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x东2017年版)_第1页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x东2017年版)_第2页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x东2017年版)_第3页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x东2017年版)_第4页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x东2017年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wd......wd......wd...国家根本公共卫生服务标准〔x东2017年版〕前言实施国家根本公共卫生服务工程是促进根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的重要内容,是我国公共卫生制度建设的重要组成局部。自2009年启动以来,人均根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补助标准从15元提高至50元,内容由9大类扩展到了12大类,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普遍开展,得到了政府和群众的普遍认可,城乡根本公共卫生服务水平显著提高。为进一步标准国家根本公共卫生服务工程管理,国家卫生计生委组织专家编写了《国家根本公共卫生服务标准〔第三版〕》。为进一步促进工程精细化管理,提高工程实施质量和效果,我委结合我省实际情况,组织专家在国家标准根基上进一步进展了补充和完善,形成了《国家根本公共卫生服务标准(山东2017年版)》〔以下简称《标准》〕。《标准》包括12类内容,即:居民安康档案管理、安康教育、孕产妇安康管理、0~6岁儿童安康管理、预防接种、老年人安康管理、慢性病患者安康管理〔包括高血压患者安康管理和2型糖尿病患者安康管理、减盐防控高血压综合干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慢性传染性患者安康管理〔肺结核患者安康管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艾滋病预防控制服务标准)、中医药安康管理、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处理、卫生计生监视协管。在各类服务标准中,分别对服务对象、内容、流程、要求、工作指标及服务记录表等作出了规定,并附加了工作中涉及的相应技术指南和标准的名称,供基层工作中参考〔如有与本标准不一致的地方,以本标准为准〕。《标准》是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居民提供免费、自愿的根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参考依据,也可作为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开展根本公共卫生服务绩效考核的依据。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国家根本公共卫生服务应承受当地疾病预防控制、妇幼保健、卫生计生监视等专业公共卫生机构的相关业务指导。其他医疗卫生机构提供国家根本公共卫生服务可参照本《标准》执行。各地在实施国家根本公共卫生服务工程过程中,要结合全科医生制度建设、分级诊疗制度建设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等工作,不断改良和完善服务模式,为广阔居民更好地提供根本公共卫生服务。目录1.居民安康档案管理服务标准12.安康教育服务标准233.孕产妇安康管理服务标准 274.0~6岁儿童安康管理服务标准 375.预防接种服务标准506.老年人安康管理服务标准 557.1.高血压患者安康管理服务标准评估食盐使用量情况进展合理膳食及减盐技术指导,提出控制食盐使用量的建议。协助疾控机构,调查了解辖区食堂与小型餐饮单位食盐使用量情况服务要求〔一〕将减盐防控高血压综合干预与安康档案、安康教育、0-6岁儿童安康管理、孕产妇安康管理、老年人安康管理、高血压患者安康管理等工作内容有机结合。〔二〕高血压筛查与食盐摄入量相关因素调查及各项干预工作由辖区县级卫生行政部门组织,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具体实施,疾控机构负责提供技术支持。〔三〕高危人群随访包括预约到门诊就诊、追踪和家庭访视等方式。五、考核指标〔一〕高血压与食盐摄入量相关因素调查人群覆盖率=调查人数/辖区内常住居民数×100%。〔二〕高血压高危人群干预率=进展干预的高血压高危人数/发现的高血压高危人数×100%。〔三〕低盐膳食安康指导家庭覆盖率=知晓低盐膳食安康知识家庭户/辖区常住居民总户数×100%。〔四〕控盐工具家庭覆盖率=拥有控盐工具的家庭户/辖区常住居民总户数×100%〔五〕餐饮单位减盐技术指导率=进展指导的辖区食堂和小型餐饮场所数/辖区食堂和小型餐饮场所数×100%六、附件高血压高危人群干预调查与随访记录表附件高血压高危人群干预调查与随访记录表姓名:编号□□□-□□□□□家庭膳食1过去3个月内,常住在家中一起吃饭的人数〔包括没有户籍但在您家居住的人,如亲戚、保姆等〕:______1.1其中一起吃饭的低于6岁的儿童有几人_______2过去的3个月,您家平均一个月吃________克盐3过去的3个月,您家平均一个月吃________克酱油个人膳食:请回忆在过去3个月里,使用以下食物的次数和平均每次使用量〔可根据当地情况酌情增加〕食物名称是否吃〔1是,2否〕进食次数次/天次/周次/月平均每次食用量(克)咸蛋个咸鱼虾皮虾米方便面豆腐乳咸菜辣椒酱虾酱甜面酱豆瓣酱随访日期年月日年月日随访方式1门诊2家庭3□1门诊2家庭3□体征血压〔mmHg〕生活方式指导日吸烟量〔支〕//日饮酒量〔两〕//运动次/周分钟/次次/周分钟/次次/周分钟/次次/周分钟/次摄盐情况〔咸淡〕轻/中/重/轻/中/重轻/中/重/轻/中/重食盐摄入量〔克/天〕心理调整1良好2一般3差□1良好2一般3差□下次随访日期随访医生签名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服务标准一、服务对象辖区内常住居民诊断明确、在家居住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主要包括精神分裂症、分裂情感性障碍、偏执性精神病、双相情感障碍、癫痫所致精神障碍、精神发育迟滞伴发精神障碍。二、服务内容〔一〕患者信息管理在将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纳入管理时,需由家属提供或直接转自原承当治疗任务的专业医疗卫生机构的疾病诊疗相关信息,同时为患者进展一次全面评估,为其建设居民安康档案,并按照要求填写严重精神障碍患者个人信息补充表。〔二〕随访评估对应管理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每年至少随访4次,每次随访应对患者进展危险性评估;检查患者的精神状况,包括感觉、知觉、思维、情感和意志行为、自知力等;询问和评估患者的躯体疾病、社会功能情况、服药情况及各项实验室检查结果等。