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江西省都昌县高一下学期第二次阶段模拟生物试题(解析版)_第1页
2022-2023学年江西省都昌县高一下学期第二次阶段模拟生物试题(解析版)_第2页
2022-2023学年江西省都昌县高一下学期第二次阶段模拟生物试题(解析版)_第3页
2022-2023学年江西省都昌县高一下学期第二次阶段模拟生物试题(解析版)_第4页
2022-2023学年江西省都昌县高一下学期第二次阶段模拟生物试题(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级中学名校试卷PAGEPAGE1江西省都昌县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阶段模拟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关于遗传学概念的叙述,正确的是()A.A和A、A和a、a和a都是等位基因B.具有相同基因型的生物,表现型可以不同C.正交和反交实验可用来判断纯合子和杂合子D.非糯性水稻产生的花粉既有糯性又有非糯性,体现了性状分离现象〖答案〗B〖祥解〗性状分离是指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F1全部个体都表现显性性状,F1自交,F2个体大部分表现显性性状,小部分表现隐性性状的现象,即在杂种后代中,同时显现出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详析】A、A和A、a和a都是相同的基因,而A和a代表等位基因,指的是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控制这相对性状的基因,A错误;B、具有相同基因型的生物,表现型可以不同,因为表现型不仅受到基因型决定,而且还会受到环境的影响,B正确;C、当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时,正交和反交的实验结果相同,因此不能通过正交和反交实验来判断杂合子和纯合子,C错误;D、非糯性水稻产生的花粉既有糯性又有非糯性,体现了基因分离定律,性状分离指的是子代中同时表现出显性和隐性性状的现象,D错误。故选B。2.下列关于孟德尔遗传学实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原核生物基因的遗传不遵循孟德尔发现的遗传规律B.孟德尔还用山柳菊、玉米等植物做杂交实验也都取得了成功C.先提出假说,据此开展豌豆杂交实验并设计测交实验进行演绎D.在豌豆人工杂交时应在父本花粉成熟前做人工去雄、套袋处理〖答案〗A〖祥解〗孟德尔遗传学实验中人工异花授粉过程为:去雄(在花蕾期去掉雄蕊)→套上纸袋→人工异花授粉(待花成熟时,采集另一株植株的花粉涂在去雄花的柱头上)→套上纸袋。【详析】A、孟德尔发现的遗传规律适用于真核生物有性生殖的细胞核遗传,原核生物基因的遗传不遵循孟德尔发现的遗传规律,A正确;B、孟德尔在豌豆杂交实验之前利用山柳菊等植物进行实验,但并未成功,说明遗传材料的选择对于实验成功具有重要意义,B错误;C、孟德尔遗传学实验中,先进行杂交实验,再根据实验结果提出假说,并进行演绎推理后经测交实验进行验证,C错误;D、在豌豆人工杂交时应在母本花粉成熟前做人工去雄、套袋处理,不能对父本去雄,D错误。故选A。3.关于减数分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减数分裂I前的间期,DNA分子复制导致染色体数目加倍B.互换发生在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C.减数分裂I后期,着丝粒分裂导致染色体数目减半D.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发生在减数分裂II后期〖答案〗B〖祥解〗减数分裂过程:(1)减数分裂前的间期:染色体的复制。(2)减数第一次分裂:①前期:联会,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②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③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④末期:细胞质分裂。(3)减数第二次分裂:①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②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③后期: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④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详析】A、减数分裂I前的间期,细胞中发生的是DNA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但DNA分子复制后染色体数目并未增加,A错误;B、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的四分体,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可能会发生交叉互换,B正确;C、减数分裂I后期,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进入不同的细胞中导致染色体数目减半,C错误;D、基因自由组合定律伴随着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发生,该现象发生在减数分裂Ⅰ后期,D错误。故选B。4.一个基因型为的精原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产生了一个的精细胞,正常情况下,另外三个精细胞的基因型分别是()A.、Y、Y B.、aY、aYC.、Y、Y D.、aY、aY〖答案〗D〖祥解〗精子的形成过程:(1)精原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前的间期(染色体的复制)→初级精母细胞;(2)初级精母细胞经过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联会,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两种次级精母细胞;(3)次级精母细胞经过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类似于有丝分裂)→精细胞;(4)精细胞经过变形→精子。【详析】一个基因型为AaXbY的精原细胞,产生了一个基因型为AXb的精细胞,由于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发生的是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子染色体而后进入不同的细胞形成的,因此由同一个次级精母细胞产生的精细胞的基因型是相同的,因此还有一个与该精细胞基因型相同的细胞,另外的两个精细胞是由另一个次级精母细胞经过分裂产生的,又知由同一个精原细胞分裂产生的两个次级精母细胞的基因型之间是互补关系可推测另外一个次级精母细胞的基因型为aaYY,由此产生的另外两个精细胞的基因型可表示为aY;即与基因型为AXb的精细胞,同时产生的另外三个精细胞的基因型分别是AXb、aY、aY,即D正确。故选D。5.萨顿依据“基因和染色体的行为存在明显的平行关系”,而提出“基因是由染色体携带着从亲代传递给下一代”的假说,下列不属于他所依据的“平行”关系的是()A.基因和染色体在体细胞中都是成对存在的,在配子中都只含有成对中的一个B.非等位基因在形成配子时自由组合;非同源染色体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也自由组合C.作为遗传物质的DNA是由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长链盘绕形成的D.基因在杂交过程中保持完整性和独立性;染色体在配子形成和受精过程中,也有相对稳定的形态结构〖答案〗C〖祥解〗本题考查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是否理解基因和染色体的平性关系,是否掌握它们在有性生殖过程中的变化规律。【详析】A、基因和染色体,在体细胞中都是成对存在,在配子中都只有成对中的一个,这说明基因和染色体之间有平行关系,A正确;

B、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在形成配子时自由组合;非同源染色体在减数分裂中也有自由组合,这也体现了基因与染色体之间的平行关系,B正确;

C、DNA的双螺旋结构不能体现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C错误;

