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论国际司法判例在国际法渊源中的地位和作用摘要:国际法的渊源问题一直以来是国际法基础理论的传统理论问题。在国际法学界,学者们对司法判例是否构成国际法的渊源有着不同的看法,而对于司法判例在国际法渊源中的地位跟作用的见解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随着世界各国的发展,国际法的发展也体现出了其紧随时代的特征。特别是司法判例的发展,大大地推动了对国际法理论和实践的进步。本文从国际法的渊源角度出发,通过对国际司法判例进行具体剖析,从而探讨其在国际法渊源中的地位和作用。关键字:国际法渊源;国际司法判例;地位;作用国际法的渊源国际法渊源的定义任何法律均有渊源。说到国际法渊源,就不得不提先提起我们对于法律渊源定义的理解。不同学者对此有不同的观点。著名国际法学家王铁崖先生认为它是“法律原则、规则和制度第一次出现的地方”[1],即历史渊源。《条约法概论》中指出:“条约法的形式渊源是指条约法规则由以产生或出现的一些外部形式。条约法的实质渊源是指在条约法规则产生程序中影响这种规则的内容的一些因素,如法的意识、正义观念、连带关系、国际互赖,社会舆论等等。”[2]而考夫曼在其《法律哲学》中指出:“法源的原本意义仅是决定法律生活事实的规范,而不是(如同法律教科书所说的一般)发现以及理解法源。”[3]因此,从不同的角度去认识法律渊源主要有:1.实质渊源:法的效力产生的根据,有学者称之为法律根据。2.形式渊源:(1)法的规范的表现形式;(2)产生在法律上有约束力的普遍适用的规则的法律程序和方法;(3)历史渊源:法的规范第一次出现的处所。综上所述,无论从哪个角度去认识,都有一点共识:它们都是证明法律规范存在的根据。同样在国际法领域,渊源的定义也是不尽相同的。在第八版《奥本海国际法》中,奥本海将国际法渊源比作水的渊源;而第九版中,他又将国际法渊源定义为:“行为规则得以产生并且取得效力的法律事实。”[4]中国著名国际法学家周甦生认为它有两种意义:“其一是指国际法作为有效的法律规范所形成的方式或程序;其他是指国际法的规范第一次出现的场所”。[5]之后英国的布朗利先生认为在法律渊源上存在形式渊源和实质渊源的区分:前者是为了制定具有法律约束力的规则的那些程序和方式;后者为规则的存在提供依据,一旦被证实,就具有一般适用的法律约束力规则的地位。但是这种区分在国际法上是很困难的。因为在国内法制度中,形式渊源的概念是指法律制定的宪法体制,规则的地位是由宪法制定的。国际法规则的建立不存在这种方式。因此,布朗利先生认为国际法的形式渊源是不存在的,国际法上的各种“实质渊源”就是证明国家之间关于某种特定规则或实践存在一致同意的证据。[6]王铁崖先生对此也表示出了类似的看法,认为“国际社会中没有造法的宪法机构,因此,国际法不可能有所谓的‘形式渊源’”。我认为对于国际法渊源的定义,正如美国学者凯尔森说的:“法律的渊源一词的含糊不清似乎使得这个术语变的不具有什么用处,人们应当不用令人误解的形象的措辞,而应当采用一种明显地、直接地描述在人们心目中思维现象的措辞”。[7]我认为,在实践中,引用国际法渊源往往是因为,通常要考虑到,涉及某一具体问题时需要知道相关的法律原则或规范在哪里、并以什么形式表现出来以及这些法律规范是否被国际社会或某一特定国家所认可。对于国际法渊源的定义不要作复杂解释,可以将其理解为国际法的具体表现形式,当然前提条件是应将国际法理解为一个确定的法律概念。国际法渊源的表现形式国际法渊源的表现形式,国际法学界一般都引用《国际法院规约》第38条,这被公认为是国际法渊源表现形式的权威表达。它的表述如下:“法院的对于陈述各项争端,应依国际法裁判之,裁判时应适用:(子)不论普遍或特别国际协约,确立诉讼当事国明白承认之规条者;(丑)国际习惯,作为通例之证明而经接受为法律者;(寅)一般法律原则为文明国家所承认者;(卯)在59条规定之下,司法判例及各国权威最高之公法家学说,作为确定法律原则之补助资料者。