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届安徽省长丰县二中高一化学第一学期期末达标测试试题注意事项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第一部分必须用2B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一、选择题(共包括22个小题。每小题均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1、现有甲、乙两个容积相同的密闭容器,分别充入NH3和N2,当它们的温度和密度都相同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两容器气体的质量相等 B.两容器气体所含分子数相等C.两容器气体所含原子数相等 D.两容器中气体的压强相等2、某同学用下列装置完成了浓硫酸和性质实验(夹持装置已省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反应后,试管①中出现白色固体,将其放入水中溶液显蓝色B.试管②中品红溶液逐渐褪色,对其加热溶液又恢复红色C.试管④中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体现了的漂白性D.试管⑤可以改为装有碱石灰的干燥管3、下列有关化学试剂在实验室中的保存方法正确的是A.少量钠用石蜡封存 B.用塑料瓶保存氢氟酸C.用无色透明试剂瓶保存氯水 D.用磨口玻璃塞的试剂瓶保存氢氧化钠溶液4、右下表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其中X、Y、Z、W为短周期元素,W元素的核电荷数为X元素的2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X、W、Z元素的原子半径及它们的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均依次递增B.Y、Z、W元素在自然界中均不能以游离态存在,它们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依次递增C.YX2晶体熔化、液态WX3气化均需克服分子间作用力D.根据元素周期律,可以推测T元素的单质具有半导体特性,T2X3具有氧化性和还原性5、下列关于分散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分散系的稳定性:溶液>胶体>浊液B.分散质粒子的大小:溶液>胶体>浊液C.分散质粒子的直径为几纳米或几十纳米的分散系是胶体D.可以用过滤的方法将悬浊液中的分散质从分散剂中分离出来6、下图是利用二氧化硅制备硅及其化合物的流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SiO2属于两性氧化物 B.酸性:H2SiO3>H2CO3C.硅胶吸水后可重复再生 D.图中所示转化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7、向100mLFeBr2溶液中通入标况下氯气3.36L,氯气全部被还原,测得溶液c(Br-)=c(Cl-),原溶液中FeBr2溶液的浓度(mol·L-1)A.1 B.1.5 C.2 D.2.58、已知在酸性溶液中易被还原成,且还原性:。下列反应在水溶液中不可能发生的是A. B.C. D.9、反应①②分别是从海藻灰和某种矿石中提取碘的主要反应:①;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两个反应中硫元素均被氧化B.碘元素在反应①中被还原,在反应②中被氧化C.氧化性:D.反应①②中生成等量的时,转移电子数之比为1:51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浓硫酸有氧化性,稀硫酸没有氧化性B.可以用无锈铁丝代替铂丝进行焰色反应C.氯水应保存在棕色细口试剂瓶中D.硫酸铜溶液和氢氧化铁胶体都属于分散系,后者能产生丁达尔效应11、熔化氢氧化钠时,应选用的坩埚是()A.铁坩埚B.石英坩埚C.刚玉坩埚D.陶瓷坩埚12、下列氧化还原反应发生在同种元素之间的是()A.Zn+2HCl=ZnCl2+H2↑ B.2H2S+SO2=3S↓+2H2OC.H2+CuOCu+H2O D.2H2O2H2↑+O2↑13、下列除去杂质的实验方法正确的是()A.除去CO中少量O2:通过灼热的Cu网后收集气体B.除去K2CO3固体中少量NaHCO3:置于坩埚中加热C.除去KCl溶液中的少量MgCl2:加入适量NaOH溶液,过滤D.除去CO2中的少量HCl:通入饱和NaHCO3溶液,收集气体14、下列实验操作与安全事故处理不正确的是()A.用试管夹从试管底部由下往上夹住距试管口约1/3处,手持试管夹长柄末端进行加热B.将CO中毒者移动到通风处抢救C.实验中剩余的钠不能再放回原试剂瓶D.蒸馏烧瓶加热时需要垫石棉网15、向500mL稀硝酸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铁粉完全溶解后,放出NO6.272L(标准状况下),同时溶液质量增加11.2g。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A.