D、基因和染色体在杂交过程中都能保持完整性和独立性,这体现基因与染色体之间的平行关系,D正确。故选C。6.下列关于生物科学方法和相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孟德尔发现遗传规律和萨顿提出的基因在染色体上均运用了假说—演绎法B.分离细胞中各种细胞器和证明DNA进行半保留复制的实验使用的技术均是差速离心法C.DNA双螺旋结构模型和用橡皮泥建立的减数分裂中染色体变化模型均属于物理模型D.证明DNA半保留复制的实验和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均用了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答案〗C〖祥解〗1、假说—演绎法的基本过程有:发现问题,提出假说,演绎推理,实验验证,得出结论。2、物理模型是以实物或图画形式直观表达认识对象的特征。3、证明DNA进行半保留复制的实验采用了同位素标记法和密度梯度离心技术。4、萨顿运用类比推理的方法提出基因在染色体的假说,摩尔根运用假说—演绎法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详析】A、萨顿提出的基因在染色体上运用了类比推理法,A错误;B、分离细胞中各种细胞器常用差速离心法,证明DNA进行半保留复制的实验利用的是密度梯度离心法,B错误;C、构建的DNA双螺旋结构模型和用橡皮泥建立的减数分裂中染色体变化模型都以实物表达对象的特征,属于物理模型,C正确;D、证明DNA半保留复制的实验采用了同位素标记法,标记的是15N,该同位素不具有放射性,D错误。故选C。7.如图为某DNA分子的部分平面结构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中1、2分别表示核糖、磷酸,与碱基T一起构成一个核苷酸B.⑤是氢键,③是连接DNA单链上2个核苷酸的磷酸二酯键C.解旋后的DNA分子不具有规则的双螺旋结构,并失去复制功能D.双链DNA分子中,若一条脱氧核苷酸链中G+C=28%,则DNA分子中A占36%〖答案〗D〖祥解〗分析题图:该图为某DNA分子的部分平面结构图,图中①为脱氧核糖,②为磷酸,③为核苷酸内部的磷酸键,④为磷酸二酯键,⑤为氢键。【详析】A、该图为某DNA分子的部分平面结构图,图中①为脱氧核糖,A错误;B、③是核苷酸内部的磷酸键,④是连接DNA单链上2个脱氧核糖核苷酸的磷酸二酯键,B错误;C、解旋后的DNA分子不具有规则的双螺旋结构,但可以分别作为模板进行复制,C错误;D、双链DNA分子中,若一条脱氧核苷酸链中G+C=28%,在整个DNA中G+C=28%,A+T=72%,A=T,则DNA分子中A占36%,D正确。故选D8.图是某种动物细胞生活周期中染色体数目变化图,据图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发生在A~C段B.C~D段、G~H段的染色体与核DNA的数目之比为1∶1C.图中显示两种分裂方式,I~M段可表示有丝分裂的一个细胞周期D.图中有同源染色体的时期为A~B段和I~M段〖答案〗B〖祥解〗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示为某动物细胞生活周期中染色体数目变化图,其中A-C段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变化情况;C-H段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变化情况;H-I表示受精作用;I-M段表示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变化规律。【详析】A、等位基因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发生于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分裂结束后染色体数目减半,故对应A~C段,A正确;B、C~D段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和中期,细胞中有姐妹染色单体,故染色体与核DNA的数目之比是1:2,而G~H段减数第二次分裂已结束,着丝粒已分裂,故此时细胞中染色体与核DNA的数目之比1:1,B错误;C、图示中显示两种分裂方式,细胞周期是指连续分裂(有丝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即I~M段可表示有丝分裂的一个细胞周期,C正确;D、A~B段是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期,有同源染色体,I~M段表示有丝分裂,也有同源染色体,D正确。故选B。9.下列关于受精作用与受精卵的叙述,错误的是()A.受精作用的完成必然依赖于细胞间的相互识别B.受精卵中的遗传物质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C.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可保证前后代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D.同一双亲的后代呈现多样性与精子和卵细胞结合的随机性有关〖答案〗B〖祥解〗受精作用:1、概念:精子和卵细胞融合成受精卵的过程叫受精作用。2、过程:精子的头部进入卵细胞,尾部留在外面。紧接着,在卵细胞细胞膜的外面出现一层特殊的膜,以阻止其他精子再进入。精子的头部进入卵细胞后不久,里面的细胞核就与卵细胞的细胞核相遇,使彼此的染色体会合在一起。3、结果:(1)受精卵的染色体数目恢复到体细胞的数目,其中有一半的染色体来自精子(父亲),一半的染色体来自卵细胞(母亲)。(2)细胞质主要来自卵细胞。4、意义: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对于维持每种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对于生物的遗传和变异,都是十分重要的。【详析】A、受精作用是卵细胞和精子相互识别,融合成为受精卵的过程,因此受精作用的完成必然依赖于细胞间的相互识别,A正确;B、受精卵中的核遗传物质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而细胞质遗传物质几乎都来自母方,B错误;C、减数分裂使细胞染色体数目减半,受精作用使细胞染色体加倍,所以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保证前后代体细胞染色体数目的恒定,C正确;D、在受精过程中,精子和卵细胞结合的随机性,是同一双亲的后代呈现多样性的原因之一,D正确。故选B。10.下列关于表观遗传的叙述,错误的是()A.DNA甲基化是造成表观遗传的常见原因之一B.表观遗传改变了生物体内基因的碱基排列顺序C.表观遗传可以遗传给后代,使后代出现相同表型D.基因组成相同的同卵双胞胎所具有的微小差异与表观遗传有关〖答案〗B〖祥解〗一直以来人们都认为基因组DNA决定着生物体的全部表型,但逐渐发现有些现象无法用经典遗传学理论解释,比如基因完全相同的同卵双生双胞胎在同样的环境中长大后,他们在性格、健康等方面会有较大的差异。这说明在DNA序列没有发生变化的情况下,生物体的一些表型却发生了改变。现在人们认为,基因组含有两类遗传信息,一类是传统意义上的遗传信息,即基因组DNA序列所提供的遗传信息,另一类则是表观遗传学信息,即基因组DNA的修饰,它提供了何时、何地、以何种方式去应用DNA遗传信息的指令。【详析】A、表观遗传指的是在DNA序列不改变的情况下,基因功能发生的可遗传的变异,最终可导致表型改变,包括DNA的甲基化、组蛋白修饰、RNA介导的基因沉默等,A正确;B、表观遗传能够使生物体在基因的碱基序列不变的情况下发生可遗传的性状改变,B错误;C、一般来讲表观遗传是可遗传,C正确;D、基因完全相同的同卵双生双胞胎在同样的环境中长大后,他们在性格、健康等方面会有较大的差异,与表观遗传有关,D正确。故选B。11.艾弗里和他的同事利用接种有R型肺炎链球菌的培养基除去绝大部分糖类、蛋白质和脂质的S型细菌的细胞提取物进行了著名的体外转化实验,实验的处理及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实验组号细胞提取物的处理方法培养皿长菌情况①不作处理?②添加蛋白酶R型、S型③添加RNA酶R型、S型④添加酯酶R型、S型⑤添加DNA酶?A.该实验采用了加法原理控制实验变量B.实验1和5中培养皿上长出的菌落不同C.实验2、3、4说明相应处理后的细胞提取物仍具有转化活性D.本实验说明了S型细菌的细胞提取物中的DNA就是转化因子〖答案〗A〖祥解〗艾弗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肺炎链球菌体外转化实验):(1)研究者:1944年,美国科学家艾弗里等人。(2)实验材料:S型和R型肺炎链球菌、细菌培养基等。(3)实验设计思路:把DNA与其他物质分开,单独直接研究各自的遗传功能。(5)实验分析:①只有S型细菌的DNA能使R型细菌发生转化。②DNA被水解后不能使R型细菌发生转化。(6)实验结论:①S型细菌的DNA是“转化因子”,即DNA是遗传物质。②同时还直接证明蛋白质等其他物质不是遗传物质。【详析】A、实验中通过添加不同的酶催化物质的水解,说明该实验采用减法原理控制实验的自变量,A错误;B、实验①和⑤中培养皿上长出的菌落种类不同,前者是S型菌菌落和R型菌菌落,后者只有R型菌菌落,B正确;C、实验②、③和④中培养皿上长出的菌落是S型菌菌落和R型菌菌落,说明相应处理后的细胞提取物仍具转化活性,因此也能说明蛋白质、RNA和脂类物质不是转化因子,C正确;D、本实验说明S型细菌的细胞提取物中的DNA是转化因子,同时也说明了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D正确。故选A。12.下图为人体内基因对性状的控制过程,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①②和⑤⑥过程在人体所有的细胞中均能发生B.基因1和基因2不可能出现在同一细胞中C.⑤⑥⑦反映了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控制代谢过程D.人体衰老引起白发的原因是⑤⑥过程不能完成〖答案〗C〖祥解〗题图分析:图示为基因控制性状的途径,一是基因是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即图中①②③④过程;二是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控制细胞代谢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即图中⑤⑥⑦。