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当前农村信用社实践科学发展的几点建议_第1页
对当前农村信用社实践科学发展的几点建议_第2页
对当前农村信用社实践科学发展的几点建议_第3页
对当前农村信用社实践科学发展的几点建议_第4页
对当前农村信用社实践科学发展的几点建议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欢迎阅读本文档,希望本文档能对您有所帮助!欢迎阅读本文档,希望本文档能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本文档,希望本文档能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本文档,希望本文档能对您有所帮助!欢迎阅读本文档,希望本文档能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本文档,希望本文档能对您有所帮助!对当前农村信用社实践科学发展的几点建议当前,农村信用社正处于改革和发展的关键时期,落实和树立科学发展观,是农村信用社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选择。农村信用社的发展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正确处理各种关系,把与时俱进与求真务实很好地结合起来,明确“支农”方向,突出“支农”重点,把握“支农”力度,促进农村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一、全面实践科学发展观,和谐发展,提高经营效益

和谐发展是要务。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务是发展,而发展必须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农村信用社要想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处理好坚持服务“三农”的宗旨和区域经济发展市场化、商业化经营的关系。服务“三农”和区域经济发展是由农村信用社生存发展的客观基础决定的,但同时农村信用社作为现代金融企业也必须牢固树立“风险可控,效益优先”的市场化、商业化经营理念。这就要纠正过去片面强调“支农”服务而忽视自身效益的倾向,要把二者有机统一起来,即坚持服务“三农”和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市场化、商业化定位。

集约经营是重点。农村信用社作为金融企业,必须把科学发展观落实到具体业务经营之中,变粗放型经营为集约型经营,坚持以规模为基础,以质量为保障,以效益为中心,统筹兼顾,规模增长以效益的同步甚至更快增长为准则,把

1效益建立在保证质量的基础上,促进规模、质量、效益协调发展,走质量效益型内涵式发展道路。

(一)把规模建立在业务结构优化增长上。在负债业务上,要不断增加存款总量,提高低成本存款比重;在资产业务上,逐步实现资产多元化,加大低风险权重贷款比重;在财务收益上,着力提高资产和资本的回报率,逐步增加中间业务收入。

(二)把质量落实在不良资产“双降”上。以风险责任管理为突破口,把优化增量与盘活存量相结合。在优化增量上,突出信贷向优良产品、优质客户、优势产业和优惠利率转变;建立规范的信贷业务操作规程,突出信贷风险的流程管理,落实信贷风险管理责任,把新增贷款不良率控制在3%以内。在盘活存量上,要因户制宜,分类清收,加大岗位清收和责任清收力度,进一步强化对不良贷款的责任追究;同时,多策并举,采取经济、行政、法律等多种手段,拓展不良资产清收处置的新路子,积极探索债权转股权、招标清收等办法;进一步加大呆账贷款核销力度,把不良贷款占比控制在银行业监管目标10%以下。

(三)把效益实现在持续增强盈利能力上。正确处理近期效益与远期效益的关系,决不能为近期效益而损害农村信用社长远效益。持续增强农村信用社盈利能力,必须克服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强化成本效益观念,把短期效益寓于长期效益之中。从而,推进业务规模扩大、资产质量优化、经营效益提高的协调稳健发展。

二、全面实践科学发展观,创新风险管理机制,控制风

2险

(一)增强全员风险防范意识,进一步加强对合规风险、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进行全面管理,积极探索、创新风险管理工具和方法,健全风险管理流程及持续改进机制,实施积极主动的风险管理,保持发展和风险控制的内在有机统一。

(二)加强合规制度建设。建立健全包括决策、执行、监督全过程,覆盖所有风险点、重要岗位,主要风险环节相互制约、制衡的内控制度,并建立健全绩效考核制度,严格落实问责制度,强调岗位联保,责任连带,严防出现人情代替制度现象,使每项业务环节都纳入监控范围。

(三)抓好稽核审计工作,建立严密有效的风险防范机制,大力推进合规文化建设,不断增强全员合规合法经营意识。

(四)深入推进案件专项治理和作风廉政建设,建立风险防范长效机制。一要加大力度,狠抓落实,真正把查防案件的各项责任落实到每一个工作岗位和每一个经办人员,努力降低案件发生。二要重点对行为异常员工加强监督,要加强对员工特别是重要岗位人员的行为监督。三要加强重要业务环节和风险点的管理,对案件易发的领域加强监督,严肃纠正有章不循、违规操作行为,同时对监督不力、管理失职的相关责任人员严肃追究责任。定期开展信贷、财务等的检查工作,及时发现、纠正违规经营行为。