原HNO3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2.24mol·L-1B.原溶液中投入铁粉的物质的量是0.2molC.反应后溶液中c(Fe3+):c(Fe2+)=2:3D.反应后的溶液还可以溶解铜粉4.48g16、我国的瓷器以“入窑一色,出窑万彩"的神奇窑变而着称。下列关于陶瓷的说法正确的是A.瓷器中含有许多金属元素,因此陶瓷属于金属材料B.高品质的白瓷晶莹剔透,属于纯净物C.氮化硅陶瓷属于传统无机非金属材料D.“窑变”是高温下釉料中某些金属化合物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导致的颜色变化17、下列无色透明溶液中离子可以大量共存的是A.H+、Na+、Cl﹣、 B.Al3+、、、C.K+、Ca2+、OH﹣、 D.、、Cl﹣、18、已知某溶液的:①体积;②密度;③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④溶质的摩尔质量,要根据溶质的溶解度计算其饱和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时,上述条件中必不可少的是()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④D.①④19、某学生利用如图装置对电解质溶液导电性进行实验探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闭合开关K,电流表指针发生偏转,证明HCl溶液是电解质B.闭合开关K,向烧杯中加入NaCl固体,由于HCl与NaCl不反应,故电流表指针不发生变化C.闭合开关K,向溶液中加入少量NaOH固体,电流表示数几乎不变D.选取相同浓度的硫酸替换0.1mol·L-1的HCl溶液,电流表的示数相同20、下列物质不能通过常温下的化合反应获取的是A.NaHCO3B.H2SiO3C.FeCl3D.FeCl221、下列有关化学反应过程或实验现象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氯气的水溶液可以导电,说明氯气是电解质B.漂白粉和明矾都常用于自来水的处理,二者的作用原理是相同的C.氯气可以使鲜花褪色,说明Cl2有漂白性D.氯气可以使湿润的有色布条褪色,但实际起漂白作用的物质是次氯酸而不是氯气22、某新型合成NH3的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N2和O2在高温和放电条件下都能反应B.NH3和H2O都属于电解质C.发生反应的n(N2)∶n(H2O)=1∶3D.O2分别与N2、NH3的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二、非选择题(共84分)23、(14分)A为两种金属组成的合金,发生如下图所示的变化:试填写以下空白:(1)合金A由________和________组成。(2)写出下列变化的离子方程式。C→E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D→F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4、(12分)元素周期表与元素周期律在学习、研究中有很重要的作用。下表是5种元素的相关信息,W、X都位于第三周期。元素信息Q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W最高化合价为+7价X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在本周期中碱性最强Y焰色试验(透过蓝色钴玻璃)火焰呈紫色Z原子结构示意图为:(1)Q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2)W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化学式是___。(3)X单质与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4)金属性Y强于X,用原子结构解释原因:__,失电子能力Y大于X,金属性Y强于X。(5)下列对于Z及其化合物的推断中,正确的是__(填字母)。A.Z的最低负化合价与W的最低负化合价相同B.Z的氢化物的稳定性弱于W的氢化物的稳定性C.Z的单质可与X和W形成的化合物的水溶液发生置换反应25、(12分)现有乙酸乙酯、乙酸、乙醇的混合物,如图是分离操作步骤流程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加入试剂:a______,b______。(2)分离方法:①______,②______,③______。(3)物质名称:A______,C______,E______。26、(10分)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如图装置制取饱和氯水和漂白粉。(1)仪器A、B的名称分别为_____,_____。(2)甲、丁装置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_____;_____。(3)装置乙的作用是_____。