【详析】A、由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①②和⑤⑥过程(即基因的表达)只能发生在人体特定的细胞中,A错误;B、人体所有体细胞都是由一个受精卵有丝分裂形成,都含有人体全部的基因,因此基因1和基因2可出现在同一细胞中,B错误;C、⑤⑥⑦表示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控制细胞代谢,进而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C正确;D、人体衰老引起白发的原因是酪氨酸酶的活性降低,而不是⑤⑥过程不能完成,D错误。故选C。13.下列有关细胞中DNA和RNA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A.通常一个tRNA上只有一个反密码子,携带一个氨基酸B.细胞中DNA分子的碱基对数等于所有基因的碱基对数之和C.嘌呤碱基与嘧啶碱基互补配对,保证了DNA空间结构的稳定D.通常一个mRNA分子上可以结合多个核糖体,同时合成多条肽链〖答案〗B【详析】通常一个tRNA上只有一个反密码子,携带一个氨基酸,故A正确;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所以DNA分子的碱基对数大于所有基因的碱基对数之和,故B错误;嘌呤碱基与嘧啶碱基互补配对,保证了DNA的两条单链间间距相等,加上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保证了DNA空间结构的稳定,故C正确;多聚核糖体就是一个mRNA分子上可以结合多个核糖体,同时合成多条肽链,故D正确。14.下列四幅图表示了在“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搅拌强度、时长等都合理)中相关含量的变化,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图甲表示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沉淀物放射性含量的变化B.图乙表示在“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沉淀物放射性含量的变化C.图丙表示“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中,R型细菌与S型细菌的数量变化D.图丁表示“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中,R型细菌与S型细菌的数量变化〖答案〗C〖祥解〗1、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包括格里菲思体内转化实验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其中格里菲思体内转化实验证明S型细菌中存在某种“转化因子”,能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2、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骤:分别用35S或32P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详析】A、噬菌体侵染细菌时,DNA分子进入到大肠杆菌的细胞中,蛋白质外壳留在外面,因为噬菌体较轻,搅拌离心后,大肠杆菌主要集中在沉淀物中,噬菌体及其蛋白质外壳存在于上清液中、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32P标记的是噬菌体的DNA,在一定时间内,随着保温时间的延长,侵染到大肠杆菌细胞内的噬菌体的数目逐渐增多,沉淀物放射性含量逐渐增加,超过一定时间,因噬菌体在大肠杆菌内增殖后释放的子代经离心后分布于上清液中,因此沉淀物放射性含量逐渐减少,A错误;B、用35S标记的是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搅拌、离心后,蛋白质外壳主要存在于上清液中,沉淀物放射性含量极少,B错误;CD、在肺炎双球菌的体外转化实验中,培养到一定时间,加入S细菌的DNA与R型细菌的培养基中会出现由R型细菌转化而来的S型细菌,此后,随着培养时间的递增,R型细菌与S型细菌的数量均会增加,C正确,D错误。故选C。15.取同一生物体的不同类型细胞,检测其基因表达,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基因1~6中控制ATP水解酶合成的基因最可能是基因4B.细胞a~g中生理功能最为近似的应该是细胞b和细胞eC.组成1~6基因的脱氧核苷酸种类、数量和排列方式均不同D.a~g各个细胞中染色体上所含基因的种类和数量完全不同〖答案〗B〖祥解〗细胞分化概念: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细胞分化的原因:基因选择性表达不同。【详析】A、任何细胞生命活动都需要ATP供能,所以6个细胞中都能合成ATP水解酶,应该对应基因2,A错误;B、功能越相似的细胞,含有的蛋白质种类越相似,表达的基因越相似,所以b、e细胞的功能最为相似,B正确;C、4种脱氧核苷酸是基因基本组成单位,基因不同的原因是脱氧核苷酸的数量或排列顺序不同,C错误;D、图中a~g细胞来自同一生物体,所以细胞内染色体上基因的种类和数量相同,D错误。故选B。16.某家族有甲病(A/a)和乙病(B/b),两病均为人类单基因遗传病,该家族遗传系谱图如下图所示,其中I2不携带甲病的致病基因。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A/a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B/b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且致病基因都是隐性基因B.Ⅱ3与Ⅲ5的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1C.Ⅱ1与Ⅱ2的后代中理论上两病同患的概率为1/8D.若Ⅲ7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XY,则一定是由于其母亲减数第二次分裂不正常所致〖答案〗B〖祥解〗I1和I2不患甲病,但生下了患甲病的孩子II2,且I2不携带甲病的致病基因,因此该病是伴X染色体隐性病;Ⅱ1和Ⅱ2不患乙病,但生下了患乙病的女孩Ⅲ1,因此该病是常染色体隐性病。【详析】A、I1和I2不患甲病,但生下了患甲病的孩子II2,且I2不携带甲病的致病基因,因此该病是伴X染色体隐性病,即A/a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Ⅱ1和Ⅱ2不患乙病,但生下了患乙病的女孩Ⅲ1,因此该病是常染色体隐性病,即B/b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A正确;B、甲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病,乙病为常染色体隐性病,II3与II4(患乙病)生下了患乙病的女孩和患甲病的男孩,所以II3的基因型是BbXAXa,II4的基因型是bbXAY,则III5的基因型1/2BbXAXA或1/2BbXAXa,因此Ⅱ3与III5的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1/2,B错误;C、Ⅱ1和Ⅱ2生下了患乙病的女孩Ⅲ1和患甲病的女孩Ⅲ3,所以II1的基因型是BbXAXa,II2的基因型是BbXaY,则Ⅱ1与Ⅱ2的后代中理论上两病同患的概率为为1/4×1/2=1/8,C正确;D、如果III7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XY,则其甲病基因型是XaXaY,其父亲的基因型是XAY,母亲的基因型是XAXa,所以一定是由于其母亲减数第二次分裂不正常所致,D正确。故选B。17.某二倍体植物的豆荚被毛性状受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基因A存在时可使光滑的豆荚变为被毛;基因A不存在,b纯合时也可使光滑的豆荚变为被毛;其余类型均为光滑豆荚。选取不同的亲本进行实验,杂交组合及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杂交组合母本父本子代组合一被毛豆荚光滑豆荚被毛豆荚:光滑豆荚=5:3组合二被毛豆荚被毛豆荚被毛豆荚;光滑豆荚=13:3A.A/a和B/b在雌雄配子结合过程中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B.组合一得到的所有子代光滑豆荚自交,中光滑豆荚占5/12C.组合二得到的子代中被毛豆荚有7种基因型D.组合二得到的所有子代被毛豆荚中,自交后代不会发生性状分离的占6/13〖答案〗C〖祥解〗表格分析:组合一中被毛豆荚∶光滑豆荚=5∶3,组合二中被毛豆荚∶光滑豆荚=13∶3,其中13∶3为9∶3∶3∶1的变式,说明植物的豆荚被毛性状受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故两对等位基因(aaBb和B/b)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遵循自由组合定律。结合题意可知,被毛对应的基因型有:AABB、AABb、AAbb、AaBB、AaBb、Aabb以及aabb七种基因型;光滑对应的基因型有:aaBB、aaBb两种。