三、全面实践科学发展观,深化体制改革,提升竞争能力

深化改革是根本。体制机制问题是制约农村信用社科学发展的根本性问题,加快推进体制机制的改革创新,是从根本上防控风险、激发活力、提升竞争力,实现农村信用社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

(一)加快向股份制、商业化、社区性现代农村商业银行改革。进一步深化产权制度改革,调整优化股权结构,努力增加投资股特别是法人投资股占比,着力解决股东分散、股金不稳定、内部人控制以及股东对经营漠不关心的问题,强化来自产权的内生性约束力量;在此基础上,构建“形式灵活、结构规范、运行科学、治理有效”的法人治理结构。

(二)加快机构网点、用人用工、薪酬分配机制转换。在机构网点上,要打破单纯按照行政区划设置机构网点的传统做法,建立以效益为导向的网点优化调整机制。在用人用工上,以建立对干部员工的全面绩效考核制度为突破口,通过责任落实、优胜劣汰,形成干部能上能下、员工能进能出的用人用工动态管理机制。在薪酬分配上,按照责权利相匹配的原则,建立起工效挂钩、正向激励为主的可持续发展的工资分配制度。运用科技手段,进一步深化行业管理体制改革,加强银行业的现场监督与非现场监督。

四、全面实践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提高员工素质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是“以人为本”。要辩证地认识物质财富的增长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关系,转变重物轻人的发

4展观念。农村信用社作为经营货币资金的企业,资产规模固然重要,而人才则是比资产规模更重要的资源。目前,农村信用社已经拥有了一支庞大的员工队伍,为此,应着重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加快人事、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实行员工能上能下、能进能出、待遇能高能低、公平竞争、注重绩效,建立健全有利于人尽其才的使用机制和有利于调动员工积极性的激励机制;

(二)通过多种形式、多种渠道,不拘一格发现和选聘提拔对业务发展能起重要作用的优秀人才,并委以重任,形成一种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氛围,为人才的脱颖而出和施展才能营造良好的环境;

(三)建立完善的培训和考核体系,通过对从业人员特别是业务骨干开展全方位、多角度、多学科的知识培训,强制充电,以实现员工队伍知识结构的优化和整体素质的提高。

五、全面实践科学发展观,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一)开展弘扬敬业精神,争创一流佳绩的系列活动,用正面的引导,规范员工思想和行动,使员工与时俱进,珍惜职业生涯;

(二)开展作风整顿,通过扁平化改革,实现全行为客户的目标;

(三)培育、挖掘和大力宣扬各类先进典型,创造“比、学、赶、帮、超”的氛围;

(四)打造先进的金融企业文化,转变员工观念,提升队伍的品位和品质,增强核心竞争力。执行力的提高,则更需要领导班子和全体员工以时不我待的精神共同努力。在深入学习中央各项经济

5政策、金融政策的过程中,员工对自己的价值观、生存观有了新的认识,员工把个人职业生涯与所在银行的发展壮大紧密联系起来的自觉性强了,员工的执行力、队伍的战斗力也就可以很快得到提高。队伍的执行力有了很快的提升,也一定能够促使员工更有精气神儿,队伍搏击市场、有效经营和防范风险的能力也就会更强大。

要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常言道。“树有根而坚固茂盛,水因有源而长久不息。”企业文化建设要以人为本,以塑农信精神、扬职业道德,树立良好形象为重点,内强素质、外塑形象,增强农信社发展信心和动力,促进农村信用社稳步、健康发展。

第二篇:对农村信用社业务的建议对农村信用社业务的建议

在农村信用社实习的将近两个月来,让我学到了很多东西包括信用社基本业务流程和操作规范等等。同时也看到许多地方都存在漏洞有很大的改善空间。就我所了解的内容对信用社业务的几点小小的建议。

第一。信用社基层网点的建设落后。很多农村网点简陋,网点分布也不合理,难以适应农村金融发展。我们不要求信用社多么富丽堂皇但作为农村金融的主力军,代表的是农村,首先应当做到整洁便利。展现农村的新面貌。

第二。信用社经营的品种形式单一,经营的品牌业务较为呆滞,同业之间缺少竞争优势。首先农村信用社要在夹缝中求生存、求发展,就必须充分利用现有的网络和人力资源,在大力发展中间业务、创新业务品种。首先要拓展中间业务。中间业务成本低、风险小、收益高,是农村信用社新的经营领域和盈利源泉,不仅能提高农信社的知名度、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而且能带动其他业务的发展、改善经营结构,是各金融机构竞争的焦点。

