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菱雅乐器的制造与使用_第1页
大菱雅乐器的制造与使用_第2页
大菱雅乐器的制造与使用_第3页
大菱雅乐器的制造与使用_第4页
大菱雅乐器的制造与使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大菱雅乐器的制造与使用

自元朝、明朝和清朝以来,大众汽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文献中。进行实物科学仪器测试并取得实质性突破的,应数李幼平先生《大晟钟与宋代黄钟标准音高研究》。其书对现存大晟钟进行了历史学、考古学及音乐学研究,参用现代科技手段并作精密推算,基本弄清了有关大晟乐黄钟标准音高的真相。笔者在前人和时贤基础上,结合新近发现的宋人资料,对大晟雅乐乐器的制造及使用情况略作考辨。不当之处,请批评指正。一、大成福金步器(一)“宋公戌钟”的形制大晟钟铸造始于崇宁三年二月。时朝廷置“制造大乐局所”,据魏汉津“指律”铸大晟钟(《宋会要·礼》五一之二二,1552,第387册,361,但在设计、形制、纹饰上都取法当时出土的“宋公戌钟”(1)“先铸九鼎,次铸帝坐大钟,次铸四韵清声钟,次铸二十四气钟”《宋会要·乐》五之一九342,《宋史·乐志三》349。“帝坐大钟”疑即景钟,“四韵清声钟”即黄大太夹四清声钟,“二十四气钟”即正声钟12件、中声钟12件。又据《文献通考·乐考三》1161《宋史·乐志六》356载:“绍兴大乐,多用大晟所造,有编钟、镈钟、景钟。”知大晟钟分景钟、编钟、镈钟三类。1.《乐考七》明万历刘世源,清孔氏之礼时又作“君围”崇宁三年七月,景钟成《宋会要·乐》三之二四,319,宋史·乐志三,349。刘昺《乐书》载:金部有七:曰景钟。……景,大也。钟,四(西)方之声,以象厥成。惟功大者其钟大……平时弗考,风至则鸣。乐志四,350,《乐考七》,《宋史·乐志四》350)《大晟乐书》:“一曰景钟。……惟天子郊祀上帝则用之……立于宫架之中,以为君围;环以四清声钟、磬、镈钟、特磬,以为臣围;编钟、编磬以为民围。内设宝钟球玉,外为龙簴凤琴。景钟之高九尺,其数九九,实高八尺一寸。垂则为钟,仰则为鼎。鼎之大,中(终)于九斛,[九数]退藏,宝(实)八斛有一焉。”《乐考七》,《宋史·乐志五》353)按此亦见于《中兴礼书》卷一三55、《能改斋漫录》卷四、《玉海》卷一○九第945册,857、《演繁露》卷六232,文字略有异同。刘昺《乐书》:“《大晟》之制,天子亲祀圆丘,则用景钟为君围。……非亲祀,则不用君围。”350“景钟……惟天子郊祀上帝则用之。”119故景钟使用场合较为少见。考《政和五礼新仪》第647册,154-156《文献通考·乐考十三》1241《宋史·乐志四》351载亲祠宫架、大祠中祠登歌、大祠宫架之制甚详,唯独不载使用景钟情况。《东京梦华录》卷一○“驾诣郊坛行礼”条:“坛前设宫架乐,前列编钟、玉磬……又有大钟曰景钟。”P66为宣和元年十一月郊祀用乐,即有景钟的使用。2.大史部署藏,清孔多,专据自然之空,进了多个案大晟编钟分正声、中声、清声三组[《文献通考·乐考七》:“大晟乐……以十二枚为正钟,四枚为清钟焉。”《宋史·乐志四》:“宫架环列,以应十二辰;中、正之声,以应二十四气;加四清声,以应二十八宿。”。据《大晟乐书》载被改窜后的魏汉津理论(即刘昺“中、正”理论),大晟编钟分正声钟12件、中声钟12件、清声钟4件,分别由“候气”而将12件正声组钟与4件清声组钟,或12件中声组钟与4件清声组钟编于1簴。大晟编钟的铸造和使用,至少不会少于1悬、12簴、192件。