【详析】A、组合二中子代被毛豆荚∶光滑豆荚=13∶3,其中13∶3为9∶3∶3∶1的变式,说明该植物豆荚被毛性状受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且遵循自由组合定律,但是自由组合定律发生在真核生物有性生殖形成配子的过程中,在雌雄配子结合即受精过程中没有发生,A错误;B、组合一中被毛豆荚∶光滑豆荚=5∶3,光滑类型所占比例为3/8=1/2×3/4,对应的基因型有:aaBB和aaBb两种,因而结合组合一中母本和父本性状表现和子代的表现型可推测,亲本的基因型分别为:AaBb和aaBb,杂交得到的光滑豆荚基因型及比例为aaBB∶aaBb=1∶2,让1aaBB和2aaBb分别自交,其中aaBB自交后代均为光滑,aaBb自交后代中光滑个体占3/4,即二者自交后代中光滑=1/3+(2/3×3/4)=5/6,即F2中光滑豆荚占5/6,B错误;C、组合二中子代中被毛豆荚∶光滑豆荚=13∶3,说明豆荚被毛性状受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可以推出组合二中亲本基因型均为AaBb,杂交后子代中被毛豆荚有AABB、AABb、AAbb、AaBB、AaBb、Aabb以及aabb七种基因型,C正确;D、结合C选项推出的组合二中亲本基因型均为AaBb,组合二得到的所有子代被毛豆荚(共13份)中,自交后代不会发生性状分离的有:1AABB、2AABb、1AAbb、2Aabb,1aabb共有7份,占7/13,D错误。故选C。18.噬菌体ΦX174的遗传物质是单链环状DNA分子(正链)。感染宿主细胞时,首先合成其互补的负链,形成闭合的双链DNA分子,之后正链发生断裂,产生3'-OH,再以此为引物,以未断裂的负链为模板,在DNA聚合酶的作用下使3'-OH端不断延伸。延伸出的长链可切割、环化产生很多拷贝的环化正链,进而与噬菌体的蛋白质颗粒组装产生子代噬菌体。其部分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噬菌体ΦX174中嘌呤碱基与嘧啶碱基数量相等B.以正链为模板合成双链DNA分子时需要解旋酶参与C.噬菌体ΦX174的DNA复制方式可称做半保留复制D.该过程表明可以只以一条链为模板进行DNA的合成〖答案〗D〖祥解〗半保留复制是复制完成后的子代DNA分子的核苷酸序列均与亲代DNA分子相同,但子代DNA分子的双链一条来自亲代,另一条为新合成的链;在双链DNA分子中,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互补碱基两两相等,A=T,C=G,A+G=C+T,即嘌呤碱基总数等于嘧啶碱基总数。【详析】A、噬菌体ΦX174中遗传物质是单链环状DNA分子,单链结构嘌呤碱基与嘧啶碱基数量不一定相等,A错误;B、以正链为模板合成双链DNA分子时,因为是单链不需要解旋酶参与,B错误;C、半保留复制是复制完成后的子代DNA分子的核苷酸序列均与亲代DNA分子相同,但子代DNA分子的双链一条来自亲代,另一条为新合成的链,所以噬菌体ΦX174的DNA复制方式不是半保留复制,C错误;D、根据题图分析,该过程表明可以只以一条链为模板进行DNA的合成,D正确。故选D。19.如图表示中心法则的有关内容,①~⑤表示物质或结构,a~c表示生理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b过程可以发生在人体胰岛B细胞的细胞核中B.b过程与c过程涉及的碱基配对方式不完全相同C.一种⑤只能对应一种④,④的种类由⑤上的密码子决定D.②上可结合多个③,以提高每个蛋白质分子的合成速度〖答案〗B〖祥解〗分析题图:图中①为DNA,②为mRNA,③为核糖体,④为氨基酸,⑤为tRNA;a为DNA分子复制过程,b为转录过程,c为翻译过程。【详析】A、人体胰岛B细胞属于高度分化的细胞,不再分裂,因此不能完成DNA的复制过程,A错误;B、转录过程碱基配对方式为:A-U、T-A、G-C、C-G,翻译过程碱基配对方式为:A-U、U-A、G-C、C-G,故b、c过程中碱基配对方式不完全相同,B正确;C、一种⑤tRNA只能对应一种④,④的种类由②mRNA上的密码子决定,C错误;D、一个mRNA分子上结合多个核糖体同时进行翻译,这样可提高蛋白质的合成速度,但不能提高每条肽链的合成速度,D错误。故选B。20.雌性小鼠在胚胎发育至4~6天时,细胞中两条X染色体会有一条随机失活,经细胞分裂形成子细胞,子细胞中此条染色体仍是失活的。雄性小鼠不存在X染色体失活现象。现有两只转荧光蛋白基因的小鼠,甲为发红色荧光的雄鼠(基因型为XRY),乙为发绿色荧光的雌鼠(基因型为XGX)。甲乙杂交产生F1,F1雌雄个体随机交配产生F2。若不发生突变,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F1中发红色荧光的个体均为雌性B.F2雌性小鼠中只发绿色荧光的个体出现的概率是3/8C.F1中只发红色荧光的个体,发光细胞在身体中分布情况不同D.F2中只发一种荧光的个体基因型有6种,出现的概率是11/16〖答案〗D〖祥解〗雌性小鼠发育过程中一条X染色体随机失活,雄性小鼠不存在这种现象,甲乙杂交产生的F1的基因型是XRX、XY、XRXG、XGY,F1随机交配,雌配子产生的种类及比例是XR:XG:X=2:1:1,雄配子产生的种类及比例为X:XG:Y=1:1:2。【详析】A、由题意可知,F1中雄性个体的基因型是XGY和XY,不存在红色荧光,即F1中发红色荧光的个体均为雌性,A正确;B、甲乙杂交产生的F1的基因型是XRX、XY、XRXG、XGY,F1随机交配,F2中雌性小鼠只发绿光荧光基因型是1/4×1/2×2XGX、1/4×1/2XGXG,比例是3/8,B正确;C、F1中只发红光的个体的基因型是XRX,由于存在一条X染色体随机失活,则发光细胞在身体中分布情况不相同,C正确;D、F2中只发一种荧光的个体包括XRX、XRY、XGX、XGY、XGXG,共5种基因型,所占的比例为2/4×1/4+2/4×2/4+1/4×1/4+1/4×2/4+1/4×1/4+1/4×1/4=11/16,D错误。故选D。二、非选择题21.自然界的女娄菜(2N=46)为雌雄异株植物,其性别决定为XY型,其茎色有灰绿色和黄色,叶型有宽叶与窄叶,依次由一对等位基因(A/a)与(B/b)控制。现将多株纯合灰绿色宽叶雌株与多株纯合黄色窄叶雄株进行杂交得到F1,F1随机交配得到F2,F2雌株中灰绿色宽叶:黄色宽叶=3:1,F2雄株中灰绿色宽叶:灰绿色窄叶:黄色宽叶:黄色窄叶=3:3:1:1。请回答下列问题:(1)研究人员进行灰绿色宽叶雌株和黄色窄叶雄株杂交实验与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的操作不同之处是________。(2)叶型这对性状中显性性状是________;控制茎色、叶型的两对等位基因遗传时________(“遵循”或“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根据已有数据,________(“能”或“不能”)判断控制宽叶与窄叶的等位基因(B/b)位于X染色体还是位于X与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上,请写出理由________________。(4)研究发现等位基因B/b位于X染色体上(Y染色体上无其等位基因),且当控制茎色、叶型的基因全部杂合状态下,植株的长势最好。由于管理不当造成了亲本与F1植株全部死亡。请利用F2中的个体设计实验,从F2中选出长势最好的个体。请写出简单的实验设计思路,并预期实验结果及结论________________。〖答案〗(1)母本不用去雄(2)①.宽叶②.遵循③.F2中雌雄植株茎色均为灰绿色:黄色=3:1,说明A/a位于常染色体上;叶型性状雄株中宽叶:窄叶=1:1,雌株全为宽叶,说明(B/b)位于性染色体,所以遵循自由组合定律(3)①.不能②.不论等位基因(B/b)位于X染色体还是位于X与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上,结果都相同(4)实验设计思路:让F2中的灰绿色宽叶雌性植株分别与黄色窄叶雄性植株杂交,单株收获种子并分别单独种植,观察并统计F3中表型。预期实验结果及结论:F3中灰绿色宽叶雌性植株为所需植株〖祥解〗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产生配子时,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分离的同时,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进行自由组合,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同时也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小问1详析】孟德尔所用的豌豆为两性花,闭花授粉,进行豌豆杂交实验需要对母本去雄,而女娄菜为雌雄异株,在进行杂交实验过程中不需要对母本去雄。【小问2详析】F2中叶型性状雄株宽叶:窄叶=1:1,雌株全为宽叶,说明(B/b)位于性染色体,且宽叶为显性;F2中雌雄植株茎色均为灰绿色:黄色=3:1,说明A/a位于常染色体上;因此这两对基因是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小问3详析】若基因位于XY的同源区段则窄叶雄株基因型为XbYb,若基因仅位于X染色体则窄叶雄株基因型为XbY,因此不论等位基因(B/b)位于X染色体还是位于X与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上,亲本基因型AAXBXB、aaXbY杂交与亲本基因型AAXBXB、aaXbYb杂交得到的子一代和子二代结果都相同,故不能判断控制宽叶与窄叶的等位基因(B/b)位于X染色体还是位于X与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上。【小问4详析】当控制茎色、叶型的基因全部杂合状态下,植株的长势最好,对应的基因型为AaXBXb。原来亲本的基因型是AAXBXB、aaXbY,F1的基因型是AaXBXb、AaXBY,现在亲本与F1植株全部死亡,欲从F2中选出AaXBXb的植株,可让F2中的灰绿色宽叶雌性植株(A_XBX_)分别与黄色窄叶雄性(aaXbY)植株杂交,单株收获种子并分别单独种植,观察并统计F3中表型,F3中灰绿色宽叶雌性植株为所需植株。22.摩尔根等人利用果蝇进行遗传实验研究,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1)果蝇作为遗传学经典实验材料具有___________优点(写出2点)。(2)摩尔根在一群红眼果蝇中,发现了一只白眼雄果蝇,让这只白眼雄果蝇与正常的红眼雌果蝇交配得F1,再让F1中的红眼雌、雄果蝇相互交配,F2中红眼果蝇与白眼果蝇的数量比为3:1,但F2红眼果蝇中有雌蝇和雄蝇,而白眼果蝇却全是雄蝇。