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鲁人版选修中国现当代小说选读学案第二单元3狂人日记Word版含解析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b56b350171fff5d6b4ff1c6784bc4a38/b56b350171fff5d6b4ff1c6784bc4a381.gif)
![语文鲁人版选修中国现当代小说选读学案第二单元3狂人日记Word版含解析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b56b350171fff5d6b4ff1c6784bc4a38/b56b350171fff5d6b4ff1c6784bc4a382.gif)
![语文鲁人版选修中国现当代小说选读学案第二单元3狂人日记Word版含解析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b56b350171fff5d6b4ff1c6784bc4a38/b56b350171fff5d6b4ff1c6784bc4a383.gif)
![语文鲁人版选修中国现当代小说选读学案第二单元3狂人日记Word版含解析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b56b350171fff5d6b4ff1c6784bc4a38/b56b350171fff5d6b4ff1c6784bc4a384.gif)
![语文鲁人版选修中国现当代小说选读学案第二单元3狂人日记Word版含解析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b56b350171fff5d6b4ff1c6784bc4a38/b56b350171fff5d6b4ff1c6784bc4a38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容概述学习指导从现代到当代,人们的思想和价值观念与时俱进,感应社会脉搏的小说创作也记录着民族的历史、时代的声音与灵魂的歌唱。他们有的踏着时代的鼓点,举起民族精神的火炬,吹响人民奋进的号角;有的躲开时代的风云,浅吟低唱,独行呓语,以各自的特色和魅力演奏着小说的交响曲。当我们离开喧嚣,去谛听中国现当代小说走过的百年历程,有一种声音先声夺人、振聋发聩,那就是在灵魂的暗夜里,在人世无涯的苦难中,忧郁的歌者用悲怆、凄楚、嘲讽的沉浊嗓音唱出苍茫时分的黎明之歌。鲁迅、史铁生、刘心武作为时代的先觉者,以向旧生活诀别的方式走向新时代。他们的作品不仅有深刻严峻的审判意识,而且还有对社会和自身命运的思索以及由此产生的既崇高又痛苦的深沉的历史责任感、使命感。而本单元的两篇必读文本《狂人日记》《命若琴弦》和一篇扩展阅读文本《班主任》,自然凝聚着鲁迅、史铁生、刘心武对社会人生问题自觉而又深刻的思索,闪耀着烛照人类心灵的思想之光。本单元的学习,重点是掌握环境描写在小说中的作用。小说是时间的艺术,又是空间的艺术,所谓空间主要是指环境。环境是形成人物性格,驱使其活动的特定场所。一篇小说,除了要描写千姿百态的自然环境,还要展示五光十色的社会环境。弄清小说中环境描写的作用,对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进行文学鉴赏具有重要意义。环境描写,包括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人物的性格通过环境得以凸显,环境是为人物而设置的。小说中的人物是生活在特定的历史背景和特定的生活环境之中的,人物的思想感情总要打上时代的烙印,留下环境的痕迹。小说要追求相对完整的人物形象塑造,就要着力于人物所处的环境的描绘。同时人与人之间所酿成的气氛和整体意境的形成,无不包含着某种思想情感。因此在小说学习中,应注重分析和鉴赏小说的环境描写,从而全面而深刻地理解作品的内容,感受和领悟艺术之美。