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建构主义视角看移民身份问题_第1页
从建构主义视角看移民身份问题_第2页
从建构主义视角看移民身份问题_第3页
从建构主义视角看移民身份问题_第4页
从建构主义视角看移民身份问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从建构主义视角看移民身份问题

移民是人类社会的普遍现象。在某种程度上,人类社会历史就是移民史。特别是现代社会,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各种工程的大规模进行以及生态环境恶化,全球范围及一国内的人员流动和移民规模越来越大,与之相关的移民问题也凸现出来,这也使移民问题成了学术研究的显学。移民研究涉及面非常广泛,笔者发现,在最新的前沿研究中,作为移民生存意义的一种策略和方案,身份问题受到了来自社会学、人类学、政治学和文学等学科普遍关注。本文试图从建构主义的视角,分析移民身份问题形成的原因,并着重剖析了移民进行身份磋商和重构策略,以期获得对这一特殊群体的身份建构过程有更深刻的理解。一、关于身份的身份关于身份的研究是现代语境中文化研究领域最为热门的话题之一,特别是在全球化浪潮和移民潮涌动的现代社会,由于个体和群体的特质在与其他人或群体空前的互动中正面临着变动、迷乱、离解、甚至是消失,身份问题显得尤为紧迫,使身份问题研究成为文化研究中的显学。何为身份?从根本上说,身份就是某人或群体标示自己为其自身的标志或某一事物独有的品质。经典的身份理论认为,身份是一种常驻不变的“人格状态”,是赖以确定人们权利和行为能力的基准,人们一旦从社会获得了某种身份,也就意味着他获得了与此种身份相适应的种种权利1。在稳定的、意义明确的传统社会,身份是相当稳固的,一旦获其身份,则往往终其一生不变,因此,身份问题不容易为人所觉察。但现代建构主义对静态的经典身份概念提出了质疑,认为,身份是由社会所建构的。他们指出,对人或群体来说,特性的确定性和统一状态不是一种固有的本质,而是通过其在社会环境中不断和他身外的或者未曾预料到的经验相遇,并把某些经验选择为属于自身的东西,因此,身份是一种建构的过程,是在演变中持续和在持续中演变的过程2。爱德华·赛义德也指出:身份决非静止的东西,而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人为建构的历史、社会、学术和政治过程3。而根据PaulGiltoy的说法,身份这个概念是“一种在我们对世界的主体性经验与这种微妙的主体性由以构成的文化历史设定之间相互作用的理解”4,是关于“我(们)是什么,而不是什么”“我(们)曾经是谁,现在是谁”,“别人认为我是谁”“我(们)与他人有什么不同”等等问题的追问,以从根本上探求个体与群体的自我特性和生存意义,并确定与身份有关的权力和义务。建构主义认为,身份是由行为者在互动中所形成的结构所决定的,但反过来又影响着建构的进程。建构意义上的身份专指有意义行为体的属性,尤其是社会属性,它排除了无意识行为体的表面特征。另外,身份的确定是一个认同过程,它必须得到与之相反的“他者”的认可才得以解决。因此,对身份的形成和建构,要从两个方面去把握,一个是过程的互动性,在互动中,行为体将自我身份的定位和对他者身份的期望赋予对方,他者根据自身的方式做出相应的反应,这种反应又加强了自我对习得而来的身份和利益的定位5;另一方面,身份是自我认同身份和他人认可身份的统一。身份必须由互动所产生的结构建构起来,而单方面的努力是不可能实现建构的,它必须依赖自我和他者在互动中的共同作用。身份的自我认同仅仅是身份磋商中的第一步,他者对自我认同身份的认可对于身份的形成更为重要,按照赛义德的看法,身份作为被建构的过程,“它取决于与其相区别、相竞争的他者的关系”3,有他者认可了自我身份,自我身份最终才能得到社会承认,成为社会身份,并由此获得相应的权利和利益。