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工业园区水污染治理研究_第1页
我国工业园区水污染治理研究_第2页
我国工业园区水污染治理研究_第3页
我国工业园区水污染治理研究_第4页
我国工业园区水污染治理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我国工业园区水污染治理研究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快速发展。许多省市都建立了工业区,将具有类似功能和类似污染特征的公司纳入同一工业区。我国工业园区发展经历了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生态工业园区三个过程,工业园区内的企业组群有利于污染集中控制及治理。但随着各地工业园区的数量和规模不断扩大,如何控制工业园区对环境所造成的影响成为当前工业园区建设和发展的焦点,工业园区的污水治理就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2010年3月至10月,中华环保联合会对全国9省(直辖市、自治区)18家工业园区进行实地调研,结果表明18家工业园区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污染问题,其中涉及水污染的18家,占100%;涉及大气污染的14家,占78%;涉及固体废弃物污染的3家,占17%。可见目前工业园区在污水排放及处理方面存在的问题不容小视。本期专题将针对工业园区水污染的一系列问题,与相关专家、企业进行深入探讨。水工业市场:请简单谈谈目前我国工业园区在污水处理方面的优势。王凯军:从国家管理的层面上看,工业园区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方式,是环境管理的进步。从上世纪80年代,国家环保部门鼓励工业废水连片治理开始,就相继在一些区域建设了工业园区进行工业废水的集中处理。在90年代,江浙地区的纺织废水治理,很多地区采用了印染废水连片治理方法,取得不错的效果。其原因是在这一工业区内不同企业会产生酸性、碱性、可生化、不可生化等不同性质的废水,将企业排放的废水集中起来处理,一是能达到酸碱中和的目的,节约处理费用;二是能从效率上、投资上、监管上都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此后在全国还有很多优秀的工业园区,如河北辛集、温州水头的皮革废水治理工程,都是很成功的集中治理工业废水的案例。从目前的发展趋势来看,工业进园区是国家管理的一个既定政策,是国家的一个发展战略。建立工业园区有很多优势,如:在园区内实现循环经济的理念,集中供热、集中污水处理、污染与生活区相分离,易于管理控制;废水处理设备、土地和人力资源共享,节省企业的废水处理费用;降低了环保管理部门对分散企业监督管理的难度;工业园区废水中心站可引进专业环保公司的技术与运营管理经验,保证废水达标排放等等。由于工业园区发展得很快,可能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是,任何技术和管理措施在执行的过程中都会由于管理、执行的不到位,出现各种问题,并不一定是技术和管理措施本身的原因。所以,我们注重的是想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不是看到工业园区出现了一些问题就否定这种发展模式。缪冬塬:工业园区产生的污水集中处理,可以降低污水处理成本,经过集中处理后的污水还可以再经过深度处理变为再生水,卖回工业园区,实现水资源的二次再利用,同时,能有效缓解水资源的紧缺,实现环境保护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工业园区污水集中处理,将会是处理工业污水的一种比较好的运营模式,具有广阔的市场发展前景。工业园区污水处理有一种比较好的运营方式是市场化特许经营,即将园区内的污水处理作为招商引资项目,特许专业的水务企业进行经营管理,这种运营模式被称作BOT运营模式,是良性的商业模式。企业的排污行为受到有效的监督和制约,排污严重的企业,将会承担更高的处理成本,在某种程度上,用经济杠杆约束了园区内企业的排污行为。但是,由于集中后污水水质的复杂程度不同,特许经营的水务企业要担很大风险,对投资回报率和处理技术要求都很高,影响开发区的招商引资力度。但长远来看,这种长效监督机制会自然排除高污染企业,利于开发区持续有效地经营,也有利于水的循环再生利用和环境保护。