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丘北县第二中学2023年高二生物第一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1页
云南省丘北县第二中学2023年高二生物第一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2页
云南省丘北县第二中学2023年高二生物第一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3页
云南省丘北县第二中学2023年高二生物第一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4页
云南省丘北县第二中学2023年高二生物第一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云南省丘北县第二中学2023年高二生物第一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题考生须知: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下列调查活动或实验中,计算所得数值与实际数值相比,可能偏大的有几项()①标志重捕法调查褐家鼠种群密度时标志物脱落②标志物限制了被调查动物的活动,使其易被天敌发现③样方法调查蒲公英种群密度时在分布密集区取样④计数酵母菌数量时直接吸取下层菌液A.一项 B.两项 C.三项 D.四项2.下列物质,不可能存在于正常人体内环境中的是A.有氧呼吸酶 B.抗体 C.递质 D.Na+3.“柯萨奇”病毒可引起“胃肠感冒”,患者常出现呕吐和发热等症状.叙述正确的是A.病毒进入胃部后引起胃体肌肉收缩属于条件反射B.T细胞、B细胞、浆细胞和效应T细胞都能特异性识别该病毒C.机体消灭“柯萨奇”病毒体现了免疫系统的监控和清除功能D.机体发热说明下丘脑的体温调节能力是有限的4.土壤农杆菌含有一个大型的Ti质粒,在侵染植物细胞的过程中,其中的T-DNA片段转入植物的基因组。若想用基因工程手段获取抗旱植株,以下分析不合理的是()A.若用Ti质粒作为抗旱基因的载体,目的基因的插入位置应该在T-DNA片段内,且要保证复制起始点和用于转移T-DNA的基因片段不被破坏B.将重组Ti质粒导入土壤农杆菌中时,可以用钙离子处理细菌C.用含有重组Ti质粒的土壤农杆菌感染植物细胞后,可通过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得到具有抗旱基因的植物D.若能在植物细胞中检测到抗旱基因,则说明该基因工程项目获得成功5.萝卜和甘蓝是亲缘关系较近的两种植物,萝卜体细胞的染色体组成可表示为,甘蓝体细胞的染色体组成可表示为。科研人员利用萝卜和甘蓝培育作物新品种,将萝卜与甘蓝杂交,收获种子并培育成植株。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可通过自交产生同时具有萝卜和甘蓝优良性状的后代B.用一定浓度的秋水仙素处理的叶肉细胞可使染色体数目加倍C.体细胞的染色体组成可表示为D.萝卜与甘蓝可杂交产生,说明二者不存在生殖隔离6.一种类害虫(具有趋光性)以蔬菜的叶片为食,成蛾夜晚活跃、交配产卵,白天藏匿于隐蔽处。该蛾类在交配季节会释放性外激素,施用人工合的性外激素可有效控制其种群数量。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A.可用黑光灯诱捕法调查这种类的种群密度B.性外激素属于雌、雄个体间进行信息传递的化学信息C.施用人工合成的性外激素属于化学防治,可能引起环境污染D.该实例不能说明信息传递能够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7.下列属于特异性免疫的一组是()A.白细胞的吞噬作用和接种卡介苗B.接种牛痘预防天花与皮肤的屏障作用C.患过麻疹人不再患麻疹和注射百日咳针后不再患百日咳D.溶菌酶的杀菌作用与服用糖丸预防小儿麻痹症8.(10分)基因治疗给无数的遗传病患者带来希望,下列关于基因治疗的论述正确的是()A.基因治疗可以治愈所有的遗传病B.基因治疗就是对有遗传缺陷细胞进行基因修复C.基因治疗分为体内基因治疗和体外基因治疗,体外基因治疗操作简单,效果可靠D.基因治疗时可用经过修饰的病毒或农杆菌的质粒作载体二、非选择题9.(10分)癌症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命,科研人员尝试用免疫疗法治疗癌症。(1)正常情况下,在__________免疫过程中,吞噬细胞表面特异性表达B7蛋白,B7与T淋巴细胞表面的CD28蛋白结合,使T细胞被活化,从而形成__________细胞,结合并裂解靶细胞。B7还能与T淋巴细胞表面存在的另一种蛋白——CTLA-4结合,但会导致T细胞活化被抑制,失去杀伤作用。