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广信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考试时间:75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单选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隋唐以前,端午节习俗南北有异。南方赛龙舟吃粽子,北方禁火佩戴百索绶带(辟邪彩带),至唐则立法规定端午放假一天,食粽和佩戴百索绶带渐为全国固定习俗。这种变化说明唐代()A.端午节习俗来源于官方B.国家统一助推文化认同C.南北文化习俗趋向固定D.传统习俗迎合市民生活2.两宋时期,政府奉行“依资序迁”的官僚选人原则,重视对人事管理、财务审计、考察磨勘等诸多事务的复核。士大夫们对于政府行政运作程序及其内容密切关注。据此可知,两宋()A.官员选拔方式趋于多样化B.政府行政运作繁琐且低效C.士大夫深受程朱理学影响D.官僚政治制度化程度较高3.元朝在地方实行行省制度。行省“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但地方官吏的选用主要由中书省和吏部负责,调动行省所属军队须皇帝批准。这说明元朝()A.地方拥有适度权力B.地方缺乏实际权力C.行省权力集中专断D.君主专制得以加强4.在朱绍侯主编《中国古代史》有如下记载明郑和下西洋,到达亚非各国。华侨开发南洋地区,戚继光抗倭,援助朝鲜抗击日本。利玛窦来华传教,徐光启翻译了利玛窦带来的科学著作。中国人民反对西班牙葡萄牙荷兰入侵。政府禁止沿海居民出海贸易。清(1840年前)郑成功收复台湾、来华的传教士将西方的天文地理数学等介绍到中国,也向本国广泛的介绍中国社会状况,中国人民抗击沙俄、英国、法国的入侵。仅留广州作为贸易出口。以上材料表明()A.朝贡贸易成为中外贸易的唯一管道B.中华民族面临日益严重的民族危机C.中外国家的经济文化交流日益加强D.体现传统农业社会对外交往的特征5.与下面一幅地图所示朝代相对应的治国主张,正确的是()A.礼法并用、乡约教化、独尊儒术B.乡约教化、严刑峻法、独尊儒术C.严刑峻法、尊崇儒术、乡约教化D.礼法并用,尊崇儒术、乡约教化6.1952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的《民族区域自治实施纲要》规定:“各民族自治区统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土的不可分离的一部分。各民族自治区的自治机关统为中央人民政府统一领导下的一级地方政权,并受上级人民政府的领导。”这表明我国()A.建立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B.明确了中央和自治区的关系C.确立了民族关系基本原则D.形成了多元一体的民族格局7.2020年,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共7编1260条,对公民的人身权、财产权、人格权等作出明确详实的规定,并规定侵权责任,明确权利受到削弱、减损、侵害时的请求权和救济权等。它体现了()A.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B.公民人身权利得到保障C.中国特色法律体系的建立D.与国际实现接轨的趋势8.韩非子认为只有实行严刑重罚,人民才会顺从,社会才能安定,封建统治才能巩固;西塞罗在《论共和国》中论述:“既然法律是公民联盟的纽带,由法律确定的权利是平等的,……作为同一个国家的公民起码应该在权利方面是相互平等的……社会才能安定。”材料说明()A.中国法律体系比西方法律体系更加完善B.西方法律对近代法治社会产生重大影响C.中西方法律都以维护社会稳定为重要目的D.中国法律十分严苛并且极力维护君主专制9.在日耳曼人扩张过程中,国王为获得贵族的忠诚而分封土地。由于家庭结构的双重归属性(既可随父姓,也可随母姓),家族关系模糊不清,契约超越了血缘成为封建关系的基础。由此可知,西欧封建制度()A.具有天然的不稳定性B.有效强化了中央集权C.摒弃血缘纽带的作用D.强调权利与义务关系10.中世纪的欧洲,确实有诸多让后人觉得“黑暗”与“蒙昧”的地方,但同时,中世纪欧洲不仅仅只有“黑暗”、“蒙昧”这些关键词。其黑暗中也有自己的“光亮点”,其蒙昧无知中也有它自己的“觉醒”,以下选项能够佐证上述观点的是()A.中古后期王权强化民族国家形成B.自治城市兴起与欧洲的分裂C.资产阶级革命推动民主制度建立D.新航路开辟使世界联系加强11.早期教会宣扬禁欲、弃财、轻利等理念。十世纪之后有神学家认为:“买卖所得的利润与高利贷所得的利润区分……”。路德认为,上帝许诺给人的惟一生存方式,是要人们完成他在现实生活中所处地位赋予他的神圣责任和义务。