(4)装置戊中所装的试剂是________,该装置存在的明显缺陷是_____。27、(12分)是大气污染物之一,实验室拟将与混合用溶液吸收的方法消除其污染。回答下列问题:(1)氯气的制备①仪器M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②欲用和浓盐酸制备并收集一瓶纯净干燥的氯气,选择上图中的装置,其连接顺序为____________(按气流方向,用小写字母表示)。③D在制备装置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装置F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2)用如下图所示装置,探究和在溶液中的反应。查阅有关资料可知:是一种弱酸,且不稳定,易分解生成和。①装置中X和Z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②实验时观察到X试剂瓶中有黄绿色气体,Z试剂瓶中有红棕色气体,若通入适当比例的和,Y中观察不到气体颜色,反应结束后加入稀硫酸无现象,则Y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③反应结束后,取Y中溶液适量置于试管中,加入稀硫酸,若有红棕色气体产生,解释产生该现象的原因_____________28、(14分)如图是一些常见含氯产品,根据情况回答下列问题。(1)下列有关氯单质和氯水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序号)。①液氯是纯净物,氯水是混合物②氯气可使湿润的红色布条褪色,所以氯气具有漂白性③过量的铁在少量的氯气中燃烧生成FeCl2④新制氯水可使蓝色石蕊试纸先变红后褪色⑤新制氯水放置数天后酸性将减弱(2)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漂白粉的漂白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向FeSO4溶液中滴加氯水,溶液变为黄色,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4)据报道,在清洗卫生间时,因混合使用“洁厕灵”(主要成分为稀盐酸)与“84”消毒液(有效成分NaClO),而发生氯气中毒事件,请从氧化还原的角度分析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5)一定量铁粉与氯气充分反应后,加适量水,完全溶解后无固体剩余,此时所得溶液中Fe2+和Fe3+的物质的量浓度恰好相等,则已反应的Fe3+和未反应的Fe3+的质量之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9、(10分)铁及其化合物在日常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研究铁及其化合物的应用意义重大。(1)所含铁元素只有还原性的物质是_________。A.Fe
B.FeCl2
C.FeCl3
D.Fe2O3(2)当人体缺铁时,往往要吃补铁保健品。人体能够吸收的是+2价的铁,但是+2价的铁很容易被氧化。①如何检验某固体补铁剂中铁元素已被氧化?写出操作过程、现象及结论。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服用维生素C,可使食物中的三价铁离子转化为二价铁离子。由此可推知,维生素C具有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性质)。(3)工业上用氯化铁腐蚀铜箔、制造电路板。某工程师为了从使用过的腐蚀废液中回收铜,并获得氯化铁晶体,准备采用下列步骤:回答下列问题:①试剂a是___________,操作I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和___________。②滤液X、Z中都有同一种溶质,它们转化为溶液W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③上述流程中操作III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过滤、洗涤。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包括22个小题。每小题均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1、A【解析】
现有甲、乙两个容积相同的密闭容器,分别充入NH3和N2,当它们的温度和密度都相同时,其质量相等。A.根据m=ρV知,体积相同、密度相同,故质量相等,选项A正确;B.根据n=知,气体质量相等,二者摩尔质量不等,所以其物质的量不等,所含有分子数不相等,选项B错误;C.两者的物质的量之比为,所含原子数之比为,则其原子数不相等,选项C错误;D.体积和温度相等时,气体的压强与气体的物质的量成正比,因两者的物质的量不相等,故压强不相等,选项D错误;答案选A。2、C【解析】
