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企业文化建设研究_第1页
互联网企业文化建设研究_第2页
互联网企业文化建设研究_第3页
互联网企业文化建设研究_第4页
互联网企业文化建设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标题:互联网企业文化建设研究中文摘要互联网企业发展迅速、业务范围广泛、重视技术创新以及员工年轻化,流动率高等特点导致行业出现“寒冬”问题,问题的解决需要企业文化在背后提供强有力的支撑。而互联网企业文化建设因为行业发展快、员工流动率高、管理者缺乏经验、文化不被重视、员工参与度低、跨国文化差异、理论实践研究不完善等原因,出现了文化浮于表面、管理模式单一、价值观不明确、认知存在偏差、内涵老套、缺乏国际化视角、形式化严重等问题。为此互联网企业应该重视内部沟通,树立明确的价值观;坚持以人为本,提高员工参与度;坚持创新,深化企业文化内涵,建立实用有效的特色企业文化管理模式。关键词:管理模式;流动率;企业文化

目录TOC\o"1-2"\h\u32193一、引言 129867(一)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12623(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130909(三)研究的主要方法 21281二、企业文化的内涵 226789(一)企业文化的定义 213660(二)企业文化未来的发展趋势 330082三、互联网企业文化建设的现状 323197(一)互联网企业中比较受欢迎的企业文化 312627(二)企业文化发展趋势对互联网企业发展的影响 430480(三)互联网企业特点 629808四、当前互联网企业文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719446(一)企业文化浮于表面,缺乏品牌内涵 725629(二)企业文化管理模式单一 722126(三)文化建设过于形式化、片面化、简单化 719038(四)企业价值观不明确,缺乏创新性 823642(五)员工对企业文化认知存在偏差 812717(六)执行不到位,影响力度小 820942(七)缺乏国际化视角 82897五、互联网企业文化建设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825221(一)企业文化需求分析不准确 87515(二)企业文化发展速度慢,跟不上时代变化 92162(三)互联网文化建设的理论和实践研究不完善 97573(四)企业文化不被重视,管理者缺乏管理经验 98040(五)企业文化宣传力度小,员工参与度低 918665(六)行业发展快,员工流动率高 1010089(七)企业文化存在跨国差异 10781六、互联网企业文化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1012841(一)建立灵活适应型文化,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1010353(二)明确公司长远战略规划,建立特色文化建设管理体系 107604(三)将文化建设寓于考核激励中,提高员工参与度 1119655(四)树立符合员工主流需求和业务模式的企业价值观 113434(五)用员工易接受的手段推广,合理利用文化网络 1112955(六)找准切入点,加强文化内涵的创新 1123464(七)建立有效的传递系统,选取合适的建设方法 1227859结语 1224851参考文献 138595后记 15PAGE15引言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1、选题背景近年来企业文化建设引起众多企业家的重视,使企业文化的实践探索更深入,也推动理论研究向更实用方向发展。互联网企业快速扩张以及资本市场过度热衷于互联网企业,导致行业泡沫慢慢应运而生,出现“寒冬”问题,企业文化建设这时候尤为重要。我国在此方面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较少,本文对互联网公司企业文化的建设研究可以借鉴国外在此方面的经验,总结出适合中国互联网企业的方法,使互联网企业文化的建设更具有的创新性与实践性。2、研究意义(1)理论意义:21世纪,在企业文化理论研究中,企业文化被定义为企业在较长的经营活动中产生的、影响力较为广泛的独特的管理现象和管理思想。互联网作为一个新兴行业,其文化建设缺乏理论依据,没有优秀的案例可以借鉴;管理者也较为年轻,缺乏文化管理的经验,导致企业的文化建设不被重视。通过互联网自身独特的特点研究其企业文化建设,为多个互联网企业提供良好的参考借鉴,对其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2)实践意义:21世纪,企业文化实践成为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的自觉行为。