据此可知()A.宗教经济伦理趋向理性B.教会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C.教会禁锢了人民的思想D.人们获得了宗教信仰的自由12.1648年,欧洲诸国签订《威斯特伐利亚和约》。条约规定,“哈布斯堡皇室承认新教在神圣罗马帝国内的合法地位,同时新教诸侯和天主教诸侯在帝国内地位平等”;“正式承认荷兰和瑞士为独立国家”。这些规定的出台,对欧洲近代政治产生的主要影响是()A.促进了欧洲民族国家的形成B.确立了教权与王权平等的原则C.动摇了人们对基督教的信仰D.根除了天主教派在西欧的势力13.如图是欧美近代以来部分大事件简表。根据表中信息设计一个主题,最恰当的是()A.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相互作用B.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全球范围内建立C.资产阶级共和政体确立的艰难历程D.两次工业革命推动国际格局的变动14.二战后德国的高级行政管理官员往往被称作“政治性行政管理官员”,一般担任各部秘书长或职能部门领导人,他们的任免往往依据政治标准,由现任政府决定。这些高级文官帮助一些官员,代为起草各种法令、演说稿、质询,并向官员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这一政治现象()A.破坏了政治中立原则B.动摇了西方政党政治C.改变了选官用人制度D.推动了文官制度成熟15.1969年2月,尼克松指示基辛格放手“探索与中国缓和的可能性”;5月,美国政府确定对华示好的政策,决定以贸易政策作为先锋,可以立即执行;7月,美国政府宣布放宽对中国的贸易、旅游限制。对此合理的解释是()A.美国主导中美关系正常化进程B.中国国际地位提升影响美国对华政策C.冷战格局因中国崛起趋于崩溃D.中国积极融入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进程16.美国总统拜登刚上台时推行了新移民法令,要求100天之内暂停驱逐非法进入美国境内的移民,结果遭到了得克萨斯州的反对,不但有人要起诉拜登,而且得克萨斯州一度要举行独立公投以脱离美国的统治。材料主要反映了()A.美国总统的政策不得人心B.拜登的做法违背了宪法的规定C.美国三权分立的体制特点D.美国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体制二、材料分析题:本题共4小题,共52分。17.【中国监察制度的演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材料一中国古代监察制度萌芽于夏商周时期。秦设御史大夫,且为别相,在郡设监郡御史监察郡政。汉设御史府,与丞相府并重丞相遣刺史往地方监察,郡守以下设督邮,负责属地监察。魏晋时御史台独立,成为皇帝直接领导的国家专职监察机关,中央监察机构初步统一,监察职权有所扩大。唐朝设立了台院、殿院、寨院,三者各有侧重,共同构成了一个严密的监察系统,此外,还建立了系统的谏官制度。宋代,“政令之推行有缺失,则台官弹劾之镇政令自身有不当,则谏官封驳之”,又在地方上的州内设通判监察行政,设提点刑狱司专司刑讼,设转运使监督财政。明朝初年,中央台、殿、察三院合并为都察院,同时,设置独立于都察院的六科给事中监察六部活动,科道并立,地方设按察使司。清朝,形成了“科道合一”的监察体系,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摘编自唐海歌《承袭与变异中国古代监察制度述论》材料二清末宪政的实施,打破了法律监督只是自正而下进行单行监督的传统。清政府1908年颁布的《饮定宪法大纲》,首先要求“上自朝廷,下至臣庶,均守钦定宪法,以期永远率循,周有逾越”其次规定“已定之法律,非交议院协赞”,君主也无权“以命令更改废止”。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确立了共和国的政治制度和宪法权威高于任何政治坡力的法律监督原则。在传统的监督体制中,监察机构独立承担着整饬吏治的职责。近代逐步确立了集立法、行政、司法和审计监督等各种法律监督于一体的监督体制和分权制衡的法律监督原则。随着报纸、电台等新式传媒工具的出现和“庶政公诸奥论”等立宪指导思想的公布,“庶人不议”的禁令解除了。几千年的封建文化专制出现了松动,人们第一次可以合法地指陈时政,议论国事。同时“党攀”的解除使得政党政治第一次登上了中国的历史舞台。这些新生事物为中国法律监督体制注入了新的活力。——摘编自刘双舟《简析法律监察体制的近代化》材料三20世纪80年代初,为了应对经济建设过程中出现的违法乱纪等现象,我国开始着手恢复设立监察机关。1986年,监察机关被定位为“专司监督职能”的机构。