1〉做好融资业务,积极为符合条件的企业签发银行承兑汇票、开办贴现业务,以此来推动低成本存款和收益的增长。

2〉做好代理业务,农村信用社要抓住各大商业银行退出有关领域中间业务的契机,抢占阵地,逐步发展金融代理、信息咨询、投资管理、资产评估、财务顾问等多种业务,把代理税收、代理电信收费、财政预算外资金、医保缴费,代发养老金、代收水电等公用事业收费、征订报刊等作为主攻业务,在获取丰厚的中间业务收入的同时,增加与客户的接触,打下良好的合作基础。

其次要创新业务品种。提升市场竞争力除了在传统业务上做好服务,还需要不断地进行业务创新和做好差别化服务,创新是推动农村信用社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1〉进行金融工具创新,尽快开办农村信用社卡类业务,在结算手段和配套技术上提高含金量,启动高技术和高附加值的中间业务产品,为客户提供服务,招揽客户,稳定储源。

2〉创新公司化业务,要适应民营经济和农业产业化经营、集约化经营、公司化发展明显加快的形势,对信誉好、经营实力强、还款有保证的“农业龙头”企业、种养业大户和其他企业进行授信,开办流动资产抵押贷款、票据质押贷款,如应收帐款质押、提单质押、保单质押等贷款。开发与结算有关的各种新产品,巩固发展一批稳定的优质信贷客户。

3〉创新个人业务,首要的是进一步推行农户小额贷款,提高农户贷款比例、额度和市场份额,积极发展助学贷款、农民创业贷款。同时,将服务目标扩大到中等收入以上的家庭,抢抓个人理财业务先机,大力发展综合代理业务及住房按揭贷款等各类信贷业务。

4〉加快发展国际业务,积极开办结售汇、非贸易结算、代理外汇买卖、利率及货币的互换等中间业务联系,促进人民币业务的联动发展。

第三。信用社信贷风险较大。在贷款管理方面,存贷比例失调,贷款营销落后;贷款管理的制度执行不到位,考核办法缺少依据;信贷人员经营过程中主观因素严重,评估、判断能力缺乏依据。这种贷款营销现状,阻碍了信用社的发展。应当制定完善的贷款管理操作程序。严格执行贷款业务的操作程序,建立信贷人员贷款管理交接制度。加大贷款检查和处罚力度,加强对大额贷款合规合法性的检查,不良贷款真实性检查,采取责任追究制和赔偿制的考核办法。

第四。目前信用社存折质量太差,尤其是磁条处。管理或存放有误都宜造成损坏给存取款业务造成不便。加之目前手机等的普遍使用都宜出现消磁现象。建议加强磁条处质量的处理方便客户。

以上是我对信用社的个人看法。作为参考意见。

第三篇:对当前农村信用社改革发展中存在问题的分析对当前农村信用社改革发展中存在问题的

分析

近几年来,农村信用社在改革发展中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由于受产权制度、管理体制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仍积累了大量的历史包袱,并日益表现出了一些问题,制约着农村信用社自身的改革发展。因此,本人试结合XX省靖州县农村信用联社的实际作如下分析,以正视问题,分析成因,探讨对策,促进工作。

一、存在的困难

(一)资产质量差。XX省靖州为湘桂黔接边处的经济欠发达革命老区县,不良贷款居高不下始终是困扰农村信用社可持续发展的一大顽疾。主要表现在:一是农村信用社进不了票据兑付条件“门槛”的不良贷款仍然沉积较多,票据兑付后历史包袱仍然较重,不良贷款总量仍然很大。二是涉政类贷款因社会牵涉面广,情况复杂,清收困难。如该县由政1府协调贷款支持的某水泥厂,长期拖欠信用社贷款2530万元,拒绝接受贷后检查,政1府出于维稳在未通知信用社参与的情况下,将其改制,造成债务悬空,使信用社处于被动尴尬局面。三是贷款管理机制不合理,粗放型经营,形成不良贷款前清后增现象。由于贷款调查不充分,信息采集不完全,存在项目评估凭经验和感觉,质量不高。且抵押物变现和处臵难,潜在不良资产随时有可能出现反弹。目前,该县信用社账面不良贷款余额占比高达16.71%,但不含正常贷款中潜在的不良贷款7182万元,不良贷款反弹的风险增加,清收的压力加大。

(二)历史包袱重。2012年11月末,该县信用社有历年挂帐亏损余额1982万元,财务包袱800万元,拨备缺口为2418万元,拨备覆盖率仅为28%,资本充足率为2.21%,远低于银监部门监管标准。其原因主要是因不良贷款清收和处臵难,导致经营效益上升难;其次是待处理财产损失和历史遗留应收款难收回,主要是垫付诉讼费和改制、倒闭企业应收利息等,无法收回。

