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北京市清华大学附属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期末复习试题1.划去错音。哗(huāhuá)然
燕(yānyàn)赵
恐吓(hèxià)
晃(huànɡhuǎnɡ)眼湖泊(pōbó)
阔绰(chāochuò)
薄(báobó)礼
供(ɡònɡɡōnɡ)给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尝识
桅杆
胸有成竹
磨拳擦掌 B.瞄准
船梢
跃跃欲试
出谋画策C.象貌
遮掩
风平浪静
心惊胆战 D.屏障
阻挡
手疾眼快
一针见血3.下列句子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三十年来,社会沧桑巨变,回到阔别已久的家乡,他百感交集。B.看着小明的大花脸,同学们都忍俊不禁。C.整顿旅游市场是为了避免游客在参差不齐的旅游信息中上当受骗。D.尽管这游戏已经过时,可有些年轻人却依然乐此不疲。4.下列诗句表达的思想感情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A.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B.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C.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D.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是(
)A.下课了,爸爸陆续来接我。B.在公园里,他看到了鲜花和花香。C.小明和小东都是好孩子,他还被评为优秀少先队员。D.菜园里种了许多蔬菜,有土豆、黄瓜、西红柿和茄子等。6.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B.我不知道今天到底会不会下雨?C.他站起来问:“老师,‘有条不紊’的‘紊’是什么意思?”D.“我会把事情处理好的,放心吧!”他拍着胸脯说。7.排列下面句子的顺序,使语意连贯。正确的顺序是(
)①此时,人们才会相信,动物更有种为人类所不理解的无声的哀怨。②但是直到真的看到了动物的泪水,我才相信动物也人一样,它们也有悲伤,更有痛苦。③只是因为它们没有语言,或者是人类还不能破译它们的语言,所以,当人们看到动物的泪水时,才会感到惊愕。④本来,我以为泪水只为人类专有,而动物因没有感情,它们也就没有泪水。⑤第一次看到动物的眼泪,我几乎被那一滴泪惊呆了。A.⑤④②③① B.⑤③④②① C.④⑤③②① D.②③①⑤④8.金牌小导游。(按照下面的要求写一段导游解说词)学校来了客人,想请你介绍校园里有代表性的地方;亲友到你家做客,想向你了解周边的环境…选释一个你熟悉的情境,做一名小导游吧!要求:1按照一定的顺序讲述。2.要有开头语和结束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9.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汉字已经有三四千年的历史,______是目前所能见到的最早的成熟汉字。我最喜欢书法家______,他擅长书写______(字体)。(2)本学期,我认识了各种各样的人物,如______的方志敏、______的刷子李、______的祥子、______的刘伯承等。(3)通过本学期的学习,我明白了很多道理:《自相矛盾》让我懂得了______;《田忌赛马》让我明白了______;《手指》让我领悟了______。10.请根据课内积累填空。(1)《村晚》中的“_______,_______。”这两句诗生动地表现出了牧童的调皮天真和悠闲自在。(2)在《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中,“即从巴峡穿巫峡,____。”是诗人的想象;朗读这两句诗时语速应____(轻快缓慢),以表达诗人还乡的迫切心情。(3)《从军行》中,“青海长云暗雪山,_____。”这两句勾勒出了戍边将士战斗、生活的环境。(4)“其人弗能应也”是因为他之前所说的“_____”和“_____”前后矛盾。阅读短文,完成练习。人类健康的“杀手”——大气污染【材料一】大气污染通常是指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过程引起某些物质进入大气中,呈现出足够的浓度,达到足够的时间,并因此危害了人体健康和自然环境的现象。大气污染危害人体健康的途径有三条,即吸入污染空气、表面皮肤接触污染空气和食入含有大气污染物的食物。大气污染除了会引起呼吸道和肺部疾病外,还会对心血管系统、肝等产生危害,严重的甚至能夺去人的生命。人类不合理的生产和生活活动,对大气造成的污染极为严重。科学家们发现,至少有一百种大气污染物对环境造成危害,包括许多有毒、有害物质。据统计,全世界每年排放二氧化硫1.5亿多吨、二氧化碳2亿多吨、悬浮颗粒物23亿多吨和氮氧化物6900多万吨。【材料二】利用空气质量指数(简称AQI)可以直观地评价大气环境的质量状况。空气质量指数为0-100时,普通人群的健康不受影响。空气质量指数(AQI)分级表AQI数值0-5051-100101-150151-200201-300300以上AQI级别ⅠⅡⅢⅣⅤⅥ质量状况优良好轻度污染中度污染重度污染严重污染37.以上两则材料最主要是为了说明(
