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政治发展理论的历史演进及其局限_第1页
西方政治发展理论的历史演进及其局限_第2页
西方政治发展理论的历史演进及其局限_第3页
西方政治发展理论的历史演进及其局限_第4页
西方政治发展理论的历史演进及其局限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西方政治发展理论的历史演进及其局限

一、政治发展的概念显然,作为人类社会的政治现象,政治发展自古以来就产生了,以政治发展为研究对象的问题是现代以来的问题。正如在政治发展研究中建树颇丰的美国政治学家塞缪尔·亨廷顿所说的:“政治发展的研究起源于50年代,但有意识地使这一研究概念化和系统化,只是60年代的事情。”所以,在“70年代初期,政治发展这一词汇在政治学的词汇和概念库中还是个新来者。”这是因为在这里使用的政治发展概念是特指相对于西方发达国家之外的发展中国家二战以后的政治发展。所以,政治发展理论是随着二战后大批民族独立国家的产生和对二战中法西斯体制的理性反思出现的。(一)从国际舞台的边缘到民族独立国家的崛起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政治舞台的最深刻的变化就是:亚、非、拉兴起了巨大的民族解放斗争风暴,殖民地纷纷独立,帝国主义的殖民体系彻底土崩瓦解。据统计,截至1990年,全世界180多个国家中,有近100个国家是在战后宣布独立的,其中亚洲27个,非洲48个,拉丁美洲10个,大洋洲11个,欧洲1个。其规模之大,影响之深远,是世界近代民族独立运动所不能比拟的。而这些国家建立之后面临的一个直接的现实问题就是政治制度的选择和建立以及其有效运行问题。随着冷战的爆发,美苏对所谓“中间地带”——新兴民族独立国家的争夺日趋激烈,新兴的民族独立国家似乎一夜之间从国际舞台的边缘成为国际舞台的主角。他们的政治制度的选择也就自然的成为西方政治理论家们关注的中心。(二)社会政治理论的反思20世纪50年代,西方政治理论界不得不对法西斯体制问题做出合理的解释。具有讽刺意义的是希特勒虽然在通向权力顶峰的路途中,采用了一些“非法”的手段,但从总体上看,他实质上是被德国公民运用自由参与政治权利合法推上了当时德国最高权力顶峰的,然后运用政权的力量建立法西斯体制,战后整个欧洲都在反思:为什么播下的是龙种,而收获的是跳蚤?从政治理论的角度分析:纳粹产生以及大规模发展乃至掌权的原因究竟是什么?这一反思的最终理论成果以在70年代应运而生的罗尔斯的《正义论》为代表。这部名著表明,社会政治理论的反思已经着进入哲学的最深价值层面。那就是:政治并不像行为主义政治学家所主张的那样,一个统计,谁选择谁,就能定下个政治格局来。政治选择背后的政治情感、政治态度不可忽略。而其中最关键的是政治价值。每一个成年公民所拥有的价值观,一般是很难通过大众传媒而发生根本性变化的。从而使对政治价值中的核心要素之一——民主的理解更深刻了,民主不仅仅是一种行为方式,更是一种理念。正是在体制的现实选择问题与理论反思的背景之下,政治发展理论开始了自身产生、发展的演变历程。二、政治发展理论的发展轨迹政治发展理论从发端的50年代到20世纪末,21世纪初经历了以下四个阶段:(一)对西方发达国家民主政治体制的反思1951年,在美国《文化变迁》杂志编辑部举行的学术会议上,诞生了“现代化”一词,当时这一名词被用来指称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在政治学领域,最早从现代化的视角研究政治发展的是阿尔蒙德,1960年,他和科尔曼主编的《发展中地区的政治学》使政治现代化研究真正进入政治学领域当中。现代化论者认为,西方发达国家的民主政治制度理所应当是发展中国家政治发展或政治现代化的样板。在60年代,在西方发达国家的影响以及盲目崇拜西方发达国家的双重因素下,亚、非、拉许多发展中国家相继进行了模仿西方发达国家民主政治体制的试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十余年中,在大多数新兴的非洲和亚洲国家中建立了议会民主制度,在拉丁美洲,人们也很尊重民主。