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病因病机探讨_第1页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病因病机探讨_第2页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病因病机探讨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病因病机探讨

核电站干燥综合征(pss)是一种以明显的外分离源损伤为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尤其是唾液和眼泪的侵犯。该病临床表现较多,除显著的口眼干燥外,还可累及多系统及脏器,如血小板减少、肺间质纤维化、肝硬化、肾小管酸中毒等。西医治疗主要采用替代疗法和对症处理,毒副作用多且疗效不确定,中医药治疗该病疗效显著,概述如下。1脾不升津之燥象证戴恩来等提出该病之所以表现为“干燥”是因为机体的水液代谢异常津液敷布障碍所致,主要责之于肺。因水津失布,责之于气,而肺主气且为娇脏,易为燥邪所伤,肺气为邪所郁,不能宣行而为病。周乃玉在病机上率先提出干燥综合征发病与脾关系最为密切。脾失健运,水液不能布散而停滞体内,并阻遏阳气,致使阳气既不可出入内外,又不可升降上下,故可见口、耳、眼之干燥。脾气不升,水津不得上承,口无津液之滋润,涎无水液之来源,则口干作燥,甚则口中无涎,涕泪皆少,此乃脾不升津之燥象表现。路志正教授认为干燥综合征的病因为:外燥、内燥影响机体形成燥痹,日久不愈,阴液不足,导致气阴两虚,或阴损及阳,阳气亏虚,进而导致气阴两虚;日久则阴阳俱虚,形成血瘀、痰浊、虚热,致经脉不通,关节、筋骨、络脉失养,形成关节痹证。病机是气阴两虚,亦见到热毒内蕴、痰瘀阻络、阴虚内热、阳气亏虚等兼证。孟如认为本病多为阴虚之体内伤积劳,神气内耗,渐至精血虚少,诸脏腑失濡,气阴虚亏;亦有热邪内蕴,日久阴津亏损,化生内燥,进而致阴伤气耗;此外气虚运血无力则可致血瘀。临证中本病除有燥象外,尚可有气虚、血瘀之见证。金实教授将干燥综合征病因归纳为先天禀赋不足,肺肾亏虚,七情内伤,后天失调,病在肺胃肝肾,以肺为主,久燥血凝,阴伤及阳,阴虚、气郁、络滞为其病机关键。姜兆荣等指出,正气不足是邪气侵犯和长期留伏体内的前提条件,阴虚津亏、精血不足是燥证本质,但是不能忽略燥毒、瘀血两大重要因素,阴虚津亏、燥毒内胜、气血瘀结致脏腑功能失调而发病。燥毒、瘀血二者成为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病机关键。2关于治理的研究2.1病理生理及病机陈湘君认为本病早期已有脾气亏虚表现,若过用或久用滋填之品,则必致脾失健运、湿浊内生,津液敷布受阻而燥象愈甚。故提出以酸甘养阴生津为主,同时配合益气健脾、活血通络之法,使津生液承而燥证得缓。朱宗玲等认为干燥综合征若有肝气郁结,则致津血的运行障碍,输布不利,进一步发展导致病理产物痰饮、瘀血,治疗则应疏肝理气解郁,化痰除湿健脾为法。董振华教授在临床上发现部分患者既有阴虚内燥,又有水湿停滞的表现,认为对此燥湿相兼的病情,治疗必须燥湿同投,灵活化裁。金实教授提出肺不布津,脉络滞涩是病理关键,肺失宣布、阴虚络滞为主要病机,生津润燥、宣肺通络乃治疗大法,并创增液布津汤治疗干燥综合征,验之临床,疗效较好。刘丽萍等认为本病治疗上以滋阴救液为大法,再根据病因病机的不同施以活血化瘀、益气养阴等治法。宋欣伟提出“开里通表、清里润表”法治疗本病中顽固性便秘之症,及运用“引火归原”法治疗伴有口腔溃疡反复不愈,牙龈肿痛,两颧潮红,两眼干涩红肿,视物昏花,口干舌燥等肾虚阳浮之症的思路。朱良春教授将本病证治分为燥热内盛,肺胃津伤;脾胃阴伤,燥热内生者;肝肾阴虚,虚热内生3型,分别治以清养肺胃,益脾养胃,滋养肝肾兼生津润燥并佐以通络止痛,随症加减。2.2对干燥综合征的治疗刘永年教授提出滋阴润燥法适用于“阴津亏损,燥象丛生者”,并指出应注意本病“阴亏骤补无功”,必细雨沁滋,方能层层浸渍,久而受惠,猛剂重剂滋填乏效“反惹腻滞生变”尤需耐心久服养柔,方至佳境。