我还想说,从此后,谁堪标志文学中国的清洁?
长夜难眠,这发自心灵的伤痛,其实早就深植在浅薄的年少时期。那时候,我生活
着的小城,流行一种名为“文学青年”的毛病。就像传播非典型肺炎的蝙蝠与果子
狸,最初传播这种毛病的不是一个人,而是两个人。每当他们外出参加各种文学活
动归来,总要传播一些闻所未闻的小道消息或者是美其名曰的文学新观念。很多
次,混迹在听众中的我,闻得种种对巴金老人的不敬,血肉之躯竟然能够产生阵阵
莫名其妙的愤怒与激烈。世事如烟,所幸我还能及时看清楚,在谎言被重复千万次
的那段时间里,真理并没有真的被淹没。只是以其沧桑历尽的姿态,耐心地等待着
对方,用忏悔的耳光痛苦而幸福地抽打自己。年少并不等于无知。真无知是因为个
人欲望太过强烈,看不到追名逐利背后的丑陋与肮脏。更看不到文学的真正巨人反
而类似老父老母,从不在儿女面前,以哲人姿态散布那种语不惊人誓不休的大话,
更不会利用各种方式将自己的书写无限夸张。
有一说法,远处的作家是天才,隔壁的作家是笑话。远处的巴金老人,越来越不被
人当成是天才。在我成为一名真正的书写者,并将巴金老人当成动笔就能见到的领
导之后,老人拥有的全部朴实无华,都在证明,真是高僧,只说常话。所以,不将
巴金老人当成天才是对的。天降大任于斯,为的就是让巴金老人与众多狂妄之辈的
平实相处,及时地帮其来几颗救心丸,饮一剂还魂汤。
一位老人的远去,让一批后学长大许多。第二天的早上,大家又到了一起。回忆着
1999年,老人在喉咙里插上两根导管之前,所说的最后一句话:“从现在起,是
为你们活着!"我没有同意对老人最后言语的普遍说法,也没像从前那样只要求自
己心里有数,不去触犯众怒。算不上挺身而出,我只是不再习惯从众,不再习惯洁
身自好,不再习惯温良恭让。我想让大家同自己一起去触摸一个伟大的灵魂了。
虽然早已不是年轻,这个念头刚一出现,我就觉得肩头上一夜之间磨出了一层老
茧。也只有这种老茧才有力量让我将心里的话当众掏出来。当然,这老茧也是老人
离去后,我们这一代人必须担在肩上的责任。
在我的新长篇小说《圣天门口》中,我形容说,一盏灯最黑。那样的黑是众多逃避
所导致的,不是不懂得,而是世界太聪明,非要等到唯一的灯熄灭之后,人们才开
始点燃自己的心灵之火。这些年,有多少年轻人都不堪重负的责任,被强压在这位
衰弱得无法做出任何行动的老人的肩上;有多少声名显赫位高权重者都三缄其口的
话语,还在凭借连呼吸都不能自主的老人的名义发出。老人终其一生从不计较一己
之利,不管世俗之眼如何相看,事实无可否认地摆在那里,没有老人的脊梁作为支
撑,文学中国也许早就被一些三头六臂的怪物,幻化为出产种种丑陋私利的自家后
院。巴金老人是定海神针,是镇宅宝镜。本可以早些仙去的老人,就连文学中国里
最基本的良心,也还要以一己之力独自担当,直到悬于一线的生命最后一次搏动。
对巴金老人的尊敬和热爱,就像大树一样年年见长。却不然,这成长连一丝氧气、
一只吊瓶都不如,救不回哪怕只需延续到102岁生日的一点点时光。虽然永生也是
活着,虽然101岁也是永恒。
好在天空中有一轮子最圆的月亮,还活着的失落之心才不至于像枯叶一样四处飘
零。我寻找到一处网吧,将无论如何也难表达怀念的文字发送出去。塞外深秋不再
是凉的,而是真实的冷。我不想马上回到住处,顺着漫长的街道往前走,不时地心
中会怦然一动,以为自己接近了某种渴望。月光如雪水流遍,清冷浸透到灵魂深
处。这时候,才想起在河流之上见到的落霞满月,真的是一种预兆。
天地留言,默默雾雨电;星月流响,朗朗家春秋。
好在这世界猛然惊醒过来,像我一样明白,有一种伟大叫巴金!
