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唐代琵琶在日本音乐中的作用_第1页
论唐代琵琶在日本音乐中的作用_第2页
论唐代琵琶在日本音乐中的作用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论唐代琵琶在日本音乐中的作用

在中国和亚洲的交流史上,日本的交流是不平坦的。日本在中国秦汉时期开始与中国交流。“音乐”这个词来自中国。1隋唐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大繁荣时期,这一时期也是中日文化交流的辉煌时期,这一时期里中日往来频繁密切,音声长、音声生、学问僧、留学生、民间人士构成了唐代中日音乐交流的重要通道。他们利用这个难得的机会学习中国的先进文化,回国后就致力推广这些先进的音乐文化思想,使日本音乐极大地丰富和繁荣起来。琵琶,这件中国古老的民族乐器,其实并非起源于中国的本土,而是“外来物种”。这在东汉刘熙的《释名》中得以解释“枇杷本出于胡,马上所鼓也”。这件外来乐器却在中国这块肥沃的土壤中生根发芽,并且传播到了东亚诸国,对中国以及东亚诸国的音乐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力,不仅产生了大量不同的琵琶乐,还带来了琵琶的记谱法和乐调体系。发现于敦煌藏经洞的琵琶曲谱《敦煌曲谱》是我国最早的工尺谱,琵琶在唐朝的地位可见一斑。我国最早出现的琵琶是秦朝时期本土流传的直颈圆形共鸣箱的秦汉子,也称秦琵琶,因“竹林七贤”之一的阮咸善弹此器,故又称阮咸,也就是后世的阮。而后丝绸之路开通,这样魏晋以来,由波斯、印度通过佛教活动传入中国的四弦曲项琵琶和五弦直项琵琶得以在我国生根发展,并且逐步取得了独立的地位。四弦曲项琵琶来源于波斯,约在公元三世纪前后传入我国的新疆地区,通过天山南麓逐渐进入我国中原地区。五弦直项琵琶主要由印度传入我国,经天山北麓的龟兹地区逐渐进去中原地区。中国的秦汉子也在这一时期吸收了四弦曲项琵琶的形制特点,渐渐和他们相融合,形成了中唐杜佑的《通典》中记载的“秦琵琶”。秦琵琶到魏晋时期得以确立,后又经过一百多年的时间,其形制上发展成阮咸。之后,一直基本保持他的形制,慢慢发展成为今天我们所见到的阮。这种乐器,现今依然活跃在民族管弦乐队的舞台上,成为重要的低音乐器。五弦琵琶跟随着西域乐的脚步,沿着丝绸之路,在魏晋时期来到中原,到了隋唐时期,胡乐盛行,隋唐“七部伎”“九部伎”等到处可见他的身影。然而,他只繁荣了一个时期,就很快的消逝,至宋以后就很快的销声匿迹。正仓院里珍藏的螺钿紫檀五弦琵琶精美的制造工艺正是反映出了五弦琵琶在音乐史上的历史地位和他曾经的辉煌。四弦琵琶在经过文化的洗礼后,慢慢站稳了它的位置,在与中国的文化慢慢融合的过程中,逐渐发展成为富有中国特点的乐器。唐朝是琵琶发展的繁荣时期,这一时期的音乐整体处于欣欣向荣时期,受到丝绸之路的影响,唐代的音乐多具有浓郁的异国情调和乡土气息。琵琶就是根植于这块土壤中努力生长。唐代“九部乐”、“十部乐”以及“坐、立部伎”的形成,给了当时处于重要伴奏地位的琵琶以很大的发展空间,尤其是坐部伎表现细腻抒情的音乐,多注重个人的技巧。为了满足唐代宫廷燕乐的需要,国家还建立了隶属于宫廷、专门培养艺人的音乐机构—教坊和梨园。这两个机构集中了当时高水平的歌舞和器乐人才,其中教坊专习歌舞,而梨园则专稿器乐,唐代宫廷的这种癖好,使得民间也耳濡目染,因此,唐朝的音乐无论是宫廷还是民间,都达到高度繁荣的境况。涌现出了一批琵琶师以及善弹琵琶者。如唐代深受唐玄宗喜欢的宫廷琵琶名手贺怀智,以及培养了数十名弟子的段善本等等,他们都为唐朝的音乐文化的发展作出了贡献。