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正养肝汤治疗慢性乙型肝炎60例_第1页
扶正养肝汤治疗慢性乙型肝炎60例_第2页
扶正养肝汤治疗慢性乙型肝炎60例_第3页
扶正养肝汤治疗慢性乙型肝炎60例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扶正养肝汤治疗慢性乙型肝炎60例

1数据和方法1.1观察组与对照组主要不同年龄人群的发病率比较病例来自云南省中医研究院的患者。他们获得了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不属于排除标准,共有92人。其中观察组60例,对照组32例。观察组中男32例,女28例,最大年龄64岁,最小年龄19岁,平均年龄41.5岁,最短病程8月,最长病程23年,平均病程9±5.64年。对照组中男17例,女15例,最大年龄65岁,最小年龄20岁,平均年龄40.8岁,最短病程7月,最长病程20年,平均病程8±5.48年。两组病例从性别、年龄、病程分布比较,经统计学检验P>0.05,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1.2诊断标准1.2.1慢性肝炎的诊断标准根据2005年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联合制定根据《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的标准。1.2.2中医证候诊断标准根据1991年12月天津中华全国中医学会内科肝病专业委员会制定的《病毒性肝炎中医辨证标准》肝郁脾虚证型标准。1.2.3标准物质的包含凡符合上述慢性乙型肝炎的西医诊断标准及中医证侯诊断标准(肝郁脾虚证)标准,且不属于排除标准任何一项的病例。1.2.4中医辨证是否为肝郁质证慢乙肝合并肝硬化、脂肪肝、肝癌慢乙肝合并心血管、肺、肾、造血系统或精神病等严重疾病者,年龄<18岁或>65岁,妊娠或哺乳期妇女,未按规定服药,无法判断疗效或资料不全者,中医辨证不属于肝郁脾虚证型者。1.3治疗组和治疗组按门诊就诊编号结合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①治疗组:口服扶正养肝汤(药物组成:白术、黄芪、土茯苓、柴胡、枳实、白芍、当归等)1包,3次/d,疗程2个月。②对照组:口服葵花牌护肝片4片,3次/d,疗程2个月。1.4绩效评估指标1.4.1慢性私家车患者治疗参照1991年12月天津中华全国中医学会内科肝病专业委员会制定的《病毒性肝炎中医辨证标准》,制定分级量化表,无症状0分,轻度。1分,中度2分,中度3分,并记录前后两组所有症候的总分。1.4.2肝功能alt的观察1.4.3安全观察指标①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检查。②肝功能(ALT、GGT、AST、AKP)、肾功能(BUN、Cr)、心电图检查、B超检查1.4.4观察记录一次①主要症状体征:初诊首日,试验2周、4周、8周各观察记录一次。停药3月观察记录一次。②肝功能转氨酶、安全性检查项目治疗前后、停药3月各作一次。1.5评估综合效果的基准1.5.1临床疗效判定根据《病毒性肝炎中医疗效判定标准》,采用尼莫地平法:疗效率=(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100%①基本治愈:治疗后临床症状、体征消失,证候积分下降≥90%。②显效:治疗后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改善,证候积分下降≥70%。③有效:治疗后临床症状、体征有所改善,证候积分下降≥30%。④无效:治疗后临床症状、体征无改善甚至加重,证候积分减少<30%。1.5.2降酶药疗效判断标准参照1990年5月上海第六次全国病毒性肝炎会议修订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中降酶药疗效判断标准。显效:疗程结束后转氨酶降至正常,停药3个月无反跳现象。有效:疗程结束后转氨酶降至正常,停药后有反跳现象。无效:疗程结束后转氨酶不下降或稍有下降。根据两组总有效率的比较进行降酶治疗的疗效评价。1.5.3安全指标检查无异常一级:安全,无任何不良反应,安全性指标检查无异常。二级:比较安全,有轻度不良反应,不需做任何处理可继续给药,安全性指标检查无异常。