基本方药可选玄参、生地黄、熟地黄、天冬、麦冬、生山药、石斛、玉竹、黄精、龟板、白芍、乌梅等“若兼燥火内热者”可酌加知母、黄柏、牡丹皮,低热者加地骨皮、白薇、银柴胡、青蒿等。苏晓等用自拟养阴活血生津方,以养阴生津,活血通络,重在补益肝肾,生津润燥。临床证实本方具有抑制免疫反应、促进腺体分泌的作用。周定华等运用丹地琼玉颗粒对45例干燥综合征患者进行随机对照治疗,结果总有效率达90.91%明显优于对照组。钱先等用中药津血源颗粒治疗干燥综合征72例,发现该方对患者主要症状均有显著性改善。动物实验研究也表明津血源颗粒对干燥综合征模型鼠具有明确的治疗作用。秦雄伟等运用复方潞党参口服液治疗原发性干燥综合征,能有效缓解病情、改善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且无不良反应。张华东等通过对60例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气阴两虚证患者的临床对照治疗观察,得出路氏滋燥饮对于原发性干燥综合征口干症状、炎性指标改善明显,对免疫指标疗效不明显。谷群英等临床随机对照研究发现中药石斛二参散能够改善干燥综合征患者的自觉症状,并在改善口干、口腔烧灼感症状方面疗效显著。孔德坤等运用一贯煎加减治疗肝肾阴虚型干燥综合征26例取得良效。姚丽萍等发现赤芍、桃仁2味中药在治疗瘀血致燥的干燥综合征时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熊静等总结地黄汤中加入杜仲、续断、菟丝子、锁阳等温补肝肾益精血,治疗干燥综合征疗效显著。2.3中医联合治泻茶杜革术采用益气养阴、祛瘀清热针法,取睛明、廉泉、曲泽、气海、血海、三阴交、太溪、太冲(除廉泉、气海外,其余穴位均取双侧)治疗干燥综合征40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白桦等在观察中发现,90%患者在经过电针治疗后症状有改善。边晓东等报道用针灸金津、玉液、廉泉,双侧迎香、四白、曲池、太溪、水泉、三阴交、太冲,并结合基本方药加减共治疗干燥综合征60例,取得满意疗效。王颖取聚泉、金津、玉液、廉泉、迎香、四白、曲池、太溪、三阴交、太冲等穴针刺共治疗15例,取得满意疗效。2.4后甲角加核u封进启按摩治疗干燥症,头部:抹前额,搓双鬓,揉颊车,点睛明、攒竹、丝竹空等穴,干洗面,压眼球;手部:自远向近推摩各掌骨缝,点压掌骨头颈侧出现胀感为止。夹压各指后甲角部,捏揉甲角,推摩掌心;足部:双足全部按摩,每次治疗结束后喝温开水,每天起床后、睡觉前喝略有咸味的姜枣温汤,疗效满意。赵丽采集鲜猪胆汁,制剂室过滤呈清亮溶液,用生理盐水稀释成10%浓度,高压消毒后装瓶储藏,眼用改善结膜干燥每次1滴,每日3次。且予鲜猪胆汁6g,每日饭前冲服,有良效。3中医药对本病机病机形式的研究不应干燥综合征是目前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的风湿免疫疾病之一,发病率高,西医疗效不理想。中医药治疗本病疗效确切。但还存在如下不足:1)病因病机认识多样、辨证论治标准尚不统一;2)治疗方法多为各地个人经验报道,缺乏多中心、大样本研究成果;3)针对本病“口眼干燥”的研究较多,对本病全程(包括并发症)的病理特点和治疗方案研究较少;4)中医药的作用机理研究欠深入,缺乏病证结合的研究模型;5)诊断标准、疗效评价标准不统一,难以推广运用等。因此,笔者认为:1)运用循征医学的研究方法,多中心、大样本对本病病机证型分布进行深入研讨,以找出本病的病机证型规律,为后续深入研究打下基础;2)围绕本病病机特点和证型分布规律,寻找有效治法、筛选有效方药,并采用权威统一的辨证、评价标准,严格设计,科学评估;3)针对本病特点和病情演变发展规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