水工业市场:我国工业园区污水处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是什么?肖本益:污染较严重。老工业园区内企业建污水处理设施的少,而新工业园区虽建有污水处理设施,但大部分是为了应付环保系统检查,真正运行的少,且废水情况复杂,处理难度大。工艺选择不合理,不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选热门工艺,在未对园区内排放水质深入调查了解的情况下,盲目选择工艺。少数企业环保设施不完善。由于缺乏监管措施,园区各企业排放超标废水时有发生,而园区污水处理厂又缺乏调配、控制进水的能力,导致不少污水处理厂运行不正常,多项特征污染物指数超标。魏源送:工业园区水污染现状不容忽视,主要体现在:1、重引资,轻环保,导致招商引资效果好,但环保有待进一步改善;2、园区规划了污水集中处理设施,但实际建设情况落后于基础设施建设(如道路、供水、供电、供气等);3、因耗水量大,工业园区大多位于江河附近,水污染对临近的江河造成了极大的威胁;4、为了引资,当地政府对入园企业简化手续,导致环保方面把关不够;5、国家和地方政府缺乏从流域层面上对工业园区的规划和建设进行指导,例如,长江流域分布着许多化工园区,为了引资,各地竞相出台优惠政策,导致一些有毒有害化工产业入园,对饮用水安全构成了极大的威胁。姜其晖:随着化工园区在全国各地的蓬勃发展,化工园区的环境风险问题也凸现了出来。这是由于园区内的生产产品及原料涉及危险品品种多、数量大,潜在环境风险因素多而集中,并且随着近年来化学药品品种及使用量的逐年增加,人员安全和园区环境存在的潜在风险也在日益增加。加上大量化学品的毒性、不稳定性、区内各种化学品排放的高强度及混合反应的可能性,使得化学品泄漏的后果更加严重。区内企业众多,物流运输手段多样,管理和决策复杂,进一步加大了环境风险发生的潜在可能性、事故后果的严重性及处理难度。据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化工园区工作委员会调查数据显示,国内真正能够按照一体化理念规划建设园区,并且具有一定安全、环保管理水平与有效应对措施的化工园区不到100家,不及全国化工园区总数的1/10。因此,在积极倡导化工企业进区入园的同时,又不得不面对众多基础设施薄弱、管理水平参差不齐的中小园区。在水环境风险控制方面,缺乏技术经济可行的事故污水缓冲(存储)设施等的规模设置标准,在满足安全要求和环境要求的前提下,养活占地和投资。放大范围来说,整个排水系统设计标准应当予以完善,排水系统应当涵盖装置围堰、罐区防火堤、污水和雨水收集与事故缓冲(存储)设施、污水处理设计、管道等,应在标准中明确其适合的规模和相互联系的设置,以及为使事故污水后续能够得到有效处理需要创造的条件。缪冬塬:污水处理,除了污水本身的处理技术,还有监测技术。企业预处理达标与否,正常应该由环保部门做监管监测,在技术层面完全可以准确做到,但实际中存在着监管力度的问题。监管不严,则违法排污成本必然过低,导致很多污染事故的发生。园区各企业污水的集中会加大处理难度。如制药行业,企业排污标准较低,达到COD500mg/L以下即可,但是这类污水集中到园区污水处理厂时,要降到COD100mg/L的排出标准,则很难用生化或其他手段达到,必须用强氧化的方法,处理成本很高。另外,不同行业的污水在集中到污水处理厂后,也可能相互发生化学反应,产生高难处理的化学成分,加大排污成本。当处理成本高于企业支付的污水处理费时,污水处理厂只能超标排放,从而对环境产生不利影响。水工业市场:目前我国工业园区的污水废水处理状况如何?面对工业园区污水“集中处理变成集中排放”的情况,应该采取哪些应对措施?魏源送:根据中华环保协会的调查,我国工业园区的污水废水处理状况不容乐观。面对工业园区污水“集中处理变成集中排放”现象,应采取如下措施:1、强化监管,加大规划执行力度。加强入园企业的环评,从源头上杜绝污染企业入园;2、园区配套的污水/废水处理设施及其污水管网没有建设好,污水或污染物排放量大的企业不能开工生产;3、畅通沟通渠道,在加强园区环境监管力度的前提下,鼓励园区及其周边居民对园区污染的监督,定期公布园区污水处理厂的运行状况;4、奖惩分明,加大对污染企业或污染园区的惩罚力度。詹伯君:随着国家环境保护基本国策的不断深入,国家对污水处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发展经济、开发工业园区的同时,如何高效地建设和管理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成为目前工业园区建设和运行中的头等大事。