十八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之后,进一步聚焦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全面提高监督人员的股职能力。201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明确了监察机关监督、调查、处置三项权力,同时围绕三项权力贼予监察机关谈话、留置等十二项权力,明确了监察机关的地位和独立行使职权的原则。——摘编自刘晓峰《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监察制度发展历程》(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演变。(4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近代中国监察制度的主要变化并说明其原因。(8分)(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加强监察制度建设的意义。(2分)18.外交是国家内政的向外延伸。国内因素与国际因素相互交织,推动中国对外关系的不断变化。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一职贡,即向皇帝尽职纳贡。历代《职贡图》描绘了中国古代王朝与周边毗邻国家或部族间交往的场景。材料二随着新中国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发展,以及国家利益的不断拓展,中国对国际社会的融入更多地表现出中国式的“积极主动”。新时代背景下,我国通过对与不同国家外交关系进行的重新组合,以及由此展开的“中国全方位的外交布局”来推进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在外交目标上,更注重“从人类发展大潮流、世界变化大格局、中国发展大历史正确认识和处理同外部世界的关系”;在外交策略上,更强调“坚持开放、不搞封闭,坚持互利共赢、不搞零和博弈,坚持主持公道、伸张正义”;在外交价值立场上,更明确地“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站在人类进步的一边”。——摘编自刘骞《我国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新时代意涵》(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中国对外交往的主要形式,并简析这一形式长期存在的原因。(6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交往的特点,并分析这一时期我国对外交往的意义。(6分)1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材料一在贞德爱国主义精神的鼓舞下,法兰西民族的民族意识开始觉醒,他们团结起来向英军展开猛攻,战事步步推进。1435年以后,法军在极其艰苦的环境下节节取胜——被爱国热情激励的士兵们不辞劳苦、奋力拼搏,用自己的身躯顽强地对抗英军的炮火……1453年,百年战争结束,英国除保留加来港外,交出全部的法国领土。至此,法国终于取得了抗英战争的胜利。——郭方《看得见的世界史:世界简史》材料二1618年,德意志新教同盟和天主教同盟之间爆发战争,欧洲各国纷纷卷入其中。战争开始时,德意志人口有3000万,战争结束时,只剩下1200万。三分之二的个人财产被破坏。很多曾经繁荣的大城市被削弱到只剩下躯壳……到处都是农民茅舍和贵族宫殿被烧焦的废墟。大量地区由于没有人居住而荒芜不堪。三十年战争给德意志留下的创伤几乎难以形容。但为结束这场战争签订的《威斯特伐利亚和约》对国际法的形成与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摘编自(美)迈尔斯著,王国峰等译《世界通史(下)》材料三第16条(一)联盟会员国如有不顾本盟约……而从事战争者,则据此事实应即视为对于所有联盟其他会员国有战争行为……
——《国际联盟盟约》第一条
缔约各方以它们各国人民的名义郑重声明它们斥责用战争解决国际纠纷,并在它们的相互关系上,废弃战争作为实行国家政策的工具。
——《非战公约》第四十二条