3狂人日记[内容简介]1918年5月,鲁迅在《新青年》上发表的短篇小说《狂人日记》,是一篇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作品,它宣告了一个崭新的文学世纪的开始。在艺术方法上,明显地具有淡淡的象征主义色彩。在《狂人日记》问世之前,白话体诗歌和散文已经出现,但真正具有深邃的思想和文学革命的风貌,将彻底的反封建精神与崭新完美的艺术形式很好地结合起来的作品,则是这篇《狂人日记》。也可以说,《狂人日记》是中国现代小说的开山之作。[基础落实]1.给加点字注音①撮录(cuō) ②簿子(bù)③打枷(jiā) ④肥瘠(jí)⑤呜呜咽咽(yè)(yè) ⑥牵掣(chè)⑦面面相觑(qù) ⑧椽子(chuán)⑨eq\b\lc\{(\a\vs4\al\co1(中间(jiān),间或(jiàn))) ⑩eq\b\lc\{(\a\vs4\al\co1(更事(gēng),更加(gèng)))⑪eq\b\lc\{(\a\vs4\al\co1(正月(zhēng),正常(zhèng))) ⑫eq\b\lc\{(\a\vs4\al\co1(恫吓(hè),吓唬(xià)))⑬eq\b\lc\{(\a\vs4\al\co1(炮烙(páo),枪炮(pào))) ⑭eq\b\lc\{(\a\vs4\al\co1(应付(yìng),应届(yīng)))⑮eq\b\lc\{(\a\vs4\al\co1(门槛(kǎn),直栏横槛(jiàn))) ⑯eq\b\lc\{(\a\vs4\al\co1(咽喉(yān),咽气(yàn),呜咽(yè)))⑰eq\b\lc\{(\a\vs4\al\co1(折服(zhé),打折(shé),折腾(zhē)))2.解释词语①打枷:旧时的一种刑罚,给罪犯脖子上套上木板制的刑具。②消息渐阙:渐渐失去音信。③食肉寝皮:割他的肉吃,剥下他的皮当垫褥。形容仇恨极深。④面面相觑:你看我,我看你,形容因惊惧或无可奈何而互相望着,都不说话。⑤肥瘠:肥瘦。⑥牵掣:牵制。⑦青面獠牙:青色的面孔,嘴里伸出长牙。形容面貌凶恶。⑧兜肚连肠:比喻全部东西一起处理。3.词语辨析(1)简捷·简洁辨析:“简捷”也写作“简截”。说话、作文直截了当,不拐弯抹角;有时指行动、方法、手续简便快捷。“简洁”是指说话、作文简单明白,侧重于没有废话,着重指“洁”,干净,没有多余的话,简明扼要的意思。例句:①新款翼豹汽车得益于斯巴鲁航空制造业的经验,座椅设计既符合人体工程学又十分合理,各种操控按键________而又伸手可及。②歌曲《有钱没钱回家过年》中所流露出的游子对家乡、对亲人的思念和眷恋,很容易引起在外打工者的共鸣,再加上________流畅的旋律,朗朗上口的歌词,极富传唱性。(2)年青·年轻辨析:“年青”是指年龄相当于青年人这个阶段,并只能用于青年。“年轻”所表达的意义范围是相对的,用于两个人年龄的比较,在比较中,可以说60岁的人比70岁的人年轻。从语法角度看,“年青”一般作定语,而“年轻”既可作定语,也可作谓语。例句:①作为________人,我既有过心浮气躁,眼高手低,生不逢时的感叹,也有过自以为是,盲目盲从,无所作为的迷惘。②岁月就像一条河,左岸是无法忘却的回忆,右岸是值得把握的青春年华,中间飞快流淌的,是________隐隐的伤感。(3)中止·终止辨析:“终止”“中止”都有停止的意思,“中止”侧重中途停止,“终止”侧重结束、停止。例句:①6月20日,韩国与美国达成协议恢复进口美国牛肉,之前在美国出现首例疯牛病案例后,牛肉进口曾一度________。②在4月12日的中超联赛上,长沙金德在落后的情况下以1∶1逼平浙江,后者________了三连败的颓势。答案:(1)①简捷②简洁(2)①年青②年轻(3)①中止②终止4.文学常识①《狂人日记》选自《________》,发表于________,它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________小说,也是一篇________的小说。