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玉裁论词义的引申义_第1页
段玉裁论词义的引申义_第2页
段玉裁论词义的引申义_第3页
段玉裁论词义的引申义_第4页
段玉裁论词义的引申义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段玉裁论词义的引申义

段玉洁的《说文解字注》(以下简称“段注”)是中国传统语言学的一部优秀著作。本文以“三个方面”的视野贯穿全文,全面考察了汉代形音义的历史发展和内在联系。他在《说文解字》(以下简称《说文》)的研究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其中之一是对系统语言的引用和意义的系统思考。什么是词义引申呢?陆宗达、王宁认为:“引申是一种有规律的词义运动。词义从一点(本义)出发,沿着它的特点所决定的方向,按照各民族的习惯,不断产生新义或派生新词,从而构成有系统的义列,这就是词义引申的基本表现。”(p109)蒋绍愚先生认为:“引申是基于联想作用而产生的一种词义发展。甲义引申为乙义,两个意义之间必然有某种联系,或者说意义有相关的部分。从义素分析的角度来说,就是甲乙两义的义素必然有共同的部分。一个词的某一义位的若干义素,在发展过程中保留了一部分,又改变了一部分(或增,或减,或变化),就引申出一个新的义位,或构成一个新词。”(p71)说法虽然不同,但基本点是一致的,即:从本义发展出新义的词义运动。所以引申义就是从本义发展而来的与本义相关的词义。关于词义引申问题,前贤多有论及,但未成系统。真正大量罗列引申义项,阐发引申义列,提出引申理论,总结引申规律的,段玉裁应该是第一个。本文具体讨论的是《段注》中词义引申的体例及段玉裁在词义引申研究中所作的贡献。1一、引用段注释中描述的含义的例子(一)等画物也所注引段玉裁注释词义的顺序:一般先注本义,次注引申义,后注假借义,有时还加以说明。如:《说文》:“则,等画物也。”《段注》:“等画物者,定其差等而各为介画也……引申之为法则,假借之为语词。”但也有少数先注假借义,再注引申义的。如:《说文》:“迮,迮迮,起也。”《段注》:“此与人部‘作’音义同……‘乍’者仓促意,即‘迮’之假借也。引申训为迫迮,即今之窄字也。”(二)直接标注,即引申义段玉裁在1083个(每个字头下不管有几个引申义,都按一条来算)词条下都直接标明了引申义,有些是标注词头的引申义,即于段氏所谓“本篆”下注其引申义;有些是标注说解词头用词的引申义。1.“引流”的运用段氏认为《说文》全书篆文下标明的都是本义,因此,段氏所注绝大多数是就许慎《说文》中各篆的本义而滋生的引申义。共1057个,按所用术语来分,可分为如下几类:(1)1引伸。段氏标注引申义,使用“引伸”这个术语的最多,此类共730个。如《说文》:“薄,林薄也。一曰蚕薄。”《段注》:“按:草木相迫不可入曰薄,引伸凡相迫皆曰薄。……凡物之单薄不厚者亦无间可入,故引伸为厚薄之薄。”(p41)(2)引申。段氏使用“引申”这个术语的共324个词条。“引伸”与“引申”交替出现。人部以前全用“引伸”,从人部“倾”开始出现第一个“引申”;火部以后,“引申”渐多。火部至心部多用“引申”,其间杂以“引伸”,水部则全用“引伸”。水水部至全书末尾几乎全用“引申”,只有雨部“云”,女部“母”、“威”、“媾”、“奴”、“女隋”、“好”、“”、“如”、“妆”,“”部的“才”,金部的“郭金郭金”12个词标“引伸”。戈部的“戚”和车部的“轴”兼用“引伸”和“引申”,为何兼用?有待探讨。(3)引。用这个术语的只有“凯”和“饶”。(4)引而伸之,只有见部“觏”用这个词语。《说文》:“觏,遇见也。”