)A.评价大气环境质量的方法。 B.大气污染危害人体健康的途径。C.大气污染对人类健康的影响和危害。 D.产生大气污染的原因。12、根据材料一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画“×。(1)表面皮肤接触污染空气是大气污染危害人体健康的途径之一。()(2)空气质量指数(AQI)为213时,质量状况为Ⅵ级,重度污染。()(3)当空气质量在Ⅰ-Ⅱ级时,大多数人群可开展正常的户外活动。()(4)科学家们发现,对环境造成危害的大气污染物只有一百种。()13、【材料一】划横线的句子中加点字“多”反复出现,可以去掉吗?说说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清新、洁净的空气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如今大气污染日益严重,你能就治理大气污染提出两条合理建议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文言文阅读。自相矛盾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15、加点词语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誉之曰(称赞) B.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你)C.于物无不陷也(穿透) D.或曰(或者)16、请用“/”标出句子的停顿处并写出它的意思。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断4处)这句话的意思是:______17、楚人自认为他的矛______,他的盾______,“其人弗能应也”的原因是______。(前两空用原文语句)18、如果你是这位楚国人,该如何推销自己的“矛”和“盾”呢?______19、“自相矛盾”已演变成一个成语,现在常用来比喻什么?现实生活中,你见过类似这样的人吗?请举例说明。______阅读短文,完成练习。荷包蛋一天早晨,父亲做了两碗荷包蛋面条。一碗蛋卧在上边,一碗上边无蛋。端上桌,父亲问儿子:“吃哪一碗?”“有蛋的那碗!”儿子指着卧蛋的那碗。“让爸吃那碗有蛋的吧!”父亲说,“孔融7岁能让梨,你10岁啦,该让蛋吧!”“孔融是孔融,我是我——不让!”儿子态度坚决。“真不让?”“真不让!”儿子一口就把蛋给咬了一半。“不后悔?”“不后悔!”儿子又一口,把蛋吞了下去。待儿子吃完,父亲开始吃。当然,父亲碗里藏了两个荷包蛋,儿子看得分明。“记住:想占便宜的人,往往占不到便宜!”父亲指着碗里的荷包蛋告诫儿子。儿子显出一脸的无奈。第二次,那是个星期天的上午,父亲又做了两碗荷包蛋面条。一碗蛋卧在上边,一碗上边无蛋。端上桌,问儿子:“吃哪碗?”“孔融让梨,我让蛋!”儿子笑着端起了无蛋的那碗。“不后悔?”“不后悔!”儿子说得坚决。儿子吃到底,也不见一个蛋。父亲的碗里,上卧一个,下藏一个,儿子看得分明。“记住,想占便宜的人,可能要吃亏!”父亲指着蛋教训儿子说。第三次,父亲又做了两碗荷包蛋面条,还是一碗蛋卧在上边,一碗上边无蛋。”父亲问儿子:“吃哪碗?”“孔融让梨,儿子让面——爸爸您是大人,您先吃!”儿子手一挥做“绅士”状。“那就不客气啦!”父亲端过上边卧蛋的那碗,儿子发现了自己碗里面也藏着卧的荷包蛋。“不想占便宜的人,生活也不会让他吃亏!”父亲意味深长地对儿子说。20、按要求填空。“卧”读作______________,它的部首是_____________,第三画是__________,我知道含有“卧”字的成语有___________________。21、文写了三次吃荷包蛋面条,主要运用了____________描写展开,结构相同,分别都是:做面→()→()→总结。22、请在文中用“”勾画出最能提示主旨的句子。23、父亲借用“孔融让梨”的典故意图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24、父亲三次总结性的语音之间有着递进关系,文中能显示这种关系的词语依次是告该、___________、_________,这表达了父亲对儿子____的之情。25.写作。生活中处处充满温暖:团结友爱的班集体是温暖的,温馨和睦的家庭是温暖的,和谐友爱的社会是温暖的……请你以“温暖”为题写一篇记叙文,通过对一件具体事情的记述表达你的真情实感。【参考答案】1.huā