安全理事会……得采取必要之空海陆军行动,以维持或恢复国际和平及安全——《联合国宪章》(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从民族国家形成的角度,概括英法百年战争对法国的影响。(4分)(2)依据材料二,简述三十年战争给德意志带来的“创伤”,结合所学,说明这场战争如何推动国际法的形成与发展。(6分)(3)提炼材料三中国际条约体现的共同目标。综合上述材料及所学,概括民族国家与国际法的关系。(4分)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图1武汉长江大桥武汉长江大桥是新中国在长江上建造的第一座铁路、公路两用大桥,也是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重点建设项目。毛泽东豪迈地写道:“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武汉长江大桥已经成为新中国的国家记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的国家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人类发展史上的伟大奇迹,无论是在中国历史上,还是在世界历史上,都是一部感天动地的奋斗史诗。结合史实阐释一则新中国的“国家记忆”。(要求:体现国家意义,观点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谨。)
广信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第一学期期中考试测试试题评分参考一、选择题题号12345678910答案BDADCBACDA题号111213141516答案AAAABD1.【答案】B【解析】据“隋唐以前,端午节习俗南北有异。南方赛龙舟吃粽子,北方禁火佩戴百索绶带(辟邪彩带)。至唐则立法规定端午放假一天,食粽和佩戴百索绶带渐为全国固定习俗”可知隋唐以前端午节习俗分南北是因为南北朝时期,南北对峙,而隋唐统一后,政府统一放假,并且食粽和佩戴百索绶带渐为全国固定习俗,说明国家统一对于端午习俗的推广起到了重要作用,有利于文化认同,故选B项;材料“隋唐以前,端午节习俗南北有异”仅表明隋唐以前端午节习俗南北有异,并未涉及端午节习俗来源的相关信息,无法得出端午节习俗来源于官方,排除A项;材料“食粽和佩戴百索绶带渐为全国固定习俗”仅表明端午节食粽和佩戴百索绶带逐渐成为固定习俗,并非所有的南北文化习俗趋向固定,并且“固定”说法太绝对,排除C项;材料“南方赛龙舟吃粽子,北方禁火佩戴百索绶带(辟邪彩带)至唐则立法规定端午放假一天,食粽和佩戴百索绶带渐为全国固定习俗”说明端午节食粽和佩戴百索绶带渐为全国固定习俗,没有涉及市民需求的信息,无法得出传统习俗迎合市民生活,排除D项。2.【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政府奉行‘依资序迁’的官僚选人原则,重视对人事管理、财务审计、考察磨勘等诸多事务的复核”,可知两宋时期政府通过制度化、程序化的管理,来加强对官员的选拔和监察,故选D项;“人事管理、财务审计、考察磨勘”体现了政府对官员的监察和管理,排除A项;政府强化对官员的监察和管理有利于官僚体系的行政效率和治理能力,排除B项;材料主要强调政府对官员的检查和管理,并未体现程朱理学中儒家伦理道德对士大夫的约束,排除C项。3.【答案】A【解析】题干中“行省‘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但地方官吏的选用主要由中书省和吏部负责,调动行省所属军队须皇帝批准”,推知行省在中央集权下拥有适度权力,故A项正确;题干中“行省‘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说明地方有一定实权,并不是缺乏实权,故B项错误;题干中“但地方官吏的选用主要由中书省和吏部负责,调动行省所属军队须皇帝批准”,推知行省行使权力受到中央节制,而不是集中专断,故C项错误;行省制处理的中央与地方的关系,非君主决策问题,无法体现君主专制加强,故D项错误。4.【答案】D【解析】材料中,明代郑和下西洋体现了典型的朝贡贸易,而清代的西学东渐,中国维护自己主权的斗争等都反应了传统的农业社会的面对外交往的态度和做法,不具备近代的特征,故选D项;“仅留广州作为贸易出口”广州一地进行的通商贸易不完全是朝贡贸易,它是中外贸易的通道,排除A项;“中国人民抗击沙俄、英国、法国的入侵”从结果来看,这些保家卫国的战争都取得了胜利,可见民族危机并不明显,排除B项;“郑成功收复台湾、来华的传教士将西方的天文地理数学等介绍到中国,也向本国广泛的介绍中国社会状况,中国人民抗击沙俄、英国、法国的入侵。仅留广州一口通商,说明中国主动交流的欲望并不强,排除C项。5.【答案】C【解析】第一幅是秦朝,第二幅是汉朝,第三幅是清朝,秦朝以法治国,强调严刑峻法,汉朝自汉武帝开始尊崇儒术,清朝用乡约教化百姓传播儒家思想,故选C项;礼法并用是汉朝的治国理念,与第一幅秦朝并不对应,排除A项;乡约教化是清朝的治国理念,与秦朝并不对应,排除B项;礼法并用是汉朝以后的治国主张,并不是秦朝的理念,排除D项。6.