浓硫酸和铜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SO2,试管②中品红褪色,证明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SO2与氯化钡溶液不反应,则试管③中无现象;酸性高锰酸钾具有强氧化性,能够氧化二氧化硫,则试管④中高锰酸钾褪色;试管⑤为NaOH溶液,用于吸收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环境,以此解答该题。【详解】A.反应后试管①中的白色固体为硫酸铜,将硫酸铜放入水中,溶液呈蓝色,故A正确;B.二氧化硫能够漂白品红溶液,二氧化硫的漂白不稳定,加热后又恢复红色,故B正确;C.试管④中KMnO4溶液褪色,二者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证明SO2具有还原性,故C错误;D.试管⑤用于吸收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环境,可以改为装有碱石灰的干燥管,故D正确;故答案选C。3、B【解析】
钠能够与空气中氧气和水反应;氢氟酸能够与玻璃中二氧化硅反应;依据氯水中次氯酸见光分解的性质判断;氢氧化钠呈强碱性,能和二氧化硅反应生成硅酸钠,硅酸钠具有黏性,能把玻璃塞黏住。【详解】A、钠能够与空气中氧气和水反应,少量钠通常保存在煤油中,故A不选;B、氢氟酸能够与玻璃中二氧化硅反应,所以不能用玻璃瓶盛放,应用塑料瓶盛放,故B选;C、氯水中次氯酸见光分解,所以氯水用棕色瓶保存,故C不选;D、氢氧化钠呈强碱性,能和二氧化硅反应生成硅酸钠,硅酸钠具有黏性,能把玻璃塞黏住,所以不能用磨口玻璃塞的试剂瓶保存氢氧化钠溶液,故D不选。答案选B。【点睛】本题考查化学试剂的保存,注意化学试剂的保存与物质的性质有关,学习中注意相关知识的积累。4、D【解析】
从表中位置关系可看出,X为第2周期元素,Y为第3周期元素,又因为X、W同主族且W元素的核电荷数为X的2倍,所以X为氧元素、W为硫酸元素;再根据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关系可推知:Y为硅元素、Z为磷元素、T为砷元素。【详解】A、O、S、P的原子半径大小关系为:P>S>O,三种元素的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为:H2O>H2S>PH3,A不正确;B、在火山口附近或地壳的岩层里,常常存在游离态的硫,B不正确;C、SiO2晶体为原子晶体,熔化时需克服的微粒间的作用力为共价键,C不正确;D、砷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金属元素与非金属的交界线附近,具有半导体的特性,As2O3中砷为+3价,处于中间价态,所以具有氧化性和还原性,D正确。答案选D。5、B【解析】
A.溶液均一稳定,胶体具有介稳性,浊液不能稳定存在。B.浊液分散质粒子直径>100nm,胶体分散质粒子直径1nm~100nm,溶液分散质粒子直径<1nm。C.胶体分散质粒子直径在1nm~100nm。D.悬浊液中有不能溶解的固体颗粒,可以通过过滤分离分散质。【详解】A.溶液均一稳定,胶体具有介稳性,浊液不能稳定存在,所以分散系的稳定性:溶液>胶体>浊液,A正确。B.浊液分散质粒子直径>100nm,胶体分散质粒子直径1nm~100nm,溶液分散质粒子直径<1nm,分散质粒子的大小:浊液>胶体>溶液,B错误。C.胶体分散质粒子直径在1nm~100nm,分散质粒子的直径为几纳米或几十纳米的分散系是胶体,C正确。D.悬浊液中有不能溶解的固体颗粒,可以用过滤的方法将悬浊液中的分散质从分散剂中分离出来,D正确。答案为:B。6、C【解析】
A、二氧化硅与NaOH反应:SiO2+2NaOH═Na2SiO3+H2O,生成了盐和水,SiO2能与HF反应:SiO2+4HF═SiF4↑+2H2O,没有生成盐,所以二氧化硅不是两性氧化物,故A错误;
B、比较酸性强弱,应在水溶液中反应,高温时SiO2与Na2CO3反应放出CO2,是利用物质的热不稳定性和挥发性,故B错误;
C、硅胶吸附水后,可通过热脱附方式将水分除去重复使用,故C正确;
D、图中二氧化硅与氢氟酸、氢氧化钠、碳酸钠的反应,硅酸钠与盐酸的反应,硅酸的分解,硅酸的生成,元素的化合价都没有发生变化,是非氧化还原反应,故D错误;
综上所述,本题应选C。【点睛】判断氧化还原反应的标志是反应过程中是否有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有化合价变化的反应为氧化还原反应,其他的为非氧化还原反应,在四个基本反应类型中酸、碱、盐之间发生的复分解反应没有化合价的变化,一定为非氧化还原反应,如题干中的硅酸钠与盐酸反应:Na2SiO3+2HCl=2NaCl+H2SiO3↓。7、C【解析】
还原性Fe2+>Br-,所以通入氯气先发生反应2Fe2++Cl2═2Fe3++2Cl-,Fe2+反应完毕,剩余的氯气再反应反应2Br-+Cl2═Br2+2Cl-,溶液中含有Br-,说明氯气完全反应,Cl2的物质的量==0.15mol,若Br-没有反应,则c(FeBr2)=0.5n(Br-)=0.15mol,0.15molFe2+只能消耗0.075mol的Cl2,故有部分Br-参加反应,设FeBr2的物质的量为x,则n(Fe2+)=xmol,n(Br-)=2xmol,未反应的n(Br-)=0.3mol,参加反应的n(Br-)=(2x-0.3)mol,根据电子转移守恒有x×1+[2x-0.3]×1=0.15mol×2,解得x=0.2mol,所以原FeBr2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2mol/L,故选C。8、A【解析】
