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煤能源集团多元化经营财务绩效研究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e6fbb62bbbc833a71453b857cf1bd8ea/e6fbb62bbbc833a71453b857cf1bd8ea1.gif)
![中煤能源集团多元化经营财务绩效研究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e6fbb62bbbc833a71453b857cf1bd8ea/e6fbb62bbbc833a71453b857cf1bd8ea2.gif)
![中煤能源集团多元化经营财务绩效研究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e6fbb62bbbc833a71453b857cf1bd8ea/e6fbb62bbbc833a71453b857cf1bd8ea3.gif)
![中煤能源集团多元化经营财务绩效研究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e6fbb62bbbc833a71453b857cf1bd8ea/e6fbb62bbbc833a71453b857cf1bd8ea4.gif)
![中煤能源集团多元化经营财务绩效研究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e6fbb62bbbc833a71453b857cf1bd8ea/e6fbb62bbbc833a71453b857cf1bd8ea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ii摘要自20世纪60年代起,西方一些国家便掀起了多元化经营的风潮。而我国企业的多元化经营起步较晚,是在改革开放之后,才进入了开展多元化经营的新时代。在之后多元化经营的探索道路上,研究不能只停留在理论层面,还应该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实践层面,比如提升财务绩效和提升企业价值上。近年来,由于煤炭资源具有不可再生性,煤炭企业的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实施多元化经营就成为煤炭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受宏观大环境的影响,比如,外国煤炭的冲击、环保压力逐渐加大、新能源的替代等,煤炭资源的需求量供大于求;且企业内部对煤炭主业过分依赖,使其发展受到资源的有限性及市场的限制。这便导致煤炭企业出现了亏损,经营绩效出现了较大波动。所以在新的形势下,煤炭企业应结合自身煤炭主业优势,积极发展煤炭的相关产业,如电力、煤化工、煤装备等,实现企业多元化发展。本文基于财务绩效评价和多元化经营等核心理论,选取实施多元化经营的中煤能源集团作为案例,首先,对集团的经营状况和实施多元化经营的动因以及中煤能源集团所处的宏观大环境进行分析,其次,对中煤能源集团实施多元化经营的情况进行研究,通过分析,提出研究假设,并选取中煤集团2009—2018年的数据为样本,以实证研究的方法验证其多元化经营对财务绩效的影响。然后,采用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盈利能力、发展能力等指标以及EVA绩效评价对中煤能源集团的财务绩效进行评价,探索其多元化经营对财务绩效的影响。最后,本文得出了一些案例启示:(1)注重核心竞争力,加大创新投入(2)优化资本结构(3)完善管理,把握机遇。不仅能为中煤能源集团后续开展多元化经营提供了一定的建议和思路,也可以为其他企业实施多元化经营提供参考。关键词:多元化经营;财务绩效;中煤能源集团AbstractSincethe1960s,westerncountrieshavesetoffawaveofdiversification.ThediversificationofChineseenterprisesstartedlate,andafterthereformandopeningup,itusheredinaneweraoflarge-scalediversificationofenterprises.Whilethetheoryisconstantlyenrichedandmatures,theenterprisehasbeenonthepathofdiversification.Atthistime,thestudyofdiversificationshouldnotonlyfocusontheory,butalsopaymoreattentiontopractice,suchasimprovingfinancialperformanceandimprovingenterprisevalue.Inrecentyears,duetothenon-renewablenatureofcoalresources,thedevelopmentofcoalenterprisesisfacingseverechallenges,andtheimplementationofdiversifiedoperationshasbecometheonlywayforsustainabledevelopmentofcoalenterprises;Affectedbythemacroenvironment,forexample,theimpactofforeigncoal,theincreasingpressureonenvironmentalprotection,andthereplacementofnewenergysources,thedemandforcoalresourcesexceedsthedemand.Inaddition,thecompany'sover-relianceonthemaincoalindustrymakesitsdevelopmentlimitedbyresourcesandmarketconstraints.Thishasledtolossesincoalcompaniesandlargefluctuationsinoperatingperformance.Therefore,underthenewsituation,coalenterprisesshouldcombinetheirownadvantagesofthemaincoalindustrytodeveloprelatedindustries,suchaselectricpower,coalchemicalindustry,coalequipmentandsoon,soastoachievediversifieddevelopment.Basedonthecoretheoriesoffinancialperformanceevaluationanddiversification,thispaperchoosesChinaNationalCoalGroupasacasestudy.Firstofall,analyzethegroup'soperatingconditionsandthereasonsforimplementingdiversifiedoperations,aswellasthemacroenvironmentofChinaCoalEnergyGroup.Secondly,researchontheimplementationofdiversifiedoperationofChinaCoalEnergyGroup,throughanalysis,putforwardresearchhypotheses.ByselectingthedataofChinaNationalCoalGroupfrom2009to2018asasampleandusingtheempiricalresearchmethodtoverifytheimpactofdiversificationonfinancialperformance.Thenthispaperusestheindexesofsolvency,operatingability,profitability,developmentabilityandEVAperformanceevaluationtoevaluatethefinancialperformanceofChinaNationalCoalGroupandexplorethewayofitsdiversifiedoperationonfinancialperformance.Finally,theanalysisofthispaperalsodrawssomecaseenlightenment.