身份不但是行动体在与他者的互动中得以建构的,而且,由于行动体特性的多样性以及行动体与环境联系的复杂性,使得行动体的身份展现出多重性的特征:法律身份、文化身份、族群身份、自我认同身份和他人认可身份等等。这种多重性身份使身份的建构过程复杂化了。二、身份的存在与群体存从建构主义的身份理论中,我们发现,身份是晃动的、流变的,没有永恒的本质和结构。它聚焦于“我是什么样的人”这样一个含糊不清的问题,这样的问题在那些在明显不同的文化与环境之间飘移运动的“主体”,比如移民、正经历急剧社会转型的民族或群体中表现得尤为突出,使这些群体和其中的个体的身份建构成为被强烈意识到的问题。由于当代社会正处于全球化的重大转机,身份问题因而在当代具有普遍性的意义。但是,只有边缘社群的身份问题显得更为突出,更为引人注目,也更得到政治研究、文化研究等领域的特别关注。因为,边缘社会群体处于现代话语系统的外围,在急剧变化的现代社会,其利益得不到足够的表达,甚至湮灭于无形之中,与主流群体相比,边缘社会群体及其与环境的关系的变动性更为频繁,使其对自身的认同更为容易产生焦虑感和危机感,成为一种社会问题。而当某一种现象或事物成为社会问题时,它就会得到学术界的高度重视。移民就是这样一种边缘社群,与其他群体相比,移民的身份问题更为突出,也更受学界的关注。这有几个方面的原因。其一,从自我身份或自我认同来看,移民需要对自我身份做出新的阐释和理解。人们从原住国移民到另一个国家,从乡村迁往城市,从落后地区迁往发达地区……总之,当人们在物理空间上迁移时,与之相伴而行的不仅仅是居住环境、工作机会和生活方式等具体的、现实的、可直接感觉的问题的变化,变化的还有深层次的、比较抽象的问题,这包括“我过去是谁,现在又是谁”,“他人认为我是谁”等一系列有关个体和群体身份的追问。有学者指出,诸如移民的这类身份追问,其目的在于获得对身份“满意的、完整一致的意义解释,以便接受和平衡转变所带来的心理风险,使自我和变化着的环境的有效联系得以重建,以免于主体存在感的失落6。其次,移民来到迁入地,他是以“他者”的身份与迁入地主流群体相互动,成为迁入地主流文化的边缘人群。特别是国际移民,由于他们主要来自发展中国家,这些移民更只能成为西方中心话语的边缘人,存在着与主流社会身份相关的身份缺失,并享受不到相应的权利或利益。身份问题牵涉到太多的与移民有关的利益,使移民在多数环境下努力寻求与主流群体相一致的身份。而在特定的情况下,又力图维持已有的身份,以保持一种人生意义的最终归属。移民过程是不仅仅关涉到时空变换,同时也是文化置换与文化悬挂并存的过程,这样,一方面,移民总是追求成为主流社会的一员,以享受相应的权利和利益,另一方面其法律、文化、政治等方面的边缘性地位又总是使他们在达到这一目标过程中困难重重,结果,移民身份多重存在,并经常相互激荡、甚至冲突,引发身份焦虑、忧患和危机,使身份成为困扰移民群体的一大问题。第三,从历史上看,移民身份之所以突出,与当代移民来源和迁入地的经济文化结构的变化有极大关系。移民现象伴随着整个人类历史,与移民现象相关的移民身份一直存在,但长期以来,身份问题并不成为学界关注的焦点,它只是隐而不现的事实。因为,上世纪四、五十年代之前,移民的同化一直是强有力进行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也为移民提供了生产生活和发展的好机会,这使其身份问题弱化了。研究移民的专家曾经注意到,1880年-1920年美国曾有过来自欧洲的大批移民,但这批移民的身份问题并不显化,甚至并不存在所谓的身份问题,他们及其后代都能很好地融合进美国的主流社会。而二战之后大量迁移到美国的拉丁美洲人和其他第三世界国家的移民在面临同化、族群身份和其他文化身份等问题上却显得困难。对于这种现象,Portes认为,这和移民主体构成和美国的经济社会结构的变迁有关7。1880——1920年迁移到美国的移民主要是来自欧洲的移民,虽然他们主要来自南欧和东欧地区,但这些移民来自欧洲这一根本事实对于他们的后裔的同化却是非常关键的,因为他们和美国主流社群一样,都是白人,结果,与其他欧洲后裔的美国人一样,这些南欧和东欧的移民的后代就没有因种族身份而遇到非欧洲人历史上在这国家所面临的歧视和隔离的不幸遭遇。