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战而屈人之兵略论孙子谋攻思想的现实基础_第1页
不战而屈人之兵略论孙子谋攻思想的现实基础_第2页
不战而屈人之兵略论孙子谋攻思想的现实基础_第3页
不战而屈人之兵略论孙子谋攻思想的现实基础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不战而屈人之兵略论孙子谋攻思想的现实基础

“孤军奋战,奖励人民”是孙子“攻城”思想的核心。既要“屈人之兵”,为什么“不战”,既“不战”,又如何“屈人之兵”?有人说这“只是一种不切实际的想法”,“是对战争问题的唯心论表现”(1977年6月上海人民出版社版《孙子今译》第26、27页)。本文对此谈一点看法。“谋攻”,用智谋攻打什么?《谋攻》篇曰:“故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战也,拔人之城而非攻也,毁人之国而非久也,必以全争于天下,故兵不顿而利可全,此谋攻之法也。”攻打的不是一兵、一城、一国,而是天下。“以全争于天下”,即以全胜的谋略争胜于天下。这是“谋攻”二字的本意,也是《谋攻》篇的主题。《谋攻》篇是怎样讲以全胜的谋略争胜于天下的呢?它一开头说:“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全旅为上,破旅次之;全卒为上,破卒次之;全伍为上,破伍次之。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强调大至一国、小至一伍,“全”比“破”好,即逼迫敌之完整地降服而取胜,比击败敌人而后取胜好;“破”而后胜,虽然百胜也不是好中之好,兵不血刃而“全”胜,才是好中之好。所以,用兵的方法是,“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谋攻的最高标准是,“屈人之兵而非战也,拔人之城而非攻也,毁人之国而非久也,必以全争于天下”。那么,以什么措施保证“以全争于天下”呢?第一,用兵的法则是“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第二,国君不掣肘将帅:不干涉军队的进退,不干涉军队的行政,不干涉军队的指挥。第三,“知己知彼”。这就是《谋攻》篇的概略。可见,“谋攻”是孙子的战略思想,“不战而屈人之兵”是这个思想的核心,“以全争于天下”是这个思想的战略目标。“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战略思想是在怎样的历史背景下产生的呢?第一,战国与春秋的形势不同。春秋的列国形势是大国争霸。当时周天子已无力控制天下,有的诸侯就打着“尊王”的旗号,积极发展自己的势力,吞灭附近的小国小部落:如“汉阳诸姬,楚实尽之”(《左传·僖公三十一年》);齐先后灭纪、郧、谭、遂、阳、莱、牟、任、薛、夷、州;晋先后灭耿、霍、魏、虞、虢;秦先后灭梁、芮。小国小部落的力量与大国相比极其悬殊,梁被秦吞灭就是一例。《左传·僖公十九年》:“梁亡,不书其主,自取之也。初,梁伯好土功,亟城而弗处。民罢而弗堪,则曰‘某寇将至’。乃沟公宫,曰:‘秦将袭我。’民惧而溃,秦遂取梁。”梁之亡,除了“自取之也”的因素,就是力量单薄得不堪一击,故而望风而溃;而秦也因为国力强大,灭梁易如反掌,所以《左传》用“春秋”笔法名之为“取”,其用意是“克邑不用师徒”、“言易也”。这样的战争现实,不需要也产生不了“全为上”“破为次”、“伐谋”“伐交”的战略思想。此外,大国间的战争规模也有限度。因为齐、晋、秦、楚等大国爪牙未利、翼羽未丰,周天子虽为偶象,而名义上还是天下共主,所以大国只能打几个如城濮、邲、、鄢陵之类的大战役来取威定霸。新霸主一确立,政治上的矛盾暂时解决,战争就停止。这样的战争现实,同样不需要也产生不了“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必以全争于天下”的战略思想。战国的形势可就不同了。这时周天子沦为诸侯,七雄兼并。