其中,危险性评估分为6级0级:无符合以下1~5级中的任何行为。1级:口头威胁,喊叫,但没有打砸行为。2级:打砸行为,局限在家里,针对财物,能被劝说制止。3级:明显打砸行为,不分场合,针对财物,不能承受劝说而停顿。4级:持续的打砸行为,不分场合,针对财物或人,不能承受劝说而停顿〔包括自伤、自杀〕。5级:持械针对人的任何暴力行为,或者纵火、爆炸等行为,无论在家里还是公共场合。〔三〕分类干预根据患者的危险性评估分级、社会功能情况、精神病症评估、自知力判断,以及患者是否存在药物不良反响或躯体疾病情况对患者进展分类干预。1.病情不稳定患者。假设危险性为3~5级或精神病症明显、自知力缺乏、有严重药物不良反响或严重躯体疾病,对症处理后立即转诊到上级医院。必要时报告当地公安部门,2周内了解其治疗情况。对于未能住院或转诊的患者,联系精神专科医师进展相应处置,并在居委会人员、民警的共同协助下,2周内随访。2.病情根本稳定患者。假设危险性为1~2级,或精神病症、自知力、社会功能状况至少有一方面较差,首先应判断是病情波动或药物疗效不佳,还是伴有药物不良反响或躯体病症恶化。分别采取在规定剂量范围内调整现用药物剂量和查找原因对症治疗的措施,2周时随访,假设处理后病情趋于稳定,可维持目前治疗方案,3个月时随访;未到达稳定者,应请精神专科医师进展技术指导,1个月时随访。3.病情稳定患者。假设危险性为0级,且精神病症根本消失,自知力根本恢复,社会功能处于一般或良好,无严重药物不良反响,躯体疾病稳定,无其他异常,继续执行上级医院制定的治疗方案,3个月时随访。4.每次随访根据患者病情的控制情况,对患者及其家属进展有针对性的安康教育和生活技能训练等方面的康复指导,对家属提供心理支持和帮助。〔四〕安康体检在患者病情许可的情况下,征得监护人与〔或〕患者本人同意后,每年进展1次安康检查,可与随访相结合。内容包括一般体格检查、血压、体重、血常规(含白细胞分类)、转氨酶、血糖、心电图。三、服务流程四、服务要求〔一〕配备承受过严重精神障碍管理培训的专〔兼〕职人员,开展本标准规定的安康管理工作。〔二〕与相关部门加强联系,及时为辖区内新发现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建设安康档案并根据情况及时更新。〔三〕随访包括预约患者到门诊就诊、追踪和家庭访视等方式。〔四〕加强宣传,鼓励和帮助病人进展生活功能康复训练,指导患者参与社会活动,承受职业训练。五、工作指标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标准管理率=年内辖区内按照标准要求进展管理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人数/年内辖区内登记在册确实诊严重精神障碍患者人数×100%。六、附件1.国家根本公共卫生服务工程严重精神障碍患者个人信息补充表2.国家根本公共卫生服务工程严重精神障碍患者随访服务记录表七、附录〔参考指南和标准〕《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工作标准〔2012年版〕》(略)附件1国家根本公共卫生服务工程严重精神障碍患者个人信息补充表姓名:编号□□□-□□□□□监护人姓名与患者关系监护人住址监护人辖区村〔居〕委会联系人、户别1城镇2农村□就业情况1在岗工人2在岗管理者3农民4下岗或无业5在校学生6退休7专业技术人员8其他9不详□知情同意1同意参加管理0不同意参加管理签字:签字时间年月日□初次发病时间年月日既往主要病症1幻觉2交流困难3猜疑4喜怒无常5行为怪异6兴奋话多7伤人毁物8悲观厌世9无故外走10自语自笑11孤僻懒散12其他□/□/□/□/□/□/□/□/□/□/□/□既往关锁情况1无关锁2关锁3关锁已解除□既往治疗情况门诊1未治2连续门诊治疗3连续门诊治疗□首次抗精神病药治疗时间年月日住院曾住精神专科医院/综合医院精神专科次目前诊断情况诊断确诊医院确诊日期最近一次治疗效果1临床痊愈2好转3无变化4加重□危险行为1轻度滋事次2肇事次3肇祸次4其他危害行为次5自伤次6自杀未遂次□/□/□/□/□/□/□7无经济状况1贫困,在当地贫困线标准以下2非贫困□专科医生的意见(如果有请记录)填表日期年月日医生签名患者〔家属〕签名附件1填表说明:1.对于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在建设居民安康档案时,除填写个人根本信息表外,还应填写此表。在随访中发现个人信息有所变更时,要及时变更。2.监护人姓名:法律规定的、目前行使监护职责的人。3.监护人住址及监护人:填写患者监护人目前的居住地址及可以随时联系的。4.初次发病时间:患者首次出现精神病症的时间,尽可能准确,可只填写到年份。5.既往主要病症:根据患者从第一次发病到填写此表之时的情况,填写患者曾出现过的主要病症。6.既往关锁情况:关锁指出于非医疗目的,使用某种工具〔如绳索、铁链、铁笼等〕限制患者的行动自由。7.既往治疗情况:根据患者承受的门诊和住院治疗情况填写。首次抗精神病药治疗时间,尽可能准确,可只填写到年份。假设未住过精神专科医院或综合医院精神科,填写“0〞,住过院的填写次数。8.目前诊断情况:填写患者目前所患精神疾病的诊断名称,并填写确诊医院名称和日期。9.临床痊愈:精神病症消失,自知力恢复。10.危险行为:根据患者从第一次发病到填写此表之时的情况,假设未发生过,填写“0〞;假设发生过,填写相应的次数。轻度滋事:是指公安机关出警但仅作一般教育等处理的案情,例如患者打、骂他人或者扰乱秩序,但没有造成生命财产损害的,属于此类。肇事:是指患者的行为触犯了我国《治安管理处分法》但未触犯《刑法》,例如患者有行凶伤人毁物等,但未导致被害人轻、重伤的。肇祸:是指患者的行为触犯了《刑法》,属于犯罪行为的。11.经济状况:指患者经济状况。贫困指低保户。12.专科医生意见:是指建档时由家属提供或患者原治疗医疗机构提供的精神专科医生的意见。如没有相关信息则填写“不详〞。附件2国家根本公共卫生服务工程严重精神障碍患者随访服务记录表姓名:编号□□□-□□□□□随访日期年月日本次随访形式1门诊2家庭访视3□假设失访,原因1外出打工2迁居他处3走失4连续3次未到访5其他□如死亡,日期和原因死亡日期年月日死亡原因1躯体疾病传染病和寄生虫病肿瘤心脏病④脑血管病⑤呼吸系统疾病⑥消化系统疾病⑦其他疾病⑧不详□2自杀3他杀4意外5精神疾病相关并发症6其他□危险性评估0〔0级〕1〔1级〕2(2级)3(3级)4(4级)5〔5级〕□目前病症1幻觉2交流困难3猜疑4喜怒无常5行为怪异6兴奋话多7伤人毁物8悲观厌世9无故外走10自语自笑11孤僻懒散12其他□/□/□/□/□/□/□/□/□/□/□/□自知力1自知力完全2自知力不全3自知力缺失□睡眠情况1良好2一般3较差□饮食情况1良好2一般3较差□社会功能情况个人生活料理1良好2一般3较差□家务劳动1良好2一般3较差□生产劳动及工作1良好2一般3较差9此项不适用□学习能力1良好2一般3较差□社会人际交往1良好2一般3较差□危险行为1轻度滋事次2肇事次3肇祸次4其他危害行为次5自伤次6自杀未遂次7无□两次随访期间关锁情况1无关锁2关锁3关锁已解除□□两次随访期间住院情况0从未住院1目前正在住院2既住院,现未住院末次出院时间年月日□实验室检查1无2有□目前用药情况药物1:用法:每日(月)次每次剂量mg药物2:用法:每日(月)次每次剂量mg药物3:用法:每日(月)次每次剂量mg用药依从性1按医嘱规律服药2连续服药3不服药4医嘱勿需服药□药物不良反响1无2有9此项不适应□治疗效果1痊愈2好转3无变化4加重9此项不适应□康复措施1生活劳动能力2职业训练3学习能力4社会交往5其他□/□/□本次随访分类1不稳定2根本稳定3稳定□通知联席部门1是2否□公安部门/社区综治中心受理人姓名::转诊是否需要转诊1否2是转诊原因:转诊是否成功:1否2是转诊成功转诊机构:转诊科室:联系人:联系:未住院或转诊未成功联系精神专科医师:1.