互联网作为一个新兴行业,其本身具有自身独特的行业特点:复杂多变快速发展,因此多方位的发展需要不同的管理、价值模式以及人员的多元化和多层次。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世界不稳定因素和未知风险将影响互联网企业的持续稳定发展,因此重视企业文化的建设,有利于互联网企业在发展上把握机遇,解决“寒冬”问题。国内外研究现状1、国外研究现状企业文化的实践始于日本,日本运用企业文化之道指导企业发展,取得了成功。日本作为二战的战败国,经济却在短短30年左右迅速崛起,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从微观角度上分析,日本经济增长源于企业的活力与竞争力,这依赖于独特的管理模式。美国学者深入研究后发现日本的成功最主要因素不是制度、资金或技术等方面,而是独特的“组织风土”,即企业文化。日本企业界普遍认为管理的关键是企业通过对员工的教育和领导者的身体力行,树立起大家共同遵循的信念、目标和价值观,培养出全体员工同心协力共赴目标的“企业精神”。这种精神是管理中的“软”因素,与社会文化关系密切,又是企业传统风貌的“亚文化”,因此被称为企业文化。受到日本企业的影响,世界范围掀起了第一次企业文化热潮。企业文化理论的诞生是在美国。美国震惊于日本的成功,开始调查研究日本的管理经验,对自己的管理模式进行了反省,最后进行总结和概括上升到理论高度。在此期间最具代表性的经典著作有:威廉·大内的《Z理论-美国企业界如何迎接日本的挑战》、理查德·帕斯卡尔和安东尼·阿索斯的《日本企业管理艺术》、特雷斯·迪尔和阿伦·肯尼迪的《企业文化-现代企业的精神支柱》、托马斯·彼得斯和小罗伯特·沃特曼的《成功之路—美国最佳管理企业的经验》。国外学者采用定性定量相结合分析的方法对企业文化进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为了使企业管理更具有竞争性,不仅对企业文化进行理论上的研究,将企业文化与管理模式相互结合,上升到战略性高度。从战略的视角看待管理模式具有时效性、全面性、动态性,这为企业管理提供动态机制管理理论,使得企业文化的吸引力增强,各项工作的进展加快。2、国内研究现状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初期,企业文化理论进入中国,受到理论界与企业界的高度关注与推崇。90年代中期,涌现一批先进企业文化模式的企业,但是众多企业对企业文化的定义还在文化活动和思想政治工作上,对企业文化的认识和理解还不清晰、全面和科学。21世纪是“文化管理”时代,国务院发布相关文件,引起众多企业家的重视,使企业文化的实践探索更深入,也推动理论研究向更实用方向发展。但互联网作为新兴行业,在此方面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我国研究较少,提出的解决对策和模式都不能解决目前的难题,既没有很好的实践证明,也没有创新性。因此本文对互联网公司企业文化的建设研究可以借鉴国外在此方面的经验,总结出适合中国互联网企业的方法,使互联网企业文化的建设更具有的创新性与实践性,对众多互联网公司今后的发展提供的借鉴基础。研究的主要方法1、研究内容本文基于互联网企业特点及现状对互联网企业文化建设进行研究,分析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原因,结合企业文化与管理模式、学习型组织、执行力、企业品牌、营销管理来对互联网企业文化建设提出解决建议,帮助其解决“寒冬”问题。2、研究方法(1)文献查阅法:广泛收集、阅读、研究相关的理论文献与书籍,结合互联网企业文化建设的实际情况进行研究。(2)案例分析法:通过对其他互联网企业文化建设的成功经验做法,进行分析其成功之处,找出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3)定量定性结合分析法:定性分析是通过定义来表述事物的本质特征,而定量分析是通过具体的数据来分析事物发展规律,从而预测发展趋势。本文通过对互联网企业文化建设的现状进行定性分析,根据相关数据以及企业文化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定量分析,为互联网企业文化建设提供了改进措施以及建议。企业文化的内涵企业文化的定义从传统文化视角下来讲,所谓的企业文化就是企业的识别系统,分别从视觉识别、行为识别以及理论识别这三个方面来评判企业之间的差别的标准。