我在2008年就写过有关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问题的博客。通过多年日常工作中对工业园区污水厂的外部考察和内部交流,我认为目前国内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的建设和管理存在一些问题:1、工业园区规划缺少前瞻性,工业园区定位不准确。随着经济形势发展而多变,引进工业项目类型不定,很少有从循环经济和技术经济互补性角度考虑三废的出路。规划引进工业项目的变化使得污水处理厂处理工艺产生严重不适应,三废处理变得困难,有些甚至无法运转处理。2、同类工业项目的集聚,使得废水、废气和废渣的产生引起很多社会问题。如目前公众所知的医药工业园区、精细化工园区、合成革生产工业园区、皮革工业园区、电镀工业园区等,由于其中同类特征污染物浓度严重超标,加上项目集中后监管难度增加,废气、废水无法实现达标排放,废渣无法找到出路,工业园区可能变形为污染集中区域。3、工业园区规划和污水处理厂建设时没有从前瞻性的技术角度讨论工业废水处理的达标排放,很少从工业废水的特征污染物入手提出污染控制思路。在建和已建的很多污水厂采用城市污水处理厂的规划设计思路进行总体考虑和提出统一进管标准,缺少预处理环节和废水水质调控手段(近年在此类污水厂二期设计中已着手改进。比如浙江某化工业区污水厂30万吨/日级二期项目,针对精细化工废水为主水质建设了10万立方米调节池),从而对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的整体达标排放带来隐患。有的工业园区污水厂甚至从建成后就一直没有也无法实现达标排放。4、工业园区规划建设时很少对引进工业项目的环境监管提出要求。工业废水大多采用暗管或压力管通过计量井进入排污总管,为个别业主违法偷排工业废水创造了条件。实践中发现有设置超越暗管、超越计量井、设置暗池和大流量提升泵等违法现象。污水处理厂由于没有监管权,对这些偷排者既无法收取污水超标超量处理费,也无法监控其对污水处理厂工艺的冲击。往往由于大量特征污染物(如钠盐、硝基化合物、杀生剂等)的短时间冲击,产生短期内的严重超标,有时甚至导致生化处理工艺崩溃,需要1-2个月的恢复期。5、由于采用进管标准的一刀切,使进管废水的B/C降低,园区污水处理厂生化处理工艺无法实现设计效率。为了降低预处理投资和运行费用,许多企业工业废水项目的预处理装置采用生化处理工艺,容易降解的有机物在预处理装置中已被去除,以达到COD500mg/L或COD1000mg/L的排放标准,而其中B/C则小至0.2以下。如此水质进入园区污水厂,生化处理工艺根本无法正常运行。为保证园区污水厂正常运转,已经有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对纳管工业废水提出长达100多项的监控水质指标,对工业废水中的B/C和特征污染物提出详细的控制要求。工程实践中,园区纳管废水即使B/C达到所谓0.3的可生化处理限值,污水厂的日常运行管理强度和难度还是很大,生化工程可行性很差。废水中BOD/COD比值在按照国家水质参数监测方法标准下取得的数据是在特定条件下测得(分析BOD时废水被稀释,相应废水中可能对微生物产生抑制的特征污染物浓度也被稀释而抑制能力被降低),所以其B/C只是一个参考数据,而不能真正说明工业废水的可生化性。6、企业废水预处理、工业园区工业废水排污管网管理和污水处理厂运行管理实行多头管理:工业项目废水预处理装置由业主自行建设和运行管理;工业废水预处理装置排放口由环保部门监督;工业园区工业废水排污管网由专业排水管网公司或工业园区专业部门管理;污水处理厂由污水厂运行管理;污水厂排放口由环保部门监督。显然,在这条运行链中,污水处理厂无法选择自己的“生产原料”(工业废水),提出进厂工业废水水质的要求或者至少可以预知水质。可想而知,要对一个未知的原料组织有效生产是非常困难的。只有改变污水处理厂的弱势地位,才有可能做好集中式污水处理厂的工作。为发展工业园区,做好污水处理工作,需要管理制度的创新。要坚持国家环境保护基本国策,保证工业园区的长期、稳定、高速发展。做好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工作和其他环境保护工作,是工业园区环保工作的基础。应当重视技术经济指标的先进性,同时必须充分考虑适合工业园区和工程的性质。污水处理工程不同于一般点源治理项目,它作为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工程,具有规模大、投资高的特点,且是百年大计,应该确保百分之百的成功,工艺的选择必须注重成熟性和可靠性。