②《狂人日记》采用________体写成,它打破了中国传统小说的线性叙事方式,借鉴了西文横截面方式结构,以描写________为主,以狂人的意识流动连缀故事,运用________人称叙述方法,使狂人直接面向自我,便于展示其复杂隐秘的内心世界。答案:①呐喊1918年5月白话反对封建礼教、封建家族制度②日记人物心理第一[作者简介]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1902年去日本留学,弃医从文。1918年首次以“鲁迅”为笔名发表白话小说,1936年10月19日病逝于上海。成就:1918年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1921年发表代表作《阿Q正传》。著有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杂文集《坟》《华盖集》《南腔北调集》等。评价:中国现代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中国无产阶级文学的奠基人,新文化运动的旗手。[背景扫描]《狂人日记》是鲁迅的第一篇白话短篇小说,后收入小说集《呐喊》。小说通过一个被迫害者的自述,深刻地揭露和抨击了封建家族制度和封建礼教的毒害,生动地塑造了一个封建礼教叛逆者“狂人”的形象,号召人们起来推翻人吃人的旧制度,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著名的彻底反封建的新文学作品。小说发表时,正值五四运动前夜。由于辛亥革命半途而废,革命的一些基本问题并没有根本解决,反而暴露得更加明显了。广大的农民依然过着朝不保夕的生活,封建阶级依然骑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特别是帝国主义侵略的加剧,使社会的各种矛盾更加复杂尖锐。在这种形势下,鲁迅以他敏锐的思想和犀利的笔触,对封建制度及其上层建筑表示了彻底的反抗。小说《狂人日记》是投向封建礼教的一颗重磅炸弹,也是向世人提供的一支清醒剂。《狂人日记》中有几个前台人物,几个背景人物,几个做衬景的人物,和一个中性人物(完全没有戏的人物)。“陈老五”是个中性人物,虽然屡屡出场,但完全没有性格与面孔,也没有任何戏,功能如同一件道具。“古久”先生是背景人物,屡被提及,却从来没有露过面,“母亲”也是一样。赵贵翁虽然也很重要,但只露了唯一一面。狼子村的佃户、街上的人、打孩子的女人,全是做衬景的,对他们的人物面貌完全没有描写。前台人物主要是大哥和两个医生。我们说过,那第二个医生的安排不算成功,塑造也不很完整。倒是那第一个医生,那个姓何的子很有意思。他“慢慢走来;他满眼凶光……只是低头向着地,从眼镜横边暗暗看我……坐着,闭了眼睛,摸了好一会,呆了好一会;便张开他鬼眼睛说,‘不要乱想。静静的养几天,就好了。’”通过说他是医生,是,戴眼镜,走路、做事慢慢的,话很和气,却很有内在的权威,呼唤出人们心中从日常生活得来的,对这类人的印象与偏见,来补充一些对“何医生”描写中省略的东西。笔墨异常简练,却活灵活现,可谓出神入化。这再一次表现了作者文笔的老练。全篇最重要的人物当然是“大哥”。作者对大哥的身材、面孔、穿着等等一律省略,但是,我们眼前还是浮现出了一个高大、权威、严厉、偶尔露出一点儿和蔼、假慈祥,一旦被触及痛处又尴尬窘迫、恼羞成怒的传统中国家长的形象。这个效果除去大哥的言谈和很少的几个姿势、表情,最主要是通过把大哥定义成“家长”来实现的。作者又在呼唤我们头脑中的成见,来替他填充文字笔墨,可谓狡猾之至,老练之至。是中国现代小说初期难得的精彩之作!另外,有一处很容易被忽略:“那赵家的狗,何以看我两眼呢?”看到这句,令我们想到的当然不是“我”的“两眼”,而是狗的“两眼”。当时欧洲流行的现代诗歌对作者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我们不会忘记马拉美和瓦莱里与他们的“暗喻”,我们不会忘记瓦莱里的《海滨墓园》中的那句:“奔赴海浪去,跳回来,一身是劲儿。”