从现代市场经济视角下来讲,企业文化是企业物质与精神文明财富的总和,是代表一系列相互依存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的总和,是企业精神力量的体现,以人为中心,尊重人、关心人、信任人,把人放在企业管理的主体地位上,强调人的思想、道德、价值观和行为规范在企业管理中的核心地位,激发员工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企业文化未来的发展趋势1、跨文化管理将成为企业文化的重要课题随着经济全球化程度的不断加深,越来越多企业走出国门,产生不同文化的交融。不同的文化差异会因为各方面因素表现出巨大的差异性,如果不能正确处理这些文化差异,就很容易引起文化风险和冲突,对企业的经营绩效造成影响。2、更注意学习型组织文化的建设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社会从工业社会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组织学习成为影响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因素。只有建立合适的学习型文化,才能提高企业的学习能力,使企业不断创新、不断发展,保持强有力的可持续的竞争力。3、企业文化研究与建设更趋向于理性和求实过去企业文化建设普遍存在形式化问题,导致企业文化虚无缥缈,如同摆设,没有实质性作用。知识经济时代,是一个以文化取胜的时代,文化的落实显得尤为重要。通过绩效薪酬、有效沟通、提升能力等方式加强文化与员工的联系,具体到相应的行动上,从而使企业文化的存在变得实际性的意义。4、品牌培育将成为企业文化建设的最高形式企业品牌的培育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提升企业形象和素质,打造企业的行为形象,设计具有鲜明代表性的企业视觉形象,才能建立让客户信服、让员工引以为傲的企业品牌。企业品牌体现了不同于其它企业的文化内涵,从而提高知名度,增加企业吸引力与辐射力。5、“客户导向文化”将大行其道营销以顾客为导向,又作为企业文化的具体形态体现在各个方面,客户导向文化可以指引员工提供优质服务以及在服务质量上的追求。互联网企业文化建设的现状互联网企业中比较受欢迎的企业文化1、喜欢自由,追寻快乐互联网行业不同于传统行业,所需要的工作环境是比较宽松自由,而不是像大多数传统行业那样严肃正经的。互联网企业员工具有年轻化、自我意识强、个性鲜明、不喜欢被约束等特点,更偏向于自由快乐的企业氛围。2、鼓励冒险,容忍失败互联网作为新兴行业,还在快速发展中,其发展没有前例可以借鉴,要想成功,只能鼓励员工勇于冒险,不断向前摸索,给予他们失败的机会,去寻找最佳的发展途径。而互联网企业员工勇于尝试,喜欢挑战,他们愿意去接受公司给这种机会。3、开放思维,勇于创新开放是创新的基础,愿意去接纳新事物,保持开放思维,才能在原本基础上发现新的事物。互联网行业需要创新,创新有利于员工打破现状,为企业寻找的新发展路径。4、保持沟通,提高效率沟通保证了信息在组织内部充分的流动和共享,保证了信息的有效传递,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沟通使员工进行双向交流,减少摩擦跟隔阂,增强对彼此信任和理解,营造了和谐的工作氛围。企业文化发展趋势对互联网企业发展的影响1、企业文化与管理模式:跨文化管理将成为企业文化的重要课题(1)不同的企业文化模式构成了不同的管理特点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文化管理模式和管理特点,并指导着本企业的生产经营实践,也决定了企业的未来。许多互联网企业在并购过程中,重视整合能力与成长能力,以企业移植的方式构建了自己文化体系,保留自身特色的同时又学习外来企业管理模式的优点,做大做强,成为行业佼佼者。(2)跨文化管理要求企业探索适合企业特色的管理的有效方法特色管理模式是在科学规范的管理制度和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的基础上不断进行创新,使企业与员工实现双赢。深圳金蝶公司首次提出“中国管理模式”这一概念,倡导“三化建设”:管理制度化、业务标准化、人员专业化,并作为考核指标,意在督促各位经理人大力推动方法论建设工作;同时坚持“以人为本”,重视管理创新,以“激情、专业、团队、共赢”为核心价值观,以激情管理为特色管理,开辟了现代企业管理新模式。(3)进行文化交流需要构建基于知识管理的现代企业文化知识管理是在对信息技术的利用的基础上建立相适应的企业文化环境,既可以改变互联网企业的管理模式,也会改变员工的思维和工作方式。基于知识管理的企业文化,即构建学习型、共享型、创新型企业文化,既可以帮助企业获取竞争优势,又与知识管理的顺利实施相辅相成。(4)借助企业文化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减小进军国际市场的阻力企业文化可以满足企业核心力的基本特征:难模仿性、异质性和价值性,提高互联网企业在经济市场的竞争力。