yàn
xià
huànɡbó
chāo
báo
ɡònɡ【详解】本题考查的是根据词语选择正确拼音的能力,根据词语选择拼音是学生学习语文的最基本能力,读音要正确标准,要注意一字多音的现象。本题要将不正确的读音划去。“哗”为多音字,在“哗然”中读音为huá;还可以读作huā,哗啦啦。“燕”为多音字,在“燕赵”中读音为yān;还可以读作yàn,燕子。“吓”为多音字,在“恐吓”中读音为hè;还可以读作xià,吓唬。“晃”为多音字,在“晃眼”中读音为huǎnɡ;还可以读作huànɡ,摇晃。“泊”为多音字,在“湖泊”中读音为pō;还可以读作bó,停泊。“绰”为多音字,在“阔绰”中读音为chuò;还可以读作chāo,绰起。“薄”为多音字,在“薄礼”中读音为bó;还可以读作báo,薄饼。“供”为多音字,在“供给”中读音为gōng;还可以读作ɡònɡ,供货。2.D解析:D本题考查学生的字形积累与运用。A:“尝识”应为“常识”;“磨拳擦掌”应改成“摩拳擦掌”;B:“船梢”应为“船艄”;“出谋画策”应改成“出谋划策”;C:“象貌”应改成“相貌”;D:正确。3.C解析:C本题考查词语的使用是否恰当。C项词语使用不恰当,“参差不齐”的意思是形容水平不一或很不整齐。在本题中形容旅游信息不恰当。4.A解析:A本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A.“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出自唐代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意思是:回头看妻子和孩子哪还有一点的忧伤,胡乱地卷起诗书欣喜若狂。诗句抒发诗人无法抑制的胜利喜悦与还乡快意。B.“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出自唐代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意思是:孤船帆影渐渐消失在碧空尽头,只看见滚滚长江向天际奔流。诗人巧妙地将依依惜别的深情寄托在对自然景物的动态描写之中,将情与景完全交融在一起了,真正做到了含吐不露而余味无穷。C.“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出自宋代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意思是:中原人民在胡人压迫下眼泪已流尽,他们盼望王师北伐盼了一年又一年。诗人极写北地遗民的苦望,实际上是在表露自己心头的失望。诗人为遗民呼号,目的还是想引起南宋当国者的警觉,激起他们的恢复之志。D.“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出自唐代王之涣的《凉州词二首·其一》,意思是:何必用羌笛吹起那哀怨的《杨柳曲》去埋怨春光迟迟不来呢,原来玉门关一带春风是吹不到的啊!诗人委婉地表达了对皇帝不顾及戍守玉门关边塞士兵的生死,不能体恤边塞士兵的抱怨之情。根据意思可知,A选项中诗句表达的情感与其他三项不同。5.D解析:D【详解】A同音字用错,他座(坐)在坐(座)位上。B搭配不当,在“花香”前加“闻到”。C“他”知道不明,改为“他们”。D正确。6.B解析:B【详解】本题考查了学生对于标点符号的辨析与应用,认真分析所给句子在内容、结构、用词等方面的特点,根据对标点知识的学习进行选择。学生在平时的阅读与写作中要注意标点的应用。解答本题时,注意熟记分号、冒号、引号、括号、叹号、问号的用法,重点注意句子中分层时逗号、顿号、分号的综台运用,以及引号和冒号的综合应用。还要根据语句关系判断标点运用是否正确。A本题句子“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中,一句话没说完用逗号;表示句子并列关系的分句,用分号隔开。故本题标点符号使用正确。B本题句子“我不知道今天到底会不会下雨”中虽然有疑问词“会不会”,但整个句子不是疑问句,而是陈述句,应将句末的问号改为句号。故本题标点符号使用错误。C本题句子说话人在前,说的话要用双引号引起来。说的话里面有举例引用时,则要用单引号。句子是疑问句,句末要用问号。故本题标点符号使用正确。D本题句子说话人在后,则前面表示说的话,要用双引号引起来。故本题标点符号引用正确。综上,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一项是:B。7.A解析:A【详解】考查了句子排序,要求学生根据隐含的信息,将几个打乱顺序的语句重新排序,从而使文段表达流畅,完整通顺。通读整个文段可知,文章的内容是围绕动物的眼泪展开叙述的,由此可确定第五句是首句;第四句抓住关键词“本来”,再结合第五句内容,可确定第四句是紧承第五句的;第二句抓住关键词“但是”,再看内容紧承第四句的,所以确定第二句在第四句之后;第三句抓住关键词“只是因为”,再看第二句的“但是”,由此可确定第三句在第二句之后;第一句看关键词“此时”,关键是“此”,“此”所指代的内容是近指,是指前面所说的看到的动物眼泪,可确定为最后一句。8.示例:
大家好!我是三小的一名小小导游员,我叫庞小。今天由我带领大家去参观我们的学校——调兵山市第三小掌。希望我的介绍能给大家带来轻松和快乐。我们学校位于调兵山市中央大街中段。占地面积2万多平米。2博色彩明快的教学楼南北并立,有学生一千三百多人,九十八名教师三十三个教学班,他们是朝气蓬勃、团结向上的售体。
现在我将带领大家参现我们的南楼,南楼分四个楼层一层是我们学校的幼儿园一二四层分别是一年三年四年三个年级部,我们学校注重学生特长的培养,瞧,走廊版画就是我校学生的美术作品,看出我们学生的美术功底,南楼还有三个光盘播放室,一个卫塑接收室,看,平时我们学生就要到这里上课,老师利用理程资源向大家展示丰富多彩的内容,同学们非常喜欢这样,看,这是我们学校的微机教室,平时各班同学有课便会来到这里,学习有关电脑知识,与现代技术靠近。
下面我将带大家参观我们的北楼,北楼的走廊更具有特色,有中外名家屏板和世界一流大学的根况,从中可以看出学校头了我们的健康成长,花费了许多心思,从小让我们树立远大志向。看,这张书法家竹石圈竹子细挺有韧性,因为竹子虚心自强生而有节,就像我们三小人一样谦虚向上,更具有生力。【详解】本题运用导游词拟写法,导游词是导游引导游客游览观光的讲解词。导游词一般由三部分组成:一、习惯用语。即游览前的“欢迎词”、游览结束时的“欢送词”等。二、整体介绍。用概述法介绍景点,帮助游客从宏观上了解景点,引发游客兴趣。三、重点讲解。即对主要游览内容的详细讲述(简短的导游词可略写或不写)。导游词的语言是一种具有丰富表现力、生动形象的口头语言,要注意多用日常用语和浅显易懂的书面语,要多用短句,以便讲起来顺口,听起来轻松。此题要拟写介绍校园的导游词,应包括游览前的“欢迎词”、对校园的整体介绍(重在突出主要景点)等。语言力求浅显易懂、生动形象。9.
甲骨文
王羲之
行书
矜持不苟
技艺高超
朴实健壮
意志刚强
前后的言行要保持一致
不论做什么事都要细致观察,好好分析,运用智慧打破常规,扬长避短,才会想出好办法而获得成功
团结就是力量【详解】本题考查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汉字已经有三四千年的历史,在漫长的发展演变过程中,字体发生了很大变化。汉字中最为典型的五种字体有甲骨文,金书,小篆,隶书,楷书。现存最早的汉字是约公元前1300年殷商时期的甲骨文,稍后出现了金文,西周时演变成大篆,再到秦朝的小篆统一六国文字,秦末出现隶书,西汉出现草书,东汉出现楷书和行书。著名的书法家有:①王羲之,是东晋时期著名书法家,有“书圣”之称,其所作的《兰亭序》(又名《兰亭集序》)被历代书法名家力公认天下第一行书,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②颜真卿,字清臣,小名羡门子,唐代著名书法家。与赵孟頫、柳公权、欧阳询并称为“楷书四大家”。③柳公权,字诚悬,唐朝中期著名书法家、诗人,兵部尚书柳公绰之弟。柳公权以楷体著称,起初学王羲之的书法,后来吸取了颜真卿与欧阳询的长处,创造出自己的风格,字体以骨力劲健气韵流畅见长,与颜真卿有“颜筋柳骨”之称。并且与欧阳询、颜真卿、赵孟頫并称“楷书四大家”。(2)课文《清贫》用简洁朴实的语言,叙述了方志敏被俘后国民党士兵搜身时的情景,表现了共产党人坚定的革命信念和矜持不苟、舍己为公的高尚的革命情操。课文《刷子李》以“刷子李”刷墙的高超技艺为话题,借一件极富戏剧性的小事窥见人物的大本领、大智慧,表达了作者对奇人“刷子李”的肯定和由衷的赞叹,告诉我们手艺人必须有真本事,真本事是精益求精、勤学苦练得来的,只有有了真本事,才能有自己的尊严的道理。课文《他像一棵挺脱的树》通过对人物装束、体态、相貌的刻画,展现了一个健壮、朴实、充满生机的祥子。课文《军神》主要讲述了刘伯承到一家外国诊所做眼部手术,拒绝使用麻醉剂,为他做手术的外国医生沃克称他为“军神”的故事,表现了刘伯承钢铁般的意志,表达了作者对刘伯承的敬佩和赞扬的感情。(3)课文《自相矛盾》通过讲述楚人卖盾和矛的故事,告诉我们做任何事都要实事求是,不要言过其实,自相矛盾。课文《田忌赛马》讲述的是齐国大将田忌和齐威王赛马,在孙膑的帮助下转败为胜的故事,赞美了孙膑足智多谋,敢于打破常规,扬长避短的优秀品质。告诉我们不论做什么事都要细致观察,好好分析,运用智慧打破常规,扬长避短,才会想出好办法,采用恰当的方法就能成功。课文《手指》以风趣幽默的语言具体描写五根手指各自不同的姿态和性格,阐明了“团结就是力量”的道理。10.