(1)Focusoncorecompetitivenessandincreaseinvestmentininnovation.(2)Optimizecapitalstructure.(3)Improvemanagementandseizeopportunities.ItnotonlyprovidessomesuggestionsforChinaNationalCoalGrouptocarryoutdiversifiedoperation,butalsoprovidessomereferenceforotherenterprises.Keywords:Diversification;FinancialPerformance;ChinaNationalCoalGroup目录1绪论 11.1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1研究背景 11.1.2研究意义 11.2国内外研究现状 21.2.1国外研究现状 21.2.2国内研究现状 41.2.3文献评述 61.3研究内容、框架及方法 71.3.1研究内容及框架 71.3.2研究方法 81.4研究的创新点 92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102.1多元化经营的内涵 102.1.1多元化经营的概念 102.1.2多元化经营的分类 102.2多元化经营的理论 122.2.1资源基础理论 122.2.2风险分散理论 122.2.3市场势力理论 132.2.4协同效应理论 132.3多元化经营的绩效 143中煤能源集团多元化经营的概况 163.1中煤能源集团多元化经营的背景分析 163.1.1煤炭企业发展现状 163.1.2中煤能源集团经营状况 173.2中煤能源集团多元化经营的动因分析 183.3中煤能源集团多元化经营的环境分析 203.3.1政策法律环境分析 203.3.2经济环境分析 213.3.3社会环境分析 223.3.4技术环境分析 224中煤能源集团多元化经营对财务绩效的影响 244.1中煤能源集团多元化测度 244.2实证分析 274.2.1研究假设 274.2.2变量选取及模型构建 284.2.3描述性统计分析 304.2.4回归分析 304.3中煤能源集团多元化经营财务绩效分析 334.3.1收入结构分析 334.3.2偿债能力分析 354.3.3营运能力分析 374.3.4盈利能力分析 384.3.5成长能力分析 394.3.6EVA绩效评价指标的分析 415结论与展望 445.1结论 445.2进一步展望 46参考文献 47致谢 501绪论1.1研究背景及意义1.1.1研究背景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全球一体化程度的日益加强,企业的新挑战变为如何融入经济全球化、适应经济的新常态。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传统的单一业务发展战略逐渐开始无法为企业的持续发展提供充足的动力,因此,推行多元化经营对于企业来说已然成为一种趋势。多元化经营是指企业在发展到一定的阶段后,为了更好的适应外部环境,在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寻求整个企业可持续发展而实施的一种成长或扩张战略。多元化经营战略的实施是为了分散单一业务带来的风险,壮大企业的经营规模,调整产业结构,加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从而达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通过各种方式方法进行多元化业务的拓展,比如并购、投资等。随着社会的进步与经济开放程度的不断扩大,企业所涉及的业务单元和多元化经营的程度也随之提高。在现在的经济技术水平下,国民经济与日常生活的基础支柱之一仍然是煤炭资源。“十三五”时期以来,国家一直坚持对经济模式、产业模式、能源结构进行不断的调整和优化,因此,受宏观经济下滑、能源结构调整以及煤炭企业去产能实施的影响,煤炭行业的经济增长形势逐渐放缓,煤炭价格下滑也十分明显,导致煤炭企业的持续经营开始面临考验。中煤能源集团是集煤炭生产和煤炭贸易、煤化工、煤矿装备制造及相关其他服务等业务于一身的大型煤炭能源企业。集团始终立足于煤炭主业,依靠内部先进的煤炭开采及洗选技术、完整的营销及客户网络,在煤炭行业,综合实力位居前列。因此,本文拟对中煤能源集团实施多元化发展对财务绩效的影响进行深入剖析,采用实证分析的方法,并结合集团自身的发展状况,得出多元化经营与财务绩效的关系,并为中煤能源集团以后的多元化发展道路提出相关的建议,期望给其他开展多元化经营的企业起到借鉴参考作用。1.1.2研究意义(1)理论意义我国的企业开始多元化经营的时间比西方发达国家晚,同时多元化经营的相关理论研究也没有国外发达国家完善。本文便以中煤能源集团作为研究对象,以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为基础,采用案例研究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探究多元化经营对财务绩效的影响。这不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企业多元化经营对财务绩效影响的理论基础,还可以为其增加更多的符合现代新常态经济发展的内涵,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2)现实意义中煤能源集团是一家以能源化工为主导的国有特大型企业集团。本文以中煤能源集团的多元化经营背景为基础,对中煤能源集团进行实证分析,能够更清晰了解多元化经营对其财务绩效的影响,这对集团的多元化经营现有业务具有重要意义,还可以为中煤能源集团进入新的业务领域提供一定的参考,并同时对其他实施多元化经营的煤炭企业提供指导意义。1.2国内外研究现状1.2.1国外研究现状(1)有关多元化经营的研究对于企业多元化经营的基本概念,中外学者是从不同的研究角度出发,众说纷纭,各有侧重,又有所区别。Ansoff(1957)首先正式提出了“多元化经营”的概念,这标志着企业多元化研究新时代的开始。他点明了多元化的概念与定义,并从企业产品的变化与市场组成的变动方面研究了多元化。他认为企业的多元化经营是一种通过兼并吸收其他企业,从而扩大自身经营规模的一种经营模式[1]。Chandler(1962)认为多元化经营表现在企业最终产品线的增加。他发现企业可以通过扩展产品线来寻求进一步的发展,因此产品线的数量也可以衡量企业多元化。他也是首个提出多元化与企业管理能力二者之间存在关联的学者,他还认为企业运作的成功与企业组织结构的相应调整是相互联系的[2]。Rumelt(1974)提出,多元化可以分为相关的多元化和非相关多元化。这个分类方法得到了很多肯定,扩大了多元化战略的研究领域[3]。Capen等人(2002)在上述的分类基础上又进一步扩展,考虑到市场因素的影响,实施多元化经营的企业可以重新划分为三类:即单一业务型、主导业务型和多角化业务型[4]。Klier(2009)认为,多元化经营的定义具有两个维度,一个是经营状态,即企业在不同产品的经营中的多元化程度,另一个是经营过程,即企业在进入某个产品领域或开拓某个新市场的过程,这样的多元化可理解为多样性[5]。Cho,Jian-yu-Fisher和HanChaodong(2017)研究了跨国公司多元化经营对公司股票的直接和间接影响[6]。(2)有关多元化与财务绩效关系的研究关于多元化对财务绩效的影响方面,国内外的研究尚未形成一致的看法,主要分为以下三类:第一,多元化溢价,即多元化可以使企业形成规模经济,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从而分散行业带来的风险冲击;第二,多元化折价,可能会打破企业内部秩序的平衡,并且破坏企业的内部结构,同时它还包含着诸如代理成本过高以及过度投资等问题;第三,折中的观点,这种观点认为多元化经营与企业的绩效之间没有必然的优劣关系,对企业的影响受多方面的因素控制,主要看对该战略的运用程度,只要运用得当,就能够成功。①多元化溢价观Williamson(1986)认为,企业采用多元化经营有利于企业各个业务板块的相互协调和发展,从而产生协同效应,对企业经营绩效的影响也会出现协同效应,并且可以促进企业绩效的提高[7]。DouglasJ.Miller(2006)认为企业与技术相关的多元化经营能够对企业绩效产生积极影响[8]。GongmingQian,TheodoreA.Khoury和MikeW.Peng(2010)选择了美国123家跨国公司,并根据这些公司7年的相关数据作为研究样本,发现企业跨国区域内的多元化经营会对企业绩效有重大影响[9]。Gyanetal.(2017)研究发现行业多元化对公司绩效有显著正向影响,而国际多元化则没有影响[10]。