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单元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考点:希腊自然地理环境与城邦制度对希腊文明的影响、梭伦改革和克里斯提尼改革、伯里克利时代的民主政治、雅典民主政治的意义和局限。第1课古代希腊民主政治希腊自然地理环境与城邦制度对希腊文明的影响1.山岭和河流的阻隔→形成众多城邦→使公民能更直接地参与城邦政治,更积极地追求民主权利。2.少平原,多良港→海外贸易及其殖民活动较发达→使古希腊形成宽松自由的社会环境,并较早的接受平等互利的观念。归纳:希腊民主政治形成的自然原因:独特的地理环境希腊民主政治形成的社会原因:小国寡民、独立自主的城邦制度的建立二、梭伦改革1、时间:前6世纪初2、具体内容:(1)根据财产多少,把公民分为四个等级,财产越多等级越高、权利越大;(2)公民大会成为最高权力机关,各等级公民均可参加(3)建立四百人议事会,前三等级公民均可入选(4)建立公民陪审法庭(5)废除债奴制3、作用:动摇了旧氏族贵族世袭特权,保障了公民的民主权利,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了基础三、克里斯提尼改革1、时间:前6世纪末2、具体内容:(1)建立十个地区部落,以部落为单位进行选举(2)设立五百人议事会,由各部落轮流执政(3)各部落各选一名将军组成十将军委员会(4)继续扩大公民大会的权力(5)实施陶片放逐法3、作用:基本铲除了旧氏族贵族的政治特权,公民参政权空前扩大,雅典民主政治确立起来。四、伯里克利时代的民主政治1.时间:前5世纪2.具体内容:(1)所有成年男性公民可以担任几乎一切官职,也都可以参加公民大会。(2)五百人议事会的职能进一步扩大⑶公民陪审法庭成为最高司法和监察机关(4)为鼓励公民参政,向担任公职和参加政治活动的公民发放工资;⑸为吸引公民观赏戏剧,向其发放“观剧津贴”3.作用: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被称为“黄金时代”4.雅典民主政治特点:直接民主、公民内部平等,集体掌权(人民主权,轮流执政);法律至上。5.雅典民主政治的实质:建立在奴隶制基础上少数人的民主。五、雅典民主政治的意义与局限意义:其理论与实践,为近现代西方政治制度奠定了最初的基础;民主氛围创造的空间,使雅典在精神文化领域取得了辉煌成就2、局限:仅限了占城邦人口小部分的男性公民。妇女、外邦人、广大奴隶不享受民主;是小国寡民的产物。过于泛滥的直接民主,成为政治腐败、社会动乱的隐患。第2课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考点:从罗马共和国到罗马帝国;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一、从罗马共和国到罗马帝国1.前509年,罗马共和国在意大利半岛上建立2.前3世纪早期,罗马征服并统一了意大利半岛,后向地中海地区扩张。3.前27年,罗马帝国建立,至1世纪后期,罗马帝国建立三十多个海外行省,控制欧、亚、非三大洲的广阔疆域,统治许多不同的民族二、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一)从习惯法到成文法1、背景:罗马共和国早期,罗马人主要依靠习惯法调整社会关系。贵族垄断了立法、司法权并随意曲解法律以保护自己,损害平民利益,广大平民对此强烈不满,极力要求制定成文法来保障自身的权益。2、诞生:公元前5世纪中期,罗马制定了《十二铜表法》。它标志着罗马成文法的诞生。其内容相当广泛,法律条文也比较明晰,审判、量刑皆有法可依,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贵族的特权,保护了平民的利益。(二)从公民法到万民法1、公民法——用来调整罗马公民的关系法律范围仅限于罗马公民,被称为公民法。2、万民法——适用于罗马统治范围内一切自由民①长期对外扩张,统治版图不断扩大。(根本原因)②在对外扩张过程中,各种新的社会矛盾日益突出。(表现:a.不同民族之间的矛盾,特别是被征服者无法享受罗马公民权,对罗马统治者不满;b.随着国际交往的扩大,商品经济和贸易的发展,在政治经济活动中也出现了许多新问题)。(三)罗马法体系的最终完成6世纪,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组织法学家,把历代的罗马法加以系统化和法典化,编纂成《民法大权》。标志着罗马法体系的最终完成。三、罗马法的主要内容和作用(一)罗马法的主要内容核心内容是保护私有财产,提倡法律面前公民人人平等。(二)罗马法的作用与影响1.性质:保护奴隶主贵族利益的法律。2.(对罗马):罗马法的制定和实施有利于维护和稳定罗马的统治。(1)罗马法为国家权力提供了法律依据,稳定了社会秩序,保护统治阶级的政治和经济利益;(2)有利于调整社会和经济生活中的纠纷,缓解社会矛盾。特别在罗马帝国时期,它渗透到国家的各个角落,稳固了帝国的统治。3.(对世界):罗马法在世界法制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1)它是欧洲历史上第一部比较系统完备的法律体系。