1.阅读文本,思考狂人的“狂”表现在哪些方面?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狂人总是时时害怕着,提防着被人活生生地吃掉,作品具体写出了他的狂态。(1)变态的心理。他把平常人的交往如探视、抚摸都看做是吃人行为的一部分。如“一路上的人,都是如此。其中最凶的一个人,张着嘴,对我笑了一笑;我便从头直冷到脚跟,晓得他们布置,都已妥当了”。将别人善意的“笑”理解为暗藏杀机的吃人者的表面文章,完全背离了正常生活的心理轨道。(2)混乱的逻辑。狂人在这种变态的心理下,正常的逻辑必然会被打破,这就造成了逻辑的混乱。“我不见他,已是三十多年;今天见了,精神分外爽快。才知道以前的三十多年,全是发昏;然而须十分小心。不然,那赵家的狗,何以看我两眼呢?”三十多年不见月光,从生活逻辑来说是不可能的,因此是荒唐的。“他”与“赵家的狗”没有必然的联系,那狗看“我”两眼更是与“我”不相干,但狂人却将他和“那狗”与“我怕”与“月光”的不见都联系了起来。(3)虚幻的幻觉。狂人即疯子,是生活在幻觉世界中的人。“我想:我同赵贵翁有什么仇,同路上的人又有什么仇;只有廿年以前,把古久先生的陈年流水簿子,踹了一脚,古久先生很不高兴。……”“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2.有人说狂人不狂,试从他的思想和行动的种种表现方面进行探究。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通过象征和暗示,从作品字里行间所传达出的信息中,我们可以发现,狂人实际上是一个站在时代前列的反封建礼教、反封建家族制度的启蒙者。这可以从他的思想和行动的种种表现看出来:(1)“凡事总须研究,才会明白”,表现了狂人怀疑传统、研究一切的启蒙者的思想特点。(2)“狮子似的凶心,兔子的怯弱,狐狸的狡猾”,是狂人对“吃人者”本质的认识。(3)狂人在“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的历史的“字缝里”,看出了“吃人”两个字,是他对封建礼教的实质所做的历史概括。作品中所提及的活生生的吃人的事实,则是这一历史和结论的旁证。虽然狂人把“把脉”理解为“揣一揣肥瘠”是混乱的臆想,但既然古代能够“易子而食”,现实中狼子村能够吃人,为什么自己的大哥不可能吃自己呢。荒诞的逻辑中自有逻辑的合理性。(4)狂人“踹”了古久先生的陈年流水簿子,是对于吃人社会的“经典”“戒律”的蔑视和斗争。通过“古久”和“陈年流水簿子”的形象暗示意义,将矛头直接指向了保守的传统文化。(5)将来是“容不得吃人的人”,是狂人对未来社会的幻想和规划。(6)“我也未必没有吃过妹子的肉”。这是对自我的估价和反思,也是对自己前途的绝望,充满了自我忏悔的精神。(7)“救救孩子”的呼喊是狂人为建立新的社会而进行的实践性探索。现实中的人,文化中的人,都是有罪的,只有孩子是纯洁的,没有受到吃人文化的污染。因此,要想有一个美妙的未来,就只能把希望寄托在孩子的身上,就只能赶紧救救孩子。3.本篇小说的主题是什么?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本篇小说通过狂人的形象,尖锐地揭示了封建家族制度和礼教的“吃人本质”,表现了作者对以家族制度和封建礼教为主体内涵的中国封建文化的反抗;也表现了作者深刻的忏悔意识。作者以彻底的“革命民主主义”的立场对中国的文化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同时对中国的甚至是人类的前途表达了深广的忧愤。4.如何理解小说结尾部分的意蕴?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小说结尾“救救孩子”的呼声,振聋发聩。它寄予了作者对未来的憧憬。