JangY,KwonN,AhnY(2019)选取了2009—2014年间72家国际建筑公司的数据作为样本,认为多元化经营对绩效起着积极作用[11]。②多元化折价观Stulz&Lang(1995)选取1978年至1991年间的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通过用赫芬达尔指数来衡量多元化程度,得出结果,表明企业绩效与企业的多元化程度之间呈负相关关系[12]。AbhirupChakrabrti,KulwantSingh和IshtiaqMahmood(2007)使用六个发展程度差异较大的东亚国家作为样本,发现多元化经营对企业绩效具有负面影响[13]。BrianWu(2013)的研究表明,当市场需求相对成熟时,企业更容易选择多元化经营的方式。但是,在当前的市场条件下,多元化经营将对企业绩效产生不利的影响[14]。SamehJouida(2017)研究了412个法国金融机构在2002年到2012年间经营项目和项目地域的多元化对经营绩效的影响,发现多元化经营与机构的业绩呈反比[15]。③多元化折中观MichaelG(1962)是研究多元化企业盈利能力的第一人,在他的研究中,他发现行业类别的不同也是多元化程度不同的原因之一,且多元化经营与公司盈利能力之间的相关性并不显著[16]。Ferris等人(2010)选择了1991年至2006年间35个国家的12000多家企业作为研究样本,研究表明,跨境多元化并未显著影响公司绩效[17]。但是一些学者发现,多元化程度的不同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也不同。NironHashai(2015)认为多元化和企业绩效之间存在着“S”型关系。如果所在行业的多元化水平较低,则该企业实施多元化经营可能会导致绩效不佳。但是,如果所在行业多元化程度适中或者较高,则企业多元化的经营将会带来积极的业绩成果。但是,当行业的多元化程度过高时,企业的多元化经营会严重阻碍其绩效[18]。1.2.2国内研究现状(1)有关多元化经营的研究芮明杰(1998)从核心竞争力的角度定义了多元化战略,并认为这是一种风险预防式的战略,即将市场扩展到至相关或者非相关的业务,从而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他认为,在保护企业核心业务的基础下,在当前中国的经济背景下,进一步发展适当的多元化经营是最佳的商业模式,可以获取更多以及更加长久的利益[19]。唐忠良(2011)认为多元化是企业在全球的经济背景下一种谋求发展的重要途径。管理者应整合资源和核心竞争力,并根据企业所处的不同时期以及企业自身的经营状况和发展周期来计划和实施多元化经营[20]。宋楠、刘云泽和刘晓(2015)认为多元化经营战略是企业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业务部门中生产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类型和用途的产品或服务的经营策略,以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21]。李琳琳(2018)认为多元化战略目前已成为多数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重要战略之一,整个多元化的过程可以看作为各个企业发展不同的业务,从而满足不同用户需求的过程[22]。(2)有关多元化与经营绩效关系的研究①多元化溢价观潘剑飞(2012)以EVA值等作为因变量,以多元化程度相关指标作为自变量,选取了2007年到2009年沪市的112家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研究了多元化经营对经营绩效的影响。研究结论表明,我国上市公司的多元化经营程度与采用EVA指标体系衡量的企业绩效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23]。何郁冰和丁佳敏(2015)选择了我国110家大型制造业企业,他们认为在这些大型制造业企业中,可以通过扩大产品的范围以及纵向延伸生产技术来提高企业绩效[24]。胡碧纯(2016)经过一系列的研究后发现,企业多元化经营战略的实施的确实与其财务绩效之间显示出相对密切的正相关关系,这就表明多元化经营的实施可以提高公司的业绩[25]。赵玉娟(2017)研究了煤炭上市公司的多元化经营与绩效水平之间的关系,发现如果企业开展了多元化经营,将能够影响企业的绩效,并且具有正相关关系。同时,企业的资本结构和经营规模也会对企业绩效产生影响[26]。张丽平,付玉梅(2019)研究得出:特变电工在面对激烈的竞争市场时采取多元化的发展战略,实现了经营绩效和企业价值的稳步上升;而天威持续进行的专业化经营战略却使得该企业的绩效和价值下滑,陷入了“ST”漩涡。因此,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分配和协调企业的内外部资源、有效地实施多元化经营战略,可以使企业取得更好的发展[27]。②多元化折价观魏锋(2007)选取了1994-2004年沪深两市共计965家公司,4876个样本。研究表明:企业多元化的程度与其财务经营价值存在负相关关系;多元化的程度越深,价值表现越差[28]。游哲(2013)在研究房地产企业多元化经营与企业价值的关系时,选择A股40家上市房地产企业进行实证分析,最后,可以得出结论我国上市房地产公司的经营财务价值与多元化的程度呈现负相关的结论[29]。苏昕、刘昊龙(2017)利用2011年至2015年我国554家上市公司在的相关数据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行业多元化的程度与上市公司绩效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30]。刘傲琼、刘新宇(2018)主要关注了多元化与企业范围经济水平的关系,他们认为,当整个企业的多元化程度处于低水平时,公司的经济范围水平会更高;而当企业整体的多元化程度较高时,则相反[31]。王敏等(2018)基于2012至2016年369家上市公司的数据,研究了不同生命周期企业的多元化经营程度与其财务绩效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企业多元化经营与财务绩效之间的关系呈现为负相关[32]。③多元化折中观吴晨(2009)以2001至2005年沪深两市的97家上市公司财务数据为样本,通过实证分析对样本企业规模、绩效与多元化程度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得出结论:在这97家上市公司中,多元化程度与企业绩效之间没有显著的关系[33]。杨晓丹等(2015)选取了2013年的266家上市集团企业的数据为样本,研究了多元化经营与公司价值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上市企业采用多元化经营战略对公司价值没有显著影响[34]。但是一些学者认为,企业多元化经营与财务绩效之间存在非线性关系。暴金玲(2013)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多元化经营与企业绩效之间存在明显的相关性。相关多元化可以促进企业绩效的显著提高,而非相关多元化则容易降低企业绩效[35]。周芹等(2014)对我国39家农业上市公司的研究表明,多元化经营可以为这些上市公司带来一定程度的利润,但多元化程度却并不是越高越好,如果企业片面的过于追求多元化经营而偏离了原来的主营业务,则将会对企业绩效产生负面影响[36]。李晓阳,魏章迪和赵宏磊(2018)认为多元化经营对公司绩效的影响是随着公司规模的变化而变化的。当公司成长到某个阶段或公司成长到一定规模时,多元化经营对公司的成长会产生积极的影响,并提高公司的绩效水平[37]。苏汝劼,常宇豪(2019)研究得出:非相关多元化对企业绩效具有显著的负面影响;但相关多元化对企业绩效没有显著的影响;其中动态能力具有调节作用,能够正向调节多元化对企业绩效的影响;高动态能力下,企业多元化能显著提升企业绩效;而低动态能力下,企业多元化对绩效具有显著的负面作用[38]。1.2.3文献评述通过对文献的了解与探究,我们可以得出在研究多元化经营对财务绩效的影响方面国内外学者还是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关于多元化经营与财务绩效之间的关系,学者们之间主要存在三种观点:溢价观、折价观和折中观。此外,也有其他的学者认为不同程度的多元化经营能够对财务绩效产生不同的影响,或者不同类型的企业实施多元化经营也会对绩效产生不一样的影响。