否2是精神专科医师姓名::处置结果:调整用药情况药物1:用法:每日(月)次每次剂量mg药物2:用法:每日(月)次每次剂量mg药物3:用法:每日(月)次每次剂量mg下次随访日期年月日随访医生签名患者〔家属〕签名附件2填表说明:1.目前病症:填写从上次随访到本次随访期间发生的情况。2.自知力:是患者对其自身精神状态的认识能力。自知力完全:患者精神病症消失,真正认识到自己有病,能透彻认识到哪些是病态表现,并认为需要治疗。自知力不全:患者成认有病,但缺乏正确认识和分析自己病态表现的能力。自知力缺失:患者否认自己有病。3.危险行为:填写从上次随访到本次随访期间发生的情况。假设未发生过,填写“0〞;假设发生过,填写相应的次数。4.实验室检查:记录从上次随访到此次随访期间的实验室检查结果,包括在上级医院或其他医院的检查。5.目前用药情况:填写患者当前实际使用的抗精神病药物名称、用法和用量。6.用药依从性:“规律〞为按医嘱用药,“连续〞为未按医嘱用药,用药频次或数量缺乏;“不用药〞即为医生开了处方,但患者未使用此药;“医嘱勿需用药〞为医生认为不需要用药。7.药物不良反响:如果患者服用的药物有明显的药物不良反响,应具体描述哪种药物,以及何种不良反响。8.康复措施:根据患者此次随访的情况,给出应采取的康复措施,可以多项选择。9.本次随访分类:根据从上次随访到此次随访期间患者的总体情况进展选择。10.通知联席部门:假设严重精神障碍患者不稳定,根据中央综治办、省综治办肇事肇祸等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救治管理暨精神卫生综合管理试点工作视频会议精神和国家标准要求,须向公安部门和社区综治中心报告,并填写受理人姓名及联系方式。11.转诊:根据患者此次随访的情况,确定是否要转诊,如需转诊,填写转诊医院的具体名称、转诊科室、转诊医生和联系方式。假设未住院或转诊未成功,应联系精神专科医师,记录医师姓名、联系方式及该患者最终处置结果。12.调整用药情况:假设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根本稳定,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随访医生具有精神专科执业资质,可根据患者情况直接为其调整用药,不具备资质的需要请精神专科医师调整用药。向上级转诊或请精神专科医师处置的不稳定和根本稳定患者,此处填写转诊机构医生及专科医师开具的药物名称、用法和用量。13.下次随访日期:根据患者的情况确定下次随访时间,并告知患者和家属。14.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常规随访和2周追踪随访均需要完整填写此表。15.随访完毕,随访医生及患者〔家属〕核实确认签字。随访形式可不签名,需记录随访的号码。肺结核患者安康管理服务标准一、服务对象辖区内确诊的肺结核患者。二、服务内容〔一〕筛查及推介转诊对辖区内前来就诊的居民或患者,尤其是65岁及以上老年人和糖尿病患者等结核病重点人群主动开展筛查,如发现有慢性咳嗽、咳痰≥2周,咯血、血痰,或发热、盗汗、胸痛或不明原因消瘦等肺结核可疑病症者,在鉴别诊断的根基上,填写“双向转诊单〞。推荐其到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进展结核病检查。1周内进展随访,了解是否前去就诊,催促其及时就医。〔二〕第一次入户随访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接到上级专业机构管理肺结核患者的通知单后,要在72小时内访视患者,具体内容如下:〔1〕确定督导人员,督导人员优先为医务人员,也可为患者家属。假设选择家属,则必须对家属进展培训。同时与患者确定服药地点和服药时间。按照化疗方案,告知督导人员患者的“肺结核患者治疗记录卡〞或“耐多药肺结核患者服药卡〞的填写方法、取药的时间和地点,提醒患者按时取药和复诊。〔2〕对患者的居住环境进展评估,告诉患者及家属做好防护工作,防止传染。〔3〕对患者及家属进展结核病防治知识宣传教育。〔4〕告诉患者出现病情加重、严重不良反响、并发症等异常情况时,要及时就诊。假设72小时内2次访视均未见到患者,则将访视结果向上级专业机构报告。〔三〕督导服药和随访管理1.督导服药〔1〕医务人员督导:患者服药日,医务人员对患者进展直接面视下督导服药。〔2〕家庭成员督导:患者每次服药要在家属的面视下进展。2.随访评估对于由医务人员督导的患者,医务人员至少每月记录1次对患者的随访评估结果;对于由家庭成员督导的患者,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要在患者的强化期或注射期内每10天随访1次,继续期或非注射期内每1个月随访1次。〔1〕评估是否存在危急情况,如有则紧急转诊,2周内主动随访转诊情况。〔2〕对无需紧急转诊的,了解患者服药情况〔包括服药是否规律,是否有不良反响〕,询问上次随访至此次随访期间的病症。询问其他疾病状况、用药史和生活方式。3.分类干预〔1〕对于能够按时服药,无不良反响的患者,则继续督导服药,提醒并催促患者按时到定点医疗机构进展复诊,并预约下一次随访时间。〔2〕患者未按定点医疗机构的医嘱服药,要查明原因。假设是不良反响引起的,则转诊;假设其他原因,则要对患者强化安康教育。假设患者漏服药次数超过1周及以上,要及时向上级专业机构进展报告。〔3〕对出现药物不良反响、并发症或合并症的患者,要立即转诊,2周内随访。〔四〕结案评估当患者停顿抗结核治疗后,要对其进展结案评估,包括:记录患者停顿治疗的时间及原因;对其全程服药管理情况进展评估;收集和上报患者的“肺结核患者治疗记录卡〞或“耐多药肺结核患者服药卡〞。同时将患者转诊至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进展治疗转归评估,2周内进展随访,看是否前去就诊及确诊结果。服务流程图1肺结核患者筛查与推介转诊流程图图2肺结核患者第一次入户随访流程图图3肺结核患者督导服药与随访管理流程图四、服务要求〔一〕在农村地区,主要由村医开展肺结核患者的安康管理服务。〔二〕肺结核患者安康管理医务人员需承受上级专业机构的培训和技术指导。〔三〕对于筛查的结核病患者做好推介转诊,及时进展随访,并做好转诊过程和转诊结果的相关记录和材料保存。〔四〕提供服务后及时将相关信息记入“肺结核患者随访服务记录表〞,每月记入1次,存入患者的安康档案,并将该信息与上级专业机构共享。〔五〕管理期间如发现患者从本辖区居住地迁出,要及时向上级专业机构报告。五、工作指标〔一〕老年人中肺结核可疑病症者〔含疑似患者〕推介转诊率=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收到的双向转诊单数/年度体检老年人中发现的肺结核可疑病症者〔含疑似患者〕×100%〔二〕糖尿病患者中肺结核可疑病症者推介转诊率=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收到的双向转诊单数/糖尿病患者筛查中发现的肺结核可疑病症者×100%〔三〕肺结核患者管理率=已管理的肺结核患者人数/辖区同期内经上级定点医疗机构确诊并通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管理的肺结核患者人数×100%。