A.根据氧化性是:Cl2>FeCl3>I2,因此氯气可以氧化Fe2+,也可以氧化I-,但是碘离子还原性强于亚铁离子,碘离子会先被氯气氧化,正确的离子方程式是:Cl2不足时,Cl2+2I-=2Cl-+I2(Fe2+不反应),Cl2过量时,3Cl2+2Fe2++4I-=6Cl-+2I2+2Fe3+,所以A不可能发生,故A符合题意;B.根据反应:,得出氧化性是:Cl2>I2,,和题意相符合,反应可能发生,故B不符合题意;C.根据反应:,得出氧化性是:Co2O3>Cl2,和题意相符合,反应可能发生,故C不符合题意;D.根据反应,得出氧化性是:FeCl3>I2,和题意相符合,反应可能发生,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9、D【解析】
A.反应①中硫元素化合价未发生变化,反应②中硫元素化合价升高,被氧化,故A项错误;B.反应①中碘元素化合价升高,被氧化,反应②中碘元素化合价降低,被还原,故B项错误;C.由反应①可知氧化性:,由反应②可知氧化性:,故C项错误;D.由反应①得,生成1mol转移2mol,由反应②得,生成1mol转移10mol,所以当生成等量的时,转移电子数之比为1:5,故D项正确。故选D。10、A【解析】
A、浓硫酸的氧化性以+6价硫元素体现,其还原产物一般为SO2,稀硫酸也有氧化性,其氧化性主要以+1价氢元素体现,还原产物一般为H2,A错误;B、铁丝灼烧时无焰色,故可用洁净无锈的铁丝代替铂丝进行焰色反应实验,B正确;C、氯水中的HClO见光分解,故氯水应保存在棕色细口试剂瓶中,C正确;D、硫酸铜溶液和氢氧化铁胶体都属于分散系,用光束照射氢氧化铁胶体能产生丁达尔效应,D正确;故选A。11、A【解析】
A.铁坩埚含有铁,铁与氢氧化钠不反应,可以用铁坩埚熔化氢氧化钠,故A正确;B.石英中含有二氧化硅,二氧化硅能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硅酸钠和水,不能用石英坩埚,故B错误;C.氧化铝能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水,不能用刚玉坩埚,故C错误;D.陶瓷坩埚含有二氧化硅,二氧化硅能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硅酸钠和水,不能用陶瓷坩埚,故D错误;故答案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元素化合物的性质,明确二氧化硅能与氢氧化钠反应以及各物质的成分是解答本题的关键。12、B【解析】
氧化还原反应发生在同种元素之间,即反应中只有一种元素发生化合价的变化。【详解】A.Zn、H元素的化合价都变化,故A不符合要求;B.只有S元素的化合价变化,则氧化还原反应发生在同种元素之间,故B符合要求;C.Cu、H元素的化合价都变化,故C不符合要求;D.H、O元素的化合价都变化,故D不符合要求;答案选B。13、D【解析】
A.通过灼热的Cu网后,氧气可以和金属铜发生反应生成氧化铜,并且一氧化碳会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这样在一氧化碳中会引入二氧化碳,且影响被提纯物质,A错误;B.NaHCO3分解生成碳酸钠,不能得到纯净的碳酸钾,B错误;C.加入适量NaOH溶液生成NaCl,引入新杂质,C错误;D.HCl和NaHCO3反应生成NaCl,可除去杂质,D正确,答案选D。【点睛】本题考查混合物分离、提纯方法及选择,把握物质的性质及分离原理为解答的关键,注意除杂的原则即可解答,选项A为易错点。14、C【解析】
A.给试管加热要用试管夹夹持,试管夹位于距试管口约三分之一处,故A正确;B.将CO中毒者转移到通风处抢救,可提供充足的氧气,减少CO的危害,故B正确;C.实验中剩余的钠要放回原试剂瓶,不能乱放,故C错误;D.蒸馏烧瓶加热时需要垫石棉网,使烧瓶均匀受热,防止炸裂,故D正确;故选C。15、B【解析】
6.272L(标准状况下)NO的物质的量是,质量是0.28mol×30g/mol=8.4g,溶液质量增加11.2g,说明参加反应的铁的质量是11.2+8.4=19.6g,铁的物质的量是。设反应后Fe2+的物质的量为xmol,则Fe3+的物质的量是(0.35-x)mol,由电子转移守恒可知,2xmol+3(0.35-x)mol=0.28mol×3,解得x=0.21mol,则反应后溶液中含有Fe2+为0.21mol,Fe3+为0.14mol,据此解答。【详解】A.根据N元素守恒,原HNO3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2.24mol·L-1,故A正确;B.参加反应的铁的质量是11.2+8.4=19.6g,铁的物质的量是,故B错误;C.Fe2+的物质的量为0.21mol,Fe3+的物质的量为0.14mol,反应后溶液中c(Fe3+):c(Fe2+)=2:3,故C正确;D.2Fe3++Cu=2Fe2++Cu2+,反应后的溶液含Fe3+的物质的量为0.14mol,所以还可以溶解铜粉0.07mol,质量是0.07mol×64g/mol=4.48g,故D正确;选B。【点睛】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氧化还原反应基本概念,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计算能力的考查,利用氮元素守恒、电子转移守恒计算。16、D【解析】
