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1-2022高考语文模拟试卷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
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o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
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
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济南的秋天是诗境的。诗的境界中必须有山有水。那么,请看济南吧。那颜色不同,方向不同,高矮不同的山,
在秋色中便越发的不同了。以颜色说吧,山腰中的松树是青黑的,加上秋阳的斜射,那片青黑便多出些比灰色深、比
黑色浅的颜色,把旁边的黄草盖成一层灰中透黄的阴影。山脚是镶着一层层的黄色、灰色、绿色、藕荷色等各色条子
虹山顶上的色儿也随着太阳的转移而不同。山顶的颜色不同还不重要,山腰中的颜色不同才真叫人想作几句诗。山
腰中的颜色是永远在那儿变动,特别是在秋天,那阳光能够忽然清凉一会儿,忽然又温暖一会儿。这个变动并不激烈,
可是山上的颜色觉得出这个变化,而立刻随着变换。忽然黄色更真了一些,忽然又暗了一些,忽然像有层看不见的薄
雾在那儿流动,忽然像有股细风替“自然”调合着彩色,轻轻地抹上一层各色俱全而全是淡美的色道儿。有这样的山,
再配上那蓝的天,晴暖的阳光;蓝得像要由蓝变绿了,可又没完全绿了;晴暖得像要发燥了,可是有点儿凉风,正和
诗一样的温柔;这便是济南的秋。况且因为颜色的不同,①。高的更高了些,低的更低了些。山的棱角曲线在晴空中
更真了,更分明了,更瘦硬了。看山顶上那个塔!
1.文中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A.比拟、比喻、夸张B.比拟、比喻、排比
C.对偶、借代、排比D.对偶、借代、夸张
2.将文中画线的句子可改写成:“山脚是镶着各色条子的,一层层的,有的黄,有的灰,有的绿,有的似乎是藕荷色
儿。”从语义、表达效果上看分析不当的是()
A.改后每个修饰成分都单独成小句,有强调作用,句子也更活泼。
B,改后表达出了感知过程,层次感、颜色变化流动更加明显了。
C.改后表述与上下文语体一致,更书面化,描写形象准确。
D.改后增强了画面感和节奏感,也增加读者的阅读兴趣。
3.文中①处补写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那山的高低也更显然了B.这山的高低也更显然了
C.那山的高低棱角更真了D.这山的高低棱角更真了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在当前形势下,教师资格学历标准偏低、教师资格认定缺乏严格把关机制等原因,造成了教师队伍昆等不齐、师
德建设出现滑坡等问题。
B.数据表明数字支付和移动钱包使用量呈火箭般青吞直上,尤其是在18岁到34岁之间的年轻人之间,”出门只带
手机”已成为常态。
C.依据《北京市实施道路交通安全法办法》第八十一条的规定,电动滑板车、平衡车等滑行工具上路行驶,处10元
罚款,但有些人对此罩着圈用。
D.中国每年有近4万名留守儿童死于意外伤害,49.2%留守儿童在过去一年中遭遇过不同程度的意外伤害,加强农村
留守儿童保护刻不容缓。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书法欣赏是书法创作的延伸,不同的的欣赏层次、手法、识见有很大差距,因此作品被夸大、误读的现
象也存在。尤其是共时性的欣赏,受到此时审美的影响,有所倾向性,因此需要历时的递进性欣赏。不管优
秀书法作品作为一种审美形态,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但对于欣赏水平不够的人来说,更多的只是一种感官消遣的作
用。譬如“好看”,或者“不好看”,是从日常生活的出发的,其联想与想象也是非艺术性的,只是依生活
来理解一件迎面而来的作品。消遣方式各种各样,价值向度也不同。但展厅空间提供了一种与外界不同的外
在形式,陌生的、新奇的,使人感到新鲜。每一个欣赏者审美层次不一,在面对作品时感觉差异很大,但是让视觉感
到顺畅、合适,也就成了最基本的条件。所谓“外行看热闹”,也是要给外行提供热闹可看。热闹就是形式,可以延
宕人的欣赏时间,()o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创作者风气理性耳濡目染
B.欣赏者风气理解所见所闻
C.欣赏者习气理解耳濡目染
D.创作者习气理性所见所闻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无论优秀书法作品作为一种审美形态,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但对于欣赏水平不够的人来说,更多的只是起到一
种感官消遣的作用。
B.尽管优秀书法作品作为一种审美形态,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但对于欣赏水平不够的人来说,更多的只是起到一
种感官消遣的作用。
C.虽然优秀书法作品作为一种审美形态,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但对于欣赏水平不够的人来说,更多的只是导致一
种感官消遣的作用。
D.尽管作为一种审美形态,优秀书法作品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但对于欣赏水平不够的人来说,更多的只是一种感
官消遣的作用。
3.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只要是欣赏的外行,使其驻足也没有多大的意义
B.只有让欣赏的外行能够驻足,才更显得有意义
C.欣赏的外行能够驻足,也是很有意义的一件事
D.尽管是欣赏的外行,但使其驻足也是有意义的
4、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在所有介绍英雄事迹的图书里,连环画有的优势:图文并茂,生动形象,简捷方便,且读者众多。比
之别的文本的或者是舞台的、影像的记录方式,它的接受范围更为广泛和灵活。即使在连环画已经大大的
现在,这种记录了过去的英雄,也还是一种最为简便最为亲切的读本。《雷锋》《黄继光》《董存瑞》《杨根思》《刘胡兰》
《罗盛教》《刘文学》《欧阳海》《安珂》等等,以英雄名字命名的连环画曾经0
日常生活里的英雄未必能载入历史,他们也无法谈得清为历史作出了什么重要的推动性的贡献。他们只是在道德
上、在人格上树立了以自己生命为代价的丰碑,这样的丰碑在某些抱持宏大史观的人看来经常是的,所以
由他们把握的历史经常会将这样的英雄有意无意地忽略掉;(),他们以自己的生命付出维护了社会正义和其