①F2中红眼果蝇与白眼果蝇的数量比为3:1,这说明果蝇眼色的遗传符合____________定律。②F2白眼果蝇全是雄蝇,可推测控制果蝇眼色的基因不在常染色体上,可能只位于___________染色体上。③现有若干纯合的红眼雌、雄果蝇以及白眼雌、雄果蝇,请从中选择亲本,只做一次杂交实验以验证上述推测。实验设计思路:选择___________果蝇杂交,观察并统计子代的表型及比例。若子代___________,则上述推测正确。(3)遗传学家布里吉斯发现:将红眼雄果蝇和白眼雌果蝇杂交,子代出现少量白眼雌果蝇。用显微镜观察,发现它们具有2条X染色体和1条Y染色体。该类白眼雌果蝇出现的原因是亲本___________(填雌果蝇、雄果蝇)减数分裂___________(填I、Ⅱ、I或Ⅱ)异常造成的。〖答案〗(1)易饲养、繁殖快、后代数量多、染色体数量少、具有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等(2)①.基因分离②.X③.白眼雌果蝇与纯合红眼雄④.雌果蝇都是红眼,雄果蝇都是白眼(3)①.雌果蝇②.Ⅰ或Ⅱ〖祥解〗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生物体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会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摩尔根证明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科学方法是假说-演绎法,该方法的步骤是:假说-演绎法的步骤:发现现象→提出问题→作出假设→演绎推理→实验验证。其中演绎推理是设计测交实验,后进行了测交实验从而证明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假设正确。减数分裂I或Ⅱ异常都有可能导致配子染色体数目异常,具体情况要结合后代个体表现型来判断。【小问1详析】果蝇因其易饲养、繁殖快、后代数量多、染色体数量少、具有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等优点,成为遗传学实验中应用到的经典材料。【小问2详析】①F2中红眼果蝇与白眼果蝇的数量比为3:1,这说明F1在减数分裂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分别进入到不同的配子中,从而产生两种比例相等的雌配子(和雄配子),即果蝇眼色的遗传符合基因分离定律。②F2白眼果蝇全是雄蝇,雌蝇中没有红眼果蝇,说明雌雄个体在眼色性状上表现不一致,即眼色表现与性别相关联,判断控制果蝇眼色的基因不在常染色体上,可能只位于X染色体上。③若要验证上述推论,可以利用测交法,即选择白眼雌果蝇与纯合红眼雄果蝇进行测交,观察并统计后代表现型,若后代雌果蝇都是红眼,雄果蝇都是白眼,则可验证上述推测正确。因为如果控制果蝇眼色的基因在常染色体上,进行完上述测交实验,后代无论雌雄个体,均为红眼。【小问3详析】假设红白眼基因分别由A和a控制,由题干可知,红眼雄果蝇(XAY)和白眼雌果蝇(XaXa)杂交,若无异常,子代雌性个体均为红眼,雄性个体均为白眼,无白眼雌果蝇产生。题干中所述的白眼雌果蝇具有2条X染色体和1条Y染色体,其基因型应该是XaXaY,由于白眼基因只能来自于母本白眼雌果蝇(XaXa),则可推断,母本白眼雌果蝇产生了基因型为XaXa的卵细胞,即亲本雌果蝇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减数分裂I)后期同源染色体未分离,进入到同一个次级卵母细胞,进而产生基因型为XaXa的卵细胞;也有可能是亲本雌果蝇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减数分裂Ⅱ)后期着丝粒分裂后,形成的两条染色体进入到同一卵细胞中,形成基因型为XaXa的卵细胞,因此该类白眼雌果蝇出现的原因是亲本雌果蝇减数分裂I或Ⅱ异常造成的。23.胰岛素是一中蛋白质类激素,人体内胰岛素是由胰岛B细胞分泌的,可以降低血糖,下面是人体胰岛素基因控制合成胰岛素的示意图,①②表示过程据图回答:(1)图中过程①和②所需要的原料分别是___________。(2)图中核糖体在mRNA上的移动方向是___________(填“从左向右”或“从右向左”),该mRNA上结合了3个核糖体,一条mRNA上同时结合多个核糖体的生物学意义是___________。(3)胰岛素基因片段上的一条序列是5'-GATATATTC-,以该链为模板转录出的mRNA序列是5'___________3';图中丙氨酸的密码子是___________。〖答案〗(1)核糖核苷酸、氨基酸(2)①.从右向左②.少量的mRNA可以迅速合成大量的蛋白质(3)①.GAAUAUAUC②.GCU〖祥解〗题图分析:图示为胰岛素基因表达过程,包括①转录和②翻译两个过程,转录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RNA,翻译以mRNA为模板,图中tRNA上携带的反密码子按3'→5'方向读写为CGA,密码子则按5'→3'读写为GCU。【小问1详析】由图可知①是以DNA链为模板合成mRNA,为转录过程,需要RNA聚合酶,原料是4种核糖核苷酸。图中②是以mRNA为模板,合成肽链,为翻译过程,该过程的产物是多肽链,原料是氨基酸。【小问2详析】图中②是翻译过程,根据多聚核糖体上合成肽链的长短,可以判断,核糖体沿着mRNA移动的方向为“从右向左”,该mRNA上结合了3个核糖体,一条mRNA上同时结合多个核糖体说明少量的mRNA可以迅速合成大量的蛋白质,进而提高了蛋白质的合成效率。【小问3详析】胰岛素基因片段上的一条序列是5'-GATATATTC-3′,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可知,以该链为模板转录出的mRNA序列是5'-GAAUAUAUC-3';转运丙氨酸的反密码子为CGA(读写方向为:3'→5'),反密码子位于tRNA上,密码子则与之互补配对,为GCU,位于mRNA上。24.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与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有关的问题:(1)赫尔希和蔡斯利用同位素标记法完成了著名的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下图是实验的部分步骤:写出上述实验的部分操作过程:第1步,用______标记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第2步:用上述标记的噬菌体与_______的大肠杆菌混合。第3步:保温一定时间后,搅拌、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强弱。(2)噬菌体侵染细菌之后,合成新的噬菌体蛋白质外壳需要______。A.细菌的DNA及其氨基酸B.噬菌体的DNA及其氨基酸C.噬菌体的DNA和细菌的氨基酸D.细菌的DNA及其噬菌体的氨基酸(3)在该实验过程中,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适宜时间离心后试管中的放射性主要存在于上清液中。离心的目的是______。(4)实验中,不能用15N来标记噬菌体DNA或蛋白质,理由是________。(5)以上实验能否证明蛋白质不是噬菌体的遗传物质?为什么?______。〖答案〗(1)①.35S②.没有标记过(2)C(3)让上清液析出质量较轻的T2噬菌体颗粒(4)DNA和蛋白质中均有N元素(5)不能,缺乏标记噬菌体核酸的对照实验〖祥解〗噬菌体繁殖过程:吸附→注入(注入噬菌体的DNA)→合成(控制者:噬菌体的DNA;原料:细菌的化学成分)→组装→释放。小问1详析】第1步:据图分析,图中最终是上清液中有放射性,可知是标记了35S,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用35S标记(噬菌体是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能在培养基中独立生存,因此为了获得含35S的噬菌体,应先将大肠杆菌在含35S的培养基上培养,再用噬菌体去侵染该大肠杆菌)。第2步:为便于区分,需要用上述标记的噬菌体与没有标记过的大肠杆菌混合。第3步:保温一定时间后,搅拌、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强弱。【小问2详析】噬菌体侵染细菌之后,合成新的噬菌体蛋白质外壳需要在亲代噬菌体DNA的指导下,以细菌中的氨基酸为原料合成。故选C。【小问3详析】离心的目的是让上清液析出质量较轻的T2噬菌体颗粒。【小问4详析】由于DNA(元素组成是C、H、O、N、P)和蛋白质(主要是C、H、O、N)中均有N元素,故不能用15N标记噬菌体DNA或蛋白质。【小问5详析】由于上述实验中缺乏标记噬菌体核酸的对照实验,故不能证明蛋白质不是噬菌体的遗传物质。25.某生物实验小组对基因型为的某动物的切片进行显微镜观察,然后绘制了甲、乙、丙三幅细胞分裂示意图(仅示部分染色体,甲、乙、丙是一个细胞连续分裂过程的三个时期示意图),图丁表示该动物在生殖发育过程中细胞内染色体数目的变化曲线。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甲细胞分裂后产生的子细胞的名称是___________,乙对应图丁的___________阶段(填序号),图丁中含有同源染色体的是___________阶段(填序号)。(2)图乙中有___________条染色单体,若图乙细胞分裂产生一个基因型为的生殖细胞,则另外同时出现的三个子细胞基因型是___________(不考虑交叉互换)。(3)图丁中b阶段染色体数目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在生物的繁衍过程中,既保持遗传的稳定性,又表现出遗传的多样性,请从配子形成和受精作用两方面,简要说明遗传多样性的原因___________。