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1.2开题报告格式及范文_第1页
611.2开题报告格式及范文_第2页
611.2开题报告格式及范文_第3页
611.2开题报告格式及范文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开题报告格式及范文一、格式要求:本报告原则上为3页,最多不得超过4页。填写时请使用小四号字体,单倍行距。注意填写完毕后调整格式,不要把原来的格式破坏了,另外注意美观。打印的时候可以让打印室的帮助调整一下。二、如何写作“选题背景和意义”:选题背景一般指这一问题在实践界或理论界中大致处于何种地位。意义指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作出怎样的积极贡献。三、如何写作“文献综述”:文献综述要求为1000字以上,但尽量不要超过1500字。文献综述的主要内容为本内容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包含主体和总结两大部分)及写作本论文所阅读的参考文献。文献综述的写法:A.主体部分的写法:其内容为归纳前人在本论文指向的问题上做出了什么样的成果。它是综述的核心部分,其写法多样,大致有以下几种方式:1.按年代顺序综述。比如某一问题80年代大家如果认为,90年代大家如何认为,21世纪大家如何认为。2.按问题进行综述。比如本文涉及的问题涉及ABCD四个方面的小问题,在各个小问题上前人如何认为。3.按不同的观点进行比较综述。比如关于死刑,我们可以归纳出A保留说B废除说C折中说,或者说A肯定说B否定说C折中说4.按学者或学派进行综述。比如关于物权行为,梁彗星如何认为,孙宪宗如何认为,王利民如何认为。当然,在有把握的情况下能综合使用几种方式效果更好,下面的例文即是如此。B.总结部分。即对前人的观点进行一个非常简短的总结,提炼其优点和不足,并提出自己的见解。其篇幅为一小段即可。C.参考文献。参考文献指你在写作这篇论文中所阅读的书籍文章。注意引用文献的代表性、可靠性和科学性,尽量选择法学核心期刊上的文章或比较有影响力的专著。(详情请参阅《毕业论文讲座》)参考文献的格式情参阅《毕业论文格式说明》。参考文献不得少于10个,但不需太多,20个以下为宜。一般来说,五本左右专著,十篇左右论文比较恰当。四、如何写作“写作大纲”字数在200-300之间,必须使指导老师能够明白文章的核心思想和写作的思路,必须包含大标题和小标题,最多到达第三级标题。写作时间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比如有些同学有实习任务),但大体上应该与时间表相一致。以下为本人所写的一个范文,供大家参考。山东建筑大学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表班级姓名学号电话邮箱导师论文题目民事实体法视野下的证明责任研究选题背景和意义民事证明责任乃民事诉讼的最为基础的理论之一,在实践中许多案件中都必须明确证明责任的分配,而对于如何彻底的明确证明责任分配在理论界尚无法形成共识。如何确定证明责任在当事人之间分配对于民事审判实践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课题关键问题及难点课题关键问题:如何以实体法的角度认识证明责任难点:对证明责任的本质认识文献综述证明责任问题肇始与罗马法时代。1883年,德国法学家格尔查中首次提出主观证明责任与客观证明责任之区分。其后,德国的学者陆续提出了待证事实分类说、法律要件分类说、危险领域说、盖然性说、损害归属说等理论以解决证明责任分配问题。日本学者也以利益衡量说对这一问题试图作答。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国外证明责任理论逐渐进入我国。最高法院2001年12月推出的《证据规定》,可被视为我国证明责任研究的一个中期成果。目前,争论焦点集中在以下几点:一、证明责任分配的一般原则。《证据规定》第2条规定了当事人的主观和客观证明责任。据此,大部分学者均肯定此条为证明责任分配的一般原则。但反对的意见认为此条不过是原有民诉法法条的细化,难以称为分配原则。真正具备一定可行性的一般性分配原则,当属罗森贝克之规范说。二、证明责任分配的特殊规则。证明责任倒置,许多学者认为是对于“谁主张谁举证”的反动,但反对者则认为倒置实际上是对“正置”即对规范说的反动。《证据规则》第4条关于侵权案件的分配规范普遍被认为是倒置的表达。有学者对此提出质疑并证实了第4条并非全然规范说的倒置。而有专家学者也指出第4条乃为实现实质正义而对法律要件说进行的修正。而在第4条的基础上,有学者试图对特殊规则作出进一步的完善。三、证明责任分配的补充原则。在某些个别案件中,必须借助于法官对证明责任规范的突破方可实现实质正义,补充原则应运而生。《证据规则》第7条便规定了这一原则,在有学者看来这一条款有着积极的意义,而反对者则认为这仅仅是个“装饰”性条款。纵观以上争论,笔者认为,尽管在一定程度上依然存在前苏联学术思想和91民诉法所带来的路径依赖,但对证明责任的学术研究已经渐趋成熟。主流理论在充分吸收国外相关学说的基础上可谓已与国际接轨。然而,由此产生的一个重大弊端则是缺乏针对我国现实法制环境下证明责任分配的研究,即学术研究缺乏与我国民事实体法的联系与呼应。参考资料:专著类:[1][德]罗森贝克:《证明责任论》,庄敬华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年版[2][德]汉斯·普维庭:《证明责任问题》,吴越译,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3][意]桑德罗斯奇巴尼:《民法大全选译司法管辖权审判诉讼》,黄风译,中国政法大学1992年版[4]李浩:《民事证明责任研究》,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5]陈刚:《证明责任法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6]张卫平:《民事诉讼:关键词展开》,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7]杨荣馨主编:《民事诉讼原理》,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8]最高人民法院民事审判第一庭编:《民事诉讼证据司法解释及相关法律规范》,人民法院出版社2002年版[9]毕玉谦主编:《<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解释与适用》,中国民主与法制出版社2002年版[10]最高人民法院民事审判庭第一庭编:《民事诉讼证据司法解释的理解与适用》,人民法院出版社2002年版论文类:[11]叶自强:“举证责任倒置与分割”,《中国法学》2004年第5期[12]肖建国:“论民事举证责任分配的价值蕴涵”,《法律科学》2002年第3期[13]罗筱琦:“证明责任分配与要件事实理论――兼论我国传统民法规范的转换”,《河北法学》2006年第9期[14]翁晓斌:“论我国民事诉讼证明责任分配的一般原则”,《现代法学》2003年第8期[15]杨路、鞠晓红:“从一起合同纠纷案看民事诉讼举证责任的分配”,《法学》2003年第11期[16]李汉昌、刘田玉:“统一的诉讼举证责任”,《法学研究》2005年第2期[17]叶峰、叶自强:“推定对举证责任分担的影响”,《法学研究》2002年第3期写作大纲民事证明责任乃“民事诉讼法的脊梁”。一、民事证明责任的由来与历史(一)罗马法时期的证明责任(二)德国法上的证明责任(四)其他大陆法系国家的证明责任(四)英美法系上的证明责任二、我国关于民事证明责任的研究情况(一)我国对于民事证明责任研究的大致历史(二)我国目前对于民事证明责任的争论1.证明责任分配的一般原则2.证明责任分配的特殊规则3.证明责任分配的补充原则(三)对我国证明责任研究的总结三、民事实体法视野下的民事证明责任重构(一)从民事实体法体系出发看证明责任(二)民法各部分下的证明责任研究1.人法下的证明责任2.物法下的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