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技推广专业知识精华版_第1页
农技推广专业知识精华版_第2页
农技推广专业知识精华版_第3页
农技推广专业知识精华版_第4页
农技推广专业知识精华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实用文档甘肃省10000名考试农学专业《农业推广学》复习参考资料第一部分:认识农业推广学基本概念农业推广是一门进入农业社会就出现的一种社会活动,我国古代把农业推广称为教稼、劝农、课桑。我国“农业推广”一词的应用始于20世纪30年代民国时期,新中国成立以后改用“农业技术推广”。由于我国农业经济体制的改革,“农业技术推广”的含义已不适应现代农业及农村经济的发展,自1985年以来逐渐用广义的“农业推广”一词代替。狭义农业推广:是指对农事生产的指导,即把大学和科研机构的科学研究成果,通过适当的方法介绍给农民,使农民获得新的知识和技能,并且在生产中应用,从而提高产量。狭义农业推广,工作业务范围大多以种植业、养殖业为主,针对各地农业生产中存在的技术问题,着重推广农业改良的技术和进行技术的扩散。广义的农业推广:是指除了单纯推广农业技术外,还包括教育农民、组织农民、培养农民义务领袖及改善农民实际生活质量等方面。广义的农业推广工作内容主要包括以下10个方面:有效的农业生产指导;农产品运输、加工、储藏指导;市场信息和价格指导;资源利用和自然资源保护指导;农家经营和管理计划指导;农家家庭生活指导;乡村领导人才培养和使用指导;乡村青年人才培养和使用指导;乡村团体工作改善指导;公共关系指导。现代农业推广:是将有用的信息传递给人们,而且帮助这些人获得必要的知识、技能和正确观念,以便有效地利用这些信息和技术的一种过程。农业推广学:是农业推广实践经验、推广研究成果及相关学科的有关理论,经过较长的发展、概括而形成的一门边缘学科。简答论述1、农业推广的性质农业推广的内涵受时间、地点的制约,随着社会经济、科技的历史发展而演进。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农业推广的基本性质都属于教育范畴,是多种内容与形式相结合的农村社会教育。2、农业推广的主要社会功能发展农村农民教育的功能、发展农村科技的功能、发展农业生产与农村经济的功能。3、农业推广的作用A.农业推广是农业发展机构与目标团体链接的纽带。B.农业推广是科技成果由潜在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桥梁。C.农业推广是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推动农业生产发展的直接动力。D.农业推广是开发农民智力、改变生产者行为、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的重要途径。E.农业推广是科研成果的继续和再创新。4、农业推广的目的A.在国家农业政策和农业推广技术的指导下,应用:“丰收计划”、“星火计划”、“菜篮子工程”、“计划变迁”、“社区发展”,经有系统地组织和安排,在农业推广工作者的帮助下,施教于农民,增进农民的知识,改变态度,提高技能,以期获得好的农业经营,增加农民的收入和满足日益增长的物质生活需要。B.在农民自愿改变行为而获得生产物质产品的同时,更重要的是需获得丰硕的精神文明成果。也就是通过农业推广教育性的工作,培训、传播知识、沟通等,转变农民传统的价值观为现代价值观,以适应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农业的需要。5、农业推广学的研究对象A.研究农民对物质生活、精神生活包括农业科学技术的需要,由需要产生心理、心态、动机,从而驱动行为变化的规律。B.研究外界社会的、政治的、经济的、自然的环境诸因素的变化及其规律如何影响农民行为的变化。C.研究诱导农民行为改变的方法。6、农业推广学的内容农业推广史、农业推广学的产生及其发展、农业推广学的理论基础、农业推广与组织管理、农业推广计划与目标、农业推广教育、农业推广人员、农业推广方法、农业推广工作的评价、农业推广学的研究方法。7、与农业推广学关联的学科农村社会学、教育心理学、社会心理学、行政组织学、传播学、行为科学,其他学科。第二部分:农业推广框架模型与沟通一、基本概念1、农业推广框架模型:农业推广工作过程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它包括两个基本的子系统,即推广服务系统和目标团体系统。前者由推广人员、推广机构及其所处的生存空间所组成,后者由农民、农民家庭及其所处的生存空间组成。2、沟通:是指社会中的个人或群体运用媒体彼此交流信息的过程,即指在社会交往中,人们借助共同的符号系统,如语言、文字、图像、记号及手势等,彼此交流各自的观点、思想、兴趣、情感、爱好、知识等各种各样信息的过程。3、农业推广沟通:是指在推广过程中农业推广人员向农民提供信息、了解需要、传授知识、交流感情,最终提高农民的素质与技能,改变农民的态度和行为并不断调整自己的态度、方法、行为等的一种农业信息交流活动。4、单向沟通:是指发信者与接受者地位不变,如技术讲座、演讲等,主要是为了传播思想、意见,并不重视反馈。5、双向沟通:是指发信者与接受者地位不断变化,信息与反馈往返多次,如小组讨论、咨询等。6、沟通主体:是指承担信息交流的个人、团体及组织。7、沟通客体:是指沟通的信息内容。8、沟通渠道:是指传送和接受农业信息的通道和路径。9、沟通媒介:是指沟通的信息载体和信息传播的工具。主要包括大众传播媒介、声像宣传媒介、语言传播媒介。二、简答论述1、在农业推广框架模型中农业推广服务系统与目标团体系统各有什么特征?农业推广服务系统的特征:农业推广服务系统是指农业推广人员、推广机构以及所处的生存空间。农业推广服务系统的扩散效率取决于两个变量的影响,即农业推广人员本人的特征、素质和他所处的农业推广组织、工作环境的优与虐。我们可以用下列公式表示:P=f(I,Es)式中P(工作绩效),I(个人特征),Es(环境变量),f(函数符号)目标团体系统的特征:目标团体系统是指农民、农民家庭以及所处的生存空间。目标团体系统的接受效率取决于两个变量的影响,即农民个人特征、素质和农村居民(农民)所处的生存环境。我们可以用下列公式表示:B=f(P,Es)式中B(农民行为变革),P(农民个人特征、素质),Es(农村居民所处的生存环境),f(函数符号)2、影响农业推广服务系统和目标团体系统的社会内容和环境条件有哪些?社会内容:人际关系的复合体的影响、某种社会结构的影响、某种文化环境的影响。环境条件:政治环境、经济环境、社会文化环境、农村区域位置环境。农业推广服务工作效率的高低取决于哪几个因素?推广服务系统的扩散效率。B.目标团体系统的采纳效率。C.推广服务系统的目标团体系统之间的沟通与互动效果。D.农业推广工作的外部环境条件。4、农业推广沟通如何分类?根据不同的角度划分,沟通可划分为不同的类型,一般有以下几种类型:A.正式沟通与非正式沟通。B.语言沟通与非语言沟通。C.单向沟通与双向沟通。D.个人沟通与大众沟通。E.信息沟通与心理沟通。5、农业推广沟通组成的要素有哪些?沟通主体、沟通客体、沟通渠道、沟通媒介。6、简述农业推广沟通的程序。农业推广沟通的一般程序是:首先由推广人员进行农业信息准备,然后将这些信息进行编码,变成农民能够理解的信息传递出去,经一定的途径让农民接受;农民在收到信息以后,进行译解,变成自己的意见和采取一定的行为,并将行为结果反馈给推广人员。7、农业推广沟通的特点有哪些?A.在沟通中,推广人员和农民都是沟通的参与者,两者是平等的关系。B.在沟通中,是推广人员主动适应农民,而不是农民去适应推广人员。C.双方肯定是互相影响的,但这种影响作用和性质不同。8、在农业推广沟通中必须掌握的基本要领和技巧有哪些?基本要领:a摆正“教”与“学”的相互关系;b正确处理好与农民的关系;c采用适当的语言与措辞;d善于启发农民提出问题;e善于利用他人的力量;f注意沟通方法的结合使用和必要的重复。沟通技巧:a给人留下好的第一影响;b要做农民的知心朋友;c与农民沟通之前先“认同”;d要让农民对你感兴趣;e善于利用人们迷信成功者的心理;f了解、利用风俗为农业推广服务;g善于发挥非正式组织的作用。第三部分推广对象的行为改变基本概念行为:是指人在环境影响下所引起的内在生理、心态和心理变化的外在反应。动机:是由需要及外来刺激引起的;是指为了满足某种需要而进行活动的念头或想法。3、需要层次论:是指人类的需要以阶梯形式形成不同的层次,满足了一个层次的需要后,就会产生高一层次的需要。激励:是指一个有机体在追求某些既定目标时的愿意程度。简答论述简述行为产生的过程。人的行为产生的直接原因是动机。