总之,根据企业的不同情况,多元化经营对其财务绩效的影响也各不相同,并未形成一致的结果。关于多元化经营对企业的财务绩效的影响,以案例的方式结合具体情况来分析可能更具有现实的意义,且众多学者的研究成果也为案例研究提供了相关的理论依据。综上所述,本文采用案例研究与实证相结合的方法,以中煤能源集团为研究对象,根据实证模型的论证和集团财务绩效的各项关键指标来分析企业多元化经营对财务绩效的影响,可以使研究结论更具针对性,从而突显实际意义与价值。1.3研究内容、框架及方法1.3.1研究内容及框架本文以中煤能源集团为研究对象,以多元化经营的理论为基础,对该集团的多元化动因进行分析,然后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探究多元化经营对财务绩效的影响,并借助核心的财务指标对其多元化经营进行绩效分析,最后针对中煤能源集团的发展现状进行规划,为其之后的多元化经营发展道路提供具有可操作性的思路和措施。主要内容分为以下五个部分:第一章:绪论。主要阐明了本文详细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然后介绍本文具体的研究内容并设计研究框架,最后总结研究方法与研究的创新点。第二章:多元化经营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简单描述多元化经营的定义和分类体系,阐述企业经营绩效的基本测度指标以及分析方法,为本文案例分析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持。第三章:中煤能源集团多元化经营概况。介绍了中煤能源集团多元化经营的相关背景,并从集团本身实施多元化经营的动因进行分析,同时也从宏观环境的角度剖析了中煤能源集团的现状。第四章中煤能源集团多元化经营对财务绩效的影响。依托前文理论基础和集团的实际情况分析,先采用实证建模的方法验证多元化经营对财务绩效的影响,再结合企业进行深入的定量分析。本章还借助反映企业营运能力、盈利能力、偿债能力、成长能力等财务指标以及EVA绩效评价对中煤能源集团的财务状况进行分析。第五章结论及展望。本章在通过前文对中煤能源集团多元化经营的绩效评价后得出研究结论,然后结合该集团多元化经营的现状,为其后来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优化建议并进行未来的展望。绪论绪论多元化经营理论中煤能源多元化经营概况中煤能源多元化绩效分析集团概况结论与展望多元化动因分析宏观环境分析多元化测度实证分析绩效分析图1技术路线图1.3.2研究方法(1)文献研究法通过查阅与阅读大量的文献,梳理众多学者关于多元化经营与绩效之间的关系的论述,了解相关企业关于多元化经营这一方面的状况,学习与吸收科学的方法和新颖的思路,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总结。(2)案例研究法在理论研究和科学方法的基础上,以中煤能源集团为案例研究对象,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并结合中煤能源集团的实际情况,对其多元化经营对绩效的影响进行具体分析。同时总结研究中发现的问题,对其多元化经营提出相应的建议,从而实现集团的持续发展。1.4研究的创新点本文的创新之处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其一,从财务指标和动因理论的角度对中煤能源集团的多元化经营绩效进行分析。本文采用案例研究的方法,探究中煤能源集团的多元化经营,根据各项的财务指标和相关理论分析了中煤能源集团的多元化经营绩效,并针对在多元化经营中中煤能源集团出现的实际问题提出相对应的建议。这样既可为中煤能源集团的长远发展奠定基础,也能为其他企业实施多元化经营战略提供思路与借鉴。其二,运用综合模型分析中煤能源集团多元化经营与财务绩效的关系。本文并不是单纯只使用个别几个财务指标就对集团的财务绩效进行大概的分析,而是构建了集团多元化经营与财务绩效关系的回归模型。先对模型进行分析,验证了中煤能源集团多元化经营与财务绩效之间的正向关系,接着采用多层面的核心财务指标进行绩效评价,从而对企业的实际绩效进行更加深入的解读,可以更加直观的验证中煤能源集团多元化经营对财务绩效的影响。2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2.1多元化经营的内涵2.1.1多元化经营的概念多元化经营是指一个企业或者公司在某一行业经营到了一定程度时,另外对其他的经营活动进行发展或者扩张,经营范围逐渐涉及到多个不同的行业领域,使得企业原本对单一产业的专项经营呈现多元化。当企业的长远发展目标不能通过现有产业来实现或是企业发现其他可能获利更高的领域时,利用自己之前累积下的经验和资源,通过对不同行业和产品的研究和开发,不断地对自己的产业链进行完善,从而改变现有的发展领域,在市场竞争中具有更加持续和稳定的发展。多元化经营的主要特点在于企业的经营领域和产品组合呈现多样化的趋势,这样可以降低了只经营单一产业所产生的市场风险和投资风险。但是正确的选择多元化经营战略,是要在其他产业能够创造出高于在不同行业领域单一投资的基础上进行的,这需要通过成本管控、利润调整以及协同有效三个方面的考验。对于多元化经营战略,要从两方面看,它既有优点也有缺点。优点在于能够使企业原有的资源发挥协同效应,降低或避免经营所带来的风险,提高企业在市场中的地位,促进企业绩效的持续增长。缺点主要是由于企业领导者的目标不同,易存在管理层之间的冲突,从而增加管理成本;并且当进入新领域,企业会面临来自更多方面的挑战,资源可能会被浪费,造成企业的损失,这便会对管理者的水平要求较高。2.1.2多元化经营的分类多元化经营的内涵丰富,有多种的分类方法,包括以下四种类型:(1)同心多元化,也叫做集中多元化。该经营方式指的是企业运用早已熟练掌握的制造技术,创造出与现销售产品适用范围截然不同的产品。此类经营方式最大的特点在于虽然新产品和原产品之间的使用方向不同,但是它们在技术上却较为一致。(2)水平多元化,也叫做横向多元化。是指企业在不对主要的业务领域做出改变的同时,向水平方向扩展其他与原有业务、客户群体、营销模式相类似的业务范围。简而言之即企业服务于原市场顾客形成的新需求,不同产品针对的顾客之间存在着关联性。此种经营方式的特点是企业生产出的不同用途的新旧产品,虽然针对的是不同的客户群体,但是新旧产品之间的相关性较强,反而可以利用原有的分销渠道进行市场范围的扩大。(3)纵向多元化,也叫做垂直多元化。指企业在不改变现有业务范围的基础上,向垂直方向拓展业务领域。即分别针对原有产业链中各个环节的范围如供应、生产、销售等进行扩展。它主要分为两种不同的模式,即前向一体化经营和后向一体化经营。前向一体化经营是指企业由原料制造业向加工业拓展,实现向下游产业链进行业务延伸从而完成自产自销;后向一体化经营指企业向上游产业链扩张,自己提供相应的原材料,由加工业拓展至元器件工业、零部件工业、原料工业等。此类经营方式的特点主要是即使新旧产品所采用的技术、面对的客户均有不同,但是两者依然具有各方面的相关性。这两种模式对比的话,一般会认为后向一体化经营的风险较小,因为它可以保证原材料的充足供应,不会受到供应商的限制;而对于前向一体化经营来说,新产品会面临市场的竞争,相比之下风险较大。(4)整体多元化,也叫做混合式多元化。指的是企业将经营范围扩展至与原产业基本不相关的领域,以达到扩大市场占有率的目的。混合多元化要求企业有着充足的资金和与新行业相关的资源,一般只有资金、经验都较为雄厚的集团才会采取该经营方式。但是混合多元化也存在着由于涉及的业务范围较为广阔,而导致的不易管理等问题。综上所述,可以将上述四类划分为具体的两大类。即相关多元化经营和非相关多元化经营。其中第1到第3类属于相关多元化经营,而第4类则是非相关多元化经营。相关多元化经营,是指企业发展与原有产业关于产品、顾客、营销等具有相关联的领域,目的在于将优势融合,从而降低生产成本,协作共赢,为企业创造价值、树立品牌形象创造良好的条件。但是相对而言,相关多元化经营的业务领域较为狭小,不能够起到分散风险的作用。非相关多元化经营,是指企业生产崭新的产品,进入不同的市场,与当前的产业完全不相关联。实施这一经营模式是为了从新进入的市场中获取更多的利润点,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利用企业的无形资源,比如品牌效应等,以达到弥补其他产业亏损的状况,平衡现金流,分散企业风险的目的。但是它也具有一些不足,过度的开展非多元化经营可能会影响企业原有的核心产业竞争力,或者是原有业务与新业务之间的配合不够完善,进而影响企业的整体目标。所以企业在选择多元化经营战略时,应当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实际情况评估企业所面临的风险,谨慎选择经营模式。