《段注》:“《召南·草虫》曰:‘亦既见止,亦既觏止。’传曰:‘觏,遇也。’……毛云‘遇也’,实含会合之义。故引而伸之,必俟脱缨烛出,昏礼既成,乃自信可以宁父母心。”2.训释词的标注为了讲解词头,段氏注出了某些训释词的引申义。如《说文》:“俗,习也。”《段注》:“习者,数飞也。引申之凡相效谓之习……”在此词条下,段氏为了讲清楚“俗”的意义而注明“习”的引申义。以“习”释“俗”,其实是以“习”的引申义释“俗”。像这样的情况,在《段注》中共有69例。在69个词条下标注了70个训释词的引申义。其中“缛”下标了“繁”、“饰”两个词的引申义。《说文》:“缛,繁采饰也。”《段注》:“繁本训马髦饰,引申之为繁多。饰本训刷也,引申之为文饰。”除以上所用术语外,段氏还用“因之”、“故”、“以为”、“因以为”等来标注词的引申义。如:《说文》:“钩,曲钩也。”《段注》:“曲物曰钩,因之以钩取物亦曰钩。”《说文》:“葩,华也。”《段注》:“草木花取冖冖,故凡物盛丽者皆曰华。”《说文》:“天,颠也。”《段注》:“颠者,人之顶也,以为凡高之称。”《说文》:“苗,草生于田者。”《段注》:“苗本禾未秀之名,因以为凡草木初生之名。”另外,还有一些没有明显标记引申的词,但仍可看出是在说解引申义的。如:《说文》:“鞭,殴也。”《段注》:“鞭所以殴人之物,以之殴人亦曰鞭。”二、段玉科对解释意义的贡献(一)“侧重于讲财”造成“语传统训诂学很早就注意到引申的问题。“《大戴礼记》载虞史伯夷之言:‘明,孟也;幽,幼也。’这是保存在文献正文中最早的训诂。它告诉我们,明暗之义与长幼之义相通,实际上是在讲引申”(p108)。晋代郭璞也有非常强烈的词义引申观念,但他并未涉及引申的基点即“本义”问题。后来,南唐徐锴著《说文系传》40卷,其中虽“有一些阐述字词义项之间内在联系的说法”(p352),但远未成系统。真正“大量罗列‘引申’义项,阐发‘引申’系列,还是应以清段玉裁为第一人”(p356)。如前所述,《段注》中有1083个词条下都直接标明了词义引申。那么,段玉裁是根据什么确定词的引申义的呢?我们认为,段氏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确定引申义。1.申就其观点的系统性探讨许慎著《说文》时已注意到了词义引申现象,但他对词义引申的认识还处于萌芽状态。而段玉裁对词义引申就有了明晰的认识,并将其上升到理论高度,对其进行了系统性的梳理。如:《说文》:“孚,卵即孚也。一曰信也。”《段注》:“此即‘卵即孚’引申之义也。鸡卵之必为鸡,人言之信如是矣。”许慎看到了词的另一种意义,用“一曰”的形式提出,段氏则明确指出这是词义引申现象,并分析了它们的引申理据。2.“附也”—通过古文献来确定。段氏在《段注》中通篇使用“以字考经,以经考字”的方法,确定引申义也不例外,如:《说文》:“仆,给事者。”《段注》:“《周礼》注曰:‘仆,侍御于尊者之名。’然则‘大仆’、‘戎仆’,以及《易》之‘童仆’,《诗》之‘臣仆’,《左传》‘人有十等,仆第九,台第十’皆是。《大雅》‘景命有仆’,毛传:‘仆,附也。’是其引申之义也。”段氏在此注中先列举诸多经书来证明《说文》“仆”的本义正确,然后举出毛传中的例子,说明“附”为“仆”的引申义,使读者明白,此引申义绝非段氏臆造,而是经传所载。段氏通过经传理出了“仆”的词义发展线索,为我们阐明了“仆”的本义及引申义。除经传外,段氏还引用《尔雅》《广韵》等其他文献来确定词的引申义。如:《说文》:“遂,亡也。”《段注》:“《广韵》:‘达也。进也。成也。安也。止也。往也。从志也。’按:皆引申之义也。”《说文》:“俾,益也。”《段注》:“《释诂》:‘俾,从也。’《释言》:‘俾,职也。’亦皆引申之义。”《说文》:“融,炊气上出也。”