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安徽省芜湖市部分学校联考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_第1页
2018-2019学年安徽省芜湖市部分学校联考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_第2页
2018-2019学年安徽省芜湖市部分学校联考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_第3页
2018-2019学年安徽省芜湖市部分学校联考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_第4页
2018-2019学年安徽省芜湖市部分学校联考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8-2019学年安徽省芜湖市部分学校联考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注意:本试卷包含Ⅰ、Ⅱ两卷。第Ⅰ卷为选择题,所有答案必须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中相应的位置。第Ⅱ卷为非选择题,所有答案必须填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答案写在试卷上均无效,不予记分。一、单选题1、化学改变世界的途径是使物质发生化学变化,下列过程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水净化中用活性炭除去水中的异味 B.利用膜法从海水中获得淡水C.呼出的气体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D.工业上从空气中分离出氧气 2、托盘天平是初中化学实验室重要的仪器之一,下列哪种称量方式正确的()A.称量氯化钠B.称量氯化钠C.称量氯化钠D.称量腐蚀性氢氧化钠 二、双选题1、题目解析出错2、同顶一片蓝,共护绿水青山,全民守护“芜湖蓝”,为达到这一目的,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A.清除保兴垾淤泥及两边的垃圾,禁止直接将生活废水和工业废水的排放B.生活废水富含多种营养成分,直接排入镜湖促进镜湖的渔业发展C.植树造林,增大绿化面积,多打造几所像雕塑公园那样的城市公园D.多多建立充电桩,大力推广本市的奇瑞新能源汽车 3、如图是硫在氧气中的燃烧,有关实验操作或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产生蓝色火焰B.瓶底放少量水,可以避免瓶底炸裂C.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气体D.硫粉越多越好,使现象更为明显,也能保证氧气充分反应 4、下列事实不能作为相应观点的证据的是()A.用水银体温计测量体温,说明温度升高,分子体积变大B.湿衣服晾在太阳底下干得快,说明温度升高,分子运动速率加快C.将两个干净平整的铅柱紧压在一起会结合起来,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D.以上说法都不对 5、2016年诺贝尔奖颁给了对“分子机器的设计和合成”作出贡献的科学家。“分子机器”是指在分子尺寸上制造的一类分子器件,其长短仅相当于1纳米左右(1纳米=10-9米),它的驱动方式是通过外部刺激(如电能、光照等)使分子结构发生改变,从而对外做功,下列关于分子机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分子机器不会运动,一定要在外力的作用下才会运动B.分子机器驱动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C.分子机器的驱动不需要能量D.人们可以通过肉眼看到分子机器的运转 6、我国科学家利用“天眼”在银河系内发现了9颗中子星。在中子星,巨大的压力将核外电子压缩到原子核中,电子与质子“中和”为中子,整个中子星就是由这样的原子核紧挨在一起形成的。以下对中子星和中子的猜想错误的是()A.中子星不显电性 B.中子星上存在丰富的氢离子C.中子的质量大于电子 D.中子星的密度远大于地球 7、2017年10月27日央视财经报道:王者归“铼”,中国发现超级佥属镓,制造出航空发动机核心部件。如图是铼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铼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86.2 B.铼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75C.铼的元素符号是re D.铼原子的核内中子数为111 8、如图为实验室用等质量的高锰酸钾和氯酸钾(另加少量的二氧化锰),分别制取氧气的数据分析示意图,下列依据图示信息所得出的分析不正确的是()A.同时开始加热,先收集到氧气的是高锰酸钾B.制取较多量的氧气是氯酸钾,是因为加入了少量的二氧化锰C.反应时间较短的是高锰酸钾D.热氯酸钾制氧气可以加入少量的高锰酸钾来加快反应速度 三、填空题1、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根据所提供的信息填空。(1)图中所展示的元素都是______元素。(2)钠元素与______位于同一族。(3)钾和______等元素(至少写出2种)属于同一周期。(4)写出镁离子的符号______。(5)画出钠原子结构示意图______。2、根据下表回答问题。实验内容加热液体药品加入粉末药品称量固体氢氧化钠实验操作图