(2)细胞癌变是由于__________基因发生了突变。科研人员发现,癌细胞膜上出现了大量的B7蛋白,癌细胞能因此逃脱T细胞的杀伤。为探究其机理,科研人员进行如下实验。①科研人员制备接种癌细胞的模型小鼠,均分为三组。实验组分别注射抗CD28的抗体和抗CTLA-4的抗体,对照组注射__________,得到如图所示结果。②注射的两种抗体分别与相应抗原(CD28和CTLA-4)__________,使它们失去结合B7的功能。③据图推测,癌细胞逃脱T细胞杀伤的原因可能是癌细胞表面的B7蛋白优先与__________结合,作出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3)综上所述,提出一种治疗癌症的思路__________。10.(14分)Ⅰ科研工作者为研究罗浮山自然保护区的黑桫椤(木本蕨类植物)的生态发展及生态保护的相关问题展开了下列研究,在该保护区中黑桫椤主要分布于一条溪流的两侧。(1)研究人员选取了10m×10m的20个样方,记录数据如下:样带黑桫椤个体数平均值12345678910A717510616741569.3B196101481158549.0①研究植物种群时,样方的选取应遵循________原则,样带A和B分别位于__________,样方位置的选取采用________(填“五点”或“等距”)取样法。②表中数据反映的是黑桫椤的___________,测定结果为__________株/m2。(2)在获得上述数据的同时研究者还对每株黑桫椤的高度进行了测定,并按高度划分为五组,具体划分方法及测定数据见下图。黑桫椤的生长主要体现在___________增加方面,因而以上数据主要反映的是黑桫椤种群特征中的___________,从结果可以预测该地黑桫椤种群密度将________。(3)为对黑桫椤的种群变化进行更加全面的分析,研究人员还对样方中其他植物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如下:黑桫椤种群所在的森林群落中有蕨类植物14种,被子植物113种。①以上结果是通过对样方中所有植物_______(填“种类”或“数量”或“种类和数量”)的调查,获得了该植物群落的物种_________数据。②进一步调查发现,该群落中乔木层可分2个亚层,每层优势物种有十几种;黑桫椤是灌木层中的绝对优势种,其下还有种类丰富的草本层。此数据反映出黑桫椤所处群落在空间上有较为复杂的__________。(4)桫椤树形美观,茎干可以药用食用,其化石还与恐龙化石并存,被用以研究恐龙兴衰,以上这些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价值。为了更好地保护这一珍贵的植物活化石,国家在其所在地区建立自然保护区,这种保护措施属于_______。11.(14分)水稻(雌雄同花植物)是广东省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两用核不育系水稻夏季高温条件下表现为雄性不育,秋季低温条件下恢复育性可以自交产生籽粒。在农业上可用正常水稻与两用核不育系水稻杂交,生产高产杂交水稻。(1)现有两个两用核不育系的水稻,其雄性不育的起点温度分别为23.3℃和26C,在制备高产水稻杂交种子时,由于大田中环境温度会有波动,为了避免出现自交和杂交种混杂的现象,应选用雄性不育起点温度为_______℃。(2)现有两用核不育系水稻A与正常水稻H,为了对A进行留种,应选择_______(高温/低温)种植A,为了培育高产杂交水稻,应选择A与H杂交且在_______(高温/低温)下种植,收获_______植株所结种子(即为高产水稻),但由于杂种后代会发生_______,无法保持其杂种优势,因此需要每年制种用于生产。(3)在两用核不育系大田中偶然发现一株黄叶突变体X。将突变体X与正常水稻H杂交得F1均为绿叶,F1自交得F2群体中绿叶、黄叶之比为3:1.据此可推测,自然黄叶突变体X的黄叶性状由_______(显性/隐性)基因控制,这一对叶色基因的遗传符合基因的_______定律。(4)与普通两用核不育系相比,利用此自然黄叶突变体培育出的黄叶两用核不育系在实际生产中应用的优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下图1是某雄性动物(2n=32)某个细胞进行分裂时,核DNA数目的变化;图2是该动物某细胞内部分染色体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A时期的细胞称为__________。(2)图2细胞所示的染色体形成__________个四分体,该细胞所处时期位于图1中的__________(填字母)时期,此时期该动物体内一个体细胞中同源染色体共有__________对。(3)细胞由B时期进入C时期,核DNA数量减半的原因是__________。