七雄大割据的历史趋势是实现封建中央集权的全国大一统。而当时七雄经过春秋末期至战国中期在政治经济上的长期变革,封建所有制基本上代替了奴隶所有制。这样,七雄的斗争,就不是一场需要彻底粉碎国家机器的你死我活的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的斗争,而只是统一诸侯割据局面的斗争;斗争的目的不是削弱或推翻地主阶级的统治,而是建立中央集权的中国,加强地主阶级的统治。这样的兼并战争应该采取什么方式来进行呢?孟子说:“《书》曰:‘汤一征,自葛始。’天下信之,东面而征,西夷怨;南面而征,北狄怨,曰:‘奚为后我?’民望之,若大旱之望云霓也。归市者不止,耕者不变,诛其君而吊其民,若时而降。民大悦。”(《孟子·梁惠王下》,类似的文字还重见于《滕文公上》、《尽心下》)“王者有诛而无战,城守不攻,兵格不击。上下相喜则庆之。不屠城,不潜军,不留众,师不越时。故乱者乐其政,不安其上,欲其至也。”(《荀子·议兵》他们不是发思古之幽情,而是借古喻今,认为当时的兼并战争应该是诛君安民,尽力避免打破坛坛罐罐,以兵不血刃的方式统一天下。他们是那个时代的思想家。他们这种思想反映了时代的脉搏。而孙子的“必以全争于天下”,就是适应这个脉搏的节奏而提出的战略思想。此外,七雄势均力敌,一国兼并六国极为不易。孟子对想用武力统一天下的齐宣王说过:“海内之地,方千里者九,齐集有其一;以一服八,何以异于邹敌楚哉”(《孟子·梁惠王上》)。孟子主张以仁政统一天下是“迂远而阔于事情”,但“以一服八”的形势分析,却切中兼并战争的要害,这要害就是一国的国力敌不过六国的国力,光凭武力无论谁都统一不了天下。孙子“不战而屈人之兵”的谋攻思想,就是在这个历史背景下产生的。“屈人之兵”而用“不战”的方式,这取决于兼并战争的历史现实,但根据现实总结出符合现实斗争的战略来,这就是孙子在军事理论的成就了。第二,多杀人就不能统一天下。春秋时代的战争出现过“易子而食,析骸而爨”(《左传·宣公十五年》)的惨景,战国时代的战争也出现过“大破赵于长平,四十余万尽杀之”(《史记·秦本纪》)的惨景。但就人民死难的惨重来说,战国大大超过春秋。战国时卫君“轻用民死,死者以国(国字衍文)量乎泽,若蕉”(《庄子·人间世》),是说卫君轻于用兵而不恤人民的生命,死的人积满了山泽好象干枯的草芥一般。韩、魏的人民“刳腹折颐,首身分离,暴骨草泽,头颅僵仆,相望于境,父子老弱系虏,相随于路”(《战国策·秦四》)。据《史记·白起列传》记载,白起在秦昭王十三年至五十年之间,他的军队就斩杀了六国士卒八十九万人。但是,诸侯的虐杀只是“为渊驱鱼,为丛驱雀”,赶跑了他想要占有的人民;而真正决定谁能统一天下的却是人民,因为人民跑到别国去他就当不了王帝。孟子在当时就觉察到了这种历史动向:“如有不嗜杀人者,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矣。诚如是也,民归之,由水之就下,沛然谁能御之?”那么,怎样的人才能统一天下?孟子接着说,“不嗜杀人者能一之”(《孟子·梁惠王上》)。老子则冷静的更进一步指出兼并战争的症结是“乐杀人”,他说:“夫乐杀人者,则不可以得志于天下矣”(《老子》引章)。那么,既不杀人而又统一天下的办法是什么呢?儒、道、墨各家自有不同的答案,作为兵家的孙子,“不战而屈人之兵”就是他对这个问题的答案了。第三,纯军事观点的战略,得不偿失。《战国策·齐五》苏秦劝齐闵王缔结合纵之约时,历举“战之为残”:百姓折辕杀牛慰劳士卒,凡有人居住的地方“莫不止事而奉王”,战死者破家而掩葬,受伤者空财而供药,百姓的耗费“十年之田而不偿”;“军之所出,矛戟折,绝伤弩,破车罢马,亡矢之大半”,公家的耗费也“十年之田而不偿”。即使守而不拔,也“百姓罢而城郭露”;即使战而大胜,也“士多死,而兵益弱”。这样,“能从诸侯寡矣”,再没有力量去兼并诸侯了。《墨子·非攻》的“非攻”思想是墨子学说的要旨,但集结成篇则出于战国中后期墨家后学之手。《非攻》劝说天下王公诸侯不要恃强凌弱进行兼并,给他们算了一笔账:弓箭、羽旄、幄幕、甲盾的耗费不可胜数,矛、戟、戈、剑、乘车的耗费不可胜数,牛马的死亡不可胜数,死于战事的百姓不可胜数,战死的士卒不可胜数,结论是“计其所得,反不如丧者之多”。