编号ABC(1)A实验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通常采用图甲的加热方法,即将试管倾斜成大约45度角,其原因是______。(2)图丙和图丁中加入粉末固时,用长柄药勺活纸糙送至试管底部,原因是______。(3)C实验,氢氧化钠具有强烈的腐蚀性,图中的错误是______和______。该实验称取的氢氧化钠的实际质量为______g。四、简答题1、请沿用科学家认识事物的方式认识“空气”。(1)从微观角度:用“〇”表示氮原子,“●”表示氧原子。①用“”可表示的微粒是______(填名称)。②同温同压下,气体的体积比等于分子数目比。若空气中其它成分忽略不计,如图可表示空气微观模型的是______(填标号)。(2)从变化角度:已知:常压下,氮气沸点-196℃,氧气沸点-183℃.将燃着的木条置于刚盛满液态空气的烧杯口,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将该烧杯放置一段时间后,液态物质剩余约110(3)从环保角度:下列保护空气的措施合理的是______(填标号)。A.实行私家车限号通行,减少汽车尾气污染B.发扬芜湖“串儿文化”,放任露天烧烤C.大力推广“共享单车”方便了市民的绿色出行______五、探究题1、如图所示为实验室中常见的气体制备和收集装置。(1)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用发生装置______(填字母序号,下空相同),收集装置可以选择______,反应的文字表达为______。(2)注射器K可用于检查装置C的气密性,步骤如下:①向锥形瓶中加入水至______处。②将注射器K连接到装置C的导管口处。③缓慢拉动注射器K的活塞,观察到______,表示装置C的气密性良好。(3)为了研究用向上排空气法和排水法收集的氧气浓度是否有差异,做了如下实验:加热高锰酸钾固体,分别用两种方法各收集三瓶氧气,并使用传感器测定收集到的氧气浓度,数据见表。收集方法向上排空气法排水法氧气浓度%79.679.779.990.089.889.3氧气平均浓度%79.789.7①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时,以______为氧气集满标准;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以观察到______为氧气集满的标准。②以上两种方法中,______法收集到的氧气更纯净。③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到的氧气浓度只有80%左右的原因有______。A.氧气的密度略大于空气的密度B.加热高锰酸钾固体产生氧气的浓度只有80%左右C.当观察到带火星木条复燃时,集气瓶内还有空气D.当氧气进入集气瓶时,瓶内空气与进入的氧气相互扩散______2、现有一份浑浊的黄河水,实验室按照下列净水流程制蒸馏水:(1)使用明矾的作用是______,实验室进行操作①的名称______;若经过操作①后,所得液体C中仍有浑浊,其原因可能是______(填字母序号)。A.漏斗内的滤纸有破损B.漏斗下端尖嘴未靠在烧杯内壁C.漏斗内液面高于滤纸的边缘(2)操作②主要是除去一些异味和色素,常选用的物质是______(填名称)(3)操作③净水效果最佳,是______(填操作名称)。______3、某研究小组发现,将一片土豆片放入过氧化氢溶液中,过氧化氢溶液的分解速率加快。该小组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提出问题】土豆能不能做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呢?【作出猜想】土豆能做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实验验证】实验编号实验操作实验现象①在试管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然后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木条不复燃②在装有过氧化氢溶液的试管中加入0.5g土豆,然后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产生大量的气泡,木条复燃③待②中反应结束,将试管里的剩余物进行过滤、洗涤、擦干、称量称得固体质量为0.5g④将③中所得固体放入试管中,重新加入过氧化氢溶液,然后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产生大量的气泡,木条复燃【分析数据得出结论】(1)实验③证明土豆在反应前后______没有发生变化;实验④证明土豆在反应前后______没有发生变化。结论:土豆可以做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2)写出土豆催化过氧化氢分解的文字表达式______。【实验拓展】(1)该研究小组又做了比较土豆与二氧化锰的催化效果的实验(如图)。实验时均以生成25mL气体为准。其他可能影响实验的因素均忽略不计。相关数据如下表:实验编号3%过氧化氢溶液体积其他物质质量待测数据Ⅰ20mL鲜土豆片0.5gaⅡ20mL二氧化锰0.5gb①用量筒收集气体的优点______。②该实验还需控制的量有______。③上述实验中的“待测数据”指______,最后的结果表明二氧化锰的催化效果好。则a______b(填””、“<”或“=”)(2)研究小组继续开展“寻找过氧化氢分解的新催化剂”活动。小明用坩埚钳夹取一点光亮的铜丝,放到酒精灯火焰上灼烧至表面变黑(此物质是氧化铜)。然后迅速地插入只装有20mL的过氧化氢溶液的试管中,观察到试管内迅速产生大量气泡。于是得出结论氧化铜可以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小组同学认为这个结论不可靠。原因是使得过氧化氢分解速率加快的因素还可能与______有关,请你重新设计实验方案______。【注意:答对第(3)小题奖励4分,化学试卷总分不超过60分】(3)你能说出本题提到的影响催化剂的催化效果的因素是______、______。你知道还有______、______也可以。______