(选自《光明日报》)
14.“我想让大家同自己一起去触摸一个伟大的灵魂了”一句中,“触摸”的含义
是什么?(1分)
15.作者主要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情感?(4分)
16.作者认为,巴金的伟大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6分)
17.请谈谈“天地留言,默默雾雨电;星月流响,朗朗家春秋”这副对联的妙处。
(4分)
参考答案:
14.(1)用心灵去感悟。(1分)
15.对巴金老人的尊敬和热爱以及对老人逝世的刻骨铭心的伤痛和深沉的怀念。(4
分)
16.①以一己之力承担文学中国里最基本的良心,堪做中国文学的良心。②以孱弱
之躯承担许多年轻人都不堪重负的责任,堪做矗立文学中国的脊梁。③终其一生从
不计较一己之利,标志文学中国的清洁。(6分)
17.在对联中巧妙地嵌入了巴金先生的代表作,有很强的纪念意味;隐含了作者对
巴金先生深沉的怀念。巴金虽已逝去,但是他的作品,他的影响甚至于他的灵魂都
将铭刻在天地之间,铭刻在人们的心中。(4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共3题)
4.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4-7题:
李时勉,名懋,以字行,安福人。成童①时,冬寒,以衾裹足纳桶中,诵
读不已。中永乐二年进士。选庶吉士,进学文渊阁,与修《太祖实录》。授刑部主
事,复与重修《实录》。书成,改翰林侍读。
性刚鲤,慨然以天下为己任。十九年,三殿灾,诏求直言。条上时务十五
事。成祖决计都北京。而时勉言营建之非,忤帝意。岁余得释,杨荣荐复职。
洪熙元年复上疏言事。仁宗怒甚,召至便殿,对不屈。命武士扑以金瓜,
肋折者三,曳出几死。明日,改交耻道御史,命日虑一囚,言一事。章三上,乃下
锦衣卫狱。时勉于锦衣千户某有恩,千户适莅狱,密召医,疗以海外血竭,得不
死。仁宗大渐②,谓夏原吉日:“时勉廷辱我。”言已,勃然怒,原吉慰解之。其
夕,帝崩。
宣帝即位已逾年,或言时勉得罪先帝状。帝震怒,命使者:“缚以来,朕亲鞫,必
杀之。”已,又令王指挥即缚斩西市,毋入见。王指挥出端西旁门,而前使者已缚
时勉从端东旁门入,不相值。帝遥见骂曰:“尔小臣敢触先帝!疏何语?趣言
之。”时勉叩头曰:“臣言谅阴中不宜近妃嫔,皇太子不宜远左右。”帝闻言,色
稍霁。徐数至六事止。帝令尽陈之。对曰:“臣惶惧不能悉记。”帝意益解,曰:
“是第难言耳,草安在?”对曰:“焚之矣。”帝乃太息,称时勉忠,立赦之,复
官侍读。比王指挥诣狱还,则时勉已袭冠带立阶前矣。
宣德五年修《成祖实录》成,迁侍读学士。帝幸史馆,撒金钱赐诸学士。
皆俯取,时勉独正立。帝乃出余钱赐之。正统三年以《宣宗实录》成,进学士,掌
院事兼经筵官。六年代贝泰为祭酒。八年乞致仕,不允。十二年春乃得请。朝臣及
国子生饯都门外者几三千人,或远送至登舟,候舟发乃去。
英宗北狩,时勉日夜悲恸。遣其孙骥诣阙上书,请选将练兵,亲君子,远
小人,褒表忠节,迎还车驾。景泰元年得旨褒答,而时勉卒矣,年七十七,谥文
毅。
(选自《明史》卷一百六十三,列传第五十一。有删节
[注释]①成童:十五岁以上。②大渐:病重。③谅阴:居丧。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改交趾道御史改:改任
B.不相值值:
遇到
C.比王指挥诣狱还比:等到
D.褒表忠节节:
节约
5.下列各组句子中,都能说明李时勉“慨然以天下为己任”的一组是()
①诏求直言②时勉言营建之
非③对不屈
④时勉独正立⑤皇太子不宜远左右⑥遣
其孙骥诣阙上书
A.②③④B.②⑤⑥C.①②⑥