上述规定不妨碍本法院经当事国同意,依照“公允及善良”原则裁判案件的权利。”根据该条的规定,国际法院在审理案件时可适用的独立法律渊源主要有国际条约、国际习惯、一般法律原则以及在当事人同意基础上的“公允及善良原则”。而对于第4款规定的司法判例以及公法家学说,在《国际法院规约》第59条的限定之下,不能像前款所述一样直接拿来适用。《国际法院规约》的第59条明确规定:“本法院的裁判除对当事国及本案外,无拘束力。”,因此,结合第38条第4款,司法判例只能是确定法律原则的补助资料。从“司法判例(judicialdecisions)”推断出,《规约》所提及的司法判例不仅仅只包括国际司法判例,也包括国内司法判例。本文主要讨论国际司法判例,因而着重围绕国际司法判例的展开,分析其在国际法渊源中的地位跟作用。国际司法判例的概念和形成的特点国际司法判例的概念国际司法判例(Internationaljudicialdecisions)主要是指国际法院和国际仲裁庭所做的判例,从“decisions”一词可推断,其不仅包括国际司法机构的判决,而且也应当包括它们所作出的命令和咨询意见。[8]国际司法判例和国际仲裁裁决在国际法上区别不大。国际法院和国际仲裁庭在审理案件适用国际法时,总要对国际法的原则、规则、和制度加以认证和确定。这种认证和确定,不仅为法院以后审理案件时所援引,而且在一般国际实践时也受到尊重。由于各国之间有着不同的法律传统,因而对“判例”认识有较大分歧。为了能够在国际上对判例做出一个被普遍接受的定义,因而要从形式意义跟实质意义上分别进行阐述。从形式意义上讲,“判例”这一概念应当具有双重含义,既可以指法律规则形成的过程,也可以指法律规则本身,二者之间具有密切联系。这体现在,对于形式意义上的判例可以将其区分为两类,一是凡是由司法机构做出的裁判都可以不加区分地统称为判例,例如,实践中通常将《规约》第59条提到的国际法院的裁判(decision)以及在第56,57,58,60,61提到的(judgment)都可以从形式意义上被称为国际法院的判例。[9];二是仅将由司法机构对于特定法律问题作出的前后一致的各种裁判成为判例。这类形式意义上的判例反映了法官在解释特定法律规则时表现的一致性。国际司法机构的法官对于具体案件的裁判同时也是对有关国际法律规则做出解释的过程。从实质意义上理解“判例”则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这就是说,只有那些具有表明或者确立重要国际法律规则或者国际法律原则的国际司法机构的裁判、司法命令或者咨询意见等在国际法渊源体系中的重要性以及它对于国际国内司法实践中能够大会的指导性功能。因此构成“判例”的裁判、司法命令或咨询意见等有区别与国际司法机构一般的裁判,司法命令或咨询意见的地位。而这种地位也是在实践中得到普遍认可的。在这方面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国际法院的判决。国际法院的裁判是具有明确的法律效力(即便仅就特定争端的当事方而言),由于这些裁判是对国际法的权威解释,因而它的裁判在一定意义上成为国际行为的准则。比如1969年的“北海大陆架”中论证了等距离原则并非大陆架划界的习惯法原则,并且提出了与自然延伸相联系的公平原则。这极大影响了各国的实践以及后来召开的第三次海洋法会议。到1982年的《海洋法公约》完全抛弃了1958年的《大陆架公约》有关等距离划分大陆架原则,同时肯定了国际发端在上述判例中确立的由有关各方公平原则协商解决的原则。司法判例形成的特点1.国际司法判例是由国际司法机构在适用国际法的基础上形成的。国际司法判例是国际法官在个案中对国际法律规则进行解释和演绎的过程中形成的。