下一代是民族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不能再让他们在封建思想道德的毒害下浑浑噩噩地被吃,或者吃别人,要把他们从封建传统中解放出来,表现了作者的远见卓识。本文的整体感知有以下两方面:1.“凡事总须研究,才会明白。古来时常吃人,我也还记得,可是不甚清楚。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这是作者借狂人的思想,对封建礼教吃人本质所作的历史概括和揭露,它如石破天惊,一下子让人们看清了历史的真面目。2.“去了这心思,放心做事走路吃饭睡觉,何等舒服。这只是一条门槛,一个关头。他们可是父子兄弟夫妇朋友师生仇敌和各不相识的人,都结成一伙,互相劝勉,互相牵掣,死也不肯跨过这一步。”揭露了封建思想对人的毒害。民众既是受害者,又是害人者。封建思想在人们头脑中已根深蒂固。他们被封建礼教吞吃,却又以封建礼教制度为处世行事的准则,有意无意地也以封建礼教和制度损害人。甚至这种吃人与被吃的关系也渗透到家族伦理关系中。本文的艺术手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借实行虚,以虚证实。小说选取狂人作为主角是个十分精心的安排。在黑暗势力陈陈相因地压在人们头上的那个社会里,一切都已经习惯了,一切都视为当然。鲁迅有意通过“迫害狂”患者的感受,通过他在精神错乱时写下的谵语,从某些“人吃人”的具体事实,进一步揭示精神领域内更加普遍存在的“人吃人”的本质,从而对封建社会的历史现象做出惊心动魄的概括。2.独特的心理描写。包括变态的心理,混乱的逻辑和虚妄的幻觉等等狂人心理的描写和刻画。狂人见到所有的人都是像要吃人,就是一种典型的迫害狂患者的心理状态;狂人由女人骂小孩推导出女人要吃人,由女人的要吃人推导出大哥、母亲和自己都吃了妹子的肉,这是典型的逻辑上的混乱。3.采用了一些诸如象征、暗示、变态心理描绘等现代主义手段。第一节:“我不见他,已是三十多年”——比喻黑暗的长久;第二节“古久先生的陈年流水簿子”——比喻、暗示中国几千年不变的传统文明。而第六节“黑漆漆的,不知是日是夜。赵家的狗又叫起来了”——象征整个封建社会的黑暗与凶险。读者通过作品中的这些关键性的词句所包含的象征、比喻、暗示的意义,通过联想可以体会到作品的实质内容。作者把狂人写得完全像一个狂人,而作为体现作者意图的艺术手段,他使读者的理解完全超越了这个手段,不仅构思颇见新意,而且结合得又天衣无缝,显示了高超的艺术技巧。4.还采用了对照的手法。正文前面的小序是用文言写成的,它简洁、明了而又清楚;而正文部分是用白话写成的,它抒情,具有很深的心理内涵。这两者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充分显示了白话文学的表现能力,前面清晰的小序也反衬了狂人日记的思维的混乱和混沌。《狂人日记》既是现代主义的又是现实主义的。它具有强烈的现实批判性,直指中国封建主义文化的核心,同时对现实社会中的黑暗又进行了毫不犹豫的揭露。同时,它又不是采用了传统的写实的手法,而是运用大量的具有现代特征的诸如暗示、影射,尤其是精神分析的手法来表现狂人的心理层面,甚至是中国文化的无意识。《狂人日记》在中国现代文学史和中国现代文化史上都具有跨时代的意义。作为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它奠定了中国现代小说(文学)创作的基础;它的深刻的思想是中国现代启蒙主义的高度概括。其在形式和思想方面都深刻地影响了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和中国思想史。一、积累运用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打枷(jiā) 椋鸟(liáng)鸟啼(tí) 隐遁(dùn)B.椽子(chuán) 蔷薇(qiáng)萌发(mén) 悄然而逝(qiǎo)C.牵掣(chè) 慰藉(jí)蛰伏(zhé) 作茧自缚(fù)D.昊天(hào) 肥瘠(jí)潺潺(chán) 骇人听闻(gài)解析:选A。