(2)对近代欧美国家的立法和司法产生了重要影响。近代时期,资产阶级根据罗马法中的思想,制定出保障自己利益的法律。他们还利用和发展了罗马法中的思想和制度,作为反对封建制度、推进资本主义发展的有力武器。(3)当代很多法律制度中的原则和做法,都可在罗马法中找到源头。1.社会组织方式的演进,是人类政治文明史的主要内容。材料一公元前6世纪,梭伦对国家政权机构进行了改革,使公民大会成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负责审议并决定一切国家大事。所有合法公民均有参与权、知情权、发言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公元前6世纪末,克里斯提尼创立新的五百人议事会,每部落选出50人参加,议员名额依各居住区公民人数按比例分配。当选议员可以连选连任,但公民一生只能担任两届议员。据记载,公元前431年雅典公民近17万人,其中只有约四五万成年男性享有参政权力。材料二《汉书》“秦遂并四海,以为周制微弱,终为诸侯所丧,故不立尺土之封,分天下为郡县”。这表明秦朝将新创的制度推向全国。材料三同盟会宣言:“今者由平民革命以建民国政府,凡为国民皆平等以有参政权。……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这表明资产阶级要用近代政治制度改造中国社会。材料四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各级人民政府。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由普选产生……1954年成立的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和国务院领导人构成表(单位:人)职务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国务院党派主席副主席委员总理副总理国务委员共产党1329126民主党及无党派人士0327026雅典民主政治有何显著特点?(2分)(2)说明秦制中具有创新意义的内容及其产生的深远影响。(3分)(3)指出民国初期资产阶级革命派在政治制度方面改造中国的举措并简要分析其历史作用。(3分)(4)新中国民主政治有何特点?(2分)(5)结合材料一与材料四,简要比较新中国人民代表大会与雅典公民大会的异同。(4分)1.(1)主权在民,轮流执政,真正享受民主的人是少数。(2分)(2)皇帝制度,中央集权制度,郡县制度。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巩固,为后世所沿用,明清后越来越成为社会进步的羁绊。(3分)(3)颁布《临时约法》,确立三权分立政体;改组国民党,力图重组内阁。使民主政治、共和政体成为历史潮流,有利于社会进步。(3分)(4)人民代表大会制,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2分)(5)同:都是最高权力机关,负责审议和决定一切国家大事;都体现了主权在民的原则。(2分)不同:人民代表大会制是代议制民主,公民大会是直接民主;人民代表大会制代表大多数人的利益,具有广泛性,公民大会只是少数成年男性公民的民主;人民代表大会制是人民民主专政,公民大会是奴隶主阶级民主专政。(2分)2.材料一:我们的制度是别人的模范,而不是我们模仿任何其他的人的。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的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解决私人争执的时候,每个人在法律上是平等的;让一个人负担公职优先于他人的时候,所考虑的不是某一个特殊阶段的成员,而是他们所具有的真正才能。任何人,只要他能够对国家有所贡献,绝对不会因为贫穷而在政治上湮没无闻。——公元前5世纪伯里克利在阵亡将士葬礼上精彩演说材料二:图一“通途”图二雅典居民比例通往公民大会9%通往公民大会9%91%公民其余居民材料三:(雅典民主政体的根本缺陷)在于它把权力交给所有的公民,不需要国家管理者具有专长,不要求他们具有真知灼见。一个国家应当由既有专业知识又有道德的人去治理,统治不是有王芴的人,不是偶然选中的人,不是攫取财富的人,不是使用强术骗术的人,而是有统治知识的人。——苏格拉底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归纳伯利克里所阐述的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3分)(2)请写出材料二漫画“通途”交通禁行标志的具体含义(至少2个,每个1分),结合材料二两图以及材料一,如何理解这句话:“雅典民主政治是世界上最狭隘,也是最充实的民主政治”(2分)(3)依据材料三,苏格拉底所评论的是雅典怎么样的民主形式?他的态度如何?理由是什么?对今天的民主制度有何启示?(6分)2.