〔四〕肺结核患者规则服药率=按照要求规则服药的肺结核患者人数/同期辖区内已完成治疗的肺结核患者人数×100%。规则服药:在整个疗程中,患者在规定的服药时间实际服药次数占应服药次数的90%以上。六、附件1.国家根本公共卫生服务工程肺结核患者第一次入户随访记录表2.国家根本公共卫生服务工程肺结核患者随访服务记录表附件1国家根本公共卫生服务工程肺结核患者第一次入户随访记录表姓名:编号□□□-□□□□□随访时间年月日随访方式1门诊2家庭□患者类型1初治2复治□痰菌情况1阳性2阴性3未查痰□耐药情况1耐药2非耐药3未检测□病症及体征:0没有病症1咳嗽咳痰2低热盗汗3咯血或血痰4胸痛消瘦5恶心纳差6头痛失眠7视物模糊8皮肤瘙痒、皮疹9耳鸣、听力下降□/□/□/□/□/□/□其他:用药化疗方案用法1每日2间歇□药品剂型1固定剂量复合制剂□2散装药□3板式组合药□4注射剂□督导人员选择1医生2家属3自服药4其他□家庭居住环境评估单独的居室1有2无□通风情况1良好2一般3差□生活方式评估吸烟/支/天饮酒/两/天健安康教育及培训取药地点、时间地点:时间:年月日服药记录卡的填写1掌握2未掌握□服药方法及药品存放1掌握2未掌握□肺结核治疗疗程1掌握2未掌握□不规律服药危害1掌握2未掌握□服药后不良反响及处理1掌握2未掌握□治疗期间复诊查痰1掌握2未掌握□外出期间如何坚持服药1掌握2未掌握□生活习惯及本卷须知1掌握2未掌握□密切接触者检查1掌握2未掌握□下次随访时间年月日评估医生签名患者〔家属〕签名附件1填表说明1.本表为医生在首次入户访视结核病患者时填写。同时查看患者的“肺结核患者治疗记录卡〞、耐多药患者查看“耐多药肺结核患者服药卡〞。2.患者类型、痰菌、耐药情况和用药的信息,均在患者的“肺结核患者治疗记录卡〞、耐多药患者查看“耐多药肺结核患者服药卡〞中获得。3.督导人员选择:根据患者的情况,与其协商确定督导人员。4.家庭居住环境评估:入户后,了解患者的居所情况并记录。5.生活方式评估:在询问患者生活方式时,同时对患者进展生活方式指导,与患者共同制定下次随访目标。吸烟斜线前填写目前吸烟量,不吸烟填“0〞,吸烟者写出每天的吸烟量“**支/天〞斜线后填写吸烟者下次随访目标吸烟量“**支/天〞饮酒情况:“从不饮酒者〞不必填写其他有关饮酒情况工程。“日饮酒量〞应折合相当于白酒“××两〞。〔啤酒/10=白酒量,红酒/4=白酒量,黄酒/5=白酒量〕。6.安康教育及培训的主要内容〔1〕肺结核治疗疗程只要配合医生、遵从医嘱,严格坚持规律服药,绝大多数肺结核是可以彻底治愈的。服用抗结核药物1个月以后,传染性一般就会消失。一般情况下,初治肺结核患者的治疗疗程为6个月,复治肺结核患者为8个月,耐多药肺结核患者24个月。〔2〕不规律服药危害如果不遵从医嘱,不按时服药,不完成全疗程治疗,就会导致初次治疗失败,严重者会开展为耐多药结核病。治疗疗程明显延长,治愈率也会大大降低,甚至终生不愈。治疗费用也会大幅度增加。如果传染给其他人,被传染者一旦发病也是耐药结核病。〔3〕服药方法及药品存放抗结核药物宜采用空腹顿服的服药方式,一日的药量要在同一时间一次服用。应放在阴凉枯燥、孩子接触不到的地方。夏天宜放在冰箱的冷藏室。〔4〕服药后不良反响及处理常见的不良反响有:胃肠道不舒服、恶心、皮肤搔痒、关节痛、手脚麻木等,严重者可能会呕吐、视物不清、皮疹、听力下降等;当出现上述任何情况时,应及时和医生联系,不要自行停药或更改治疗方案。服用利福平后出现尿液变红、红色眼泪现象为正常现象,不必担忧。为及时发现并干预不良反响,每月应到定点医疗机构进展血常规、肝肾功能复查。〔5〕治疗期间复诊查痰查痰的目的是让医生及时了解患者的治疗状况、是否有效,是否需要调整治疗方案。初治肺结核患者应在治疗满2、5、6月时、复治肺结核患者在治疗满2、5、8月时、耐多药肺结核患者注射期每个月、非注射期每两个月均需复查痰涂片和培养。正确的留痰方法是:深呼吸2-3次,用力从肺部深处咳出痰液,将咳出的痰液留置在痰盒中,并拧紧痰盒盖。复查的肺结核患者应收集两个痰标本〔夜间痰、清晨痰〕。夜间痰:送痰前一日,患者晚间咳出的痰液;清晨痰:患者晨起立即用清水漱口后,留存咳出的第2口、第3口痰液。如果患者在留痰前吃过东西,则应先用清水漱口,再留存咳出的第2口、第3口痰液;装有义齿的患者在留取痰标本前应先将义齿取出。唾液或口水为不合格标本。〔6〕外出期间如何坚持服药如果患者需要短时间的外出,应告知医生,并带够足量的药品继续按时服药,同时要注意将药品低温、避光保存;如果改变居住地,应及时告知医生,以便能够延续治疗。〔7〕生活习惯及本卷须知患者应注意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防止将疾病传染他人,最好住在单独的光线充足的房间,经常开窗通风。不能随地吐痰,也不要下咽,应把痰吐在纸中包好后燃烧,或吐在有消毒液的痰盂中;不要对着他人大声说话、咳嗽或打喷嚏;传染期内应尽量少去公共场所,如需外出应佩戴口罩。吸烟会加重咳嗽、咳痰、咯血等病症,大量咯血可危及生命。另抗结核药物大局部经肝脏代谢,并且对肝脏有不同程度的损害,饮酒会加重对肝脏的损害,降低药物疗效,因此在治疗期间应严格戒烟、禁酒。要注意休息,防止重体力活动,加强营养,多吃奶类、蛋类、瘦肉等高蛋白食物,还应多吃绿叶蔬菜、水果以及杂粮等富含维生素和无机盐的食品,防止吃过于刺激的食物。〔8〕密切接触者检查建议患者的家人、同班、同宿舍同学、同办公室同事或经常接触的好友等密切接触者,及时到定点医疗机构进展结核菌感染和肺结核筛查。7.下次随访日期:确定下次随访日期,并告知患者。8.评估医生签名:随访完毕,核查无误后随访医生签署其姓名。附件2国家根本公共卫生服务工程肺结核患者随访服务记录表姓名:编号□□□-□□□□□随访时间年月日年月日年月日年月日治疗月序第月第月第月第月督导人员1医生2家属3自服药4其他1医生2家属3自服药4其他1医生2家属3自服药4其他1医生2家属3自服药4其他随访方式1门诊2家庭3□1门诊2家庭3□1门诊2家庭3□1门诊2家庭3□病症及体征:0没有病症1咳嗽咳痰2低热盗汗3咯血或血痰4胸痛消瘦5恶心纳差6关节疼痛7头痛失眠8视物模糊9皮肤瘙痒、皮疹10耳鸣、听力下降□/□/□/□/□/□/□/□/□/□/□/□/□/□/□/□/□/□/□/□/□/□/□/□/其他:其他:其他:其他:生活方式指导吸烟/支/天/支/天/支/天/支/天饮酒/两/天/两/天/两/天/两/天用药化疗方案用法1每日2间歇□1每日2间歇□1每日2间歇□1每日2间歇□药品剂型1固定剂量复合制剂□2散装药□3板式组合□4注射剂□1固定剂量复合制剂□2散装药□3板式组合□4注射剂□1固定剂量复合制剂□2散装药□3板式组合□4注射剂□1固定剂量复合制剂□2散装药□3板式组合□4注射剂□漏服药次数次次次次药物不良反响1无□2有1无□2有1无□2有1无□2有并发症或合并症1无□2有1无□2有1无□2有1无□2有转诊原因机构及科别2周内随访,随访结果处理意见下次随访时间随访医生签名患者/家属签名停顿治疗及原因1出现停顿治疗时间年月日2停顿治疗原因:完成疗程□死亡□丧失□转入耐多药治疗□全程管理情况应访视患者_____次,实际访视____次;患者在疗程中,应服药____次,实际服药___次,服药率___%评估医生签名:附件2填表说明1.本表为结核病患者在承受随访服务时由医生填写。同时查看患者的“肺结核患者治疗记录卡〞、耐多药患者查看“耐多药肺结核患者服药卡〞。2.生活方式指导:在询问患者生活方式时,同时对患者进展生活方式指导,与患者共同制定下次随访目标。吸烟:斜线前填写目前吸烟量,不吸烟填“0〞,吸烟者写出每天的吸烟量“**支/天〞斜线后填写吸烟者下次随访目标吸烟量“**支/天〞饮酒情况:“从不饮酒者〞不必填写其他有关饮酒情况工程。