他个体生命,从根本上说有助于改善生活着的人类群体的生活秩序和生命质量。记住他们,对现世、对后世的人类,
功莫大焉。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得天独厚今胜于昔不胜枚举举足轻重
B.空前绝后今不如昔不乏其人无足轻重
C.得天独厚今不如昔不胜枚举无足轻重
D.空前绝后今胜于昔不乏其人举足轻重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这种记录的过去的英雄,也还是一种最为简便最为亲切的读本
B.这种记录过去英雄的读本,也还是一种最为简便最为亲切的读本
C.这种记录了过去英雄的一种最为简便最为亲切的读本
D.这种记录了过去英雄的读本,就是一种最为简便最为亲切的读本
3.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但是现实生活着的大众生活秩序和生命质量需要这样的英雄
B.但是忽视他们存在意义的危害是很大的,且已经显现出来
C.但是现实生活着的大众得益于无数的英雄们的奉献与牺牲
D.但是这样的英雄却于现实生活着的大众极为有益
5、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云门道中晚步
李弥逊
层林叠嫩暗东西,山转岗回路更迷。
望与游云奔落日,步随流水赴前溪。
樵归野烧孤烟尽,牛卧春犁小麦低。
独绕耦川图画里,醉扶白叟杖青藜。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诗描绘了漫步云门道中所见暮色笼罩下的山水景色,“山转岗回”“步随"“独绕''等字眼点明行动轨迹。
B.首联总写诗人云门道中所见,以“暗东西"''路更迷”紧扣诗题中“晚步”,勾勒出傍晚山林幽深晦暗的概貌,
为下联展开具体描述蓄势。
C.颌联从诗人主体活动的角度运笔,出句与对句以“望”和“步”分别领起,描绘景象目力所及比脚力所及来得更
为阔远,笔力新俏,推陈出新。
D.尾联写虚,画外沉醉美景的诗人与王维《桐川图》中扶着青藜杖醉酒老叟相映成趣,借助想象,为诗境凭添了几
许空灵的意味。
2.本诗颈联历来为人们所称道,试赏析其精妙之处。
6、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去以六月息者也。(庄子《逍遥游》)
(2),不如须臾之所学也。(荀子《劝学》)
(3)问君何能尔?.(陶潜《饮酒》)
(4)转轴拨弦三两声,»(白居易《琵琶行》)
(5)报君黄金台上意,.(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6),气吞万里如虎。(李贺《雁门太守行》)
(7)莫见乎隐,莫显乎微,.(《礼记•中庸》)
(8)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苏轼《晁错论》)
7、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面小题。
逸人论
刘再复
“五四”后,现代知识分子大部分都想走科学救国、实业救国、文化救国的道路。但从外国深造回来,他们才发
现社会并没有提供施展才能的职业空间,这样,许多人就不得不去寻找“根本解决”社会问题的道路,即革命的道路,
于是纷纷成了战士。
成了战士自然是好,但有些人确实是书呆,见到剑与火与血就害怕。于是,这些人就想当隐士,也就是“逸人”。
但时代已不允许他们当隐士。那些当战士的知识者指责他们:社会正在大变动,中国人这么苦,你还想当隐士,你的
良心何在?于是当逸人的梦也就纷纷破碎。积极参与“五四”革命运动的周作人,后来就想开辟“自己的园地”,创
造个精神避难所。然而,连他的哥哥鲁迅也指责他。鲁迅认为,谋隐与谋官其实是相通的。他还认为,“古今著作,
足以汗牛充栋,但我们可能找出樵夫渔父的著作来?至于那些文士诗翁,自称什么钓徒樵子的,倒大抵是悠游自得的
封翁或公子,何尝捏过钓竿或斧头柄。要在他们身上赏鉴痣逸气,我敢说,这只能怪自己糊涂”。鲁迅对隐士的批评
有其历史具体性和针对性,而且古来隐士中确有以“隐逸”为手段抬高自己的身份,或身在山林、心在魏阙的人。但
鲁迅没有给一些确实希望逃避政治、逃避官场的作家诗人留下自由选择的空间。这就太激进了。做隐逸选择的人与强
烈介入政治、热衷官场的人确有区别。
陶渊明的诗歌艺术成就,得益于他的隐逸。隐逸不仅为他赢得时间,赢得写作的从容心情,而且使他创造出一种
独特的审美境界。这种境界和道家乐天安命相通,但不同于道家的逍遥无为,依然执著于日常生活现实,创造一个属
于自己的,能够守得住理想、情操和心灵自由的精神世界。这种境界与平凡生活相连,又超越平凡的生活,不像玄学
佛学般虚幻,又完全不同世俗的琐碎平庸。这种境界使他创造出“平淡”的独到的诗歌风格,给文学史留下了千年来
的永恒诗味。面对的是平常的山野田园,闪射的是“生与死”思索的形而上光辉。那个时代能容纳陶渊明隐逸的存在
方式,真是诗家的大幸。
世界上应当有各种各样的存在方式。隐士在某些方面不及战士,但他们把世上的功名看得淡漠,常常进入深远的
精神生活,于艺术、哲学常有战士难以企及的贡献。竹林七贤、扬州八怪,其实都是逸人或在某一人生阶段是逸人,
但他们的书画诗很有成就。弘一大师和苏曼殊,既当过战士也当过隐士,两种不同的人生体验,使他们的艺术多姿多
彩。李白、苏东坡,时而战士,时而逸人,所以他们的作品不落单一,这与我们一些只会''放声歌唱”的诗人大不相
同,确有丰富与贫乏之分。
“五四”后,能躲进象牙之塔潜心于学术、艺术的知识者太少。逸人表面上回避世人,实际常常是服务世人的典
范。印象画派大师莫奈在远离巴黎的村庄里建立了自己的艺术庙堂,今天变成了世人“朝圣”和享受艺术的地方。
(选自《人论二十五种》,有删改)
1.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有些现代知识分子因无救国的职业空间而转向革命,又害怕流血牺牲继而想归隐。
B.鲁迅认为古代很多隐士有的借隐逸来谋官,有的本身是封翁公子,算不上真隐士。
C.隐逸让陶渊明创造出独特的审美境界,根植现实又超越世俗,汲取道家又超越道家。
D.逸人通过学术、艺术等服务社会,在构筑深远精神生活上常有战士难以企及的贡献。
2.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对周作人“五四”后的选择,鲁迅持指责态度,作者某种程度上持肯定态度。
B.陶渊明所处的时代容纳了他的选择,使得那时代的诗歌风格呈现出多样性。
C.逸人经历使弘一、苏曼殊、李白、苏轼的艺术创造从单一、贫乏走向多姿多彩。
D.莫奈与陶渊明的事例说明创造独特的审美境界和伟大作品必须回归山野田园。
3.作者对“时代与知识者的关系”有怎样的思索?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8、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2010年《国家竞争力蓝皮书》近日在京发布。《蓝皮书》指出,中国的核心竞争力与大国地位不相符合,高端人