如加上“候气”所用钟,则每悬至少需另备12组、每组12件,计144件不同组别的编钟。每一宫悬大晟编钟总数多达336件。大晟编钟使用情况,见于《政和五礼新仪》第647册,154-156《文献通考·乐考十三》《宋史·乐志四》351。据《宋史·乐志四》政和三年四月亲祠宫架之制:“四方各设编钟三、编磬三。”351大祠、中祠登歌之制:“编钟一,在东;编磬一,在西:俱北向。”351大祠宫架之制:“四方各设……编钟一,编磬一。”351《政和五礼新仪》“亲祠宫架”“大祠登歌(中祠同)”和“大祠宫架”之制同第647册,154-156,唯“大祠宫架”之制误脱“编钟一”三字,可校补。《高丽史·乐志一》载睿宗十一年(即徽宗政和六年,下同,不再注明)赐高丽大晟乐器:“登歌乐器:编钟,正声十六颗、中声十二颗。”“轩架乐器:编钟,九架,每架正声十六颗、中声十二颗。”共用大晟编钟252件,为诸侯王仪制。蔡攸提举大晟府后,大晟编钟略有改造。《宋史·乐志四》:宣和元年四月,蔡攸言:“奉诏制造太、少二音登歌、宫架,用于明堂,渐见就绪,乞报大晟府者凡八条:一,太、正、少钟三等。旧制,编钟、编磬各一十六枚,应钟之外,增黄钟、大吕、太簇、夹钟四清声。今既分太、少,则四清声不当兼用,止以十二律正声各为一架。”352但据载,蔡攸“太、正、少钟三等”虽铸成并用于“明堂布政”,“但以器大者为太,小者为少……执政心知其非”《宋史·乐志四》,353,第328册,769,似只限于朝廷郊祀,未颁于天下州县。李幼平疑大晟编钟“大晟/无射□□”之空缺处“中声”二字为蔡攸废“中声”后所刮改。现存大晟编钟均为蔡攸提举大晟府前的遗物,虽蔡攸一心想炮制新乐,但乐工只刮改了个别字形,而未改变原乐器的音高本质。3.《乐志四乐二十二卷》刘昺《乐书》:“金部有七:……曰镈钟。……镈钟形声宏大,各司其辰,以管摄四方之气。”350又:“往者,国朝祀天地、宗庙及大朝会,宫架内止设镈钟。”350大晟镈钟使用情况见于《政和五礼新仪》第647册,154-156《文献通考·乐考十三》1241《宋史·乐志四》350。据《宋史·乐志四》亲祠宫架之制:“设十二镈钟、特磬于编架内,各依月律。四方各镈钟三、特磬三。”351大祠宫架之制:“四方各设镈钟三,各依月律……设十二特磬,各在镈钟之内。”351《政和五礼新仪》“亲祠宫架”和“大祠宫架”之制同第647册,154-156。镈钟“形声宏大”,实质上是一种“特悬钟”,又叫“特钟”。《朱子语类》:“镈钟甚大,特悬钟也。众乐未作,先击特钟,以发其声。众乐既阕,乃击特磬,以收其韵。”2348所谓特钟“以发其声”,即指“镈钟”而言。大晟镈钟共有十二枚,分东西南北排列,“以管摄四方之气”;又“配十二辰”而“各司其辰”《乐志四》351。政和雅乐图“镈钟”排列及使用情况,体现了“刘昺乐”的时代特点。蔡攸提举大晟府后,鉴于以往“镈、钟不分小大、混为一器”的现象,提出了修正意见。《宋会要·乐》五之二四、二五:(政和)七年三月一日,议礼局(笔者按:“议礼局”当为“礼制局”之误)奏:“……钟,大器也;镈,小钟也。以宫、商为钧,则谓之大钧,其声大,故用镈以鸣其细,而不用钟;以角、徵、羽为钧,则谓之小钧,其声细,故用钟以昭其大,而不用镈。然后细大不逾,声应相保,和平出焉。是镈、钟两器,其用不同,故周人各立其官。后世之镈钟,非特不分小大,又混为一器,复于乐架编钟、编磬之外,设镈钟十二,配十二辰,皆非是。盖镈钟犹之特磬,与编钟、编磬相须为用者也。编钟、编磬,其阳声六,以应律;其阴声六,以应吕。既应十二辰矣,复为镈钟十二以配之,则于义重复。乞宫架乐去十二镈钟,止设一大钟为钟、一小钟为镈、一大磬为特磬,以为众声所依。”从之。按此亦见于《宋史·乐志四》352。