因此,强调技术的合理,而不是简单地提倡技术先进,必须把技术的风险降到最小程度。对于园区污水处理厂,运行可靠性是第一位的,然后才考虑低运转成本和技术先进性。缪冬塬: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存在一些实际的问题。首先是收费机制,即处理之后如何确保收费。工业污水水质波动很大,化学成分复杂,有时根本无法处理,而且同样是一吨水,不同行业的污染当量不同,难以制定统一、合理的收费标准。另外,工业园区内企业也存在着经营不景气等各种风险,这也使得污水处理特许经营企业存在收费受到制约的问题。收费机制方面一个可行的构想是减排补贴。节能项目鼓励推行合同能源管理(EPC—EnergyPerformanceContracting),这是一种新型的市场化节能减排机制,实质是以减少的能源费用来支付节能项目全部成本。可以仿照此模式给予企业和污水处理商一定的减排补贴,既是对治污的鼓励,也是收入的一个来源。其次是预处理监测。企业的预处理能否持续稳定达标排放,会影响污水的后续处理,尤其是综合性园区,高污染企业必须进行生化预处理之后,才能按标准排到园区污水处理厂。虽然在技术上可以做到对进入污水厂的水质进行检测,但实际中,由于污水中有机物种类繁多,水中污染物之间容易发生进一步的化学作用等,使得污水处理难度加大。水工业市场:目前我国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的运行情况如何?对于其建设和管理有哪些建议?缪冬塬:从入驻企业的产业类型的综合与单一来看,工业园区可分为综合性工业园区和专业性工业园区。综合园区的污水处理要求企业必须做完生化预处理,达到规定的排放标准,如COD500mg/L以下,才能排入园区的污水处理厂。不同行业的污水在集中到污水处理厂后,可能相互发生化学反应,产生高难处理的化学成分,增加处理难度。专业园区的企业属于同一种行业,水质单一,企业进行简单的预处理之后即可排入园区的污水处理厂。处理技术较简单,运用该行业的污水处理技术即可,运行也较稳定。王凯军:工业园区建设集中的污水处理厂虽然有诸多优势,但在实际的建设与运行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具体情况如下:1、园区内污水厂相关法律属性不明确工业园区虽然成为一个国家的既定政策,但相关配套的法规、标准等相对滞后。例如,城市污水处理厂属于城市公共基础设施,而工业园区的污水处理厂的属性则没有明确规定。根据《城市规划法》中的相关规定,城市辖区都属于城市范畴。那么工业园区既然隶属城市的管辖范围,园区内的污水处理厂也应该属于城市公共基础设施。但实际上在投资与法律属性方面对此并未明确,国家财政也并未明确支持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的建设。环保部曾经出台过一个监测方案,提出要关注公共污水处理厂的建设,但有的专家认为工业园区的污水属于工业废水的范畴。因此,目前工业园区内的污水处理厂由于法律属性不明确而有时享受不到国家财政的支持,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园区污水处理厂的发展。工业园区内的企业既然交纳了城市的各种税费,如排污费等,就有权享受城市公共基础设施的待遇,园区内的污水处理厂应该成为城市公共基础设施的一部分。如果财政不到位、法律属性不明确,就会给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带来很多困难。2、集中污水处理厂排放标准不明确工业园区内企业众多,尤其是非专业的工业园区,工业废水水质水量变化大、污染物浓度高、营养物质不平衡,各企业排放的废水成分非常复杂。如果将这些成分复杂的工业废水集中进行处理,应该执行怎样的排放标准,国家并没有明确规定。另外,我国地域广阔,各地经济发展很不平衡,自然地理环境也有很大差异,导致污水受纳的水体也是各不相同,而国家对各地区污水排入水体的标准也没有明确。这就使许多企业在污水处理与排放过程中产生诸多困惑。到目前为止,在我国省、市、县以上的各类工业园区、集中区和集聚区接近7000家,已经超过了已建城市污水处理厂数量的两倍以上,应该尽快解决这一特殊类型的环境问题。3、园区污水排放管理措施不力通常企业排放工业废水前都要先进行预处理,之后才能排入规定管网。但有一些工业园区,在招商伊始就承诺企业进入园区后,不需考虑污水处理问题,园区有集中污水处理厂;有的虽然要求入园企业进行预处理,但是企业入园后却不再对排放的污水进行预处理,直接排入集中污水处理厂甚至是城市污水处理厂,造成污水处理厂的严重超设计负荷运行,给稳定达标运行带来很大问题。