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甘肃省天水市清水县中考物理模拟试卷(附答案详解)_第1页
2020年甘肃省天水市清水县中考物理模拟试卷(附答案详解)_第2页
2020年甘肃省天水市清水县中考物理模拟试卷(附答案详解)_第3页
2020年甘肃省天水市清水县中考物理模拟试卷(附答案详解)_第4页
2020年甘肃省天水市清水县中考物理模拟试卷(附答案详解)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0年甘肃省天水市清水县中考物理模拟试卷

1.下列估测正确的是()

A.一个鸡蛋的质量可能是50g

B.H7N9禽流感病毒的长度约Ion

C.一个中学生的身高可能是16cm

D.一盏家用日光灯正常工作时的功率是5001V

2.一瓶矿泉水放入冰箱结冰后,下列物理量不发生改变的是()

A.质量B.温度C.内能D.密度

3.四川雅安发生地震后,在短短几个小时内,有关方面立即行动,第一时间赶赴灾区

进行救援。被困在建筑屋废墟中的遇险者向外界求救的一种好方法是敲击就近的铁

制管道,这种做法主要是利用铁管能够向外()

A.传热B.传声C.通风D.导电

4.下列儿种现象中,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

A.阳光下形成的树荫B.太阳光照射到水面闪闪发光

C.平面镜中看到自己的像D.从岸边看游泳池内水的深度变浅

5.热现象在一年四季中随处可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春天的早晨经常出现大雾,这是凝华现象

B.夏天揭开冰棒包装后会看到冰棒冒“白气”,这是升华现象

C.秋天的早晨花草上出现小露珠,这是液化现象

D.初冬的早晨地面上会出现白色的霜,这是凝固现象

6.为了安全,汽车行驶时驾驶员必须系好安全带。当系好安全带时,相当于闭合开关,

指示灯不亮;未系好安全带时,相当于断开开关,指示灯发光。符合上述要求的电

路图是()

7.如图所示是研究电流热效应的部分实验电路,甲电阻丝的阻值

小于乙电阻丝的阻值。比较通电后两根电阻丝各自两端的电

压U甲、U乙以及它们在相同时间内分别产生的量Q甲、Q乙的

大小,下面关系中正确的是()

A.U甲=U/,Q甲=Q乙B.U甲<U/,Q甲>Q乙

C.U甲<U/,Q甲<Q乙D.U甲>U2,Q甲<Q乙

8.如图所示,MN间电压恒定,%为定值电阻,滑动变阻---

器/?2的最大阻值为20欧.当滑动变阻器滑片P处于a端$。乎。兄,

时,电流表示数为0.25安;当滑片P处于ab中点时,电L---------1----------oN

流表示数为0.40安,则MN间的电压是()

A.6伏B.5伏C.4伏D.3伏

9.如图设备中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工作的是()

10.下列使用的工具中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第2页,共29页

D.用天平称质量

11.如图甲所示,一块长木板放在水平桌面上,现用一水平力心向右缓慢地推木板,

使其一部分露出桌面如图乙所示,在推木板的过程中木板对桌面的压力F、压强p和

摩擦力/的变化情况是()

甲乙

A.F、p不变,/变大8.尺/不变,「变大

C.F变小,p、/变大D.F、f不变,p变小

12.运动场上有许多地方用到了物理知识。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跳板跳水运动员起跳后,在上升过程中势能不断转化为动能

B.跳远运动员助跑是为了利用身体的惯性作用

C.掷出去的铅球总是沿曲线落到地面上,是由于受到重力的作用

D.在4xl0(hn接力赛中,交接棒时两运动员应尽可能做到相对静止

13.在学校的“元旦”晚会上,优美的琴声是由于琴弦的____产生的。我们能很容易

辨别出二重唱的男声和女声,是因为他们的不同。在医院的走廊和病房通常

悬挂“肃静”的警示牌,这种让人们保持肃静的做法属于在.处减弱噪声。

14.生活中利用遥控器发出的对电视机、空调等电器进行遥控;进入用劣质装

修材料装修的房间会闻到甲醛的气味,这说叫甲醛分子在做.

15.小芳在距平面镜1m处照镜子。她从平面镜中看到自己的(实/虚)像,如果小

芳向平面镜靠近0.3m,她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为m,像的大小(变大/

变小/不变)。

16.如图:这是一款人脸识别门铃一体机,通过摄像镜头来捕捉

人脸信息。该摄像镜头相当于透镜,所成的是(

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像(填“实”或

“虚”);若镜头的焦距为10cm,为了能成清晰的像,人脸

到镜头的距离应大于cm。

17.某种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这种物质是(选填

“晶体”或“非晶体”),该物质的熔点是℃,熔化时间是min.

18.家庭电路中为了避免电流过大发生事故,在电路中需要

串联熔断器或空气开关自动切断电路.熔断器中的熔丝

能熔断的原因是电流的效应;如图所示是空气开

关的原理图,它切断电路则是利用了电流的效应.