而1920年突然实行的移民限制,降低了已迁入该国的移民及其子孙后代的低工资竞争,提高了他们的经济权力。1920年代早期兴旺的工商业又为这些不会讲英语和没能在美国学校中受教育的移民以有保障的蓝领工作,这使得移民的后代获得了上向流动的机会,并逐渐接受了美国的比较高层次的教育。正因为他们能较好地融合进主流社会,结果身份方面就不为人所注意。但非欧移民群体,甚至包括已经来到美洲大陆数百年的黑人群体,则仍保留独特的社会身份,并没有享受到如同欧洲移民后裔一样的社会经济上的成功。一般认为,非白人群体中的群体缺陷,而不是结构性劣势和差异,被视为当下的身份歧视、独特身份和相对贫困的学术方面的恰当解释。另外,由于二战后大规模迁移到欧美的和新移民大多并不来自欧洲内部,所以他们多数不被视为白人,与早期移民相比,他们来到一个相当不同的经济环境中。这些经济社会因素使新移民的同化有别于此前的模式。正如Gans的实证研究发现,非白人、低收入的移民没有能同化为中产美国白人的地位、信念和习俗,而是同化为贫困的美国非白人群体8。这种情形在近几十年来移居到欧洲的移民中也随时可见,来自土耳其、北非的移民,到欧洲之后,由于知识技术结构的限制和文化、种族因素的影响,他们主要从事边缘性职业,保持着明显的少数族群的身份。来自第三世界的大批移民社会地位的边缘性、经济上的相对贫困、公民权的无形化危险使移民对自身的存在意义不断反思,并努力建构能与新环境、新社会相适应的身份丛,以获得相应的利益。值得注意的是,即使是国内移民,虽然在文化适应方面不存在很大问题,但同样面临身份问题。工程移民从根本上说是强制性移民,他们的迁移是在移民不自愿的情况下发生的,这是一种连根拔起式的迁移,意味着对传承数代甚至数十代传统的空间背离,而身份作为一种关系,与土地、亲友网络以至于整个文化息息相关,在迁移过程中,原有的社会网络不断离散、社群文化和规范面临解体、与祖祖辈辈视为生命的土地的关系也不复存在,这一切使移民们时时感到自我的缺失和生存意义的空虚,这使他们的身份危机程度丝毫不亚于移居发达国家的少数族群。而因贫困、生态环境恶化等原因而引起的自愿性移民,其低下的经济地位以及由此带来的负面心理一开始就使他们在迁入地处于不利的边缘性地位,不论是经济、政治、文化领域都是如此,这使他们在为生存而斗争的同时,对自己的身份也极为敏感。三、身份意识:重新界定从以上分析可看出,由于物理空间迁移而带来的身份焦虑和身份危机时时陪伴着移民群体,移民群体在新的居住地为了生存和发展,争取主流社会的认可,获取普遍权利,始终不断地进行着身份的磋商,通过对自我的反思,通过与环境和其他人群的不断互动、运用各种身份谈判策略,确立身份标识,重新界定和解释自己的身份,构建与新环境相一致的身份。让我们来分析移民的身份磋商和重构的一些策略。种多种语言的情境性使用移民到了新环境,特别是与祖籍地文化相差很大的移居地,首先面临的就是语言问题。族群语言是族群身份的最重要的标志之一,任何移民是否能获得与迁入地相一致的文化身份,或者还保留明显的祖籍地的身份,与其语言的掌握与运用关系极大。因为,在多数文化中,识别族群身份的标志,除了体质方面的表现型特征之外,最为重要的就是语言了,很多移民,甚至是移居地主流群体都是根据群体或个人所使用的语言而不是体质方面的特征来界定种族或者族群身份的,并以此衡量移民同化的程度以及与之相关的文化身份的变迁情况。有的学者通过访谈、对自然发生的话语分析以及对语言形式的描述等指出,在一些族群那里,语言的磋商对移民看待自己和别人看待他们的方式是至关重要的。语言的磋商具有相当复杂性,并受到移民自身要建构的身份类型的倾向性的影响。一般来说,移民,特别是对于来自发展中国家的移民、第一或第二代移民、文化层次较低或者传统文化根基深厚的移民,多种语言的情境性使用是身份磋商过程中的一种普遍现象。这里的情境性语言,主要有两类,一是工具型语言,即移民接受移居地的语言,在工作场所、学校等公共空间,交流是以移居地通用语言为工具和媒介。