华为公司通过实施跨文化管理战略,引进、吸收和创新企业文化,在国际化的进程中减少了障碍,对华为公司的国际化经营和发展起到了决定性作用。总而言之,不同的企业文化导向不同,采取的管理模式也不同。互联网企业要构建以企业文化为导向的管理模式,包括特色管理模式、知识管理模式等,就应该提炼企业文化,并形成诸如管理标准,这样才能真正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提高企业的科学管理水平。2、企业文化与学习型组织:更注意学习型组织文化的建设(1)重视企业学习能力的培养海尔CEO张瑞敏说:“观念的更新与领先决定着企业的命运,没有思路就没有出路。只要找对了路就不怕路远。”企业的学习能力关系到企业未来的竞争力,只有通过平常重视总结经验的提炼能力,传授经验的传承能力,不断改进的创新能力,使学习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形成核心竞争力,从而赢得未来的胜利。(2)建立适合知识经济时代发展的学习型组织联想通过鲜明体现了学习型组织基本特征的特色组织学习实践,一方面鼓动全体员工学习,另一方面基于环境变化及时调整组织结构和管理方式,使企业文化的革新顺应时代的发展。(3)不断寻找创建符合企业的学习型组织的方法创造学习型组织必须要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不断探索、总结,从而建立起具有符合互联网企业的特色学习型组织,真正促进企业的长远发展。综上所述,比竞争对手更强大的学习能力和应变能力使企业保持着竞争优势,在经济市场上独占鳌头。互联网企业在未来文化建设中,应多重视学习能力,创建学习型组织,这是未来企业发展的新模式。3、企业文化与执行力:企业文化研究与建设更趋向于理性和求实(1)打造高效执行的企业文化,提高企业的整体效率企业的执行文化是通过企业文化影响并规范企业所有员工的行为,进而提高企业的执行力。华为从培养到维护“狼性”文化,从“讲到”到“坐实”企业文化,这一路以来自身不断地发展证实了执行文化的难得可贵。(2)通过薪酬、业绩的管理来保证企业的高效执行力薪酬激励机制将各级员工利益连接起来,鼓励员工相互合作,共创价值,实现了高效执行,推动企业的向前发展。百度的薪酬体系与股票期权把薪酬与绩效连接起来,并使得两者直接的关联透明化,符合高效执行的根本之道。(3)重视企业的有效沟通,促进执行力的提升完善沟通平台,营造宽松的沟通文化,让信息畅通,保证信息的时效性和准确性,可以有效地提升执行力。(4)提升领导者的执行力,从而带动员工的执行力企业领导者个人执行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团队整体的业务水平,领导者应该明确自身责任,保证制度的规范性,重视监督的力度,权责匹配,有意识地去提升自己的执行能力,以身作则,从而带动员工的执行力。综上所述,互联网企业应该通过打造高效执行的企业文化、将高效执行与薪酬和业绩挂钩,有效沟通、提升领导者执行能力等,解决企业文化建设的落地、生根、开花、结果的问题。4、企业文化与企业品牌:品牌培育将成为企业文化建设的最高形式(1)提升企业员工形象和素质,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企业形象塑造需要长期的筹划和持之以恒的努力,重在平时,贵在积累。(2)建立让员工引以为傲的企业品牌企业品牌传达的是企业经营理念、企业文化、企业价值观念以及对消费者态度等。互联网企业应该在提高品牌知名度与可信度基础上完善品牌美誉度,确保顾客的品牌忠诚度,扎扎实实培养企业品牌,这样才能让员工引以为傲,让顾客真心信赖,让企业品牌散发魅力。(3)设计具有鲜明代表性的企业视觉形象根据美国心理学家洛钦斯的首因效应,企业视觉形象无疑会成为企业的门面,影响到路人的选择。一个具有代表性的视觉形象,自然而然会美化外人对企业的印象,增强顾客的认同感,同时也会提高员工士气,加强对企业的忠诚度。(4)打造企业的行为形象,提高客户满意度行为形象是一个企业特征、理念的外化和表现,通过各种行为或活动将企业的理念加以贯彻、执行、实施。星巴克的行为形象塑造,通过内部行为形象使员工行为规范化、习惯化,对内对外都体现出一定的准则和规范,同时通过利于大众认知、识别的有特色的活动塑造企业外部行为形象,满足客户需求。综上所述,互联网企业应打造并宣传自己的形象,通过文字、图案、形象等向消费者展现具有自己产品个性的标志。一个对内一个对外,相互独立又相互促进,将两者融合,以利于企业文化与品牌协同发展。5、企业文化与营销管理:“客户导向文化”将大行其道(1)打造企业文化特色,进行差异化营销差异化营销通过产品和营销手段的深度差异化,吸引顾客的注意并引起其购买欲望,而且彰显了自身的特色,有效地防止竞争对手的模仿。文化是市场营销深度差异化的根本,如果从文化的高度和战略的视角来研究营销手段,那我们能更准切把握营销竞争的本质,从而实现企业的深度差异化战略,体现了更大的市场价值。