19.某班物理兴趣小组设计了一个测汽车油箱内油量的仪

器,原理图如图所示(“0”为转动支点,OP为导体),

电路中电阻%的作用是,要使箱内油量越多,电

表示数越大,你认为应对该电路做何改进:

20.如图所示,04=AB=10cm,重物G=20N.要使

杠杆平衡,F=N.若将重物向。点移动,要

使杠杆仍然保持平衡,贝IJF(选填“变大”、

“不变”或“变小”)

第4页,共29页

21.如图,一条光线从空气斜射入水中,画出这条光线的反射光

线和折射光线的大致方向.

22.48是用软绳悬挂的杠杆,请在4点画出能使杠杆在

图示位置平衡的最小拉力的示意图。

23.在下图中标出通电螺线管的电流方向和它的磁极。

24.如图所示,将开关、螺丝口灯泡正确接入家庭电路中.(要求:开关控制两只额定

电压为2201/的灯泡正常发光)

-------

零线---------

。茴

25.在测定“小灯泡电功率”的实验中,小明所在的实验小组用的电源电压为4.5V,小

灯泡额定电压为2.5V,小灯泡电阻约为10。。他们所设计的实验电路如图1所示•

(1)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按照电路图将实物电路图2补充完整。(导线不能交叉)

图1图2图3图4

(2)闭合开关前,图2中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应位于最(选填“左”或“右”)

端。

(3)小刚同学闭合开关,移动滑片P到某一点时,电压表示数如图3所示,为V,

若他想测量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应将图2中滑片P向(选填“左”或“右”)端

移动,使电压表的示数为2.51Z。

(4)小丽同学移动滑片P,记下多组对应的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并绘制成图4所

示的U-/图像,根据图像信息,可计算出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是勿。

第6页,共29页

26.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

(1)实验中,通过观察来判断电路中是否有感应电流。

(2)闭合开关,若导体ab不动,左右移动磁铁,电路中(选填“有”或

“无”)感应电流。

(3)在仪器和电路连接都完好的情况下,某小组的实验现象不太明显。请你提出一

条改进措施:。

(4)该实验的结论是: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_______磁感线运动时,

导体中就会产生感应电流。

27.斜面是一种简单机械,生活中人们常常利用它来省力。小明想搽究“斜面的机械效

率与斜面的倾斜程度的关系”。于是他找来木块4、长木扳8、三个高度不同的长

方体C和一把弹簧测力计进行实验,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除上述器材外,小明要完成实验还需要的一种器材是;

(2)在实验过程中,应沿斜面向上拉动术块,使木块做运动;

(3)实验记录数据如下表,则第3次实验时斜面的机械效率为;

(4)分析比较下表中的实验数据,可得到的结论是:斜面越陡。

实验斜面倾斜木块重斜面高度沿斜面的拉木块沿斜面移动的斜面的机械

次数程度G/Nh/m力F/N距离S/m效率

1较缓50.23.30.560.6%

2较陡50.253.80.565.8%

3最陡50.34.20.5

28.小红猜想动能的大小可能与物体质量和运动速度有关,于是设计了如图甲、乙所示

的实验,探究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1)让质量相同的两个小球沿同一光滑斜面分别从4处和B处开始向下运动,然后与

放在水平面上的纸盒相碰,纸盒在水平面上移动一段距离后静止,如图甲所示。

(2)让不同质量的两个小球沿同一光滑斜面分别从B处开始向下运动,然后与放在水

平面上的纸盒相碰,纸盒在水平面上移动一段距离后静止,如图乙所示。

上述甲、乙两组实验中:

①乙图中让不同质量的两个小球从同一高度滚下的目的是两球到达水平面时,具

有相同的o

②选用图甲探究的是动能与的关系,理由是:两球相等;得出的结

论是:。

③选用图乙探究的是动能与的关系,得出的结论是:。

④物理研究方法有许多,如等效替代法、类比法、对比法、控制变量法;本实验

中运用了两种研究方法,一是法;二是转换法,就是用纸盒移动的距离长短

来表示小球动能的大小。

29.现代社会汽车大量增加,发生交通事故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遇到意外情况时车不能立

即停止。司机从看到情况到肌肉动作操纵制动器来刹车需要一段时间,这段时间叫

反应时间,在这段时间内汽车要保持原来速度前进一段距离,叫反应距离。

//////////

~反应距离制动距离

第8页,共29页

下面是一个机警的司机驾驶一辆保养很好的汽车在干燥的水平公路上以不同的速

度行驶时,测得的反应距离和制动距离。

速度(km")反应距离(nr)制动距离(m)

