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安徽省池州市贵池第二中学高一化学联考试卷含解析_第1页
2022-2023学年安徽省池州市贵池第二中学高一化学联考试卷含解析_第2页
2022-2023学年安徽省池州市贵池第二中学高一化学联考试卷含解析_第3页
2022-2023学年安徽省池州市贵池第二中学高一化学联考试卷含解析_第4页
2022-2023学年安徽省池州市贵池第二中学高一化学联考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2023学年安徽省池州市贵池第二中学高一化学联

考试卷含解析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

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

1.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

层的2倍,Y的氟化物YF3分子中各原子均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Z是同周期主族元素中

原子半径最大的元素,W的单质常温下为黄绿色气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H4的稳定性比YH3的高

B.X与W形成的化合物和Z与W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键类型相同

C.元素W的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比Y的强

D.Y离子的半径比Z离子的半径大

参考答案:

D

【分析】

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

的2倍,X原子有2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为4,则X为碳元素;Z是同周期中原子半

径最大的元素,处于IA族,原子序数大于碳元素,应该处于第三周期,故Z为Na元

素;Y的氟化物YF3分子中各原子均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则Y表现+3价,Y的原子序数

小于Na大于碳,可推知Y为非金属,最外层电子数为8-3=5,处于VA族,则Y为氮元

素;W的单质常温下为黄绿色气体为氯气,则W为C1元素,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根据上述分析,X为碳元素,Y为氮元素,Z为Na元素,W为C1元素。

A.非金属性越强,氢化物越稳定,非金属性N>C,因此氨气比甲烷稳定,故A错误;

B.X与W形成的化合物为CCL,含有共价键;Z与W形成的化合物为NaCL含有离子

键,二者含有的化学键不同,故B错误;

C.元素C1的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不一定比N的强,如次氯酸为弱酸,而硝酸为强

酸,故C错误;

D.离子电子层结构相同时,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Na位于N元素所在周期的下

一周期,核电荷数Na大于N,故Na+离子半径小于N3-离子半径,故D正确;

答案选D。

【点睛】本题的易错点为C,要注意“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不是“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

物”,因此不能用非金属性强弱分析判断。

2.在下列变化过程中,既有离子键被破坏又有共价键被破坏的是

A.硫酸氢钠溶于水B.将S02通入水中C.烧碱溶于

水D.将HC1通入水中

参考答案:

A

3.某元素X最高价含氧酸的化学式为HnXO2n-2,则在其气态氢化物中X元素的化合

价为:

A.3n_12B.3n—6C.5n—

2D.n-10

参考答案:

A

4.下列实验方案设计中,可行的是()

A.加稀盐酸后过滤,除去混在铜粉中的少量镁粉和铝粉

B.用萃取的方法分离汽油和煤油。

C.用溶解、过滤的方法分离KN03和NaCl固体的混合物。

D.将氧气和氢气的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以除去其中的氢气。

参考答案:

A

5.酸雨给人类带来了种种灾祸,严重地威胁着地球生命生存的生态环境,下列有关减少或

者防止酸雨形成的措施中可行的是()

①对燃煤进行脱硫;

②对含SO2、N02等工业废气进行无害处理后,再排放到大气中;

③人工收集雷电作用所产生的氮的氧化物;

④飞机、汽车等交通工具采用清洁燃料,如天然气、甲醇等.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③④

参考答案:

C

【考点】常见的生活环境的污染及治理.

【分析】①燃煤进行脱硫,可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

②处理后减少空气中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的含量;

③雷电作用所产生的氮的氧化物为NO,人工收集不现实;

④采用清洁能源,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解答】解:①燃煤进行脱硫,可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能减少或者防止酸雨形成,故

①正确;

②处理后减少空气中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的含量,能减少或者防止酸雨形成,故②正

确;

③雷电作用所产生的氮的氧化物为NO,人工收集不现实,故③错误;

④飞机、汽车等交通工具采用清洁燃料,如天然气、甲醇等,燃烧产物为二氧化碳和

水,则采用清洁能源,减少污染物的排放,能防止酸雨形成,故④正确;

故选C.

6.探究氨气及钱盐性质的过程中,下列根据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A.将集有氨气的试管倒扣于水槽中,液体迅速充满试管,说明氨气极易溶于水

B.将红热的Pt丝伸入如图所示的锥形瓶中,瓶口出现少量的红棕色气体,说明氨气催化

氧化的产物中有NCh

/同红f热的

浓氨水

C.加热NH4HCO3固体,观察到固体逐渐减少,试管口有液滴产生,说明NH4HCO3具有

热不稳定性

D.充分反应后,锥形瓶内有N03一存在

参考答案:

B

【详解】A.将集有氨气的试管倒扣于水槽中,液体迅速充满试管,说明氨气极易溶于水,

使试管内的压强迅速减小,水充满试管,故A正确;

