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茂林教授治疗急性发作期哮喘的用药特色_第1页
刘茂林教授治疗急性发作期哮喘的用药特色_第2页
刘茂林教授治疗急性发作期哮喘的用药特色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刘茂林教授治疗急性发作期哮喘的用药特色

刘茂林(1937-)是河南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硕士论手。第四批国家古老中医药专家的学术经验遗产。刘老从医近50载,善于辨证论治,善以经方治疗时病及内科疑难杂证,对呼吸和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尤有独到之处。善于从古代医家治病的经验中悟出其功用,又善于结合现代药理研究,进一步拓宽辨治思路,现对其治疗哮喘急性发作期的用药特色进行总结。哮喘以反复发作的喘息、气促、胸闷以及咳嗽等为主要症状,多在夜间或凌晨发生,严重者可被迫采取坐位或呈端坐呼吸,干咳或咯大量白色泡沫痰,甚至出现紫绀等。临床常把哮喘分为急性发作期、慢性持续期和临床缓解期。中医学认为发作期因肺失肃降,气道挛急,喘鸣有声,多为实证,急性犯病时,邪气犯肺,无论寒热,皆依附于有形之痰邪,从而引出哮喘一系列临床症状。明代张介宾在《景岳全书·喘促》中说:“攻邪气者,须分微甚,或散其热,或温其寒,或清其痰火。”近代名医秦伯未在《中医临证备要》中说:“实喘以痰为主,虚喘以气为主。”刘教授认为哮喘治疗以祛痰为主,攻其有形之痰,无形之风寒热自除。其要点就在一个“痰”字,故主方常用药物葶苈子、贝母清热化痰;麻黄,杏仁温肺化痰;僵蚕、防风熄风化痰;余者随症加减。1好药1.1不同途径治体现肺经专药麻黄性味辛温而苦,为肺经专药,宣肺平喘,可外开皮毛的郁闭,以使肺气宣畅;内降上逆之气,以复肺司肃降之常,故善平喘,为主治肺气壅遏所致喘咳的要药,是一味久经考验的平喘要药。《本草纲目》曰:“肺经专药,肺病多用之。”古今治哮方剂,多有麻黄。药理研究表明麻黄有扩张气管,解痉平喘的作用,并有抗过敏和拟肾上腺的作用,低浓度麻黄碱及伪麻黄碱、甲基麻黄碱均可引起支气管扩张,对支气管平滑肌的舒张作用较肾上腺素弱,但较持久。杏仁性味苦温,归肺、大肠经,功用宣肺清热、化痰平喘,主治外感咳嗽、喘满、伤燥咳嗽等症。麻黄与杏仁同入肺经,二者伍用,可宣肺降气,调畅气机。麻黄擅于宣畅肺气,杏仁长于宣降肺气。肺主宣发和肃降,宣降相宜则肺气和顺,二药一宣一降,相辅相成,正合肺之机宜,止咳平喘作用明显。1.2小气气泻公以和胃贝母甘寒,功效化痰止咳、清热散结,主治热痰咳嗽、外感咳嗽、阴虚咳嗽、痰少咽燥、咯痰黄稠、肺痈等症。葶苈子辛苦大寒,重在泻肺实、行痰水,兼泻大便,主治痰涎壅盛,喘咳不得平卧、二便不利之实证。二药均源于《本经》,性寒,辛散苦泄,沉降下行,主入肺经,均有清热化痰,散结消肿,宣肺止咳之功,多用于实证的治疗。刘教授认为川贝母甘苦微寒,浙贝母辛苦大寒,故寒痰阻肺证哮喘用川贝母,而热痰壅肺证和风痰袭肺证均用了浙贝母,不可不知。2外痰结及墙外之痰白芥子辛温,专归肺经,为祛痰圣药。《本草经疏》说:“白芥子能搜剔内外痰结及膈膜寒痰,因其功善豁涤停痰伏饮,善去皮里膜外之痰涎。”元代朱丹溪曰:“痰在胁下及皮里膜外,非白芥子莫能达。”刘教授认为白芥子能搜剔内外寒痰冷饮,畅通呼吸道,对解除寒痰阻肺证哮喘,有重要意义。3从病毒、免疫和免疫药物三药联用来研究哮喘急性发作是因邪气侵袭,与痰互结,使脉络受阻,瘀而生滞,滞而生痰,痰生疾患也;血活气自通,虫类中药可活血祛风,使脉络畅通,瘀滞无所留,痰自去也。刘教授认为临证时多用虫类中药以活血通络,对缩短疗程,提高疗效具有重要的作用。僵蚕、蝉蜕、地龙三药,都有祛风解痉、平熄肝风的作用。蝉蜕长于透解;地龙长于平喘;僵蚕长于化痰,三药合用,共奏祛风解痉止咳之用。现代药理研究证实不少虫类药具有提高细胞免疫的功能,可减轻机体对过敏因素的应激反应,拮抗组胺,抗过敏性炎症,可使肺之小气道由痉挛变为舒张,气道通顺。蝉蜕有免疫抑制及抗过敏作用,实验表明蝉蜕对非特异性免疫有抑制作用,对Ⅳ型变态反应及机体细胞免疫功能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僵蚕其蛋白质有刺激肾上腺皮质的作用。僵蚕还含幽体类轻基化合酶素,可合成皮质激素,白僵菌的菌丝中存在多种环酷肤类物质,有类皮质激素的作用,可以抗炎解痉,同时又有抗凝、抗血栓、促纤溶的作用。地龙能显著提高巨噬细胞活化率,提高吞噬细胞的能力,明显增强巨噬细胞的免疫活性。小鼠实验表明地龙能显著促进巨噬细胞Fc受体的活化。虫类药多为有毒之品,易耗伤人体正气,不可多用、久用,同时宜选用扶正药使用。4感冒感冒患者,男,68岁,2010年1月14日初诊。主诉:哮喘反复发作近1个月。病史:哮喘病已10余a,冬重夏轻,遇冷、劳累后加重。现症见:发作时胸闷气短,呼吸困难,喉中痰鸣如水鸡声,低烧,咳嗽,吐白稀痰,四肢发凉,周身怕冷,酸困疼痛。舌体较胖,舌质暗红,苔白滑润,脉浮弦紧,呈阵发性发作。诊断:哮喘(发作期)寒痰阻肺证。治则:温肺化痰,解表平喘。方药:麻杏葶贝蚣甘汤加减。具体药物组成:生麻黄10g,炒杏仁15g,蜈蚣(冲服)3g,葶苈子15g,川贝母10g,炙甘草6g,炙紫菀10g,炙款冬花10g,炒紫苏子12g,白芥子10g,姜半夏8g,藁本10g,细辛5g,防风10g,生姜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