礼制局认为,“镈”和“钟”本为不同的乐器,“镈”为“小钟”而“钟”为“大器”,在使用中应突出其不同作用。于是提出“宫架乐去十二镈钟,止设一大钟为钟、一小钟为镈”,得到了朝廷的同意。此为蔡攸的重要改革,目的是纠“刘昺乐”之非。宣和元年四月,蔡攸又提出“镈、钟”更“中声乐”为“正声乐”。《宋史·乐志四》:“宣和元年四月,蔡攸言:‘奉诏制造太、少二音登歌、宫架:……其七,柷、敔、晋鼓、镈、钟、特磬,虽无太、少,系作止和乐,合行备设。’”352“镈、钟”不仅明确更为二器,且还使用了新黄钟音高标准,即“黄钟正声九寸管”。不过,南宋后蔡攸严分“镈、钟”二器的做法似未被接受。据《朱子语类》“镈钟甚大,特悬钟也”2348看来,实仍按刘昺《乐书》“镈钟形声宏大”的理论行事。(二)金部乐器刘昺《乐书》:“金部有七:……曰金錞,曰金镯,曰金铙,曰金铎。”350其使用情况见于《政和五礼新仪》第647册,156《文献通考·乐考十三》1241《宋史·乐志四》350。据《宋史·乐志四》亲祠二舞之制:“……引武舞,执旌二人,鼗二人,双铎二人,单铎二人,铙二人,持金錞四人,奏金錞二人,钲二人,相二人,雅二人。”351按“钲二人”,《政和五礼新仪》作“镯二人”第647册,156。凌景埏《宋魏汉津乐与大晟府》:“政和三年,议礼局所上亲祠、大祠登歌、宫架、二舞制中,金部尚有钲……或为政和时增置也。”今按:“钲”即金镯第211册,457,与鼓吹乐所用“钲”不同,较早见于元丰二年347,非“政和时增置”。《东京梦华录》:“击铜铙响环,又击如铜灶突者。又两人共携一铜瓮就地击者。”66所列3种金部乐器,即金錞(形如“铜瓮”)、金镯(形如“铜灶突”)、金铙。《高丽史·乐志一》载赐高丽大晟乐器:“佾舞:铙铃二柄、双头铎二柄、金錞二只、金钲二面。”为大晟金部乐器在高丽使用情况。(三)“光金说”金钟之设,始于神宗朝。陈旸说:“天子亲祠南郊,及大飨登歌,用金钟、玉磬……太乐丞叶防仿唐朝一时苟简之制,欲移郊祀天地金钟、玉磬,施之庙朝。”第211册,473《宋会要·礼》二四之五八:“政和六年闰正月十二日,大晟府言:‘神宗皇帝尝命儒臣肇造玉磬,藏之乐府,久不施用。乞令略加磨砻,俾与律合。并造金钟,专用于明堂,以荐在天之神。’从之。”928(《长编纪事本末》卷一三五第387册,425、《宋朝事实》卷一四第608册,168、《玉海》卷一○九第945册,862、《宋史·乐志四》P352略同)然《玉海》卷一○九作“政和玉磬、金钟”第945册,862,视金钟为徽宗朝所新造。《宋史·乐志五》亦持此观点,如:初,元丰本虞庭鸣球及晋贺循采玉造磬之义,命荣咨道肇造玉磬。元祐亲祠,始一用之。久藏乐府,至政和加以磨砻,俾协音律,并造金钟,专用于明堂。……金玉禀气于《乾》,纯精至贵,故钟必以金,磬必以玉,始备金声玉振之全。353认为神宗元丰间只造玉磬而未造金钟,所述与《宋会要》等相同。又“金玉禀气”云云,实乃录自《大晟乐书》《乐志四》,350。关于大晟金钟的记载,最早亦见于《大晟乐书》。按刘昺《乐书》成书于大观三年,有关大晟金钟的记载乃据经书而定。又政和三年亲祠登歌之制,已有大晟金钟的使用图示。《宋史·乐志四》:“金钟一,在东……柷一,在金钟北,稍西。……瑟四,在金钟之南。”351然大观三年至政和三年,《大晟乐书》及图示中之大晟金钟,实仍在理论设想中。大晟金钟的制造实在政和六年,如:“(大观)六年正月十三日,大晟府言:‘……并造金钟,专用于明堂。’从之。”《乐》四之一,322“大观六年正月,造金钟,专用于明堂”。第945册,862按作“(大观)六年正月十三日”,误。《宋会要·礼》二四之五八928、《长编纪事本末》卷一三五第387册,425、《宋朝事实》卷一四第608册,168均作“政和六年闰正月十二日”,是(3)。