涤纶黑色织物后整理多功能整理的可行性分析_第1页
涤纶黑色织物后整理多功能整理的可行性分析_第2页
涤纶黑色织物后整理多功能整理的可行性分析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涤纶黑色织物后整理多功能整理的可行性分析

1织物染色色牢度硬直、抗碱、良好的染色强度是丝绸的优点。易产生静电、吸入细菌、轻敲、染色深度差是丝绸的缺点。多数情况下,黑色涤纶织物染色结束后检测其各项牢度时,水洗牢度、摩擦牢度、升华牢度和日晒牢度均为合格。但是,经过后整理加工以后,上述各项牢度都可能会大幅下降。因此,研究后整理加工对涤纶黑色织物染色牢度的影响,很有必要。如果后整理时能在保持织物染色牢度的同时兼顾产品的舒适性、工艺的简便性和整理效果的持久性,则可赋予产品更多特性。2一般整理和加工丝绸2.1整理织物的性能测试柔软整理是改善涤纶织物手感最常用的方法之一。涤纶机织物的柔软整理大多通过定形前浸轧柔软剂完成,涤纶绒类针织物也可在染缸内通过浸渍循环完成柔软加工。常用的柔软剂种类很多,最常用的就是有机硅柔软剂。如果柔软整理时还能改善织物的吸湿性或增深性,则可达到多功能整理的目的。参照FBW04003标准用如图1所示的测试仪用滑爽性和柔软性表示柔软剂的基本性能。织物规格为333dtex涤纶DTY低弹丝平纹黑色箱包布,整理条件如下:柔软整理剂8g/L,二浸二轧,轧点压强0.35MPa,焙烘温度180℃,时间为120s。检测滑爽性的试样尺寸为2.5cm×15cm,经纬各5条。实验结果取平均值。将被测织物平贴于平台表面和压板底面,使被测织物相对。固定实验仪器的斜面端,让压板刻度归“0”。慢慢抬起装置的直角后端,至压板开始滑动时,测量斜面端与水平桌面的夹角θ,5只试样每次数值的平均值为该试样的一次读数,则织物的静摩擦系数μ=tgθ,静摩擦系数数值越大,试样滑爽程度越低。检测柔软性的试样尺寸为试样尺寸为2.5cm×15cm,经纬各5条。实验结果取5条的平均值。测试仪器的平台一侧有标尺,可测量试样伸出长度。测得的数值越大,试样的硬挺度越大;数值越小,试样柔软性越大。表1中给出了不同有机硅柔软剂对涤纶特黑机织物的手感、吸湿性和增深性的影响。序参照FZ/T01071标准测试30min之内液体在试样上爬升的高度,可以表示试样的吸湿能力。试样尺寸为25mm×300mm。织物的表面深度值K/S的变化可以描述织物颜色的变化,测量仪器为DatacolorSF-600X型测色仪。在比较织物深度变化时,仅仅以连续曲线的最大值(580nm处)的一组数据为例来加以说明。表1数据说明,选择亲水性柔软剂不仅可以明显改善涤纶特黑织物的手感,还可以明显改善织物的吸湿性,增加织物的深度。选择这样的整理剂对涤纶特黑机织物进行柔软整理可以明显地提升涤纶织物的附加值。利用具有优良性能的一种整理剂可明显改善涤纶织物多种性能,这样的整理可算作对涤纶织物的多功能整理或联合整理。2.2织物吸湿性能测试用吸湿整理剂对涤纶特黑织物进行吸湿整理,整理后织物的各项性能发生变化。具体数据见表2。织物规格与整理工艺条件同表1,织物的吸湿性测试、柔软性测试和增深性测试亦同表1。织物吸水速度测定方法如下:用吸管滴一滴水在织物上,测试水滴完全扩散后的直径。试样尺寸一般为10cm×10cm。涤纶织物的吸湿整理当然以提高和改善织物的吸水性能为主要目的。在考量织物毛效的同时,也可通过测量水滴在织物表面的扩散直径来鉴别吸湿整理剂的整理效果。在吸湿整理的同时还可以改善织物的手感,提高特黑织物的表面深度。2.3织物k/s值通过增深剂对涤纶特黑织物进行增深整理,是黑色产品常用的整理方法之一。纤维表面折射率越小,其反射率越小。当纤维表面覆盖一层低折射率物质后,光线的反射率就降低。以涤纶织物为例,当n2为1.31左右时,R值最低。作为明度值最低的黑色纺织品,其表面深度可以用库贝尔卡-蒙克方程式表示为:式中:R——织物表面反射率;K——不透明体的吸收系数;S——不透明体的散射系数。特黑涤纶织物增深前后在不同波长下的K/S值如表3所示。表中所用的增深剂为涤纶专用增深剂。织物规格同表2,整理条件如下:增深整理剂4g/L,二浸二轧,轧点压强0.35MPa,焙烘温度180℃,时间120s。10通过对比表3的数据也可以清楚地看到:在410nm到700nm之间,增深整理后织物在相同波长下的K/S值均明显高于未增深产品,在580nm处达到最大值。K/S在何处出现最大值主要与织物的染色配方有关。通过在涤纶黑色机织物表面覆盖低折射物质的整理方法来提高织物的表面深度,种类很多。用WZS-1型阿贝折光仪测得有机氟的折射率(nD20)为1.38,有机硅的折射率为1.43,所以在防水整理和柔软整理时,都可以提高涤纶特黑织物的表面深度。表4中列出了增深整理剂对涤纶织物其它性能的影响。表中列出的对比样为国产的涤纶增深整理剂。增深前后表面深度的变化仍取580nm处的数据。表4数据说明,涤纶黑色织物增深整理可较好地改善成品手感的柔软性和滑爽性。如果客户提出增深整理后织物的手感不够理想,可以通过在增深整理剂中添加适当的柔软剂来调整织物的手感。2.4抗静电性和材料上的条件差与吸湿整理的基本原理类似,聚醚酯类抗静电剂的分子结构中也须具有与涤纶相似的结构,可与涤纶共熔共晶,以体现良好的耐久性。表5中给出了此类整理剂对黑色涤纶织物进行抗静电整理后对织物其它性能的影响。织物规格同表2,试样尺寸为4cm×8cm,测试样放置在相对湿度为30%~40%、温度为20±2℃的大气条件下调湿平衡3h后用感应式静电测试仪测试半衰期。半衰期越小,抗静电效果越好。整理工艺条件如下:整理剂3g/L,pH=4,两浸两轧,110℃预烘60s,165℃焙烘90s。抗静电整理前后织物的表面深度值K/S也发生了变化。经抗静电整理后有增深效果,是因为涤纶纤维本身折射率高,而该聚醚酯类抗静电剂用WZS-1型阿贝折光仪测得的折射率(nD20)为1.54,因此整理后,在织物表面形成了一层低折射率的树脂薄膜,从而改变了射入纤维的光的折射率,相应地降低了染色涤纶织物的折射率,使颜色变深。表5数据表明,抗静电整理对织物的柔软性影响不大。3工艺条件对整理效果的影响黑色涤纶织物在讨论涤纶织物整理工艺时必须考虑到分散染料的热迁移性。由于分散染料中的分散剂大多为阴离子型,所以,阳离子型整理剂对分散染料的热迁移性影响较明显。分散染料本身的结构对其热迁移性的影响是最直接的。染色工艺流程和工艺条件的选择对涤纶特黑织物的后整理效果也具有明显影响。整理加工时,还必须考虑整理的配方、整理时的轧车压力、定形速度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