(三)竞争实力弱。农村信用社因主要从事涉农金融业务,比较效益低,且自负盈亏,靠自身积累难以在短时期内改变基础设施差、服务手段落后的状况,致使农村营业网点电子化程度不高,业务品种单一,技术含量低,创新能力弱,整体社会形象差,以致业务拓展难,优质客户流失多等问题。尤其最为直观的是该县信用社办公楼形象差,设备简陋。该县信用联社和基层网点办公楼多是上个世纪80年代初兴建的楼房,楼层矮、操坪和营业间纵深面积狭小、墙体渗漏脱落,无法按上级联社要求进行规范化装修,且与周围楼房比较,明显破落,企业形象严重受损,竞争实力明显不足。

(四)贷款营销难。原因主要表现为。一是社会诚信低。一些人将贷款当民政救济款看待,认为不用还,也不想还。特别是部分党政干部自借和担保及行政干预贷款到期不还,负面效应大,社会影响坏。企业改制大量逃废债务行为,地方政1府出于维稳而措手无策,赖账户欠帐有理、认借不认还行为明目张胆。二是不良债权依法处臵难。因依法清收和处臵费用高、执法时间长,致使法律的威慑性打折,违信行为有恃无恐,清收处臵难,严重挫伤金融支农积极性。三是抵押担保难。农村土地使用权、林权、房屋所有权等受到诸多法律法规的约束,因位臵偏僻,管理和处臵变现难,且登记、鉴定、评估等中间收费过高,又缺乏有效的担保机构和保险品种,因此抵押融资受到很大限制。目前,该县尚未有担保机构,保险部门涉农险种少,一些有经济实力的经济组织或个人不愿为他人提供担保。四是管理机制亟待完善。因监管要求严,考核压力大,信贷员存在怕担责,造成贷款手续繁多或惜贷行为。因监管部门限定了农贷比例底线,针对农贷需求不旺,经济欠发达的该县实际,寻找优质信贷项目难,且竞争激烈,造成贷款营销饥不择食,自降标准。

二、面临的问题

(一)员工整体素质较低,水平不高。人作为提供服务的主体,其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着服务质量的优劣,影响着企业良好形象的树立。该县信用社208名在岗员工,有大专以上文化的有131人,其中从普通高校毕业的仅28人,且基本都是非金融专业毕业的,其它的均是在职培训文1凭。取得在职培训文1凭人员中,有相当一部分第一文1凭仅为初中,有的甚至还未达初中毕业。因学历层次较低,知识结构单一,只能凭感觉和经验进行简单的应付操作,缺乏对政策制度的正确理解和领会以及对先进管理方式的使用和开拓创新,使得经营管理粗放,仅处于维持或“灭火式”管理状态,且人员老化,后继乏人,管理人才断层问题已经出现。

(二)培训教育学习机制不健全,实用性不强。一是培训形式和内容不重效果,不切实际。农村信用社的培训现多为一些概念知识和书面知识的培训,形式以会议学习为主,缺少具体实践和操作能力的培训,指导性和实用性不强,未能达到“授人以渔”的目的。二是自身培训体制和制度不健全。由于历史因素,许多老员工文化素质相对不高,虽然在长期的工作过程中,一部分人通过在岗历练和业余自学,使自身知识层次和业务素质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但是受固有体制因素和后期培训制度的影响,目前存在只注重对新员工的培训而忽视对老员工的再培训,以致工作上出现老员工在看、新员工在干的怪相,未能充分发挥各自潜能。三是培训层面不够开阔。农村信用社的培训多限于系统内部的经验和知识,缺少向发展较完善的其他金融机构的学习和借鉴,横向交流和学习的机会少,致使培训层面较窄,效果不佳。四是缺少自身的培训机构和专业的师资力量。长期以来,农村信用社因忙于业务,缺少精通相关专业知识和业务经验的师资力量,外请专业人员实用性和针对性不强,且费用高,导致培训收效甚微。