国际司法判例的形成要求国际法官在裁判中对适用具体法律规则的理由做出说明,因为裁判理由的说明本身就是解释、创制法律规则。没有说明判决理由的裁判也就不包含具体的法律规则,从而无法形成国际司法判例。2.国际司法判例的形成以国际司法机构的存在为前提。国际司法判例显然应当是由国际司法机构做出的。但需要指出的是,国际司法机构本身也是一个不确定的概念。这表现在,国际司法机构并不是建立在确定的法律体系基础之上的,国际司法机构可以表现为多种形式,它们之间的职能也并不完全一致。强调国际司法机构是国际司法判例形成的前提,其意义在于实践中各国国内司法机构在适用国际法律规则过程中形成的判决、决定等,它们只具有确定不成文国际法规则的内容的功能,而不能被视为国际司法判例。3.能够做出国际司法判例的主体不以常设国际司法机构为限。由于判例的形成需要以国际司法机构对同一规则反复和前后一致的适用为前提,因此,常设机构是否具有常设性的问题对于国际司法判例的形成也具有一定的影响。非常设司法机构主要表现为为了解决特定的争端而专门设立的机构,这类临时设立的专门司法机构仅以解决特定争端为宗旨,因此在形成国际司法判例方面具有较大的局限性。不过,如果各个不同的专门国际司法机构对于同一法律问题作出的各个裁判如果在实质上具有相同性或相近性,那么从这些各自独立的裁判中引申和演绎出的法律规则、原则等仍然可以被视为实质意义上的国际司法判例。与此相关的是,由非常设的专门司法机构做出的一个单独裁判能否形成判例的问题。4.国际司法判例的形成并不要求各个国际司法机构之间存在等级关系。在国内法上,判例的形成还往往与司法机构相互之间存在的等级关系相联系。这表现为,在由不同级别的司法机构组成的体系中,高级别的司法机构做出的判例对于相对低级别的司法机构具有约束力。但是,在国际法领域中,各种不同的司法机构之间,它们各自的成立依据、权能范围等等都存在相当大的区别,因此一般情况下,各个国际司法机构相互之间并没有一种结构上的联系或形成某种体系化的等级关系,因而呈现出一定程度的分散状态。但是,这种等级关系一般在国际司法机构体系中并不存在的事实并不影响国际司法判例的形成。国际司法判例在国际法渊源中的地位国际司法判例能否构成国际法的正式渊源关于司法判例能否构成国际法的渊源,国际法学界一直以来存在理论分歧。在理论界,我国学者李浩培以及美国凯尔森这样的法学家认为国际司法判例是构成国际法的独立渊源的。李浩培先生认为:“国际法院通常在判决中依循自己的先例,由于在判决中陈述和使用的选型法律规则和新创的法律规则之间有时候很难区分,所以国际法院的裁决在实际上发展了国际法,从而起着国际法的一个独立的形式渊源的作用。”由此可以看出,李浩培先生认为国际司法判例构成国际法的独立渊源。美国的凯尔森认为:除了条约和习惯外,国际机构的决定,特别是国际法院的判决,是国际法的渊源。而我国的国际法学家王铁崖先生则认为:“虽然国际法院的判决对于国际法的发展可以有重大影响,但是,它们不能构成国际法渊源。”他认为国际司法判例是不能构成国际法渊源的。还有一部分的学者认为,司法判例构成了国际法的“其他渊源”、“间接渊源”或“辅助渊源”。根据《规约》第38条第一项第四款,“在第五十九条规定之下司法跑判例·····作为确立法律原则之辅助资料者”,可以作为国际法院判决的依据。但是有两个限制:其一,《规约》第59条规定,“法院之裁判除对当事国及本案外无拘束力”。这一点即表明,国际法院的判决仅对案件的当事国及本案有拘束力,反过来可以推之,国际法院的判决对于案件之外的第三国是没有拘束力的。其二,司法判例只能作为确定法律原则的辅助资料,其适用不能违反条约、国际习惯以及一般法律原则的规定。《规约》做出这种规定,很明显,就是为了防止个案中的法律原则对其他国家或争端产生拘束力,进而防止可能产生的不公平的判决结果。因此,我认为从《规约》内容看,司法判决对法律规则具有引导、评价等影响力,其潜在力是无形的,并且,它的价值也需要同一定的实践活动(比如立法活动)才能表现出来。