园区内污水处理厂在建立时都有水质达标标准,政府在前期招商引资中应该明确这些标准,而且在企业入园后,管理者要针对企业的污水排放建立有效的监管措施。不能简单地把园区污水处理不达标的责任归在运营者的身上,更不应该归咎于“工业进园区”的政策。对于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在建设及管理方面的建议,主要有两方面:在标准及管理方面:严格入园标准,新建项目必须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环保“三同时”制度,对未来开展环境影响评价以及未建设污染治理设施的项目一律不得投入生产,严格保证园区企业污水处理厂预处理的水平以保证园区污水处理厂的正常运行。在管理方面,加强企业末端污染监控,对向城镇排水收集系统排放污水、废水的单位进行水质水量监测管理,同时对污水处理厂集水范围内的水质水量进行监测统计,为污水处理系统的建设提供准确可靠的数据,确保污水收集系统和污水处理厂的安全运行。在城市规划方面:针对工业园区靠近居民区,对附近居民的生活环境造成污染,影响居民正常生活问题,我认为,这并不都是工业园区建立本身的问题,而是政府在执行城市规划时没有做好相关工作,房地产开发不能进驻工业园区附近的区域。因此,做好城市规划工作,对解决人们居住环境与企业污染排放之间的矛盾,起着重要作用。目前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各地工业园化的发展过程会不断加速。而且,由于环保标准及监管力度的日渐严格,相信各地工业园区将会把提供优质的污水处理服务放在一个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工业园区的污水处理水平也将逐步得到提高。魏源送:目前我国缺乏园区污水处理厂运行的系统监测数据,但从中华环保协会的调查来看,我国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的运行情况不太乐观。主要建议如下:1、加大园区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力度,污水处理设施与基础设施先行。2、创新园区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与管理模式,提高建设效率和污水处理厂的运行效能。3、加强园区污水处理设施的在线监测与预警,实时在线监测污水处理设施运行状况,预防污水偷排和突发污染事故;4、建立园区污水处理科普设施,提高园区及其周边民众的环保意识。肖本益:各个污水处理厂的运行情况不一。基本建议是针对污水的性质选择合适的方法,对于不适合混合处理的污水,建议分开处理,分质分流收集,分类处理,如废酸废碱、重金属、有机废水、有毒废水、生活废水等,避免不同性质污水混合时形成混合污染或形成更难处理的污水。预处理后在合适的工段上混合处理,或者单独处理,有助于工艺运行稳定、节省运行费用以及低污染水的回用等。从废水来源控制,尽可能采用合理的流程和相关设备,在使用有毒原料及产生有毒中间产物和产品过程中,应严格操作、监督,消除滴漏,减少流失。为尽可能在生产过程中杜绝或减少有毒有害废水的产生,应优先选用无毒生产工艺代替或改革落后生产工艺。詹伯君:结合工业园区目前污水处理厂建设出现的问题,对污水处理厂建设和管理制度提出一些改进思路:1、分质进网。由于工业废水的特异性,必须从污染源头开始抓起:根据不同性质工业废水,按照废水水质,采用不同的预处理标准,从有利于污水处理厂运行管理为前提,有利于集中管理达标排放为目标,利用不同工业废水水质整体协调,完善污染源头预处理。工作重点是把工业园区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考虑,污水处理厂是为整个园区设置,要考虑整体处理效率。对于可生化性高的工业废水,可以不经处理或简单物化处理后进入管网;对可生化性差、难降解工业废水主要是在降低特征有毒有机污染物浓度,保证废水进入污水处理厂经过混合稀释后可以完成生化处理过程。同类工业废水的处理由于水质单一,处理效率通常不高,应该接纳生活污水进管网。工业园区规划时要考虑和附近居住区的协调发展,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要接纳附近一定量的生活污水,既可以通过工业园区建设带动附近居住区的经济,还可以通过污水处理厂建设提高环境质量,而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可以通过吸纳生活污水以提高自身生化处理效率,降低运行费用。