才指数、教育与健康指数等均与美国等发达国家有很大差距。在人力资源总量上,中国依靠人口众多的优势,在C20
国家中排名稳居第一,并远远领先其他国家。这得益于我国高等教育的日渐普及。但更能反映一国人力资本水平的人
力资本构成指数却连续五年排在第18位,指数值仅是美国的1/12,日本的1/10,差距非常大。这说明中国人力资源总
量虽大,但是拥有技能人才、工程师和科学家的比例很低,劳动力整体素质不高。
(摘编自2010年10月25日中国新闻网)
材料二
1949年,中国的起跑线非常低,各项指标甚至低于一些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的平均水平。当时印度的铁路是中国
的三倍;印度人的平均寿命比中国人长5.6岁;印度的主要工业产出,比如钢铁、化肥、煤炭、水泥、电力等,都远
超中国。短短半个多世纪的时间,是什么让中国以如此惊人的速度发展呢?这其中的关键就在于,中国一直为之奋斗
而印度忽视的一件事——全民扫盲运动。新中国成立之初,全国5.5亿人口,其中80%是文盲。而到2018年,中国人
的识字率已经达到了96.4%,已接近中等收入国家水平。而当今印度的识字率不到75%,这意味着与印度相比,我们
少了2.6亿文育。这堪称人类文化教育史上的奇迹。
“扫盲”为每一个中国人带来的,不仅是基本知识文化水平的进步,更是一种教育普及、终身学习的理念。20世
纪60年代以来,“功能性扫盲”概念开始在全世界传播。功能性文盲是指具有阅读、书写或计算能力,但是却缺乏利
用这些能力来处理某些日常生活事务的人。因此,以识字为主要目的的扫盲方式已经逐渐难以为继,扫盲向更广泛的
教育内容拓展。消灭文盲,最终要靠基础教育的发展。经过数十年努力,我国教育普及程度已达到或超过中高收入国
家平均水平;中国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0.6年,义务教育机制的建立、发展和普及、完善,堵住了新文
盲产生的源头。
(摘编自瞭望智库《凭啥中国能远超印度?》)
材料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中国妇女的文盲率在90%以上,女童入学率仅有20%。建国后45年内,全国1.1亿
妇女脱盲,女性文盲率到1993年已降至30%。经过义务教育普及和“春蕾计划”推动,上世纪90年代以来,女童入
学率显著提升。到2000年,中国妇女文盲率降至4.21%,成果较男性更加突出……但女性文盲率仍高于男性。到2002
年,全国仍有500万妇女文盲。占总数的65%。女性文盲主要分布在边远贫困农村,这些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比较落
后,女童的辍学率高,妇女文盲新生、复盲现象还时有发生。有关资料显示,2003年,我国贫困农民家庭劳动力文盲
率为22.4%,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扫盲问题,特别是妇女扫盲问题不得到解决,势必影响全面脱贫和区域均衡发展
目标的实现。
(摘编自温友祥《西部贫困地区妇女教育和培训问题的思考》)
材料四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把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放在国家发展的核心位置,高度重视
人才,重视科技。未来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人才的优势就是国家实力的优势,谁能培养和吸引更
多优秀人才,谁就能在竞争中占据优势。
(摘编自2018年05月26日人民网《科教兴国,人才强国》)
1.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截止至2010年,我国的人力资源总量居世界第一,但相比于美日等发达国家,我们的劳动力整体素质尚有较大差
距。
B.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之初,我国各项事业发展都比较落后,全国文盲人口超过4亿,可以说是一个“文盲大国”。
C.经过建国后全社会几十年的不断努力,我国已经建立并基本普及了义务教育,国民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已到10.6年。
D.截止到上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共有超过1亿名女性脱盲,女性文盲率显著下降,相较于男性脱盲成果更为突出。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成文于2010年,彼时我国正处于综合国力快速提升的阶段,这篇文章反映了作者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和长
远眼光。
B.材料二回顾我国1949年以来取得的扫盲成就,主要通过与印度等发展中国家相关数据的比较,凸显了我国教育的
高速发展。
C.材料三侧重从妇女教育角度以客观辩证的态度审视建国以来的扫盲运动成果,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也正视了
存在的不足。
D.综合前三则材料可知,中国不断前进的进程,也是扫除文盲不断推进的过程,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综合国
力的提升。
3.结合材料内容,简要概括发展教育对于中国崛起和未来发展的意义。
9、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面小题。
一潭清水
张炜
海滩上瓜田里,两个看瓜的老头脾气不一样。老六哥躺在草铺的凉席上凉快,徐宝册却偏偏愿在中午的瓜地里走
走、看看。
有个叫小林法的十二三岁的孩子常来瓜铺子里。小林法到了铺子里,就像到了自己家里一样。他躺在凉席上,两
脚却要搭在宝册又滑又凉的后背上,舒服得不知怎么才好。小林法在铺子里玩不了一会儿,就嚷着要吃西瓜。他的肚
子圆起来时,就挪步走出铺子,往瓜地当心那里走去了。
那里有一潭清水。
那潭清水是掘来浇西瓜的。平展展的水面上,微风吹起一条条好看的波纹。潭水湛清,潭中的水草、白沙都看得
一清二楚。这实在是一个可爱的水潭。小林法常在这儿游上几圈,洗去身上的盐水沫儿。他从水中出来,圆圆的肚子
消下去了,又重新吃起西瓜,直到只剩下一块块瓜皮。老六哥说:“你真是个'瓜魔'!"徐宝册点点头:“瓜魔!
瓜魔!”日子长了,他们仿佛忘记了小林法的名字,只叫他“瓜魔”了。
瓜魔原来是个收养在叔父家里的孤儿。他对读书并没有多少兴趣,叔父对管教他也并没有多少兴趣,他从五六岁
起就在大海滩上游荡了。他在瓜田,绝对没有白吃西瓜,他常常帮助给瓜浇水、打冒杈,一边做活一边笑,在太阳底
下一做就是半天。徐宝册疼他,喊他进草铺里歇一歇,老六哥却总是吸一口烟,笑眯眯地望他一眼说:“让他做嘛!