A.瓷器的主要成分为硅酸盐,则为无机非金属材料,故A错误;B.瓷器的原料主要是黏土烧结而成,瓷器中含有多种硅酸盐和二氧化硅,是混合物,故B错误;C.氮化硅陶瓷属于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是高温结构材料,可用于制造陶瓷发动机的受热面,故C错误;D.不同的金属氧化物颜色可能不同,在高温下,釉料中的金属化合物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导致颜色变化,故D正确;
答案为D。17、D【解析】
A.H+与会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沉淀或偏铝酸根离子,A错误;B.呈紫红色,B错误;C.Ca2+、OH﹣、会相互反应产生碳酸钙沉淀,C错误;D.、、Cl﹣、互不反应可以共存,D正确;答案选D。18、C【解析】
根据计算物质的量浓度的公式,结合已知的溶解度,分析还需要的物理量。【详解】据c=n/V,要求饱和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需要知道饱和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和溶液的体积。已知溶质的溶解度,即知道每100g溶剂(水)中最多溶解的溶质的质量Sg,故以Sg溶质和100g水组成的饱和溶液计算。由Sg计算溶质的物质的量n还需要溶质的摩尔质量,由溶液质量(100+S)g计算溶液体积V,还需要知道溶液密度。必不可少的是②④。本题选C。【点睛】根据所求物理量的计算公式,结合已知的条件,逆推可知还必须的条件。19、C【解析】
A.电解质必须是化合物,而HCl溶液是混合物,所以不是电解质,故A错误;B.闭合开关K,向烧杯中加入NaCl固体,虽然HCl与NaCl不反应,但溶液中离子浓度增大,导电能力增强,故电流计指针会发生变化,故B错误;C.闭合开关K,向溶液中加入NaOH固体,虽然HCl和NaOH发生化学反应,但离子浓度几乎不变,所以电流计示数几乎不变,故C正确;D.选取相同浓度的硫酸替换0.1mol·L-1的HCl溶液,离子浓度增大,所以电流计的示数不相同,故D错误;故选C。【点睛】溶液的导电性强弱与溶液中自由移动的离子浓度和离子所带的电荷数成正比,与强弱电解质和物质的溶解性没有关系。20、B【解析】
A.碳酸钠和水、二氧化碳反应生成NaHCO3,能通过常温下的化合反应获取,A不选;B.二氧化硅不溶于水,H2SiO3不能通过常温下的化合反应获取,B选;C.氯气和氯化亚铁化合生成FeCl3,能通过常温下的化合反应获取,C不选;D.铁和氯化铁化合生成FeCl2,能通过常温下的化合反应获取,D不选;答案选B。21、D【解析】
A、电解质必须是化合物,氯气是单质,故A错误;B、漂白粉是利用强氧化性消毒,而明矾净水是利用Al3+水解生成的Al(OH)3胶体吸附杂质,二者的作用原理是不相同,故B错误;C、氯气可以使鲜花褪色,是因为Cl2+H2OHClO+HCl,次氯酸具有漂白作用,氯气无漂白性,故C错误;D、氯气可以使湿润的有色布条褪色,是因为Cl2+H2OHClO+HCl,实际起漂白作用的物质是次氯酸而不是氯气,故D正确。答案选D。22、B【解析】
A.N2和O2在高温和放电条件下都能反应生成NO,故A正确;B.NH3是非电解质;H2O是弱电解质,故B错误;C.由图知发生的反应为:2N2+6H2O=4NH3+3O2,所以n(N2)∶n(H2O)=1∶3,故C正确;D.O2+N22NO;4NH3+5O2=4NO+6H2O的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故D正确;答案:B。二、非选择题(共84分)23、AlFeAl3++4OH-===AlO+2H2OFe(OH)3+3H+===Fe3++3H2O【解析】A为两种金属组成的合金,A和盐酸反应生成浅绿色溶液B,B中含有亚铁离子,B中通入氯气得到棕黄色溶液C,向C中加入过量NaOH,生成红褐色沉淀D,D为Fe(OH)3,D和盐酸反应生成棕黄色溶液F,F中的溶质为FeCl3,无色滤液E中加入盐酸,得到白色沉淀G,因铝离子和过量氢氧化钠反应生成NaAlO2无色溶液,NaAlO2与适量盐酸反应可以生成Al(OH)3白色沉淀,所以E中含有偏铝酸根离子,G为Al(OH)3,根据原子守恒可知,A为Al、Fe两种金属组成的合金,B中溶质为FeCl2、AlCl3,C中溶质为AlCl3、FeCl3。(1).由上述分析可知,合金A由Al、Fe两种金属组成,故答案为Al;Fe;(2).C→E是氯化铝和过量氢氧化钠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水,离子方程式为Al3++4OH−=AlO2−+2H2O,D→F是氢氧化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离子方程式为Fe(OH)3+3H+=Fe3++3H2O,故答案为Al3++4OH−=AlO2−+2H2O;Fe(OH)3+3H+=Fe3++3H2O。24、第二周期、第ⅥA族HClO42Na+2H2O=2Na++2OH-+H2↑最外层电子数K与Na相同,电子层数K大于Na,原子半径K大于NaAB【解析】