小米的“饥饿营销”独树一帜,体现了小米公司的企业文化特色,也为其赢取了更高的经济利益。(2)建立响亮的企业品牌,进行品牌营销品牌营销是指通过市场营销让顾客对产品以及企业品牌进行深入了解的过程。在世界上享有盛誉的联想集团就是通过企业品牌符号把无形的网络营销铺建到大众心里,再把产品输送到消费者心里,从而深入人心。(3)通过企业文化的传播,进行活动营销活动营销是基于品牌营销、关系营销、数据营销的另一种全新营销模式。通过参加社会活动提高企业在社会的影响力或者利用自身资源策划大型活动,吸引大众注意力,提高品牌知名度与关注度,促进产品销售。(4)通过广告营销,进行企业文化推广互联网企业通过有创意的广告对产品进行宣传推广,促成消费者直接购买,提高企业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综上所述,营销以顾客为导向,又作为企业文化的具体形态,表现在各个方面。互联网企业应该对营销行为进行总结,重新定位营销策略和营销计划,使之与企业文化产生共鸣,使顾客更好地认识并接受企业文化,促进企业文化的革新和完善。互联网企业特点1、员工个性鲜明,重视个人规划互联网企业员工大多数都是85后,比较年轻,学习能力强,接受新事物快,个性鲜明,自主意识和创新思维强,因此大都向往从事具有挑战性的工作,不喜欢一成不变的生活。并且互联网员工大都是高学历,掌握着较高技术水平,对自己的个人职业规划都是高要求。2、互联网企业是知识密集型企业,重视技术的创新知识密集型企业以管理知识、创新知识和营销知识为目的,因此员工的积极性、专业性和创新性都是互联网企业非常看重的。但是重视技术变革的不仅是企业,还有广大的群众,每次互联网技术的更新,都会引起群众的强烈关注以及持久地讨论。3、业务渗透范围广,重视客户体验互联网企业在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社会等各个领域应用的不断深入融合,体现了互联网不仅仅是百姓日常生活的必需品,还是以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定位上升为国家级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互联网产品更新换代快,面对用户主体范围广、数量大,需要不断根据顾客的反馈意见来维修。4、扩张速度快,发展迅猛互联网公司创业初期,只需要一间房、几台电脑和几个人,不同于实体行业,需要大量设备的投入,创业成本低,低成本吸引了众多创业者,导致许多互联网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信息经济时代,我国涌现出以百度、阿里巴巴和腾讯为首的一大批高新技术企业,把握机会,发展迅猛,成为各领域的行业巨头。5、人才紧缺,员工流动率高互联网企业的快速扩张与发展,导致人才需求量高。而互联网作为新兴行业,人才培养及人才储备需要时间,人才供不应求,因此许多互联网企业高薪挖人,导致员工跳槽频繁,流动率高。6、大多数企业采用VIE模式在境外上市20世纪初期互联网企业蓬勃发展,但是普遍面临着融资困难,这一问题导致了国内资本市场不能满足互联网企业发展的资金需求,而且我国相关政策规定外商不能参加电信运营和增值服务业务领域的投资活动,因此海外上市成为当时互联网企业的不二选择。7、颠覆性创新,重视开放平台中国互联网协会常务副理事长高新民表示:全球互联网的发展趋势是宽带化、泛在化、平台化、融合化和生产化。开放是产业互联网发展的必然趋势,facebook、苹果的成功在于建立开放平台,同时目前国内的腾讯、百度、淘宝也在极力打造开放平台。当前互联网企业文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企业文化浮于表面,缺乏品牌内涵许多互联网企业成立不久,对自身企业文化建设的了解还不够全面、科学,盲目引用在自身企业文化建设上,导致企业文化不适用于企业,变成了空口号,不能做到内化于心,固化于制,外化于形。企业文化浮于表面,与企业品牌不挂钩,对内无法从精神层面上去影响员工思想,无法引导员工敢于冒险,对外不能吸引顾客,无法提高知名度与可信度,没有什么实质用处。1999年,亿唐公司成立,凭借诱人的创业方案,从两家著名的美国风险投资DFJ、SevinRosen手中拿到两期共5000万美元左右的融资。亿唐网一夜之间横空出世,迅速扩张,在全国范围内快速烧钱,广招人手,进行规模浩大的宣传造势活动,但是一味忽略企业文化内涵的维护,没法沉下心来帮助顾客解决实际问题,导致企业品牌无法形成,丧失了大量用户,同时员工也没有归属感与自豪感,最后“梦幻团队”创业以失败告终。企业文化管理模式单一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企业的发展对企业文化管理模式提出了新要求:规范化、科学化、高效化。而互联网企业文化管理模式模式单一,很多通过盲目复制其他行业的管理制度,还是传统的模式,没有现代理论、新的信息技术相结合,因此并不能达到新要求,无法满足现代互联网企业的发展要求。