二、玉、石为响配大晟石部乐器有磬。刘昺《乐书》:“石部有二:曰特磬,曰编磬。”350但据《铁围山丛谈》:“石则以玉或石为响配……盖自政和始。”24姜夔《大乐议》:“绍兴大乐,多用大晟所造……有特磬、玉磬、编磬。”《乐考三》1161,《乐志六》356知大晟磬实分特磬、玉磬、编磬三种。(一)大升府t、天兴殿钟、编钟、特嘴唇特磬的功用,朱熹论之甚详,云:“钟磬有特悬者”“器大而声宏”“但于起调毕曲之时,击其本律之悬,以为作止之节。”卷五九,3035“众乐未作,先击特钟,以发其声。众乐既阕,乃击特磬,以收其韵”。2348所谓特钟“以发其声”,特磬“以收其韵”。宋朝特磬乃用于“后庙”,“若已升祔后庙,遂置而不用”350。于是,大晟府重新改定特磬的应用制度,所谓“《大晟》之制,金石并用,以谐阴阳”,知大晟特磬的使用比以往更广泛。《宋史·乐志四》载亲祠宫架之制:设十二镈钟、特磬于编架内,各依月律。四方各镈钟三、特磬三。东方,镈钟起北,特磬间之,东向。西方,特磬起北,镈钟间之,西向。南方,特磬起西,镈钟间之;北方,镈钟起西,特磬间之:皆北向。(景灵宫、天兴殿镈钟、编钟、编磬,如每岁大祠宫架陈设。)351《文献通考·乐考十三》1241同。《政和五礼新仪》小注:“景灵宫、天兴殿镈钟、编钟、特磬、编磬,如每岁大祠宫架陈设。”第647册,154多“特磬”二字。查《宋史·乐志四》351及《政和五礼新仪》“大祠宫架”第647册,156,均有“设十二特磬,各在镈钟之内”,知《宋史·乐志四》“亲祠宫架之制”小注误脱“特磬”二字,可据校补。又大祠宫架之制:“四方各设镈钟三,各依月律。……设十二特磬,各在镈钟之内。”351见于《政和五礼新仪》第647册,156《文献通考·乐考十三》1241《宋史·乐志四》351,可考特磬使用情况。大晟特磬尺寸制度亦可考见。《中兴礼书》卷一三:“(绍兴十五年闰十一月)王晋锡言:‘磬实用长阔大小,特磬黄钟为祖,上股一尺五分,长三尺三分,大股阔九寸,长一尺一寸,下各厚一寸六分,约三寸,临时定声。系省记到崇宁年大乐局制造大晟新乐尺寸。’”所载即崇宁年间特磬制度,乃用刘昺中声八寸七分管。但蔡攸提举大晟府后,特磬更“中声乐”为“正声乐”,采用魏汉津正声九寸管。《宋史·乐志四》:“宣和元年四月,蔡攸言:‘奉诏制造太、少二音登歌、宫架:……其七,柷、敔、晋鼓、镈、钟、特磬,虽无太、少,系作止和乐,合行备设。’”352但南宋史料所载大晟府特磬制度,仍为刘昺正声、中声乐。张震《补夔州大晟乐记》:“钟磬正声、中声凡五十有六。”第225册,34朱若冰《彭州重修大晟乐记》:“惟金、石二音粗能具体。”第225册,198知蔡攸改制的大晟特磬,并没有被广泛接受。(二)大祠、中祠登歌、驰架两制刘昺《乐书》:“石部有二:曰特磬,曰编磬。”350大晟编磬使用情况见于《政和五礼新仪》第647册,154-156《文献通考·乐考十三》《宋史·乐志四》351。据《宋史·乐志四》亲祠宫架之制:“四方各设编钟三、编磬三。东方,编钟起北,编磬间之,东向。西方,编磬起北,编钟间之,西向。南方,编磬起西,编钟间之;北方,编钟起西,编磬间之:俱北向。”351大祠、中祠登歌之制:“编钟一,在东;编磬一,在西:俱北向。”351大祠宫架之制:“四方各设……编钟一,编磬一。北方,应钟起西,编钟次之,黄钟次之,编磬次之,大吕次之,皆北向。东方,太簇起北,编钟次之,夹钟次之,编磬次之,姑洗次之,皆东向。南方,仲吕起东,编钟次之,蕤宾次之,编磬次之,林钟次之,皆北向。西方,夷则起南,编钟次之,南吕次之,编磬次之,无射次之,皆西向。”351《政和五礼新仪》第647册,154-156《文献通考·乐考十三》同。《高丽史·乐志一》载赐高丽大晟乐器:“登歌乐器:编磬,正声十六枚、中声十二枚。”