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节 科学测量:用单摆测量重力加速度_第1页
第4节 科学测量:用单摆测量重力加速度_第2页
第4节 科学测量:用单摆测量重力加速度_第3页
第4节 科学测量:用单摆测量重力加速度_第4页
第4节 科学测量:用单摆测量重力加速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4节科学测量:用单摆测量重力加速度实验目的1.用单摆测量重力加速度。2.会使用秒表测量时间。3.能分析实验误差的来源,并能采用适当方法减小测量误差。实验器材长约1m的细线、开有小孔的金属小球、带有铁夹的铁架台、刻度尺、秒表、游标卡尺。误差分析1.系统误差:主要来源于单摆模型本身是否符合要求。即:悬点是否固定,摆球是否可看作质点,球、线是否符合要求,摆动是圆锥摆还是在同一竖直平面内振动以及测量哪段长度作为摆长等。只要注意了上面这些问题,就可以使系统误差减小到远小于偶然误差而达到忽略不计的程度。2.偶然误差:主要来自时间(即单摆周期)的测量上。因此,要注意测准时间(周期)。要从摆球通过平衡位置开始计时,并采用倒计时计数的方法,即4,3,2,1,0,1,2,…在数“零”的同时按下秒表开始计时。不能多计或漏计振动次数。为了减小偶然误差,应进行多次测量后取平均值。注意事项1.选择材料时应选择细、轻又不易伸长的线,长度一般在1m左右,小球应选用密度较大的金属球,直径应较小,最好不超过2cm。2.单摆悬线的上端不可随意卷在铁夹的杆上,应夹紧在铁夹中,以免摆动时发生摆线下滑、摆长改变的现象。3.注意摆动时控制摆线偏离竖直方向不超过5°。可通过估算振幅的办法掌握。4.摆球振动时,要使之保持在同一个竖直平面内,不要形成圆锥摆。5.计算单摆的振动次数时,应从摆球通过最低位置时开始计时,为便于计时,可在摆球平衡位置的正下方作一标记。以后摆球每次从同一方向通过最低位置时进行计数,且在数“零”的同时按下秒表,开始计时、计数。(一)实验原理与操作[典例1]在“用单摆测量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1)小博同学制作了如图所示的甲、乙、丙三个单摆,你认为他应选用________图中的单摆来做实验;(2)实验过程小博同学分别用了图(a)、(b)的两种不同方式悬挂小铁球,你认为图________[选填“(a)”或“(b)”]悬挂方式较好;(3)某同学用秒表测得单摆完成40次全振动的时间如图所示,则单摆的周期为________s;[微点拨](1)制作单摆,应选择轻、细且不易伸长的细线,密度大、体积小的金属球,线的悬点要固定。(2)秒表读数时,先读取小圈的每个刻度为30s,再读取大圈指针示数,最后两数相加。[对点训练]1.在“用单摆测量重力加速度的大小”的实验中: (1)摆动时偏角满足的条件是偏角小于5°,为了减小测量周期的误差,计时开始时,摆球应是经过最________(填“高”或“低”)点的位置,且用停表测量单摆完成多次全振动所用的时间,求出周期。图甲中停表示数为一单摆全振动50次所用的时间,则单摆振动周期为________。(2)用最小刻度为1mm的刻度尺测摆长,测量情况如图乙所示。O为悬挂点,从图乙中可知单摆的摆长为________m。(3)若用L表示摆长,T表示周期,那么重力加速度的表达式为g=________。(4)考虑到单摆振动时空气浮力的影响后,学生甲说:“因为空气浮力与摆球重力方向相反,它对球的作用相当于重力加速度变小,因此振动周期变大。”学生乙说:“浮力对摆球的影响好像用一个轻一些的摆球做实验,因此振动周期不变”,这两个学生中________。A.甲的说法正确B.乙的说法正确C.两学生的说法都是错误的(二)数据处理和误差分析[典例2]用单摆测量重力加速度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1)若测量结果得到的g值偏大,可能是因为______。(填选项前的字母)A.组装单摆时,选择的摆球质量偏大B.测量摆长时,将悬线长作为单摆的摆长C.测量周期时,把n次全振动误认为是(n+1)次全振动(2)下表是某同学记录的实验数据,并做了部分处理。组次123456摆长l/cm40.0050.0060.0080.00100.00120.0050次全振动时间t/s63.074.077.589.5100.0109.5周期T/s1.261.481.551.79

2.19周期的平方T2/s21.592.012.403.20

4.80请计算第5组实验中的T2=________s2。(3)将上表数据输入计算机,可得到图2所示的l­T2图像,图线经过坐标原点,斜率k=0.25m/s2。由此求得重力加速度g=________m/s2。(π2=9.87,此空答案保留3位有效数字)[对点训练]2.用单摆测量重力加速度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1)组装单摆时,应在下列器材中选用________(选填选项前的字母)。A.长度为1m左右的细线B.长度为30cm左右的细线C.直径为1.8cm的塑料球D.直径为1.8cm的铁球(2)测出悬点O到小球球心的距离(摆长)L及单摆完成n次全振动所用的时间t,则重力加速度g=________(用L、n、t表示)。(3)下表是某同学记录的3组实验数据,并做了部分计算处理。请计算出第3组实验中的T=_______s,g=_______m/s2。组次123摆长L/cm80.0090.00100.0050次全振动时间t/s90.095.5100.5振动周期T/s1.801.91

重力加速度g/(m·s-2)9.749.73

(4)用多组实验数据作出T2­L图像,也可以求出重力加速度g。已知三位同学作出的T2­L图线的示意图如图中的a、b、c所示,其中a和b平行,b和c都过坐标原点,图线b对应的g值最接近当地重力加速度的值,则相对于图线b,下列分析正确的是________(选填选项前的字母)。A.出现图线a的原因可能是误将悬点到小球下端的距离记为摆长LB.出现图线c的原因可能是误将49次全振动记为50次C.图线c对应的g值小于图线b对应的g值创新点(一)实验原理、实验方法的创新

1.某同学利用单摆测量重力加速度。(1)为了使测量误差尽量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A.组装单摆须选用密度和直径都较小的摆球B.组装单摆须选用轻且不易伸长的细线C.实验时须使摆球在同一竖直面内摆动D.摆长一定的情况下,摆的振幅尽量大(2)如图所示,在物理支架的竖直立柱上固定有摆长约为1m的单摆。实验时,由于仅有量程为20cm、精度为1mm的钢板刻度尺,于是他先使摆球自然下垂,在竖直立柱上与摆球最下端处于同一水平面的位置做一标记点,测出单摆的周期T1;然后保持悬点位置不变,设法将摆长缩短一些,再次使摆球自然下垂,用同样方法在竖直立柱上做另一标记点,并测出单摆的周期T2;最后用钢板刻度尺量出竖直立柱上两标记点之间的距离ΔL。用上述测量结果,写出重力加速度的表达式g=________。[微点拨]创新点是通过改变摆长,改变单摆周期,通过两次测量的差值计算重力加速度。创新点(二)实验器材的创新2.如图甲所示,某学习小组在实验室做“探究单摆的周期与摆长的关系”的实验。(1)若用秒表测出单摆完成n次全振动所用的时间t。请写出周期的表达式T=________。(2)若利用拉力传感器记录拉力随时间变化的关系,由图乙可知,该单摆的周期T=________s。(3)在多次改变摆线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