B项,“萌”应读“méng”;C项,“藉”应读“jiè”;D项,“骇”应读“hài”。2.下列字形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惊骇垭口混沌热泪莹眶意志消沉B.震撼瞅着焦躁回光反照受宠若惊C.跌宕阴霾雾霭惊世骇俗判若两人D.安谧炫目喷薄冰销雪化不折不扣解析:选C。A项,莹-盈;B项,反-返;D项,销-消。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3~5题。在中国几千年来男耕女织的传统生产方式中,不仅女红与技艺紧密相连,也反应着当时社会的日常生活。在现代社会,女红织绣技艺已被纳入艺术与审美的范畴,具有手工技艺的造物之美,其审美品格与文人士大夫的文房器物殊途同归。在中国美术学院民艺博物馆展出的“民艺中国——女红系列展”上,荷包、围涎、喜帐、背扇不一而足,琳琅满目。其间具有东方神韵的“春光长寿”“蝶恋花”“凤穿牡丹”“鱼戏莲”等传统图案栩栩如生,(),德行忠孝、神话故事的纹样更诉说着深层的文化寓意。进入这一具有东方造物精神的手工艺世界,仿佛望见绣娘们专心致志、充溢人间情爱的劳作,在机械生产艺术复制品大行其道的当下颇有启示意义。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不仅女红与技艺紧密相连,也反映着当时社会的日常生活。B.女红不仅与技艺紧密相连,也反应着当时社会的日常生活。C.在女红与技艺紧密相连的同时,也反映着社会的日常生活。D.女红不仅与技艺紧密相连,也反映着当时社会的日常生活。解析:选D。画线句子有两处错误,一是语序不当,同一主语的两个分句使用关联词,前一分句的关联词应放在主语后,“不仅”应放在主语“女工”后;二是搭配不当,“反应”与“生活”搭配不当,可将“反应”改为“反映”。A项,语序不当。同一主语的两个分句使用关联词,前一分句的关联词应放在主语后。B项,搭配不当。“反应”不能与“生活”搭配。C项,成分残缺。“在……同时”滥用,造成缺主语。故选D。4.下列各句中的破折号和文中“民艺中国——女红系列展”的破折号,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语言与哲学——当代英美与德法哲学传统比较研究。B.带工老板或者打杂的拿着一沓沓的名册,懒散地站在正门口——好像火车站剪票处一般的木栅子前面。C.我在珠海的公司干得挺顺心,老板对我不错,工资也挺高,每月三千多呢!——我能抽支烟吗?D.想赢的不能赢,不怕输的反而输——这是竞赛的辩证法。解析:选A。A项,用在副标题的前面,跟题干中的破折号用法一致;B项,表示破折号后面是解释说明的部分;C项,表示话题的转变,破折号前是讲述自己情况,后面突然转而询问对方别的事;D项,表示总结上文。5.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女红织绣寄托着人们祈福、纳祥的美好愿望B.人们祈福、纳祥的美好愿望被寄托在传统图案上C.这些图案寄托着人们祈福、纳祥的美好愿望D.这些祈福、纳祥的纹样还寄托着人们美好的愿望解析:选C。A项,根据前文“具有东方神韵的……传统图案栩栩如生”推知此处讲述的对象是传统图案,不是女红织绣,也不是祈福、纳祥的纹样,所以排除A和D两个选项。B项和C项的区别主要是句式不同:B项是被动句,主语是“美好愿望”;C项是主动句,主语是“这些图案”,而括号前句子的主语是“传统图案”,与其衔接更恰当的应是C项。二、阅读感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一今天晚上,很好的月光。我不见他,已是三十多年;今天见了,精神分外爽快。才知道以前的三十多年,全是发昏;然而须十分小心。不然,那赵家的狗,何以看我两眼呢?我怕得有理。二今天全没月光,我知道不妙。早上小心出门,赵贵翁的眼色便怪:似乎怕我,似乎想害我。还有七八个人,交头接耳的议论我,又怕我看见。