“轩架乐器:编磬九架,每架正声十六枚、中声十二枚。”共用大晟编磬252件,为诸侯王仪制。蔡攸提举大晟府后,大晟编磬略有改造。《宋史·乐志四》:“宣和元年四月,蔡攸言:‘奉诏制造太、少二音登歌宫架:……旧制,编钟、编磬各一十六枚,应钟之外,增黄钟、大吕、太簇、夹钟四清声。今既分太、少,则四清声不当兼用,止以十二律正声各为一架。’”352知宣和元年后大晟编磬已废“四清声”不用。大晟编磬之材,刘昺云“必用泗滨之石”350,张震《补夔州大晟乐记》亦云“采石泗滨”第225册,34。但亦有云取自荆南白碑驿者4。(三)大升玉嘴唇的使用关于大晟玉磬的记载,见于多种文献(《宋会要·礼》二四之五八928、《长编纪事本末》卷一三五第387册,425、《宋朝事实》卷一四第608册,168、《玉海》卷一○九第945册,862、《宋史·乐志四》352)。《宋会要·乐》四之一:“(大观)六年正月十三日,大晟府言:‘神宗皇帝尝命儒臣肇造玉磬,藏之乐府,久不施用。乞令略加磨砻,俾与律合……。’从之。”322按“大观六年”当为“政和六年”之误,详上,文繁不述。大晟玉磬使用情况见于《政和五礼新仪》第647册,154-156《文献通考·乐考十三》《宋史·乐志四》351。据《宋史·乐志四》亲祠登歌之制:“玉磬一,在西……敔一,在玉磬北,稍东。……瑟四,在金钟之南,西上;玉磬之南亦如之。”351大晟玉磬及使用情况虽屡见于文献记载,然大观三年至政和三年,《大晟乐书》及图示中之大晟玉磬,实仍在理论设想中。大晟玉磬的制造乃在政和六年,实际使用则在宣和元年。《东京梦华录》:“坛前设宫架乐,前列编钟、玉磬。……玉磬状如曲尺,系其曲尖处,亦架之,上下两层挂之。”66南宋后未见实际使用。《朱子语类》:“堂上乐金钟、玉磬,今太常玉磬锁在柜里,更不曾设,恐为人破损,无可赔还。寻常交割,只据文书。若要看,旋开柜取一二枚视之。”2348可见,南宋后大晟玉磬多未见使用。三、大升府大升之6人,武帝时,又传《乐书》“浮石”曰刘昺《乐书》:“丝部有六:曰一弦琴,曰三弦琴,曰五弦琴,曰七弦琴,曰九弦琴,曰瑟。”350大晟丝部乐器惟有“一弦琴、三弦琴、五弦琴、七弦琴、九弦琴”及“瑟”等6种,乃刘昺改制的结果。《文献通考·乐考三》:“(刘昺言)琴、瑟制度参差不同……筝、筑、阮,秦、晋之乐也,乃列于琴、瑟之间。”1158刘昺《乐书》:“既罢筝、筑、阮,丝声稍下,乃增瑟之数为六十有四,则八八之数法乎阴;琴之数则九十有九而法乎阳。”351但《文献通考·乐考十》云:“大晟乐府尝罢一、三、七、九,惟存五弦,谓其得五音之正,最优于诸琴也。”1212(与《宋史·乐志十七》385同,与刘昺《乐书》“五等之琴,琴主阳,一、三、五、七、九,生成之数也”所载不同。)《文献通考》《宋史》关于大晟琴的不同记载,颇滋后来者误解。危素《送董英仲琴所诗序》:大晟乐府尝罢一弦、三弦、九弦琴,惟存五弦琴而已。以为“五弦得五音之正,最优于诸琴也”。或者琴之弦七而以缓急变其声,则自能具十二弦之数。一弦具十二声,具十二弦,则具百四十有四声。百四十四声本于十二律,而十二律又有六浊之异。六清既为清矣,而六浊无清则不和。故自黄钟至中吕,又有子声亦六也。是以五声之旋相为宫也,则七弦可变十有八律,而二百一十六声皆备焉。第1226册,卷三,728其实刘昺《乐书》正主“一、三、五、七、九”等“五等之琴”,“五等之琴”包括“一、三、五、七、九弦琴”在内,与“五弦琴”意义不同。故大晟府自大观至政和年间并未“罢一、三、七、九弦琴”,真正罢用在宣和元年后。《宋史·乐志四》:宣和元年四月,蔡攸言:“奉诏制造太、少二音登歌、宫架:……其二,太、正、少琴三等。旧制,一、三、五、七、九弦凡五等。