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宜宾市2024届生物高二上期末联考试题含解析_第1页
四川省宜宾市2024届生物高二上期末联考试题含解析_第2页
四川省宜宾市2024届生物高二上期末联考试题含解析_第3页
四川省宜宾市2024届生物高二上期末联考试题含解析_第4页
四川省宜宾市2024届生物高二上期末联考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四川省宜宾市2024届生物高二上期末联考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以牛蛙为材料进行脊髓反射实验时,常先以探针破坏牛蛙高位脊髓,这是为了A.破坏感受器 B.排除脑对脊髓的控制C.破坏反射中枢 D.破坏传入神经2.有关“低温诱导大蒜根尖细胞染色体加倍”的实验,正确的叙述是()A.可能出现三倍体细胞B.多倍体细胞形成的比例常达100%C.多倍体细胞形成过程无完整的细胞周期D.多倍体形成过程增加了非同源染色体重组的机会3.下列有关生物进化与物种形成的叙述,错误的是()A.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B.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都能为进化提供原材料C.不同种群的基因库出现差异,标志着新物种的形成D.新物种形成,意味着该生物能以新方式利用环境条件4.图1为某种质粒简图,图2表示某外源DNA上的目的基因,小箭头所指分别为限制性核酸内切酶EcoRⅠ、BamHⅠ、HindⅢ的酶切位点。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在基因工程中若只用一种限制酶完成对质粒和外源DNA的切割,则可选EcoRⅠB.如果将一个外源DNA分子和一个质粒分别用EcoRⅠ酶切后,再用DNA连接酶连接,形成一个含有目的基因的重组DNA,此重组DNA中EcoRⅠ酶切点有1个C.为了防止质粒和含目的基因的外源DNA片段自身环化,酶切时可使用BamHⅠ和HindⅢ两种限制酶同时处理D.一个图1所示的质粒分子经EcoRⅠ切割后,含有2个游离的磷酸基团5.在离体实验条件下单条神经纤维的动作电位示意图如下,下列叙述正确的()A.a-b的Na+内流是需要消耗能量的B.b-c段的Na+外流是不需要消耗能量的C.c-d段的K+外流是不需要消耗能量的D.d-e段的K+内流是不需要消耗能量的6.在人体血液中,甲状腺激素的含量只有3×10-5~14×10-6mg/mL,而1mg的甲状腺激素可使人体产热增加4200kJ。以上实例所体现的激素特点是()A.催化生化反应 B.微量和高效 C.通过体液运输 D.作用于靶细胞、靶器官7.下列哪种物质不是植物激素()A.纤维素 B.细胞分裂素 C.生长素 D.赤霉素8.(10分)下列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A.植物激素由植物体的内分泌腺细胞合成并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靶细胞B.在植物生长发育的不同阶段,一个细胞可以受到多种激素的调节控制C.植物激素在低浓度时能促进植株生长,高浓度时则会抑制植株生长D.茶农会适时对茶树进行摘心、修剪使茶树保持顶端优势二、非选择题9.(10分)构建生命活动调节模型有助于理解生命活动的生理过程。请根据下列简易模型,回答下列相关问题:(1)若图表示人体内水盐平衡的调节,a表示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感知渗透压的变化,分泌________,并由b即垂体后叶释放,作用于c即________。(2)若图表示反射弧结构模式图,a表示感受器,b表示________,c表示效应器,兴奋在其中的传递形式是________和____________。(3)若图表示预防接种一段时间后的二次体液免疫,若c为抗体,则a表示记忆细胞,b表示________。二次免疫反应中抗体产生的特点是________。10.(14分)下图甲表示某生物种群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关系(①表示出生率,②表示死亡率),图乙表示该生物一段时间内种群增长速率变化的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1)该生物种群在甲图所示时间内,数量增长模型为________。若一段时间后,甲图中的①②发生重合,表明此时该生物种群数量达到最大值,对应在乙图上的时间点为________。图乙中B点时该种群的年龄组成可能为_______。(2)二化螟是稻田中常见的一种害虫,通常会用农药来防治。某研究小组调查了一块1000m2的稻田中二化螟的种群密度,记录结果如下表。回答下列问题:样方编号123456样方面积(m2)111111二化螟数量(只)151815191514该块稻田中二化螟的种群密度为_______,培养液中酵母菌的计数常采用_______的方法。(3)如下图甲为该草原生态系统中鼠的种群数量变化的调查结果和年龄结构的变化,图示第8年时若调查鼠群的年龄结构,调查结果和图乙中的__________相似,前10年中鼠的种群密度最小的年份是第__________年。据甲图分析,在调查的20年间,种群数量接近“J”形增长的时间段是__________,符合此时间段的年龄结构图像是图乙中的__________。11.