用瓜喂出来的一个好劳力嘛!”瓜魔隔不了几天就要来一次,徐宝册和老六哥吃不完他的鱼,就用柳条儿穿了晒鱼干。
这天,太阳偏西的时候,瓜魔又来了。该徐宝册守夜时,他把瓜魔叫醒,两人一起到地边上支起小锅煮东西吃。
徐宝册点上了烟锅,吸了几口,说:“讲点故事吧……”
瓜魔吃着瓜说:"我想起一个故事来——这可不是编的,一点不是。那一年芦青河派水,听人说河里的鱼多极了。
好多人都鼓动我进河捉鱼去。那一天大雾,河里这天没有多少人捉鱼,我直顺着水游下去,就在河口那儿的一片大水
湾里停住了……我在那儿捉到一条很大的鱼,我像抱个小孩儿一样把它抱上岸来,后来走在路上,累了歇息的时候,
我就搂着这条鱼睡去了。醒来一看,鱼不见了,肚子上只沾了几片鱼鳞……”
“哪去了呢?”徐宝册蹲起身子,惊讶地问。
瓜魔揉揉眼睛:“谁知道!到现在我也不知道。只是第二天我到龙口街上赶集,看见一个小姑娘卖一条鱼,越看,
那鱼越像我捉的那条……”
徐宝册不作声了。他开始吸那杆烟锅。瓜魔讲到这儿像是疲倦了,身子一仰躺了下来。
村子里来人告诉徐宝册和老六哥,晚上要开会商量责任田承包的事。傍晚老六哥回村开会去了,半夜时分才回来。
老六哥笑模笑样的,这使徐宝册的心一下子放了下来。
天亮了,他们立即着手在靠近槐林处架荆篱笆了。瓜魔来了,就忙着为他们砍荆棵子……徐宝册告诉瓜魔:瓜田承
包下来了,这片西瓜就和自己的差不多了。瓜魔听了乐得不知怎么才好。
吃完饭后,照例要吃西瓜了。徐宝册见老六哥不愿动弹,就自己到田里摘来两个。可是吃瓜时,老六哥只是吸烟……
瓜魔离开以后,老六哥板着脸,慢声慢气地说:“瓜魔不能多招惹的,他不是个正经孩子。”
徐宝册哼一声,担过头去说:“瓜魔是个好孩子!”
“你看看吧,”老六哥往瓜魔常来的那个方向指点一下说,“正经孩子有他那个样儿吗?黑溜溜像铁做的,钻到
水里又像鱼,吃起瓜来泼波泼愣!
徐宝册眼望着北边的海岸线说:“我早就知道你是舍不得那几个瓜!瓜魔平日里帮瓜田做了多少活儿?送来多少
鱼?你也全不顾了……”
终于有一天徐宝册对老六哥说:“六哥!我今天要跟你说:我不想在瓜田里做下去了。你另找个搭档吧。”
徐宝册离去了。半月之后,他重新与别人合包下一片海滩葡萄园,到园里看葡萄去了……瓜魔又常常去园里找他
玩。
一个晚上,他们仰脸躺在草铺里,瓜魔又把脚搭在了徐宝册光滑的后背上。他用那沙沙的嗓子唱着什么,声音越
来越轻,终于一声不响了。停了一会儿,他对徐宝册说:“我真想那个瓜田……”
徐宝册笑笑:“你想吃瓜了?瓜魔!”
瓜魔坐起来,望着迷茫的星空,执拗地摇摇头:“我是想那潭清水……真的,那潭清水!”
徐宝册没有作声。
这是个清凉的夜晚,风吹在葡萄架上,刷刷地响……徐宝册声音低缓地自语道:“葡萄也需要个水潭呢,我想在
这儿动手挖一个...”
瓜魔的眼睛一亮:“水潭不是好多人才挖成的吗?我们能行?”徐宝册点点头。
瓜魔笑了:“我真想那潭清水……”
一个早晨,一老一少真的找块空地,动手挖水潭了。大概泥土很硬,他们一人拿一把铁锹,腰弯得很低,在橘红
色的霞光里往下用着力气……
(选自《人民文学》1984年第6期,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中对两个瓜田老头的描写,采用了对比手法。如对待小林法,徐宝册是真心喜欢;老六哥则是看中他可以干
活,是个好劳力。
B.小林法是个孤儿,他生活在这片大海里,整天在里面游来游去,被人欺负,他喜欢到瓜地去,是因为瓜地有瓜,
有长辈关怀。
C.实行承包责任制后,老六哥出于对承包瓜田负责的态度,精心算计着年底能够赚到多少钱,对待小林法的态度也
变了。
D.小说结尾写徐宝册和小林法动手挖水潭,其中“在橘红色的霞光里往下用着力气”一句含蓄隽水,引发读者思考,
回味回味无穷。
2.请简要分析徐宝册这一人物形象。
3.小说以“一潭清水”为题,有哪些作用。
10、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①贺瑰,字光远,濮州人也。事郛州朱宣为都指挥便。梁太祖攻朱瑾于兖州,宣遣瑰与何怀宝、柳存等以兵万人
救充州,瑰趋待宾馆,欲绝梁饷道。梁太祖略地至中都,得降卒,言瑰等兵趋待宾馆矣!以六壬占之,得“斩关”,
以为吉,乃选精兵夜疾驰百里,期先至待宾以逆瑰,而夜黑,兵失道。旦至铤野东遇瑰兵击之瑰等大败。瑰走,梁兵
急追之,瑰顾路穷,登冢上大呼日:“我贺瑰也,可勿杀我!”太祖驰骑取之,并取怀宝等数十人,降其卒三千余人。
是日,大风扬沙蔽天,太祖日:“天怒我杀人少邪?”即尽杀降卒三千人,而系瑰及怀宝等至兖城下以招瑾,瑾不纳,
因斩怀宝等十余人,而独留瑰。瑰感太祖不杀,誓以身自效。从太祖平青州,以为曹州刺史。太祖即位,累迁相州刺
史。末帝时,迁左龙虎统军,宣义军节度使。
②贞明元年,魏兵乱,贺德伦降晋,晋王入魏州。刘挟败于故元城,走黎阳,贝、卫、洛、磁诸州皆入于晋。晋
军取杨刘,末帝乃以瑰为招讨使,与谢彦章等屯于行台。晋军迫现十里而栅,相持百余日。瑰与彦章有隙,伏甲杀之,
庄宗喜曰:“将帅不和,梁亡无日矣!”乃令军中归其老疾于邺,以轻兵袭濮州。瑰自行台蹑之,战于胡柳陂,晋人
辎重在阵西,瑰军将薄之,晋军乱,斩其将周德威,尽取其辎重。军已胜,阵无石山,日暮,晋兵仰攻之,魂军下山
击晋军,瑰大败,晋遂取濮州,城德胜,夹河为栅。瑰以舟兵攻南栅,不能得,还军行台,以疾卒,年六十二,赠侍
中。有子光图。
(《新五代史•列传•梁臣传》节选)
1.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1)梁太祖略地至中都()
(2)瑰军将海之()
2.为下列句中加点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
(1)期先至待宾以迎瑰
A.迎战B.违背C.辜负D.欺诈
(2)誓以身自救
A.效法B.奉献C.证明D.验证
3.把第②段画线句译成现代汉语。
瑰以舟兵攻南栅,不能得,还军行台,以疾卒,年六十二,赠侍中。
4.用“/”为第①段画线部分断句(限断三处)。
旦至笆野东遇瑰兵击之瑰等大败
5.根据第②段文意,具体分析晋军最终获得胜利的原因。
6.《四库全书总目》评价《新五代史》称:“叙述祖《史记》,故文章高简”,认为其文笔简洁,叙事生动,与《史记》
不相上下。你认为本文的写法是否符合这种评价?请予以分析。
1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吕太后者,高祖微时妃也,生孝惠帝、女鲁元太后。及高祖为汉王,得定陶戚姬,爱幸,生赵隐王如意。孝惠为
人仁弱,高祖以为不类我,常欲废木于,立威姬子如意,如意类我。戚姬幸,常从上之关东,日夜啼泣,欲立其子代
太子。吕后年长,常留守,希见上,益疏。如意立为赵王后,几代太子者数矣,赖大臣争之,及留侯策,太子得毋废。
吕后为人刚毅,佐高祖定天下,所诛大臣多吕后力。高祖十二年四月甲辰,期长乐宫,太子袭号为帝。吕后最怨戚夫
人及其子赵王,乃令永巷囚戚夫人,而召赵王。王来未到孝惠帝乃仁知太后怒自迎赵王霸上与人皮自挟与赵王起居饮
食太后欲杀之,不得间。孝惠元年十二月,帝晨出射,赵王少,不能蚤起。太后闻其独居,使人持鸩饮之。孝惠还,