今来讨论,并依《律书》所载,止用五弦,弦大者为宫而居中央,君也。商张右傍,其余大小相次,不失其序,以为太、正、少之制,而十二律举无遗音。其一、三、五、七、九弦,太、少乐内更不制造。”352知自宣和元年始,方“罢一、三、七、九弦琴”,只用“五弦琴”一种,而分“太、正、少琴三等”。《乐考十》,1212,《乐志十七》,352“大晟乐府尝罢一、三、七、九,惟存五弦”后,还有“今复俱用”四字,知南宋又恢复了大晟府政和年间用“一、三、五、七、九弦琴”的制度。另外,大晟丝部乐器除“一弦琴、三弦琴、五弦琴、七弦琴、九弦琴”外,尚有“大晟之瑟”。据刘昺《乐书》:“丝部有五:……曰瑟。……《大晟》之瑟长七尺二寸。……既罢筝、筑、阮,丝声稍下,乃增瑟之数为六十有四。”《瑟谱》卷六:“《大晟乐书》曰:‘大晟之瑟长七尺二寸。’”小注:“瑟之长至八尺一寸、七尺二寸而定,瑟之广至一尺八寸而定。不一尺八寸不能容二十五弦,瑟之弦至二十五弦而定矣。”第212册,88大晟丝部乐器使用情况见于《政和五礼新仪》第647册,154-156《文献通考·乐考十三》《宋史·乐志四》351。据《宋史·乐志四》亲祠登歌之制:“一弦、三弦、五弦、七弦、九弦琴各一。瑟四,在金钟之南。”351亲祠宫架之制:“设瑟五十二,列为四行……次,一弦琴七,左四右三。次,三弦琴一十有八;次,五弦琴一十有八,并分左右。次,七弦琴二十有三;次,九弦琴二十有三:并左各十有二,右各十有一。”351大祠、中祠登歌之制:“一弦、三弦、五弦、七弦、九弦琴各一,瑟一,在编钟之南,西上。编磬之南亦如之。”351大祠宫架之制:“次,一弦、三弦、五弦、七弦、九弦琴各二,各为一列。敔西亦如之。”351《政和五礼新仪》第647册,154-156《文献通考·乐考十三》同。《高丽史·乐志一》载赐高丽大晟乐器:“登歌乐器:琴,一弦、三弦、五弦、七弦、九弦各二面;瑟,二面。”“轩架乐器:琴,一弦五面、三弦十三面、五弦十三面、七弦十六面、九弦十六面;瑟,四十二面。”为大晟丝部乐器在高丽使用情况。四、大史乐志四刘昺《乐书》:“竹部有三:曰长篴,曰箎,曰箫。”351按大晟竹部乐器惟有“长篴、箎、箫”等3种,乃刘昺改制的结果。《文献通考·乐考三》:“(刘昺言)箫、篴之属,乐工自备。每大合乐,声韵淆杂,而皆失之太高。……熊罴按,梁隋之制也,乃设于宫架之外。”1158按“熊罴按”《大晟乐书》斥为“夷乐”387,于是删汰了竹部乐器笳、拱宸管等。又按宋旧大乐本无“箎”。《避暑录话》:“(大乐)旧又无箎,至是亦备,虽燕乐皆行用。”第565册,96大晟府增箎为竹部乐器,并衍及于燕乐。大晟竹部乐器使用情况见于《政和五礼新仪》第647册,154-156《文献通考·乐考十三》《宋史·乐志四》351。据《宋史·乐志四》亲祠登歌之制:“又于午阶之东设篴二、箎一……箫一,各在巢笙南。又于午阶之西设篴二、箎一……箫一,在九星匏西。”351亲祠宫架之制:“次,箫二十有八……次,箎二十有八……次,篴二十有八,并分左右。”351大祠、中祠登歌之制:“设篴一、箎一……箫一,在埙南。”351大祠宫架之制:“篴各四,为四列,在雷鼓之后。”351《政和五礼新仪》第647册,154-156《文献通考·乐考十三》同。《高丽史·乐志一》载赐高丽大晟乐器:“登歌乐器:篪,中、正声各二管;篴,中、正声各二管;箫,中、正声各二面。”“轩架乐器:篪,中、正声各二十四管;篴,中、正声各二十四管;箫,中、正声各二十四面”为大晟竹部乐器在高丽使用情况。大晟竹部乐器在蔡攸提举大晟府后,略有改造。《宋史·乐志四》:宣和元年四月,蔡攸言:“奉诏制造太、少二音登歌、宫架:……其四,太、正、少篴、埙、箎、箫各三等。旧制,箫一十六管,如钟磬之制,有四清声。今既分太、少,其四清声亦不合兼用,止用十二管。”