D.①④⑥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时勉进谏仁宗,居丧期间不可以寻欢作乐,皇太子不宜离开皇上。
B.李时勉性格刚毅耿直,曾多次上疏言事,因直言敢谏屡次触怒龙颜;其
忠诚终被宣宗发现,因此受到了重用。
C.成祖皇帝征求大臣的直言,却又把李时勉下诏入狱,还差点把他打死。
D.李时勉待人平和宽厚,所以深得同僚和学生敬重。
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命武士扑以金瓜,肋折者三,曳出几死。
(2)朝臣及国子生饯都门外者几三千人,或远送至登舟,候舟发乃去。
参考答案:
4.D(节:有节操的人)
5.B(①叙述主体是皇帝;②反对皇上大兴土木,符合题干要求;③回答皇上诘问时不改
变自己的观点,不符合题意;④说的是李时勉能自尊自重,不符合题意;⑤劝威皇
上,皇太子不宜远离左右,也是以天下为己任;⑥派他的孙子帮他送奏章到朝廷,
关心国家大事)
6.C(季时勉差点被打死,是上书触怒仁宗皇帝)
7.(1)仁宗命令武士用金瓜打他,李时勉被打断了三根肋骨,拖出去时差点死了.(4
分)
(2)在部门外给他饯行的朝中大臣和国子监学生,有将近三千人,有的还远远地把
他送上船,等到船开了才离去.(6分)
【评分细则参考】“扑以金瓜”,状语后置,1分.“助折者三”,定语后苜,■1分.补出主
语1分.“饯部门外”状语后置,1分.“几”“发”“乃”去”各1分.句子通顺
各得1分.
【而i支言文.参考谭文
李时勉,名懋,凭字号行于世,安福人。少年时,冬天寒冷,他常用被子
裹着脚放在桶中,诵读不止。永乐二年中进士。选为庶吉士,进学文渊阁,参与编
修《太祖实录》。被授予刑部主事之职,又参与重修《太祖实录》。编修完成,改
任翰林侍读。
李时勉性格刚正耿直,常慷慨激昂,把治理天下当作自己的责任。永乐十
九年,三殿遭火灾,成祖皇帝下诏征求大臣的直言之谏。李时勉上奏章列举十五件
时事的弊端。明成祖决定迁都北京,然而李时勉却说了许多营建北京的不利之处,
违背了成祖的心意。不久,李时勉被谗陷下狱。一年多才得以释放,经杨荣举荐,
李时勉才官复原职。
洪熙元年他又上疏谈论政事。仁宗非常愤怒,把他召到便殿,李时勉对答
不屈服。仁宗命令武士用金瓜打他,李时勉被打断了三根肋骨,拖出去时差点就死
了。第二天,李时勉被改任交陆道御史,仁宗让他每天审理一名囚犯,上奏一件
事。上了三次奏章,李时勉就被关入锦衣卫监狱。李时勉曾对一个锦衣千户有恩,
恰好这位锦衣卫千户到监狱时遇到他。此人秘密找来医生,用海外血竭治疗,李时
勉才得以不死。仁宗病重,对夏原吉说:“李时勉在朝廷上侮辱我。”说完,勃然
大怒,夏原吉劝慰了半天才消除了仁宗的怒气。这天晚上,仁宗皇帝就死掉了。
宣宗皇帝即位一年后,有人对他说起当初李时勉如何得罪先帝的事。宣宗
皇帝听后非常生气,命令使者说:“把他绑了来,我要亲自审问他,一定要把他杀
了。”过后,又命令王指挥即刻就把他绑起来在西市斩首,不想再见他了。王指挥
从端西旁门出去,先前的使者却已经绑着李时勉从端东旁门进入朝廷,没碰上。宣
宗皇帝远远看见李时勉,就大骂:“你这个小臣竟敢触犯先帝!上疏都说了些什么
话?赶快告诉我!”李时勉说:“我说居丧期间不宜亲近宠幸妃嫔,皇太子不宜远离
皇帝身边。”宣宗皇帝听剑这样的话,怒色渐渐平息。李时勉慢慢数到第六件事就
停了。宣宗皇帝让他全都说出来。李时勉回答说:“我恐怕已经记不全了。”宣宗
皇帝的怒气越发消解,说:“这只是难说罢了,奏章草稿在哪里?”同答说:“烧
掉了。”宣宗皇帝长长地叹息一声,赞扬李时勉忠诚,马上就赦免了他,恢复他的
侍读官职。等到王指挥从监狱回来,李时勉已经穿好官服站在台阶前了。宣德五
年,《成祖实修完成,之后,李时勉升任侍读学士。宣宗皇帝到史馆视察,抛撒金
钱赐给众学士。学士们都趴在地上捡钱,只有李时勉一个人正身站立。宣宗皇帝于
是就把其余的钱赏赐给他。正统六年李时勉接替贝泰做了国子监祭酒。正统八年请