移民以当地通用语言为工具语言,从身份建构的角度看,一方面可以加速融入当地社会,为最终祛除移民身份标志创造条件;另一方面,身份必须得到他人的认可才是有意义的,因此,移民工具语言的运用,有助于当地人视他们为“自家人”,从而争取到当地人的更多的认同,有利于新身份的形成。另一种情境性语言是表意性语言,即移民本身的母语。移民的母语是移民熟悉的语言,承载着移民群体丰富的历史与传统文化因子,因此,虽然它不能作为移居地的主流语言,但人类除了物质追求之外,还要探求自身的存在意义,所以,它还是对移民的生存意义有很大的影响。移民主要在家庭和移民社区中运用表意性语言,而移民社会内部母语交流的持续,使本族群的文化和传统得以在生存空间和生产生活方式发生激烈变换的情况,能够维持群体的特质,传承群体的文化,从而保持移民群体的与祖籍地一脉相承的文化身份和族群身份,在异国他乡取得一种认同感和群体感,不至于在身份危机面前陷于完全的迷乱状态。由于对身份的诉求不同,不同的移民群体以及同一移民群体内部的不同代际对情境性语言类型的重视和强调也不一样。从代际方面看,由于其社会化主要是在祖籍地完成,加上因年龄不再适合学习语言,第一代移民中的大多数更多地使用母语,从而其对传统的持守也更有韧性、更为强烈一些,因此,其与祖籍地相关联的族群身份和文化身份也更为突出;而从第二代移民开始,由于其社会化是在移居地进行,从而使对移居地语言的认同成为了主流,在很多情况下新一代移民自觉地背离母语,并有意识地把工具性语言转化为自己的表意性语言,即使是与自己的老一辈交流,也开始表现出对移居地语言的强烈偏好。这种语言选择的趋势表明,随着时间推移和文化涵化的加强,移民群体将有意识地放弃自己的文化或族群身份,而建构新的身份。但是,不能据此而认为移民的语言选择在时间维度上具有普遍的单向性,有一些移民群体,即使是移民数代之后,也会通过强调母语的使用来区别自己与别的群体的差别。比如,多米尼加人大多是非洲黑人的后裔,但为了表明自己独特的、非黑人的族群语言身份,移居到美国的第二代多米尼加青少年移民在学校中通过大量运用西班牙语沟通交流来表明他们是西班牙人,他们很少使用英语,因为英语的使用会使他们与美国社会中的黑人并没有什么差别。移民文化身份的建构主要体现在对迁移地地社会的认同建立归属于某一群体的社团组织,通过自己的社团组织来谋求自我认同和争取主流社会群体的认可是身份磋商的重要策略。对移民来说,建立在地缘关系和亲属血缘关系基础上的社团组织以及由此形成的集体意识,是他们在“他乡”维持集体的历史延续性,并借此通过认识自己和新环境来逐步适应的基础。当同一族群或民族的移民越来越多时,各种以地缘、血缘、业缘关系为纽带的社团组织,比如行会、会堂、会馆以及宗亲团体、商会等就纷纷建立。从一般意义上说,移民社团在身份建构过程中,主要是代表其成员向祖籍国(地)反映意见和要求,并代表其成员与迁入国或所在地建立联系,树立群体的形象,反映群体的呼声,以期得到祖籍国(地)和迁入国(地)社会的重视、支持和认可。此外,在文化身份建构层次上,曾玲认为,社团组织磋商的过程就是要达到两大目标,一是强化宗乡文化认同,一是培育本土意识(11)。前者指的是对宗乡文化规范的认同及对这些文化规范的遵守。而“宗乡文化”,则是指移民社团共有的、由祖籍地传承而来的文化资源,以及在移民地重建移民族群社会的历史记忆。这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其一移民对祖籍地乡土文化的认同,亦可称为“乡土情结”,比如宗族观念、祖先崇拜、神明信仰、节庆习俗,这种对祖籍文化的认同与延续,主要是通过移民社团定期或不定期组织的各种移民社会中的民间活动以及制定、实施社团规范来完成的。其二,是移民离开祖籍地后在迁入地建立移民社会的共同历史经历。移民移居后,各种社团通过对同宗、同种、同方言、或同祖籍地缘关系等的重温与强调,以各种跨越国界、超乎政治、宗教、意识形态的族群文化符号来建构移民宗乡社群的群体记忆,以加强宗乡社群的认同感。在功能上,移民社团通过对宗乡文化认同的强化,使“根”的意识在移民群体上绵绵不绝,从而保证了移民的族群身份得以延续。