【答案】B【解析】据材料“各民族自治区统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土的不可分离的一部分”并结合基础知识可知,中央政府对民族自治区拥有绝对领导权,故选B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于1949年建立,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A项;我国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是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材料仅涉及到中央政府各民族自治区与中央人民政府的关系,没有明确各民族间的相处原则,排除C项;中华文明具有多元一体的特点,但材料仅涉及到中央政府各民族自治区与中央人民政府的关系,没有明确各文明区域的具体关联,排除D项。7.【答案】A【解析】“对公民的人身权、财产权、人格权等作出明确详实的规定”这里体现了对人民权益的保障,故选A项;“人身权、财产权、人格权等作出明确详实的规定,并规定侵权责任”中涉及的公民权有很多,不仅指人身权,排除B项;根据所学,2010年底,中国特色法律体系的建立,排除C项;根据所学,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不追求实现与国际接轨,排除D项。8.【答案】C【解析】据材料“韩非子认为只有实行严刑重罚,人民才会顺从,社会才能安定……作为同一个国家的公民起码应该在权利方面是相互平等的……社会才能安定”可知,韩非子认为严刑重罚的目的是维护社会安定,西塞罗认为法律的目的是维护社会安定,因此中西法律都以维护社会稳定为重要目的,故选C项;法律体系包含民法、刑法、婚姻法等内容,材料中并没有对中西方的法律体系进行对比,材料中韩非子与西塞罗都在强调法律的目的,排除A项;B项侧重古代法律对近代社会的影响,而材料中是中西方法律目的的对比,排除B项;古代罗马制定法律的目的是维护奴隶主的专制统治,因此中西方法律都是维护统治阶级利益的工具,排除D项。9.【答案】D【解析】据材料可知,中世纪西欧的国王通过分封土地给贵族而获取其忠诚,然后结合所学,这实际上就是中古时期西欧的封君封臣制,封君与封臣双方形成权利与义务关系,从而构成西欧封建制度的政治基础,故选D项;西欧的封臣封君制度,以权利和义务为关系,具有一定的稳定性,排除A项;封君封臣制使封建领主在各自领地内独立行使权力,政治上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分裂割据局面,排除B项;“摒弃”说法过于绝对,血缘纽带作用仍然存在,排除C项。10.【答案】A【解析】结合材料“黑暗中……‘光亮点’,蒙昧无知中也有……‘觉醒’”可知,材料强调的是中古时期的欧洲蕴含着近代文明的积极因素,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古后期欧洲王权强化,推动民族国家形成,故选A项;自治城市兴起属于中世纪欧洲的“觉醒”,但欧洲的分裂并不是中世纪欧洲的“光亮点”,排除B项;资产阶级革命出现在17世纪,与中世纪的欧洲时间不符,排除C项;新航路开辟发生在15、16世纪,与中世纪的欧洲时间不符,排除D项。11.【答案】A【解析】由材料“早期教会宣扬禁欲、弃财、轻利等理念”、“上帝许诺给人的惟一生存方式,是要人们完成他在现实生活中所处地位赋予他的神圣责任和义务”可知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教会的禁欲、弃财、轻利等理念受到挑战和冲击,创造财富、追求财富等新的经济思想出现,适应了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宗教经济更趋向于理性,故选A项;材料中教会的变化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排除B项;十世纪和路德的教会改革,解放了人民的思想,排除C项;材料强调的是教会的说教,并未涉及信仰自由,排除D项。12.【答案】A【解析】据材料“承认荷兰和瑞士为独立国家”可知,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确立了国际关系中的国家领土、主权与独立等原则,正式承认荷兰和瑞士为独立国家,这促进了欧洲民族国家的形成,故选A项;“新教诸侯和天主教诸侯在帝国内地位平等”表明帝国内新教、天主教地位平等,不涉及教权与王权平等,排除B项;宗教改革后,新教和天主教地位平等,动摇的是罗马教皇的权威,人们仍然信仰基督教,排除C项;“新教诸侯和天主教诸侯在帝国内地位平等”说明天主教派在西欧仍然存在,“根除”说法错误,排除D项。13.【答案】A【解析】依据图示上面的事件”光荣革命……法国确立共和制”可知,这反映的是近代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和扩展;依据图示下面的事件“资本主义萌芽……第二次工业革命”可知,这反映的是近代资本主义的发展过程。