2018-2019学年安徽省芜湖市部分学校联考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参考答案一、单选题第1题参考答案:C解:A、水净化中用活性炭除去水中的异味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B、利用膜法从海水中获得淡水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C、呼出的气体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D、工业上从空气中分离出氧气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C。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第2题参考答案:D解:A、称量时左物右码,故A错;B、天平两边都要放纸,故B错;C、称量时左物右码;天平两边都要放相同质量的纸,但要用镊子夹取砝码,故C错;D、称量腐蚀性药品,要放在玻璃器皿中,故D正确。故选:D。A、称量时左物右码;B、天平两边都要放纸;C、称量时左物右码;天平两边都要放相同质量的纸;D、称量腐蚀性药品,要放在玻璃器皿中。解答本题关键是熟悉实验基本操作,防止错误操作造成实验失败。二、双选题---------------------------------------------------------------------第1题参考答案:题目解析出错---------------------------------------------------------------------第2题参考答案:B解:A、清除保兴垾淤泥及两边的垃圾,禁止直接将生活废水和工业废水的排放工能保护环境;B、生活废水直接排入镜湖,易造成水污染;C、植树造林,增大绿化面积,多打造几所像雕塑公园那样的城市公园,能保护环境;D、多多建立充电桩,大力推广本市的奇瑞新能源汽车,能保护环境,节约能源;故选:B。根据已有的环境保护的知识进行分析解答即可。增强环保意识、充分理解节能环保的重要性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保护环境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我们应该从平时的点滴做起,如拒绝使用一次性塑料餐盒等。---------------------------------------------------------------------第3题参考答案:C【分析】本题较为简单,了解硫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和注意事项即可分析解答。【解答】A.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故A错误;B.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有毒能污染空气,瓶底放少量水,可以吸收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气,故B错误;C.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C正确;D.硫粉的量达到一定的量即可,并不是越多使现象更为明显,故D错误。故选C。---------------------------------------------------------------------第4题参考答案:A解:A、水银是金属汞的俗称,用水银体温计测量体温,是因为汞原子间的间隔随温度的变化而改变,故选项解释错误。B、湿衣服晾在太阳底下干得快,是因为温度升高,水分子的运动速率加快,故选项解释正确。C、将两个干净平整的铅柱紧压在一起会结合起来,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故选项解释正确。D、BC解释正确,故选项错误。故选:A。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的分子性质不同,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质(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及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第5题参考答案:B解:A、分子本身在不断地运动,错误;B、分子机器通过外部刺激使分子结构发生变化,是化学变化,正确;C、分子机器需要通过外部的刺激,需要能量,错误;D、肉眼看不见分子,错误;故选:B。根据已有的物质的微观构成粒子的知识进行分析解答即可。掌握分子的知识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第6题参考答案:B解:A、中子不带电,所以中子不显电性,故A说法正确;B、在中子星,巨大的压力将核外电子压缩到原子核中,所以不容易失去电子,所以中子星上不存在丰富的氢离子,故B说法错误;C、中子的质量约是电子质量的1836倍,故C说法正确;D、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整个中子星就是由这样的原子核紧挨在一起形成的,所以中子星的密度远大于地球,故D说法正确。故选:B。A、中子不带电;B、在中子星,巨大的压力将核外电子压缩到原子核中;C、中子的质量约是电子质量的1836倍;D、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整个中子星就是由这样的原子核紧挨在一起形成的,所以密度较大。解答本题关键是能够从题干中获得有用信息。---------------------------------------------------------------------第7题参考答案:C解:A、铼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86.2,该选项说法正确;B、铼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75,该选项说法正确;C、铼的元素符号是Re,该选项说法不正确;D、铼原子的核内中子数为:186-75=111,该选项说法正确。故选:C。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元素周期表反映了元素之间的内在联系,要注意理解和应用。---------------------------------------------------------------------第8题参考答案:B解:A、观察图示可知,同时开始加热,先收集到氧气的是高锰酸钾,而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要加热较长一段时间才能分解产生氧气,故正确;B、二氧化锰在氯酸钾制取氧气的这个反应中做催化剂不能改变氯酸钾产生氧气的质量,故不正确;C、通过观察图示可知,氯酸钾用时较长,反应时间较短的是高锰酸钾,故正确;D、高锰酸钾加热分解产生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二氧化锰在氯酸钾制取氧气的这个反应中做催化剂,加快反应速度,故正确。故选:B。从图向上可看出高锰酸钾一加热就产生氧气,而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要加热一段时间才能分解产生氧气并且二氧化锰在这个反应中做催化剂不能改变氯酸钾产生氧气的质量,从图象的转折点可以看出等质量的高锰酸钾和氯酸钾(另加少量的二氧化锰),氯酸钾产生的氧气多分析。本题考查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属结合图象问题的考查,注重学生的识图和分析能力的考查,属综合性题目。三、填空题---------------------------------------------------------------------第1题参考答案:金属