《段注》:“《释诂》、毛传、《方言》皆曰:‘融,长也。’此其引申之义也。”3.“士”的意义如:《说文》:“士,事也。”《段注》:“《豳风》、《周颂》凡三见。《大雅》‘武王岂不仕’传云:‘仕,事也。’郑注表记申之曰:‘仕之言事也。’士事叠韵,引申之凡能事其事者称士。《白虎通》曰:‘士者,事也。任事之称也。’故《传》曰:‘通古今,辨然不,谓之士。’”“士”的意义发展在文献中都可见到,段氏提炼文献中对“士”的解释,用总结性的语言“引申之凡能事其事者称士”,确定了“士”的引申义。有时段氏推断引申义,未用文献证明,这一般是因为证明这些引申义的文献资料较丰富,较常见,无需标明。如:《说文》:“如,从随也。”《段注》:“引申之,凡相似曰如,凡有所往曰如,皆从随之引申也。”(二)段注释中含义的普遍性和系统性在《段注》中,段玉裁不但确定了大量词的引申义,而且将引申问题提到了理论高度,揭示了词义引申的普遍性和系统性。1.《说文》第283条《说文》收词9353条,段氏明确指出“引申”的就有1083条,占《说文》词条总数的11%,另外还有大量未明确指出“引申”而实际上是在说解引申的词条。可见,段氏对引申问题已非常重视,并且将其普遍运用到自己的注解当中。2.“义之相则引”与“余义之引”段氏在《段注》中,间或提出引申理论,这些理论粗看起来似乎无甚联系,但将他们放到一起认真研究,就能发现段氏在词义引申研究上的思路。如:《说文》:“支页,举头也。”《段注》:“如郑说则支页所以支冠,举头之义之引申也……唯举头曰支页,故载弁亦曰支页,义之相因而引申者也。”“义之相因而引申”,说明了词的本义与引申义之间存在“相因”关系,引申义是在因循本义的基础上才产生的。又如:《说文》:“至,鸟飞从高下至地也。”《段注》:“凡云来至者,皆于此义引申假借。引申之为恳至,为极至。许云:‘到,至也。’‘臻,至也。’此本义之引申也;又云:‘亲,至也。’‘亲宀宀,至也。’此余义之引申也。”这个注解为我们分析了“至”的引申义列和词义发展过程。“本义之引申”、“余义之引申”说明了词义不仅可以直接引申,即“本义之引申”,也可以间接引申,即“余义之引申”。分析直接引申与间接引申,对理清词义的发展脉络有着重要的意义。段氏对词义引申普遍性和系统性的认识,开创了对汉字本义及其引申义系统研究的新方法,即:以汉字的形体为依据,探求字的本义;以字的本义为核心,推求词义的引申线索,重建每一个汉字的词义系统。这对汉语词汇系统的研究具有深远的意义。(三)段伯纳在解释意义上的理论词义引申有其自身的规律,用现代提出的词义引申规律与《段注》相参照,会发现它们几乎都能在《段注》中找到自己的痕迹。1.词义的发展方向由个别到一般的引申,指代表个别事物的词义引申为代表同类一般事物的词义。这种引申在《段注》中较常见。如:《说文》:“粉,所以傅面者也。”《段注》:“引申为凡细末之称。”《说文》:“臼,舂臼也。”《段注》:“引申凡凹者曰臼。”《说文》:“宇,屋边也。”《段注》:“引申之凡边谓之宇……宇者,言其边,故引申之义又为大。”《说文》:“朕,我也。”《段注》:“舟之缝理曰朕,故札续之缝亦谓之朕……本训舟缝,引申为凡缝之称。”《说文》:“库,兵车藏也。”《段注》:“引申之,凡贮物舍皆曰库。”《说文》:“气,云气也。”《段注》:“气本云气,引申为凡气之称。”《说文》:“柄,柯也。”《段注》:“柄之本义专谓斧柯,引申为凡柄之称。”“粉”的本义是一种用来敷面的东西,细末状,所以引申为凡细末。“臼”的本义是一种用来舂米的器具,中间凹陷,所以引申为凡凹陷的东西。这说明词义的发展方向跟事物的形状有关系。这些词本指个别的东西,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词汇量的需求扩大,一个词仅指一种东西远远满足不了需要,因此,人们根据这些词所指事物的形状将其进行推演,引申指所有与之类似的东西。