处于C时期的细胞,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在__________(填时期)增加一倍。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D【解析】1、标志重捕法计算公式:种群中个体数(N):标记总数=重捕总数:重捕中被标志的个体数。2、样方法取样时应注意做到随机取样。【详解】①标志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时,部分标志物脱落,根据标志重捕法种群中个体数(N)÷标记总数=重捕总数÷重捕中被标志的个体数可知,可判断实验所得到数值可能会比实际数值偏大,①正确;②若标志物限制了被调查动物的活动,易被天敌发现会导致重捕中被标记个体数偏少,使调查结果高于真实值,②正确;③样方法调查蒲公英种群密度时应随机取样,在分布较密集地区取样会偏大,③正确;④用血细胞计数板计数酵母菌数量时,取样前要先将试管振荡摇匀,直接吸取下层菌液会导致数量偏大,④正确。故选D。2、A【解析】A、有氧呼吸酶只能在细胞内发挥催化作用,不可能成为内环境中的成分,A正确。B、抗体主要存在于血浆中,能存在于正常人体内环境中,B错误;C、递质存在于组织液中,能存在于正常人体内环境中,C错误;D、Na+可能存在于正常人体内环境中,D错误。故选A3、D【解析】1、反射一般可以分为两大类: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非条件反射是指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如脑干、脊髓)参与即可完成,也称为简单反射;条件反射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也称为复杂反射;条件反射不是先天就有的,是动物在个体生活过程中所获得的,需要在一定的条件下才能建立和存在,所有的条件反射都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2、人体的三道防线:第一道防线是由皮肤和黏膜构成的,他们不仅能够阻挡病原体侵入人体,而且它们的分泌物(如乳酸、脂肪酸、胃酸和酶等)还有杀菌的作用。第二道防线是体液中的杀菌物质-溶菌酶和吞噬细胞。第三道防线主要由免疫器官(扁桃体、淋巴结、胸腺、骨髓、和脾脏等)和免疫细胞(淋巴细胞、吞噬细胞等)借助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而组成的。其中第一道和第二道防线属于非特异性免疫,第三道防线属于特异性免疫。【详解】A、胃部因病菌或其他毒性物质进入,导致胃体肌肉刺激收缩,将胃内容物排出体外,该生理过程是人生来就有的,属于非条件反射,A错误;B、浆细胞不能特异性识别该病毒,B错误;C、机体消灭“柯萨奇”病毒,体现了免疫系统的防卫、监控和清除功能,C错误;D、内环境维持稳态具有一定限度的机体发热说明下丘脑的体温调节能力是有限的,D正确。故选D。4、D【解析】农杆菌的特点是易感染双子叶植物和裸子植物,对单子叶植物没有感染力。农杆菌的Ti质粒的T-DNA可转移至受体细胞,并整合到受体细胞的染色体上。农杆菌转化过程:目的基因插入Ti质粒的T-DNA→农杆菌→导入植物细胞→目的基因整合到植物细胞染色体上→目的基因的遗传特性得以稳定维持和表达。本题考查基因工程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能力;能从题文提取有效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对生物学问题作出准确判断的能力。【详解】A、土壤农杆菌含有一个大型的Ti质粒,在侵染植物细胞的过程中,其中的T-DNA片段可转入植物的基因组,所以若用Ti质粒作为抗旱基因的载体时,目的基因的插入位置应该在T-DNA片段内,且要保证复制起始点和用于转移T-DNA的基因片段不被破坏,A正确;B、将目的基因导入细菌时,需要用Ca2+处理细菌,使其成为易于吸收周围环境中DNA分子的感受态,B正确;C、用含有重组Ti质粒的土壤农杆菌去感染植物细胞,使其具有抗旱基因,然后再通过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将受体细胞培养成具有抗旱基因的植物,C正确;D、能够在植物细胞中检测到抗旱目的基因,只能说明目的基因导入成功,不能说明该基因成功表达,即不能说明该基因工程项目获得成功,D错误。故选D。5、C【解析】据题分析,萝卜和甘蓝都是二倍体生物,将萝卜(AA)与甘蓝(BB)杂交,收获种子并培育成(AB)植株(异源二倍体),该个体不含同源染色体,不可育。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和幼苗可以使其染色体数目加倍,作用的原理是在分裂前期抑制纺锤体的形成。