而促使动机产生的原因是由内在的需要和外来的刺激引起的。一般来说,人的行为是在某种动机的促使下达到某一目标的过程。当一个人产生某种需要尚未得到满足,机会处于一种紧张不安的心理状态中,此时,若受到外界环境条件的刺激,就会引起寻求满足需要的动机,产生指向某种目标的行为,实现目标后,需要得到满足,紧张不安的心理状态就会消除。这时又会产生新的需要等,以此循环。试述行为产生的需要理论和动机理论。需要理论:行为科学认为,任何行为都是为了实现人所计划的特定目标的。为了实现特定目标的行为是由动机支配的。而动机则是由需要引起的。当目标实现后,新的目标又会诱发新的需要。需要、动机、行为和目标四者的关系为:需要→动机→行为→目标。需要理论具有层次性,从低到高依次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动机理论:动机理论是激励人们去行为,以达到一定目标的内在原因。动机是行为的动因,它规定着行为的方向。动机是一种主观状态,具有内隐的特点,不易从外部被察觉,但人们可以根据行为追究真正的动机。动机的产生需要两个条件,一是内在需要;二是外在条件。试述行为改变的操作条件反射理论和期望理论。操作条件反射理论:由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斯金纳提出,该理论认为,人的行为是对外部环境刺激做出的反应,只要通过改变外部环境刺激,就可以达到改变行为的目的。这一理论的核心是强化论,即通过不断改变环境刺激因素来达到增强、减弱或消失某种行为的目的。期望理论:由美国心理学家弗罗姆提出,该理论认为,人的积极性的调动是靠对需要满足的激励。当人们有需要,又要满足这些需要,实现预期心理目标的可能时,其积极性才高。试述行为改变的模式。人的行为是人与周围环境交互作用的产物。按照心理学中的力场理论,个体能感知到的环境因素的交互作用可以描述成为一个心理力场。行为是个体同其感知到的环境相互作用的函数,可用公式表示如下:B=fPEs,B行为、P人、Es个体能感知到的环境、f函数符号。简述农民行为改变的层次过程。推广对象行为改变层次可分为三个方面,一是具体的学习的改变,是推广对象行为的一种最基本的改变,即知识、态度、技能、期望四方面的改变,目的在于增进知识、改变态度、增加技能、增强期望。二是行动的改变,此改变是可以观察到的,在农业推广中最常见的就是“采用”行动。行动改变是行为改变的最高层次,是环境改变的导源,欲想进行行动改变,通常要经具体学习改变来促成。三是发展性的改变,具体为个人能力、性格的改变,有利于增进工作效率,是一种做事方法的改变。例如领导才能、组织管理才能、合作共事能力、分析问题能力、学习事物的观念、责任感等的改变。农民个人行为改变的动力和阻力有哪些因素?动力因素:客户经济需要引起的内驱力,社会环境的改变对农民的推动力。阻力因素:农民自身的障碍和传统的文化障碍,农业环境障碍。个人行为改变经历哪几个时期?解冻期:即一个人从开始愿意放弃旧的行为方式,如个人原有的标准、习惯、传统等,到表示愿意接受新的行为方式的时期。解冻的目的在于激励个人开始正视改变,并认识改变的需要。改变期:即一个人已被激励去改变时,他的旧行为方式越来越少,而被期望的新行为方式越来越多的时期。冻结期:即新的行为方式巩固和加强的时期,这个时期的工作是要使新的行为方式成为模式行为。采用的方法是连续强化或断续强化。影响农民个人行为的因素有哪些?据研究,影响农民个人行为的因素有内因和外因。内因有生理、心理、文化三个因素;外因有自然环境、经济环境和社会环境三个因素。改变农民行为的基本策略是什么?改变农民个人为中心的策略,即以提高农民本身素质为主的策略。通过推广的教育功能直接改变农民的知识、态度及技能等,提高他们自身的素质,减少或完全克服行为改变的阻力。改变环境为中心的策略,即着眼于改变农业环境的策略。改变农业环境主要是改变农民利用技术创新时所需的各种社会组织环境、政策法律环境、技术服务环境、基础设施及其他服务条件等。影响农民行为的方法有哪些?权力、交换、咨询、培训或教育、操纵、物资供应、提供服务、改变农村社会经济结构第四部分农业创新的采用与扩散基本概念农业创新:是指应用于农业领域各方面的新成果、新技术、新知识及新信息的统称。农业创新的采用:是指采用者个人从获得新的创新信息到最终在生产实践中采用的一种心理、行为变化过程。创新者:又称先驱者,指首先采用某项创新的少数农民,他们冒着可能遭受损失的风险,走在发展生产的前列。农业创新的扩散:是指某项创新在一定的时间内,通过一定的渠道,在某一社会系统的成员之间被传播的过程。无形磨损:创新不及时推广使用就会被新的创新取而代之而“过期失效”。例如一种农药被另一种新农药代替。有形磨损:某项创新虽然未被新的创新取代,但某项创新本身的优良特性因使用年限的增加逐渐丧失,从而失去使用价值。例如优良品种混杂退化等。简答论述简述农业创新采用的过程和农业创新采用者的分类。农业创新的采用过程分为五个阶段,分别为:a认识阶段:即农民通过各种渠道,知道有比他过去所用的更好的新技术信息。b兴趣阶段:即农民知道这项创新以后,想进一步了解创新的方法和结果,对这项创新表示关心和感兴趣,并开始出现学习上的行动。c评价阶段:即一旦农民对创新发生兴趣,就会联系自己的情况进行评价,对采用创新的得失加以分析、判断。d试验阶段:即农民经过评价,确认了创新的有效性,但为了稳妥行事,先在小块土地上试验。e采用、放弃阶段:即农民经过自己的试验得出的结论,是决定是否采用创新的最后阶段。创新采用者的分类,根据农民自愿采用某项创新的时间先后或以创新度为前提,将采用者分为五个采用者群体,即创新者、早期采用者、早期多数、晚期多数、落后者。不同采用者在采用过程各阶段的时间差异规律有哪些?A由认识阶段到试行阶段所用时间,创新者和早期采用者<早期多数<晚期多数<落后者B由试行阶段到采用阶段所用时间,创新者和早期采用者>早期多数>晚期多数>落后者C由认识阶段到采用阶段所用时间,创新者和早期采用者<早期多数<晚期多数<落后者试述影响农业创新采用速度的制约因素。A农业创新的特点制约,即农业创新的效益性、一致性、复杂性、实验性、观察性和条件性等方面。B采用者接受条件的制约,即包括采用者对农业创新的接受能力和自身的心理特征两个方面的影响。C各种信息的来源制约,即由于各种信息的来源具有不同的特点和功能,对每个采用者在采用过程的各个阶段的作用和影响也不同。简述农业创新的扩散方式和扩散过程。扩散方式:传习式、世袭式、接力式、单线式、波浪式、辐射式、跳跃式、飞跃式。扩散过程:突破阶段、紧要阶段、跟随阶段、随大流阶段。S型扩散曲线是如何形成的?它揭示了哪些规律?这些规律给推广人员哪些启示?S型扩散曲线的形成:S型扩散曲线形成是由于一项农业创新引进开始推广时,因多数人对它不熟悉,很少有人愿意承担使用的风险,所以一开始扩散总是比较慢,但当通过试验示范,看到试用效果,感到比较满意后,采用的人数就自然逐渐增加,使扩散速度加快,传播曲线的斜率增大。当采用者达到一定数量后,由于新的创新成果的出现,旧的创新成果被新的创新成果逐渐取代,扩散曲线的斜率逐渐变小,曲线就变得比较平缓,直到维持在一定水平不在增加,这样就形成了S型曲线。揭示的规律:a阶段性规律,启示我们一项创新在农业推广工作中,基础在试验示范期,速度在发展期,效益在成熟期。b时效性规律,启示我们一项创新的应用时间不是无限的,具有过期失效和过期作废的特点。因此,农业创新出台后,必须尽早组织试验,果断决策进行示范,加快发展期速度使其尽快从试验示范期进入成熟期,同时要尽可能延长成熟期,延缓衰退,特别要防止过早衰退。c交替性规律启示我们第一,不断地推陈出新,即在一项创新尚未出现衰退的迹象时,就应不失时机地积极引进、开发和储备新的项目,保证创新扩散的连续和发展,不要出现“旧已破、新不出”的被动局面。第二,选择好适当的“交替点”。就是说既要使前一项创新能够充分发挥其效益,又要使新的创新及时进入大面积应用阶段。论述某一新技术在不同地区推广会出现几条扩散曲线,其原因是什么?A.同一创新在不同地区受当地自然条件的影响。B.同一创新在不同地区受当地经营条件的影响。C.创新受所需购入的各项投资是否有效的影响。D.创新受当地农民文化因素,包括社会价值观的影响。E.同一创新扩散速度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试述农业创新扩散的影响因素。经营条件因素、技术特点因素、农民素质因素、政府的政策措施因素、家庭、社会机构及其他社会因素。第五部分农业推广的基本原则和程序基本概念因地制宜原则,是指农业创新的引进、推广项目的选择、推广方法的使用都必须从本地的实际情况出发,使推广活动符合当地的实际情况。综合效益原则,是指农业推广工作必须同时兼顾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并使他们协调发展,达到整体效益最佳。