单一的企业文化管理模式对于组织架构或是工作运转都难以执行,执行效果也不能很好地解决企业问题。文化建设过于形式化、片面化、简单化许多互联网企业文化风格及个性均不鲜明,内容没有自身特色,层次简单,却将企业文化内容进行设计,装点于公司的墙面上;领导者制定大大小小的制度,却没有实践意义,因为没有科学依据也不全面;多次会议重点强调企业文化,实际上却不运用;一味追求企业文化形式的时尚华丽,却忽略了真正内涵。面对文化内容的简单片面不去完善,却花费更多时间精力在其没有过多意义的形式上。企业价值观不明确,缺乏创新性企业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的核心,是企业存在的意义。企业价值观不明确,容易造成以下两个问题:第一,企业与员工目标不统一,从而引发员工缺乏凝聚力和团队精神,以自我为中心,只关心自己利益,不在乎企业目标发展;第二员工的价值观可能停留在过去,跟不上时代的变化,限制了互联网企业文化的创新与发展。价值观不明确的企业文化是没有意义的,没法受到员工的认同,也无法促进企业的发展。互联网企业文化跟传统行业的企业文化大同小异,没有创新性与独特性。然而互联网企业的发展需要不断创新和探索,传统的企业文化限制了企业与员工的创新思维,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企业的发展。互联网企业作为知识密集型企业,跟不上时代的发展,很容易被淘汰。员工对企业文化认知存在偏差有效沟通被应用到越来越多企业上,其重要性越来越明显。然而互联网企业的交流机制还不完善,信息传递过程中变了味,导致员工认知偏差越来越大,一千人有一千种对企业文化的解释。认知存在偏差,即员工与企业愿景、价值观等均会产生偏差,导致了员工与企业的目标大相径庭。互联网作为新兴企业,重心在于自身的经济发展,忽视员工之间的交流,造成信息不对称,导致员工对企业文化的理解不深甚至有偏差,却无法及时得到纠正。执行不到位,影响力度小互联网企业文化建设就算有一个好的战略规划,其最终都需要人去执行,去监督,如果这个执行的人不够职业,那这个规划就无法落实,落实不到点上的文化对员工没有什么影响力。《执行》的作者拉里和拉姆说:“执行力不足而产生的企业病在众多企业中均有体现,具体特征是:内部运作效率低下,管理和技术人员能力发挥不够,沟通不顺畅等”。企业文化执行不到位,无法与员工生活接轨,其作用就很微弱。缺乏国际化视角20世纪初,受到国家政策的影响,互联网企业大多数在境外上市,跨文化管理成为企业文化管理的重点。跨文化管理要求合理解决文化间的差异,众多企业之前没有类似经验,没有先例可循,不能以国际化视角进行深入分析,造成了文化危机,企业利益受到了威胁。著名PE公司KKR的投资经理创立24券,收到包括马来西亚成功集团、新加坡VickersVenturePartner等机构前后注资超过一亿美金,但由于文化差异,新加坡人管理过于细致,计算过于精明,不适合中国式的草莽江湖的做派,导致激发了和管理层利益上的分配矛盾。互联网企业文化建设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企业文化需求分析不准确在进行企业文化建设时,需要结合企业历史、当前发展状况、企业战略、管理氛围、管理水平、外部环境、内部员工意见等多方面因素来分析。对于大多数创业互联网企业,其文化建设重点应该放在与业务相关的领域,比如相关职业、技术能力建设,然后营造适合团队的文化。文化中最重要的部分是人尽其才、与工作相关的技能发展,以及给团队成员自由度并鼓励创新。文化基因受到公司技术影响,比如化学工程师创立的化学品公司,其对安全、时间等的看法,以及技术细节、易损属性等,有可能决定了其文化更为专制,文化基因更注重安全、精益求精。而互联网企业非常依赖于程序员编写和开发软件的能力,像谷歌、微软等企业必须招聘创意精英来开发技术和解决问题,这要求文化上要给予精英们更大的自由度。传统行业大多数追求稳定,渴望平稳发展,大多氛围严肃,严格遵循制度,上下级阶层明显,显然是不符合互联网发展的环境,但是管理者错误判断,一味沿用传统,一味模仿,限制了互联网企业的发展。企业文化发展速度慢,跟不上时代变化一方面互联网员工整体年轻化、个性鲜明、注重个人规划等特点意味着以往的传统行业的企业文化管理不适用于互联网企业,不能照搬照抄其成果;另一方面企业文化的管理模式可能与员工的个人价值取向和规划存在差异,当企业文化管理发展速度跟不上员工的思维和特点时,这两者就不能很好地契合,从而出现管理模式上的问题,其运行机制也难以展开,两者之间需要一个相互磨合匹配的过程。因此互联网企业文化需要站在前面优秀文化上不断摸索,建立适合自己的企业文化,这个过程是漫长的。互联网文化建设的理论和实践研究不完善互联网产业有活力,技术发展快,再加上资金的大量投入,互联网公司不断涌现,管理问题逐渐凸显,一方面是互联网的创业者一般都比较年轻化,没来得及积累管理的经验;另一方面是互联网公司膨胀太快,创业者来不及学习和分析如何管理。