在对宗乡文化的认同之外,移民社团还强调对本土的认同,即本土意识,这是一种对迁入地或迁入国的文化上的认同,把迁入地视为自己移民之后的立身安命之所,并逐步接受迁入社会的文化,最终形成与祖籍地不同的本土文化特色。绝大多数移民社团的活动是围绕移民的适应与融合于新的文化环境而展开的,它们通过开办语言学校鼓励移民学习与接受移居地的语言、帮助初来乍到的移民寻找工作、采取各种措施帮助移民获得合法的法律身份、要求本族群移民遵守移居地的相关法律和规范等等,这一切都有助于移民文化身份的本土化。移民本土意识的形成,使移民逐步形成了与移居社会相一致的身份体系,能够面对移居地的各种社会问题,保证获得所在地社会的认可和与之相关的各种利益。需要指出的是,虽然移民社团的身份磋商过程是要达到强化宗乡文化认同和培养本土意识两重目标,但更重要的是要通过强化宗乡文化认同而延续和突出族群身份,以免祖籍文化湮灭于“异地他乡”之中,而对移居地本土文化的认同更多的是生存的工具。创造性的社区风俗在移民社会中,通过地方风俗和社区历史的阐释来寻求社会归属感、确定共同的祖先和血缘关系是一种常见的构建身份策略。移民到了新的社区,在人数和文化上均处于弱势和非主流,这样,在长期的与当地人互动过程中,移民在日常生活、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等方面更多的是吸收或容纳当地的文化元素。但是,移民在互动中并不总是消极的,在文化本土化的同时,它们也积极地通过对本群体传统风俗和社区历史的阐释来塑造自己的身份。“帕西傣”身份建构就是其中一个很好的例子。“帕西傣”指的是云南西双版纳地区的两个村寨的回族,一百多年从外地移民到这个周边都是傣族的地区。在其他地区的回族看来,这地区的许多日常生活和宗教观念已经傣族化了,他们好像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回族,而当地的傣族又不认同他们是傣族。“在这种情况下,对祖先传说的塑造和对社区风俗的坚持,就成为构建身份认同的两个重要依据”(12)。马健雄发现,虽然与其他地方的回族在许多方面相差很大,而与傣族则很相似,有浓厚的傣族文化色彩;但“帕西傣”还固守着回族民俗文化的内核,比如,社区节日中有伊斯兰教独特的“开斋节”、“圣纪节”等,并不过傣族特有的泼水节,同时,还禁食猪肉。为了在傣族社区中保持“帕西傣”的生存和发展,“帕西傣”还在婚姻上有专门规定:本村的男子不到傣族家去上门,女孩也不应出嫁到傣族村寨。这样,通过社会风俗的不同强调本群体与傣族划分的边界。另外,“帕西傣”通过历史叙述和神话传说强调,他们的祖先——虽然关于祖先是谁有不同的说法——是与傣族不同的不食猪肉的外来回族,而身份的一个重要基石是对祖先的来源的描述,这样,“帕西傣”通过祖先传说的操作利用,界定了自己的身份。(13)实际上,像“帕西傣”这样通过风俗和社区历史的阐释建构移民身份的现象是普遍存在的,特别是对传统有强烈信念和丰厚文化底蕴的移民族群那里更是如此。因为在这样的族群中,往往对本群体文化有一种优越感或一种敬畏心理,即使迁入到异文化环境后,在与本地人互动中不断本土化,但对本群体文化的内核始终没有忘记,并融入了移民的日常活动,使祖籍地的社会风俗和对祖先、血缘关系的认同在异乡仍然扎根于移民社区和移民深层次意识之中,成为他们磋商与构建身份过程中可资利用的重要资源。移民社会运动具有微观领域的运动和法律意义移民的社会运动,是移民动员各方面资源来争取与主流社会群体相当的社会权利和利益的过程,实际上也是移民的公民身份与法律身份的磋商过程。与其它身份的磋商策略相比,身份建构过程中的社会运动激进性比较强,而且影响面比较广。一般来说,移民的社会运动诉求的首先是居留身份、法律身份或公民身份,而对文化身份则关注较少,因为只有在解决移民的合法居留权和公民权等这些与移民有着十分密切的利益关系前提下,移民才有资格或精力寻求文化身份。移民社会运动有宏观层面的,也有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