赵王已死。太后遂断戚夫人手足,去眼,仓耳,饮瘩药,使居厕中,命日“人彘”0居数日,乃召孝惠帝观人彘。孝
惠见,问,乃知其戚夫人,乃大哭,因病,岁馀不能起。孝惠以此日饮为淫乐,不听政,故有病也。七年秋,孝惠帝
崩。发丧,太后哭,泣不下。目俵子张辟猥为侍中,年十五,谓丞相曰:“太后独有孝惠,今崩,哭不悲,君知其解
乎?”丞相曰:“何解?”辟强曰:“帝毋壮子,太后畏君等。君今请拜吕台、吕产、吕禄为将,将兵居南北军,及
诸吕皆入宫,居中用事,如此则太后心安,君等幸得脱祸矣。”丞相乃如辟强计。太后说,其哭乃哀。吕氏权由此起。
太后称制,议欲立诸吕为王,问右丞相王陵。王陵日:“高帝刑白马盟日'非刘氏而王,天下共击之'。今王吕氏,非
约也。”太后不说。问左丞相陈平、绛侯周勃。勃等对目:“无所不可。”太后喜,罢朝。十一月,太后欲废王陵,乃
拜为帝木传,夺之相权,乃以陈平为右丞相。
(节选自《史记•吕太后本纪》)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王来未到/孝惠帝慈仁/知太后怒/自迎赵王霸上/与入宫自挟/与赵王起居饮食/
B.王来/未到/孝惠帝慈仁/知太后怒/自迎赵王霸上/与入宫/自挟与赵王起居饮食/
C.王来/未到/孝惠帝慈仁知/太后怒/自迎赵王霸上/与入宫自挟/与赵王起居饮食/
D.王来未到/孝惠帝慈仁知/太后怒/自迎赵王霸上/与入宫/自挟与赵王起居饮食/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太子,两汉时指皇帝、诸侯王的继承人,诸侯王的继承人后来称“世子”。
B.崩,专指古代皇帝死亡,也叫“驾崩”,取江山少了支柱而会崩塌的意思。
C.留侯,指张良,凭借出色的智谋,协助刘邦赢得楚汉战争,建立大汉王朝。
D.太傅,中国古代职官,始于西周,为帝王之师,掌管礼法,位列三公之一。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吕后追随高祖,因子后宫显贵。吕后在高祖很年轻的时候就做了他的妃子,后来又生下孝惠帝和鲁元公主,最终
在后宫中贵为皇太后。
B.吕后憎恨戚姬,除掉戚姬母子。因受高祖宠幸,戚姬想要将自己的亲生儿子赵王推为太子,这触犯了吕后的利益,
最终戚姬母子被害。
C.吕后为人狠毒,没有容人之量。吕后费尽心机将戚姬的儿子赵王毒死,又命人将戚姬做成了“人彘”,并且叫儿
子孝惠帝来观看“人彘”。
D.昌后任性擅权,培植外威集团。面对孝惠帝之死,吕后并没有因丧子而痛彻心廓,反而处心积虑地培植吕氏政权,
最终得以僭越皇权。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吕后年长,常留守,希见上,益疏。
(2)王陵曰:“高帝刑白马盟曰'非刘氏而王,天下共击之'。今王吕氏,非约也”。
12、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有两家人在路边看见了乞丐,走在前面的一对父母对他们的孩子说:“你不好好读书的话,将来会像他这样。”走
在后面的一对父母却对他们的孩子说:“你要好好读书,将来让这些人都能有工作。”
读了上面的文字,你有怎样的思考?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③不得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
参考答案
1、1.B
2.C
3.A
【解析】
1.本题主要考查辨析修辞手法的能力,属于语言的实际运用,能力层级为E。修辞方法考纲中共考查9种,即比喻、
比拟(拟人、拟物)、借代、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一般说,比喻、夸张、比拟、借代是语言类的修
辞方法;对偶、排比、反复是结构类的修辞方法;反问和设问表述增强语气类的修辞方法。解答本题的关键首先是要
掌握常见修辞手法类型及特征;其次是结合具体的语境判断,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选项。
选段中运用了排比修辞,比如“那颜色不同,方向不同,高矮不同的山”;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比如“忽然像有层看
不见的薄雾在那儿流动”“正和诗一样的温柔”;运用了比拟的修辞,比如“忽然像有股细风替‘自然'调合着彩色,
轻轻地抹上一层各色俱全而全是淡美的色道儿”;使用了对偶句,如“高的更高了些,低的更低了些”。文中没有使
用夸张、借代的修辞手法。排除A、C、D三项。
故选B。
2.本题考查理解句子意思,分析句子的表达效果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阅读语句,理解内容并把握特征;然
后结合语境,找好切入点分析句子的表达效果;最后根据题干要求作答。每个句子都可提炼出一定的内容,有的饱含
着作者的某种思想、情感,或表现了文章的主旨。分析句子表达效果可从以下角度入手:(1)从语言表达上看句子,
可以看是否运用修辞,有无特殊句式,精妙词语运用,语体色彩等;(2)从内容情感上看句子,每个句子本身都可提
炼出一定的内容,也有的饱含作者的某种思想情感;(3)从写作方法上看句子,可以看句子选用的表达方式,看句子
采用的描写方法,看句子运用的表现手法等。本题要求选出改后“从语义、表达效果上看分析不当的是”。
C项,说法有误。从语体上看,改后应是更口语化,描写亲切生动。
故选C。
3.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也考查选用句式的能力,题型是语句复位题。做题时要瞻前顾后,从话题是否统一、
句间逻辑关系是否合理、语言风格是否一致、句式是否合适等角度综合考虑。
结合前面语句“因为颜色的不同”可知,①处补写的语句应是结果句。后面语句说“高的更高了些,低的更低了些”,
所以结果句应写山的高低。C、D项写的是“山的高低棱角”,据此排除C、D两项。山是较远的客观事物,应使用远
指代词“那”,据此排除B项。
故选A。
2^B
【解析】
本题考查成语运用能力。此类试题解答的关键在于两点:仔细审查该词语的语言环境;注意对近义成语的分析辨别。
考查重点是测试那些常见但又容易用错的成语。成语运用是否正确,主要看它是否符合语境。与整个句子的氛围吻合,
与人称相应,与句意一致,使用就是正确的;忽视语境,就会导致用词不当。
A项,良莠不齐:指好的坏的混杂在一起。侧重于品质,不能用于形容水平、成绩等,本语境强调教师队伍品质有好
有坏,符合语境,使用正确。
B项,青云直上:形容官职升得很快很高。本语境修饰对象是“数据”,使用不当。
C项,置若罔闻:好像没有听见似的,不加理睬。本语境强调有些人对交通规则不加理睬。符合语境,使用正确。
D项,刻不容缓:时间一点都不容许耽搁。形容形势紧迫,必须立即行动。本语境强调加强农村留守儿童保护必须立
即行动。符合语境,使用正确。