一路上的人,都是如此。其中最凶的一个人,张着嘴,对我笑了一笑;我便从头直冷到脚跟,晓得他们布置,都已妥当了。我可不怕,仍旧走我的路。前面一伙小孩子,也在那里议论我;眼色也同赵贵翁一样,脸色也都铁青。我想我同小孩子有什么仇,他也这样。忍不住大声说,“你告诉我!”他们可就跑了。我想:我同赵贵翁有什么仇,同路上的人又有什么仇;只有廿年以前,把古久先生的陈年流水簿子,踹了一脚,古久先生很不高兴。赵贵翁虽然不认识他,一定也听到风声,代抱不平;约定路上的人,同我作冤对。但是小孩子呢?那时候,他们还没有出世,何以今天也睁着怪眼睛,似乎怕我,似乎想害我。这真教我怕,教我纳罕而且伤心。我明白了。这是他们娘老子教的!三晚上总是睡不着。凡事须得研究,才会明白。他们——也有给知县打枷过的,也有给绅士掌过嘴的,也有衙役占了他妻子的,也有老子娘被债主逼死的;他们那时候的脸色,全没有昨天这么怕,也没有这么凶。最奇怪的是昨天街上的那个女人,打他儿子,嘴里说道,“老子呀!我要咬你几口才出气!”他眼睛却看着我。我出了一惊,遮掩不住;那青面獠牙的一伙人,便都哄笑起来。陈老五赶上前,硬把我拖回家中了。拖我回家,家里的人都装作不认识我;他们的眼色,也全同别人一样。进了书房,便反扣上门,宛然是关了一只鸡鸭。这一件事,越教我猜不出底细。前几天,狼子村的佃户来告荒,对我大哥说,他们村里的一个大恶人,给大家打死了;几个人便挖出他的心肝来,用油煎炒了吃,可以壮壮胆子。我插了一句嘴,佃户和大哥便都看我几眼。今天才晓得他们的眼光,全同外面的那伙人一模一样。想起来,我从顶上直冷到脚跟。他们会吃人,就未必不会吃我。你看那女人“咬你几口”的话,和一伙青面獠牙人的笑,和前天佃户的话,明明是暗号。我看出他话中全是毒,笑中全是刀。他们的牙齿,全是白厉厉的排着,这就是吃人的家伙。照我自己想,虽然不是恶人,自从踹了古家的簿子,可就难说了。他们似乎别有心思,我全猜不出。况且他们一翻脸,便说人是恶人。我还记得大哥教我做论,无论怎样好人,翻他几句,他便打上几个圈;原谅坏人几句,他便说“翻天妙手,与众不同”。我那里猜得到他们的心思,究竟怎样;况且是要吃的时候。凡事须得研究,才会明白。古来时常吃人,我也还记得,可是不甚清楚。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书上写着这许多字,佃户说了这许多话,却都笑吟吟的睁着怪眼睛看我。我也是人,他们想要吃我了!6.文段中写道“今天晚上,很好的月光”“今天全没月光,我知道不妙”,两次写到月光,有什么作用?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用“月光”这一历来带有象征意义的东西作为全篇气氛的暗示,一方面用生动的自然环境描写,来创造故事的特定氛围,渲染气氛;另一方面为了表现人物丰富的心境、复杂的性格,第一部分还是“很好的月光……精神分外爽快”。但是,此时已经暗藏了危机,“须十分小心”了。第二部分就“全没月光”而“知道不妙”了。这是令人叫绝的一笔,作者借助月光渲染了一种惨淡诡秘的氛围,这是狂人特有的视觉心理感受,也是作者自己对那个世界深切的感知和理解而作的色彩归纳。7.第三部分写道:“凡事须得研究,才会明白。”作者为什么一再这样说,有何用意?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凡事须得研究,才会明白”,表现了狂人怀疑传统,研究一切的启蒙者的思想特点。作者一再强调,就是要提醒我们要认识到狂人实际上是一个站在时代前列的反封建礼教、反封建家族制度的启蒙者。8.“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你是怎样理解这段话的?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狂人在“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的历史的“字缝里”,看出了“吃人”两个字,是他对封建礼教的实质所作的历史概括。