(1)特征:①(抽签)选举制②人民主权(全体公民集体掌握国家最高权利)③公民集体内部相对平等④法律至上⑤轮流执政(3分,其中3项即可)(2)交通禁行标志含义——奴隶、外邦人、妇女、未及年龄的男子,这些人都被排除在雅典民主政治殿堂之外。(2狭隘——是指享受民主权利的人数太少(真正享有民主权利的只是少部分的公民,仅占总人口的9%左右)最充实——是指全体公民在立法及治理公众事务上有直接与平等的权利。(2分)(3)直接民主形式;(1分)批判态度(1分)理由:抽签选举和轮流坐庄的参政方式,意味素养不同的人享有同等的国家管理权,这可能导致国家权力的滥用和误用(2分)启示:极端民主或直接民主不等于最优民主,这种民主形式只存在于特定历史时期的特定范围内,并不具有普遍性,近现代不断斗争中完善的代议制民主更符合大多数实际。(2分)第三单元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第1课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考点:1688年“光荣革命”、《权利法案》的颁布、责任制内阁的形成、1832年议会改革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一、(君主立宪制确立的前提)1688年“光荣革命”1、背景:(1)17世纪初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受到斯图亚特王朝封建专制统治的阻碍----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根本原因(2)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资产阶级和新贵族领导的议会获胜,此后英国成为共和国。(3)查理二世复辟,复辟王朝反攻倒算,竭力加强王权,恢复旧的统治秩序,资产阶级和新贵族非常不满。2、过程:1688年,英国议会邀请玛丽和威廉承袭英国王位,共同统治英国,这次不流血的政变称为“光荣革命”3、影响: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为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提供了前提二、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和发展(一)确立的标志:1689年《权利法案》的颁布1、目的:(以明确的法律条文)限制国王的权力,保证议会的立法权、财政权等权力2、影响:(1)封建时代的君权神授遭到否定,君主权力由法律赋予,受到法律严格制约。(2)议会不但掌握制定法律的权力,还可以监督政府和决定重大的经济政策。(3)英国议会的权力日益超过国王的权力,国王开始逐渐处于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英国的君主立宪制确立起来。(二)责任制内阁的形成1、含义:内阁由议会产生并对议会负责的政权组织形式2、形成标志:1721年下院多数党领袖沃尔波尔经常主持内阁会议,责任制内阁开始逐渐形成。3、产生的程序:选民直接选举下院议员——下院中多数党领袖由国王任命为首相——首相提名内阁成员(国王批准),成立责任制内阁。4、内阁的构成及职责内阁首脑是首相;内阁成员是各部大臣,内阁成员集体负责,必须在大政方针上保持一致,要与首相共进退。——内阁名义上对国王负责,实际对议会负责。首相的职责:提名内阁成员,决定国家的重要政策,掌握国家的行政大权,他还能通过议会掌握立法权,他还有权解散议会,重新选举。———首相实际上掌握了国家的大权。4、责任制内阁的作用:发展和完善了英国君主立宪制。(三)1832年议会改革1、根本原因:工业革命后,工业资产阶级兴起,要求获得更多的政治权利。2、影响:工业资产阶级获得了更多的议席,大大加强了在议会中的作用,为工业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保障。三、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1、基本特点:议会权力至上,君主统而不治2、具体表现:国王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但他作为国家元首,是国家统一的象征;同时也是英联邦首脑,起着维系英联邦的纽带作用。议会权力至上,是国家最高立法机关;内阁行使行政权,对议会负责。内阁首相实际上掌握了国家大权。3、现代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是君主制、贵族制与民主制三者融为一体的混合物四、君主立宪制的作用有利于促进资产阶级民主,避免独裁统治;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第2课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美国共和制的确立)考点:美国独立之初的严峻形势,1787年宪法的颁布、美国的联邦制以及共和政体的确立一、美国独立之初的严峻形势总体:名义上是个国家,实际上是松散的联盟,即所谓的邦联。具体:1.