也正是在这一时期,琵琶这件乐器沿着东渡的船只来到了日本,并且后来也逐步演变成为日本传统文化的重要部分。提起日本的音乐文化,就不得不让人想到遣唐使。这个对日本的音乐文化做出了突出贡献的群体,冒着生命危险来到了长安,在这里接受唐朝文化以及各种外来音乐文化的洗礼,并将这些先进的文化思想介绍到了日本,对日本的文化产生巨大冲击,琵琶也是跟随着他们的脚步到了日本,并在日本绵延发展到今天。日本的音乐有雅乐、能乐和歌舞伎等,并且也建立了音乐机构—雅乐寮。在唐乐中设有琵琶师和琵琶生。我们先来看看东渡日本的琵琶的种类。首先想到的是现在藏于日本奈良正仓院的琵琶:螺钿紫檀五弦琵琶、螺钿紫檀阮咸和四弦曲项琵琶。简单来说就是五弦直项琵琶和四弦曲项琵琶以及阮咸三类。也就是说唐朝时的琵琶全都流传到了日本。那么它们在日本的发展又如何呢?情况其实不那么乐观。阮咸在仁明天皇的乐制改革后就逐渐被淘汰了。而五弦琵琶虽然曾在日本流行一时,但也差不多在九世纪的上半叶也离开了日本的宫廷舞台并逐步被四弦琵琶所代替。这两件乐器在中国和日本的境况差不多。宋朝以后,中国的五弦琵琶也开始走向衰落。虽然它也曾在宫廷以及民间绽放出它的光彩,但犹如昙花一现般的消逝了。或许是四弦琵琶较五弦琵琶在演奏上更为简单,功能上也可以相媲美,所以,四弦琵琶很快取代了五弦琵琶,成为了主导潮流。如今,我们只能在正仓院的橱窗里欣赏到五弦琵琶的那曾经的辉煌。四弦曲项琵琶在日本接受了其文化的洗礼,虽然还保留了来自中国的传统的形制及其演奏方式方法,但也有其特殊的发展。主要有两类:一是雅乐琵琶,用于雅乐的演奏。二是盲僧琵琶,用于佛教法会的伴奏。盲僧琵琶又有两大流派,主要有平家琵琶、萨摩琵琶、筑前琵琶和锦琵琶(萨摩琵琶的另一种形制,五弦)。这两类琵琶虽然都来自于中国,但在其发展的过程中又有着不同的变化。盲僧琵琶由于多与民间音乐接触,适应不同地区的需要,因此流派众多,形制变化也众多。而雅乐琵琶由于多用于宫廷,和外界的接触较少,因此较好的保留和传承了中国唐代琵琶的形制和演奏形式。对于琵琶在日本的传承与发展,不得不说一位遣唐使—藤原贞敏。他是日本平安时代的琵琶演奏家,他为日本琵琶音乐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有关中国的琵琶传入日本的历史记载,比较详细的就是他在中国习得琵琶后回国在众官员面前演奏的场景:遣唐准判官正六位上藤原朝臣贞敏弹琵琶,群臣具醉。赐禄有差。(《续日本后纪》卷8)2。日本的《三代实录》很详细的记载了藤原贞敏在中国学习琵琶,以及在中国获赠琵琶及乐谱的事情。虽然在另一本他本人的《琵琶诸调子品》的《跋文》中记载的内容与《三代实录》中的内容相差很大,但他在中国学习琵琶确是不争的事实。他也对琵琶的调弦法等做了大幅度的改革。为发展日本的琵琶音乐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后来,琵琶在中日两国的发展便各自朝向他们的审美。中国的琵琶历经由横抱向竖弹的重大改变,增加品位,扔弃拨子改用手指弹奏,以及近代刘天华先生的乐器改革,使得中国的琵琶向西洋化迈进。而日本的琵琶仍旧承袭了中国唐代的形制及演奏方法,无太大的改变,从这也反映了两国对于外来音乐以及传统音乐的态度问题。结语东渡到日本的琵琶,成为了日本传统音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琵琶一同到日本的文化也有很多,他们或多或少的影响着日本的文化。中国的五千年文明,音乐文化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