〖答案〗(1)①.卵细胞和(第二)极体或第二极体②.①③.①⑤⑥⑦(2)①.12②.AXb、aXB、aXB(3)①.受精作用②.减数分裂时因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和同源染色体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形成多样性的配子,受精作用时卵细胞的随机结合形成多样性的受精卵〖祥解〗题图分析:图甲细胞没有同源染色体,并且染色体的着丝点(着丝粒)排列在赤道板上,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图乙细胞具有联会现象,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图丙细胞中具有同源染色体,并且染色体的着丝粒(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处于有丝分裂中期细胞。图丁中a表示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变化曲线,b表示受精作用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变化曲线,c表示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变化曲线。【小问1详析】图甲细胞中没有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粒(着丝点)排在细胞中央赤道板的部位,该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可能为次级卵母细胞或第一极体,因此,该细胞分裂后产生的子细胞的名称是卵细胞和(第二)极体或第二极体;乙细胞中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对应图丁的①阶段;同源染色体存在于有丝分裂过程和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全过程中,因此图丁中一定含有同源染色体的是①⑤⑥⑦,其中①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而⑤⑥⑦表示有丝分裂过程。【小问2详析】图乙细胞中含有6条染色体,每条染色体含有2个染色单体,因此,该细胞中有12条染色单体;该动物细胞的基因型为AaXBXb,若图乙细胞(其基因型为AaXBXb)分裂产生一个基因型为AXb的生殖细胞,通常一个卵原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后产生的四个子细胞中两两基因型相同,且基因型不同的两个子细胞的基因型为互补关系,据此可推测,另外同时出现的三个子细胞基因型是AXb、aXB、aXB。【小问3详析】图丁中b阶段表现为染色体数目加倍,出现该变化的原因是雌雄配子完成受精作用形成受精卵导致的;由于减数分裂时因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和同源染色体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形成多样性的配子,受精作用时卵细胞的随机结合形成多样性的受精卵,故在生物的繁衍过程中,既保持遗传的稳定性,又表现出遗传的多样性。江西省都昌县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阶段模拟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关于遗传学概念的叙述,正确的是()A.A和A、A和a、a和a都是等位基因B.具有相同基因型的生物,表现型可以不同C.正交和反交实验可用来判断纯合子和杂合子D.非糯性水稻产生的花粉既有糯性又有非糯性,体现了性状分离现象〖答案〗B〖祥解〗性状分离是指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F1全部个体都表现显性性状,F1自交,F2个体大部分表现显性性状,小部分表现隐性性状的现象,即在杂种后代中,同时显现出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详析】A、A和A、a和a都是相同的基因,而A和a代表等位基因,指的是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控制这相对性状的基因,A错误;B、具有相同基因型的生物,表现型可以不同,因为表现型不仅受到基因型决定,而且还会受到环境的影响,B正确;C、当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时,正交和反交的实验结果相同,因此不能通过正交和反交实验来判断杂合子和纯合子,C错误;D、非糯性水稻产生的花粉既有糯性又有非糯性,体现了基因分离定律,性状分离指的是子代中同时表现出显性和隐性性状的现象,D错误。故选B。2.下列关于孟德尔遗传学实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原核生物基因的遗传不遵循孟德尔发现的遗传规律B.孟德尔还用山柳菊、玉米等植物做杂交实验也都取得了成功C.先提出假说,据此开展豌豆杂交实验并设计测交实验进行演绎D.在豌豆人工杂交时应在父本花粉成熟前做人工去雄、套袋处理〖答案〗A〖祥解〗孟德尔遗传学实验中人工异花授粉过程为:去雄(在花蕾期去掉雄蕊)→套上纸袋→人工异花授粉(待花成熟时,采集另一株植株的花粉涂在去雄花的柱头上)→套上纸袋。【详析】A、孟德尔发现的遗传规律适用于真核生物有性生殖的细胞核遗传,原核生物基因的遗传不遵循孟德尔发现的遗传规律,A正确;B、孟德尔在豌豆杂交实验之前利用山柳菊等植物进行实验,但并未成功,说明遗传材料的选择对于实验成功具有重要意义,B错误;C、孟德尔遗传学实验中,先进行杂交实验,再根据实验结果提出假说,并进行演绎推理后经测交实验进行验证,C错误;D、在豌豆人工杂交时应在母本花粉成熟前做人工去雄、套袋处理,不能对父本去雄,D错误。故选A。3.关于减数分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减数分裂I前的间期,DNA分子复制导致染色体数目加倍B.互换发生在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C.减数分裂I后期,着丝粒分裂导致染色体数目减半D.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发生在减数分裂II后期〖答案〗B〖祥解〗减数分裂过程:(1)减数分裂前的间期:染色体的复制。(2)减数第一次分裂:①前期:联会,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②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③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④末期:细胞质分裂。(3)减数第二次分裂:①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②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③后期: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④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详析】A、减数分裂I前的间期,细胞中发生的是DNA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但DNA分子复制后染色体数目并未增加,A错误;B、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的四分体,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可能会发生交叉互换,B正确;C、减数分裂I后期,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进入不同的细胞中导致染色体数目减半,C错误;D、基因自由组合定律伴随着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发生,该现象发生在减数分裂Ⅰ后期,D错误。故选B。4.一个基因型为的精原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产生了一个的精细胞,正常情况下,另外三个精细胞的基因型分别是()A.、Y、Y B.、aY、aYC.、Y、Y D.、aY、aY〖答案〗D〖祥解〗精子的形成过程:(1)精原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前的间期(染色体的复制)→初级精母细胞;(2)初级精母细胞经过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联会,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两种次级精母细胞;(3)次级精母细胞经过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类似于有丝分裂)→精细胞;(4)精细胞经过变形→精子。【详析】一个基因型为AaXbY的精原细胞,产生了一个基因型为AXb的精细胞,由于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发生的是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子染色体而后进入不同的细胞形成的,因此由同一个次级精母细胞产生的精细胞的基因型是相同的,因此还有一个与该精细胞基因型相同的细胞,另外的两个精细胞是由另一个次级精母细胞经过分裂产生的,又知由同一个精原细胞分裂产生的两个次级精母细胞的基因型之间是互补关系可推测另外一个次级精母细胞的基因型为aaYY,由此产生的另外两个精细胞的基因型可表示为aY;即与基因型为AXb的精细胞,同时产生的另外三个精细胞的基因型分别是AXb、aY、aY,即D正确。故选D。5.萨顿依据“基因和染色体的行为存在明显的平行关系”,而提出“基因是由染色体携带着从亲代传递给下一代”的假说,下列不属于他所依据的“平行”关系的是()A.基因和染色体在体细胞中都是成对存在的,在配子中都只含有成对中的一个B.非等位基因在形成配子时自由组合;非同源染色体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也自由组合C.作为遗传物质的DNA是由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长链盘绕形成的D.基因在杂交过程中保持完整性和独立性;染色体在配子形成和受精过程中,也有相对稳定的形态结构〖答案〗C〖祥解〗本题考查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是否理解基因和染色体的平性关系,是否掌握它们在有性生殖过程中的变化规律。【详析】A、基因和染色体,在体细胞中都是成对存在,在配子中都只有成对中的一个,这说明基因和染色体之间有平行关系,A正确;