美国和西欧过去的殖民主义国家开始采取各种方案……总而言之,在鼓励他们引进民主、议会制度和市场经济。”但是其结果没有向原先设想的那样美好,恰恰相反简单化的模仿造成发展中国家普遍性的政治与经济的双重失败,社会陷入动荡。在这种政治现实面前,以塞缪尔·亨廷顿为代表的“秩序”导向的政治发展理论粉墨登场了。(二)政治发展的理论解释这一以“秩序”导向的研究初步实现了从“形而上”的价值视角到“形而下”的现实视角的转换,其基本观点就是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首先需要的是稳定的政治秩序,而民主做不到这一点,权威自然就出场了。同时试图建立对所有发展中国家政治发展问题的具有普适性的理论解释。这一时期出版的主要著作有哈本的《政治发展的速度与代价》、爱帕特的《现代化的政策》、比较政治协会出版的系列书《政治发展中的危机与影响》、塞缪尔·亨廷顿的《变革社会当中的政治秩序》等等,其中以《变革社会当中的政治秩序》影响力最大,他认为,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首要的问题不是自由,而是建立一个合法的公共秩序。人当然可以有秩序而无自由,但不能有自由而无秩序。这里的自由是从民主的角度理解的,实质上对发展中国家来说,西方式的民主是奢侈品,它们首先需要的政治秩序只能用权威来完成。发展中国家的政治发展就是在权威保证政治秩序的前提下,政治组织和程序的制度化。(三)从制度变迁看政治制度的发展变化,主要表现为一个过程1970年代以来,道格拉斯·诺斯先后发表了《西方世界的兴起》和《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等著作,把制度因素引入经济分析中来解释经济变迁,建构了新制度经济学的制度变迁理论。同时,经济学家已经从经济学的方法和角度切入政治领域。其主要论点是:政治发展的动力源自制度变迁的需求。新制度经济学用成本——效益的经济学视角来分析制度变迁。“制度变迁在大多数情况下,仅仅指某个特定制度安排的变迁(结构中的其他制度安排不变),而不是使整个结构中每个制度安排的变迁。”,政治制度发展是一个制度平衡——不平衡——平衡的过程。制度的平衡是一种暂时和局部的平衡,是一种理想状态,制度的不平衡反而是制度的常态,变迁从制度出现不平衡开始,经过制度创新,实现制度的再次平衡。“平衡——不平衡——平衡”反复循环,构成制度变迁的过程。此外,在制度变迁中还存在“路径依赖”。路径依赖指的是一种制度一旦形成,便具有一种自我捍卫和强化的功能,不管是否有效,都会在一定时期内持续存在,就好像进入一种特定的“路径”,制度变迁只能按照这种路径走下去。所以,历史是至关重要的,“人们过去做出的选择决定了其现在可能选择。”所以,“政治发展不是不顾自身传统的发展,而是基于各国历史传统、社会文化状况的基础上,有利于各国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的发展……正确的做法应该是正视各国各自的传统,以传统为基础,以普世的自由民主宪政制度为目标,创造性地走出各国自己的政治发展之路。”(四)世纪20世纪40年代社会的民主化:“第三波”的发现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范围内民主化浪潮兴起。对此,西方的一些学者将其称之为近代以来的第三次民主化浪潮(简称“第三波”)。亨廷顿也迅速转向,从而成为“第三波”理论的代表人物,其主要观点是:近代以来世界范围内出现三次民主化浪潮。第一波民主化是在1828—1926年,即近代以来的资本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形成和现代资本主义民主确立时期。他认为,在这一个时期,世界上有33个国家建立了民主制度,这中间在20世纪20年代和30年代发生了第一次回潮。第二次民主化浪潮是在1943—1962年,即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约有40个国家建立了民主制度,而在1958-1975年发生的第二次回潮。第三次民主化的浪潮就是1974年从南欧开始的世界民主运动,这次民主化浪潮一直延续到20世纪末21世纪初,并演变成了一种全球性的浪潮,约有30个国家从威权主义转向了民主政治。