求退休,英宗皇帝没同意。正统十二年春天才得到批准。在都门外给他饯行的朝中
大臣和国子监学生将近三千人,有的还远远地把他送上船,等到船开了才离去。
英宗皇帝身陷北方,李时勉日夜悲恸,流他的孙子李9冀到朝廷上书,请求朝廷选拔
将领,训练士兵,亲近君子,疏远小人,褒奖表彰忠臣节士,把英宗皇帝接回来.景泰
元年得到代宗皇帝的嘉奖回信,然而此时李时勉已经去世,享年七十七岁.朝廷追封溢
号为“文毅
5.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刘文静字肇仁,倜傥有器略。与晋阳宫监裴寂善。寂夜见逻堞传烽,咤曰:“天下方
乱,吾将安舍?”文静笑曰:“如君言,豪英所资也。吾二人者可终羁贱乎?”高祖为唐
公,文静察有大志,深自结。既又见秦王,谓寂曰:“唐公子,非常人也,豁达神武,汉
高祖、魏大祖之徒欤!”寂未谓然。文静俄坐李密姻属系狱,秦王私入视之。文静喜,挑
言曰:“丧乱方刻,非汤、武、宣、光不能定。"王曰:“安知无其人哉?今过次,非儿
女子峋狗相忧者。世道将革,直欲共大计,试为我言之。”文静曰:“上南幸,兵填河、
洛,盗贼蜉结,以万数,须真主取而用之。诚能投天会机,则四海不足定也。今汾晋避盗
者皆在文静素知其豪杰一朝号召十万众可得也加公府兵数万一下令谁不愿从鼓而入关以震
天下王业成矣。"王笑曰:“君言正与我意合。”乃阴部署宾客。唐公乃开大将军府,以
文静为司马,文静请与突厥连和,唐公从之。遣文静使始毕可汗,始毕曰:“唐公兵何事
而起?”文静田:“先帝废冢嗣以授后主,故大乱。唐公,国近戚,惧毁王室,起兵黜
不当立者。愿与突厥共定京师,金币、子女尽以归可汗。”始毕大喜,即遣二千骑随文静
至,又献马千匹。公喜日:“非君何以至之?”
唐公践天子位,擢纳言,时多引贫臣共榻,文静谏曰:“今率土莫不臣,而延见群
下,帝坐严尊,屈与臣子均席,此王导所谓太阳俯同万物者也。"帝曰:“我虽应天受
命,宿昔之好何可忘?公其无嫌。”
文静自以为材能过裴寂远甚,又屡有军功,而寂独用顾旧恩居其上,意不平。每论政
多戾驳,遂有隙。文静妾失爱,告其兄上变,遂下吏。帝遣裴寂、萧理讯状。帝遂杀之,
年五十二。
(节选自《新唐书?列传第十三》)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今汾晋避盗者/皆在文静/素知其豪杰/一朝号召/十万众可得也/加公府兵数万/一下令
谁不愿从/鼓而入关/以震天下/王业成矣
B.今汾晋避盗者皆在/文静素知其豪杰/一朝号召十万/众可得也/加公府兵数万/一下令谁
不愿从鼓而入关/以震天下/王业成矣
C.今汾晋避盗者皆在/文静素知其豪杰/一朝号召/十万众可得也/加公府兵数万/一下令谁
不愿从/鼓而入关/以震天下/王业成矣
D.今汾晋避盗者皆在/文静素知其豪杰/一朝号召/十万众可得也/加公府兵数万/一下令谁
不愿/从鼓而入关/以震天下/王业成矣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字:古人幼时取字,成年取名。对平辈或尊辈称字是出于礼貌或尊敬,如文中“刘文
静字肇仁”。
B.高祖:庙号。庙号是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特起的名号。
C.可汗:源自突厥语,含义类似中国古代的天子、国王。
D.践:文中特指皇帝登临帝位,如:践祚,践极。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刘文静有胸怀识见。当社会动乱时,文静认为这正是英雄豪杰建功立业之时。他看出
唐公有大志更看重秦王之才。
B.刘文静有洞见谋略。当秦王私下入狱探望他时,他用激将法迫秦王说出探狱动机,紧
接着又分析形势,给秦王出谋划策。
C.刘文静善于进谏。唐公登上天子之位,不拘礼仪,多次和贵臣共处一床,文静用“太