“日饮酒量〞应折合相当于白酒“××两〞。〔啤酒/10=白酒量,红酒/4=白酒量,黄酒/5=白酒量〕。3.漏服药次数:上次随访至本次随访期间漏服药次数。4.药物不良反响:如果患者服用抗结核有明显的药物不良反响,具体描述何种不良反响或病症。5.合并症/并发症:如果患者出现了合并症或并发症,则具体记录。6.转诊:如果转诊要写明转诊的医疗机构及科室类别,如××市人民医院结核科,并在原因一栏写明转诊原因。转诊2周内,对患者进展追踪随访,并记录转诊结果。7.处理:根据患者服药情况,对患者督导服药进展分类干预。8.下次随访日期:根据患者此次随访分类,确定下次随访日期,并告知患者。9.患者〔家属〕签名:本次随访完毕,经患者或家属核实确认后签字。随访可以不签名,需记录随访的号码。10.评估医生签名:随访完毕,核查无误后随访医生签署其姓名。11.全程服药管理情况:肺结核患者治疗结案时填写。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艾滋病预防控制服务标准一、服务对象辖区内常住居民,以农民工、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等人群为重点。二、服务内容〔一〕艾滋病防治安康教育结合安康教育工程,通过发放宣传材料、播放影像资料、设置宣传栏、开展公众安康咨询活动以及安康知识讲座等形式,开展艾滋病防治知识的安康教育。〔二〕艾滋病高危行为干预及感染者、艾滋病病人管理服务根据《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处理服务标准〔2011年版〕》,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协助县级疾控机构做好艾滋病病人的宣传、指导服务及非住院艾滋病病人的治疗管理工作。具体内容如下:1.农民工行为干预。按照《高危行为干预工作指导方案(试行)》〔卫办疾控发〔2005〕102号〕要求,利用春节、农忙两次农民工返乡期间进展安康知识宣传教育、安全套推广等行为干预。2.感染者和非住院艾滋病病人随访管理。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按照知情同意自愿原则,将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相关人员信息提供应辖区乡镇卫生院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并组织乡镇卫生院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自愿承受其随访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签定随访协议。乡镇卫生院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辖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不包括艾滋病阳性孕产妇及所生婴儿〕定期随访,感染者每年至少1次面对面随访,艾滋病病人每年至少2次面对面随访。拒绝由乡镇卫生院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随访的病例,由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负责协调完成。辖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较少的县〔市、区〕,可由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负责全部感染者和病人的随访;辖区治疗艾滋病病人较多,也可委托具备条件的村卫生室或社区卫生服务站负责辖区内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的随访管理工作。3.治疗病例监视服药。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指导家庭成员对艾滋病治疗病例每天监视服药2次,每年至少完成2次面对面随访。4.特殊情况转诊。随访过程中如出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无法处理的时机性感染、药物不良反响等,要及时转诊至定点医疗机构,并向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组织目标人群活动实施现场记录和活动总结等资料整理入档摸底调查,掌握辖区内农民工人群规模、分布和流动性制定行为干预工作方案,确定时间、地点形式、内容等准备相关材料、设备等协调相关机构组织目标人群活动实施现场记录和活动总结等资料整理入档〔一〕行为干预〔二〕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随访管理和监视服药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未承受艾滋病抗病毒治疗的艾滋病病人定期随访,了解感染者、病人自上次随访以来有无艾滋病临床相关表现,有无配偶/性伴情况变化、高危行为情况、结核筛查情况等填写随访表入档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未承受艾滋病抗病毒治疗的艾滋病病人定期随访,了解感染者、病人自上次随访以来有无艾滋病临床相关表现,有无配偶/性伴情况变化、高危行为情况、结核筛查情况等填写随访表入档定期随访观察,了解病人自上次随访以来有无艾滋病临床相关表现,有无配偶/性伴情况变化、高危行为情况、结核筛查情况等定期随访观察,了解病人自上次随访以来有无艾滋病临床相关表现,有无配偶/性伴情况变化、高危行为情况、结核筛查情况等承受艾滋病抗病毒治疗的艾滋病病人填写随访表、监视服药表并入档承受艾滋病抗病毒治疗的艾滋病病人填写随访表、监视服药表并入档每天督导药物服用情况每天督导药物服用情况四、服务要求〔一〕在安康教育工程中明确艾滋病相关内容:发放的印刷材料中应包括1种艾滋病材料,播放音像资料中应包括1种艾滋病音像资料;每年安康教育宣传栏中至少应有1期艾滋病内容,每年开展的公众安康咨询活动至少应包括1次艾滋病安康咨询内容,每月的安康知识讲座应包含艾滋病防治相关知识内容,并有相应记录。〔二〕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要定期对辖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艾滋病预防控制技术指导和人员培训。承当随访管理工作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应配备承受过相关培训的专〔兼〕职人员负责艾滋病安康教育、行为干预、感染者随访管理和治疗艾滋病病人的监视服药等,要对随访管理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信息保密。〔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要在辖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指导下,对辖区内农民工开展经常性的行为干预工作,并做相应记录。〔四〕随访包括预约感染者或病人到门诊就诊、追踪和家庭访视等方式。