4078

50913

601120

801534

1001954

(1)对于后轮驱动正在前进的汽车,后轮受到地面对它产生_____(选填“向前”或

“向后”)的摩擦力。刹车后,由于汽车还会继续向前滑行一段距离,在

此过程中车轮会发热,这是用的方法来增加车轮的内能。

(2)通过上表数据,算出汽车速度为40km"时,司机的反应时间大约是。

(3)分析上表数据,可知影响汽车制动距离的主要因素是。

(4)为了提醒司机朋友在雨雪天气里注意行车安全,在高速公路旁设置了“雨雪路

滑,减速慢行”的警示牌,这句话的物理道理是o

30.某工地有一台大型推土机,平均推力约为3x104N,匀速推土行程20m,消耗柴油

60g,求:

(1)推土机做的有用功;

(2)推土机上装的柴油机的热机效率。9柴油=33xIO,〃kg)

31.为打造环三中心城市,宁德市政府投入巨资,对市区南北主干道进行改

造,施工中,一工人利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要15s内将480N的重物匀

速拉到37n高处,所用的拉力是300N.求:

(1)有用功是多少?

(2)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多少?

(3)拉力的功率是多少?

32.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U=8乙且保持不变,匕=

100,/?2=40。.试问:

(1)若开关及闭合,S2断开,当滑片P滑到a端时,电流表的

示数为0.24此时滑动变阻器R的电阻值为多大?

(2)若开关工、S2均闭合,当滑片P滑到b端时,电流表的示数是多少?

33.2012年6月“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挑战7000m的海深。(P次=IQx103kg/m3,g=

ION/kg,结果保留1位小数)

(1)此次下潜全过程的平均速度约为0.6m/s,求“蛟龙”号本次下潜过程所用的时

间约为多少?

(2)请用水的密度代替海水的密度进行近似计算:“蛟龙号”下潜到7000m深度时,

受到海水的压强是多少?

(3)下潜到7000M深度时“蛟龙号”30c/n2的表面上将承受多大的海水压力?

第10页,共29页

34.某微电脑电热水壶具有温度可控、自动抽水等优点,图中是该电热水壶的铭牌。

(1)如图所示,小电动机将1kg的水从桶中提升了0.5m,电动机对水做的功至少是

多少?(g=ION/kg)

(2)若将水从90K加热到98。(:,则1kg的水需吸收热量是多少?[c次=4.2x

10力/(kg•℃)]

(3)若加热题(2)中的水需用时40s,电热水壶加热效率为84%,则它的实际工作电

压是多少?

产品型号BH-X22

额定电压22OV

频率加热功率50Hz

加热功率121OW

容里1.2L

答案和解析

1.【答案】A

【解析】解:4、10个鸡蛋的质量约1斤,而1斤=500g,所以一个鸡蛋的质量在50g左

右,故A正确;

B、H7N9禽流感病毒很小,不能用肉眼直接观察到,所以其长度不可能为1cm,故B

不正确;

C、成年人的身高在170cm左右,中学生的身高接近成年人,在160cm左右,故C不正

确;

D、家用日光灯正常工作的电流在0.24左右,功率约为2=0/=220^X0.24=44W,

故。不正确。

故选:Ao

首先要对选项中涉及的几种物理量有个初步的了解,对于选项中的单位,可根据需要进

行相应的换算或转换,排除与生活实际相差较远的选项,找出正确的答案。

估测是一种科学的近似值,它不仅是一种常用的解题方法和思维方法而且是一种重要的

科学研究方法,在生产和生活中也有着重要的作用,应用日常知识积累解答此题。

2.【答案】A

【解析】解:

矿泉水放入冰箱结冰后,温度降低,内能减小,密度变小,体积变大,只有质量是不变

的。

故选:4。

①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与物体的状态无关;

②温度是物体的冷热程度,状态发生改变主要是因为温度发生了改变;

③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温度越低,内能越少;

④水结冰后,体积增大,密度减小。

此题主要考查质量、温度、内能和密度的特点,应该熟悉它们发生变化所需要的条件。

3.【答案】B

第12页,共29页

【解析】解:遇险后,在无法自救的情况下应寻求帮助,而发出声音是帮助搜救者找到

自己的有效措施。敲击就近的铁制管道,敲击声可以随着铁质管道传播,相较于直接喊

叫求助,这种方法更加省力、声音的传播效果更好。

故选:B。

(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传声;

(2)一般情况下,固体的传声效果最好,气体的最差。

在不同的介质中,声音的传播效果是不同的,所以我们应根据实际需要,采取合理的传

声或消声方式。

4.【答案】D

【解析】解:4阳光下形成的树荫,是阳光沿直线传播的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的树冠而

形成的,故4不符合题意;

8.太阳光照射到水面后发生反射,反射的光进入我们的眼中,我们就会感到水面闪闪发

光,故8不符合题意;

C.平面镜成像属于光的反射现象,故C不符合题意;