(14分)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属于一种带有包囊膜的RNA病毒,其通过包囊膜上的S蛋白(棘突蛋白)与宿主细胞表面的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ACE2)分子结合,随后包囊膜与宿主细胞质膜融合,完成感染过程,如图1所示:图2表示新冠病毒侵入人体后,人体发生的部分免疫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1)图1中的膜融合过程,说明细胞质膜具有_________的结构特点。病毒通过呼吸道侵入人体后,吞噬细胞能吞噬消灭部分病毒,这属于_________免疫,体现了免疫系统的_________功能。(2)图2中IL-2可能是_________,其可以促进③细胞增殖、分化形成_________。(3)新型冠状病毒经灭活处理后制成的疫苗是我国进行新冠预防接种的主要类型,我国已开始了第三针(加强针)全面接种工作。病毒灭活处理可使其失去致病性但保留_________,注射疫苗属于_________(填“主动”或“被动”)免疫。接种冠状病毒疫苗的人仍然可能感染冠状病毒的原因是_________。(4)某些重症、危重症新冠肺炎患者可以注射康复病人的血清进行治疗,原因是_________。但是某些患者在注射过程中或以后出现了皮肤荨麻疹、气管痉挛、呕吐等症状,医生判断其出现了_________。12.1910年摩尔根偶然在一群红眼果蝇中发现了一只白眼雄果蝇。图甲为他做的杂交实验及实验结果,图乙为果蝇XY染色体同源情况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果蝇作为遗传学实验材料的优点有______________(答出两点即可)(2)摩尔根依据该杂交结果,提出“控制白眼的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针对该结果,并结合图乙请另提出一种能合理解释实验现象的假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现为你提供各纯合品系果蝇,请设计一个仅通过一代杂交,就能探究那种假说成立的实验方案,并预期实验结果及结论:I.杂交方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II.预期结果及结论:①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3)若让图甲中F1的红眼果蝇个体相互交配,则F2的雄蝇中白眼个体所占的比例是___________(4)果蝇的正常眼与棒状眼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M,m)控制,实验发现,棒状眼个体相互交配,总会出现棒状眼:正常眼=2:1的分离比,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B【解析】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以下反射是简单反射,反射的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上的反射是复杂反射;反射活动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完成,缺少任何一个环节反射活动都不能完成。【详解】反射的低级中枢在脊髓,反射的高级中枢在大脑皮层,通过题干信息可知实验是探究脊髓反射,故先以探针破坏牛蛙高位脊髓,为了排除脑对脊髓的控制,综上所述,B正确,ACD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反射相关知识,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知道低级反射的神经中枢在脊髓,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准确判断问题的能力。2、C【解析】低温诱导大蒜根尖细胞染色体加倍诱导株为四倍体,A错误;不能使所有细胞染色体数目都加倍,B错误;多倍体细胞形成的原理是抑制纺锤体的形成阻止细胞的分裂,所以细胞周期是不完整的,C正确;根尖细胞的分裂为有丝分裂,而非同源染色体重组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不能增加重组机会,D错误。3、C【解析】物种形成的3个环节:1、突变和基因重组: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2、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定向改变;3、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详解】A、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A正确;B、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B正确;C、新物种的产生标志是产生了生殖隔离,C错误;D、新物种的形成经过了选择和隔离,选择过程是对环境的适应,新物种形成,意味着该生物能以新方式利用环境条件,D正确。故选C。