牧童归去横牛背
短笛无腔信口吹
便下襄阳向洛阳
轻快
孤城遥望玉门关
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
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详解】本题考查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雷震的《村晚》,全诗为: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意思是那小牧童横骑在牛背上,缓缓地把家还。拿着一支短笛,随口吹着,也没有固定的声腔。(2)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全诗为: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意思是我的心魂早已高飞,就从巴峡穿过巫峡,再到襄阳直奔洛阳。朗读这两句诗时语速应轻快,以表达诗人还乡的迫切心情。(3)王昌龄的《从军行》,全诗为: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意思是青海湖上乌云密布,连绵雪山一片黯淡。边塞古城,玉门雄关,远隔千里,遥遥相望。(4)出自文言文《自相矛盾》,全文为: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译文:有一个楚国人,既卖盾又卖矛。他夸耀自己的盾,说:“我的盾坚固无比,没有什么东西能够穿透它。”又夸耀自己的矛,说:“我的矛锋利极了,任何坚固的东西都穿得透。”有人问他:“如果用您的矛刺您的盾,结果会怎么样呢?”那人张口结舌,一句话也回答不上来。什么都不能刺穿的盾与什么都能刺穿的矛,不可能同时存在于这个世界上。“其人弗能应也”是因为他之前所说的“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和“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前后矛盾。C解析:11、C12、
√
×
√
×13、不可以去掉。因为“多”表示数据可能还超出,这体现了说明文的准确性。14、工厂废气的排放、汽车尾气的排放都会对大气造成污染。我们绿色出行,减少汽车尾气排放。同时工厂要节能减排,减少工厂废气的排放。【解析】11、本题主要考查对材料的概括能力。从“大气污染通常是指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过程引起某些物质进入大气中,呈现出足够的浓度,达到足够的时间,并因此危害了人体健康和自然环境的现象。”“人类不合理的生产和生活活动,对大气造成的污染极为严重。”和“利用空气质量指数(简称AQI)可以直观地评价大气环境的质量状况。空气质量指数为0-100时,普通人群的健康不受影响。”可知,两则材料主要写大气污染对人类健康的影响和危害。12、本题主要考查对内容的理解。(1)从“大气污染危害人体健康的途径有三条,即吸入污染空气、表面皮肤接触污染空气和食入含有大气污染物的食物。”可知,表面皮肤接触污染空气是大气污染危害人体健康的途径之一。说法正确。(2)从“空气质量指数(AQI)分级表”可知,AQI数值201-300,AQI级别Ⅴ,才是重度污染。(3)从“空气质量指数(AQI)分级表”可知,当空气质量在Ⅰ-Ⅱ级时,空气良好,大多数人群可开展正常的户外活动。(4)从“人类不合理的生产和生活活动,对大气造成的污染极为严重。科学家们发现,至少有一百种大气污染物对环境造成危害,包括许多有毒、有害物质。”可知,科学家们发现,对环境造成危害的大气污染物不止只有一百种。13、本题主要考查对说明文的语言的理解。“据统计,全世界每年排放二氧化硫1.5亿多吨、二氧化碳2亿多吨、悬浮颗粒物23亿多吨和氮氧化物6900多万吨。”“多”指的是超出原有或应有的数目;比原来的数目有所增加(跟“少”相对),“多”反复出现,不能去掉,体现说明文的准确性。14、考查了结合短文内容提出合理化建议的能力。通过阅读可知,人类不合理的生产和生活活动,对大气造成的污染极为严重,严重危害人们的人体健康。结合自己对环保知识的了解及生活经验提出合理化的建议。如:我们绿色出行,减少汽车尾气排放。D解析:15、D16、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意思:什么都不能刺穿的盾与什么都能刺穿的矛,不可能同时存在于这个世界上。17、
于物无不陷也