钾元素

钪、钛

Mg2+

;解:(1)图示中的元素名称汉字偏旁均为“金”字,所以均属于金属元素;故填:金属;(2)由元素周期表的信息可知,钠元素与钾元素位于同一族;故填:钾元素;(3)由元素周期表的信息可知,钾元素和钪元素、钛元素、钒元素位于同一周期;故填:钪、钛(合理即可);(4)镁原子的最外层有2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最外层的2个电子而形成带有两个单位正电荷的镁离子,其离子符号为Mg2+;故填:(5)钠原子核内有11个质子,核外电子排布情况为2、8、1,所以钠原子结构示意图为:;故填:。(1)根据元素的分类来分析;(2)根据元素周期表的信息来分析;(3)根据元素周期表的信息来分析;(4)根据离子符号的写法来分析;(5)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的画法来分析。本题考查元素周期律的实质,明确原子的结构与性质的关系、元素的性质有哪些是解答的关键。---------------------------------------------------------------------第2题参考答案:受热面积最合适,而且加热均匀,防止试管炸裂

避免粘在试管壁上

称量时砝码和药品的位置放反了

氢氧化钠应放在玻璃容器中称量

14.5

;解:(1)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通常采用图甲的加热方法,即将试管倾斜成大约45(2)向试管中加入粉末状固体时,用长柄药匙或纸槽伸到试管底部,原因为避免粘在试管壁上,从而便于集中加热或者反应;(3)C实验中的错误是:称量时砝码和药品的位置放反了;氢氧化钠具有强烈的腐蚀性,要放在玻璃容器中称量,根据“药品质量=左盘砝码质量-游码”,则15-0.5=14.5克,故称取氢氧化钠的实际质量为145克;故答案为:(1)受热面积最合适,而且加热均匀,防止试管炸裂;(2)避免粘在试管壁上;(3)称量时砝码和氯化钠的位置放反了;氢氧化钠应放在玻璃容器中称量;14.5。(1)根据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的方法进行分析;(2)根据向试管中加入粉末状固体的方法进行分析;(3)根据托盘天平的使用的方法进行分析。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四、简答题---------------------------------------------------------------------第1题参考答案:氮分子

C

燃着的木条熄灭

氧气

AC

解:(1)①用表示的微粒是氮分子;②同温同压下,气体的体积比等于分子数目比。空气中氮气与氧气的体积比是4:1,则氮气分子与氧气分子的个数比是4:1,若空气中其它成分忽略不计,如图可表示空气微观模型的是C。(2)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是利用液氧和液氮的沸点不同,液氮的沸点低,首先蒸发出来,氮气不支持燃烧,将燃着的木条置于盛满液态空气的烧杯口,观察到的现象是燃着的木条熄灭;将该烧杯放置一段时间后,液态物质剩余约110(3)A.实行私家车限号通行,减少汽车尾气污染,能防止空气的污染,故正确;B.发扬芜湖“串儿文化”,放任露天烧烤,易造成空气污染,故错误;C、大力推广“共享单车”方便了市民的绿色出行,能减少空气的污染,故正确;故答为:(1)①氮分子;②C。(2)燃着的木条熄灭。氧气。(3)AC。(1)①根据微粒的构成分析微粒的名称;②根据空气中氮气与氧气的体积关系分析;(2)根据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分析回答;(3)根据防止空气污染的措施分析判断。本题从不同的角度考查了有关空气的知识,难度不大,加强有关空气知识的归纳和学习有利于解答本题。五、探究题---------------------------------------------------------------------第1题参考答案:B