B.挥发的氨气在红热的钳丝作催化剂的条件下与氧气发生催化氧化反应生成的NO遇氧气

又生成红棕色的二氧化氮,所以瓶口出现红棕色气体,故B错误;

C.加热碳酸氢镀,固体逐渐减少,有液滴产生,说明有水生成,所以可以说明碳酸氢钱受

热不稳定,分解为氨气、二氧化碳、水,故C正确;

D.氨气在红热的钳丝作催化剂的条件下与氧气发生催化氧化反应生成的NO遇氧气又生成

红棕色的二氧化氮,二氧化氮与水反应生成硝酸和一氧化氮,所以锥形瓶内有NC)3一存

在,故D正确。

故选Bo

7.有机化学知识在生活中应用广泛,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利用天然气做燃烧可以有效地减少“温室效应”的气体产生

B.由于乙醇能够溶解很多有机物和无机物,所以可用乙醇提取中药的有效成分

C.用灼烧的方法可以鉴别毛织物和棉织物

D.油脂是产生能量最高的营养物质,在饮食中不必控制油脂的摄入量

参考答案:

D

8.已知常温下在溶液中可发生如下两个离子之间的反应:ks5u

Ge4++Fe2+=Fe3++Ge3+Sn2++2Fe3+=2Fe2++Sn4+,由此可以确定Fe"、Ge/Sr?+三种

离子的还原性由弱到强的顺序是()

2+7+

A.Sn、Fe、

Ge"B.Sn2\Ge"、Fe2+

C.Ge/、Fe\Sn+D.Fe2\

Sn"、Ge"'

参考答案:

C

9.下列固体或分子中,含有化学键类型有差异的一组是()

A.H?。、CO2B.MgFz、H2O

C.KOH,NH4CID.NaCkKC1

参考答案:

B

分析:一般活泼的金属和活泼的非金属容易形成离子键,非金属元素的原子间容易形成共

价键,结合物质的组成特点分析。

详解:A.H2O>CO2中均含有极性键,A不符合;

B.MgFz中含有离子键,比0中含有共价键,B符合;

C.KOH、NH4cl中均含有离子键和极性键,C不符合;

D.NaCl、KCI中均含有离子键,D不符合。答案选B。

10.在FeCb和CuCb的混合液中逐渐加入铁粉,溶液中Fe?+的物质的量浓度和加入铁粉的

物质的量之间关系如图所示。则该溶液中FeCb与CuCL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

A.3:1B.1:2C.2:1D.1:1

参考答案:

C

根据氧化性:Fe3+>Cu2+,加入铁后会依次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Fe+2Fe3+=3Fe2+,②Fe+Cu2+=Cu+Fe2+,

从图象中可知加入2moiFe时,发生反应①生成Fe?+物质的量为6mol,反应的Fe3+物质的

量为4mol,即FeCh为4mol;

在加入2moiFe的基础上再加入2moi铁发生反应②,此时生成Fe?+物质的量为2mol,原溶

液中CM+物质的量为2mol,即CuCu2为2mol;同一溶液中浓度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

所以原溶液中溶液中FeCb、CuCb的浓度之比为4mol:2moi=2:1,根据上述分析本题选

C.

11.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

2

A.向NaAlOz溶液中通入过量的CO2:2A1O2+CO2+3H2O=CO3+2A1(OH)31

B.FeCb溶液与铁粉反应:Fe3++Fe===2Fe2+

+3+

C.A1(OH)3沉淀中滴加盐酸:AI(OH)3+3H===A1+3H2O

3+

D.AlCb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A1+4OH===A1O2-+2H2O

参考答案:

C

试题分析:A、C02过量生成碳酸氢钠,A错误;B、没有配平,应该是2Fe3++Fe=

3Fe2+,B错误;C、离子方程式正确,C正确;D、一水合氨是弱碱,应该用化学式表

示,D错误。

【名师点晴】判断离子方程式正确与否的方法一般是:(1)检查反应能否发生。(2)检

查反应物、生成物是否正确。(3)检查各物质拆分是否正确。(4)检查是否符合守恒关

系(如:质量守恒和电荷守恒等)。(5)检查是否符合原化学方程式。

12.绝大多数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如果质子或中子为某些特定数值,原

子核就异常稳定,科学家将这些数值穆为“幻数”,科学家在人造硅同位素小Si中

发现新的物理学“幻数”,下列有关产Si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产Si原子核内含有14个质子B.jSi的原子序数为14

C.I产Si的核外电子数为14D./?Si原子核内含有42个中子

参考答案:

D

13.汽车的启动电源常用铅蓄电池,该电池放电时发生反应:Pb+PbO2+2H2SO4=2PbSO4

+2H2O»已知PbSCh难溶于水,根据此反应,判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PbOz是电源的正极,被还原B.电池放电时负极材料会增重