苏秦和《非攻》的“得不偿失”论,反映出纯军事观点的战略过了时,失去了威力,不能指导兼并战争达到预期的目的,新的战争现实要求产生新的战略。“伐谋”、“伐交”,是纵横运动在战略上的反映。战国中期大国拉拢与国进行斗争。“当此之时,虽有道德,不得施设,有谋之强,负阻而恃固,连与交质,重约结誓,以守其国”。“是以苏秦、张仪、公孙衍、陈轸、代、厉之属,生从横短长之说,左右倾侧;苏秦为从,张仪为横”。“当此之时,秦国最雄,诸侯方弱,苏秦结之,时六国为一,以傧背秦,秦人恐惧,不敢窥兵于关中,天下不交兵者二十有九年。然秦国势便形利,权谋之士,咸先驰之”。“及苏秦死后,张仪连横,诸侯听之,西向事秦。是故始皇因四塞之固,据崤函之阻,跨陇蜀之饶,听众人之笑,乘六世之烈,以蚕食六国,兼诸侯,并有天下”(刘向《战国策序》)。这便是战国纵横运动的概况。可见,当时大国的胜负除取决于武力,还取决于纵横势力的消长;《战国策》里谋臣策士“横成则秦帝,从成则楚王”的形势分析,正反映出纵横运动在统一天下斗争中的重要作用。孙子“伐谋”、“伐交”的战略就是在这个历史背景下产生的。“屈人之兵”而用“伐谋”“伐交”的用兵方法,这取决于纵横运动的历史现实,但根据现实总结出符合现实斗争的战略来,这就是孙子在军事理论上的成就了。第四,《孙子》与《老子》在思想上的联系,《谋攻》篇就是其中的一根纽带。《谋攻》“不战而屈人之兵。”曹操注曰:“未战而敌自屈服。”曹注以“未战”释“不战”,这不是《孙子》的本意。一,“不战”与“百战”对举,“不”字不能释为“未”。二,“不”虽然先秦可以作“未”讲,但《孙子·计篇》“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的“未”字,是“还没有”的意思,可见《孙子》“不”“未”用法有别,“不战”就是“不战”,不能解为“未战”。曹操释为“还没有作战而使敌人屈服”,似乎更切合客观实际一些,但这样讲,《孙子》就不成其为《孙子》了。老子贵“无为”:“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22章),“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名,不为而成”(47章),“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73章);孙子“不战”的“不”,与上引诸“不”字的用意相同。老子以为“无为”极其有用:“上德无为而无不为”(38章),“为无为,则无不治”(3章)。孙子的“不战”就具有“无为”的思想特色。老子的“无为”本身就是一种“为”,孙子的“不战”本身就是一种“战”。在不宜采用“为”的方式之时,退而以“无为”的方式去“为”是明智的;在不宜采用“战”的方式之时,退而以“不战”的方式去“战”是明智的。孙子汲取老子“无为”的合理因素,使他的战略具有以退为进的特性。老子又“贵柔”:“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78章)。孙子以“不战”的手段“屈人之兵”,可见他的“不战”又具有“贵柔”的思想特色。处于柔弱势态之时,不与刚强者比刚强,而扬柔弱者之长以击刚强者之短,这是明智的;处于不能以力取胜之时,就不斗力而斗智,这是明智的。孙子汲取老子“贵柔”的合理因素,使他的战略具有以谋取胜的特点。但孙子与老子又有本质的不同。老子的目的是巩固没落奴隶制的统治,“无为”是害怕“为者败之”(29章)、“动而愈出”(5章),实际上是不敢为,“贵柔”是害怕走上“死之徒(途)”(76章曰:“坚强,死之徒”),实际上是不敢强。作为一种策略,是消极退缩的,在“争于气力”的现实中也是用不灵、行不通的,其实,只不过是一种不切实际的想法。孙子的目的是为实现封建中央集权的全国大一统,他汲取老子辩证法思想的正确部分,以新的用兵法则、国君不掣肘将帅、知己知彼的实际措施作为实现战略的保证,“不战而屈人之兵”是具有切实威力的战略。似《老》而非《老》,这是《孙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