阳俯同万物”作比,婉转进谏。
D.刘文静恃才招祸,他自认为才能超过裴寂很多,又多次建立战功,在讨论问题时,总
要唱反调,终于招来杀身之祸。
1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文静俄坐李密姻属系狱,秦王私入视之。
(2)我虽应天受命,宿昔之好何可忘?公其无嫌。
(3)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参考答案:
10.C11.A12.D
13.(1)文静不久因李密姻属关系牵连入狱,秦王私下里入狱探望。(2)我虽然受上天之
命做了皇帝,但以往的好友怎么可以忘记呢?你千万不要有什么顾虑(疑惑、疑忌)。(3)
大王不要归罪于年成,那么天下的百姓都会来归顺了。
10.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断句。文言断句的基本要求,即应该做到点断后的字句都能讲得
通,如果有的句子讲不通,那就可能有断句错误的地方;做到点断后的每一句话的内容都
符合情理、符合逻辑文言文阅读答案《刘文静字肇仁,倜傥有器略。与晋阳宫监裴寂善。
寂夜见逻堞传烽》文言文阅读答案《刘文静字肇仁,倜傥有器略。与晋阳宫监裴寂善。寂
夜见逻堞传烽》。断句的前提:多读文段,增强语感。同时还要关注一些断句的标志,正
确断句“今汾晋避盗者皆在/文静素知其豪杰/一朝号召/十万众可得也/加公府兵数万/一
下令/谁不愿从/鼓而入关/以震天下/王业成矣”断句时抓住关键虚词“以”、主语“文
静”“谁”“王业”。
11.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识记文学常识的能力。古代文化常识包括古代文化中天
文、历法、乐律、地理、官职、科举、姓名、宗法等。这类试题一般不考过于冷僻的内
容,涉及的大多是科举、姓名、礼俗等,考生要注重平时知识的积累。本题A项”只有
到了成年才取名定字”错,“名”,是出生后取的。
点睛:“字”往往是名的解释和补充,是与“名”相表里的,所以又称“表字”。古人
取表字十分讲究,情况也非常复杂,但仔细考察、分析、研究,也是有规律可寻的。在
古代,由于特别重视礼仪,所以名、字的称呼上是十分讲究的。在人际交往中,名一般用
作谦称、卑称,或上对下、长对少的称呼。平辈之间,只有在很熟悉的情况下才相互称
名,在多数情况下,提到对方或别人直呼其名,被认为是一种不礼貌的行为。平辈之
间,相互称字,则认为是有礼貌的表现。等平时需要注意积累。
12.试题分析:题中D项说刘文静因“恃才招祸”而被杀不准确。解答此类题的方法是:
①抓住题干,读全读准。在阅读题目时,须读全、读准题干,切忌走马观花。所谓读全,
就是对题干中的所有要求要一个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所谓读准,就是要准确地把握题
干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选对的还是选错的,是概括内容还是分析观点。只有对题干作全
面、准确的分析理解,才能准确地答题。②放回原文,查对正误。特别是在时间、地点、
官职,人物的行为、实效方面,应仔细查对原文的词句,全面理解,综合分析,两者间的
差别正是把握全文的关键所在。对似是而非处,要有借题解文的意识。
13.试题分析:主要重点词语的翻译:(1)“如”译为按照,“资”译为依仗,“羁”
译为依附。(2)“虽”译为虽然,“宿昔”译为以往的好友,“嫌”译为顾虑。
参考译文:
刘文静,字肇仁,潇洒不羁有气度才智。与晋阳宫监(官职)裴寂关系很好。裴寂
晚上看见烽火台传递烽火,叹息说:“天下正乱,我将何处安身?”文静笑着说:“按照
你说的,正是英雄豪杰所依仗的条件。我们二人难道可以终身依附隋朝吗?”