这段话揭开了几千年中国封建礼教的面纱,揭露了封建礼教在精神上对人民的毒害,揭示了封建制奴役压迫人民的罪恶。同时几千年来,敢于站出来说出这个本质的人难道不就是被世人看作是“狂人”的人吗?作者按照一个迫害狂患者的思维特征来写人物,其逻辑虽然常常很不清晰,但是,其含义却是相当丰富而且深刻的。所以,作品中的狂人,实际上是一个敢于向传统世俗社会挑战的清醒的和反封建的民主主义者的象征形象。三、演练提升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1题。亚父之死房占民月上弦,围几粒星子,明明灭灭。项王大帐里,酒香流溢。亚父范增与项王对饮。亚父分析着当前的战情,项王不置可否,脸沉似水,亚父心里有疑,便不再多言。蚊虫舞,不时有巡营的兵士从帐前走过。大王,您有心事?项王无语,脸色愈加阴沉。您累了,咱们改日再议吧。亚父起身作揖。等——等——项王把手一挥,战袍一甩,身子兀自不动。烛火在风里摇摇晃晃。你,年事已高,我看——项王的话没有说下去,可亚父明白,项王是想把自己赶走。瞬间,亚父感觉苍老了许多。他踉踉跄跄地离了大帐。夜深了,灯火里,一片静寂。亚父,谋于人臣,多次献奇策,楚军因之战无不胜。项王愈喜之、愈忧之。真正让他下定决心赶走亚父的是吕马童。吕马童,项王的乡人,幼年的玩伴,战场上曾替项王挡过一箭,项王视之为亲信。彭城一战后,项王带兵围汉于荥阳,项王派吕马童入汉,陈平用反间计。吕马童回项王:亚父已生二心,不可用。亚父走了,走时,他眼望项王那如山的背影,心如刀割,老泪纵横。月挂中天,如盘,兵急走。垓下,项王心力交瘁。鼾声时而疾如奔矢,时而缓如清溪。不知觉中来到一处所在,高崖危耸,松涛震耳,有阴森的凄号声从渊里传来。那云雾缭绕之处,一独舟无所凭依般从渊里渡来,渐近渐明,那摆渡人,神似亚父范增,正琢磨该如何对话之际,崖壁忽然向斜刺里倒去。项王一惊,口喊,亚父救我——睁眼一看,帐中灯火还明。虞姬卧在身边,温柔地望着他,轻轻地说:大王,亚父已经死了。项王知道,亚父在去往彭城的路上,已经死了。项王眼里有泪,未滴下,心里痛。月下弦,围几粒星子,明明灭灭。项王兵少食尽。汉军及各路诸侯将项王围得水泄不通。楚歌声起。闻者垂泣,项王看了一眼自己心爱的虞姬,悲饮酒,歌数阕。虞姬散乱的发在血液里铺开,裙裾掩去了她梅雪般的芬芳。项王泪如雨注。最后破喉之泣定格了项王这一生爱的记忆。项王上马,八百人突围,疾走至乌江畔,只余二十骑。此时,从江心渡过一船,定睛一看,是项王的故人乌江亭长。远远地便招呼项王上船渡江。项王仰望微明的天空上的那一淡白月痕,又看了一眼远处追来的汉军,慨然长叹:我少年离乡,有八千兵士相随,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树立良好的生活部形象方针计划
- 2025年陶瓷生产加工机械项目合作计划书
- 美术教师职业素养提升计划
- 从数据中寻找仓储优化机会的总结计划
- 财务合规性的强化措施计划
- 可行性研究与市场定位计划
- 2025年炭石墨负极材料合作协议书
- 深入行业应用挖掘潜在增长点
- 鼓励内部创业激活组织活力潜能
- 昆虫世界之旅故事征文
- 2022年江苏省泰州市中考数学试题及答案解析
- DB32∕T 4245-2022 城镇供水厂生物活性炭失效判别和更换标准
- 石家庄铁道大学四方学院毕业设计46
- 智能化系统培训
-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课程纲要
- 2022新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全一册全部教案(共28节)
-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课时作业本有答案
- 机器视觉论文英文
- 出国高中成绩证明模板
- 就业劳动合同登记名册
- 公共体育场建设等级标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