4、B【解析】目的基因两侧都有,且质粒也有的限制酶是EcoRⅠ,所以在基因工程中若只用一种限制酶完成对质粒和外源DNA的切割,可选EcoRⅠ,A正确;如果将一个外源DNA分子和一个质粒分别用EcoRⅠ酶切后,再用DNA连接酶连接,形成一个含有目的基因的重组DNA,此重组DNA中EcoRⅠ酶切点有2个,B错误;为了防止质粒和含目的基因的外源DNA片段自身环化,酶切时可使用BamHⅠ和HindⅢ两种限制酶同时处理,C正确;一个图1所示的质粒分子经EcoRⅠ切割后,产生两个黏性末端,含有2个游离的磷酸基团,D正确。5、C【解析】根据题意,图中a点之前为静息电位,由K+外流所致,而此时膜外Na+高于膜内,膜外K+低于膜内,曲线上升过程a-c段是因为Na+内流所致,下降过程c-e段是因为K+外流所致,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的形成过程中,细胞内离子从高浓度向低浓度经离子通道跨膜流动是不需要消耗能量的,属于被动运输;而离子从低浓度向高浓度跨膜需要离子泵,需要消耗能量。【详解】A、a-b段上升是因为Na+内流所致,流动过程由高浓度向低浓度运输,属于被动运输,不消耗能量,A错误;B、b-c段上升也是因为Na+内流所致,不是外流,由高浓度向低浓度运输,不消耗能量,B错误;C、c-d段下降是因为K+外流所致,由高浓度向低浓度运输,不消耗能量,C正确;D、d~e段下降是因为K+进一步外流所致,是由高浓度向低浓度运输,属于被动运输,不消耗能量,D错误。故选C。6、B【解析】激素作用特点:1、微量高效;2、通过体液运输;3、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详解】根据题意,甲状腺激素的含量只有3×10-5~14×10-6mg/mL,说明甲状腺激素在体中含量很少,由1mg的甲状腺激素却使人体产热量增加4200kJ,说明甲状腺激素的作用效率高。B正确,ACD错误。故选B。7、A【解析】植物激素是植物自身产生的、能从产生部位运输到作用部位,对植物个体生长发育具有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植物激素有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脱落酸、乙烯等。【详解】A、纤维素属于多糖,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不是植物激素,A正确;B、细胞分裂素属于植物激素,主要作用是促进细胞分裂,B错误;C、生长素属于植物激素,主要作用是促进细胞生长,C错误;D、赤霉素属于植物激素,主要作用是促进细胞伸长,从而引起植物的增高,D错误。故选A。8、B【解析】1.生长素类具有促进植物生长的作用,在生产上的应用主要有:(1)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2)促进果实发育;(3)防止落花落果。

赤霉素生理作用是促进细胞伸长,从而引起茎秆伸长和植物增高。此外,它还有促进麦芽糖化,促进营养生长,防止器官脱落和解除种子、块茎休眠促进萌发等作用。

细胞分裂素在根尖合成,在进行细胞分裂的器官中含量较高,细胞分裂素的主要作用是促进细胞分裂和扩大,此外还有诱导芽的分化,延缓叶片衰老的作用。

脱落酸在根冠和萎蔫的叶片中合成较多,在将要脱落和进入休眠期的器官和组织中含量较多。脱落酸是植物生长抑制剂,它能够抑制细胞的分裂和种子的萌发,还有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促进休眠和提高抗逆能力等作用。

乙烯主要作用是促进果实成熟,此外,还有促进老叶等器官脱落的作用。【详解】A、植物激素不能通过体液进行运输,体液是动物及人体内含有的液体,植物激素也不是有专门的内分泌腺分泌的,A错误;B、在植物生长发育的不同阶段,是多种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节的结果,因此,一个细胞可以受到多种激素的调节控制,B正确;C、只有生长素作用具有两重性,即在低浓度时能促进植株生长,高浓度时则会抑制植株生长,而其他的植物激素没有两重性,C错误;D、茶农会适时对茶树进行摘心、修剪使茶树增加分枝,其目的是打破顶端优势,D错误。故选B。二、非选择题9、(1).抗利尿激素(2).肾小管和集合管(3).神经中枢(4).电信号(神经冲动)(5).化学信号(6).浆细胞(7).更快、更多【解析】1、下丘脑在水平衡的调节过程中的作用是感受渗透压变化和分泌抗利尿激素。2、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兴奋在突触处以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形式传递。3、记忆细胞的特点:寿命长,对抗原十分敏感,能“记住”入侵的抗原。相同抗原再次入侵时,记忆细胞比普通的B细胞更快地作出反应,即很快分裂产生新的浆细胞和记忆细胞,浆细胞再产生大量的抗体消灭抗原。【详解】(1)下丘脑在水平衡的调节过程中的作用是感受渗透压变化和分泌抗利尿激素,抗利尿激素由垂体后叶释放,作用于肾小管和集合管(c),促进其对水分的重吸收。(2)若图是部分反射弧结构示意图,a表示感受器,b表示神经中枢,c是效应器,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形式为电信号,兴奋在突触处以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形式传递。因此兴奋在其中的传递形式是电信号和化学信号。(3)若该图表示二次体液兔疫,记忆细胞在同种抗原刺激下,能迅速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快速的合成大量的抗体,因此a表示记忆细胞,b表示浆细胞,c为抗体,因此二次免疫反应中抗体产生的特点是更快、更多。