Q为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则Q为O;W、X都位于第三周期,W最高化合价为+7价,X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在本周期中碱性最强,则W为Cl,X为Na;Y的焰色试验(透过蓝色钴玻璃)火焰呈紫色,则Y为K;Z原子结构示意图为:,为35号元素,则Z为Br;结合元素性质和元素周期律进行分析解答。【详解】(1)Q为O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二周期、第ⅥA族,故答案为:第二周期、第ⅥA族;(2)W为Cl,最高价为+7价,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化学式是HClO4,故答案为:HClO4;(3)X为Na,其单质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离子方程式是2Na+2H2O=2Na++2OH-+H2↑,故答案为:2Na+2H2O=2Na++2OH-+H2↑(4)X为Na,Y为K,二者同族,最外层电子数K与Na相同,电子层数K大于Na,原子半径K大于Na,则失电子能力K大于Na,金属性K强于Na,故答案为:最外层电子数K与Na相同,电子层数K大于Na,原子半径K大于Na;(5)根据分析推断,Z为Br,A.W为Cl,Cl与Br同主族,最低负化合价=最高正价-8=+7-8=-1,故A正确;B.W为Cl,非金属性:Cl>Br,非金属性越强,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越强,则Br的氢化物的稳定性弱于Cl的氢化物的稳定性,故B正确;C.Z为Br,单质为Br2,X和W形成的化合物的水溶液为NaCl溶液,由于氧化性:Cl2>Br2,则Br2不能从氯化钠溶液中置换出氯气,故C错误;故答案选AB。25、饱和Na2CO3溶液浓硫酸分液蒸馏蒸馏乙酸乙酯乙酸钠、碳酸钠乙醇【解析】
由分离流程可知,乙酸乙酯是不溶于水的物质,乙醇和乙酸均是易溶于水的,乙酸和乙醇的碳酸钠水溶液是互溶的,分离粗产品乙酸乙酯、乙酸和乙醇的混合物,加入饱和碳酸钠溶液,实现酯与乙酸和乙醇的分离,分离油层和水层采用分液的方法即可,即①为分液。A为乙酸乙酯,B为碳酸钠、乙酸钠和乙醇的混合溶液,对水层中的乙酸钠和乙醇进一步分离时应采取蒸馏操作分离出E为乙醇,则②为蒸馏。然后C中水层含乙酸钠、碳酸钠,根据强酸制弱酸,要用b(浓硫酸)反应得到乙酸,再蒸馏得到乙酸。【详解】(1)由上述分析可知,试剂a、b分别为饱和Na2CO3溶液、浓硫酸;(2)分离方法①、②、③分别为分液、蒸馏、蒸馏;(3)由上述分析可知A为乙酸乙酯,C为乙酸钠、碳酸钠,E为乙醇。26、分液漏斗圆底烧瓶4HCl(浓)+MnO2MnCl2+Cl2↑+2H2O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除去HCl气体NaOH溶液使用单孔橡皮塞【解析】
甲装置为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反应制取氯气的装置,A中盛装浓盐酸,反应的方程式为4HCl(浓)+MnO2MnCl2+Cl2↑+2H2O,乙装置为氯气净化装置,饱和食盐水可除去氯气中混入的HCl气体,丙装置制取氯水,丁装置制取漂白粉,反应的方程式为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戊装置是尾气处理装置,防止污染空气,常用NaOH溶液吸收。【详解】(1)仪器A、B的名称分别为分液漏斗,圆底烧瓶。故答案为:分液漏斗;圆底烧瓶;(2)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氯化锰和氯气,反应的方程式为:4HCl(浓)+MnO2MnCl2+Cl2↑+2H2O;用石灰乳与氯气反应生成漂白粉,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故答案为:4HCl(浓)+MnO2MnCl2+Cl2↑+2H2O;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3)浓盐酸易挥发,制备的氯气中含有氯化氢,氯化氢易溶于水,氯气在饱和食盐水中溶解度不大,所以可以用盛有饱和氯化钠溶液的乙除去氯化氢气体,故答案为:除去HCl气体;(4)氯气有毒,需要进行尾气处理,氯气能够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可以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但该装置使用单孔橡皮塞,可能导致内压增大,出现前面装置堵塞,故答案为:NaOH溶液;使用单孔橡皮塞。27、分液漏斗吸收中的(抑制的溶解)除去多余的氯气,防止污染空气观察气泡流速便于控制和的进入量的比例的量过多,与溶液反应生成了和,加入硫酸后发生歧化反应生成和,故在试管中出现红棕色气体(答案合理即可)【解析】