物莫能陷也
因为他自己把“矛”和“盾”的功力都夸大到绝对化程度,使自己不能自圆其说,处于尴尬局面,无法回答。18、卖矛的时候,可将自己的矛和一个质量不如自己的矛加以比较,卖盾的时候,用同样的方法加以比较,这样既可以证明自己的矛的锋利,也能证明自己的盾坚固。19、比喻自己说话做事前后抵触。刚刚还在劝别人要守信,自己却不完成承诺别人的事。【分析】译文:楚国有个卖矛又卖盾的人,他首先夸耀自己的盾,说:“我的盾很坚固,无论什么矛都无法穿破它!”然后,他又夸耀自己的矛说:“我的矛很锐利,无论用什么盾都不能不被它穿破!”有人问他:“如果用你的矛去刺你的盾,会怎样?”,那个人被问的哑口无言。什么矛都刺不穿的盾和什么东西都能刺穿的矛,不能同时出现。15、该题考查的是对词语含义的正确理解。要学会掌握理解其中的重要的字,就容易理解整个词语的意思了,还要注意平时的积累。或曰:有人问他。或:有人。16、本题考查学生对朗读节奏和句子的理解。“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的意思是什么矛都刺不穿的盾和什么东西都能刺穿的矛,不能同时出现。故正确的句子停顿为: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17、本题考查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结合“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可知,因为他把自己的矛和盾都夸大到了一个绝对的程度,前后矛盾,使自己不能自圆其说。18、本题考查了学生的表达能力。结合自己的想法完成,言之成理即可,但要避免“自相矛盾”。示例:卖矛的时候,可将自己的矛和一个质量不如自己的矛加以比较,卖盾的时候,用同样的方法加以比较,这样既可以证明自己的矛的锋利,也能证明自己的盾坚固。19、本题考查了对寓言故事包含的道理的理解。这则寓言讲的是一个楚国人同时夸耀自己的矛和盾,因为互相抵触而不能自圆其说而被世人笑话的故事。这则寓言告诉了我们说话、办事要实事求是,不要言过其实,自相矛盾。后用“自相矛盾”比喻自己说话做事前后抵触。写一个生活中自相矛盾的例子即可。20、
wò
卜
横折
卧虎藏龙21、
语言
挑面
吃面22、不想占便宜的人,生活也不会让他吃亏!23、目的是教育孩子懂得谦让、礼貌、尊重他人。24、
教训
意味深长
关爱【解析】20、本题考查了字词。“卧”读作“wò”,它的部首是“卜”,第三画是“横折”,我知道含有“卧”字的成语有“卧虎藏龙”。21、本题考查了对文章表现手法的理解。“一天早晨,父亲做了两碗荷包蛋面条。”“第二次,那是个星期天的上午,父亲又做了两碗荷包蛋面条。”“第三次,父亲又做了两碗荷包蛋面条”可知本文描写了三次吃荷包蛋;结合“有蛋的那碗!”“孔融7岁能让梨,你10岁啦,该让蛋吧!”“孔融让梨,我让蛋!”……语句可知,在描写中主要通过父子的对话,运用了语言描写展开,每一次都是父亲先做面,然后让儿子挑面,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山茶油订购合同协议书
- 道路共建协议书
- 邵昕离婚协议书
- 美伊退出协议书
- 酒店受伤协议书
- 酒店分成协议书
- 维护婚姻协议书
- 注册类人员引荐协议书
- 良田流转协议书
- 矿石交易协议书
- (完整版)英语四级词汇表
- 广告费合同模板
- 第五单元 探索1 互联网安全风险及其产生原因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苏科版(2023)初中信息科技七年级下册
- 广西壮族自治区2024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历史试题(含答案)
- 心理健康专题课件25心理健康
- 口腔癌护理个案
- 【生物】鱼课件+2024-2025学年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 文化行业标准 WH-T 92-2021 临时搭建演出场所舞台、看台安全监督检验规范
- 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22年版)
- NB-T+31010-2019陆上风电场工程概算定额
- DZ∕T 0450-2023 地质灾害监测数据通信技术要求(正式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