(三)制度执行乏力,追责难到位。近年来,该县联社虽加强了对各项内控制度的健全和完善,强化了对制度执行情况的稽核、检查、监督和处罚力度,但仍然存在制度执行不力,追责未到位现象。一是部分管理人员和基层社主任的作风不扎实。工作仅满足于只求无过,被动或应付,不敢认真履职尽责,缺乏开拓创新意识和带头作用,影响了信用社工作的开展。二是对违规人员追责不到位。由于怕得罪人,对制度的监控不力,对违规人员追责处罚不严、不科学等原因,使得处罚机制显得“疲软乏力”。三是考核、监督机制欠科学。存在文件制度要求严,实际落实执行少,制度约束性不强,员工动力不足,追责流于形式,存在“大锅饭”思想。四是员工防范意识差,侥幸思想严重。在制度执行上,敷衍了事,漠视制度、逃避制度,心存侥幸,从而留下案件隐患。

(四)经营理念模糊,没有形成共识。一是只注重短期效益行为,满足于追求“阶段性成果”,缺乏长期奋斗目标和经营理念。二是只注重传统业务市场,忽视金融产品开发和金融服务手段创新的思想。三是只注重服务形式和外在形象的树立,而忽视服务质量和效果的提高。以致出现一边存款公关,一边冷漠待客;一边上门催贷,一边怠慢客户现象,一些配套服务和管理滞后,直接造成工作低效的状况。四是只注重业务经营,而忽视思想政治和业务素质的培训学习及员工潜能的激发。只有强调共识,全员参与,集思广益,才能使科学的决策和管理建立在全员智慧与经验的基础上,促进工作的开展。

三、工作的思路

(一)围绕业务抓发展。信用社面对严峻的经营形势,应不等不靠不要,不讲客观讲主观,充分挖掘现有潜力,围绕业务发展,强化作风转变。狠抓任务落实,创新考核机制。

实现工资收入与服务管理相对接,与业务经营指标完成相对应,做实各项工作,充分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实现业务指标在量和质上有新的突破。

(二)围绕发展抓改革。农村信用社只有通过改革,才能使法人治理结构将进一步得到规范,管理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经济效益得到进一步改善,社会形象和地位得到进一步提升。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金融竞争的态势逐渐形成,紧迫感、危急感和责任感逐渐增强。面对各地农信社迅猛发展的势头,形势喜人,形势也逼人。因此,深化改革是加快发展的唯一选择,唯有励精图治,勇敢跳出束缚发展的篱笆,抓住稍纵即逝的发展机遇,从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上改革和完善,才能抢占市场,促进业务的发展,加快实现改革目标。

(三)围绕改革抓成效。一是加速推进不良贷款清收“攻坚战”步伐。由于历史积累形成等原因,农村信用社的不良贷款数额大、占比高,清收任务十分艰巨,抓紧完成不良贷款清收任务已成为制约农村信用社改革成败的关键。应采取行政、法律、经济等各种手段,责任落实,加大清收处臵力度,设法减轻包袱、优化财务指标,为加快改革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二是精心组织,做好各项基础工作,确保改革目标能够顺利实现。进一步明晰产权关系,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强化规范经营管理,提高资产质量和经营效益。三是坚持服务“三农”的经营理念。创新服务手段和经营理念,增强支农服务功能,通过支持新农村和地方经济建设,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四)围绕成效抓保障。一是提高认识,坚持必胜信念,敢于攻坚克难,在思想上提供信心保障。二是加大稽核、检查和监督力度,履职尽责,做好规范经营,提高制度执行效率,切实防范案件风险,确保制度执行和内控管理上的制度保障。三是明确工作目标,求真务实,奖勤罚懒,加大考核力度,激发员工潜能,大树典型模范形象,在组织和考核机制上提供激励保障。四是狠抓学习培训,提高员工业务、法律法规和思想政治素质,增强经营管理和开拓创新能力,在员工能力上提供素质保障。

(五)围绕保障抓提高。为保障信用社改革和发展的稳步推进及经营效益的不断提升,我们应严格按照银监部门和上级联社的要求,查漏补缺,找出问题和不足,及时做好整改落实,通过建立健全各项内控管理制度,确保在工作作风上进一步改进,在工作措施上进一步完善,在经营管理上进一步加强,在风险化解和案件防范力度上进一步加大,在经营指标的优化上进一步提升。

四、工作的对策

(一)抓重点,狠抓不良资产的清收、处臵和规范。一是严格规范新放贷款。认真落实贷款“三查”制度,强化风险防范措施,准确把握贷款投向,加强风险排查,严防出现风险转嫁和新的不良贷款。促进依法合规操作,继续开展信贷违规十条规定落实情况的专项检查和开展假名冒名贷款、违规抵押质押贷款、违规核销贷款的“三项整治”工作。二是大力压降不良资产。创新清收方式和考核方式,完善不良贷款台账管理,实行更加过硬的措施,将“清非压降”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争取通过改革,依靠政1府支持和市场手段,加快不良贷款清收和历史包袱消化的进度。