国家无权征税,也不掌握军队,但各州的权力很大2.各州之间互设关卡,造成商品流通不畅3.各地经常发生骚乱,社会动荡加剧4.由于没有制定统一的关税,美国在与欧洲各国的贸易中处于不利地位二、1787年宪法的颁布(一)颁布背景:1、政治前提:独立战争的胜利2、严峻形势:松散的邦联制存在问题,使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必须建立强有力中央政府3、理论依据:启蒙思想影响,(二)颁布:1787年,费城、制宪会议(三)主要内容1.美国是个联邦制的国家,联邦权力高于各州权力。①联邦政府拥有政治经济军事和外交大权②各州可以在不违背宪法的前提下制定地方法律,有一定的自治权。◆体现原则: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相结合2.共和政体的确立(共和政体:是同君主政体相对立的政体,主要表现是国家权力机关和国家元首都是经过选举产生的。)①国家权力分为立法、司法、行政三部分,三者独立平等,但互相制约。②国会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掌握立法权。③总统是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和军队总司令,掌握国家的行政大权。④最高法院掌握司法权,对法律拥有最高司法解释权◆体现原则:三权分立原则、民主性原则◆制衡:a总统对宪法负责,有权否决国会通过的法律,但国会复议时若以三分之二多数再次通过,即为有效。b总统有权提名任命政府高级官员,总统有权与外国缔结条约,但须得到国会的批准方可生效(四)评价1.积极:①1787年宪法是第一部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成文宪法。②它强调加强国家权力,又在权力结构中突出“分权与制衡”原则,以避免权力过于集中,体现了一定的民主精神。③建立了联邦制国家,既避免了邦联制的松散,又防止中央权力过于集中,有利于调动地方积极性,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2.不足之处:如:。三、1789年,美国举行了第一次总统选举,不久,第一届国会也经选举产生,美国的联邦制共和政体开始确立起来。第3课资产阶级代议制在欧洲大陆的发展考点: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的建立与共和政体的确立;德国的统一与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一、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的建立与法国共和政体的确立(一)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的建立(共和政体确立的前提)1870年,普法战争,法兰西第二共和国垮台,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宣告成立(二)(共和政体的确立)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的通过1、内容:⑴立法权归议会,议会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议员的产生:众议员由成年男子直接选出,任期4年;参议员由间接选出,任期9年;两院关系:参议院有权否决众议院的决议案。⑵行政权归总统总统产生:由参众两院联席会议选出(对议会负责)。任期7年,可连选连任。总统权力——掌握行政权,是国家元首、军队最高统帅,有权任命部长等高级官员、缔结条约、实行特赦;经众议院同意有权任命内阁;并在参议院同意下,有权解散众议院。2、影响①资产阶级共和派掌握了政权,巩固了共和政体。②为法国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认识:法国的确立和巩固是法国工业革命完成后进入工业资本主义发展时期的必然结果二、德国的统一与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一)德国的统一(君主立宪制确立的前提)1、原因:①必然性:德意志四分五裂的状态,严重阻碍资本主义的发展②可能性:普鲁士经济、军事实力强大,决心完成统一宰相俾斯麦实行强化专制集权,扩大军事力量,充分施展外交谋略。2、统一的方式:三次王朝战争(二)建立的标志: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的颁布1、内容:①德国是君主立宪政体国家皇帝的产生:世袭。权力:掌握国家大权,是国家元首和军队统帅,有权任命官员、召集和解散议会和决定对外政策等B.宰相的产生:由皇帝任命,任期由皇帝决定→只对皇帝负责,不对议会负责。权力:主持内阁工作。C.议会为立法机构:联邦议会:由各邦代表组成。帝国议会:成年男子选举产生,作用很小,通过的法案必须经联邦议会和皇帝的批准才能生效。②规定德国是联邦制国家中央:帝国政府(掌握军事,外交等权)地方:各邦(有一些自治权);因为普鲁士邦在帝国中占有统治地位,它的国王和宰相同时又是帝国的皇帝和宰相2.