故选B。
3、1.B
2.B
3.D
【解析】
1.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成语(词语)的能力。考查形式有判断成语(词语)使用的正误和根据语境选择恰当的成语等。
掌握常见的成语错误类型:望文生义、重复、褒贬不当、用错对象、矛盾。成语(词语)使用的正误需要正确理解词
语的意义,辨明感情色彩,弄清使用对象以及使用的特殊要求,避免因成语造成病句等;根据语境选择恰当的成语(词
语)填空需要仔细分析语境,理解成语(词语)的意义,同时还要辨明意义相近的词语的细微差别。解答此题要注意
做题时根据语境分析,一般错误的类型不会一样,所以可以用排除法确定成语的错误类型,错误选项,同时,注意多
义成语的积累记忆。
第一空,创作者:文学、艺术作品的创造人。欣赏者:享受美好的事物,领略其中的情趣的人。根据前文“书法欣赏
是书法创作的延伸”,此处选用“欣赏者”。
第二空,风气:社会上或集体中流行的爱好、习惯等。习气:逐渐形成的不好的习惯或作风。此处显然不是指不好的
习惯或作风,故选用“风气”。
第三空,理解:懂;了解。理性:属于概念、判断和推理阶段的认识。这里指对日常生活的了解,故选用“理解”。
第四空,所见所闻:看到的和听到的。耳濡目染:经常听到看到,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这是生活看到听到的,故选
用“所见所闻”。
故选B。
2.此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首先应熟知病句的类型,最常用的判别方法是划分句子结构成分,先看主谓
宾,再看定状补,判断句子是否存在成分残缺赘余、搭配不当、结构混乱、语序不当等问题。如果结构上没有问题,
可从逻辑意义上分析,看是否有表意不明、句意关系不当等问此题考查辨析病句能力。要了解病句的类型,并能对句
子做语法分析。
“不管优秀书法作品作为一种审美形态,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但对于欣赏水平不够的人来说,更多的只是一种感官
消遣的作用”,两处错误,第一处搭配不当,“不管……但……”不搭配,改为“尽管……但……”;第二处成分残
缺,”……作用”,改为“起到……作用”。
“尽管优秀书法作品作为一种审美形态,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但对于欣赏水平不够的人来说,更多的只是起到一种
感官消遣的作用”
A项,“无论……但……”搭配不当。排除A项。
C项,“虽然……但……”搭配不当;”导致……作用……”搭配不当。排除C项。
D项,”更多的只是一种感官消遣的作用”,成分残缺。排除D项。
故选B。
3.此题考查衔接句子的能力。首先认真阅读文段,了解大意;然后可以根据空句的位置来判断,还可以根据上下文语
境的提示来分析衔接的内容。要求选择语意连贯,逻辑严密的句子。
本题结合选文的中心话题和上文语境”热闹就是形式,可以延宕人的欣赏时间”来看,所要填写的内容,即使是外行,
凑凑热闹也是有意义的,排除A;不是递进关系,只是让不怎么懂欣赏的欣赏者能够驻足也有意义,排除BC。
故选D。
【点睛】
病句题首先应熟知病句的类型,最常用的判别方法是划分句子结构成分,先看主谓宾,再看定状补,判断句子是否存
在成分残缺赘余、搭配不当、结构混乱、语序不当等问题。如果结构上没有问题,可从逻辑意义上分析,看是否有表
意不明、句意关系不当等问此题考查辨析病句能力。要了解病句的类型,并能对句子做语法分析。
4、1.C
2.B
3.D
【解析】
1.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此类试题答题时要熟记所有成语的含义,然后结合语境弄清所用成语
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暗示信息。
本题:
得天独厚:意为独具特殊的优越条件,也指所处的环境特别好,也指人的天赋、机遇非常好。一般为褒义词。
空前绝后:意思是从前没有过,今后也不会再有。夸张性地形容独一无二。也形容非凡的成就或盛况。
第一空:语境是形容“连环画的优势”的,所以应该用“得天独厚”;
今胜于昔:意思是现在好过过去。
今不如昔:意思是现在不如过去,多用于表示对世事的不满情绪。
第二空:语境是说连环画的现在不如过去,所以应该选择“今不如昔”;
不胜枚举:意思是指无法一一全举出来,形容数量很多。
不乏其人:意思是那样的人为数不少。
第三空:语境中的陈述对象是“以英雄名字命名的连环画”,所以应该选择“不胜枚举”;
举足轻重:意思是只要脚稍微移动一下,就会影响两边的轻重。指处于重要地位,一举一动都足以影响全局。
无足轻重:意思是没有它并不轻些,有它也并不重些。指无关紧要。
第四空:陈述对象是“某些抱持宏大史观的人”,再结合下文“由他们把握的历史经常会将这样的英雄有意无意地忽
略掉”,所以此处应该选择“无足轻重”。
故选Co
2.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此类试题答题时应先浏览选项,排除有明显错误标志的句子,然后按照主谓宾的
成分压缩句子,先观察主干部分,是否存在搭配不当、残缺等问题,再分析修饰成分。
本题:
画线句”这种记录了过去的英雄,也还是一种最为简便最为亲切的读本”成分残缺,缺少主语的中心语,可以在“英
雄”的后边加上“的读本”;
A项,搭配不当。“英雄”是“读本”,主宾搭配不当:
B项,正确;
C项,成分残缺。缺少谓语动词“是”,在“这种”后加上“是”;
D项,“就是”一词不能和前文“即使”构成一组关联词,不如“也还是"更符合语境;
故选B。
3.本题考查的是补写语句的基本能力。解答时要注意上下文之间的联系,整体把握,从文段中提炼出关键性词语、主
要信息,根据具体的语境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本题:
结合下文“他们以自己的生命付出维护了社会正义和其他个体生命”中“他们”即这些“英雄”们,所以陈述主语是
“英雄”,依据前后陈述对象的一致性原则判断;
A项,主语是“现实生活着的大众”;
B项,主语是“忽视他们存在意义的危害”;
C项,主语是“现实生活着的大众”;
D项,正确;
故选D。
【点睛】
对于成语题,第一要辨析词义,包括词语的语义侧重点、词语的词义轻重、词义范围的大小等。第二,辨析色彩。包
括词语的感情色彩跟语体色彩。第三,辨析用法。包括搭配习惯、语法功能、使用对象等方面。解答成语题,第一、
逐字解释成语,运用成语结构特点把握成语大意,但要注意不能望文生义;第二、注意成语潜在的感情色彩和语体色
彩;第三、要注意成语使用范围,搭配的对象;第四、弄清所用成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第
五、从修饰与被修饰关系上分析,看修饰成分跟中心词之间是否存在前后语义矛盾或者前后语义重复的现象。
5、1.D