D从岸边看游泳池内时,水底反射的光的经水面折射后向下偏折进入我们眼中,我们逆

着光看去,就会感到游泳池变浅了,故。符合题意。

故选:Do

(1)在真空中与均匀介质中,光是沿直线传播的,遇到不透明的物体时,会在物体后方

光照不到的地方形成影子;

(2)光照射在物体表面时,被反射的现象叫作光的反射;

(3)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中时传播路径发生改变的现象叫作光的折射。

在光的反射现象中,传播介质不变;而在光的折射现象中,传播的介质是不同的。我们

也可以利用这点来区分光的反射和折射。

5.【答案】C

【解析】解:4、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需要放出热量。此选项错误,

不符合题意。

8、夏天揭开冰棒包装后会看到冰棒冒“白气”,这是液化现象,不符合题意。

C、秋天的早晨花草上出现的小露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而成的,需要放出热量。此

选项正确,符合题意。

。、初冬的早晨地面上会出现白色的霜,这是水蒸气的凝华现象,不属于凝固现象。此

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选:Co

解决此题需掌握:①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是液化;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

过程是升华;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是凝华。

②物态变化中,熔化、汽化、升华是吸热的;凝固、液化、凝华是放热的。

此题考查的是我们对于生活中物态变化的分析能力,物态变化是中考必考的一个知识点。

6.【答案】C

【解析】解:由题意知,指示灯与S并联,但电路不会出现短路,即电路中有保护电阻;

结合选项可知C符合题意,4BD不符合.

故选:Co

由题意知,未系好安全带时指示灯亮,系好安全带灯泡不亮,说明开关断开指示灯亮,

否则灯泡不亮即被短路了。

本题利用了对用电器短路时,用电器将不工作设计电路,注意不能出现对电源短路的情

况,电阻是保护电阻,可使电路对电源不被短路。

7.【答案】C

【解析】解:由于两电阻丝串联,流过它们的电流/相等,通电时间t相等,

由题意知:R甲<R乙,

由(7=//?知:U申〈U乙;

由Q=/2Rt知:Q甲<0,乙。

故选:Co

两电阻丝串联,流过它们的电流/相等,通电时间t相等,

由U=/R判断它们间的电压关系,由Q=/2Rt判断它们产生的热量关系。

本题考查了串联电路的特点,欧姆定律,焦耳定律,熟练掌握基础知识是正确解题的关

键。

第14页,共29页

8.【答案】D

【解析】解:并联电路中:/=/1+/2,

滑片在a端时,0.254=悬+/】…①

滑片在ab中点时,0.404=总+/1...②

用②式减去①式,得:0.404-0.254=七一为,

•LUJZ4UJZ

解方程得:U=3V.

故选。.

根据欧姆定律和并联电路的规律进行计算.在题中%的阻值没有给出,似乎给我们的分

析带来了麻烦.

但仔细思考,8和/?2是并联的,当先的滑片移动时:MN间的电压不变,即飞两端的电

压不变,治的阻值也不变,这说明通过&的电流不变.

所以/?2的滑片滑动前后,电流表示数之差就等于流过区2的电流变化量,设MN间电压为

U,滑片先后两个位置时流过/?2的电流分别为:悬和喘.

最后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解出MN间电压U.

欧姆定律的计算题,仔细分析,巧妙列式,可以减小计算量.

9.【答案】D

【解析】解:力、电磁铁是利用电流的磁效应的原理工作的,故A错误;

反电动机是利用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力的作用的原理制成的,故B错误;

C、扬声器把电信号转化为声信号,是利用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的原理制成的,故C

错误;

。、麦克风,即动圈式话筒工作时.,人说话的声音使得线圈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

产生了感应电流,利用了电磁感应原理,故。正确;

故选:Do

电磁感应现象是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切割磁感线运动时,导体中会有感应电

流产生,把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在电和磁这一部分中,学到了很多电学设备,每个设备的制成原理是经常考查的知识点,

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住这些基础知识。

10.【答案】A

【解析】解:(1)钓鱼杆在使用的过程中,阻力臂大于动力臂,属于费力杠杆,但使用

它可以省距离,故选项A符合题意;

(2)我们在使用独轮车和钉锤时都是为了省力,并且它们在使用的过程中都是动力臂大

于阻力臂,所以它们属于省力杠杆,故8、C不符合题意;

(3)天平是典型的等臂杠杆,动力臂等于阻力臂,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Ao

杠杆有三种类型:

(1)省力杠杆:动力臂大于阻力臂,动力小于阻力,省力但是费距离;

(2)费力杠杆:动力臂小于阻力臂,动力大于阻力,费力但是省距离;

(3)等臂杠杆:动力臂等于阻力臂,动力等于阻力,既不省力也不费力。

本题主要考查对杠杆分类方法的了解,动力臂大于阻力臂的杠杆为省力杠杆;动力臂小

于阻力臂的杠杆为费力杠杆;动力臂等于阻力臂的杠杆为等臂杠杆。

11.【答案】B

【解析】解:(1)因水平面上物体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

所以,用水平力产向右缓慢地推木板时,木板对桌面的压力尸不变,故C错误;