【点睛】本题综合考查了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免疫调节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理解反射弧的结构和作用,了解水盐平衡的调节,掌握体液免疫的过程,难度不大。10、(1)①.J形②.C③.增长型(2)①.16只/m2②.抽样检测法(3)①.C②.10③.16-20年④.A【解析】1.抽样检测法的操作:先将盖玻片放在计数室上,用吸管吸取培养液,滴于盖玻片边缘,让培养液自行渗入。多余培养液用滤纸吸去。稍待片刻,待酵母菌细胞全部沉降到计数室底部,将计数板放在载物台的中央,计数一个小方格内的酵母菌数量,再以此为根据,估算试管中的酵母菌总数。

“J”型曲线:指数增长函数,描述在食物充足,无限空间,无天敌的理想条件下生物无限增长的情况。自然界的资源和空间总是有限的,当种群密度增大时,种内竞争就会加剧,以该种群为食的动物的数量也会增加,这就使种群的出生率降低,死亡率增高,有时会稳定在一定的水平,形成“S”型增长曲线。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称为环境容纳量,又称为K值。题图分析:图甲表示某生物种群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关系(①表示出生率,②表示死亡率),可见出生率大于死亡率,故该种群为增长型,且为J型增长。分析图乙:A时,种群数量增长率为0;A-B时,种群数量增长率逐渐升高,种群数量增长速率加快;B时,种群数量增长率最大,B-C时,种群数量增长率逐渐降低,种群数量增长速率减慢;C时,种群数量增长率为0,此时种群数量达到最大值,即K值。【小问1详解】甲图所示出生率大于死亡率,且种群增长率为定值,故数量增长模型为J型。若一段时间后,甲图中的①②发生重合,增长率为0,数量不再增加,表明此时该生物种群数量达到最大值,对应在乙图上的时间点为C。在B时该种群的增长速率最大,其数量约为K/2,其年龄组成可能为增长型。【小问2详解】在样方法进行调查种群密度时,对样方中的数量需求得平均值,因此,该块稻田中二化螟的种群密度为(15+18+15+19+15+14)÷6=16只/m2,由于对培养液中的酵母菌逐个计数是非常困难的,因此常采用抽样检测的方法进行调查。【小问3详解】图甲曲线所示种群在4~10年中种群的λ小于1,种群数量一直在减少,故在第10年时种群数量达到最低点。第8年时种群数量在减少,故与图乙中的C衰退型相对应。根据甲图,在调查的20年间,种群数量接近“J”形增长的时间段是16-20年,因为该时间段内λ大于1且值不变,即此时的种群数量持续增长,为增长型,与图乙中A相对应。【点睛】熟知种群数量变化曲线以及两种类型的曲线变化特征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正确分析图示的信息是解答本题的前提,掌握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是解答本题的另一关键。11、(1)①.一定的流动性②.非特异性③.免疫防御(2)①.细胞因子②.浆细胞和记忆细胞(3)①.抗原性②.主动③.冠状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容易发生变异;接种疫苗后间隔的时间短,体内还未产生足够的抗体和记忆B细胞;接种疫苗后间隔的时间长,体内相应的抗体和记忆B细胞数量大量减少(4)①.康复病人的血浆中含有与冠状病毒发生特异性结合的抗体②.过敏反应【解析】据图1可知,新型冠状病毒通过其包囊膜上的棘突蛋白与宿主细胞表面的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ACE2)分子结合,随后包囊膜与宿主细胞质膜融合,病毒衣壳与遗传物质进入细胞内,完成感染过程。图2中①为吞噬细胞,②为辅助性T细胞,③为B细胞,④为浆细胞,其分泌的抗体可与该病毒特异性结合。【小问1详解】细胞质膜的结构特点是具有一定的流动性。位于人体第二道防线的吞噬细胞可吞噬消灭部分病毒,这属于非特异性免疫过程,体现了免疫系统清除外来病原体的免疫防御功能。【小问2详解】图2中IL-2可能是辅助性T细胞释放的细胞因子,可促进③B细胞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和记忆细胞。【小问3详解】病毒灭活处理可使其失去致病性但保留抗原性,注射疫苗可引起机体产生主动性的特异性免疫过程,因此属于主动免疫。接种冠状病毒疫苗的人仍然可能会感染冠状病毒的原因有:冠状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容易发生变异;接种疫苗后间隔的时间短,体内还未产生足够的抗体和记忆B细胞;接种疫苗后间隔的时间长,体内相应的抗体和记忆B细胞数量大量减少。【小问4详解】因为康复病人的血浆中含有与冠状病毒发生特异性结合的抗体,故注射康复病人的血浆有助于某些重症、危重症新冠肺炎患者的治疗,但是某些患者在注射过程中或以后出现了皮肤荨麻疹、气管痉挛、呕吐等症状,这属于过敏反应。【点睛】本题考查免疫系统的组成及调节过程。熟记并理解人体的三道防线、体液免疫的过程及各个细胞作用是解题关键。12、(1).易饲养;繁殖快;子代数目多;相对性状明显(2).控制眼色的基因位于X、Y染色体的Ⅰ区段上(3).白眼雌蝇×纯种红眼雄蝇(4).若子代全为红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