2.2多元化经营的理论2.2.1资源基础理论现代社会竞争日趋激烈,而企业若想要更好地生存和发展,要学会挖掘存在的资源和利用自身的优势。资源基础理论是多元化经营战略动因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即企业在不断发展原有业务时,会产生一些由于更新和淘汰导致的闲置资源,企业可以通过多元化经营将闲置资源应用到新业务当中,从而可以最大程度地利用资源的价值。1959年,Penrose在《企业成长理论》中提出企业成长的动力来自于内部的资源,而实施多元化正是由于一些剩余资源并未充分利用。他认为在管理这个大框架下,公司是生产资源的集合。当目前的生产水平不能充分对资源进行开发时,企业通常会趋于多元化经营,这样可以更有效的进行资源配置,避开单一的专业化经营带来的运营风险。而在这时实施多元化经营可以促使剩余资源在不同行业间的转移和进一步利用,并且分散经营风险,扩大企业规模,促使企业的向新的市场发展。Teece(1980)在Penrose的研究基础上进一步发现,企业持续竞争的前提在于大量资源的积累以及市场的不完善,而企业资源市场配置的失败才是企业实施多元化的原因。在一些即将成熟或者已经衰退的行业当中,企业拥有大量剩余资源,却无法得到有效的分配,如果企业继续增加投资,将逐渐减少边际效应并造成更大的损失。因此,大多数企业会采取销售的方法剥离剩余资源,此时,企业将会实施多元化经营,即产业进行转型升级,进入收益率更高的经营领域或者进入一些更具创新技术的新兴领域,从而扭转原始产业的发展困境,发挥当前利益的最大化。资源基础理论帮助企业在发展的阶段找到方向,即优势资源的选择和获取会给企业带来竞争优势,提高企业在市场的地位。2.2.2风险分散理论Markowitz(1952)年提出了证券组合理论的风险分散理论,该理论认为在企业经营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面临系统风险和非系统风险;系统风险是指与整个市场相关的、不被企业所预计和控制的因素造成的风险,而非系统风险是指与企业自身的经营、所处的行业等内部相关的风险。系统风险企业无法避免,但非系统风险企业可以通过有效的投资组合来规避或者降低,即通过实施多元化经营来分散非系统风险,从而将整体的风险保持在稳定的水平,促进企业的发展。R.E.Caves和G.V.Stevens从Markowitz的证券组合理论出发,提出分散风险理论,认为对外直接投资多元化和多样化可以分散企业风险。从该理论的角度来看,多元化经营可以帮助企业减少利润和现金流量的波动,并有助于控制经营风险。在企业中,各个业务和行业的利润流和现金流越不相关,随着多元化程度的逐渐加深,风险也会随之减弱。换句话说,当企业的某个业务部门面临危机并且其绩效或者价值受到损害时,如果其他的经营单元恰好处于利润期,那么整个企业就可以弥补一定的亏损,获得一定的补偿,从而来缓解危机,因此多元化经营可以帮助企业降低或避免风险。与此同时,企业在采取多元化投资、实施多元化经营时,应该选择与主业相关程度较低的行业,因为各项目的相关度越低,则说明该策略越有能力分散风险。2.2.3市场势力理论经济学家Edwards(1955)最早提出了市场势力的观点,他认为企业实施多元化的动因就是为了获取市场势力,提高市场的集中度。市场势力是指企业在市场上控制其产品价格和供应的程度。势力理论是指对于多元化经营的企业来说,其经营的范围越大,涉及的行业越广,则会更加容易形成“集团势力”,这时在市场上,专业化经营的企业将处于劣势地位,而多元化企业则具有较强的竞争力,能够获得较高市场地位。获取市场势力通常可以通过以下几种途径:(1)交叉补贴;即实施多元化经营的企业将一种产品的定价低于其成本,使用在其他某些行业获得的利润和现金对新开拓的业务进行补贴,从而采用低价战略来对竞争对手进行一个打击,达到占领市场的目的。(2)互相牵制;降低多元化企业中存在竞争关系子业务之间的竞争激烈程度,从而使竞争对手双方相互牵制约束,不轻举妄动。(3)互惠共利;为了解决新进入市场的竞争对手,先进入市场的企业会采取相互购买彼此产品的措施以实现互惠共利。多元化经营附带的市场势力和力量,通过交叉补助、互相牵制、互惠互利来获得反竞争角逐的力量,以此来提高市场集中度和减少外部竞争的强度。市场势力理论从多个角度表明多元化经营可以降低企业的经营风险,增加市场支配的力量,提高企业的市场地位。2.2.4协同效应理论协同作用也被称为增效作用,是指将两个(或两个以上)事物叠加在一起所产生的效果。德国物理学家哈肯(1971)首先提出来了“协同效应”的概念,是指两个个体合作创造出大于各自自身的效用简单相加的情况。在管理学中它指的是使用相同的公共资源从企业的生产、销售、管理等各个环节产生的整体效应。安索夫还认为系统各个部分之间存在互相作用,而相互激励可以产生协同作用,从而增强或者增加单个部分无法产生的总体作用。哈肯(1973)还认为如果同一要素存在于不同的系统中,则同一要素将把不同的系统彼此链接起来并产生协同效应。通常,协同效应不仅能够充分的配置企业的资源,还可以降低相关成本,因此企业的生产技术、管理技能、销售渠道等都可以利用协同效应来最大化企业的经营绩效,并且企业的销售和管理理念也可以发挥品牌的协同效应。但企业在开展多元化战略时应进行有针对的重新整合,对相关的组织结构、资源配置以及业务流程逐步优化,而且为成功实施企业各级多元化的业务战略和协同作用奠定基础。2.3多元化经营的绩效企业的财务绩效评估是一种基于公司财务指标,对其进行比较并科学、适当的评估企业绩效的方法。财务绩效评价旨在帮助投资者从更客观的角度判断公司财务状况的整体水平,从而揭示企业所面临的风险以便企业更好地发展。广义的财务绩效包括偿债能力、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发展能力等方面的分析,是对企业业绩和效益的综合评判。狭义的经营绩效衡量的是一段时间内企业运营的效率和有效性,包括财务状况、治理结构等。但对财务绩效测度的方法有很多,采用不同的绩效评价指标会得到不同的结论。当然,财务绩效评价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为它仅仅将绩效评价限定在了财务的范畴中,但也由于这个原因,这种评价可与其他的各种非财务指标和评估区分开来,并且更好地丰富绩效评价的层次,反映企业投入与产出之间的对应关系。多元统计分析方法是一种综合性较强的分析方法,是将多个对象与指标相互关联,然后对其规律以及关系加以分析。其核心思想是通过对各随机变量数据及其相互关系的分析来探索各研究变量之间的内在规律。主要包括:主成分分析、因子分析、多元线性相关与回归分析、方差分析以及聚类分析等等。如果是对上市公司的财务绩效进行评价,尤其是研究企业财务绩效前后变化及相关影响因素等方面,线性回归分析法则更为适用。该评价方法是选取多个财务指标作为研究对象,可以覆盖更多的指标与因素,从而弥补单一指标造成的缺陷与不足,更有助于提高评价的客观性与可信程度。任何一种管理评价方法与评估手段的产生以及运用,均要与环境和对象相契合,这样才能更好地进行分析。如果不对具体情况进行仔细的分析与研究,便盲目地应用或者机械模仿,不但无法帮助企业改善管理,反而还会严重影响企业的发展,造成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的浪费。所以,本文在研究中煤能源集团的多元化经营对财务绩效的影响时,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集团的特点及现有状况建立了合适的评价体系,使用了线性回归的分析方法。3中煤能源集团多元化经营的概况3.1中煤能源集团多元化经营的背景分析3.1.1煤炭企业发展现状煤炭资源是世界上分布最为广泛、储量最丰富的能源。作为重要的战略资源之一,煤炭被广泛应用与工业生产和居民生活的各个领域,例如电力和化学工业。在我国,新能源尚未充分发挥其替代作用,因此煤炭仍然是一种相对普遍的基本能源。且煤炭与其它的能源相比,存在着成本低的天然优势。所以了解和分析煤炭资源的现状和特征,对进一步促进煤炭资源的合理配置以及提高煤炭企业的经营效率具有重要意义。(1)行业进入门槛提高国家政策要求煤炭企业要严格遵守安全、环保、资源节约等一系列的标准与规范。这将会抑制小煤矿的发展,并促进大型综合煤炭企业的进步。(2)煤炭企业产业综合化发展随着煤炭企业向大型化发展,一些煤炭企业通过收购、兼并等方式,形成了煤炭、交通运输相结合的巨型煤炭企业,而且这些企业还将向下游延伸产业链,扩大电力和以煤炭为基础原料的化工等其他业务,从而发展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3)煤炭行业所处的环境约束逐渐强化尽管煤炭是中国的主要能源供应来源,但它也是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由它引起的环境问题越来越受到各级政府和人民的重视。