简答论述简述农业推广的基本原则。因地制宜原则、试验示范原则、智力开发原则、合作推广原则、服务配套原则、综合效益原则。农业推广程序包括哪些步骤?项目选择、试验、示范、培训、服务、推广、评价。作为农业推广人员应如何正确灵活应用农业推广的三大基本程序?农业推广程序的7个步骤中,试验、示范、推广是农业推广程序中最基本的三大程序。A.在同一自然条件下,由于先进地区和落后地区思想观念不同,某项先进技术已在先进地区大面积推广开来,而落后地区还未采用,在这种情况下,可以组织农民到外地参观,运用示范等各种推广手段直接进行推广。B.对于农民自身在多年的实践中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总结出的实际有效的实用技术,推广部门再进行试验、示范就没有什么意义了。因此,推广部门就应在及时总结关键技术要点的同时,采用召开现场会的方式宣传,号召在同类地区大力推广。C.科研部门培育的某些新品种,在培育过程中就适应了某地的自然条件和生产条件,并且科研部门为了试验研究,在多处设点试验,且有一定面积的示范,在农民中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这样的品种,一经审定后,就可在某地直接进入推广阶段,运用到生产中去,推广部门就不必再进行重复的试验。D.由于科研单位研究的某项技术就是针对某一地区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研究的,当研究成功后,就可以减少中间环节,直接在当地进行大面积推广。E.由于现代科技成果管理上规定,某项科研成果在取得成果前,必须有一定的示范面积。而这些示范工作多是科研部门和推广部门共同完成的,因此,这样的成果,推广部门不必进行试验就可以在其适应的范围内迅速推广。F.进入20世纪80年代,为了解决科研、教学、推广相脱节的局面,推广项目中都采用了“科、教、推”三结合的形式,建立协调小组,分工协作,联合进行项目攻关。G.大面积综合组装项目的推广,由于综合组装的技术多数都是在当地进行多年摸索的单学科的各项技术或是正在进行推广应用的技术,实践证明是行之有效的,所以组装起来后不必进行试验、示范,就可推广,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第六部分农业推广的基本方法与方式基本概念大众传播法:是推广者将农业技术和信息经过选择、加工和整理,通过大众传播媒体传播给广大农民群众的推广方法。集体指导法:即在同一类型、同一地区、相同的生产和经营方式的条件下,推广人员把情况相同或相似的一些农民组织起来,采取小组会议、示范、培训、参观考察等方法,集中地对农民进行指导和传递信息的方法。个别指导法:是推广人员和个别农民接触,讨论共同关心或感兴趣的问题,向农民提供信息和建议的推广方法。简答论述按传播方式的不同,农业推广方法可分为几类?各类的主要特点是什么?分为三类,即大众传播法。特点,a.传播的信息权威性高;b.传播的信息数量大、速度快;c.信息传播成本低、效率高;d.信息传递方式是单向性的。集体指导法。特点:a指导范围相对较大,有利于提高推广效率和经济效益;b信息传递方式属双向交流,能及时得到反馈信息;c有利于展开讨论或辩论,达到一致的意见;d在短时间内难以满足每个人的特殊要求。个别指导法。特点:a处理问题的针对性;b解决问题的直接性;c沟通的双向性;d发送信息量的有限性。大众传播适用于哪几种情况?介绍农业技术方面的新观点、新成果,提高广大接收信息者的兴趣和认识。B.传播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技术信息和具有重大效益的信息。C.及时发布天气预报、病虫害预报、警报等,并提出应采取的具体措施。D.扩大推广活动的影响。E.介绍某人成功的经验,以便向他人学习。F.针对多数农民共同关心的问题提供咨询。G.强调或重申重要的信息和建议,以便加强记忆。运用集体指导法有哪些要求?集体指导法的形式有哪些?要求:对推广对象的要求、对时间的要求、对方法的要求、对方式的要求、对规模的要求。形式:集会,如工作布置会、经验交流会、农业专题讲座、农业科技报告会等;小组讨论,如农业专题讨论和非正式讨论交流,培训班;示范,如成果示范、方法示范,现场参观等。运用个别指导法有哪些要求个别指导法的形式有哪些要求:要有良好的交通和通讯条件、要有足够数量和高质量的农业推广人员、尽量创造信息指导与物化服务相结合的条件。形式:农户访问、办公室咨询、信函咨询、电话咨询、计算机与网络技术信息服务等形式。简述农户访问的步骤和提高农户访问效果的注意点。步骤:准备、进行、解决问题、考评四个步骤。注意点:a访问要有目的、计划及准备;b选择好访问对象;c访问时推广人员要有同情的态度,关心农户问题,并有兴趣和信心帮助解决;d做好访问记录,尽可能多记、记全,访问后要及时整理;e访问要有结果,对被访问农户进行考评;f坚持经常访问,特别在关键时期要不失时机地对农户进行访问,不断向农民提供信息,发现情况及时帮助解决问题。目前世界农业推广的方式有哪几种?各有什么特点?一般推广方式,特点,推广项目一般由中央制定,地方自主权较小,自上而下地制定推广计划。B.产品专业化推广方式,特点,推广项目由商业组织制定,包括项目的目标、内容、活动及推广员的聘任等。推广项目通过推广人员向农民提供当面指导和示范来实施,各种条件均由商业组织提供,农业推广被视为商品生产的一项基本投入,农作物产品的总产量是衡量这一推广成效的尺度。C.培训和访问推广方式,特点,推广项目由高层制定,主要是对培训、走访监督做出严格的安排。项目通过走访和示范实施。基层推广员的配备与农户数成比例。衡量其成效的尺度,一是农产品质量;二是贫穷小农户的生产和生活改善程度。D.群众性推广方式,特点,推广计划由地方制定,通常由农民协会之类的组织参与制定,科研单位、推广人员及有关部门在其中起积极作用,这样使推广项目能因地制宜。E.项目推广方式,特点,项目一般由资助机构和受援国政府共同制定并实施,资助机构对项目的目标、计划、实施等有具体要求。衡量项目方式成败的主要尺度是,该项目是否在短期内带来了理想的变化。F.农业系统开发推广方式,特点,推广项目的制定和执行都需要农民的积极参与。衡量成效的尺度是农民群众在多大的程度上采取了计划所开发的技术,并不断使用这些技术。G.费用分摊推广方式,特点,推广计划的制定工作由承担费用的各级政府共同负责,但一定要满足适当的利益需要。这一方式需要中央政府提供的资金一般比较少。衡量成功的尺度,是农民群众是否愿意和能够以个人或以当地政府部门为单位分担部分费用。H.教育机构推广方式,特点,推广计划一般由教育机构制定,并主要通过对农民进行培训来实施。衡量其成效的因素主要是看农民参与推广活动的规模和程序以及技术的采纳情况。当前我国农业推广的方式有哪几种?按项目推广技术的方式,技术承包责任制方式,技术、信息和经营服务相结合的推广方式,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推广方式,农业技术知识竞赛推广方式。农业推广方法综合运用应考虑的因素有哪些?A推广的具体内容。B推广人员的数量和质量。C推广对象的科学文化素质和对新技术的接受能力。D其他因素。第七部分农业推广试验与示范技能基本概念重复原则,重复可降低试验误差和估计试验误差。随机原则,由于不同处理间所处的环境条件、供试材料等或多或少还存在着差异。为避免人为主观因素的影响,不同处理应平等分配,即必须使用随机分配的方法。局部控制原则,是指在试验时采用各种技术措施来控制和减少处理因素以外其他各种因素对试验结果的影响,使试验误差降到最小保证试验结果准确可信。重演性,是指在一定的条件下做相同试验时,能获得类似的试验结果,证明试验结果的可信性,这对于成果推广具有重要意义。技术适应性试验,是指将科研单位、大专院校及国内外的科研成果引入本地区、本单位,在较小的面积上或以较小的规模进行的适应性试验,其目的是探讨该项新技术、新成果在本地的适应性和推广价值。中间试验,是指在适应性试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不同的农作物群体、不同的品种、不同肥料配方用量、不同栽培技术管理等,在当地大面积的条件下,找出最适宜的技术方案,为今后的成果示范和方法示范奠定基础。成果示范,是指选择当地经过试验已取得成功的某项成果,如新品种、新农药、新化肥、新栽培耕作体系等,在预先选好的科技示范户的地里布点,然后在推广人员的指导下,由示范户在自己承包的土地上进行应用,将其应用过程和取得的效果展示出来,示范给其他农户,引起周围农民的兴趣,鼓励他们仿效的推广方法。方法示范,是指在推广工作中,通过实际操作向农民演示某种技能的一种方法。简答论述农业推广试验的基本要求是什么?