生活污水加入工业废水处理厂事半功倍:生活污水是微生物的营养源。2、源头管理。做好分质进网后,污水处理厂管理还有很大难度。因为工业废水从企业产生,直到进入管网,通常不是园区污水处理厂一家管理的。要真正管理好污水处理厂,必须从源头做起。应该采用专业管理思路,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情。企业只负责生产,根据不同产品,按照环境评价提出的数据提供给污水处理厂,由污水处理厂组建专业队伍进行预处理和集中处理。污水处理厂按照和进区企业约定的方式进行预处理,并决定其废水集中进管网处理还是在企业现场做预处理。由于预处理装置及其运行管理由园区污水处理厂承担,不会出现污水厂因为无法掌握工业废水进水水质,疲于应付突发事件的情况。园区污水厂管理职能延伸到园区企业生产废水预处理,比现有污水厂只管污水厂本体运行的责任大了许多,但能提高污水厂管理效率,污水处理厂将因此发展成为综合污水处理经济实体。因为预处理装置和排放管网全部掌握在园区污水厂手中,管理职能的延伸还可防止偷排废水、超标排放、晚间集中排放等问题。关于延伸园区污水处理厂管理权限到预处理站和管网问题,我曾经与多个环保局交流过,被江西一位局长戏称为“代理环保局长”。因为这牵涉到现行污水纳管标准,被很多环保管理人员接受但未能推行。好在国家环保部已经建立了污水运行管理资质制度,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一旦取得这个资质,完全有资格介入园区企业污水预处理站的管理运行。3、加权收费。工业废水排放收费,还是以GB8978-96和其他行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为基础,根据工业园区的总体规划,分别不同工业门类,对进入园区污水厂(及其管理的废水预处理站)废水,按照特征污染物因子,制定收费标准。此项工作应该在工业园区建设规划时进行,招商时针对不同工业废水进行分类,按照废水处理难度进行排序。通常可以按照难易程度制定多级收费标准,在提出污染物因子基础收费浓度后进行加权计算,超过基础浓度越高,收费加权就越大。通过污染物因子加权收费,刺激企业实施清洁生产,实现循环经济目标,减少排污量。4、有序排放。国家已经将化学需氧量和氨氮排放总量控制的减排目标责任分解落实到各地和重点排污单位,要求减少污染物排放,着力推进重点流域和区域污染治理,加强对高污染行业和企业的监管,并加大环境监测和执法力度。加快研究完善促进环境保护和减少污染物排放的税费机制。按照国家环保规划,废水排放总量必须进行削减,废水排放量将会逐年减少。作为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承担了工业园区的废水治理任务,显然应该属于重点排污单位。在新工业园区规划和污水处理厂规划建设中,必须考虑中水回用,并纳入考核体系。对新进园项目提出必要的中水回用指标,实现废水的良性循环利用。按照项目用水性质和要求,冷却水完全可以使用中水。废水的再生和回用,将缓解我国的用水危机。污水处理厂通过废水回用,可以与工业园区企业建立优良的互动关系,实现相互依托,共存共荣。采用中水回用后,污水处理厂的污水排放去路至少有两个:排入环境和中水回用。如果工业园区附近有良好自然条件,如湿地等,可以通过湿地的改造(人工湿地)进一步净化排放污水,实现污水的深度处理,为环境补充水源。姜其晖:对工业园区而言,污水处理占比较高。随着国家对水处理标准要求的提高和水资源政策的收紧,污水再生化上升空间很大,尤其是在工业园区废水回收再利用方面,将是未来工业园区规划建设的重中之重,可以为环保企业带来更多机遇。在市场化、产业化的条件下,再生水市场产业链包括:再生水需求者、再生水供给者以及再生水监管者。再生水的需求者可以是工业企业、农业等经济组织;再生水供给者则应该由专业的再生水公司组成,并形成一个竞争性的格局;再生水监管者则是指政府中的相应监管部门,其作用是维护再生水市场的秩序。再生水存在广泛的潜在需求,目前没能得到很好的发展,关键原因在于没有形成有效的供给,从而限制了再生水的发展。因此,在再生水产业化体系内,最重要的就是供给者能够提供有效的再生水满足用户的需求。市场化的再生水供给企业——再生水公司能够根据市场需求提供产品和服务,不仅提供作为商品的再生水,而且提供再生水技术——向拥有再生水设施的单位提供专业服务,使其能够有效运营。在再生水发展成熟以后,再生水设施从建设到运营管理完全可以外包给再生水公司。这是一种分散与集中相结合的运营模式,能够克服目前再生水中遇到的部分问题。将分散的再生水处理设施有效地利用起来,同时也减轻了再生水管网建设的压力。