评价①保留了普鲁士的专制传统,造成德国资产阶级民主改革的保守和不彻底;②国家统一和君主立宪政体的确立,推动德国进入新的历史发展时期,使德国的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很快跻身于资本主义强国之列。◆总结: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1、含义:议会由选举产生的议员组成,代表选民行使国家权力。2、作用:资产阶级通过议会对国家实行集体统治,以防止专制独裁。资产阶级不同集团的权益之争,在议会中得以和平的方式实现,这有利于避免暴力冲突。3、形成过程:17世纪中后期,英国资产阶级通过革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18世纪中后期美国获得独立,后确立了联邦制共和政体;18世纪末期,法国通过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了共和政体;19世纪中后期,法国最终确立共和政体;德国完成统一,并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第五单元: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第18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考点:《共产党宣言》的问世与马克思主义诞生一、背景:1.经济前提: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也日益显露,使社会矛盾日益激化.2.阶级基础:19世纪三四十年代,法国、英国和德意志爆发了大规模工人运动,表明广大工人已经觉醒,也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3.思想基础:德意志古典哲学、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和英法的空想社会主义理论4.马克思、恩格斯的努力(1)深刻地揭露和分析了资本主义制度(2)批判地继承三大理论(是)(3)总结工人运动的经验二、时间:1848年三、意义: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从此,无产阶级的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社会主义运动更加蓬勃地发展起来。第19课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考点:二月革命、《四月提纲》、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十月革命胜利的历史意义
一、二月革命背景:(革命前的沙皇俄国)(1)资本主义经济有了一定的发展,但远远落后于其他资本主义国家(2)20世纪初的俄国进入了帝国主义发展阶段,各种社会矛盾十分尖锐(3)一战进一步激化了各种社会矛盾,不仅下层群众想改变现状,资产阶级也想推翻沙皇制度,为资本主义的发展争取更大空间——俄国成为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环节。2、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3、时间:1917年3月,4、结果:推翻了罗曼诺夫王朝;成立了工兵代表苏维埃,并建立了自己的武装;出现了苏维埃和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二、《四月提纲》1.背景:二月革命后,出现了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2.主要内容:①提出将俄国革命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②明确提出“不给临时政府以任何支持”和“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口号,争取以和平方式取得政权3.意义:为俄国革命指明了方向三、彼得格勒武装起义1、背景:1917年7月,俄军在前线遭惨败,彼得格勒工人士兵游行示威,遭临时政府镇压,两个政权并存局面结束。2、概况:1917年11月6晚,在列宁的领导下起义爆发。11月7日,起义工人士兵占领了彼得格勒(城市)的主要战略要地和政府各部门、攻占冬宫起义胜利;之后,莫斯科等城市的起义也相继取得成功。3、全俄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代表大会(在攻打冬宫时开幕):(1)内容:①通过了列宁起草的《告工人、士兵、农民书》,宣告全部政权转归苏维埃。②通过了《和平法令》和《土地法令》。