推广试验设计有哪些基本原则?基本要求:实验目的要明确,试验结果要可靠,试验条件和材料要具有代表性。原则:重复原则、随机原则、局部控制原则。试述种植业技术适应性试验设计的基本内容。试验目的、试验材料、试验处理、试验方法、试验对照等。中间试验有何作用?中间试验的实施要求有哪些?作用:桥梁作用,鉴定作用,完善作用,示范作用。要求:参试条件,合理布点,设计方案。简述成果示范的基本原则和实施步骤。基本原则:成果示范要有计划地进行;成果示范的技术要可靠;成果示范的目标要同当地政府和农民的经济目标相一致;成果示范要考虑其他配套服务条件;成果示范要精心选择示范地点和示范户;成果示范的布局要合理;布点形式因地制宜,视情况而定。实施步骤:设置对照区;种好示范田;示范户保持经常联系;加强指导;进行系统地观察记载;召开观摩会,组织农民参观简述方法示范的基本原则和实施步骤。基本原则:示范内容适合当众表演,且短时间内完成,以实际操作为主,农民亲自操作。实施步骤:介绍;示范;小结。成果示范和方法示范各有哪些优缺点?成果示范的优点:a是介绍新技术、新成果最有效的方法;b对于固执的农民是一种最好的教育方法;c农民自己示范经营,说服力强,新技术容易推广。成果示范的缺点:a找一个认真负责,有一定水平的示范户不是很容易:b推广人员需花费较多的时间和精力,由于示范周期较长往往需要推广人员长期蹲点:c是一种成本较高的推广方法,因为要给与示范户一些优惠条件。方法示范的优点:a有利于将新技术介绍给农民,农民可以现场看到、听到、问到、做到,所以容易启发农民效仿:b通过方法示范可以培养头脑和操作技术较为灵活的人才:c方法示范是一项成本较低的方法。方法示范的缺点:a由于条件所限,只能介绍给一部分农民,不能使更多的农民同时观看到表演:b示范者要有较高的业务素质和丰富的经验,还要有较好的操作水平和演讲口才:c示范者对示范的内容要进行长时间的反复练习等准备工作,并且示范要成功,否则会引起农民的逆反心理。第八部分农业技术服务与促销技巧基本概念技术承包服务,就是用经济手段、合同形式,把推广人员与生产单位和农民的责、权、利紧密结合,来推广技术的一种经济责任制度。技术咨询服务,是指当事人一方向另一方就特定技术项提供可行性论证、技术预测、专题技术调查、分析评价报告。技术经营服务,是指农业推广机构兴办各种经营性实体,把推广技术与提供各种必要的经营服务结合起来“既开方,又卖药”,更好地促进技术转化为生产力。技术市场服务,是指把农业科技成果纳入整个经济活动和商品流通中,与其他商品一样进行交换和流通,最后,将其转化、物化到农业生产中去,产生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促销,是农业推广部门及实体为了激发农民采用新技术、新成果的欲望,通过人员和非人员的方式,传播技术和商品信息,影响农民行为,提高技术普及率,扩大产品销售量而进行的一系列促进工作。简答论述试述技术承包的形式和做法以及开展技术承包服务应注意的问题。形式和做法:联产提成技术承包,产定酬技术承包,联效联质技术承包,集团综合承包,产、供、销一条龙的技术承包,对部门、项目和种植大户的承包,开发性承包。注意的问题:确定技术承包的内容,正确合理地处理好技术承包人员的报酬和收入分配,签订承包合同,明确双方责任。技术咨询服务的范围有哪些技术咨询服务的程序包括哪几步范围:a为地区、行业、部门农业推广规划的制定和农业科技项目的选择,进行技术预测、评价、论证以及为组织实施提供技术咨询服务。b为农业技术攻关、农业技术综合改造工程提供咨询服务。c为农业新技术的开发与应用提供咨询服务。d为农业技术难题组织会诊。e为农业技术转让、科技成果在农业上的应用提供咨询服务。f为农业资源的合理开发与综合利用提供咨询服务。g提供农业技术信息和预测。h为有关农业技术引进和改造项目贷款提供可行性咨询服务。I为有关专业人才培训提供信息或方案。服务程序步骤:明确课题、开展调研、签订合同、组织力量、具体实施、项目验收、跟踪服务。开展技术咨询服务应注意的问题有哪些A.技术咨询服务的方向问题。B.经济效益问题。C.接受能力问题。D.技术咨询服务成果的使用寿命问题。F.事后服务的问题。G.承担责任的问题。H.价格问题。开展技术经营服务的基本原则是什么经营服务的业务范围有哪些基本原则:立足推广搞经营,搞好经营促推广,遵纪守法,确保经营服务的健康发展,立足服务,讲求信誉。业务范围:产前提供信息和物资服务.产中提供技术服务.产后提供贮运、加工和销售服务。按照经营范围可将技术经营服务分为几种类型技物结合式;产、供、销结合式;生产性经济实体;技劳结合式。农业技术市场包含哪几个基本要素?技术商品、买方、卖方和中介四个基本要素。农业技术市场的经营内容和形式有哪些?经营内容:农业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咨询;技术培训;技术承包;技术入股;技术服务等。经营形式:直接交易;中介交易;联营交易;推广交易。最佳促销方式应考虑哪几个因素?市场性质、促销费用、产品特性。第九部分农业推广写作与语言基本概念农业推广论文,是用书面形式表述在农业推广领域里进行的研究、开发及推广的学术性文体。农业推广科技报告,是指对推广活动中的有关情况用书面方式向主管单位或负责单位所做的报告。具有告知性、客观性、针对性三方面的特点。农业推广语言,是农业推广交往的工具、推广内容的输送工具以及科技成果扩散的媒体。它具有传播性、推销性、说服性和启发引导性等特点。简答论述农业推广论文的结构格式有哪几种?每种结构格式的具体内容包括哪些?a三段式结构:绪论、本轮、结论;b多项式结构:标题、署名、摘要、关键词、引言、正文、结论、致谢、参考文献。农业推广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内容包括哪些?A.前言,项目提出的背景、投资的必要性和经济意义、研究工作的依据和范围。B.市场需求情况拟定规模。C.资源、原材料、资料及共用设施情况。D.厂址方案和建厂条件。E.环境保护、环境现状、三废治理和回收的基本方案。F.生产组织、劳动定员和人员培训。G.拟建项目的实施计划、勘察设计周期和速度设、备订货、制造周期和进度、工程施工周期和进度、调剂和投产时间、拟建项目实施的可行方案。H.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I.产品成本的估算、原材料消耗定额、价格、各种费用的定额指标、工资标准、折旧、税金、利息、总成本及单位成本计算。J.经济效果评价、财务评价、销售收益、偿还能力和投资回收年限的估算、国民经济评价及评价结论。K.附件、将有关调查研究资料及文件,以附图、附表及协议条文等形式列附于后,以备查考。简述农业推广人员的语言能力。A.表达能力,注意词语的正确性和准确性、注意词语的艺术性、注意词语色彩的调配;B.发送能力,说话时对语言的速度和节奏、声音的高低和轻重、语流的抑扬顿挫的控制变化能力。C.表演能力,说话时运用手势、身姿、表情、眼神等非语言手段来演示内容的能力。简述农业推广人员的语言技巧。A.心理沟通的技巧,以礼相待、情感靠拢,善于心理换位,从对方的角度解释问题,求新求异,引起兴趣,利用一切亲缘关系及年龄、性别等特点。B.问的技巧,根据场合、对象有针对性地提问,提问需要控制,要有目的地提问,掌握语言技巧,讲究提问方式。C.答的技巧,认清问题所在,使回答具有针对性,突破问句的控制,使回答具有灵活性,掌握接引技巧,使回答具有艺术性。在演讲中农业推广人员如何做好临场发挥?自我心理调节、听众心理的掌握、声调的运用、表情神态的掌握、整体形象的掌握。第十部分农业推广信息服务基本概念农业信息,是信息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反映和农业有关各方面客观事物表征的一种资源。二、简答论述信息有哪些特征?农业信息种类可分为哪几种?其信息的来源包括哪些方面?特征:有效性、时效性、传递性、寄载性、共享性、普遍性、规范性、可处理性。种类:农业政策信息、农业技术信息、农业市场信息、农业生产信息、农业人才信息、农业资源信息、农业推广管理信息。信息来源:农业科技图书、农业科技期刊、内部资料、农业技术标准资料、农业技术档案资料、农业和农用生产资料样品说明书、专利文献。农业信息有哪些作用?A.农业信息是改变农民行为的促进因素。B.农业信息是农业决策的依据。C.农业信息是建立和完善农村市场经济的关键。D.农业信息是农业推广部门纵横联系的桥梁。农业推广信息收集方法有哪些其信息处理的原则是什么方法:查阅法、视听法、观察法、采集法、投书法、询问法、购买法、交换法、预测法、会议法。处理原则:计划性、准确性、及时性、适用性、系统性、预见性。如何进行农业推广信息的筛选、分类和鉴别信息的筛选:筛选时应注意把重复、不切题、陈旧的信息资料剔除,留下切题、新颖的信息资料,然后对这些留下的信息资料进行价值分析和评估,价值大的留下,价值低的去除。