352知竹部乐器宣和元年后分“太、正、少三等”,箫则废“四清声”不用,“止用十二管”。又创制太、正、少三等“大晟籥”。《宋会要·乐》四之二:“宣和元年三月十九日,蔡攸奏:‘……窃见大晟制籥,只为舞器,执而不龡。……今据百姓张重杨、教坊乐工张从宝赍到古籥一管……按之以声,悉协钧(均)律。……考之制造太、少、正声,籥之律吕咸备,乞颁降施行。’从之。”322(《玉海》卷一一○第945册,897-898、《宋史·乐志四》352略同)知“大晟籥”之增设,乃据“古籥”而定。据《宋史·乐志五》:“宣和添用籥色,未及颁降州郡。”353又知“宣和籥”虽行于朝廷大乐,但未及颁降州郡。五、大升部乐器使用情况刘昺《乐书》:“匏部有六:曰竽笙,曰巢笙,曰和笙,曰闰余匏,曰九星匏,曰七星匏。”351按大晟匏部乐器有“竽笙、巢笙、和笙、闰余匏、九星匏、七星匏”等6种,乃刘昺改制的结果。考宋旧大乐本无“匏”。《文献通考·乐考三》:“(刘昺言)笙不用匏,舞不成象,曲不叶谱。”1158《避暑录话》:“大乐旧无匏、土二音。笙、竽,但如今世俗所用笙,以木刻其本而不用匏。……至崇宁,更定大乐,始具之。……虽燕乐皆行用。”第565册,96《铁围山丛谈》:“所阙者曰石、曰陶、曰匏三焉,匏则加匏而为笙……谓之燕乐部八音。”24于是大晟府雅乐添置匏部乐器6种。政和三年后,大晟匏部乐器亦用之于燕乐。大晟匏部乐器使用情况见于《政和五礼新仪》第647册,154-156《文献通考·乐考十三》《宋史·乐志四》351。据《宋史·乐志四》亲祠登歌之制:“又于午阶之东设……巢笙二、和笙二。……闰余匏一,箫一,各在巢笙南。又于午阶之西设……巢笙二、和笙二。……七星匏一、九星匏一,在巢笙南。”351亲祠宫架之制:“次,巢笙二十有八,分左右。次,匏笙三,在巢笙之间,左二、右一。……次,竽二十,并分左右。”351大祠、中祠登歌之制:“坛下午阶之东,设……和笙一,在篴南;巢笙一,在箎南。”351大祠宫架、二舞之制:“巢笙、竽……各四,为四列,在雷鼓之后。”P351《政和五礼新仪》第647册,154-156《文献通考·乐考十三》同。《东京梦华录》:“如笙而大者,如箫而增其管者。”66即指“匏部”而言。《高丽史·乐志一》载赐高丽大晟乐器:“登歌乐器:巢笙,中、正声各二攒;和笙,中、正声各二攒。”“轩架乐器:巢笙,中、正声各二十一攒;竽笙,中、正声各十五攒。”为大晟匏部乐器在高丽使用情况。蔡攸提举大晟府后,曾对匏部乐器作删汰、改造。《宋史·乐志四》:宣和元年四月,蔡攸言:“奉诏制造太、少二音登歌、宫架:……其五,大晟匏有三色:一曰七星,二曰九星,三曰闰余,莫见古制。匏备八音,不可阙数,今已各分太、正、少三等,而闰余尤无经见,唯《大晟乐书》称‘匏造十三簧者,以象闰余。十者,土之成数;三者,木之生数:木得土而能生也。’故独用黄钟一清声。黄钟清声无应闰之理,今去闰余一匏,止用两色,仍改避七星、九星之名,止曰七管、九管。”其六,旧制有巢笙、竽笙、和笙。巢笙自黄钟而下十九管,非古制度。其竽笙、和笙并以正律林钟为宫,三笙合奏,曲用两调,和笙奏黄钟曲,则巢笙奏林钟曲以应之,宫、徵相杂。器本宴乐,今依钟磬法,裁十二管以应十二律,为太、正、少三等,其旧笙更不用。”352知蔡攸删汰“闰余匏、巢笙、竽笙、和笙”不用,又依“太、正、少三等”改造大晟匏部乐器,改“九星匏、七星匏”为“九管匏、七管匏”,并创制“十二管匏”。六、大浚使用刘昺《乐书》:“土部有一:曰埙。”351大晟土部乐器惟有“埙”1种,亦为大晟府所增设。考宋旧大乐本无“土”音。《避暑录话》:“大乐旧无匏、土二音。……埙,亦木为之。是八音而为木者三也。……至崇宁,更定大乐,始具之。”第565册,96知埙用于雅乐乃自徽宗朝始。