◆《和平法令》最能体现当时俄国人民的愿望◆《土地法令》规定,没收地主的土地,实行土地国有化,将土地分配给劳动者使用《土地法令》目的:消灭封建土地制度和地主阶级,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务。③选举产生了第一届工兵苏维埃政府,即人民委员会。列宁当选为主席(2)作用:表明苏维埃政权在俄国正式建立,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诞生。四、十月革命胜利的意义(1)十月革命将社会主义理论变为现实,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2)十月革命成功地在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上打开了一个缺口,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鼓舞了国际无产阶级和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民族解放斗争(3)它成功地将社会主义理论变成现实,开创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局面,(4)为俄国的社会发展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⑸它还突破了无产阶级革命只能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取得胜利的理论。◆总结:社会主义理论从空想到科学: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社会主义运动由理论到实践:巴黎公社和第一国际;社会主义实践由理想到现实:十月革命和社会主义国家的出现;社会主义运动由一国到多国:东欧、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相继建立;社会主义模式由单一到多元:从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发展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或逐步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第八单元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第25课两极世界的形成考点:“冷战”局面的形成;德国、朝鲜的分裂和古巴导弹危机。一、“冷战”局面的形成(一)“冷战”政策出台背景1、雅尔塔体系确立,奠定了两极格局的框架2、第二次世界大战极大地改变了世界各国政治力量的对比:◆表现:西欧和日本衰落,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苏联实力的不断增强,社会主义国家在世界上影响日益增大,引起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的敌视。3、美苏两国在社会制度和国家利益上的矛盾日益加剧,苏联成为美国称霸世界的最大障碍。(二)含义: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除武装进攻之外的一切手段的敌对行动,以“遏制”共产主义。(三)信号的发出:丘吉尔的“铁幕演说”(四)“冷战”政策的表现1、政治上:1947年杜鲁门主义的提出——“冷战”开始的标志。2、经济上:马歇尔计划的实施目的:为帮助西欧恢复经济,扶持和控制西欧国家,把西欧纳入美国对苏联冷战的战略轨道。◆马歇尔计划和杜鲁门主义有什么联系和区别?马歇尔计划是杜鲁门主义的大规模运用,目的基本一致,但手段上各具特色。杜鲁门主义表现为公开赤裸裸的反共反苏,而马歇尔计划则采用隐蔽的经济手段来稳定资本主义制度,控制欧洲,联合西欧各国共同反共反苏。(因此被形象的比喻为“一个核桃的两半”)3、军事上:1949年建立军事政治集团——北约①目的:反对苏联和东欧国家。②建立:1949年春,美、英、法等12国在华盛顿签订了《北大西洋公约》。③影响:北约的建立是美国遏制苏联,称霸世界的一个重要行动,加剧了“冷战”程度。(五)苏联的反击1、经济上: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1949年)◆目的:打破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世界对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封锁。2、军事上:建立华约①目的:稳定东欧,保障苏联的利益和安全。②建立:1955年苏联和阿尔巴尼亚、保加利亚等八国政府首脑在波兰首都华沙签署《友好合作互助条约》③影响:欧洲从此出现两大政治军事集团对峙局面;美苏两极格局最终形成。二、“冷战”阴影下的国际关系(冷战对国际关系的影响)1、冷战加剧了世界的紧张局势,形成了全面“冷战”和局部热战交替的局面。⑴德国的分裂◆杜鲁门主义宣布后,德国首先成为美苏“冷战”的焦点。