因此,环境约束的不断加强和国家能源政策的动态调整,对煤炭在中国能源结构中的主导地位产生了较大冲击。(4)煤炭产业结构进一步调整根据《煤炭深加工产业示范“十三五”规划》的指示,要适度发展煤炭深加工产业。这不仅是国家能源战略技术和产能储备的需要,还是促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和确保国家能源安全的重要举措。此外,煤炭深加工产业的培育是我国现代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加速推进煤炭供给侧改革和煤炭深加工自主创新步伐的加快,也将为能源产业结构的整体调整带来了新的机遇。我国的动力消费结构存在缺陷,当前,城市正在从经济发达的城市开始逐步向全国推广,逐步进行城市动力消费结构的转变,因此从长远来看,以煤炭为基础的能源消费结构已经不再适应当前的社会发展进程,产业结构的调整迫在眉睫,煤炭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正面临着严峻的考验。煤炭企业以前只专注于煤炭生产,其产品结构相对单一,主要依靠煤炭资源而生存,因此,如今多元化经营已成为企业战略决策的重要一步。在新时代,国家通过供给侧改革,不仅可以调整煤炭产能过剩的状况,而且可以通过结构多元化来影响需求端,降低煤炭资源消耗的比重,从而实现整体向低碳社会的转型。但是,由于我国大多数煤炭企业属于国有性质,因此,企业的改制可能会导致市场的波动和社会环境的不稳定,所以有必要从总体上考虑市场供求关系,以实现多元化的综合改革。3.1.2中煤能源集团经营状况中国中煤能源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煤集团)是由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管理的国有重点骨干企业,它的前身是中国煤炭进出口总公司,成立于1982年7月。其主要业务包括:煤炭生产和贸易、煤化工、发电、煤矿建设、煤矿装备制造以及相关的工程和技术服务。2006年12月,中煤集团独家发起成立的中国中煤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在香港上市,2008年2月回归A股。截至2018年底,中煤集团资产总额3868亿元,从业人员12万人。中煤能源集团是大型综合性煤炭企业的代表,拥有先进的选煤技术、多种的销售渠道以及稳定的客户结构,并从事包括新型煤化工、高端煤矿装备制造及金融服务等在内的一系列多元化业务。且中煤集团对煤炭资源方面的高效清洁利用,降低了运营成本,帮助企业取得了成本优势以及占据了庞大的市场份额方面,在行业内有一定的影响力。表1中煤能源集团相关业务单元项目经营特点煤化工业务提高烯烃的等级,根据市场的需求实现灵活过渡,坚定地推动尿素新产品开发,继续扎实的推进合规性管理,并着力提高精炼成本的控制水平。煤矿装备业务重点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端煤矿装备产品,以提高技术创新能力为重点;着力开展维修和租赁服务,扩大煤矿装备产品的价值链;着力扩大产品出口,提高煤矿设备贸易规模和水平金融业务及其他业务包括财务公司、火力发电等其他业务,附属发电厂积极促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大力推进低热值煤炭发电和坑口发电项目进入新形势,面临新常态,即对以煤炭为基础的中煤能源集团的未来发展提出了新要求,要求大型煤企在煤炭的产业链上打造煤炭、电力、煤化工等循环经济新业态,通过企业各部门间的内部协作和调整,整合资源并实现绿色经营。同时要将纵向产业与横向产业协调展开,纵向产业是对“煤—电—化”循环产业链条的延伸,而横向产业方向则是致力于涉及境内外市场的非煤炭新兴产业,例如建筑设计咨询和金融服务等。同时,根据国企改革的新要求,抓住产业融合的新机遇和资本运作的新契机,开展新能源、“互联网+”能源等高新技术产业,拓展新空间,创造新的利益,并探索新的突破。中煤能源集团实施成本领先和差异化战略,打造市场竞争优势。通过塑造成本文化、促进技术创新、实施精益管理和提高运营效率,可以最大程度地降低集团的整体成本,并可以参与市场化的深度竞争。此外,中煤能源集团还要建立知名的品牌体系,提供高质量的增值服务以及增强在市场上的竞争力。3.2中煤能源集团多元化经营的动因分析从发展的角度上来看,企业可以主动或者被动地实施多元化发展战略。实施多元化发展可帮助企业应对或者适应外部环境所带来的各种变化和压力,并将其作为防御性的措施。如此,本文将结合企业的实际,从多个方面对中煤能源集团实施多元化经营的动因进行分析。(1)可持续发展的需要煤炭是“世界第一资源”,但正由于其不可再生性,煤炭企业开采的煤矿,最终都面临着资源稀缺的困境。当今社会,资源极度紧缺,近年来,我国的煤炭资源以每年三十几亿吨的数量在不断减少。如果中煤能源集团仅将煤炭作为主业,那么无论其规模和效益如何,它都是不可持续的,单纯依靠出售原煤的盈利模式会出现后继无力的情况,必然会随着资源的减少而逐渐衰落。因此,为实现可持续发展,中煤能源集团有必要且必须在逐渐实施多元化运营战略。(2)分散经营风险的需要受整体行业需求的波动和国家宏观政策的调整影响,单一产品的生命周期不断缩短,企业从事单一化产品经营的风险将越来越大。实施多元化经营战略可以帮助企业及时规避同行业的风险,充分利用有效益、有前景的产业利益弥补相应的损失,分散投资经营渠道和风险,从而可以有效地提高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生存率,避免仅依靠某一产品经营而带来的失去一切的风险。作为煤炭企业,中煤能源集团由于其行业的特殊性,不仅面临市场的风险,而且还承担政策风险,这使得实施多元化战略和分散经营风险变得更有必要。中煤能源集团利用合并和品牌延伸迈出了多元化经营的第一步,不仅降低了产品过度集中的风险,还增强了中煤集团对市场风险的抵抗能力,(3)整合优化资源配置的需要企业实施多元化经营的目标就是为了通过多元化的手段更加有效地利用企业现有的各项资源,从而实现多种业务之间的资源共享以及收益最大化,并且积累更多的新资源,为进一步发展积累动力。从中煤能源集团的实际情况来看,企业的技术能力、产业能力、经营管理能力和资本能力都是企业资源,可以在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得到充分利用。以资本和资源的利用为例,该公司自身的所在的资本市场以及强大的国有上市企业背景,使其具有充足的融资能力。当前,随着国家“十三五”规划的推进以及煤炭生产能力的下降,煤炭行业自身的发展受到了制约,虽然投入了很多资金耗费了很多人力,但是收益率不高。通过多元化战略的实施,中煤能源集团新兴市场领域的快速发展也将会促进煤炭资源更加高效的转型利用,而在未来,还将会给企业自身带来更大的回报,从而可以优化集团内部的主要生产资源的利用和配置,例如煤炭、电力和化工产品,并实现收益的最大化。(4)促进经营效益提升的需要企业的根本使命是追求利润。由于煤炭行业、煤炭企业固有的不可持续性,若想找到经济增长新动力,企业则应该适当的进行多元化经营。对于中煤能源集团而言,有必要摆脱对单一资源、资本等因素的依赖,改变高投入、高污染的粗放型、外延式发展模式,按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求来适应,创新体制机制、优化产业结构、激发新的发展动力,从而促进企业的发展。中煤能源集团所在的煤炭行业发展已进入了一个相对成熟的时期,各项行业标准和规则也已逐步完善,市场也进行了深度开发,这导致企业缺乏新的利润增长点。因此,中煤能源集团希望能够通过实施多元化发展战略深入拓展新市场、完成对新业务的开发,打破传统企业的发展模式,优化整合具有可能利润点的资源,使中煤集团内部的有限资源得到充分合理的利用,以有效地改善企业的经营绩效。3.3中煤能源集团多元化经营的环境分析本节主要使用PEST分析方法来分析中煤能源集团所面临的外部宏观环境包括经济环境、政策环境、社会环境和技术环境。根据煤化工行业的特点和未来发展的趋势,更好地判断外部环境对企业的影响。3.3.1政策法律环境分析图22012年以来全国原煤产量及产量增速情况近年来,我国煤化工产业政策法规已逐步规范化,国家积极推进煤化工企业整合,调整产业结构和布局,解决资源分配不均与环境格局之间的矛盾,遏制煤化工行业盲目扩张,培育新型清洁高效利用能源的新方法,以增加整体的营业收入,助力企业长期绿色发展。2014年1月,政府发布了《2014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以鼓励发展清洁能源。指出要积极推进煤化工产业关键技术的研发、开发与攻克,促进产业示范工作,这体现了清洁能源的重要性。