企业文化不被重视,管理者缺乏管理经验互联网中小企业在创业之初,许多领导者觉得企业文化只是口号,没有什么实质性的意义,进而忽视企业文化的管理。企业文化建设难于在短期内带来经济效益,被很多重视经济利益互联网企业忽略,或者以利润作为企业文化,一味追求经济回报,而忽视企业价值观的影响。再加上互联网企业员工年轻有个性,有自己独特的想法,当他们的价值观与企业发生较大冲突,而企业管理者难以改变个性较强员工的认知,因此在执行上有一定的难度。受到中国传统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发展迅速的互联网行业还未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受到影响较为严重,没有得到创新,互联网领导者几乎没有机会去尝试新的企业文化管理方法;而互联网作为新兴行业,对其文化管理的研究较少,没有较多例子可以参考借鉴,在此方面的人才较为缺失。并且我国许多互联网企业管理者喜欢专制管理,自身拥有最高决策权,权利过度集中于个人,做不到权责匹配,不利于创新等企业文化的发展。企业文化宣传力度小,员工参与度低一方面互联网企业文化的宣传一般通过将内容装饰于公司墙上、开会议强调等几种方式,并不会吸引到员工的注意力,同时过于形式的做法可能会引起员工的反感。另一方面企业文化制度的制定也是又领导者来完成,极少会考虑员工的想法,员工参与度低,只会顺从于制度,而不是真心认同。腾讯内部每年都会做满意度调查,关注员工对企业文化管理的看法,从而使企业文化无形之中深入每个员工心中。行业发展快,员工流动率高互联网行业发展过快,导致企业文化建设的发展速度跟不上,对自身企业文化认识不够全面,导致企业文化浮于表面,没有实践意义。再者行业的快速发展,造成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人才的缺失。企业对人才的需求量大,但是人才培养与人才储备都需要一定的时间,导致供不应求。许多创业公司为了尽快成立自己的团队,就会在同行中花大价钱挖人,造成许多程序员为了高工资不停地跳槽,从而加大员工流动率。人浮于事,还没深入接触一家公司就已经离开了,没有办法深入感受企业文化,加大了企业文化管理的执行难度。企业文化存在跨国差异互联网企业受融资和国家政策的影响,大多数企业都以VIE模式在国外上市。2000年4月13日,新浪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首次采用VIE模式登陆纳斯达克交易所上市,这一模式为国内被限制或禁止外资进入的行业提供一个新的融资渠道,成为中国互联网开启国外上市的新起点。紧接着腾讯、优酷网、当当网、麦考林等互联网企业也采取此种方式上市。国内外文化的交融要求互联网企业必须重视跨文化管理,避免文化差异造成的文化风险,因此互联网企业文化的建设必须要站在国际化视角上。但是互联网企业文化的发展基于传统文化且尚没有什么创新性,范围狭隘,没有涉及到国外。互联网企业文化建设的对策与建议建立灵活适应型文化,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灵活适应型组织文化是指具有适应性强、协调性好的特点,是能够适应组织外部市场环境变化的文化,它和策略合理型文化一样,强调决策的变化性和弹性,只不过它适应的组织外而不是组织内部的环境变化。灵活适应性型组织文化认为,只有那些能够使组织适应市场经营环境变化,并在这一适应过程中领先于其他组织的文化才会较长时间与组织经营业绩相互联系。建立适应性强、协调性高的企业文化,提倡创新挑战精神,鼓励员工冒险探索,让员工在灵活适应性文化中适应市场经营环境,有利于激发员工实现自我价值的积极性,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以人为本是对人性基本规律和人的客观发展规律的尊重,符合企业和谐发展的要求。以人为本不仅是实现企业管理最优化的必然要求,更是建设强有力的企业文化的基础。建设强有力的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就是以“充分尊重人、正确看待人、有效激励人、善于理解人、重视教育人”为主线开展企业文化建设。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将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岗位上,为公司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员工的归属感,缓解人才流动率高的问题。明确公司长远战略规划,建立特色文化建设管理体系企业文化影响员工态度和行为的重要手段是制度化,制度化使企业抽象的理念变得具体可行,有法可依,制度化的运作使员工对于恰当的、基本的、有意义的行为形成共同理解。