B、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在形成配子时自由组合;非同源染色体在减数分裂中也有自由组合,这也体现了基因与染色体之间的平行关系,B正确;

C、DNA的双螺旋结构不能体现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C错误;

D、基因和染色体在杂交过程中都能保持完整性和独立性,这体现基因与染色体之间的平行关系,D正确。故选C。6.下列关于生物科学方法和相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孟德尔发现遗传规律和萨顿提出的基因在染色体上均运用了假说—演绎法B.分离细胞中各种细胞器和证明DNA进行半保留复制的实验使用的技术均是差速离心法C.DNA双螺旋结构模型和用橡皮泥建立的减数分裂中染色体变化模型均属于物理模型D.证明DNA半保留复制的实验和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均用了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答案〗C〖祥解〗1、假说—演绎法的基本过程有:发现问题,提出假说,演绎推理,实验验证,得出结论。2、物理模型是以实物或图画形式直观表达认识对象的特征。3、证明DNA进行半保留复制的实验采用了同位素标记法和密度梯度离心技术。4、萨顿运用类比推理的方法提出基因在染色体的假说,摩尔根运用假说—演绎法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详析】A、萨顿提出的基因在染色体上运用了类比推理法,A错误;B、分离细胞中各种细胞器常用差速离心法,证明DNA进行半保留复制的实验利用的是密度梯度离心法,B错误;C、构建的DNA双螺旋结构模型和用橡皮泥建立的减数分裂中染色体变化模型都以实物表达对象的特征,属于物理模型,C正确;D、证明DNA半保留复制的实验采用了同位素标记法,标记的是15N,该同位素不具有放射性,D错误。故选C。7.如图为某DNA分子的部分平面结构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中1、2分别表示核糖、磷酸,与碱基T一起构成一个核苷酸B.⑤是氢键,③是连接DNA单链上2个核苷酸的磷酸二酯键C.解旋后的DNA分子不具有规则的双螺旋结构,并失去复制功能D.双链DNA分子中,若一条脱氧核苷酸链中G+C=28%,则DNA分子中A占36%〖答案〗D〖祥解〗分析题图:该图为某DNA分子的部分平面结构图,图中①为脱氧核糖,②为磷酸,③为核苷酸内部的磷酸键,④为磷酸二酯键,⑤为氢键。【详析】A、该图为某DNA分子的部分平面结构图,图中①为脱氧核糖,A错误;B、③是核苷酸内部的磷酸键,④是连接DNA单链上2个脱氧核糖核苷酸的磷酸二酯键,B错误;C、解旋后的DNA分子不具有规则的双螺旋结构,但可以分别作为模板进行复制,C错误;D、双链DNA分子中,若一条脱氧核苷酸链中G+C=28%,在整个DNA中G+C=28%,A+T=72%,A=T,则DNA分子中A占36%,D正确。故选D8.图是某种动物细胞生活周期中染色体数目变化图,据图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发生在A~C段B.C~D段、G~H段的染色体与核DNA的数目之比为1∶1C.图中显示两种分裂方式,I~M段可表示有丝分裂的一个细胞周期D.图中有同源染色体的时期为A~B段和I~M段〖答案〗B〖祥解〗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示为某动物细胞生活周期中染色体数目变化图,其中A-C段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变化情况;C-H段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变化情况;H-I表示受精作用;I-M段表示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变化规律。【详析】A、等位基因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发生于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分裂结束后染色体数目减半,故对应A~C段,A正确;B、C~D段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和中期,细胞中有姐妹染色单体,故染色体与核DNA的数目之比是1:2,而G~H段减数第二次分裂已结束,着丝粒已分裂,故此时细胞中染色体与核DNA的数目之比1:1,B错误;C、图示中显示两种分裂方式,细胞周期是指连续分裂(有丝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即I~M段可表示有丝分裂的一个细胞周期,C正确;D、A~B段是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期,有同源染色体,I~M段表示有丝分裂,也有同源染色体,D正确。故选B。9.下列关于受精作用与受精卵的叙述,错误的是()A.受精作用的完成必然依赖于细胞间的相互识别B.受精卵中的遗传物质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C.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可保证前后代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D.同一双亲的后代呈现多样性与精子和卵细胞结合的随机性有关〖答案〗B〖祥解〗受精作用:1、概念:精子和卵细胞融合成受精卵的过程叫受精作用。2、过程:精子的头部进入卵细胞,尾部留在外面。紧接着,在卵细胞细胞膜的外面出现一层特殊的膜,以阻止其他精子再进入。精子的头部进入卵细胞后不久,里面的细胞核就与卵细胞的细胞核相遇,使彼此的染色体会合在一起。3、结果:(1)受精卵的染色体数目恢复到体细胞的数目,其中有一半的染色体来自精子(父亲),一半的染色体来自卵细胞(母亲)。(2)细胞质主要来自卵细胞。4、意义: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对于维持每种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对于生物的遗传和变异,都是十分重要的。【详析】A、受精作用是卵细胞和精子相互识别,融合成为受精卵的过程,因此受精作用的完成必然依赖于细胞间的相互识别,A正确;B、受精卵中的核遗传物质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而细胞质遗传物质几乎都来自母方,B错误;C、减数分裂使细胞染色体数目减半,受精作用使细胞染色体加倍,所以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保证前后代体细胞染色体数目的恒定,C正确;D、在受精过程中,精子和卵细胞结合的随机性,是同一双亲的后代呈现多样性的原因之一,D正确。故选B。10.下列关于表观遗传的叙述,错误的是()A.DNA甲基化是造成表观遗传的常见原因之一B.表观遗传改变了生物体内基因的碱基排列顺序C.表观遗传可以遗传给后代,使后代出现相同表型D.基因组成相同的同卵双胞胎所具有的微小差异与表观遗传有关〖答案〗B〖祥解〗一直以来人们都认为基因组DNA决定着生物体的全部表型,但逐渐发现有些现象无法用经典遗传学理论解释,比如基因完全相同的同卵双生双胞胎在同样的环境中长大后,他们在性格、健康等方面会有较大的差异。这说明在DNA序列没有发生变化的情况下,生物体的一些表型却发生了改变。现在人们认为,基因组含有两类遗传信息,一类是传统意义上的遗传信息,即基因组DNA序列所提供的遗传信息,另一类则是表观遗传学信息,即基因组DNA的修饰,它提供了何时、何地、以何种方式去应用DNA遗传信息的指令。【详析】A、表观遗传指的是在DNA序列不改变的情况下,基因功能发生的可遗传的变异,最终可导致表型改变,包括DNA的甲基化、组蛋白修饰、RNA介导的基因沉默等,A正确;B、表观遗传能够使生物体在基因的碱基序列不变的情况下发生可遗传的性状改变,B错误;C、一般来讲表观遗传是可遗传,C正确;D、基因完全相同的同卵双生双胞胎在同样的环境中长大后,他们在性格、健康等方面会有较大的差异,与表观遗传有关,D正确。故选B。11.艾弗里和他的同事利用接种有R型肺炎链球菌的培养基除去绝大部分糖类、蛋白质和脂质的S型细菌的细胞提取物进行了著名的体外转化实验,实验的处理及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实验组号细胞提取物的处理方法培养皿长菌情况①不作处理?