政和三年后,埙亦施用于燕乐(详见《宋会要·乐》三之二六、二七320、《宋史全文》卷一四第330册,544、《避暑录话》第565册,96《铁围山丛谈》24《宋史·乐志四》351,文繁不引)。大晟埙使用情况见于《政和五礼新仪》第647册,154-156《文献通考·乐考十三》《宋史·乐志四》351。据《宋史·乐志四》亲祠登歌之制:“又于午阶之东设……埙一,在篴南。”“又于午阶之西设……埙一,在篴南。”351亲祠宫架之制:“次,埙一十有八。”351大祠、中祠登歌之制:“设篴一、箎一、埙一,为一列,西上。”351大祠宫架之制:“巢笙、竽、箎、埙、篴各四,为四列,在雷鼓之后。”351《政和五礼新仪》第647册,154-156《文献通考·乐考十三》同。《东京梦华录》:“有土烧成如圆弹,而开窍者。”P66所用即为埙。《高丽史·乐志一》载赐高丽大晟乐器:“登歌乐器:埙,中、正声各二枚。”“轩架乐器:埙,中、正声各十二枚。”为大晟埙在高丽使用情况。大晟埙在蔡攸提举大晟府后,略有改造。《宋史·乐志四》:“宣和元年四月,蔡攸言:‘奉诏制造太、少二音登歌、宫架:……其四,太、正、少篴、埙、箎、箫各三等。’”352知蔡攸提举大晟府后,大晟埙已分“太、正、少三等”。七、大升革部乐器按大晟革部乐器有晋鼓、建鼓、鼗鼓、雷鼓、雷鼗、灵鼓、灵鼗、路鼓、路鼗、雅鼓、相鼓、搏拊等12种。刘昺《乐书》:“革部十有二:曰晋鼓,曰建鼓,曰鼗鼓,曰雷鼓,曰雷鼗,曰灵鼓,曰灵鼗,曰路鼓,曰路鼗,曰雅鼓,曰相鼓,曰搏拊。”351又按《东京梦华录》:“次列数架大鼓,或三或五,用木穿贯,立于架座上。”66有“大鼓”一种。据《文献通考·乐考三》1158《宋史·乐志十七》387,大鼓、羽葆鼓等被《大晟乐书》斥为“夷乐”,知大晟雅乐不用大鼓,此大鼓当为大晟革部乐器的俗称。又《宋会要》乐五之二四344、礼二四之六三931、《宋史·乐志四》351亦载有明堂用大晟雷鼓、雷鼗情况。《宋史·乐志四》:“(政和七年)四月礼制局言:‘……明堂宜同郊祀,用礼天神六变之乐,其宫架赤紫,用雷鼓、雷鼗。’”352《宋会要》乐五之二五345及礼二四之六三931作“(政和七年)四月十八日”,“礼制局言”有“从之”。政和七年四月十八日,礼制局言明堂大乐乞宫架赤素,用雷鼓、雷鼗《宋会要·礼》二四之六三,931。大晟革部乐器使用情况见于《政和五礼新仪》第647册,154-156《文献通考·乐考十三》《宋史·乐志四》351。据《宋史·乐志四》亲祠登歌之制:“搏拊二:一在柷北,一在敔北。”351亲祠宫架之制:“植建鼓、鞞鼓、应鼓于四隅,建鼓在中,鞞鼓在左,应鼓在右。……雷鼓、雷鼗各一,在左;又雷鼓、雷鼗各一,在右……晋鼓一,在匏笙间。”351亲祠二舞之制:“鼗二人……相二人,雅二人。”351大祠、中祠登歌之制:“搏拊二:一在柷北,一在敔北。”351大祠宫架、二舞之制:“植建鼓、鞞鼓、应鼓于四隅。……雷鼓、雷鼗各二,分东西,在歌工之侧。……晋鼓一,在篴之后。”351《政和五礼新仪》第647册,154-156《文献通考·乐考十三》同。关于大晟革部乐器的种类,凌景埏《宋魏汉津乐与大晟府》:“政和三年,议礼局所上亲祠、大祠登歌、宫架、二舞制中……革部尚有鞞鼓、应鼓,或为政和时增置也。”按“鞞鼓、应鼓”为宋雅乐中原有乐器,徽宗朝大乐亦用,但并非大晟新造革部乐器。又《高丽史·乐志一》载赐高丽大晟乐器:“登歌乐器:搏拊二面。”“轩架乐器:晋鼓一面;立鼓二面;鼙鼓一面;应鼓一面。”“佾舞:鼗鼓二面、相鼓二面、雅鼓二面。”“立鼓”云云,不见于《大晟乐书》所列12种革部乐器中,亦为宋雅乐原有乐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