制度化作文企业文化建设的保障系统,在企业文化变革的初期是十分有必要的,且效果良好。同时也要重视文化形式与内容的统一,不要一味的追求企业文化形式,导致管理体系不符合公司的实际情况。在建立文化管理体系时,既要严格明确地把控互联网企业文化建设的程序,也要把握好互联网企业文化建设的时机,结合企业的具体状况,立足现实,从解决现实问题着手,选准时机,一发而中,这样才能事半功倍的效果。将文化建设寓于考核激励中,提高员工参与度员工在意自己的业绩成果,把文化建设寓于考核激励中,就能够引起员工的足够重视,从而使企业文化深入人心,提升企业文化的稳定性,减少互联网企业的人才流失率。通过管理者的积极倡导以及身体力行做好表率,把企业文化理念化成工作标准,再由管理者在中基层骨干中灌输新的理念,再由中基层骨干像一般员工蔓延,成为大家共同话题,同时根据员工的反馈意见进行适当修改,提高员工参与度,增加认同感。树立符合员工主流需求和业务模式的企业价值观菲利浦·塞尔日利克说:“一个组织的建立,是靠决策者对价值观的执念,也就是决策者在决定企业的性质、特殊目标、经营方式和角色时所做的选择。通常这些价值观没有形成文字,也可能不是有意形成的。不论如何,组织中的领导者,必须善于推动、保护这些价值,如是只注意守成,那是会失败的。总之,组织的生存,其实就是价值观的维系,以及大家对价值观的认同。”对于任何一个企业而言,只有当企业内部大部分员工的个人价值观趋于一致时,整个企业的价值观才能形成。通过分析互联网行业特点和互联网企业员工特点,树立合适的价值观,不可一味地模仿传统企业的价值观,重视创新,给员工提供实现自身价值的平台,增强员工的归属感,防止员工与企业的价值观偏差太大,导致企业文化流于表面。用员工易接受的手段推广,合理利用文化网络用与员工容易接受的手段进行推广,使企业文化深入人心。案例是近年来比较成功的企业文化建设方式,把企业一些有代表性的事件用案例固定下来并口耳相传,能够具象化地传播企业文化观念。也可以通过各种宣传工具广泛宣传企业文化的相关知识和目标企业文化的具体内容,让员工明白改变企业文化的必要性,唤起危机意识,展示企业未来前景;或者通过企业文化所倡导的新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对员工进行教育或者培训,帮助员工放弃旧的而接受新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同时也可以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让大家参与进来,提供一个安全、稳定、丰富多彩的生活环境,在寓教于乐中能动地体验文化内涵,满足员工物质文化精神文化的需求,使企业有凝聚力和向心力,在活动中使企业文化更深入人心。同时合理利用文化网络,一方面通过运用文化网络者培育向组织各阶层人员传递大量信息的人,大部分人喜欢通过文化寻找友谊,依靠文化网络在组织中扩大与别人的交流;另一方面运用文化网络者广泛运用轶闻趣事来强化他们看重的价值观,通过文化网络加重员工的价值观,潜移默化影响工作行为。找准切入点,加强文化内涵的创新找准切入点,不断进行创新跟变革,加强企业文化的内涵,跟上互联网企业的发展速度,使两者相匹配。企业依据各自情况,找出自身尚未解决的问题以及所面对的挑战,从而确立企业文化变革的方向与目标。1.从解决企业面临的主要问题入手通过调研分析,企业可以确定自身所面临的问题,尤其是企业文化方面存在的关键问题。这些问题牵涉大家利益或者大家都关心,就容易引起心理共鸣,起到良好的促动作用。2.从总结企业优良传统入手一般来说,在企业正常发展过程中,创业者往往身经百战才能成功,企业没有什么重大事件或问题。但由于领导人的文化观念比较强,想把企业继续做大,从文化上思考企业成功失败的教训时,多从这一角度入手。3.从CIS和企业文化结合上入手企业文化建设和CIS相互结合运作会产生较好的效果。因为CIS的外显性容易为人们所感知,容易被员工接受,容易积累成果,因而,透过CIS的运作逐步深化文化运作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办法。建立有效的传递系统,选取合适的建设方法树立全员沟通理念,建立畅通有效的传递系统,保证了信息在组织内部充分的流动和共享。有利于员工了解组织目标、企业价值观、管理制度等,有利于员工之间双向交流,减少摩擦跟隔阂,增强信任和理解,为企业文化建设提供基础。并通过合适的企业文化建设方法:通过宣传、培训实现企业文化教育化;依靠领导者和英雄人物实现企业文化的人格化;依靠规章制度支持强化;通过仪式和器物实现企业文化情景化;通过企业文化活动实现企业文化能动化;通过案例和文化网络实现企业文化的渗透化。结语在知识经济时代,传统行业的企业文化管理模式并不适用于新兴的互联网企业,互联网企业发展需要不断创新和探索,这要求其文化建设不能直接套用以往的模式,需要进行内涵上的创新。互联网企业在理论上应该树立明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