◆过程:1949年,德国西部和东部分别在美国和苏联支持下,先后成立了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德国分裂。⑵朝鲜的分裂(1948年)⑶越南战争:1961年,美国发动越南战争,被迫于1973年撤出越南。⑷古巴导弹危机(1962年)(美国总统肯尼迪,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①起因:苏联准备在古巴建立导弹发射基地,以改变苏联在美苏核力量对比中的不利地位。②表明:战略优势在美国方面。2、美苏两国未发生大规模的直接武装冲突,从而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第26课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考点:从欧洲共同体到欧盟、战后日本经济的发展以及谋求政治大国地位的表现、不结盟运动的兴起和中国的振兴。一、走向联合的欧洲:(从欧洲共同体到欧盟)(结合必修二第23课)1、背景①文艺复兴以来的西欧国家有着相似的文化传统。②欧洲人渴望统一(近代欧洲国家陷入持续不断的冲突和战争中,从反面激起了欧洲人对欧洲统一的强烈愿望)。③二战使欧洲丧失了世界政治经济中心的优势地位。④美苏两极格局的形成使欧洲人认识到国家联合的重要性。⑤在经济恢复和发展过程中,西欧国家间的联系日益密切,开始了一体化的过程。=6\*GB3⑥欧洲实现联合的关键:法德两国化解宿仇、实现和解。2、过程①1951年,法、意、联邦德国、荷、比、卢六国签订《巴黎条约》,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影响:这个共同体促进了成员国的工业发展,同时,还促使法德这两个政治宿敌开始走向和解②1957年,六国在罗马又签署了《欧洲经济共同体条约》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条约》,统称《罗马条约》,建立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③1967年,三个共同体合并,统称为欧洲共同体;◆1993年正式成立欧洲联盟,标志着欧共体从经济实体向经济政治实体过渡3、影响:⑴对欧洲:①促进欧洲经济发展,有利于欧洲的和平与稳定。②西欧国家开始摆脱美国的控制,推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从20世纪70年代起,欧共体国家进一步加强了政治上的联合。⑵对世界:①冲击美国资本主义世界经济霸主地位,逐步形成资本主义世界美、日、西欧三足鼎立局面;②冲击美苏两极格局,推动世界政治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二、战后日本经济的发展以及谋求政治大国地位的表现1、经济发展的原因:⑴日本进行了民主改革,进一步消除生产关系中的封建落后因素,为经济恢复和发展奠定基础。(2)美国的大力扶植①首先是一再削减直至免除日本对美国的战争赔偿,②已拆迁的工业设备也全部发还,③向日本提供恢复生产急需的资金和物资。④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在日本大量采购军火和给养,日本得到大量“特需”收入。(3)朝鲜战争提供了机遇:美国(见上④);西方各国掀起采购物资热,为日本商品进入世界市场敞开了大门。⑷制订适合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⑸加强政府投资,重视教育⑹发展外向型经济,提出“贸易立国”“出口第一”的口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Linux系统管理及应用项目式教程课件 项目6 管理软件包与进程
- 班主任工作范文小学班主任工作计划三
- 高二上学期数学人教A版(2019)期末模拟测试卷A卷(含解析)
- 网络安全基础技术应用知到智慧树章节测试课后答案2024年秋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 《福利国家》课件
- 2025届福建闽侯第六中学高三最后一卷数学试卷含解析
- 广东普宁华侨中学2025届高考语文一模试卷含解析
- 两个矩阵的等价、相似、合同的关系
- 河南省舞钢市第二高级2025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英语试卷含解析
- 放弃治疗协议书 篇三
-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课件:语文词性(共29张PPT)
- 食堂工程装饰装修施工方案(220页)
- 企业公司设计包装人员绩效考核
- 中南大学钢结构课程设计
- 产品报价审批表
- 疫苗原理与分类PPT课件
- 新中大ERP系统A3120文档
- 汽车租赁验车单(共1页)
- 如何做好制程品质控制培训讲学
- 第三章无人机结构PPT课件
- 学校安全管理网络图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