C.电池放电时溶液的酸性减弱D.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Pb—2e"=Pb2+

参考答案:

D

【详解】A.原电池正极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PbO?是电源的正极,被还原为PbSCU,故

A正确;

B.Pb是负极,电池放电时负极反应是Pb—2e+SO42-=PbSO4,所以负极材料会增重,故

B正确;

C.放电时电池总反应是Pb+PbO2+2H2so4=2PbSO4+2H2。,消耗硫酸,所以溶液的酸性

减弱,故C正确;

D.Pb是负极,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Pb—2e+SO42-=PbSC)4,故D错误;选D。

【点睛】该题要求学生熟练掌握铅蓄电池的工作原理,Pb为负极,发生氧化反应,电极方

程式为Pb+S043-2e=PbS04,PbO?为正极,发生还原反应,电极方程式为PbO2+4H++S(V

-2e-2H2O+PbSO4o

14.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2

A.氢硫酸中滴入足量NaOH溶液:H2s+20H-=S'+2H20

B.NaBr溶液中通入过量CI2:Br"+Cl2=Br2+Cl

-

c.氯化铉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NH4CI+OH=NH3T+cr+H2O

+

D.碳酸专贝投入足量的稀盐酸中:CO;-+2H=C02t+H20

参考答案:

A

15.“封管实验”具有简易、方便、节约、绿色等优点,下列关于四个“封管实验''(夹持装置

未画出、L固体易升华)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②③④

A.加热时,①中封管内固体消失

B.加热时:②中溶液变红,冷却后又变为无色

C.加热时,③中溶液变红,冷却后红色褪去,体现SCh的漂白性

D.加热又冷却的过程中,①④属于物理变化,②③属于化学变化

参考答案:

C

【分析】

A.氯化钱不稳定,加热分解生成氨气和氯化氢,温度稍低时又生成氯化钱;B.含有氨

气的酚献溶液为红色,加热后氨气逸出,溶液变为无色,冷却后溶液又会变红色;C.二

氧化硫具有漂白性,加热后溶液变红,冷却后溶液褪色;D.氯化镀的分解为化学变化。

【详解】A.氯化镂不稳定,加热分解生成氨气和氯化氢,温度稍低时又生成氯化筱,则

封管内固体不消失,故A错误;B.加热时氨气逸出,溶液的颜色为无色,冷却后氨气溶

解溶液变为红色,故B错误;C.加热后二氧化硫逸出,溶液呈红色,冷却后二氧化硫又

将品红溶液漂白,故C正确;D.氯化镂的分解生成氨气和氯化氢,有新物质生成,为化

学变化,故D错误。故答案C。

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分)

16.有一包白色粉末状混合物,可能含有Na2c。3、NaCl、CaCO3>CuSO4,Na2s。公

MgCM中的某几种,现进行如下实验。请根据实验现象回答各问题。

实验操作实验结论

(1)将混合物溶于水,得到无色透明溶

原混合物肯定无一

(2)取少量上述溶液两份,其中一份

原混合物肯定有__________,无

加入BaC12溶液,立即产生白色沉淀,

再加入稀硝酸,沉淀不溶解

(3)在另一份溶液中加入NaOH溶

原混合物肯定有__________

液,也产生白色沉淀

参考答案:

(1)CuSO.,CaCO(2)Na5OxNiCCK(3)MgCI:

三、综合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30分)

17.下图是由常见元素组成的一些单质及其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图。常温常压下,B、

E、F、H、I均为气体,F无色无味,且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混浊;B、E、I均有刺激性气

味,E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B、E在空气中相遇会产生白烟,I为红棕色。A是

一种常见的肥料。C、G、K的焰色反应呈黄色。(反应中生成的部分物质已略去)

piF|~~回+叵

&r---------------g---------------1

当一回吐曲出」由■黑*出

"C-]—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物质D的化学式为;

(2)写出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

(3)写出反应④的离子方程式.;

⑷写出反应⑤的化学方程式,并在方程式上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O

参考答案:

⑴N1LC1

(2)Na2C0:i+CO,+H20===2NaHC03

(2+

(3)3Cu+8n+2N0:t===3CU+2N0t+41L0

得到2巨_________

II

(4)3NIO-,+ir'O_^_=_2H_NJO3,+、C

失去2L

18.写出下列微粒的电子式:

羟基_______氢氧根离子乙醇甲基_______

参考答案:

19.氮元素的氢化物和氧化物在工业生产和国防建设中都有广泛的应用。请回答下

列问题:

(1)氨气可由用和比反应制取,N2(g)+3H2(g)=2NH3(g)反应

已知:ImolM分子中的化学键断裂时需要吸收942kJ的能量;1m01比分子中的化学

键断裂时需要吸收436kJ的能量;形成ImolN—H键时释放390.8kJ的能量。

①图中A、C分别表

示,E的大小对该

反应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