结合所学可知,近代资本主义逐渐发展,使得近代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确立并扩展,而近代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并扩展又会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代议制属于上层建筑,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属于经济基础,因此材料反映了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相互作用,故选A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全球范围内建立只反映了图示上面的事件,不全面,排除B项;欧美国家有的确立的是资产阶级共和政体(如美国和法国),有的是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如英国和德国),此项表述不全面,排除C项;“两次工业革命推动国际格局的变动”只反映了下面的部分事件,不全面,排除D项。14.【答案】A【解析】据材料“高级文官帮助一些官员,代为起草各种法令、演说稿、质询,并向官员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可知,德国高级文官影响了政治决策,违背了政治中立的原则,故选A项;政党政治是西方的政治制度,文官制度是文官的选拔、管理、任用制度,文官制度不受党派干预,因此动摇政党政治的说法错误,排除B项;西方的选官用人制度依然是文官制度,排除C项;随着实践的不断发展,西方国家在文官的选用、晋升、退休等各个方面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制度,推动了文官制度的成熟,排除D项。15.【答案】B【解析】据材料可知,从1969年2月至7月,美国逐渐改变对华政策,这一时期的的中国,综合国力不断提高,国际地位显著提升,而美国在当时的美苏争霸中处于劣势,又受到西欧、日本崛起的冲击,急需改善与中国的关系,以平衡美苏关系,故选B项;材料只有美方的态度和相关措施,无法判断谁是其中的主导者,排除A项;材料说的是美国对华政策变化问题,而非冷战格局崩溃问题,排除C项;材料仅涉及美方对华政策的态度,没有涉及中方对经济全球化的态度,排除D项。16.【答案】D【解析】根据题干内容可知,美国的得克萨斯州不仅反对反对联邦政府的法令,而且还要“举行独立公投以脱离美国的统治”,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种做法体现出“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行政体制,故选D项;在题干内容中仅是述及了得克萨斯州反对拜登政府的法令,并没有涉及其他各州,并不能据此扩大为美国总统的政策“不得人心”,排除A项;题干内容并没有述及联邦最高法院对于拜登政府做法的判断,也就不能得出拜登政府的做法“违背宪法”,排除B项;“三权分立”涉及的是美国政府中行政、立法、司法之间的关系,而题干内容述及的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排除C项。二、非选择题17.【答案】(1)演变:监察与行政分离,监察机构日趋独立;监察机构规模逐渐扩大,体系日益完整严密;从台谏合一到台谏并行,相互配合;检察权力随着君权的强化而加强。(4分,任答两点即可)(2)变化:一切权力包括君权都要受到法律监督和限制;监察机构不再独立承担法律监督责任,形成了综合监察体制;出现了舆论监督和政党监督等全新的监督方式。(4分,任答两点即可)原因:列强侵略,民族危机严重;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产生与发展,资产阶级力量不断壮大;西方民主、法治思想的传播;中国近代民主化进程的推动。(4分,任答两点即可)(3)意义:为新时期反腐败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法律保障;有利于构建集中统一、权威高效的监察体系;有利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有利于促进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发展。(2分,言之有理即可)【解析】(1)据材料一“秦设御史大夫,且为别相,在郡设监郡御史监察郡政。