对于“第三波”产生的原因,亨廷顿认为主要有五个方面的因素:(1)民主价值普遍被世界接受。(2)20世纪60年代全球性经济增长。(3)西方民主政治文化的影响和天主教会向民主的转化。(4)外部势力的渗透和干涉。(5)“滚雪球”或示范效应。关于“第三波”的过程和特征。总体上看,民主化的实现过程可以有三种:一是变革,是指民主化过程中政府内部掌握权力的力量主导了民主化的改革;二是置换,是指通过强力手段使反对民主化的政府力量削弱,直到崩溃,或被推翻;三是转移,是指民主化的进程由政府和民主派采取的联合行动来进行。三、经济的社会形态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史的过程客观的说西方政治发展理论及其演变过程中,不乏真知灼见,但从总体上看,它是非科学的,根本原因就在于西方政治发展理论的哲学支点自觉的或不自觉的都是建立在唯心主义基础之上,缺乏唯物主义理论的指导。而马克思指出:“我的观点是把经济的社会形态的发展理解为一种自然史的过程”马克思认为:生产实践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人们在生产实践中构成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的决定力量,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的性质和发展要求,当既有的生产关系不能促进生产力发展时,就要被新的生产关系所取代,随着作为生产关系总和的经济基础的变化,政治和意识形态等上层建筑也要发生变化,在生产力决定作用下发生的这一切变化,就构成了人类社会的历史。总之,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由于西方的政治发展理论存在这个致命的缺欠——缺乏唯物史观指导。所以,它的理论体系及其演变过程无疑是非科学的,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传统与现代、发展与落后的两分法从西方政治发展理论的演变过程上看,其理论建构似乎越来越接近发展中国家的实情,但其背后的价值观无疑是高度一致的,那就是西方中心主义。具体表现为:政治发展被定义为政治形态从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或者从传统阶段向现代阶段的变迁过程。这个方向和目标想当然的认为就是西方现代政治体系,然而,许多新兴国家的经历表明,政治发展并不是按照一个特定的顺序进行的,政治发展的目标也往往是在发展中国家特定时期和特定文化背景下政治选择的结果,因而具有多元性和开放性。传统与现代、发展与落后的两分法以及这种两分法在政治发展理论中的运用也引起多方面的理论问题。“现代”概念常常被当作“西方”的同义词,“现代”似乎天生就具有价值上的优先性,大部分政治发展的研究结论是建立在西欧和美国的历史经验基础之上,与发展中国家当前的现实情景与经验并不相关。而萨姆吉则通过对一些非西方的国家本土制度的研究发现,被西方一些人认为“传统”的制度,有一部分已经自身转变成某种现代化制度,这些经验可能提供了一种本土化的转型方式,一种可以替代西方式发展模式的、而不是苍白无力的一味模仿的、从传统性向现代性转型的另一类模式。事实上,第三世界大部分国家的发展所面临的历史条件和时机已经大不相同,所有西方的教训和经验在这些地区的试验,几乎都得从根本上重新进行解释。(二)冲突发生的原因其在分析工具上的非科学性主要表现在对发展中国家的政治变迁分析虽然在局部领域分析较为深刻,如制度变迁理论,应该说已经走向了唯物史观的科学解释了,但从总体上看始终停留在现象层面,例如亨廷顿对于社会冲突的分析就是非常表面化的。他认为:“现代社会激起传统团体之间、传统与现代团体之间以及现代团体彼此之间的冲突。受西方教育的新精英与拥有世系地位的传统精英发生冲突,在新精英当中,政客与行政官吏、知识分子与军人、劳工领袖与工厂老板,亦时时在明争暗斗之中。有时候,这些冲突更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