2.①上句写傍晚时分,樵夫砍柴归来,远山上的野火渐渐熄灭,最后一缕孤烟也冉冉散尽;下句写困乏的耕牛僵卧在
犁边,早春时节,田里的小麦还显得很低。②这一联运用动静结合、远近结合、白描等多种描写手法,将农事活动与
自然景物融为一体,紧扣诗题中的“晚”字。③描绘出一幅清新优美的山村春晚图,表达了诗人悠闲愉悦的心绪。
【解析】
1.本题考查的是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及手法赏析的综合能力。题干要求选出“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这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本题中,D项,“画外沉醉美景中的诗人与王维《辆
川图》中扶着青黎杖醉酒老叟相映成趣”理解有误。诗人既在画中又在画外,尾联的精妙之处在于诗人通过想象虚写,
把自己织进了这幅山阴版的桐川图画里,使自己成为与这幅天然图画融为一体的画中人;同时又存在一个画外的自我,
诗人仿佛具有分身术,跑到画外欣赏起这幅有自己在内的云门道中晚步图。
故选D。
2.本题考查的是综合赏析诗句的能力。综合赏析诗句注意从意境的创设、构思的精巧、手法的运用和情感的表达的角
度进行分析,考生要注意结合对所指定的诗句进行分析其内容、意境、情感,要注意把握诗句中的手法及艺术效果。
如此题“樵归野烧孤烟尽,牛卧春犁小麦低。“樵夫下山了,那篝火已熄灭,浅浅的麦地里,牛儿卧在犁旁。画面动
静结合,樵夫下山是动景,牛卧春梨是静景,动静结合描绘出了一派祥和的田园景观,体现了诗人悠然自得的心境。
【点睛】
诗歌鉴赏的选择题,是综合考查对诗歌内容、手法和主旨理解和赏析类的试题,考生在作答这类试题的时候要注意,
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然后仔细辨识选项中是否有对诗歌的解读的错误。这样就能很好的作答这类试题。总之,
考生要认真研读诗句,然后将选项内容与诗句进行比对分析,这样就能很好的作答这类试题了。
6、技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吾尝终日而思矣心远地自偏未成曲调先有情提携玉龙为君死金戈铁马
故君子慎其独也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名句的识记能力。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写下句的直接默写。
本题属于后者。对于直接默写,考生需要根据上下句提示回顾诗句,写出正确句子。默写的时候要注意如下词语:拎、
携、慎、忍、拔。
【点睛】
如何快速背诵课文:
首先背诵前自己要规定时间,把课文多读几遍;然后分读第一句话5到10遍,直到会背,用同样方法读下一句背下一
句,第二句背过时要和第一句连背,以此类推连句成层,连层成段,连段成篇,背完整篇课文;最后对不够熟练和容
易出错地方多下功夫。背诵时不要死记硬背,要边背诵边思考,直到朗朗上口,滔滔不绝,一气背完的地步。只有这
样,书上的营养才能变成自身的力量。
7、1.C
2.A
3.①时代要为知识分子自由选择生存方式提供空间,承认他们的多元价值。②知识分子可以通过自己的选择来回馈时
代和社会,体现自己的价值。
【解析】
1.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重要信息的能力。解答时要找出文章中与选项对应的区间,将选项转述内容与原文内容逐
一分析比对确定答案。分析时要注意关键词语的含义要准确,所涉及内容的因果、前后关系不能颠倒,同时还要注意
叙述角度和表达方式的转换。要注意分辨可能与必然、未然与已然、全称与特称。选项的表述能不夸大不能缩小,也
不能无中生有。
C项,“汲取道家又超越道家”错误。原文是“这种境界和道家乐天安命相通,但不同于道家的逍遥无为,依然执著
于日常生活现实,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能够守得住理想、情操和心灵自由的精神世界”,说的是和道家相通但也有
区别,不是“汲取道家”更谈不上“超越道家”。
故选C。
2.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此
题主要从概念的内涵的方面考核,概括文章的内容较难,答题时首先阅读题干,在文中找到题干对应的区位,然后仔
细分析。
B项,“使得那时代的诗歌风格呈现出多样性”错误。原文为“那个时代能容纳陶渊明隐逸的存在方式,真是诗家的
大幸”。
C项,不是单纯的“逸人经历”使然,而是“既当过战士也当过隐士“使然。
D项,“必须回归山野田园”错误。陶渊明虽然隐逸,面对的是山野田园,但依然扎根于日常生活而又超越平凡的生
活,所以才有独特的审美境界;莫奈虽在远离巴黎的村庄,那只是回避世人实际上还是服务世人,“回归山野田园”
仅仅是个表象。
故选Ao
3.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题干问的是“作者对'时代与知识者的关系'有怎样的思
索?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要通读文章,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大意,在此基础上,仔细阅读题干,明确题目要求,然
后回归文本,仔细阅读,从中筛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信息,进行整合概括回答问题。
结合“但鲁迅没有给一些确实希望逃避政治、逃避官场的作家诗人留下自由选择的空间。这就太激进了。做隐逸选择
的人与强烈介入政治、热衷官场的人确有区别”“那个时代能容纳陶渊明隐逸的存在方式,真是诗家的大幸”“世界
上应当有各种各样的存在方式。隐士在某些方面不及战士,但他们把世上的功名看得淡漠,常常进入深远的精神生活,
于艺术、哲学常有战士难以企及的贡献。竹林七贤、扬州八怪,其实都是逸人或在某一人生阶段是逸人……的诗人大
不相同,确有丰富与贫乏之分”等分析,时代要为知识分子自由选择生存方式提供空间,承认他们的多元价值。
结合“逸人表面上回避世人,实际常常是服务世人的典范。印象画派大师莫奈在远离巴黎的村庄里建立了自己的艺术
庙堂,今天变成了世人‘朝圣’和享受艺术的地方”分析,知识分子可以通过自己的选择来回馈时代和社会,体现自
己的价值。
8、4.C
5.B
6.(4)发展教育为中国崛起提供了充足的有文化的劳动力;
(5)发展教育使教育普及、终身学习的理念深人人心,堵住了新文盲产生的源头,为国家发展提供持久动力;
(6)发展边远贫困农村的教育事业,有助于完成全面脱贫和区域均衡发展目标;
(4)发展并优化高等教育,为未来国家进步发展提供足够的高素质人才。
【解析】
4.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浏览选项,