三级:有安全性问题,有中等程度不良反应,或安全指标有轻度异常,做处理后可继续给药。四级:因严重不良反应而中止试验,或安全指标检查明显异常。2结果2.1两组疗效对比中医症候疗效比较,试验组总有效率95.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13%,两组疗效对比,经卡方检验P<0.05,有显著性差异,提示试验组在改善中医症候的疗效方面优于对照组。2.2两组临床疗效对比见表1、表2。降转氨酶疗效比较,试验组总有效率88.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1.25%,两组疗效对比,经卡方检验P>0.05,无显著性差异,提示两组药物降转氨酶疗效基本一致。2.3安全评估92例患者服药期间未见不良反应发生。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肾功能、心电图检查、B超等安全性指标检查无异常。3东南角酶解慢肝之药,养肝汤本药的降酶效果分析慢性乙型肝炎是一种常见多发病,而目前尚无理想的西药。近年来,西医对本病的治疗主要是抗病毒治疗,抗病毒药主要有西药干扰素(IFN-〆),核苷类抗病毒药(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恩替卡韦)等。这些抗病毒药的问世,无疑是肝病治疗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但由于其不良反应明显(干扰素有流感样症状、骨髓抑制等),核苷类抗病毒药停药后易复发,且抗病毒药价钱昂贵,很多患者经济上难以承受,故抗病毒药在临床的应用受到了很大的限制。而保持肝功能正常,防止肝细胞进一步破坏,防止肝炎向肝硬化、肝癌进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因此,临床上碰到经济不允许或病情不适宜抗病毒的患者,其肝功转氨酶异常的患者,首要解决的问题就是保肝降酶治疗。因此,越来越多的人把目光投向了中医药研究。目前,保肝降酶的药物种类很多,而降酶的效果并不理想,而我们通过在临床中使用扶正养肝汤能达到很好的降酶效果。首先,“乙肝病毒”相当于中医的“疫毒”,其“疫毒”之所以能侵犯人体,先决条件是“正气虚馁”,即所谓“邪之所凑,其气必虚”之谓也。其次,“疫毒”侵犯人体,直入肝脏,使肝失条达,肝郁气滞,横克脾土,脾胃失调,出现纳呆、腹泻等症状,久之,出现乏力、神疲等“化源不足”的气虚症状,甚至出现“血虚”和“阴虚”。而“肝肾同源”,肝虚日久又可导致肾虚。据大量的临床观察,肝病初期主要以气虚、脾虚为主,肝病中期主要以阴虚、肝虚为主,肝病后期主要以阳虚、肾虚为主。可见,“正气虚损”始终贯穿于肝病发生、发展的全过程。因此,治疗乙肝,不能只见“邪毒”而忽视机体,不能只强调“解毒”而轻视扶正。另外,慢乙肝的患者往往因久治不愈而兼夹肝气郁结症,久则形成肝郁脾虚证。扶正固本兼以解毒、疏肝才是治疗乙肝的基本大法。扶正养肝汤中白术为君药,具有健脾益气的功效。臣以黄芪、当归、土茯苓;黄芪、当归起益气养血的功效,增强白术健脾益气的功效,黄芪配土茯苓加强益气托毒,清热利湿解毒之功;佐以柴胡、枳实、白芍透邪解郁、疏肝理脾,全方共奏益气健脾养肝、透邪解毒之功。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白术煎剂对小鼠因四氯化碳所致小鼠肝损伤有保护作用,可减少肝细胞的变性坏死,使升高的转氨酶下降,还能促进细胞免疫功能。黄芪具有免疫调节作用,能增强网状内皮系统和巨噬细胞功能,促进淋巴细胞转化和T细胞玫瑰花结形成,提高细胞内CAMP的浓度,诱导干扰素的生成增加,具有类激素样作用。当归对小鼠因四氯化碳所致小鼠肝损伤有保护作用,能降转氨酶。土茯苓煎剂对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提取物粗黄酮具有拮抗急性和亚急性棉酚中毒(引起死亡和肝脏病理损伤)的作用。柴胡对多种化学性或免疫性肝损伤有保肝作用和促进胆汁分泌作用。柴胡多糖有提高体液与细胞免疫的功能并能使免疫抑制状态有一定程度的恢复。白芍有解痉镇痛作用,其次,白芍总苷对小鼠免疫应答具有调节作用,可提高免疫低下小鼠的抗体生成量。总之,扶正养肝汤对慢乙肝的降酶效果显著,且在改善中医症候方面有一定的优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