(二)抓中心,围绕深化改革和风险防控做文章。按照银监部门和上级联社的改革要求和该县联社“两年三步走”方案目标,2013年该县联社必须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群策群力,扎实做好改革各项基础工作,实现组建农村商业银行的一系列核心指标达标,重点是不良贷款率达标、股份制改造完成以及筹建、开业申报等工作。同时,加强风险防控,加大对制度执行力的监督检查,确保对重点领域、关键环节的监督制约到位。加强违规整改和责任追究,促进增强合规意识。加强案件防控业务技能培训,规范各项业务操作的风险要点和流程,努力确保案件防控检查的有效性。

(三)抓基础,确保业务发展、机制考核、制度执行、案防保卫、教育培训、基础建设等方面稳步推进。一是狠抓存贷款规模的持续扩张,抢占市场份额,优化存贷款结构。二是狠抓“三大工程”的全面实施,加大对“三农”XX县区域经济的支持力度,促进自身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和社会地位的不断提升。三是狠抓信息、电子化和技术平台建设,强化和推广新业务产品在实际工作中的运用,努力提升中间业务水平。四是狠抓创收能力和经营效益的稳步提升,确保风险防控能力增强和风险指标的不断改善。五是狠抓内控制度的建设和完善,加强对业务规范操作和制度执行情况的检查以及对存在问题的整改落实和责任追究,严防各类案件的发生。六是加强管理机制创新,坚持以效益为目标,责任、风险、利益相一致,用工作自主激励机制来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七是加强教育培训。有针对性地开办各种内容和形式的培训班,注重实用性和有效性,同时有选择地招录有一定专长的大学生,优化人员结构。八是加强基础建设。针对该县情况,应尽快抓好联社新建办公楼的征地立项和开工、基层网点办公设施的改善、卫生环境的整治、企业形象的宣传、企业文化的加强、服务质量的提升等,确保信用社整体形象明显好转。

第四篇。对农村信用社发展道路的思考农村信用社经过几年来的不断摸索前行,已经取得前所未有的成就,正逐步办成由农民、农村工商户和各类经济组织入股,为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服务的社区性地方金融机构,活跃在各地金融资本市场上。但由于历史原因,在改革不断进行的同时,仍然不可避免地存着一系列问题,这就需要进一步探索,加快改革的步伐,以适应日新月异的金融市场。

吸收存款是各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合作银行,实现资金流动性、盈利性的主要资金来源。如果不吸收存款,单纯靠银行极其有限的自有资本作为营运资金,则银行业是很难扩展的。我省农村信用社存款突破2000亿,是我省农村信用社不断强大,不断成熟的标志。但可喜的背后,我们更应该思索潜在的危机。

就全国而言我们**经济相对比较落后,无可厚非金融业就相对不发达,对于我们信用社来说有喜有悲。

1、喜的是天时、地利、人和。地利,在我省范围内,信用社基本上可以说是活跃在农村市场中唯一的金融机构,有垄断的倾向。农村可以说是作为我省乃至全国最大的市场,其存款量虽没有城市规模大,但也不容忽视。再加上受美国金融危机的影响,房地产行业、制造业等相关产业的萎缩,国内经济生活将要发生一定的改变,大量农民工辞职、失业、返乡,再加上国家对农村土地实行“流转制”,大量资本将会涌入农村,新一轮的农村圈地即将发生,农业生产规模化必将在农村兴起,外来的农村市场必定是新型宠儿。另一方面不难发现我们信用社农村散户存款多为一年期以上的定期存款,相比较其它商业银行,散户多以活期存款为主,流动性较强,这就提升了信用社存款的稳定性,这样优质的存款在其它商业银行,是靠提高利率的金融理财产品获得的,尽管吸收的数量较大,但成本相对较高。

天时、人和,正直信用社改革,有政策的扶持,信用社在融资资本市场上具有明显优势,一些中小企业、农村经济合作组织、个体工商户能够受惠于我们信用社,不言而喻也就相应地有利于存款地吸收,这在我省农村信用社存款数量中应占有相应的比例。