因水平力尸向右缓慢地推木板时,木板与桌面的接触面积变小,受力面积变小,

所以,由p=g可知,长木板对桌面的压强p变大,故错误;

(2)因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只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和压力的大小有关,

所以,水平力F向右缓慢地推木板时,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摩擦力/不变,

故8正确。

故选:B。

(1)水平面上物体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根据向右缓慢地推木板时受力面积的变化

判断对桌面压强的变化;

(2)根据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压力的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判断此过程摩擦

力的变化。

本题考查了压力和压强大小的比较和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的应用,关键是会分析

第16页,共29页

向右缓慢地推木板的过程中变化的量和不变的量。

12.【答案】CD

【解析】解:4、跳板跳水运动员起跳后,在上升过程中,运动员的质量不变,高度增

大,重力势能增大,速度不断减小,动能不断减小,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错误。

3、跳远运动员在起跳前助跑获得一定的速度,由于惯性,起跳后身体保持原来的速度

继续前行,跳得更远;惯性是一种性质,不能说惯性作用•错误。

C、掷出去的铅球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由于受到重力的作用,重力改变了

铅球的运动状态,铅球进行曲线运动最终落向地面。正确。

D、在4x100m接力赛中,两运动员相对静止,容易传递交接棒。正确。

故选:CD.

(1)物体上升过程中质量不变,高度增大,重力势能增大,速度不断减小,动能不断减

小,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2)惯性是一切物体都具有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性质。

(3)掷出的铅球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由于受到重力作用,重力要改变铅球

的运动状态。

(4)运动员之间保持相对静止状态,容易传递交接棒。

(1)物体上升时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下降时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2)惯性是一切物体都具有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性质。

(3)力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4)两个物体以相同速度,相同方向运动时,以一个物体为参照物,另一个物体是静止

的。

13.【答案】振动;音调;声源

【解析】解:(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琴弦由于振动会发出优美的琴声;

(2)我们能很容易辨别出二重唱的男声和女声,是因为他们的音调不同。男生的音调低,

女生的音调高;

(3)“肃静”是不让说话,即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故答案为:振动;音调;声源。

解决此题的关键是要知道:

(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男女生发出的声音主要是音调不同。

(2)减弱噪声的途径有三种:在声源处减弱噪声;阻断噪声的传播;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14.【答案】红外线;无规则运动(扩散)

【解析】解:生活中利用遥控器发出的红外线对电视机、空调等电器进行遥控;

劣质的装修材料中含有较多的甲醛,甲醛的分子总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甲醛分子运

动到空中,进入我们的鼻子,我们就闻到了它的气味.

故答案为:红外线;无规则运动.

在光谱红光以外的部分,有一种看不见的光叫红外线,红外线可以用来进行遥控;

构成物体的分子总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

此题考查了红外线的应用和分子的无规则运动,是一道基础题.

15.【答案】虚0.7不变

【解析】解:(1)因为平面镜成的是正立等大的虚像,所以他们在镜子中看到的是自己

的虚像;

(2)因为平面镜成的像与物体的大小相同,与物距大小无关,所以当小芳向平面镜靠近

0.3?n时,她在平面镜中的像大小不会改变;

(3)因为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若她走近平面镜0.3m,即物距

减小0.3m,像距也应随之减小0.3m,所以她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为-0.3m=0.7m.

故答案分别为:虚;07不变。

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像与物体的大小相同,像到平面镜的距

离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来分析此题。

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过程,在近年中考题中较为热点,解答此类题目需紧扣平面

镜的特点。平面镜成的像与物体的大小相同,与物距大小无关。对于这一点与我们平时

观察到的“近大远小”似乎有出入,但这是人的一种错误感觉,需要正确理解。

16.【答案】凸缩小实20

【解析】解:摄像头的镜头相当于凸透镜,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若镜头的焦距是10cm,人脸到凸透镜的距离应大于20cm时,才能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第18页,共29页

故答案为:凸;缩小;实;20。

凸透镜成像时,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于照相机和摄像头。

凸透镜成像的三种情况和应用的凸透镜成像习题的重要依据,一定要掌握。

17.【答案】晶体3408

【解析】解:由图知,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34(TC不变,所以该物质为晶体。

并且熔点为340。。

该晶体从第6分钟开始熔化,到第14分钟完全熔化完,所以该晶体的熔化过程经历了

14—6=8min

故答案为:晶体;340;8。

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晶体和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的区别: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

变;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断上升。

会分析晶体的熔化图象。知道晶体熔化时的温度为熔点。

要知道晶体从开始熔化到完全熔化完为晶体的熔化过程。

此题主要考查了晶体的熔化图象。要学会从图象中找出与晶体有关的信息。关键是掌握

晶体的熔化特点: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

18.【答案】热;磁

【解析】解:电流通过导体时电能转化成热,这种现象叫电流的热效应.熔断器中的熔

丝就是保险丝,它之所以被熔断是由于电流过大,通过熔丝时产生的热量过多,使得熔

丝的温度升高而被熔断,所以熔丝熔断是电流的热效应引起的;

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磁场,这种现象叫电流的磁效应.由图可知,空气开关中有一个电磁

铁(电磁铁的原理是电流的磁效应),当电流过大时,电磁铁会产生较强的磁性从而吸引

衔铁,使开关断开,切断电路,所以空气开关切断电路是电流的磁效应引起的.