分类:A.按专业分类,可分为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水产业和农副产品加工业。B.按学科分类,如种植业可分为栽培、育种、植保、土肥、种子等。C.按垂直系统分类,可分为上级部门、本部门、本单位、下级业务部门等。D.按横向系统分类,可分为科研、教育、推广、水利、气象、金融、工商税务、支农工业部门等。E.按时间序列分类,即按年月排列。鉴别:主要有逻辑分析法、经验判断法、计算检查法、比较核对法、抽样调查和请教专家鉴别等方法。如何整理农业推广信息?其传递手段有几类整理推广信息:A.信息汇集整理,转换、汇总计算、更新、摘出、合并、编写。B.分析研究,预测性的分析研究报告、总结性的分析研究报告、评价性的分析研究报告、数据型分析研究报告。农业信息传递手段:人工传递、电信传递、光通信传递。试述农业信息网的运行方式和传递手段。运行方式:目前,农业信息网主要采取双向服务、分布集散式运行方式。传递手段:我国农业信息网在网络中心与农业部行政主管部门之间采取内部局域网络,网络中心与其他网员单位采用计算机远程通信网络。网络中心一年365天24小时连续运转,通过电话拨入、因特网联网等多种方式,用户随时随地都可连入网络,获取信息。你将如何提高自己的信息能力?A.要自觉树立信息意识。B.充分利用各种渠道收集信息。C.信息利用。D.识别信息。第十一部分农业推广教育与培训基本概念农业推广教育,是以农村社会为范围,以农民为对象,以农业推广、农村开发和农民需要的内容为教材,以开发农民智力、转变农民观念、提高农民素质、发展农业生产、促进农民增收、繁荣农村经济、改善农村生活为目标而进行的农村社会知识、观念、技术、技能、信息等的传授活动。农民职业技术培训,是指以提高农业劳动者素质,培养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农民技术骨干为主的非学历教育。个别教学法,推广工作者同推广对象在一对一的相互影响的基础上进行的教育和培训。4、群体教学法,推广工作者同多个对象在相互影响的基础上进行的教育和培训。大众教学法,通过报刊、杂志、宣传资料、广播、电视、展览、陈列等大众传播手段,较快地为大范围地区农民群体提供信息服务和技术指导,这种教育和培训的方式是大众教学法。简答论述农业推广教育的目的是什么?他有哪些特点?农业推广教育的目的在于通过宣传、技术培训、试验示范等方法,使农民理解、接受和采用新技术,提高农民的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水平,改变农民行为,从而合理利用和开发自然资源,保护生态环境,改革农业技术,发展农业生产,提高经济效益,改善农村生活。特点:农业推广教育的普及性,农业推广教育的实用性,农业推广教育的实践性,农业推广教育的时效性,推广教育的场所,形式手段的多样性,农业推广教育的综合性。农民学习的特点和心理期望有哪些?特点:学习目的明确、认识能力和理解能力较强、精力分散,并影响记忆力、负担重,学习时间有限、农民注重相互学习。期望:作为生产经营者,农民期望获得好收益、作为务实主义者,农民期望解决实际问题、作为生产劳动者,农民期望帮助决策分析、有些年纪较大的农民,期望能主动关心和鼓励他们学习新知识和新技术。影响农民学习能力的因素有哪些?因素:年龄因素、文化教育程度、心理状况、环境方面的因素。农业推广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哪些?作物生产、园艺生产、动物生产、渔业生产、农区林业、经营管理、农村资源开发与保护、农业机械、农副产品贮藏加工、农村能源、农村家庭管理、农村青少年“四建”教育。农业推广教育应遵循哪些基本原则?A.实际、实用、实效原则。B.直观性原则。C.启发性原则。D.因人施教原则。E.讲授知识与实践指导相结合的原则。F.教学方法多样化原则。我国农业推广教育方法有哪几种如何科学合理地选用农业推广教学方法方法:个别教学法、群体教学法、大众教学法。如何选择教学方法:避免单一教学方法、配套选用多种教学方法、重叠使用教学方法、尽可能采用直观教学方法。农民技术培训有哪些组织形式?对农民技术培训的方法有哪些?组织形式: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正规农民大学,县农民技术学校或农民中专,乡、镇、村农业技术业余学校绿色证书制度。方法:A.对科技示范户的培训方法、短期培训、组织现场参观、示范培训、田间指导、个别接触。B.对普通农民的技术培训方法、“四个一”声像培训、农业技术学校培训、由科、教、推三方面联合组成巡回讲师团进行宣传培训、成果示范和方法示范、发放技术资料、技术或信息咨询服务、开现场会。农民职业技术培训有哪些特点?有哪些主要形式?特点:A.农民职业技术培训的对象和目标。B.农民职业技术培训的教学内容。C.农民职业技术培训的知识具有系统性。D.农民职业技术培训内容的知识水平。E.农民职业技术培训面广量大。F.农民职业技术培训可结合一年的农业生产周期进行学习。第十二部分农业推广计划基本概念农业推广计划,推广组织对介入推广活动的资料进行统筹,并对一定地理、行政区域未来一定时期中,有关推广工作和活动的总的描述,是推广工作的行动指南。农业推广目标,是指为达到某种推广境地的行动方向。教育性推广目标,强调的是增进知识、提高技能、改变态度和行为。经济性推广目标,强调的是增加经济效益,提高经济效果。社会性推广目标,强调提高生活质量水平,例如改善农民的健康状况、环境卫生条件、人际关系及公共设施等。简答论述从宏观上讲,农业推广目标体系一般可分为几个层次;从微观上讲,一个乡、镇的农业推广目标体系可划分为几个层次;从宏观上讲,农业推广目标体系一般可分四级层次,即总目标体系、分目标体系、小目标体系、子目标体系。从微观上讲,农业推广目标体系可分为基本目标、一般目标、工作目标。按不同管理层次和管理形式,分别将农业推广计划分为哪几种推广计划?中央计划、地方计划、基层农业推广计划。简述农业推广计划与农业推广项目的关系。农业推广项目是指按照农业推广总体计划,对某一专项任务以课题的形式落实下来,进行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有检查的安排实施和管理。农业推广计划是由若干项目组成的一个整体,项目则是整体中的个体。项目实施程度体现计划完成的程度。农业推广项目是农业推广计划的基础,项目是推广活动的基本单元。对于基层的农业推广计划,就是农业推广项目的计划。项目计划含完成指标、步骤、措施和要求。项目确定要充分体现总体计划的需要。农业推广计划制定和农业推广项目选择各有哪些基本原则?计划制定的基本原则:坚持干部、专家、农民三结合,坚持“四效”统一,技术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有助于提高农民自我价值的认识,切实可行,从我国的实际出发。项目选择的基本原则:推广项目要遵守现行技术政策,推广项目要具有先进性、成熟性和适应性、推广项目要具有经济合理性、推广项目必须符合农业总目标、推广项目要符合市场的需求、推广项目要符合农民的接受能力和需要、科学组装、发挥技术的综合性。简述农业推广项目的确定程序。A.申请推广项目,推广项目申请书、成果鉴定证书、项目简介。B.推广项目的评估、论证和确定,项目的可行性研究,项目的评估、论证,项目的确定,签订项目合同,扩初设计。推广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包括哪几个部分?A.推广项目的目的和意义、国内外现状、水平、发展趋势及项目内容简介。B.技术可行性分析,其中包括主要技术路线及需解决的技术关键、最终目标和技术经济指标、实施项目所具备的条件和项目完成后的生产条件。C.市场预测,包括国内外需求情况及市场容量分析、产品价格与竞争力分析等。D.预计项目完成后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一般从新增总产值、新增纯收益、节能节材情况、节约利用资源情况、改善环保的作用、对促进社会发展的作用等方面论述。E.推广项目的技术方案及推广范围、规模和年限。F.预计推广经费及用款计划。G.经费偿还计划。推广项目扩初设计包括那几点A.推广项目的总体设计,包括指导思想、推广规模、主要措施、具体推广目标、原材料及推广人员的具体安排等。B.建立项目的实施机构,包括行政领导小组、技术指导小组、对跨地区的推广项目还应成立项目协作组织等。C.推广项目的年度计划及每年预期的结果。D.推广费用的支配方案。E.可能发生的问题及对策。F.组织领导,主要有领导班子、技术指导小组和协作机构等。