E或G

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长颈漏斗下端管口

导管口有气泡冒出

能使放置在集气瓶瓶口的带火星木条复燃

当气泡从瓶口冒出时或观察到瓶中水排尽时

排水

ACD

解:(1)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反应物是固体,反应条件是加热,氧气密度比空气大,不易溶于水,所以应选用发生装置B,收集装置可以选择E或G,高锰酸钾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文字表达式为: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2)注射器K可用于检查装置C的气密性,步骤如下:①向锥形瓶中加入水至长颈漏斗下端管口处;②将注射器K连接到装置C的导管口处;③缓慢拉动注射器K的活塞,观察到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表示装置C的气密性良好;(3)①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时,以能使放置在集气瓶瓶口的带火星木条复燃为氧气集满的标准;用排水集气法收集氧气时,以观察到当气泡从瓶口冒出时或观察到瓶中水排尽时为氧气集满的标准;②以上两种方法中,排水法收集到的氧气更纯净;③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到的氧气浓度只有80%左右的原因有很多,如:氧气密度只是略大于空气,很容易出现排不净空气或少量混合的情况;当用带火星木条验满复燃时,只能说明瓶中的氧气浓度大,不能说明集气瓶内一点空气也没有;在收集氧气时,氧气与空气可能进行少量的扩散混合,这些都会造成氧气浓度的减小;而加热高锰酸钾固体产生氧气的浓度只有80%左右的说法是错误的,故选:ACD。故答案为:(1)B,E或G,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2)①长颈漏斗下端管口;③导管口有气泡冒出;(3)①能使放置在集气瓶瓶口的带火星木条复燃,当气泡从瓶口冒出时或观察到瓶中水排尽时;②排水;③ACD。(1)根据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反应物是固体,反应条件是加热,氧气密度比空气大,不易溶于水,高锰酸钾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进行分析;(2)根据检验装置气密性利用装置内外的气压差检验装置气密性进行分析;(3)①根据向上排空气法、排水法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②根据收集方法的优点进行分析;③根据排空气法的特点进行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常见气体的发生装置与收集装置的探究,发生装置依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选择,收集装置依据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选择。---------------------------------------------------------------------第2题参考答案:吸附较大颗粒,加速沉降

过滤

AC

活性炭

蒸馏

解:(1)使用明矾的作用是吸附较大颗粒,加速沉降,实验室进行操作①过滤时需要的玻璃仪器有:漏斗、烧杯、玻璃棒;若经过操作①后,所得液体C中仍有浑浊,其原因可能是:漏斗内的滤纸有破损;漏斗内液面高于滤纸的边缘;(2)操作②主要是除去一些异味和色素,常选用的物质是活性炭,活性炭有吸附作用,可以吸附一些染料、色素、异味等;故答案为:活性炭;(3)操作③净水效果最佳的是:蒸馏;故答案为:蒸馏;答案:(1)吸附较大颗粒,加速沉降;过滤;AC;(2)活性炭;(3)蒸馏;根据题目给出的流程图和信息:(1)根据使用明矾的作用是净水作用,实验室进行操作①过滤时需要的玻璃仪器有:漏斗、烧杯、玻璃棒;若经过操作①后,所得液体C中仍有浑浊,其原因可能是:漏斗内的滤纸有破损;漏斗内液面高于滤纸的边缘解答;(2)根据操作②主要是除去一些异味和色素,常选用的物质是活性炭解答;(3)根据操作③净水效果最佳的是:蒸馏解答。本考点考查了混合物的分离,实验操作等,是通过对实验方法和过程的探究,在比较鉴别的基础上,得出了正确的实验结论。本考点是中考的重要内容之一,是通过实验现象,从而得出物质的组成。此考点主要出现在填空题和实验题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