2、悲的是我们应该看到金融机构对有限的金融市场的不断扩张、争夺。去年省银监局已批准在我省XX县区和XX县区筹建村镇合作银行,打破农村信有社在农村市场独霸一方的格局,二级城市的争夺更是有增无减,除国有四大银行以及邮政储蓄在我省二级城市、县级区域设立分支机构,中信银行现进军吕梁地区,光大银行在阳泉正在筹建设立支行,交通银行已在晋中设立了支行,并进一步扩张。这就使我们信用社想到曾经一度时期农行在农村设立营业所,给信用社带了的巨大冲击,我们要以引以为鉴。由于前几年我们信用社发展缓慢,人员老龄化,服务质量较差,服务意识较弱,电子化程度不高,网络银行更是一片空白,我们应认识到我们的不足,加快步伐,逐步改善,提升自身优势,发挥潜在优势,去应对这场争夺战。

二、贷款是银行资本运作最主要的手段,存贷差是银行的主要收入来源,随着金融产品的不断创新,专业银行的中间业务收入在逐年增加,就我们信用社而言,由于发展缓慢,中间业务基本上没有,更不能谈投资等其它项目,收入单一,抵御风险能力较弱,这就要我们加强内控制度,搞高贷款质量,降低风险。

在我们信用社贷款中,存在着历史包袱,不良贷款比例所占比重较大。不良贷款问题在商业银行的经营中一直是个普遍存在的重要问题,尽管我们也采用了以美国为代表的五级分法,即正常、关注、次级、可疑和损失,但我们却没有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去获得全部的信息去分析贷款,去发现隐形问题,贷款五级分类只是一种量性分析法,看到的只是一种表面现象,在实际中如果我们把1998年的一笔贷款收息贷本,转成2008年的新贷款,表面上不良贷款降低了,但实际上存在隐形的问题,风险是不能逃避的,但可以避免,我们可以重新认定,计提其呆账准备,来化解风险。

美国的金融危机爆发的根源就是贷款问题,贷款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银行的安全性、盈利性,对于我们信用社来说更应该加大关注力度。不能光看每年我们的盈余是多少多少,为了弥补和抵御已经得到识别或隐藏的信用分险,我们应该严格计提专项准备金,加大计提力度,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计提的方式不能以平均方式计提,应严格划分,例如美国,正常类0~1.5%,关注类5~10%,次级类20~35,可疑类50~75%,损失类100%,可以根据我们的实际情况,严格划分,重新认定,严格计提,而且在这一基础上计提比重再有所提高,以确保银行的经营处在稳固的基础之上。

三、发展中间业务,加强金融产品创新,不能只停留在靠存贷差。中间业务不需要运用自己的资金而代理客户承办支付和其他委托事项,并据以收取手续费,它是一种无风险业务,中间业务收入在股份制商银行收入中的比例在逐年增加,在金融业比较发达的西方金融机构的中间业务收入比重将近50%。而我们信用社网络

系统不建全,全省各地信用社都没有实现通存通兑,更何况全国,在加上金融人才短缺,没有任何金融产品,人员素质又相对较低,严重制约了其发展,在金融市场争夺中处于劣势。

这就需要我们去想办法,去学习,例如在我们省多数农村有信用社,而没有电信营业网点、网通网点以及移动网点,村里的老百姓需要赶好几十里路去城里办理,我们可以加强合作

,去代理收费,以获得手续费。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当你走在城市的街上,你会发现银行网点跟饭馆一样到处都是,怎么去吸引顾客,这就需要我们去思考;①提升员工素质,在其它商业银行,员工的薪水跟业务水平挂钩,经常进行员工业务水平比赛,这就是一种吸引顾客的内在措施;②改善营业网点硬件设施,当你进入其他一家商业银行网点,你会感觉到整个营业厅宽敞明亮,给人以舒适的感觉;③另一方面可以搞一些活动,比如每年给予存款5万元以上的客户一定的物质奖励,以此来加强宣传,吸引顾客,以社会效应来刺激经济效益。

金融产品方面,如小额信用贷款,是我们信用社的一种主打产品,我们可以以信用卡的方式去办理,向其它商业银行一样,专门成立一个小额信用卡部门进行监督、管理,既使顾客办理感到方便快捷,又有利于加强风险的管理,以此减少各网点的风险。金融产品很多,需要我们培养一支金融团队,不断地去创新,去适应金融市场,去满足顾客的需求。

这只是个人的一点看法而已,信用社的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一步一步的前行。通过几年的改革,我们已经看到了成就,但未来的道路更加艰难,尤如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信用社要发展,就要用新思想,新理念,去接受新挑战。

第五篇:科学把握当前农业农村发展形势当前我国农业农村发展形势

摘要:在中国这个农业大国,农业发展和农村经济的状况直接影响到我国农村改革,从而影响到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经过中国农民半个多世纪的艰辛探索,中国农业经过曲折的变革与发展,在集体所有的土地上重建了农户经济,终于解决了农民的温饱问题,继而向小康社会迈进,市场化改革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农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正朝着现代化方向前进。可以预料,随着知识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经济时代的到来,21世纪中国农业将要经历一场新的科学技术、发展模式及经营方式的深刻变革,呈现出一系列新的特点和新的趋势。关键词: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形势