(1)根据氯气实验室制法及装置图分析解答;(2)根据物质的性质、氧化还原反应原理及实验装置特点分析解答。【详解】(1)①依据仪器形状可知:M为分液漏斗;故答案为:分液漏斗;②实验室用二氧化锰和浓盐酸加热方法制取氯气,制备的氯气中含有氯化氢和水蒸气,依次通过盛有饱和食盐水、浓硫酸的洗气瓶除去杂质,氯气密度大于空气密度,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尾气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所以正确的连接顺序为:;故答案为:;③浓盐酸易挥发,制备的氯气中含有氯化氢,氯化氢极易溶于水,氯气在饱和食盐水中溶解度不大,通入D中用饱和食盐水吸收氯气中的氯化氢;氯气有毒,与氢氧化钠反应,可以用氢氧化钠对氯气进行吸收,故答案为:吸收中的(抑制的溶解);除去多余的氯气,防止污染空气;(2)氯气在饱和食盐水中溶解度不大,二氧化氮在四氯化碳中不溶,所以分别通入两种气体后,会看到产生气泡,通过气泡的快慢控制Cl2和NO2的进入量比例,所以装置X与Z的作用为:观察气泡流速便于控制和的进入量的比例;故答案为:观察气泡流速便于控制和的进入量的比例;②通入适当比例的氯气和二氧化氮,Y中观察不到气体颜色,说明氯气和二氧化氮完全反应,反应结束后加入稀硫酸无现象说明没有生成NO2-,氯气、二氧化氮在碱性环境下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硝酸钠、氯化钠和水,反应的方程式:;故答案为:;③通入的二氧化氮量过多,则过量的二氧化氮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了NaNO2和NaNO3,当加入硫酸后亚硝酸钠在酸性环境下发生歧化反应生成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二氧化氮为红棕色气体,所以会看到试管中出现红棕色气体;故答案为:的量过多,与溶液反应生成了和,加入硫酸后发生歧化反应生成和,故在试管中出现红棕色气体(答案合理即可)。28、①④Ca(ClO)2+CO2+H2O=CaCO3+2HClO2Fe2++Cl2=2Fe3++2Cl-Cl-+ClO-+2H+=Cl2↑+H2O(或2:3)【解析】
(1)根据氯气和氯水的性质进行分析;(2)石灰乳和氯气反应制备漂白粉;(3)氯气具有氧化性,能够把亚铁离子氧化为铁离子;(4)NaClO与HCl在酸性环境下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氯气;(5)Fe与Cl2在点燃条件下生成FeCl3,将反应后的固体投于水中,Fe3+能与剩余的Fe反应生成FeCl2,反应的方程式:2Fe+3Cl2=2FeCl3,2Fe3++Fe=3Fe2+,据以上分析进行计算。【详解】(1)①液氯为液态氯,为纯净物,氯水为氯气与水反应后的混合物,故①正确;②氯气使湿润的红色布条褪色,其原因是氯气与水反应生成了具有漂白性的HClO,氯气本身不具有漂白性,故②错误;③铁与氯气燃烧反应生成FeCl3,与反应物的量无关,故③错误;④新制氯水中含有H+,能够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红,新制氯水中含有HClO,具有漂白性,能够使变红的试纸褪色,故④正确;⑤新制氯水长期放置过程中,因HClO稳定性较差,见光或受热易发生分解生成HCl、O2,会使溶液的酸性增强,故⑤错误;故答案为:①④;(2)漂白粉的有效成分为Ca(ClO)2,其与空气中CO2反应生成具有漂白性的HClO,其反应方程式为:Ca(ClO)2+CO2+H2O=CaCO3+2HClO;故答案为:Ca(ClO)2+CO2+H2O=CaCO3+2HClO;(3)FeSO4中Fe2+具有还原性,氯水中Cl2具有氧化性,二者可发生反应生成黄色Fe3+,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2++Cl2=2Fe3++2Cl-;故答案为:2Fe2++Cl2=2Fe3++2Cl-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苗圃土地租赁合同(2024版)
- 购房合同贷款
- 考勤课件教学课件
- 2024年度教育培训合同标的为在线课程开发3篇
- 教师劳动合同
- 二零二四年份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建设合同
- 《汽车维修接待实务》 课件 学习情境三 接待前准备
- 团队协作的课件
- 2024年度工程款清算补充协议2篇
- 租房合同标准版可打印
- 大学语文人文思考与写作实践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江苏大学扬州大学
- (完整word版)英语四级单词大全
- 16J607-建筑节能门窗
- 食材配送供应商评价表
- 卵圆孔未闭与脑卒中(1)
- 住院病历阑尾炎
- 应用回归分析-课后习题答案-何晓群(共27页)
- 三级动火许可证
- 辅助器具的使用指导.ppt
- 希沃使用手册(共17页)
- 某单桩承载力及桩基沉降计算表格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