②添加蛋白酶R型、S型③添加RNA酶R型、S型④添加酯酶R型、S型⑤添加DNA酶?A.该实验采用了加法原理控制实验变量B.实验1和5中培养皿上长出的菌落不同C.实验2、3、4说明相应处理后的细胞提取物仍具有转化活性D.本实验说明了S型细菌的细胞提取物中的DNA就是转化因子〖答案〗A〖祥解〗艾弗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肺炎链球菌体外转化实验):(1)研究者:1944年,美国科学家艾弗里等人。(2)实验材料:S型和R型肺炎链球菌、细菌培养基等。(3)实验设计思路:把DNA与其他物质分开,单独直接研究各自的遗传功能。(5)实验分析:①只有S型细菌的DNA能使R型细菌发生转化。②DNA被水解后不能使R型细菌发生转化。(6)实验结论:①S型细菌的DNA是“转化因子”,即DNA是遗传物质。②同时还直接证明蛋白质等其他物质不是遗传物质。【详析】A、实验中通过添加不同的酶催化物质的水解,说明该实验采用减法原理控制实验的自变量,A错误;B、实验①和⑤中培养皿上长出的菌落种类不同,前者是S型菌菌落和R型菌菌落,后者只有R型菌菌落,B正确;C、实验②、③和④中培养皿上长出的菌落是S型菌菌落和R型菌菌落,说明相应处理后的细胞提取物仍具转化活性,因此也能说明蛋白质、RNA和脂类物质不是转化因子,C正确;D、本实验说明S型细菌的细胞提取物中的DNA是转化因子,同时也说明了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D正确。故选A。12.下图为人体内基因对性状的控制过程,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①②和⑤⑥过程在人体所有的细胞中均能发生B.基因1和基因2不可能出现在同一细胞中C.⑤⑥⑦反映了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控制代谢过程D.人体衰老引起白发的原因是⑤⑥过程不能完成〖答案〗C〖祥解〗题图分析:图示为基因控制性状的途径,一是基因是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即图中①②③④过程;二是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控制细胞代谢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即图中⑤⑥⑦。【详析】A、由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①②和⑤⑥过程(即基因的表达)只能发生在人体特定的细胞中,A错误;B、人体所有体细胞都是由一个受精卵有丝分裂形成,都含有人体全部的基因,因此基因1和基因2可出现在同一细胞中,B错误;C、⑤⑥⑦表示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控制细胞代谢,进而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C正确;D、人体衰老引起白发的原因是酪氨酸酶的活性降低,而不是⑤⑥过程不能完成,D错误。故选C。13.下列有关细胞中DNA和RNA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A.通常一个tRNA上只有一个反密码子,携带一个氨基酸B.细胞中DNA分子的碱基对数等于所有基因的碱基对数之和C.嘌呤碱基与嘧啶碱基互补配对,保证了DNA空间结构的稳定D.通常一个mRNA分子上可以结合多个核糖体,同时合成多条肽链〖答案〗B【详析】通常一个tRNA上只有一个反密码子,携带一个氨基酸,故A正确;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所以DNA分子的碱基对数大于所有基因的碱基对数之和,故B错误;嘌呤碱基与嘧啶碱基互补配对,保证了DNA的两条单链间间距相等,加上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保证了DNA空间结构的稳定,故C正确;多聚核糖体就是一个mRNA分子上可以结合多个核糖体,同时合成多条肽链,故D正确。14.下列四幅图表示了在“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搅拌强度、时长等都合理)中相关含量的变化,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图甲表示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沉淀物放射性含量的变化B.图乙表示在“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沉淀物放射性含量的变化C.图丙表示“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中,R型细菌与S型细菌的数量变化D.图丁表示“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中,R型细菌与S型细菌的数量变化〖答案〗C〖祥解〗1、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包括格里菲思体内转化实验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其中格里菲思体内转化实验证明S型细菌中存在某种“转化因子”,能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2、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骤:分别用35S或32P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详析】A、噬菌体侵染细菌时,DNA分子进入到大肠杆菌的细胞中,蛋白质外壳留在外面,因为噬菌体较轻,搅拌离心后,大肠杆菌主要集中在沉淀物中,噬菌体及其蛋白质外壳存在于上清液中、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32P标记的是噬菌体的DNA,在一定时间内,随着保温时间的延长,侵染到大肠杆菌细胞内的噬菌体的数目逐渐增多,沉淀物放射性含量逐渐增加,超过一定时间,因噬菌体在大肠杆菌内增殖后释放的子代经离心后分布于上清液中,因此沉淀物放射性含量逐渐减少,A错误;B、用35S标记的是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搅拌、离心后,蛋白质外壳主要存在于上清液中,沉淀物放射性含量极少,B错误;CD、在肺炎双球菌的体外转化实验中,培养到一定时间,加入S细菌的DNA与R型细菌的培养基中会出现由R型细菌转化而来的S型细菌,此后,随着培养时间的递增,R型细菌与S型细菌的数量均会增加,C正确,D错误。故选C。15.取同一生物体的不同类型细胞,检测其基因表达,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基因1~6中控制ATP水解酶合成的基因最可能是基因4B.细胞a~g中生理功能最为近似的应该是细胞b和细胞eC.组成1~6基因的脱氧核苷酸种类、数量和排列方式均不同D.a~g各个细胞中染色体上所含基因的种类和数量完全不同〖答案〗B〖祥解〗细胞分化概念: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细胞分化的原因:基因选择性表达不同。【详析】A、任何细胞生命活动都需要ATP供能,所以6个细胞中都能合成ATP水解酶,应该对应基因2,A错误;B、功能越相似的细胞,含有的蛋白质种类越相似,表达的基因越相似,所以b、e细胞的功能最为相似,B正确;C、4种脱氧核苷酸是基因基本组成单位,基因不同的原因是脱氧核苷酸的数量或排列顺序不同,C错误;D、图中a~g细胞来自同一生物体,所以细胞内染色体上基因的种类和数量相同,D错误。故选B。16.某家族有甲病(A/a)和乙病(B/b),两病均为人类单基因遗传病,该家族遗传系谱图如下图所示,其中I2不携带甲病的致病基因。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A/a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B/b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且致病基因都是隐性基因B.Ⅱ3与Ⅲ5的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1C.Ⅱ1与Ⅱ2的后代中理论上两病同患的概率为1/8D.若Ⅲ7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XY,则一定是由于其母亲减数第二次分裂不正常所致〖答案〗B〖祥解〗I1和I2不患甲病,但生下了患甲病的孩子II2,且I2不携带甲病的致病基因,因此该病是伴X染色体隐性病;Ⅱ1和Ⅱ2不患乙病,但生下了患乙病的女孩Ⅲ1,因此该病是常染色体隐性病。【详析】A、I1和I2不患甲病,但生下了患甲病的孩子II2,且I2不携带甲病的致病基因,因此该病是伴X染色体隐性病,即A/a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Ⅱ1和Ⅱ2不患乙病,但生下了患乙病的女孩Ⅲ1,因此该病是常染色体隐性病,即B/b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A正确;B、甲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病,乙病为常染色体隐性病,II3与II4(患乙病)生下了患乙病的女孩和患甲病的男孩,所以II3的基因型是BbXAXa,II4的基因型是bbXAY,则III5的基因型1/2BbXAXA或1/2BbX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