同时,这种分散的特点还会促成再生水市场的竞争,从而促进再生水产业的发展,维护再生水市场的稳定。由于再生水产业具有部分公共事业的特点,其自身特点决定了政府支持的必要性,尤其在产业开始初期更是离不开政府采取配套措施来促进其发展。但这并不意味着政府直接介入再生水市场,而是为促进再生水市场发展服务。利用市场机制来发展再生水产业才是长久之计。第一,建设中水管网,成立市政再生水公司。第二,工程建设问题。政府投资规划城市再生水厂,并在园区内铺设给排水系统管线,减少再生水输送成本。在保证水质稳定的前提下,低成本地实现水资源的再利用。对于高耗水的工业企业而言,企业所能承担的水价直接影响到再生水的需求。由于技术和规模问题使得再生水的成本偏高,一些规模偏小的再生水工程中水的成本甚至超过了自来水的价格。自来水成为再生水直接的替代品,导致“循环经济不经济”的现状,使得不少再生水系统设备闲置和浪费,同时也降低了更新再生水技术的积极性,使得企业无利可图,缺乏循环利用的动力。水工业市场:请从污水处理角度谈一下工业园区的规划及运营模式。缪冬塬:工业园区规划应是园区建设的重中之重。很多大型工业园区在招商引资时,处于较强的优势地位,能进行严格规划,保证入驻企业的高标准。问题较多的是小型工业园区,如乡镇一级的工业开发园,或西部的工业园区,由于处于不利的竞争环境,可能会盲目引进高污染企业。工业园区规划,应聘请专业人员或专业机构进行环保评估,综合考察行业污水的情况,并与入驻企业签好合同,明确排污的管理方法和收费标准,根据污水性质、处理的难易度,确定排污成本。引进大企业时要慎重,特别是像制药、化工、农药等高污染行业的企业。从商务运营的角度,工业园区污水处理有两种方式:一是由政府直营,即政府集中处理污水。在这种模式下,企业将污水达标(如COD500mg/L以下)排放到市政污水处理厂,向政府交纳一定污水处理费后,即不再承担以后可能发生的污染责任。二是市场化运营,即污水处理再生水作为招商引资项目,特许专业的污水处理商经营,一般采取BOT模式。污水处理不是政府的行为,而是作为运营实体的企业行为,出水超标时,环保部门有权予以处罚。后者是目前国内外工业园区污水处理的通行运营模式。对于企业违规超标排污,污水处理商并没有监管责任、义务和能力,这是环保部门执法的问题,但污水处理商可以向环保部门报告。企业超标排入的污水,若水量小、易稀释,可进来。若量大、浓度高,能处理则加价,提高处理成本,不能处理的只能关掉排入口,即不接受该企业的污水。此时企业应该停产,以免造成更大的环境污染。水工业市场: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及排放的相关政策法规有哪些?在实际操作中面临哪些问题?魏源送:国家制定了很多与污水/废水处理相关的法规及排放标准。关键的问题就是通过在线实时监测,加大执行力度,避免排污设施低效运行。肖本益:相关的政策法规基本上就是国家的综合排放标准和各地根据自身的情况制定的排放标准。目前主要的问题是监管不力、处罚不力,导致存在许多偷排、超标排放、有处理装置却不运行等现象。缪冬塬:污水处理涉及到污染责任的承担,目前主要是环保法的范畴。在政府直营的模式下,排污企业只要达标排放到市政运营的污水处理厂,即不再承担污染责任。实际上是由政府承担了随后可能产生的污染风险和责任。在市场化的特许经营模式下,进驻的企业直接与污水处理商签约,双方是委托与被委托的合同关系,企业是排污责任主体。发生污染事故时,首先由企业承担赔偿责任,即环保法中的“谁污染,谁负责”原则。若企业达标排入(如COD500mg/L以下)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厂未能达标排出(如COD100mg/L以下),则企业可向污水处理商追偿。工业园区污水处理的市场化特许经营,不转移排污责任,是国内外通行的运作模式。实际中企业要承担很大风险,如公司上市,对污染事故实行“一票否决”,发生污染事故即失去上市的机会,这不是向污水处理商追偿就可以弥补的。还有一种情况介于上述二者之间,即仿照市政运营,政府将市政污水处理厂交由污水处理商运营。企业向政府支付污水处理费用,政府再转付给污水处理商。企业达标排放后,随后产生的污染责任由污水处理商承担。水工业市场:国外的工业园区对于污水处理是如何进行的?有哪些方面值得我国借鉴?姜其晖:在今年的城市水业战略论坛之前,爱思特公司董事长孙晓慰专程前往美国的圣安东尼奥市参观了当地的污水再生运营模式。据了解,该市的废水回用处理厂日处理量为40万吨,管网铺设120余公里,采用集中收集、集中处理并统一供给的方式,由政府对该地的企业分布实行统一布局和规划,以原水的价格供给沿线的企业,河道沿线的用水大户有TOYOTA、Microsoft、USAA等公司。