高祖当时为唐公,文静看出他有大志向,用心去结识他。又见了秦王后,对裴寂
说:“唐公的公子,不是普通的人,心胸开阔神明英武,是汉高帝、魏太祖那样的人!”
裴寂并没有认同。文静不久因李密姻属关系牵连入狱,秦王私下里入狱探望。文静心里
惊喜,故意用言语挑逗(观察他的态度)他说:“混乱局面正严峻,除了汤、武、宣、
光这样的圣君不能平定。”秦王说:“怎么就知道没有那样的人呢?现在来看望你,不
是想同情安慰你。世道将变,只是想同你商议大事,请试着为我分析。”文静说:“皇帝
南巡,军队都在河洛一带,盗贼到处都是,以万来计算,必须有真命天子来收复使用它
们。如果确实能顺应这个机遇,那么天下还不够你平定的(平定天下很容易)。现在
汾、晋等地躲避盗贼的人都在,我平时就知道他们都是豪杰,一旦号召,十万军队是可以
召集到的。加上公府士兵几万,命令一下,谁不愿意追随呢?大张旗鼓进关,以此来威
震天下,王的大业就成了。”秦王笑着说:“您的话正与我的心意相合。”于是喑地里
部署宾客。
唐公于是打开大将军府(调兵遣将),任命刘文静为司马。文静请求与突厥结盟,
唐公答应了。唐公派文静出使结交始毕可汗,始毕可汗说:“唐公因何事起兵?”刘文静
说:“先帝废除太子把王位授予后主,所以天下大乱。唐公,国家的近亲,害怕毁掉王
室,起兵罢黜不应该继承王位者。希望与突厥共同稳定京城,金币、少男少女都可以属
于可汗。”始毕可汗非常高兴,立即派两千人马跟随文静回去,又献千匹骏马。唐公高兴
地说:“没有您哪里能够做好这件事呢?”
唐公登上天子职位,善于听取大臣的意见。当时多次把尊贵的大臣引到内室共处一
床。文静进谏说:“现在境域之内,都是您的臣子。您延请臣子,皇帝的位子尊贵,您屈
尊与臣子同卧一床,这就是王导所说的'如果太阳也和地上万物一样,那么老百姓该到
哪里沐浴光辉呢?'”皇帝说:“我虽然受上天之命做了皇帝,但以往的好友怎么可以
忘记呢?您千万不要有什么顾虑。”
文静自认为才能超过裴寂很多,又多次建立战功,但裴寂唯独因为故旧的感情位居
自己之上,心中不服。每议论政事,多与裴寂唱反调,于是生出嫌隙。刘文静的妾失去宠
爱,告诉她哥哥告发刘文静反叛,文静就被关进监狱。皇帝派遣裴寂、萧璃审问情况。
皇帝就杀了他,时年五十二岁。
6.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材料,完成4-7题。
既罢,归国,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
廉颇曰:“我为赵将,有攻城野战之大功,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而位居我上。且
相如素贱人,吾羞,不忍为之下!"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相如闻,不肯与
会。相如每朝时,常称病,不欲与廉颇争列。已而相如出,望见廉颇。相如引车避匿。
于是舍人相与谏曰:“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今君与廉颇同列,
廉君宣恶言,而君畏匿之,恐惧殊甚。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臣等不肖,请辞
去。”
蔺相如固止之,曰:“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曰:“不若也。”相如曰:“夫以秦
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相如虽骂,独畏廉将军哉?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
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而
后私仇也。”
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曰:“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
也!”