1.我国农村发展现状分析

中国农村农业的现状是家庭分割制度,既按人口分地,每家只有几亩或十几亩的小块天地,这就十分不利于田地的统一管理和合理开发。不过,这主要是因为中国农民的人口众多,无其他大块的经济来源。

2.21世纪中国农业发展的新趋势

依我个人理解及查阅资料,我认为我国农业农村发展的新动向、新层面表明,我国农业的发展将出现以下的新趋势或是我的个人建议。

2.1改变农村农业的经营承包方式

现在,中国的农村仍然是小块分割制度,既浪费资源又不好管理,效益不是很高。虽然养活了几亿的农村人口,可并不能使他们致富,处于一种中间状态,反而束缚了劳动力。若改为大块承包方式,不仅好管理,提高效率,而且使一部分人彻底从农业中解脱出来专心从事其他行业发展。但有一个必要的前提,就是大块经营技术,这就需要人才的投入和国家的支持。不过,现在许多国家已有了先例,比如美国、俄罗斯,我们可以借鉴他们的经验。

2.2推广生态农业

我国生态农业是按照生态学和生态经济学原理,应用系统工程方法,把传统农业技术和

现代先进农业技术相结合,充分利用当地自然和社会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地规划、设计和组织实施的综合农业体系。它以发展大农业为出发点,按照整体协调的原则,实行农、林、牧、副等统筹规划,协调发展,并使各业互相支持,相得益彰,促进农业生态系统物质、能量的多层次利用和良性循环,从而实现农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中国21世纪议程》正确地总结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发展生态农业的经验,明确指出:“生态农业作为一种可持续农业模式,也正在逐步试验推广,目前试验已从生态农业户、村、乡发展到生态农业县。”因此,中国生态农业和国际可持续农业是一致的。我国各地生态农业建设经验已经证明,它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为21世纪中国农业与农村现代化建设发展开辟了新的有效途径。

2.3重视海洋农业

海洋农业是一种利用海洋这一巨大的资源宝库,发展以海洋捕捞、海洋养殖为重点的新型农业。因此,像对待地力一样提高“海力”,促进水产养殖、向集约化、农牧化方向发展,营造“海洋农场”、“海洋牧场”、“海洋林场”,开发海洋生物资源。创建海洋农业目前方兴未艾,发展海洋农业已成为21世纪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目前,我国海洋农牧化技术的开发与应用尚处于初级阶段,海洋农业发展潜力巨大,前景广阔。在海洋开发方面,应该把发展海洋农业放在重中之重的地位。

2.4探索基因农业

在知识经济时代,生物技术将得到广泛应用。克隆技术、新的尖端生物加工法的应用与发展,给人类带来无限憧憬。生物技术突破了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之间与物种之间的界限,实现了基因的界间转移,极大地拓宽了生物界种质优势的利用。人们不仅可以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改良现有的农作物品种,而且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创造新的动植物品种。近10多年来,我国在转基因抗虫、抗病毒和品质改良农作物与林木方面,对转基因大豆、棉花、烟草、马铃薯、小麦、玉米、甜椒、花生、菠菜等进行田间试验。其中,抗叶病毒的转基因烟草已大面积生产应用,抗棉铃虫的转基因棉花已进入大面积应用示范阶段,取得了可喜的成绩。随着农业生物技术的迅速发展,基因农业必然成为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新的增长点。不过,这是把双刃剑,处理不好,小则带来食品安全,既转基因作物会对身体产生危害,大则带来物种和生态危机。

2.5建立网上农业

在知识经济时代,农业各个方面的信息进入电脑网络。气候、土壤、水与物种等环境资源信息,生产资料供求信息,农产品生产、流通、价格信息,科技、教育、政策法规等信息,通过计算机联网,成为人类共享资源。中国农业信息网站已于1998年开通,主要栏目有:科技教育信息网、菜篮子信息网、畜牧兽医信息网、花卉信息网、果业信息网、包装信息网、气象信息、供求热线、农业信息、农业产品资讯等。越来越多的农民已经发现,互联网用途广泛、使用方便,而且充满乐趣。如河南、山东的农民种植的苹果、花生等农副产品,不但通过网络打开销路,产品还飘洋过海卖给了外国人。信息网络化使农业生产经营突破地域限制而走向国际化、全球化成为可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