汉设御史府,与丞相府并重丞相遣刺史往地方监察”可得监察与行政分离,监察机构日趋独立;据材料一“唐朝设立了台院、殿院、寨院,三者各有侧重,共同构成了一个严密的监察系统”可得监察机构规模逐渐扩大,体系日益完整严密;据材料一“台院、殿院、寨院,三者各有侧重…明朝初年,中央台、殿、察三院合并为都察院”可得从台谏合一到台谏并行,相互配合;据材料一“形成了‘科道合一’的监察体系,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可得检察权力随着君权的强化而加强等。(2)第一小问变化,据材料二“清末宪政的实施,打破了法律监督只是自正而下进行单行监督的传统”可得一切权力包括君权都要受到法律监督和限制;据材料二“在传统的监督体制中,监察机构独立承担着整饬吏治的职责。近代逐步确立了集立法、行政、司法和审计监督等各种法律监督于一体的监督体制和分权制衡的法律监督原则”可得监察机构不再独立承担法律监督责任,形成了综合监察体制;据材料二“人们第一次可以合法地指陈时政,议论国事。同时“党攀”的解除使得政党政治第一次登上了中国的历史舞台”可得出现了舆论监督和政党监督等全新的监督方式等变化。第二小问原因,据材料二“清末宪政的实施”可得出列强侵略,民族危机严重,同时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产生与发展,资产阶级力量不断壮大;据材料二“《饮定宪法大纲》”则体现了西方民主、法治思想的传播,“随着报纸、电台等新式传媒工具的出现和‘庶政公诸奥论’等立宪指导思想的公布,‘庶人不议’的禁令解除了”说明中国近代民主化进程的推动等。(3)据材料三“进一步聚焦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全面提高监督人员的股职能力”可得为新时期反腐败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法律保障;据材料三“明确了监察机关监督、调查、处置三项权力,同时围绕三项权力贼予监察机关谈话、留置等十二项权力,明确了监察机关的地位和独立行使职权的原则”可得有利于构建集中统一、权威高效的监察体系和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最终服务于我国的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发展。18.【答案】(1)形式:建立朝贡体制,建立藩臣关系。(2分)原因:中国大一统政权的巩固与发展;封建经济和政治的吸引力;儒家思想的影响力;传统的华夷观的影响。(4分,任答2点,每点2分)(2)特点:积极进取的外交风格;推行全方位外交布局;兼顾国家利益和世界发展;奉行平等互利的外交策略。(任答1点得2分)意义:有利于顺应经济全球化趋势,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有利于树立中国的负责任大国形象(或宣扬中国追求公平与正义的外交理念);有助于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促进国家间的友好合作、共同发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4分,任答2点,每点2分)【解析】(1)第一小问形式,据材料一“职贡,即向皇帝尽职纳贡”并结合基础知识可知,建立朝贡体制以建立藩臣关系。第二小问原因,据材料一“唐太宗时期南洋的婆利、罗刹与林邑国前来中国朝贡及进奉各式珍奇物品的景象”并结合基础知识可以从多角度进行分析,其中政治上:中国大一统政权的巩固与发展对周边国家具有吸引力;同时封建经济的繁荣局面也引得旁国歆羡;思想上中国传统文化对外传播促进了文化的双向传播,儒家文化共同圈也吸引了周边的仁人志士;外交理念上中国受到传统华夷观的影响,周边国家向中原地区觐见的天朝上国理念。(2)第一小问特点,据材料二“中国对国际社会的融入更多地表现出中国式的‘积极主动’”可知,中国积极主动融入国际社会;据材料二“‘中国全方位的外交布局’来推进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并结合基础知识可知,中国推行全方位的外交布局;据材料二“从人类发展大潮流、世界变化大格局、中国发展大历史正确认识和处理同外部世界的关系”并结合基础知识可知,兼顾国家利益和世界发展;据材料二“坚持开放、不搞封闭,坚持互利共赢、不搞零和博弈,坚持主持公道、伸张正义”可知,中国奉行平等互利的外交策略。