2015年4月,《煤炭清洁高效利用行动计划(2015-2020年)》印发,要求在生态环境和水资源保障的基础上,部署现代煤化工示范产业,推动煤炭产业向绿色高效产业的建设与发展。2016年是国家新的发展规划开局之年,陆续出台了一系列的去产能政策,以促进煤炭产业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用3-5年的时间,退出产能5亿吨,减量重组5亿吨。目前正在实施与落实“三去一降一补”的五大任务,即:去产能、去库存和去杠杆,降成本以及补短板。最直接的表现就是需求放缓和结构调整加快。与此同时,国家加快产业结构性调整和煤炭行业的深度调整,一些企业还加快了煤炭业务的剥离或减少,淘汰落后产能已成为必然,进一步推动煤炭产业升级及生产方式转变。2017年产能释放政策先后发布。《煤炭深加工产业示范“十三五”规划》的发布,对煤化工企业具有重要意义,该规划提出了具体的技术和环境要求。随后,现代煤化工产业布局规划的发布,提出要规范煤炭生产和制度建设,加强绿色开采煤炭的安全性,同时要促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以及资源就地转化率,并着力建设产业集群,进一步完善循环经济产业链。2018年,自然资源部解除了从2016年起,3年内禁止煤炭新矿区规划的规定。希望能够积极推动清洁高效煤化工产业的发展,开创多元化发展的新格局。总体来看,随着低效产能的有效出清和优质产能的不断释放,未来的产业结构将进一步优化,原煤产量将继续增加,全国煤炭市场供求逐步由紧向松转变。3.3.2经济环境分析2018年,经济全球化遭遇波折,国际金融市场也在不断动荡,中美经贸摩擦,导致经济增速放缓,给企业生产经营和市场预期造成了不利影响。但我国经济持续保持稳定状态,国内生产总值增长6.6%,总量突破90万亿元。近年来,我国经济一直处于高质量的发展阶段,经济结构持续调整,不断变革发展方式,更新产业规划,国民经济持续稳中向好,经济动力也在不断释放,促进社会持续稳定协调发展。随着我国实施“一带一路”的战略,推动了经济的发展,给国内产业带来了最大的发展机遇将是转型升级。煤炭市场机制将继续得到健全和完善,资源市场配置的决定性作用将进一步增强。“十三五”期间将开启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化,但在促进能源领域的革命和发展的基础上,放慢煤炭需求将成为一种新的常态特征。在这个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对企业发展思路和发展方法的转变有了更高的要求,更加注重市场分析、加强对消费的引导、着力保护产权和提升教育、加快科技进步和生态文明建设等。在消费需求方面,将进一步强调产品安全和质量的重要性,消费的差异化和多样化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如何通过创新激活消费者的需求将会成为重要的发展机遇。在投资需求和投资方法上,利用传统产业和社会进步一起发展起来的各类新兴技术、新兴产业开发的新型经营模式,将会创造大量的投资机会。在生产要素方面,中国正在逐步进入老龄化社会。随着劳动力的逐渐减少,提高人力资本的质量如增加技术投入将成为促进经济增长和企业发展的重要途径。在市场竞争方面,竞争主要转变为多要素的竞争,例如产品的价格或服务的质量和差异等,如何提高效率、抢占市场已成为经济发展企业进步的根本要求。在资源和环境方面,人们对生态环境给予了更多的关注和期待,发展绿色低碳循环经济已成为必由之路。3.3.3社会环境分析从长远来看,煤炭作为中国第一能源的地位仍旧不会动摇,但能源革命对煤炭行业的影响已经是不可避免的,煤炭资源在中国能源中的地位将逐渐下降。从国际能源发展的趋势看,清洁化、低碳化、多元化发展的能源趋势正在逐渐增强,能源技术的创新正在前所未有地改变着世界的能源体系,并重塑了世界的能源格局。而能源结构的加速调整将进一步抑制煤炭的生存空间。生态文明建设现已成为社会发展的主题,节能环保便将会引起更多的关注,并催生新的经济增长点。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安全、环保的呼声越来越高,安全环保已成为能源和化工行业必须认真对待的社会问题。中煤能源集团的节能减排和循环经济的发展已成为一种新的经济增长模式的特征,也将成为今后企业发展的方向和重点。在新形势下,中煤能源集团必须更好地履行职责,注重安全生产、职业健康、环境保护等工作;同时关注技术水平、安全可靠性、环境保护措施、员工的健康保护、社会责任的履行等方面,以加强与公众的沟通,树立良好的企业关爱员工、关心社会的形象。此外,传统煤炭行业苦、脏、累、险的行业形象早已植根于人们的心中,在煤炭行业整体经济不景气的影响下,煤炭企业遇到了用工难、人才流失等诸多方面的问题。中煤能源集团必须下大力气促进安全、绿色、集约、高效转型的发展,不断提高煤炭从业人员的幸福指数,树立企业良好的社会形象。3.3.4技术环境分析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千万吨级高效自动化开采矿井、生态矿山的绿色开采、煤与瓦斯的突出防治、高承压及深部矿井防治水、煤层气的开发利用、煤矿井下高效选煤以及智能矿山等领域的示范工程建设也在稳步推进;特厚煤层开采的关键技术及装备、生态脆弱区的开采地下水和地表生态保护的关键技术等多项具有影响力的重大创新,已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可以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煤炭开采技术正在不断地进行改革和创新。当今煤炭开采技术已基本满足煤矿资源经济发展的需要,但是,为了深入彻底的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煤炭企业要在“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理念基础上,建立现代能源体系,推动能源革命,加快能源技术的创新。国家将以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等重大能源项目为基础,推进能源装备制造的创新平台的建设,以及加快能源装备的工业体系的构建,推动科技成果加速向生产力的转化,并不断提升国际竞争力。未来五年,国家能源技术创新的步伐将大大加快,政府将支持多元化的能源科技风险投资基金的建立,并加速对高端能源人才队伍的培养与建设。同时,以企业和市场为主体和指导的“政、产、学、研、用”创新体系将逐步完善。4中煤能源集团多元化经营对财务绩效的影响4.1中煤能源集团多元化测度目前对多元化的测度方法有很多,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基于SIC码方法,它包括产品计数法、赫芬达尔指数法、经营行业数目法、熵指数法、综合测度法等;第二类则是非基于SIC码方法,它包括战略归类法、模糊处理法以及投入产出法等。本文采用的是基于SIC码方法,它一般是根据各国公布的标准行业分类码进行划分,比如中国是按照证监会发布的《中国上市行业分类指引》的标准进行行业分类。这种方法虽然也有其它的不足,比如它对行业的划分并不透彻不清晰或者设定的标准并不能覆盖所有的经营行业。但是这类方法还是比较可观的衡量了多元化经营程度,因此它被较为广泛的应用。考虑到各种计算方法的优缺点及应用的广泛性,并且参考其他学者的研究方法,本文选择了以下三种衡量方式:(1)企业经营行业数企业主营业务收入所涉及的行业个数(其中,主营业务是指该产业的营业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总额的5%以上)。本文使用的行业分类标准是中国证监会行业分类标准(GB/T4754-2011),能够将企业的多元化程度进行量化。一般来说,企业经营的行业数量越多,多元化经营程度就越高。(2)赫芬达尔指数计算公式:(4.1)其中,N为企业所经营的在SIC三位数编码基础上的行业数,Pi则表示某主营行业的营业收入占主营业务总额的比重。赫芬达尔指数升高,则多元化经营的程度降低。(3)熵指数测度方法计算公式:(4.2)其中,DT表示的是总体的多元化程度;n是指在SIC编码三位数的基础上企业涉及业务单元数,P表示各个业务单元的营业收入占主营业务总收入的比例。对多元化程度运用熵指数来进行量化,可以更加清楚的了解企业所涉及领域之间的相关度。熵指数越高,则企业的多元化经营程度越高,而当该指数为0时,表示企业为专业化经营。下表为中煤能源集团2009—2018年的各行业收入情况及所占比重。