故答案为:热;磁.

电线“超负荷”是生活用语,它实际就是指物理中的过载,是由电路中电流过大引起的;

熔断器中的熔断丝是用电阻率比较大、熔点比较低的铅睇合金制成的,当电路中电流过

大时,熔断丝产生的热量较多,温度升高能及时达到熔点而熔断;

空气开关是由电磁铁、衔铁、触点和弹簧组成的,当电路中电流过大时,电磁铁会产生

较强的磁性从而吸引衔铁,则脱扣器将产生作用使脱扣机构中的锁钩脱开,于是主触点

在弹簧的作用下被迅速分断.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熔丝和空气开关原理的了解,它们都是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要记住电流电流的热效应和磁效应.

19.【答案】保护电路电压表测电阻&两端的电压

【解析】解:(1)由电路图可知,随油量的变化,电阻接入电路的阻值不断变化,电

阻%可以起到保护电路的作用;

(2)由电路图可知,油箱油量越多,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电阻越小,滑动变阻器分压越

小,电阻飞分压越大,如果电压表与电阻%并联,随油量的增加,电压表示数变大;

故答案为:保护电路;电压表测电阻此两端的电压。

(1)由电路图可知,电阻&与滑动变阻器%串联,电阻&在电路中可以保护电路;

(2)由电路图可知,电压表测滑动变阻器两端电压,随油箱油料的增多,滑动变阻器接

入电路的阻值减小,滑动变阻器两端电压减小,电阻以两端电压增大,电压表示数减小:

要使油箱内油量越多,电压表示数越大,可以让电压表与电阻&并联。

分析清楚电路结构、明确各电路元件的连接方式,熟练应用串联电路的特点,是正确解

题的关键。

20.【答案】10变小

【解析】

【解答】

如图,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力竖直作用在杠杆上,所以。是支点,G是阻力,F是动力,

。4是阻力臂,是动力臂,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得,FxOB=GxOA,

则尸x20cm=20Nx10cm,解得F=10N;若将重物向。点移动,要使杠杆仍然保持

平衡,阻力不变、动力臂不变,阻力臂变小,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得,动力变小。

故答案为:10;变小。

【分析】

首先分析支点、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根据杠杆平衡条件求出动力;判断动力

臂、阻力、阻力臂是否变化,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判断动力大小的变化。

本题考查杠杆平衡条件的应用,会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分析和计算。

第20页,共29页

21.【答案】解:

【解析】当光从空气斜射到水面时,同时会发生反射和折射,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折射

角小于折射角.

本题考查了光的反射定律和折射规律.

光的折射规律:折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

线的两侧,且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当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

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

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22.【答案】解:由杠杆平衡条件入刀=尸2功可知,在阻力跟阻力臂的乘积一定时,动

力臂越长,动力越小;图中支点在中间的悬挂点。处,因此。4作为动力臂时,动力臂最

长,为使杠杆平衡,动力的方向应该垂直于04向下,如下图所示:

【解析】杠杆平衡条件:动力X动力臂=阻力x阻力臂(&人=尸2〃),在阻力跟阻力臂的

乘积一定时,动力臂越长,动力越小。

本题的解题关键是通过杠杆的平衡条件得出:在阻力跟阻力臂的乘积一定时,动力臂越

长,动力越小的结论。

23.【答案】解:小磁针的右端为N极,靠近螺线管的左端,所以螺线管的左端为S极,

右端为N极。

利用安培定则进而可以确定电流从螺线管的左端流入,右端流出。

故答案如下图所示:

【解析1根据小磁针的NS极,利用磁极间的作用规律可以确定螺线管的NS极;

根据螺线管的NS极和螺线管的线圈绕向,利用安培定则可以确定螺线管中的电流方向。

安培定则共涉及三个方向:电流方向;线圈绕向;磁场方向。告诉其中的两个可以确定

第三个。

24.【答案】解:两灯均为额定电压均为220V且接在电路中正常发光,则两灯必须并联;

故应由开关同时控制两灯;并且开关应接在火线上,并且火线要接到灯泡的上端金属点;

故答案如图所示:

【解析】由图可知题目中一个开关控制两个灯泡,并且要求两灯泡均能正常发光,则可

知两灯应为并联关系;同时开关应接在火线上.