因此,严格来说,司法判例不是一种正式的国际法渊源,仅仅是“确立法律原则之辅助资料”,可以作为一种辅助性的渊源。国际司法判例是否具有先例的地位遵从先例原则是普通法的重要乃至决定性的原则。对遵从先例原则,《牛津法律指南》定义如下:“在英美司法审判制度曾发展出‘遵从先例’原则,或称作‘先例有约束力原则’。其要旨为:一个法官在判定他审的案件之间,不仅要注意其他法官对此相同或者密切相关案件中做出判决时适用的原则,而且在一定情况下,他一定要遵守该判例,不论他个人赞成与否都要接受并遵从该先例的原则。其主要理由是,它是法官们能利用他的前任们的智慧,是法律统一地适用于相似案件,并使法律成为可预见的。”然而,确定无疑的是,国际司法机构的判例,并不具有先例地位。因为并无明确的法律规则,规定国际司法判例具有先例的约束力。正如前方所述从《规约》第38条第1款第3项的限定条件,就可以了解到,第59条的用意不仅仅是表达已判事项原则,而且还排除判例约束制度。国际司法判例在国际法渊源中所起的实际作用在传统观点通常认为,依据《规约》的第38、59条,国际司法判例是“作为确定法律原则之补助资料”以及“无拘束力”,因而,司法判例在国际法中的地位就不会特别令人重视。仅仅作为当没有相应的国际条约、国际习惯以及一般的法律原则的时候,才被拿来当做国际司法机构确定某一法律原则或者规则时候的一个支持的资料,仅仅是当做证明法律原则存在的证据的作用。然而随着国际法理论与实践的快速发展以及相应国际机构的不断完善,国际司法判例的地位和作用较之前已经悄然发生了新的变化,值得我们加以重新审视。我认为,传统的观点已经不能全面反映国际法当前的发展现状而亟待更新了。这主要表现在:各种国际司法机构的建立与完善及其在解决国际法律争端中发挥重要作用,这使得国际司法判例在国际司法实践中被赋予了独特和不可替代的地位。国际司法机构国际司法机构通过对具体个案做出判决,决定或者咨询意见,不仅使具体的法律规则得到解释和澄清,更为重要的是,大量有影响的国际司法判决使国际法中的一些重要的法律规则和原则得到明确重申,一些新的国际法规则和原则在司法能动作用的影响下得以确立和不断发展。比如1951年的国际法院对“英挪渔业案”的判决不但推动了1958年《领海与毗连区公约》中有关领海基线直线划法规则的形成,还促使了199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中》的群岛国原则的产生。另外,在实践中,国际司法机构在判决时在原则上其实是遵循了既往的判例的原则。根据《规约》推之,国际司法机构在实践中是没有义务遵循先例的原则的,但是在实践中,国际司法机构会尽量维持司法的连续性和一致性。因此,国际司法机构在工作中会参考和考虑以前的判例,并在其判决和咨询意见的法律推理中越来越经常地提到其先前的判决。正如MohamedShahabuddeen法官所指出,法院“虽然有权不遵守其判例,但它却不愿意行使这一权利”。国际法院毫不犹豫地在判决和咨询意见的论证中援引其“一贯的判例”(jurisprudenceconstant)并指出,不应对法院以前的判决持反对意见,在1998年的喀麦隆和尼日利亚间陆地和海洋疆界案第28段中提出“实际上的问题是要了解在正在审理的案件中是否存在排除这些先例中的推理和结论的理由”。它甚至提出,即使原则上其判决是有限的,但其裁决的推理的过程和结论有时可以直接适用与与第三国之间的关系。实际上很清楚,如果国际法院的裁决是建立在客观因素的基础上的,后来的法官一般就不会作出与其矛盾的裁决。与学说相比,国际司法判例对于一致性、连续性、法律安全的要求更加严格和关键。只有这些要求得到了尊重,国际司法判例就变得具有可预见性了,从而无形当中的约束力也就产生了。然而,值得一提的是,国际法院的裁决是以多数票确定的,如果投票的结果反对赞成的意见基本相等,有时候会影响判决所发挥的作用。比如“荷花号案”的判决,就是由法院院长所投的一票而最终做出的,曾遭受或很多批评。