〔五〕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要定期将所掌握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随访管理所需相关信息提供应辖区乡镇卫生院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辖区内管理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建设居民安康档案,定期随访,随访完成后填写个案随访表,并及时归档。五、工作指标〔一〕安康教育记录,包括发放安康教育印刷资料的种类和数量,播放安康教育音像资料的种类、次数和时间,安康教育宣传栏设置和内容更新情况,举办安康教育讲座和安康教育咨询活动的次数和参加人数等。〔二〕农民工行为干预覆盖率=承受过行为干预的农民工/调查的农民工×100%。〔三〕感染者和病人随访完成率=随访管理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数/辖区自愿承受基层随访管理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数×100%。〔四〕治疗病例监视服药完成率=完成监视服药的治疗病例数/辖区自愿承受基层监视服药的治疗病例数×100%。六、附件1.个案随访表2.治疗病例监视服药表七、附录〔参考指南和标准〕1.《高危行为干预工作指导方案(试行)》(略)2.《艾滋病感染者随访工作指南〔2016年版〕》(略)3.《全国艾滋病监测技术标准〔2015年版〕》(略)4.《国家免费艾滋病抗病毒药物治疗手册〔第四版〕》(略)5.《艾滋病检测咨询实用手册》(略)附件1个案随访表卡片编号:□□□□□□□□□□□□□□□□□□□□随访状态:随访〔第____次〕〔当前是否羁押:是否〕失访〔原因:外出拒绝随访羁押转入时地址不详.此次随访完毕〕查无此人〔以后无需随访〕患者姓名:______________〔患儿家长姓名:______________〕身份证号:□□□□□□□□□□□□□□□□□□性别:□男□女联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现住地址〔详填〕:________省________市________县________乡〔镇、街道〕__________村______〔门牌号〕病程阶段:□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艾滋病确诊日期:_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是否已死亡:□是〔死亡日期:_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否〔跳至下一栏〕主要死因:□艾滋病相关疾病死亡□艾滋病无关疾病死亡□非疾病外因死亡(自杀、吸毒过量、损伤等)□无法判定〔死亡个案随访到此完毕〕是否为母婴传播病例:□是,其阳性母亲卡片编号:□□□□□□□□□□□□□□□□□□□□□否目前是否有配偶□是□否如果答复“是〞,自上次随访以来配偶变更及配偶间性行为情况:□配偶未变更,有性行为□配偶未变更,无性行为□配偶发生变更,有性行为□配偶发生变更,无性行为当前配偶感染状况:□未查/不详□阴性□阳性□检测结果不确定假设已检测,检测日期______年____月____日假设当前配偶感染状况为阳性,其卡片编号为:□□□□□□□□□□□□□□□□□□□□目前是否有固定性伴□是□否如果答复“是〞,异性固定性伴,有____个,本年内____人已检测;同性固定性伴,有____个,本年内____人已检测。过去3个月,有______人与您有过性行为过去3个月,是否每次发生性行为都用安全套:□是□否过去3个月,是否每次与配偶/固定性伴发生性行为时都用安全套:□是□否□未与配偶/固定性伴发生性行为本次随访是否出现以下结核病可疑筛查病症:咳嗽、咳痰持续2周以上□是□否反复咳出的痰中带血□是□否反复发热持续2周以上□是□否夜间经常出汗□是□否无法解释的体重明显下降□是□否经常容易疲劳或呼吸短促□是□否淋巴结肿大□是□否过去6个月是否承受过结核病检查:□是〔□肺结核□肺外结核□未患结核□结果不清楚〕□否目前是否承受国家免费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是〔抗病毒治疗编号:□□□□□□□□□□□□□□〕□否自上次随访以来,做过CD4+检测____次〔最近一次CD4+检测结果:______个/μl;检测日期:______年____月____日;检测单位__________________〕随访实施单位:_____________随访人员:___________随访日期:______年____月____日备注:“个案随访表〞填表说明卡片编号:由网络报告系统自动生成,与传染病报告卡一致。通过系统自动打印“个案随访表〞或直接将网络自动生成的编号抄写至此处。随访状态:在相应的内容前打√。假设选择“随访〞,应填写随访次数,同时必须选择其当前是否羁押。选择“是〞指目前仍在羁押场所内羁押;选择“否〞指目前非羁押或既往羁押本次随访时已释放。“失访〞是指在既定随访期,感染者由于种种原因无法被随访到,随访人员无法了解他们的状况。选择“失访〞后必须选择其失访原因,“外出〞、“拒绝随访〞、“羁押〞和“转入时地址不详〞只能选其一。“外出〞指随访期间通过感染者本人、家属或知情人告知其不在本地;“拒绝随访〞指感染者本人由于种种原因不愿承受本次随访;“羁押〞指感染者因目前在羁押场所内羁押而无法随访到;“转入时地址不详〞指在转介的过程中,转出地随访人员未详细填写转入地址。假设本人未随访到,但通过知情人或随访等方式可获得其有关信息,完成随访内容,则不属于“失访〞。对于暂时未找到但非“查无此人〞的感染者,每到既定的随访日期仍应进展随访。“查无此人〞指首次随访时通过多种途径调查核实被随访人提供的姓名、现住地址、户籍地址和联系均为虚假信息,无法联系到被随访人的情况。假设首次随访状态确定为“查无此人〞,此后无须继续随访。患者姓名、性别、身份证号、联系、现住地址五项内容可按照“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个案随访中相关信息进展填写,如有变更需及时更正或补充。患者姓名:根据感染者身份证或户口簿登记的姓名填写,如感染者为14岁以下的未成年人,则应填写其家长的姓名。性别:在相应的内容前打√。身份证号:根据感染者身份证填写。联系:每次随访都必须询问其变动情况。应填写感染者本人同意提供的个人、家庭、亲戚朋友或单位号码。现住地址:每次随访都必须询问其变动情况。应填写感染者目前实际居住并能够随访到的详细地址,可以是家庭住址,也可以是临时住址,如医院、租住的民房或宾馆。假设为临时住址,还应填写其他长期居住的现住地址,或询问其迁移动向并记录于备注中。病程阶段:根据《艾滋病和艾滋病病毒感染诊断标准》〔WS293-2008〕,在随访时按实际已诊断情况选择。“艾滋病确诊日期〞在随访时首次被诊断为艾滋病病人的情况下填写。是否已死亡:假设已死亡,填写实际死亡的公历日期。主要死因:按法定死因确定机构或部门〔如医院、公安部门等〕确定的死亡原因填写,如无上述依据,按随访时了解死亡相关信息填写。只有在“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中该病例的疾病名称为“艾滋病〞时,主要死因才能填写为“艾滋病相关疾病死亡〞。是否为母婴传播病例:如果是,填写其阳性母亲的卡片编号。目前是否有配偶:本次随访时配偶的情况,有配偶选是,无配偶选否。