家庭电路的连接类题目,要求首先要认真审题,同时再根据家庭电路的连接要求进行连

接.

25.【答案】右2左0.5

【解析】解:(1)滑动变阻器一上一下连入电路并与灯泡串联,如下图所示:

(2)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滑片应置于阻值最大的位置,故应将滑片置于右端;

(3)由图3知:电压表量程是0-3叭最小分度值是0.1L电压表示数是2匕

电压表示数小于灯泡额定电压,要测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应增大灯泡两端的电压,应使

第22页,共29页

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减小,所以滑片应向左端移动,直到电压表示数为2.5U为止;

(4)由图4中的/-U图象知:当灯泡电压U=2.5U时对应的电流/=0.2A,

灯泡额定功率:P=UI=2.51/x0.2A=0.5IVo

故答案为:(1)如上图所示;(2)右;(3)2;左;(4)0.5o

(1)滑动变阻器一上一下连入电路;

(2)滑动变阻器滑片应置于阻值最大的位置;

(3)由图3确定电压表的量程与最小分度值,根据电压表指针位置读出电压表示数;

根据电压表示数与灯泡额定电压间的关系及滑动变阻器的接法判断滑片的移动方向;

(4)由图找出灯泡额定电压对应的电流,然后由公式P=U/求出灯泡的额定功率。

本题考查了实验的注意事项、连接实物电路图、电压表读数、求灯泡功率等问题。

26.【答案】(1)电流表指针是否偏转;(2)有;(3)将导体ab换成多匝线圈;(4)切割

【解析】解:

(1)实验时,通过观察电流表的指针是否偏转,来确定电路中是否产生感应电流。

(2)如图,电路是闭合的,导体不动,磁体运动,利用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可以确定,

导体也做切割磁感线运动。具备了感应电流产生的两个条件,所以电路中有感应电流产

生;

(3)我们可以将导体ab换成多匝线圈来增大感应电流,更容易观察;

(4)由实验得出结论: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导体中

就会产生感应电流。

故答案为:(1)电流表指针是否偏转;(2)有;(3)将导体ab换成多匝线圈;(4)切割。

(1)电路中有电流时,电流表的指针转动,因此可以通过观察电流表的指针是否偏转来

确定是否产生了感应电流。

(2)将实验操作与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对比就可以得到答案。

(3)增大感应电流的方法:①将导体必换成多匝线圈;②使用磁性更强的磁铁;③增大

导体时切割磁感线的运动速度;

(4)根据电磁感应的定义(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导体

中就会产生感应电流)回答。

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可以简化为6个字(闭合、部分、切割),便于记忆。不是闭合回

路不能产生电流、电路全部导体切割不能产生电流、顺着或逆着磁感线的方向(不切割)

不能产生电流。

27.【答案】刻度尺;匀速直线;71.4%;斜面的机械效率越高

【解析】解:(1)要测量斜面的高度和木块沿斜面移动的距离就要使用长度的测量工具

一刻度尺;

(2)为了保证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稳定,就要让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

(3)第三次实验时,斜面的机械效率7?=,=:黑x714%;

(4)由图中数据可知:斜面的倾斜程度越大,斜面的机械效率越高。

故答案为:

⑴刻度尺;

(2)匀速直线;

(3)71.4%;

(4)斜面的机械效率越高。

(1)根据实验数据记录表格可以发现要测量斜面的高度和木块沿斜面移动的距离,就要

使用长度的测量工具一刻度尺;

(2)要测量沿斜面的拉力,就要让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因为只有这样,弹簧测力计的

示数稳定,测量才够准确;

(3)使用斜面的目的是使物体的位置提高,需要克服的是物体的重力,所以〃觎=G/i;

总功就是沿斜面的拉力所做的功,所以W,&=FS;机械效率4=设;

(4)分析实验数据,看随着倾斜程度的变大,机械效率是如何变化的,从而得出结论。

此题主要考查我们的实验分析能力,以及斜面机械效率的计算,是一道好题。

28.【答案】①初速度②运动速度质量物体质量一定时,运动速度越大,动能越大③

质量运动速度一定时,物体质量越大,动能越大④控制变量

【解析】

【分析】

①在该题中小球的高度在这个题中代表了其速度的大小;

②③解答此题要知道动能的决定因素有两个:质量和速度,对于这类多因素问题应结

合控制变量法进行分析;

第24页,共29页

④分别控制小球的质量和所处高度不变,这是利用控制变量法研究问题;

球把纸盒推出的距离长,说明的动能大,这是一种转换的方法。

【解答】

①在此实验中,小球的高度在这个题中代表了其速度的大小,让小球从同一高度滚下

的目的是两球到达水平面时能够具有相同的初速度;

②甲图中两球的质量相同,高度不同,所以到达底端的速度不同,所以可以探究动能

与速度大小的关系;