表2中煤能源2009—2018年各行业收入及其比重单位(亿元)年份煤炭业务比重煤化工业务比重煤矿装备业务比重金融业务及其他业务比重2009412.5376.8%35.976.7%53.9410%34.866.50%2010562.3278.9%49.326.9%65.559.2%35.585%2011720.4681.1%53.016%77.338.7%37.924.2%2012717.8382.2%41.854.0%78.859%34.394%2013686.183.4%40.524.9%68.358.3%28.193.4%2014580.6782.2%42.856.1%55.97.9%27.223.8%2015404.6668.3%119.1520.1%44.997.6%23.914%2016446.7673.7%105.1817.3%36.746.1%17.642.9%2017615.6175.9%127.3415.7%51.096.3%17.192.1%2018809.1274%180.0617.2%70.525.9%38.512.9%通过对中煤能源集团2009~2018年的各个产业营业收入的占比分析发现,从2009—2013年这五年的时间里,煤炭业务比重逐年上升,而煤化工业务、煤矿装备业务以及金融及其他业务的比重基本呈现小幅下降趋势。但2015年煤炭业务的比重降幅较大,煤化工业务的收入大幅增长,比重由6.1%升至20.1%,其他业务较为稳定。2016—2018年各个产业的营收占比较为稳定,煤炭业务基本保持在70%以上,而煤化工业务也保持在15%以上。按照中煤能源集团的各行业所属代码和其各产业收入占比,计算了2009~2018年的多元化相关指标,并对其结果进行分析。以2009年为例,计算中煤能源集团的赫芬达尔指数和总体多元化熵指数。表3中煤能源2009各行业分类及其比重计算上报行业当年收入额(亿元)比重所属行业行业代码煤炭业务412.5376.80%煤炭开采和洗选业B06煤化工业务35.976.70%石油化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C25煤矿装备业务53.9410%专用设备制造业C35金融业务及其他业务34.866.50%合计537.3从上表可以看出,由于中煤能源集团的四个产业收入占比均大于5%,所以判断该集团当年经营行业数为4。①赫芬达尔指数:H=76.8%2+6.7%2+10%2+6.5%2=0.6085②总体多元化熵指数:DT=76.8%×ln(1/76.8%)+6.7%×ln(1/6.7%)+10%×ln(1/10%)+6.5%×ln(1/6.5%)=0.7918中煤能源集团2010—2018年的多元化指数算法如上,不再赘述。按照上面方法计算得到下表,为中煤能源集团2009—2018年赫芬达尔指数和熵指数的总览。表4中煤能源集团2009~2018年间的多元化指数对比年份行业数赫芬达尔指数(H)总体多元化熵指数(DT)200940.60850.7918201040.63820.7408201130.67070.6843201220.68770.6522201320.7060.6207201430.68710.6565201530.51430.9075201630.57770.8017201730.60510.7553201830.58150.7952通过上表中2009~2018年间中煤能源集团的经营行业数变化趋势可以看出,该集团的主营业务数在不断的变化。2011年之前中煤集团的经营行业数为4,表明其四大产业的收入都占到了主营业务收入总额的5%以上。从2011年中煤能源集团的经营行业数变为3,在2012年和2013年经营行业数达到最低,行业数为2。而在2014年以后,煤化工业务的主营业务收入占比上升,行业数确定为3。在2014—2018年间行业数也一直稳定在3,表明在这五年间中煤能源集团多元化经营较为稳定。图3中煤能源2009~2018年赫芬达尔指数、多元化熵指数的趋势变化上图显示,中煤能源集团的赫芬达尔指数在2009—2013年间一直呈现上升趋势,而2014年有所下降,说明企业的多元化程度在前五年间呈现为下降趋势,2014年以后多元化程度有所上升,后逐渐趋于稳定。而中煤能源集团在2009—2013年间的多元化熵指数持续下降,2013年达到低点,2014年开始回升。2015年由于煤化工产业的收入占比增加,多元化程度加深,多元化熵指数提高。在2016年后也逐渐稳定。多元化熵指数与赫芬达尔指数对多元化程度的描述基本一致,保证了企业多元化程度数据的精确性。4.2实证分析4.2.1研究假设将国内外学者的多元化经营理论研究与我国企业实际发展的状况相结合,得出:多元化经营一直以来都对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和财务绩效有着重要的影响。Villalonga(2004)研究了多元化程度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结果显示,多元化有助于提高企业绩效。胡碧纯(2016)经过一系列研究,发现企业多元化经营战略的实施的确与企业的财务绩效之间呈现出一定的关系,并且这是一个相对紧密的正相关关系,表明多元化经营的实施可以提高公司的业绩。赵玉娟(2017)研究煤炭上市公司多元化经营与绩效水平之间的关系,发现如果企业进行了多元化经营,将能够对企业的绩效产生影响且是一种正相关关系综上所述,提出本文的假设:中煤能源集团的多元化经营程度与财务绩效之间存在着正相关关系。4.2.2变量选取及模型构建本文从中煤能源集团2009年-2018年的财务报表中收集数据,整理并计算出相关的指标。运用回归模型进行深入的实证分析,以期得出研究结论。初步处理数据使用的软件为MicrosoftOfficeExcel2007,实证分析使用的软件为SPSS24.0。(1)自变量为了研究企业多元化经营与财务绩效之间的关系,以对多元化程度进行测量的指标作为自变量。本文采用三个方法来对企业的多元化程度进行评价,分别是企业经营行业数、赫芬达尔指数以及多元化熵指数。①企业经营行业数企业主要经营的行业个数(由各个产业的营业收入是否占主营业务收入总额的5%以上决定)。本文采用的行业分类标准是中国证监会行业分类标准(GB/T4754-2011)。多元化经营程度的高低体现在企业经营行业数量的多少。②赫芬达尔指数计算公式:(4.3)其中,H表示的是多元化程度,n表示企业经营的以SIC编码三位数(即一位字母加两位数字)分类的跨业务单元数,Pi表示各个产业的营业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总额的比例。赫芬达尔指数一般在0—1之间,越接近0则代表多元化程度越高。而当企业专业化经营时,赫芬达尔指数为1。③熵指数测度方法计算公式:(4.4)其中,DT表示的是多元化程度;n表示为企业的跨业务单元数,P则为某单元业务的收入占主营业务总收入的比重。熵指数一般也在0—1之间,越接近1则代表企业的多元化经营程度越高。而当熵指数为0时,企业实施的为专业化经营。(2)因变量为了研究多元化与财务绩效的关系,所以因变量的选择要设定为财务绩效的相关指标。企业的财务绩效指标非常丰富,通常包括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发展能力等,为了更好的衡量企业的绩效表现,本文选择的指标是资产报酬率(ROA)。资产报酬率是企业在一个经营期内的利润额占资产平均总额的比率。资产报酬率解释说明了企业获取利益的能力,该指标越高,则说明企业获益能力越好。资产报酬率(ROA)=净利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七年级下册《平行线的性质》课件与练习
- 企业知识共享结构优化与创新能力提升
- 2025年武器、弹药及其零件合作协议书
- 智慧城市数据平台建设合作协议
- 电梯安装安全协议书
- 消防安全技术服务项目合同
- 林地合作经营合同书
- 用美术相关知识做
- 古代诗词鉴赏征文
- 春夜喜雨小学生读后感
- Unit 4 Time to celebrate 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外研版英语七年级上册
- 市政管网工程投标方案(技术方案)
- 健康档案模板
- 购买演唱会门票的合同模板
- DB32-T 4790-2024建筑施工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操作技能考核标准
- 2022年安徽阜阳太和县人民医院本科及以上学历招聘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及考点剖析附带答案详解
- 顶管工程施工及验收技术标准
- 护理团体标准解读-成人氧气吸入疗法护理
- 【基于现金流的企业财务风险探究文献综述4100字】
- TD/T 1036-2013 土地复垦质量控制标准(正式版)
- 安全警示教育的会议记录内容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