在后来的国际法委员会在其海洋法条文草案中就拒绝了这一判决。但是这种情况及其罕见。对国际司法判例的尊重,对于国际法渊源的成长和解释具有关键的作用。因此,司法判例在国际法渊源中的作用是,由于自身具有的强大生命力,推动了国际法理论与实践的发展,从而内在的推动了国际法渊源的发展。不仅自身可能转化成国际法条约或者习惯,而且因判决而支持的法律原则对以后的判决都有影响,其本来作为证明法律原则的存在的辅助资料,可能就此转化为以后国际司法机构判决所直接引用的原则。对两类国际司法机构判例的具体分析国际法院判例在国际法渊源中的作用联合国法院作为一个重要的国际司法机构,其主要职能是运用国际法来解决国家之间的法律争端以及对联合国提出的问题提出咨询意见。正如前面所述,国际法院不采取“遵照判例”原则。但在实践中国际法院为维护其司法一惯性,在判决中并不排斥对以往判决的引用。比如法院在“北海大陆架案”中对“法律确信”的表述就是在“尼加拉瓜诉美国案”中被援引。从国际法院审理的案例来看,当国际法院对某一法律争端进行判决并把相关的法律问题阐述清楚时,从很多方面,它们表明了什么是国际法,并证明了这些法律的存在,在某种程度上它们和法律渊源是很难区分的。从1945年国际法院成立至今,我们可以发现许多国际法院判决对国际法的发展意义重大,它们不仅发展、阐述了现有国际法,而且有些判决对国际法新规则的产生和习惯法的认定有不可替代的推动或证据作用。以1986年的“尼加拉瓜境内及针对尼加拉瓜军事与准军事案”为例,该案的判决篇幅十分长,涉及的国际法的问题也很多,因此,该案件在国际法院所判案件中占据极其重要的地位。在该案中,国际法院对一些主要的国际法基本原则做了全面的阐述,特别是禁止使用武力原则和不干涉内政原则。法院不仅论证了这些原则作为习惯法的特性,同时还论证了与这些原则的适用紧密相连的一系列问题,如自卫权的行使条件、内政的概念、干涉的手段等等。在论证这些概念的过程中,法院重申了在“北海大陆架案”中对习惯国际法的观点,论证了习惯法和条约法之间相互影响又并行不悖而且各自适用的关系。另外,“法院作为联合国的司法机构,对于法律问题提供权威性意见。”咨询意见本身不具有约束力,只是对于咨询方给予的一种建议,而且国际法院咨询意见的提供对象是有限的。国际法院的咨询意见虽然不具有法律上的约束力,但是在分析、阐述现有国际法规则方面同样具有推动或证据作用。如“关于灭种罪公约的咨询意见(1951)”对1969年《条约法公约》保留规则的影响、“关于以核武器相威胁或者使用核武器是否合法的咨询意见”(1994)对国际人道主义规则的分析,以及2004年“关于以色列在巴勒斯坦被占领土上修建隔离墙的行为是否合法的咨询意见”。法院认为以色列面对众多针对其国民的致命暴力袭击,有权作出回应以保护国民的生命,但是不能以军事防御权、国家安全或维护公共秩序为借口,为其在巴勒斯坦被占领领土上修建隔离墙的行为进行辩护。以色列建造这堵墙违反了有关国际人权法的各项义务。因此,虽然从《规约》第38条来看司法判例不能作为国际法的独立渊源,但国际法院的判决跟咨询意见实际上对国际社会产生着重大影响。正如劳特派特所说的:“国际法院的判决是现行法律规则的证明。····法院的的一些先前的判例是它认为什么是法律的证明;它们是将来法院态度的可靠指示;所以,为了最实际的目的,它们表明了施恩么是国际法。在实际上,他们很大程度上市和第38条前三款所列举的法律渊源是相同的。”国际仲裁庭的仲裁裁决 国际仲裁法庭包括联合国国际常设仲裁法院、ICC国际商事仲裁(巴黎)、伦敦国际仲裁院、斯德哥尔摩国际仲裁庭和其他有关临时国际仲裁庭等。其他国际法院包括国际海洋法法庭,联合国行政法庭、国际刑事法院、前南刑庭和欧洲法院等。上述关于国际法院判例的说明和论述也适用于国际仲裁裁决。尽管仲裁不像法院那样对于程序和依据有十分严格的要求,但是一般来说,仲裁庭也是依据法律作出仲裁裁决的,也具有广泛的公信力,而且仲裁裁决也被认为是确定国际法的适当的辅助方法。