试述农业推广计划制定的程序和方法。程序:A.确定农业推广计划的目标体系。B.开展调查研究。C.拟定农业推广计划方案。D.论证并检验多种方案。E.确定农业推广计划。方法:调查研究法、比较分析法、预测技术法、整体综合法、优选决策法。我国农业推广计划的执行一般要做哪几方面的工作?A.建立实施机构,行政领导小组、技术领导小组、项目协作小组。B.签订执行合同。C.拟定实施方案。D.做好实施记录。E.加强实施指导、技术指导、经营管理指导、服务指导。F.进行检查督促。G.做好总结工作,主要包括项目的来源、执行依据、预期目标、实施结果、成绩问题和基本经验,主要技术措施与改进。完成任务的方法:评价与建议。农业推广计划监督检查内容和监督检查方法各有哪些?内容:A.检查各个项目计划方案落实情况。B.检查项目试验、示范田建立情况。C.检查项目经费筹措和使用情况。D.对推广效果进行评估。E.及时总结经典经验。方法:建立定期报告制度,组织项目联合检查。第十三部分农业推广的政策与法规基本概念农业法:于1993年7月2日经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后颁布实施,后于2002年12月修订。《农业法》是我国农业的根本大法,共13章99条,对农业生产经营体制、农业生产、农产品流通与加工、粮食安全、农业投入与支持保护、农业科技与农业教育、农业资源与农业环境保护、农民权益保护、农村经济发展、执法监督、法律责任等做出了明确的法律规定。农业技术推广法:于1993年7月2日经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后颁布实施,共5章30条,详细阐述了立法的宗旨,并对农业技术的范畴、农业技术推广的概念、国家对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领导都做出了明确的规定。同时,对农业技术推广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推广体系、技术的推广与应用、保障措施等做了明确的规定。史密斯-利弗法:作为美国合作农业推广工作的主导法律,其不仅规定了美国农业推广的性质、内容和基本方式,而且为合作农业推广体系的顺利运转奠定了坚实的财政基础和组织基础,甚至对其在具体运作中所应遵循的规则也有明确的规定。第十四部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基本概念农业科技成果:是指在农业各个领域内,通过调查、研究、试验、推广应用,所提出的能够推动农业科学技术进步,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并通过鉴定或被市场机制所证明的物质、方法或方案。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是指把技术成果由潜在的、知识形态的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的、物质形态的生产力,并通过农业生产大面积的推广应用,产生社会、经济及生态效益并形成新的生产力的过程。物化产品:这类产品是有形的,可以形成商品,如种子、化肥、农药、地膜、食用菌、畜禽良种、药品、疫苗、苗木、农机具等。技术性形态成果:这类成果以非物化的信息形态存在、传播和被使用,如抗旱技术、栽培管理技术、饲养管理技术、生态技术等。服务性知识产品:这类成果既不是物化形态,也不是技能技巧,虽然能够为农业生产科研服务,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但不能交换,更不能形成技术市场,如生态区划、开发方案、农村规划、战略研究等。转化率:R=[a0t/at0]×100%;R-转化率、a0-实际转化成果数、a-研究成果数、t0-实际转化周期、t-正常转周期。推广度:推广度=【实际推广规模/应推广规模】×100%推广率:推广率=【已推广的科技成果项数/总的成果项数】×100%经济上限:指在允许农民技能、经营方式和自然资源存在着固有差别的情况下,取得的每年每公顷增值的总值。技术上限:不计成本而取得每公顷的最高产量称为技术上限。简答论述农业科技成果按研究的性质分类,可把农业科技成果分为哪三类,各类有何特点?A.基础性研究成果,这类成果常常对广泛的科学领域产生影响,称为普遍的原则、理论和定律。基础性研究成果一般称为非物化性技术。技术表现形态是研究论文、报告或着作。技术成果载体是文字或印刷品,社会效益突出,直接经济效益不明显。B.应用性研究成果,应用性成果一般称为物化技术,技术表现形态大多是新产品、新工艺和新方法。技术载体是人、图纸或实物,具有显着的经济效益,可直接转化为生产力,是农业推广的主要内容。C.开发性研究成果,开发性研究成果一般可获得直接的较大的经济、社会和生态等方面的总体效益。科学技术转化为社会生产力涉及哪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基础理论转化为生产上可以利用的硬件和软件。第二阶段:是硬件和软件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第三阶段:是科学技术转化为人的内在因素。农业科技成果以哪几种形态向生产上转化?农业科技成果是用于促进农业生产发展的知识形态产品。根据农业科技成果的内在特点和外在特性,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有两种方式,一是通过商品化进入流通流向生产领域;二是通过非商品化、非流通形式进入生产领域。一般以下列几种形态转化:物化产品、技术性形态成果、技能和技巧、服务性知识产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投资特点是什么?转化过程中形成哪三级效益?这三级效益是如何分配的?投资特点:高投入、高产出、高效益、一项投入、多方受益、当年投入、当年产出、一年投入、多年产出、农业科技投入产出比、优于其他科技投入产出比。三级效益:技术效益、产品效益、经济效益。分配:一级效益、技术效益,为科技成果转化部门获得,它具体表现为科技推广成果,可受到国家的重视、承认和奖励。二三级效益,产品效益及经济效益,归属成果采用者或采用部门获得。简述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条件、转化的途径和方式。转化条件?A.依据市场需求信息,推广应用农业科技成果。B.建立健全农业推广体系,调动推广和科研两方面的积极性,做好成果转化的衔接工作。C.大力宣传普及科学知识,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D.增加投入,实行技、物、政相结合。E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建设扩大社会服务完善农业科技服务功能。F.制定有利于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一些政策法规。转化途径:农业开发研究、农业推广机构进行科技推广、大众传播途径、农业技术市场、中试生产基地建设。转化方式:A.经营服务方式B.技术承包方式。C.技术咨询、技术培训、技术资料等服务方式。D.建立技术与生产联合体。E.建立农业科技示范场。试述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运行机制。A.科研、教学、推广三结合的运行机制,以推广项目为黏合剂的合作推广形式、以生产指标为主线的集团承包形式、根据生产需要进行联合攻关的形式、推广部门建立技术依托单位的形式、以聘请顾问为主的技术咨询服务形式。B.技、政、物三结合的运行机制。C.政府、专业机构、民办机构三结合的运行机制。D.经营咨询、技术推广、经营服务三结合的运行机制。成果分布、经济上限和技术上限三者有何关系?A.技术上限往往高于经济上限;B.经济上限和技术上限之比较是指每年每公顷地的物质产量,而经济上限与成果分布之间的比较是指每年每公顷地的增值。前者是按产量计算,后者是按实际的经济效益计算。经济上限才是农民的真正实惠。决定经济上限的因素有哪些?A.交通运输、农业服务对经济上限的影响。B.集镇对经济上限的影响。总之,物质生产的最高限度是由技术上限决定的,农民每年每公顷地的增值同他所在的地方的经济上限密切相关,同时也决定他在成果分布中所处的地位。如何提高经济上限、技术上限和成果分布?提高经济上限,提高经济上限的方法有一是提高技术上限,二是改善和提高本地服务条件。这包括以下几个方面:a扩大运输网,建设农村通向市镇的交通设施,便于农民购置生产资料和推销产品,便于农民与中心市场的联系,有利于缩小价格的异地差异等。