另外,我们发现这些词的本义中包含了两种意义:“限制意义”和“核心意义”。如:“宇”的本义是“屋边”,“屋边”这个词本身就包含“屋”和“边”两个含义。“屋”是用来限制“边”的,“边”是核心意义,“屋”是限制意义。如表1所示:造字之初,每个词语均指个别的特定的事物,后来这些词的核心意义得到加强,限制意义越来越弱,最后,限制意义完全消失,词义就完成了由个别到一般的引申。段氏对这一现象看得很清楚,所以他非常自信地使用“引申为凡某之称”“引申之凡某皆曰某”等句式来揭示词义的发展方向。与由个别到一般的发展方向相反,还有由一般到个别的引申,如:《说文》:“金,五色金也,黄为之长。”《段注》:“故独得金名。”“金”本是一切金属的通称,后来随着冶金事业的发展和语言交际的需要,许多金属专有其名,如“铁”、“铜”等,“金”的词义范围便随之缩小,成为金属中最主要、最珍贵的“黄金”的专名。2.从具体到抽象的运用由具体到抽象的引申,是指表示具体事物的词义引申为表示抽象事物的词义。这类引申在《段注》中占的比例最大。如:《说文》:“须,颐下毛也。”《段注》:“引申为凡下垂之称。”《说文》:“苛,小草也。”《段注》:“引申为凡琐碎之称。”《说文》:“苞,草色也。”《段注》:“引申为凡青黑色之称。”也有由抽象到具体的引申,不过所占比例甚小,如:《说文》:“图,画计难也。”《段注》:“画计难者,谋之而苦其难也。《国语》曰:‘夫谋必素见成事焉而后履之。’谓先规画其事之始终曲折,历历可见,出于万全,而后行之也。故引申之义谓绘画为图。”“画计难”较“绘画”来说,当然要抽象得多,由“画计难”这个抽象的词义引申出“绘画”这个具体的词义,也是词义在具体与抽象之间转变的一种形式。由具体到抽象的引申一般是由事物的状貌或特征加以联想引发出来的。如上例中的“须”,由胡须下垂的样子“引申为凡下垂之称”;“苞”由草的颜色“引申为凡青黑色之称”。此类引申,段氏常用以下句式:“引申为凡某之称”、“引申之凡某(皆)曰某”。由个别到一般的引申和由具体到抽象的引申有相似之处,即都是从个别的、具体的事物向一般的、抽象的事物或概念发展,所以段玉裁对它们所用的句式也基本相同。但二者有着本质的区别:由个别到一般的引申强调引申前后为同类事物,是词义范围由种到属的发展,引申后仍指具体的事物;而由具体到抽象的引申则强调引申义是从具体的本义中抽象出来的,引申后指抽象的事理。如:“颗”由“小头”引申为“凡小物一枚之称”,是由个别到一般的引申;而“颇”由“头偏”引申为“凡偏之称”(p378),则是由具体到抽象的引申。有时,一个词的引申义中,既有由个别到一般的引申,也有由具体到抽象的引申。如“气”、“柄”等词,引申为“凡气”、“凡柄”是由个别到一般的引申,而言“气节”、“权柄”时则是由具体到抽象的引申。3.引申为文饰之义推理引申,指引申义与本义之间存在逻辑推理的关系,可分为直接推理引申和间接推理引申。直接推理引申又分为由因到果的引申和由果到因的引申。先看前者:《说文》:“介,画也。”《段注》:“分介必有间,故引申为间。”《说文》:“刷,饰也。”《段注》:“去尘而得光明,故引申为文饰之义。”段氏在上例中标明了引申理据,使我们清晰地看到了本义与引申义之间由因到果的逻辑推理关系。段氏所用句式“故引申为某”也恰当地将此类引申与其他类别区分开。而下面一例则不同:《说文》:“莹,玉色也。”《段注》:“谓玉光明之貌。引申为磨。”玉只有经过磨制才能呈现光明之貌,所以,磨为因,光明为果,这是由果到因的引申。这种引申在《段注》中是很少见的。间接推理引申,指经过两个或两个以上推理层次的引申。如:《说文》:“烈,火猛也。”