【详解】A、(AB)无同源染色体,不能产生正常的配子,不能进行自交产生后代,A错误;B、叶肉细胞高度分化,不分裂,用一定浓度的秋水仙素处理的叶肉细胞不会使染色体数目加倍,B错误;C、是萝卜和甘蓝杂交形成的,萝卜的产生的配子(A)9条染色体,甘蓝的产生的配子(B)9条染色体,F1体细胞的染色体组成可表示为,,C正确;D、萝卜与甘蓝可杂交产生,但因无同源染色体不能产生配子,说明二者仍存在生殖隔离,D错误。故选C。6、C【解析】生态系统信息的种类及作用:(1)信息的种类:物理信息:包括光、电、声波、磁、温度、湿度以及颜色等等;化学信息:如气味、性外激素等;行为信息:孔雀开屏等求偶炫耀行为。(2)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的作用:①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传递;②生物种群的繁衍,也离不开信息的传递。③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详解】A.根据题意可知,该昆虫具有趋光性,因此可用黑光灯诱捕法调查这种蛾类的密度,以进行监测和防治,A正确;B.性外激素属于化学物质,是雌、雄蛾个体间进行信息传递的化学信息,B正确;C.用人工合成性外激素类杀灭害虫不会污染环境,属于生物防治,C错误;D.根据题意,施用人工合的性外激素可干扰蛾类的交尾,使其繁殖力下降,降低出生率,因此该实例说明信息传递能够影响生物种群的繁衍,D正确。故选C。7、C【解析】人体的三道防线:第一道防线是由皮肤和黏膜构成的,他们不仅能够阻挡病原体侵入人体,而且它们的分泌物(如乳酸、脂肪酸、胃酸和酶等)还有杀菌的作用。第二道防线是体液中的杀菌物质--溶菌酶和吞噬细胞。第三道防线主要由免疫器官(扁桃体、淋巴结、胸腺、骨髓、和脾脏等)和免疫细胞(淋巴细胞、吞噬细胞等)借助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而组成的。【详解】A、白细胞的吞噬作用属于非特异性免疫,A错误;B、皮肤的屏障作用是人体的第一道防线,属于非特异性免疫,B错误;C、患过麻疹的人不再患麻疹和注射百日咳针后不再患百日咳都是因为体内含有抗体或记忆细胞,这属于特异性免疫,C正确;D、溶菌酶的杀菌作用是人体第二道防线,属于非特异性免疫,D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要求考生识记人体免疫系统的组成及功能;识记人体的三道防线,明确第一和第二道防线属于非特异性免疫,而第三道防线属于特异性免疫,能根据题干要求准确判断各选项。8、D【解析】人类遗传病是由于遗传物质改变而引起的疾病,只有用基因治疗才能得到根治。基因治疗是指把正常基因导入病人体内有缺陷的细胞中,使该基因的表达产物发挥功能,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分为体内基因治疗和体外基因治疗。【详解】A.通过基因治疗可使因基因出现缺陷的疾病得到根治,但对于染色体数目异常导致的疾病不能得到治疗,A错误;B.基因治疗是指把正常基因导入病人体内有缺陷的细胞中,使该基因的表达产物发挥功能,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而不是对有遗传缺陷的细胞进行基因修复,B错误;C.体外基因治疗虽然效果可靠,但操作复杂,C错误;D.基因治疗时可用经过修饰的病毒或农杆菌的质粒作运载体,D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基因治疗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二、非选择题9、①.细胞②.效应T③.原癌和抑癌④.等量生理盐水⑤.特异性结合⑥.CD28蛋白⑦.注射抗CD28抗体组肿瘤面积普遍比注射抗CTLA-4抗体组肿瘤面积大⑧.研制专一性作用于癌细胞表面B7蛋白的靶向药物【解析】分析题图,注射抗体后,在第15天后对照组中肿瘤的面积逐渐下降,第25天后基本不再变化;注射抗CD28抗体组和抗CTLA-4抗体组中肿瘤面积都增大,且注射抗CD28抗体组肿瘤面积普遍比注射抗CTLA-4抗体组肿瘤面积大,说明注射这两种抗体后肿瘤的增长加快,且注射抗CD28抗体组中肿瘤增长更快。【详解】(1)正常情况下,在细胞免疫过程中,吞噬细胞表面特异性表达B7蛋白,B7与T淋巴细胞表面的CD28蛋白结合,使T细胞被活化,从而形成效应T细胞,结合并裂解靶细胞。B7还能与T淋巴细胞表面存在的另一种蛋白—CTLA-4结合,但会导致T细胞活化被抑制,失去杀伤作用。(2)细胞癌变是由于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基因发生了突变。科研人员发现,癌细胞膜上出现了大量的B7蛋白,癌细胞能因此逃脱T细胞的杀伤。