b就近设立农贸市场,为农民销售农产品提供方便,减少运输费用。c就近建立地方农业生产资料和设备的供销渠道,为农民购置所需生产资料提供方便。d建立信贷机构,为农民提供方便而有效的贷款。e建立有利的价格体系。f建立有利的土地使用制度。提高技术上限:A.通过农业科学研究获得最高产量的技术措施。B.通过农田基本建设和改良土壤,改善作物生长条件。C.增加农业生产资料的投入。D.有效的推广服务。提高成果分布:A.有效的推广服务,主要做好以下几点工作a鼓励农民开创新路,向农民推荐增产新措施,并帮助实施。b帮助农民尽快掌握创新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c广泛宣传当地农民采用创新的消息。B.有效的支农服务,主要做好以下几点工作a为农民提供有效的农业信贷。b为农民建立生产资料供应和产品销售的服务体系。c为农民及时提供市场价格和商品信息,并指导决策。第十五部分农村家政推广基本概念家政学:家政学是一门以提高家庭物质生活、文化生活、伦理生活、社会生活质量为目的,包含着生活哲学、生活修养、生活艺术、生活技能等内容,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艺术为一体的应用科学。农村家政推广:就是通过各种有效的教育方法和手段,将有关家庭生活的新知识、新技能、新观念扩散、普及应用到广大农民家庭中去,使之转变生活态度,改变生活方式,科学有效地管理家庭,营造和谐美满家庭,从物质和精神两方面提高农家生活质量。第十六部分农业推广组织基本概念农业推广组织:从功能上讲,是作为信息沟通渠道和推广目标决策与工作实施的系统,从形式上讲,是一种服务机构。但实质是农业推广活动从初级向高级发展中必然形成的载体,起着支撑与连接的作用,将信息进行双向的传递。专业性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包括种植业、畜牧业、农机和农垦等方面的技术推广体系或技术推广机构。简答论述农业推广组织的职能有哪些?A.确定推广目标。B.保持推广工作的连续性。C.保持推广工作的权变性。D.利于信息交换。E.配合、协作。F.控制。G.激励。H.评估。农业推广组织设计的基本原则有哪些?A.因地制宜。B.稳中有动的组织结构与形式。C.从整体上求的最佳结构。D.利于发挥组织自身功能。E.提高效率。F.幅度层次合理。G.保证同一协调和指挥。国外农业推广组织体制有几种A.政府领导和农业推广组织体制,政府和农学院的合作推广制,政府领导,科研、教育单位参与推广的推广体制。B.政府和地方,或农民合办或协作的农业推广组织体制,政府和农协双轨推广制,国家和地方协作的农业推广体制,政府、农会、私人咨询机构并存的农业推广体制。C.民间领导的农业推广组织体制,由农民协会领导的农业推广组织体制,以民办为主的农业推广体制。试述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农业技术服务体系的结构。20世纪90年代以来,尤其是我国确立了市场经济之后,农业推广组织的发展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国家、省、地区、县、乡的农业推广组织继续其主导作用,同时科学农业研究机构、高等农业院校和农业生产资料生产厂家也都建立起了农业推广组织和队伍,加之农村的合作经济组织、个体组织等参与了农业推广活动,从而使得我国农业推广组织形成了由一元化向多元化的发展。目前我国农业推广组织体系一般可分为两类,一是政府推广组织体系,主要是专业性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另一类是非政府组织推广体系,主要是群众性农业推广体系。我国专业性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包括哪些?种植业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畜牧业技术推广体系、农机技术推广机构、农垦系统技术推广机构。我国农村专业技术协会有几种类型?有哪些特性?类型:技术普及推广型、技术经济服务型、技术经济实体型。特性:A.协会的互益性,表现在技术经济协会的互助性。B.协会的同类相聚性,表现为生产经营的专业性。C.协会的民间性,表现为农民的自愿参与性。D.协会的非赢利性,表现为协会的建立是以会员间的互益性为出发点的。我国建立多元化新型农业推广体系有哪些创新?其创新内容又是什么?A.推广观念的创新,从以技术为本的农技推广逐渐转变为以人为本的农业推广,从以政府为主的农技推广逐渐转变为以政府为主导、多元化发展的农技推广,从以服务农业生产为主的农技推广逐渐转变为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农村生态提供综合服务的农技推广,从以技术为主线的农技推广逐渐转变为以产业为主线的农技推广,从以提供生产技术服务为主的农技推广逐步转变为提供产业技术、优质农资、综合信息等系列服务的农技推广。B.推广体制的创新。C.推广机制的创新,内部管理制度的创新,考核机制的创新,推广方式、方法的创新。第十七部分农业推广人员基本概念农业推广人员的素质:是指完成和胜任推广工作所必须具备的思想道德、生理条件、职业道德、科学技术知识以及组织教育能力的综合表现。农业推广人员的素质结构:是指构成农业推广人才素质诸要素的结合方式。它包括个体的素质结构和群体的素质结构。职前培训:是指对准备专门从事推广工作的人员进行就业前的职业教育。在职培训:是指推广组织为了保持和提高推广人员从事本职工作能力所组织的学习活动。二、简答论述1、简述农业推广人员的地位和作用。地位:农业推广人员是促进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农业推广人员是农民与社会交往的桥梁。作用:A.在科技成果扩散中的纽带作用。B.在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中的促进作用。C.在新技术成果推广中的创造作用。D.在提高农民素质中的教育作用。E.在制定农业方针、政策和农业发展计划中的参谋作用。试述农业推广人员的职业道德和业务素质。职业道德:A.热爱本职、服务农民。B.深入基层,联系群众。C.勇于探索,勤奋求知。D.尊重科学,实事求是。E.谦虚真诚,合作共事。业务素质:A.学科基础知识与实践能力。B.农村社会学知识和社会工作能力。C.农业经营管理知识和经营能力。D.教育学、心理学知识和推广教学能力。E.语文知识和表达能力。农业推广人员的素质结构包括哪些?各种素质结构所指的含义是什么素质结构?专业结构:指各类专业人才的合理比例;能级结构:指各层次农业推广人员的合理比例;年龄结构:各类年龄区间人员在人才群体中所占的比例;知识结构:农业推广人员个体和群体的知识合理组合;能力结构:指各种能力的合理组合等。为什么要对农业推广人员进行培训?其培训工作可分为哪几种类型?农业推广人员的培训是指农业推广人员参加工作前、后的学习、培养和训练的过程,也是继续教育和提高工作能力的过程。推广人员素质的高低是决定推广工作成效的关键。因此,对于准备从事推广工作的推广人员,应通过培训,提高其素质,使其具备承担推广任务的能力。此外,凡是有成效的推广组织,也要经常考虑到进一步提高在职推广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农业推广人员的培训一般分为职前培训和在职培训两种类型。对农业推广人员管理的内容包括哪些?其管理方法又有哪些?管理内容:A.推广队伍规划与编制。B.农业推广人员的选配。C.农业推广人员的使用。D.农业推广人员的培养提高。E.农业推广人员的考核。F.农业推广人员的调整。G.农业推广人员的思想教育。管理方法:A.经济方法,通过利用诸如工资、福利、奖金、罚款以及经济责任制、经济合同等手段为杠杆、组织、调节和影响管理对象的活动;B.行政方法,依靠行政组织的权威,运用命令、规定、指示、条例等行政手段,以鲜明的权威和服从为前提,直接指挥下属工作;C.思想教育方法,通过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的方法,使受教育者的思、品德及行动表现得到改进和提高,成为农业推广工作目标所要求的合格人员;D.精神激励方法,设置目标、规定标准、建立方案建议制度、公开授权等方法;E.法律的方法。第十八部分农业推广调查基本概念典型调查就是从调查对象中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单位作为典型并通过对典型的调查来认识同类社会现象的本职及其规律的方法。