《段注》:“引申为光也,业也。又《方言》曰:‘馀也。’按:烈训馀者,盛则必尽,尽则必有所馀也。”“盛则必尽”为第一层推理,“尽则必有所馀”为第二层推理。经过两层推理方得出“馀”为“盛”之引申义。段氏采用“故引申为某”这样的句式,表明词义引申呈现因果关系,这种间接推理引申体现了段氏极强的思维逻辑性。不过段氏未明确提出这条规律的名称。4.本作的引申义动静转移引申,指表示动作的词义转移引申为表示名称、性质、状态等的词义;或与之相反,表示名称、性质、状态等的词义转移引申为表示动作的词义。“这是一种古代书面汉语里能量极大的引申”(p115)。动静转移引申可分为由动到静的引申和由静到动的引申两种。先看由动到静的引申:《说文》:“悬,系也。”《段注》:“引申之,则为所系之称。”“悬”本指“系”这种动作,引申指“所系”,即“系”着的东西。再看由静到动的引申:《说文》:“贯,钱贝之也。”《段注》:“《汉书》:‘都内之钱,贯朽而不可扌交。’其本义也。《齐风》:‘射则贯兮。’传云:‘贯,中也。’《诗》:‘及尔如贯。’《易》:‘贯鱼以宫人宠。’《左传》:‘使疾其民以盈其贯。’皆其引申之义也。”“贯”本为名词“用来穿钱贝的东西”,引申为动词“穿”。又如:《说文》:“乱,烦也。”《段注》:“烦,热头痛也。引申为烦乱……烦曰乱,治其烦亦曰乱也。”“乱”本指名词“烦”,即“热头痛”,引申指“治其烦”这个动作。动静转移引申的本义与引申义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如:“烦曰乱,治其烦亦曰乱”;“悬”本义为“系”,引申为“所系之称”。本义与引申义之间为施事与受事的关系。另外如:“高下之形曰陷,故自高入于下亦曰陷”,本义与引申义之间是动作与动作发生处所之间的关系。这是由联想产生的,由动态联想到静态,或由静态联想到动态。正如段氏所说“此其相生之名义也”(p218),引申义是根据本义经过联想生发而来的。段氏发现了这个动静转移引申的规律,他用“体用同称”来概括:《说文》:“梳,所以理发也。”《段注》:“器曰梳,用之理发亦曰梳。凡字之体用同称如此。”“体用同称”是段氏总结得最完整的词义引申规律,它揭示了引申前后两个义项的内在联系:表示名称的词义(即“体”)与表示动作的词义(即“用”)可以同用一个词。上例中,“梳”为“体”,“用梳理发”为“用”,二者用同一个词“梳”来表示。另外,段氏还常用“某曰某,(所以)某亦曰某”这个句式来为动静转移引申作标志。5.“人”到“物”物人转移引申,指词义由专指物引申指人,或与之相反,由专指人引申指物。如:《说文》:“喁,鱼口上见。”《段注》:“喁本状鱼,引申他用。如《论语》:‘素王受命谶,莫不喁喁延颈归德。’……”“喁”本状鱼口向上露出水面,这个意义扩大推及于人则引申为众人向慕之状。段氏根据大量文献,推出“喁”由状鱼引申为状人,此为由物到人的引申。再看由人到物的引申:《说文》:“尾,微也。”《段注》:“人可言尸,禽兽不得言尸也。凡全书内严人、物之辨每如此。”在《说文》中,许慎严格区分人名和物名,但是在现实生活中,人名与物名有着密切的联系,词义引申打破了人与物之间的界限,段氏发现了这种规律。在“家”字的注解下,段氏明确表示:“窃谓此篆本义乃豕之居也,引申假借以为人之居。字义之转移多如此。……人居聚处借用其字。久而忘其字之本义。引申之义得冒据之。盖自古而然。”(p338)此为段氏揭示的物人转移引申规律。6.申为词之,分极也实虚转移引申是指词义由实到虚或由虚到实的引申。首先是由实到虚的引申:《说文》:“岂,还师振旅乐也。”《段注》:“岂本重难之词,故引申以为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