自上次随访以来配偶变更及配偶间性行为情况:根据上次随访至本次随访之间配偶实际变更情况和配偶间发生性行为的情况填写。当前配偶感染状况:目前如果有配偶时填写此项。根据感染者配偶检测信息,在相应选项前打“√〞。假设配偶为阳性,需填写配偶卡片编号。假设已检测,检测日期_____年___月___日:当前配偶感染状况填写了“阴性、阳性、检测结果不确定〞后,需要填写该次检测的具体日期。目前是否有固定性伴:本次随访时固定性伴的情况,包括同性和异性固定性伴,有选是,无选否。如果选择“是〞,要分别填写异性固定性伴数和同性固定性伴数及本年内已进展艾滋病抗体检测人数。过去3个月,有过性行为的人数:指感染者过去3个月与多少人发生过性行为,包括异性和同性性行为。过去3个月,是否每次发生性行为都用安全套:指感染者过去3个月发生性行为时安全套的使用情况〔包括婚内、婚外〕。如果过去3个月未发生过性行为,选择最后一项。过去3个月,是否每次与配偶/固定性伴发生性行为时都用安全套:指感染者过去3个月每次与配偶或固定性伴发生性行为时安全套的使用情况。如果过去3个月与配偶或固定性伴未发生过性行为,选择最后一项。本次随访是否出现以下结核病可疑筛查病症:询问感染者关于结核病可疑筛查病症的7个问题,并根据其答复填写“是〞或“否〞。过去6个月是否承受过结核病检查:根据感染者承受结核病检查的实际情况选择。假设承受过结核病检查,应在后面的括号内选择实际的检测结果。目前是否承受抗病毒治疗:根据本次随访时感染者是否正在承受国家免费艾滋病抗病毒治疗的实际情况选择。选择“是〞,则必须按要求填写14位抗病毒治疗号;如果选择“否〞,则必须填写是否有意愿承受国家免费艾滋病抗病毒治疗。自上次以来CD4+检测情况:根据是否承受过CD4+T淋巴细胞检测的实际情况填写,并填写相应的检测日期。检测日期指做CD4+T淋巴细胞检测的实验室检测日期,而非采血日期、报告打印日期或报告签发日期〕。并填写相应的检测单位,填报时从下拉菜单中选择即可。随访实施单位:负责随访调查和填写“个案随访表〞的单位。随访人员:实施随访调查和填写“个案随访表〞的随访人员姓名。随访日期:完成随访调查并填写“个案随访表〞的日期。备注:对于随访表中一些特殊情况或需要特别说明的内容,填入此项。附件2治疗病例监视服药表填表时间:年月艾滋病病人姓名性别年龄住址监视员姓名性别年龄住址两者间关系监视员抗病毒治疗号日期服药名称其他监视员/病人签字日期服药名称其他监视员/病人签字1日早19日早晚晚2日早20日早晚晚3日早21日早晚晚4日早22日早晚晚5日早23日早晚晚6日早24日早晚晚7日早25日早晚晚8日早26日早晚晚9日早27日早晚晚10日早28日早晚晚11日早29日早晚晚12日早30日早晚晚13日早31日早晚晚14日早本月合计“√〞〔〕次晚“○〞〔〕次15日早“×〞〔〕次晚16日早“√〞代表按时服药,“○〞代表漏服晚“×〞代表补服17日早晚监视员:18日早晚填表说明:1.抗病毒治疗号:为每位治疗病例的13位编码。2.该表每月一张,需每日填写。3.如更换治疗方案,请备注说明。中医药安康管理服务标准老年人中医药安康管理服务一、服务对象辖区内65岁及以上常住居民。二、服务内容每年为65岁及以上老年人提供1次中医药安康管理服务,内容包括中医体质辨识和中医药保健指导。〔一〕中医体质辨识按照老年人中医药安康管理服务记录表前33项问题采集信息,根据体质判定标准进展体质辨识,并将辨识结果告知服务对象。〔二〕中医药保健指导根据不同体质从情志调摄、饮食调养、起居调摄、运动保健、穴位保健等方面进展相应的中医药保健指导。三、服务流程四、服务要求〔一〕开展老年人中医药安康管理服务可结合老年人安康体检和慢性病患者管理及日常诊疗时间。〔二〕开展老年人中医药安康管理服务的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应当具备相应的设备和条件。有条件的地区应利用信息化手段开展老年人中医药安康管理服务。〔三〕开展老年人中医体质辨识工作的人员应当为承受过老年人中医药知识和技能培训的卫生技术人员。开展老年人中医药保健指导工作的人员应当为中医类别执业〔助理〕医师或承受过中医药知识和技能专门培训能够提供上述服务的其他类别医师〔含乡村医生〕。〔四〕服务机构要加强与村〔居〕委会、派出所等相关部门的联系,掌握辖区内老年人口信息变化。〔五〕服务机构要加强宣传,告知服务内容,对辨识结果和保健指导给予详细解释,使更多的老年人愿意承受服务。〔六〕每次服务后要及时、完整记录相关信息,纳入老年人安康档案。五、工作指标老年人中医药安康管理率=年内承受中医药安康管理服务65岁及以上居民数/年内辖区内65岁及以上常住居民数×100%。注:承受中医药安康管理是指建设了安康档案、承受了中医体质辨识、中医药保健指导、服务记录表填写完整。六、附件1.国家根本公共卫生服务工程老年人中医药安康管理服务记录表2.国家根本公共卫生服务工程体质判定标准表附件1国家根本公共卫生服务工程老年人中医药安康管理服务记录表姓名:编号:□□□-□□□□□请根据近一年的体验和感觉,答复以下问题。没有(根本不/从来没有)很少(有一点/偶尔)有时(有些/少数时间)经常(相当/多数时间)总是(非常/每天)(1)您精力充分吗〔指精神头足,乐于做事〕12345(2)您容易疲乏吗〔指体力如何,是否稍微活动一下或做一点家务劳动就感到累〕12345(3)您容易气短,呼吸短促,接不上气吗12345(4)您说话声音低弱无力吗?〔指说话没有力气〕12345(5)您感到闷闷不乐、情绪消沉吗?〔指心情不愉快,情绪低落〕12345(6)您容易精神紧张、焦虑不安吗?〔指遇事是否心情紧张〕12345(7)您因为生活状态改变而感到孤独、失落吗12345(8)您容易感到害怕或受到惊吓吗?12345(9)您感到身体超重不轻松吗?(感觉身体沉重)[BMI指数=体重〔kg〕/身高2〔m〕]1(BMI<24)2(24≤BMI<25)3(25≤BMI<26)4〔26≤BMI<28〕5(BMI≥28)(10)您眼睛干涩吗?12345(11)您手脚发凉吗?〔不包含因周围温度低或穿的少导致的手脚发冷〕12345(12)您胃脘部、背部或腰膝部怕冷吗〔指上腹部、背部、腰部或膝关节等,有一处或多处怕冷〕12345(13)您比一般人耐受不了寒冷吗〔指比别人容易害怕冬天或是夏天的冷空调、电扇等〕12345(14)您容易患感冒吗?〔指每年感冒的次数〕1一年<2次2一年感冒2-4次3一年感冒5-6次4一年8次以上5几乎每月都感冒(15)您没有感冒时也会鼻塞、流鼻涕吗?12345(16)您有口粘口腻,或睡眠打鼾吗12345(17)您容易过敏(对药物、食物、气味、花粉或在季节交替、气候变化时)吗?1从来没有2一年1、2次3一年3、4次4一年5、6次5每次遇到上述原因都过敏(18)您的皮肤容易起荨麻疹吗?(包括风团、风疹块、风疙瘩)12345(19)您的皮肤在不知不觉中会出现青紫瘀斑、皮下出血吗?〔指皮肤在没有外伤的情况下出现青一块紫一块的情况〕12345(20)您的皮肤一抓就红,并出现抓痕吗?〔指被指甲或钝物划过后皮肤的反响〕12345(21)您皮肤或口唇干吗?12345(22)您有肢体麻木或固定部位疼痛的感觉吗12345(23)您面部或鼻部有油腻感或者油亮发光吗?〔指脸上或鼻子〕12345(24)您面色或目眶晦黯,或出现褐色斑块/斑点吗?12345(25)您有皮肤湿疹、疮疖吗12345(26)您感到口干咽燥、总想喝水吗12345(27)您感到口苦或嘴里有异味吗?〔指口苦或口臭〕12345(28)您腹部肥大吗?〔指腹部脂肪肥厚〕1〔腹围<80cm,相当于2.4尺〕2(腹围80-85c,2.4-2.55尺)3(腹围86-90cm,2.56-2.7尺)4〔腹围91-105cm,2.71-3.15尺)5〔腹围>105cm或3.15尺〕(29)您吃(喝)凉的东西会感到不舒服或者怕吃(喝)凉的东西吗〔指不喜欢吃凉的食物,或吃了凉的食物后会不舒服〕12345(30)您有大便黏滞不爽、解不尽的感觉吗?