第二小问意义,可以从国内、国际两个角度分析,国内层面:据材料二“随着新中国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发展,以及国家利益的不断拓展”并结合基础知识可知,有利于推动中国改革开放的发展和深化,顺应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国际层面:据材料二“坚持开放、不搞封闭,坚持互利共赢、不搞零和博弈,坚持主持公道、伸张正义”并结合基础知识可知,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准则,有利于树立中国负责任的大国形象也有利于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据材料二“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站在人类进步的一边”并结合基础知识可知,有利于促进国家间的友好合作、共同发展,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19.【答案】(14分)(1)意识层面:法兰西民族意识觉醒(民族英雄的涌现、爱国主义精神高涨);领土层面:法国基本收复了失地(或写基本实现了统一);世俗权力层面:世俗王权的强化;国家层面:为法国成为近代民族国家奠定了基础。(4分,任答2点,每点2分)(2)创伤:德意志损失了大部分人口和财产;大量城市、农村成为废墟,一片萧条(2分)如何:(条约)通过召开国际会议、谈判,交战双方签订《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结束战争。(体系)形成了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确立了国际关系中的国家领土、主权与独立等原则,开创了用国际会议和通过谈判解决国际争端、结束战争的先例;(原则)确认了缔约国必须遵守条约、各缔约国可以对缔约国集体制裁的国际法基本原则。(4分,写出任意2个纬度,即给满分)(3)目标:维护世界和平;维护集体安全(任一,给2分)关系:民族国家的形成催生了国际法的形成;国际法的形成与发展规范了民族国家之间的交往,民族国家交往的规范推动了国际法的发展。(任一,给2分;笼统写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给1分,能具体写明关系的,给2分)【解析】(1)据材料一“在贞德爱国主义精神的鼓舞下,法兰西民族的民族意识开始觉醒”可知意识层面,法兰西民族意识觉醒(民族英雄的涌现、爱国主义精神高涨);据材料一“百年战争结束,英国除保留加来港外,交出全部的法国领土”可知领土层面,法国基本收复了失地(或写基本实现了统一);
据材料一“至此,法国终于取得了抗英战争的胜利”可知国家层面,为法国成为近代民族国家奠定了基础;结合所学民族国家的史实可知世俗权力层面,世俗王权的强化。(2)第一小问创伤,据材料二“战争开始时,德意志人口有3000万,战争结束时,只剩下1200万”可知德意志损失了大部分人口和财产;据材料二“三分之二的个人财产被破坏。很多曾经繁荣的大城市被削弱到只剩下躯壳”可知大量城市、农村成为废墟,一片萧条。第二小问如何,据材料二“但为结束这场战争签订的《威斯特伐利亚和约》对国际法的形成与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条约)通过召开国际会议、谈判,交战双方签订《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结束战争。(体系)形成了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确立了国际关系中的国家领土、主权与独立等原则,开创了用国际会议和通过谈判解决国际争端、结束战争的先例;(原则)确认了缔约国必须遵守条约、各缔约国可以对缔约国集体制裁的国际法基本原则。(3)第一小问目标,据材料三“得采取必要之空海陆军行动,以维持或恢复国际和平及安全”“并在它们的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销售解约合同范本
- 社保补助合同范本
- 新车砍价合同范本
- 餐厅物品转让合同范本
- 药店转让托管合同范本
- 桥梁钢筋采购合同范本
- 二零二五年度办事处新能源研发合作协议
- 2025年度应急演练人工费用结算与支付协议
- 金融机构融资居间协议模板
- 二零二五年度医药产品包装运输保密协议
- 油田化学剂现状及其发展趋势课件
- 税收风险管理课件
- 幼儿园中班艺术课《台布的设计》课件
- 宫颈疾病诊疗流程
- HYT 0314-2021 海水入侵监测与评价技术规程
- 农田杂草的调查
- 【知识点提纲】新教材-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全册各章节知识点考点重点难点提炼汇总
- 上海小弄堂-电子小报
- 轨道交通安全专题培训
- 物理化学完整版答案
- 节流孔板孔径计算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