到材料中圈出相关的内容,进行比对,做出判断。
C项,“国民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已到40.6年"错误,范围理解有误,原文“中国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40.6
年”,可知范围是中国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的年限,而不是国民平均受教育的年限。
故选C。
5.本题考查的是对材料内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解答此题时要在原文中找对应句。先在选项中选定需要“定位”的关
键词语,依据选定的“关键词”寻找、确定选项在原文中的对应句。其次将选项与对应句进行比较,比较选项和对应
句时,应找到二者表述存在差异的地方,符合原文意思的是正确选项,否则是错误选项。
B项,曲解文意,“凸显了我国教育的高速发展”错误。依据“短短半个多世纪的时间,是什么让中国以如此惊人的
速度发展呢?这其中的关键就在于,中国一直为之奋斗而印度忽视的一件事一一全民扫盲运动”可知,通过与印度等
发展中国家相关数据的比较,是为了凸显中国的整体发展速度惊人,从而引出其背后的原因“全民扫盲”。
故选Bo
6.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本内容、筛选整合与文本有关内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要通读文章,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大意,
在此基础上,仔细阅读题干,明确题目要求,然后回归文本,仔细阅读,从中筛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信息,进行整合
概括回答问题,分条作答。
原文“短短半个多世纪的时间,是什么让中国以如此惊人的速度发展呢?这其中的关键就在于,中国一直为之奋斗而
印度忽视的一件事——全民扫盲运动。新中国成立之初,全国5.5亿人口,其中80%是文盲。而到5048年,中国人的
识字率已经达到了96.4%,已接近中等收入国家水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中国妇女的文盲率在90%以上,
女童入学率仅有50%。建国后45年内,全国4.4亿妇女脱盲,女性文盲率到4996年已降至60%。经过义务教育普及
和''春蕾计划”推动,上世纪90年代以来,女童入学率显著提升。到5000年,中国妇女文盲率降至4.54%,成果较
男性更加突出……”,全民扫盲运动为中国崛起会提供了充足的有文化的劳动力;
“‘扫盲’为每一个中国人带来的,不仅是基本知识文化水平的进步,更是一种教育普及、终身学习的理念”“消灭
文盲,最终要靠基础教育的发展。经过数十年努力,我国教育普及程度已达到或超过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中国劳
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40.6年,义务教育机制的建立、发展和普及、完善,堵住了新文盲产生的源头”,可
以概括为发展教育使教育普及、终身学习的理念深人人心,堵住了新文盲产生的源头;
“女性文盲主要分布在边远贫困农村,这些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比较落后,女童的辍学率高,妇女文盲新生、复盲现
象还时有发生”“扫盲问题,特别是妇女扫盲问题不得到解决,势必影响全面脱贫和区域均衡发展目标的实现”,可
以概括为发展边远贫困农村的教育事业,有助于完成全面脱贫和区域均衡发展目标;
“在人力资源总量上,中国依靠人口众多的优势,在C50国家中排名稳居第一,并远远领先其他国家。这得益于我国
高等教育的日渐普及”“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把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放在国家发展的
核心位置,高度重视人才,重视科技。未来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人才的优势就是国家实力的优势,
谁能培养和吸引更多优秀人才,谁就能在竞争中占据优势”,可以概括为发展并优化高等教育,为未来国家发展提供
更多优秀人才和高素质人才。
【点睛】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方法
4.寻找所需信息。发现文本关键信息是核心,善于抓住文中负载关键信息的词句,剔除与阅读目的无关的多余信息,
从字面看出表达的言外之意,以快速锁定要寻找的目标。
5.整合得出结论。对于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在没有详细且明确的陈述言语的情况下,需要将文本中有关联的信息通
过比较、归纳、综合进行加工处理,判断出题人的真实意图,从而整合得出有效的结论。
6.构建文本意义。对于多种材料组合的较为复杂的非连续性文本,要注意识别文本材料的主题,联系实际需求,找出
文本的写作目的,为材料信息内容排序,联系文本中的不同资料,结合自己的知识、想法和经验,提出独特见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低音管产业运行及前景预测报告
- 家具行业退货流程优化方案
- 全员医疗质量和安全培训
- 提供道路和交通信息行业经营分析报告
- 外接调制解调器产业规划专项研究报告
- 墙柱螺钉磁性探测器市场需求与消费特点分析
- 石油化工安全文化提升实施方案
- 跨境电商疫情防控物流解决方案
- 刈草坪刀手工器具产业规划专项研究报告
- 阀门管件国际贸易合同
- 社保局社会保险经办风险管理自查报告
-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易错题汇总
- GB31644-2018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复合调味料
- 藏外佛教文献W06n0055 大黑天神道场仪
- 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计划
- 最新国际大型石油公司组织结构
- 第七章气相色谱法PPT课件
- 金蝶ERP流程图
- 钢结构工程旁站方案.doc
- 初中二年级少先队员入团申请动态PPT模板
- 正射数据处理操作步骤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