高度越高的小球运动到底端时速度越大,把纸盒撞击的更远,因此说明其动能越大;由

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物体质量一定时,运动速度越大,动能越大;

③乙图中两球的高度相同,这样到达底端的速度相同,但它们的质量不同,所以可以

探究动能与速度大小的关系;

质量越大的小球把平面上的纸盒撞击的更远,说明小球的动能越大,由此可以得出的结

论是:在运动速度一定时,物体质量越大,动能越大;

④实验过程中分别控制质量和速度不变的研究问题方法是利用的控制变量法;

把小球的动能大小转化为撞击纸盒距离的长短,这样研究问题的方法叫转换法;

故答案为:①初速度;

②运动速度,质量,物体质量一定时,运动速度越大,动能越大;

③质量,运动速度一定时,物体质量越大,动能越大:

④控制变量法。

此类实验题目是考查对控制变量法和转换法的掌握情况,及如何正确的进行结论分析。

29.【答案】向前惯性做功0.63s汽车的行驶速度雨雪天,道路较滑,汽车所受的

摩擦力较小,在车速相同的情况下,汽车刹车后滑行的距离变长,汽车较难停下来,因

此为安全起见要减速行驶

【解析】解:(1)后轮驱动的汽车行驶时,后轮相对地面有向后运动的趋势,则地面给

后轮一个水平向前的摩擦力,这个摩擦力驱动汽车向前运动;

汽车原来是运动的,刹车后,由于惯性,还要保持原来运动状态,所以会继续向前滑行

一段距离;

汽车刹车后,要克服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做功,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所以车轮发热是用

做功的方法改变物体的内能。

(2)根据可知,

车速度为40/on//i时,司机的反应时间大约是:t=;=嘿筹=0.175x10-3x

3600s=0.63s。

(3)由表中数据可知:速度由40km/九至U100km//i,对应的制动距离由8m到54m,故知:

行驶速度越大制动距离越长,因此影响汽车制动距离的主要因素是汽车的速度。

(4)雨雪路滑,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减小,摩擦力减小;汽车制动后,由于惯性仍向前运

动,摩擦力越小越不易停下来,所以要减速慢行。

故答案为:(1)向前;惯性;做功;(2)0.63s;(3)汽车的行驶速度;

(4)雨雪天,道路较滑,汽车所受的摩擦力较小,在车速相同的情况下,汽车刹车后滑

行的距离变长,汽车较难停下来,因此为安全起见要减速行驶。

(1)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

物体具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做惯性,任何物体都具有惯性;

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做功和热传递,做功发生了能量的转化,热传递发生了能量的转

移。

(2)司机的反应时间等于反应距离s与汽车行驶速度v的比值,即t=,

(3)分析题中所给数据表可知,汽车的行驶速度越大制动距离越大。

(4)雨雪天,道路较滑,汽车所受的刹车阻力较小;在相同车速的情况下,汽车所受的

刹车阻力越小,汽车的运动状态越不易改变,汽车刹车后滑行的距离就越长,因此汽车

就越难停下来,所以为安全起见要减速慢行。

本题通过探究反应距离和汽车速度的关系,提出安全驾驶机动车辆的问题,注重了物理

和生活的联系,实验中运用了控制变量的研究方法,是一道具有实际意义的好题。

30.【答案】已知:平均推力约为尸=3x10”;,匀速推土行程s=20m,消耗柴油7?1=

60g=0.06kg,柴油热值q=3.3X

求:(1)推土机做的有用功皿方用=?;(2)土机上装的柴油机的热机效率〃=?

解:(1)推土机做的有用功:

W有用=Fs=3x104/Vx20m=6x1057;

(2)柴油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

Q=mq=0.06kgx3.3x107J/kg=1.98xIO67,

柴油机的效率:

T1]=-x100%=-X100%X30%。

Q1.98X106/"u

第26页,共29页

答:(1)推土机做的有用功为6X105/;

(2)推土机上装的柴油机的热机效率为30%。

【解析1(1)知道推土机的推力和行程,根据公式勿=尸5求出推土机做的有用功;

(2)根据公式Q=znq求出柴油完全燃烧放出的总热量,根据公式叩=等求出柴油机的

效率。

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学生对功的计算公式、热值的计算和热机效率计算公式的理解和掌握,

基础性题目。

31.【答案】解:(1)有用功“有用=G/i=480Nx3m=1440/.

答:有用功是144Q/;

(2)拉力移动的距离S=2h=2x3m=6m;

拉力做的总功“总=FS=300/VX6m=1800/.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4=子x100%=黑x100%=80%;

W邙loUUJ

答: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80%;

(3)拉力的功率是P=0=竺®=120勿;

t15s

答:拉力的功率是120小。

【解析】(1)已知物体的重力和物体升高的高度,根据公式W=G九可求有用功的大小;

(2)已知动滑轮上绳子的段数和拉力的大小以及物体升高的高度,根据公式W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