据孙晓慰说,该水厂最大的特点就是政府统一规划,并且提供给工业企业的用水只有再生水,杜绝工业生产使用地下水及河流水;并在此基础上借助河道进行再生水输送,减少了铺设管网的成本,实现了水资源的最大化利用。该水厂曾荣获2004年EPA操作维护技术奖。水工业市场:生态工业园区的运作模式是怎样的?应该考虑哪些因素?詹伯君:我所理解的生态型工业园区,其企业生产工艺应该是绿色的、原辅材料是可持续的、上下游产业是循环连续的、企业生产剩余物料是综合利用的、园区环境是自然的。这是我们建设工业园区的理想目标和努力方向,也是古人追求的“天人合一”理念在工业生产中的理想境界。一个生态型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其处理工艺应该以自然(生物处理、人工湿地等)模式为主,其建设场地应该有效利用现有环境,其出水作为再生水进入农业用水、园区杂用水、工业冷却用水、工业生产用水、地下水补充等。另一方面,污水处理厂出水也可看作是自然环境水循环的组成部分,将合乎质量要求的出水排放到河流水体中,使河流水体能维持或变成供下游使用的原水源,不仅经济可行,而且可减少环境风险并发挥河流水体自净能力。在我国的污水处理技术政策中,提倡各类规模的污水处理设施按照经济合理和卫生安全的原则,实行污水再生利用。发展再生水在农业灌溉、绿地浇灌、城市杂用、生态恢复和工业冷却等方面的利用。对于工业园区污水厂的排放污水再生利用,应根据用户需求和用途,合理确定中水回用率和水质,可选用混凝、过滤、氧化或人工湿地等深度处理技术。工业园区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必须充分重视防治二次污染,妥善采用各种有效防治措施。在污水处理设施的前期建设阶段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应进行充分论证。为保证公共卫生安全,防止传染性疾病传播,应设置消毒设施。在环境卫生条件有特殊要求的地区,应防止恶臭污染。设施的机械设备应采用有效的噪声防治措施,并符合有关噪声控制要求。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设计要充分考虑安全防护设施的设置,确保运行管理人员的健康与安全。污水处理厂经过稳定化处理后的污泥,用于农田时不得含有超标的重金属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卫生填埋处置时严格防止污染地下水。建立生态工业园区应该考虑的因素有很多,在此针对工业园区的污水处理厂建设提出一些个人的建议,可供参考:1、对工业园区所有工业项目进行全面调查,实现源头的分质管理。所有工业项目必须设立的预处理装置,应由园区污水处理厂负责投资和管理。在工业园区管理部门主导下,由园区污水处理厂和进区企业签订委托处理协议,包括废水性质、主要水质指标、特征有毒有害污染物浓度、收费加权、付费方式和时限等。可直接进入污水管网的废水在企业设置排水缓冲池,其停留时间不少于4小时,并实施自流排水,保证进管废水稳定,无冲击。需要建设废水预处理站的废水则设置废水调节池,其停留时间不少于8小时。直排水缓冲池和预处理站调节池设置在线监测系统,监测主要水质参数,其数据传送到环保管理部门和园区污水厂中控室。园区污水厂中控室应设置管网废水水质预警系统。2、设计园区污水厂工艺时,一定要关注工业废水的特殊性。工程实践中已经发现很多园区污水厂按照生活污水处理工艺建设,最后成为摆设。作为工业废水,很难保证没有悬浮物进入污水管网,建议在污水厂工艺流程中设立废水调节池,并在工艺中考虑设立初沉池,保证废水中的固体物、悬浮物可靠沉淀,减少后段生化处理的压力。在废水冲击负荷预警时,可以采用加药沉淀方式强化预处理效果。3、建议采用改良型脱氮处理工艺作为生化主工艺,比如改进型的AO、改进型的氧化沟等。由于采用了物化处理工艺,生化工艺不再考虑除磷。改进型AO特点:(1)AO工艺保留了传统活性污泥法的优点,有机物处理效果高且稳定,同时具有良好脱氮效果,具有丰富的工程运行管理经验。(2)工艺流程中硝化、反硝化段单独设置,利于控制各段的溶解氧浓度和污泥、混合液回流量,保持不同微生物相和脱氮所需特殊的生存环境,可保证脱氮效果。(3)考虑到工业废水可能产生冲击水质,可采用生物填料,消除污泥膨胀,又降低了剩余污泥产量。改进型氧化沟特点:(1)氧化沟以活性污泥法为主,分沟建设,管理简便。(2)氧化沟之间增加了混合液回流后,脱氮效果更佳。(3)通过补充沟底曝气可有效改善运行死角,提高处理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