(大便容易粘在马桶或便坑壁上)12345(31)您容易大便枯燥吗?12345(32)您舌苔厚腻或有舌苔厚厚的感觉吗?〔如果自我感觉不清楚可由调查员观察后填写〕12345(33)您舌下静脉瘀紫或增粗吗〔可由调查员辅助观察后填写〕12345体质类型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血瘀质气郁质特禀质平和质体质辨识1.得分2.是3.倾向是1.得分2.是3.倾向是1.得分2.是3.倾向是1.得分2.是3.倾向是1.得分2.是3.倾向是1.得分2.是3.倾向是1.得分2.是3.倾向是1.得分2.是3.倾向是1.得分2.是3.倾向是中医药保健指导1.情志调摄2.饮食调养3.起居调摄4.运动保健5.穴位保健6.其他:1.情志调摄2.饮食调养3.起居调摄4.运动保健5.穴位保健6.其他:1.情志调摄2.饮食调养3.起居调摄4.运动保健5.穴位保健6.其他:1.情志调摄2.饮食调养3.起居调摄4.运动保健5.穴位保健6.其他:1.情志调摄2.饮食调养3.起居调摄4.运动保健5.穴位保健6.其他:1.情志调摄2.饮食调养3.起居调摄4.运动保健5.穴位保健6.其他:1.情志调摄2.饮食调养3.起居调摄4.运动保健5.穴位保健6.其他:1.情志调摄2.饮食调养3.起居调摄4.运动保健5.穴位保健6.其他:1.情志调摄2.饮食调养3.起居调摄4.运动保健5.穴位保健6.其他:填表日期年月日医生签名附件1填表说明1.该表采集信息时要能够反映老年人近一年来平时的感受,防止采集老年人的即时感受。2.采集信息时要防止主观引导老年人的选择。3.记录表所列问题不能空项,须全部询问填写。4.询问结果应在相应分值内划“√〞,并将计算得分填写在相应空格内。5.体质辨识:医务人员应根据体质判定标准表〔见附件2〕进展辨识结果判定,偏颇体质为“是〞、“倾向是〞,平和体质为“是〞、“根本是〞,并在相应选项上划“√〞。6.中医药保健指导:请在所提供指导对应的选项上划“√〞,可多项选择。其他指导请注明。附件2国家根本公共卫生服务工程体质判定标准表姓名:编号:□□□-□□□□□体质类型及对应条目条件判定结果气虚质〔2〕〔3〕〔4〕〔14〕阳虚质〔11〕〔12〕〔13〕〔29〕阴虚质〔10〕〔21〕〔26〕〔31〕痰湿质〔9〕〔16〕〔28〕〔32〕湿热质〔23〕〔25〕〔27〕〔30〕血瘀质〔19〕〔22〕〔24〕〔33〕气郁质〔5〕〔6〕〔7〕〔8〕特禀质〔15〕〔17〕〔18〕〔20〕各条目得分相加≥11分是各条目得分相加9~10分倾向是各条目得分相加≤8分否平和质〔1〕〔2〕〔4〕〔5〕〔13〕〔其中,〔2〕〔4〕〔5〕〔13〕反向计分,即1→5,2→4,3→3,4→2,5→1〕各条目得分相加≥17分,同时其他8种体质得分都≤8分是各条目得分相加≥17分,同时其他8种体质得分都≤10分根本是不满足上述条件者否附件2填表说明1.该表不用纳入居民的安康档案。2.体质辨识结果的准确性取决于承受服务者答复以下问题准确程度,如果出现自相矛盾的问题答复,则会出现自相矛盾的辨识结果,需要提供服务者核对其问题答复的准确性。处理方案有以下几种:〔1〕在答复以下问题过程中及时提醒承受服务者理解所提问题。〔2〕出现两种及以上判定结果即兼夹体质是正常的,比方气阴两虚,则两个体质都如实记录,以分数高的为主要体质进展指导。〔3〕如果出现判定结果分数一致,则由中医师根据专业知识判定,然后进展指导。〔4〕如果出现既是阴虚又是阳虚这样的矛盾判定结果,要返回查找原因,帮助老年人准确采集信息,必要时候由中医师进展辅助判定。〔5〕如果出现每种体质都不是或者无法判断体质类型等情况,则返回查找原因,或需2周后重新采集填写。0~36个月儿童中医药安康管理服务一、服务对象辖区内居住的0~36个月儿童。二、服务内容在儿童6、12、18、24、30、36月龄时,对儿童家长进展儿童中医药安康指导,具体内容包括:〔一〕向家长提供儿童中医饮食调养、起居活动指导;〔二〕在儿童6、12月龄给家长传授摩腹和捏脊方法;在18、24月龄传授按揉迎香穴、足三里穴的方法;在30、36月龄传授按揉四神聪穴的方法。三、服务流程四、服务要求〔一〕开展儿童中医药安康管理服务应当结合儿童安康体检和预防接种的时间。〔二〕开展儿童中医药安康管理服务的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应当具备相应的设备和条件。〔三〕开展儿童中医药安康管理服务的人员应当为中医类别执业〔助理〕医师或承受过儿童中医药保健知识和技能培训能够提供上述服务的其他类别医师〔含乡村医生〕。〔四〕服务机构要加强宣传,告知服务内容,提高服务质量,使更多的儿童家长愿意承受服务。〔五〕每次服务后要及时记录相关信息,纳入儿童安康档案。五、工作指标0~36个月儿童中医药安康管理服务率=年度辖区内按照月龄承受中医药安康管理服务的0~36月儿童数/年度辖区内的0~36个月儿童数×100%。六、附件1.国家根本公共卫生服务工程6-18月龄儿童中医药安康管理服务记录表2.国家根本公共卫生服务工程24-36月龄儿童中医药安康管理服务记录表附件1国家根本公共卫生服务工程6-18月龄儿童中医药安康管理服务记录表姓名:编号□□□-□□□□□月龄6月龄12月龄18月龄随访日期中医药安康管理服务中医饮食调养指导中医起居调摄指导传授摩腹、捏脊方法4.其他:中医饮食调养指导中医起居调摄指导传授摩腹、捏脊方法4.其他:中医饮食调养指导中医起居调摄指导传授按揉迎香穴、足三里穴方法4.其他:下次随访日期随访医生签名家长签名附件1填表说明1.印制新表格时可在原“0-6岁儿童安康管理服务标准〞所列儿童安康检查记录表根基上增加“中医药安康管理服务〞内容。2.中医药安康管理服务:请在所提供服务对应的选项上划“√〞,可多项选择。其他服务请注明。附件2国家根本公共卫生服务工程24-36月龄儿童中医药安康管理服务记录表姓名:编号□□□-□□□□□月龄24月龄30月龄36月龄随访日期中医药安康管理服务1.中医饮食调养指导2.中医起居调摄指导3.传授按摩迎香穴、足三里穴方法4.其他:1.中医饮食调养指导2.中医起居调摄指导3.传授按揉四神聪穴方法

4.其他:1.中医饮食调养指导2.中医起居调摄指导3.传授按揉四神聪穴方法4.其他:下次随访日期随访医生签名家长签名附件2填表说明1.印制新表格时可在原“0-6岁儿童安康管理服务标准〞所列儿童安康检查记录表根基上增加“中医药安康管理服务〞内容。2.中医药安康管理服务:请在所提供服务对应的选项上划“√〞,可多项选择。其他服务请注明。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处理服务标准一、服务对象辖区内服务人口。二、服务内容〔一〕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管理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其他专业机构指导下,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协助开展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排查、收集和提供风险信息,参与风险评估和应急预案制〔修〕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安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