抽样调查是从调查对象的总体中按照随机原则抽取一部分单位作为样本并以对样本进行调查的结果来推断总体的方法。重点调查是对某种社会现象比较集中的、对全局具有决定作用的一个或几个单位所进行的调查。实地观察法它是观察者有目的、有计划地运用自己的感觉器官或借助科学的观察仪器能动地了解处于自然状态下的社会现象的方法。访问调查法是调查人员通过口头交谈等方式向被访问者了解社会实际情况的方法。问卷调查法它是调查者运用统一设计的问卷向被调查者了解情况并征询意见的方法。7、实验调查法是指在人工制造的一定环境中按照设计程序对研究对象的活动加以观察、记载和分析以收集资料得出结论的一种研究方法。简答论述试述农业推广调查的内容包括哪些方面A农业资源调查农业自然资源、农业社会经济资源。B农业生产调查农业生产结构调查、农村商品生产调查、农村经济政策调查、农业生产经营效果调查。C农村市场调查农村社会商品购买力调查、农村市场商品供应量调查、农村市场销售效果调查、新产品的发展趋势调查、影响市场需求因素调查。D农村科技推广调查农村科技推广机构的建立和健全情况调查农村科技推广队伍的建设情况调查农村科技推广网点的设置情况调查农村新品种、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等在农村的推广情况调查农业科技成果推广普及所必需的资金和条件调查农业科技推广的经济效益调查农业适用技术推广情况的调查。试述农业推广调查的类型和调查方法。类型普遍调查、典型调查、抽样调查、重点调查等。方法A.文献调查法选配适合的调查人员要搜集比较齐全的文献资料要注意检验、分析、和评价文献的真伪把研究历史与研究现实问题紧密结合起来。B访问调查法接近被访问者的技巧科学地提问听取回答的技巧正确引导和追询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C问卷调查法问卷调查选择调查对象分发问卷回收问卷审查问卷。D实地观察法要正确地选择观察的对象、时间和场合要灵活安排实地观察的程序与被观察者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努力减少观察活动对被观察者的影响把观察与思考紧密结合起来及时做好观察记录。E实验调查法实验者、实验对象、实验环境、实验活动和实验检测。农业推广调查的步骤包括哪些A选择调查课题。B拟定调查方案调查指标的设计调查方案的设计。C搜集调查资料。D审核调查资料。E整理资料文字资料整理数字资料整理。F统计分析。4、写好调查报告应注意哪些问题A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工作。B提炼明确的富有指导意义的主题。C科学恰当地选用素材。D做好材料的结构安排。第十九部分农业推广工作的评价基本概念推广工作评价是在深入调查研究、详细占有资料的基础上对某个推广单位或某项推广项目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和论证借以达到提高推广技术效益和推广管理水平的目标。2、推广工作评价指标体系是衡量农业推广项目实施或完成的优虐、效益大小、实施方案和决策目标是否合适等的重要尺度。行家评价由于行家们具有广泛的推广知识和经验对事物的认识比较全面评价的意见比较中肯。加之行家来自不同的推广单位很容易把被评单位与自己所在单位进行对比这种多方位的对比从不同的侧面对被评单位进行透视和剖析就不难发现被评单位工作的独到之处和易被人们忽视的潜在问题。专家评价这是高级评价是一种聘请有关推广方面的理论专家、管理专家、推广专家组成评价小组进行的评价。简答论述农业推广工作评价的目的和原则有哪些目的A.为决策者进一步决策提供依据。B为实现项目总体目标提供依据。C为检验实施方案的正确性提供依据。D为提高推广管理工作效率提供依据。原则实事求是、综合效益、可比性。农业推广工作评价内容包括哪些方面对推广决策的评价对农业推广目标实施结果的评价对规划、计划执行结果的评价对农业推广效益的评价对项目实施进程的监控评价对推广项目实施结果的评价。农业推广工作评价指标体系是指哪些方面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社会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生态效益评价指标体系推广成果评价指标体系农业推广工作综合评价指标。推广项目经济效益指标体系包括哪些方面推广项目经济效益预测推广项目经济效益指标体系土地产出效率指标体系劳动生产率指标体系资金产出率指标体系推广项目的产出投入比。推广项目单位面积增加的经济效益和推广项目的土地生产率提高率如何计算推广项目单位面积增加的经济效益=【采用项目后总收入推广后总支出推广前总收入推广前总支出】/有效推广面积有效推广面积=推广面积受灾失收减产面积或=推广面积×保收系数保收系数=常年播种面积受灾失收面积×灾害概率/常年播种面积土地生产率提高率=【新技术推广后的土地生产率/对照土地生产率1】×100%。简述农业推广工作评价的步骤。A明确评价范围与内容。B选择评价标准与指标。C确定评价人员。D收集评价资料。E实施评价工作。F编制评价报告。农业推广工作评价方式有哪几种自检评价项目的反应评价行家评价专家评价。8、试述农业推广工作评价方法。A农业推广工作定量评价法对比法、综合评价法。B农业推广工作定性评价方法。第二十部分农业推广学研究方法基本概念社会调查是指采用客观的态度运用科学的方法有目的、有步骤地去调查和观察社会现象搜集资料分析各种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掌握某种社会现象的过程。访谈法它是研究者调查人员与研究对象调查对象通过有目的的谈话收集研究资料的方法。问卷法它是通过填写问卷来收集资料的一种方法。观察法是研究者通过自己的感受或借助工具到现场收集和积累具有生动的感性资料的方法。文献法这是研究者用科学的态度去掌握文献从中取得资料帮助了解事实真相并发现事物之间内在的联系的方法。简答论述农业推广学的研究程序包括哪些阶段各阶段的大体内容是什么A选题阶段选题的原则、研究课题的来源。B制定计划阶段深入调查、精读文献提出研究假设制定调查研究计划。C实施阶段。D总结阶段资料分析检验假设撰写研究论文。社会调查采用的调查方法有哪些全面调查、典型调查、抽样调查、民意调查、科学考察。农业推广学研究的资料收集方法有几种访谈法、问卷法、观察法、文献法。问卷常用的形式有哪几种是非式、多项选择性、填充式、量表式、选择填充式、排列式、自由记述式、填表式。社会实验的实验设计有哪几种单组实验设计、等组试验设计土壤肥料学一名词解释土壤:是陆地表面由矿物、有机物质、水、空气和生物组成、具有肥力且能生长植物的未固结层。土壤肥力:土壤具有能供应和协调植物生长发育所需要的养分、水分、空气、热量的能力。土壤肥力狭义上的定义,土壤供给植物必需养分的能力。肥料:能够直接供给植物生长必需营养元素的物料矿物:指地壳中的化学元素在各种地质作用下形成的具有一定的化学组成和物理性质的自然均质体,单质或化合物。是组成岩石的基本单位。岩石:由各种地质作用形成的,由一种或多种矿物有规律地组成的集合体。岩石的风化:岩石、矿物在外界因素和内部因素的共同作用下,逐渐发生崩解和分解的过程。风化的分类:按照其作用因素和风化特点来分:1.物理风化,指外力作用使岩石、矿物发生崩解破碎,但不改变其化学成分和结构的过程。这个外力作用一般包括:温度作用、结冰作用以及水流和大风的磨蚀作用等.2.化学风化,指岩石、矿物在水、二氧化碳等因素作用下,发生化学变化而产生新物质的过程。这种风化作用主要包括:溶解、水化、水解和氧化。3.生物风化,指岩石矿物在生物及其分泌物或有机质分解产物的作用下,进行的机械破碎和化学分解过程。土壤粒级:根据单个土粒的当量粒径,假定土粒为圆球形的直径的大小,可将土粒分为若干组,称为粒级。土壤有机质:存在于土壤中的所有含碳的有机化合物。主要包括土壤中各种动物、植物残体,微生物体及其分解和合成的各种有机化合物。矿质化:土壤有机质在微生物作用下,分解为简单的无机化合物、二氧化碳、水、氨和矿质养分,磷、硫、钾、钙、镁等简单化合物或离子,同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腐殖化:土壤有机质在微生物作用下,把有机质分解产生的简单有机化合物及中间产物转化成更复杂的、稳定的、特殊的高分子有机化合物—---腐殖质的过程。有机质转化:土壤有机质在水分、空气、土壤动物和土壤微生物的作用下,发生极其复杂的转化过程。土壤质量含水量:土壤中水分的质量与干土质量的比值,又称为重量含水量,无量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