为探究其机理,科研人员进行如下实验。①科研人员制备接种癌细胞的模型小鼠,均分为三组。实验组分别注射抗CD28的抗体和抗CTLA-4的抗体,对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得到如图所示结果。②注射的两种抗体分别与相应抗原(CD28和CTLA-4)特异性结合,使它们失去结合B7的功能。③根据题意,B7能与T淋巴细胞表面的CD28蛋白结合使T细胞被活化,也能与T淋巴细胞表面存在的另一种蛋白—CTLA-4结合导致T细胞活化被抑制;而据图可知,注射抗CD28抗体组和抗CTLA-4抗体组中肿瘤面积都增大,且注射抗CD28抗体组肿瘤面积普遍比注射抗CTLA-4抗体组肿瘤面积大,说明阻断CD28蛋白对肿瘤的生长更有利,据此推测,癌细胞逃脱T细胞杀伤的原因很可能是癌细胞表面的B7蛋白优先与CD28结合,阻断T细胞活化过程。(3)综上所述,可研制具有抑制B7功能的靶向药物,专一性的作用于癌细胞,达到治疗目的。【点睛】解答本题需从人体免疫入手,正确理解和理顺题干信息,分析作用机理,再结合题图中相关数据进行解释。解答这类题思路一般是,先分析实验图中数据,分清自变量和因变量关系,其次是按照题中信息概括作用机理,再将“癌细胞逃脱”这一关键信息与题图中因变量之间进行类比,发现相互之间的联系。10、(1).随机取样(2).溪流两侧(3).等距(4).种群密度(5).9.15×10-2(6).植株高度(茎高)(7).年龄结构(8).增大(9).种类(10).丰富度(11).垂直结构(12).直接(13).就地保护【解析】1.样方法:①随机取样;②样方大小适中:乔木100m2、灌木16m2、草本1m2;③样方数量不宜太少;④一般选易辨别的双子叶植物(叶脉一般网状);⑤常用五点取样法和等距取样法。

种群的年龄组成是指一个种群中各年龄期的个体数目的比例。种群的年龄组成大致可以分为三种类型:(1)增长型:种群中幼年个体很多,老年个体很少,这样的种群正处于发展时期,种群密度会越来越大。(2)稳定型:种群中各年龄期的个体数目比例适中,这样的种群正处于稳定时期,种群密度在一段时间内会保持稳定。(3)衰退型:种群中幼年个体较少,而老年个体较多,这样的种群正处于衰退时期,种群密度会越来越小。【详解】(1)①研究植物种群时,样方的选取应遵循随机取样原则,由题意可知:该保护区中黑桫椤主要分布于一条溪流的两侧,两侧需要设置等量样方个数,因此上表中的样带A和B应分别位于溪流两侧,溪流两侧为狭长地带,故样方位置的选取采用等距取样。②表中数据为单位面积内黑桫椤的个体数量,因此反映的是黑桫椤的种群密度,由于样带A、B的平均密度分别是9.3×10-2株/m2、9.0×10-2株/m2,所以黑桫椤的种群密度为(9.3×10-2+9.0×10-2)÷2=9.15×10-2株/m2。(2)分析柱形图可以看出,黑桫椤的生长主要体现在植株高度(茎高)增加方面,因而以上数据主要反映的是黑桫椤种群特征中的年龄结构,该种群年龄结构是年龄小的数量多,年龄大的数量少,因此属于增长型,种群数量将会增大。(3)①因为黑桫椤种群所在的森林群落中有蕨类植物14种,被子植物113种,所以以上结果是通过对样方中所有植物种类的调查,从而获得了该森林群落的物种组成丰富度数据。②进一步调查结果分析发现,该群落中乔木层可分2个亚层,每层优势物种有十几种;黑桫椤是灌木层中的绝对优势种,其下还有种类丰富的草本层,呈现出分层现象,此数据反映出黑桫椤所处群落在空间上有较为复杂的垂直结构。(4)桫椤树形美观,茎干可以药用食用,其化石还与恐龙化石并存,被用以研究恐龙兴衰,以上这些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为了更好地保护这一珍贵的植物活化石,国家在其所在地区建立自然保护区,建立自然保护区属于就地保护,该方法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方法。【点睛】熟知种群的特征及其与种群数量的关系是解答本题的关键,群落丰富度的调查时本题的考查点之一,掌握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以及保护措施是解答本题的另一关键。11、①.23.3②.低温③.高温④.A⑤.性状分离⑥.隐性⑦.分离⑧.在苗期可筛选出杂交种中混有的自交种【解析】题干信息分析可知,两用核不育系水稻在温度不同时育性不同,故可利用该特性进行高产植株的选择及培育。【详解】(1)因不育起点温度越低,授粉时出现雄性可育的情况越少,不易出现自交和杂交种混杂的现象,故应选择雄性不育的起点较低的温度23.3℃。(2)两用核不育系水稻夏季高温条件下表现为雄性不育,秋季低温条件下恢复育性,为了对A进行留种,应选择低温条件下种植A。在高温条件下,两用核不育系水稻夏季高温条件下表现为雄性不育,以A为母本,H为父本进行杂交,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