各国政府和仲裁庭将仲裁裁决作为具有说服力的法律证据。国际法院不仅常把具体仲裁裁决作为先例遵循,而且总是把仲裁庭的连贯一致的实践和法理作为审案的参考。各国政府也会毫不迟疑地引用仲裁裁决来支持其法律观点。联合国常设仲裁法院不仅受理国家间的案件,也积极受理国际组织之间或者国际组织与国家之间的争议案件,受理国际组织与个人或法人之间的争议案件,受理争议案件当事方中只有一方是国家的案件。它所作出的判例当然成为确定法律原则的辅助资料和补助渊源。因为它们的判决经常说明和解释与其管辖的特殊领域有关的国际法原则和规则,同时,仲裁庭的裁决还可以推动国际习惯法的形成。举例来说,在1928年“帕尔马斯岛仲裁案”中,仲裁员胡伯就指出,“发现”只能产生不完全的领土主权权力,只有“有效占领”才能取得完全的领土主权权利。胡伯的这个观点不但成为以后有关领土争端的国际司法判例的判决理由,还对后来各国实践产生了重要影响,并被普遍认为具有法律效力,从而形成了一项国际习惯法规则。又比如1931年“克利波顿岛仲裁案”、1998年的“厄立特里亚与也门”之间的仲裁案等,仲裁庭都是通过有效占领制度来判断争议领土的归属的。再比如,在很多国际司法判例中,争端当事国在他们的诉状或者答辩状都以有效占领制度作为答辩的法律依据。种种这些仲裁都表明了国际司法判例包括仲裁裁决在内,已经超出了仅具有确认国际法律规则的存在和内容等机能的辅助资料地位,而发挥着指导国际实践以及形成国际法律规范的作用。结论本文通过从国际法渊源的概念出发,围绕国际司法判例的概念,形成特点,以及阐述了国际司法判例在国际法渊源中的地位跟作用,继而从主要国际司法机构即国际法院跟国际仲裁庭的角度出发,展开了一系列的论述。因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版股份质押回购交易合同3篇
- 二零二四二手钢铁材料购买与运输合同3篇
- 二零二五版打印机销售渠道资源整合与共享合同3篇
- 年度聚碳酸酯(PC)及合金市场分析及竞争策略分析报告
- 二零二四年工业自动化设备安装与生产流程优化合同3篇
-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数学第十章复数10.2.2第1课时复数的乘法教师用书教案新人教B版必修第四册
- 二零二五年文秘与档案管理劳动合同2篇
- 二零二五年度网络安全风险评估与防护合同3篇
- 2025年星酒店投资技术服务与酒店客房智能化改造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特色餐饮店承包经营权转让合同3篇
- 2025-2030年中国MPV汽车市场全景调研及投资策略分析报告
- 二零二五年度数据存储与备份外包服务协议2篇
- 家政服务与社区合作方案
- 2024年深圳市龙岗区城市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真题
- 2024-2025学年北京市朝阳区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卷(含答案)
- 第五单元《习作例文:风向袋的制作》说课稿-2024-2025学年五年级上册语文统编版
- 四年级数学(除数是两位数)计算题专项练习及答案
- 四川省绵阳市涪城区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历史试卷(含答案)
- 2025年山东水发集团限公司社会招聘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JJG 1204-2025电子计价秤检定规程(试行)
- 2024年计算机二级WPS考试题库(共380题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