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
4、下列句子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拜为上卿拜:任命,授官
B、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徒:只,不过
C、且相如素贱人素:向来,本来
D、顾吾念之顾:考虑,想到
5、下列语句编为四组,全都表现蔺相如''宽宏大量”“重友为国”的一组是(3
分)
①相如闻,不肯与会②常称病,不欲与廉颇争列③相如引车避
匿④蔺•相如固止之⑤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⑥以先
国家而后私仇也
A、②③④B、②⑤⑥
C、①③⑥D、④⑤⑥
6、下列对文章选段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涌池相会”中,蔺相如以非凡的胆识和忠勇的行为维护了赵国的尊严,所以回
国后被赵王重用,官位居廉颇之上。
B、廉颇认为自己作为将军,有攻城略地的赫赫战功,蔺相如凭借个人的口才获得赵王
的提拔,根本没有立什么功劳。
C、蔺相如原本是宦官头目的舍人,心生嫉妒的廉颇就以此来挖苦攻击蔺相如,称之为
“贱人”,表现出心理的不平衡。
D、蔺相如对廉颇的谦让之举,引起了门客不满,而他善于作比,委婉劝解,他的话传
至廉颇耳中,深深地打动了廉颇。
7、翻译下列语句。(10分)
(1)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2)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
参考答案:
4、D”顾”应为”只,不过“。
5、C(4)句写对门客的挽留。(5)句是写对秦王的不惧,含此两句的排除。
6、B“根本没有立什么功劳“错。
7、(1)我们离开父母兄弟而来侍奉您的原因,只不过是仰慕您的高尚品格。
(2)诸位看廉将军与秦王相比,哪一个更厉害?
略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共4题)
7.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阅读经典可以使人们了解从古至今“人类究竟面临哪些重大问题”,①古代经典并不
是不可违逆的圣经,毕竟历史已经翻过了几千年。②,对于古代经典,③不必因为它承载
着传统而视为累赘包袱,④不必因为它象征着传统而视为金科玉律。经典在今天,是需要
重新“解释”的,⑤经过解释和引申,“旧经典”⑥能成为在我们今天的生活世界中继续
起作用,呈现出与其他民族不同风格的“新经典”。
选项①②③④⑤⑥
A但因此既也只仃才
B可因此既又如果就
C但因为既也只要就
D可因为既更只有才
A.AB.BC.CD.D
参考答案:
A
析)试题分析:此题考轴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热语)的恁力.考糠的■点是关联词语,答题时注意
分析句子之间的关系,出中Z前后是因果关系.面面是原因,后面是结果,由此排除CD:<6痢后是必
要的条件关系.如i匕排除B.因此得H答案A•
8.请你在高中语文粤教版必修1中选一首古典诗歌,参加深圳市举行的“我最喜爱
的一首诗”活动。要求:突出该诗亮点,语言简明连贯、有吸引力,不超过50字。
(5分)
推荐的诗名:《》(1分)作
者:(1分)
推荐
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
参考答案:
⑴准确写出诗歌名称、作者各占1分;多、漏、错字均不得分。
⑵推荐辞:空洞无物、没有针对性的,得0分;能写出该诗歌的最基本内容或特点
的,得1分;能让读者根据推荐辞就能判断出是该首诗歌的,得2分;能抓住该诗
歌亮点,语言简明连贯、有吸引力的,得3分。
9.对联是极具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艺术形式,而集句联更是兼有趣味性和艺术性。它是从
古今文人的诗词、赋文、碑帖、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执法记录管理办法
- 国际禁毒日禁毒教育课件18
- 能源互联网中分布式能源交易机制在新能源产业中的应用案例报告
- 宁夏银川九中学2026届中考三模语文试题含解析
- 医疗与医药行业:生物制药产业发展趋势与投资策略报告
- 大数据驱动下的2025年互联网金融服务平台运营优化研究
- 广西崇左市扶绥县2026届中考猜题语文试卷含解析
- 21太阳教学课件
- 2025福建省大数据集团有限公司校园招聘25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6届河南省开封市田家炳实验中学中考押题数学预测卷含解析
- 2025年中级银行从业资格考试真题卷含答案《公司信贷》
- 2025建筑项目转让合同范本
- 2023年房地产估价师原理与方法考试真题及答案
- 《汽车构造基础知识》课件
- 辽宁省盘锦市兴隆台区2024-2025学年小升初考试数学试卷含解析
- 院内制剂研发合同协议
- 工会驿站管理制度
- 2025年新疆交投吐哈高速公路有限责任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初级人工智能训练师(五级)资格理论考试题(附答案)
- 交警心理知识讲座课件
- 综合性安全检查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