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盐城市建湖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解析版)_第1页
江苏省盐城市建湖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解析版)_第2页
江苏省盐城市建湖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解析版)_第3页
江苏省盐城市建湖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解析版)_第4页
江苏省盐城市建湖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七年级生物期中模拟试题一、单选题1.以下谚语或俗语与所蕴含的生物学知识不相符的是()A.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生物具有遗传的特点B.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生物间存在竞争关系C.千里之堤,毁于蚁穴——生物影响着生活环境D.秋风催叶落,雷雨肥庄稼——环境能影响生物【答案】B【解析】【分析】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包括:种内关系和种间关系。种内关系又分为种内互助(合作关系)和种内竞争;种间关系又有①共生②寄生③捕食④种间竞争几种方式。生物能适应环境,也能改变环境,同时环境也能影响生物。【详解】A.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体现了亲代与子代之间具有相同的性状,因此体现了生物的遗传现象,A正确。B.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常见有: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合作关系、寄生关系等。螳螂捕蝉,属于捕食关系;黄雀捕食螳螂属于捕食关系。因此,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反映了生物与生物之间的食物(捕食)关系,B错误。C.千里之堤、毁于蚁穴,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影响,C正确。D.秋风扫落叶、雷雨肥庄稼是环境中温度对生物的影响,D正确。故选B。2.2021年中国诗词大会第六季以“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为基本宗旨,通过对诗词知识的比拼及赏析,分享诗词之美,感受诗词之趣,从古人的智慧和情怀中汲取营件,涵养心灵。下列古诗中描写生物生长发育的是()A.枯藤老树昏鸭,小桥流水人家B.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C.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D.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答案】C【解析】【分析】生物的共同特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详解】A.“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没有描写生物的生长发育现象,A错误。B.“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描写的是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B错误。C.“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描写的是生物的生长发育现象,C正确。D.“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描写的是动物的群聚现象,没有描写生物的生长发育,D错误。故选C。3.生物既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下列现象能体现生物影响环境的是()A.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B.千里之堤,毁于蚁穴C.海阔任鱼跃,天高任鸟飞 D.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答案】B【解析】【分析】生物与环境关系:生物适应环境,生物影响环境,环境影响生物。生物适应环境是指生物为了生存下去,在生活习性或者形态结构上力求与环境保持一致。生物影响和改变环境是指由于生物的存在或者某些活动,使得环境有了改观或变化。环境影响生物是指生物的生活受生存空间或生活环境的制约。【详解】A.“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意思是螳螂在前面捕食蝉,黄雀在后面捕食螳螂。该语句揭示的是动物之间的捕食关系,说明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A错误。B.“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是白蚁在大堤内挖穴活动导致大堤的牢固性降低,洪水来临时容易溃堤,表明生物白蚁对环境大堤的影响,体现了生物影响环境,B正确。C.在生物界中,生物在形态、结构、生活习性和行为方式等方面都表现出对环境的适应性,这些都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最恰当的解释是生物适应环境,C错误。D.“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描述的是豆苗与草,相互争夺阳光、水分、无机盐和生存的空间等,属于竞争关系,体现了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D错误。故选B。4.小麦是小麦系植物的统称,是一种在世界各地广泛种植的禾本科植物,小麦的颖果是人类的主食之一。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影响小麦生长的非生物因素是()A阳光 B.温度 C.害虫 D.水分【答案】C【解析】【分析】环境中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的因素叫做生态因素。包括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①非生物因素:光、温度、水、空气等。②生物因素: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详解】阳光、温度、水分是影响小麦生长的非生物因素;害虫是影响小麦生长的生物因素。故选C。5.如果在显微镜下看到的字母是“F”,那么在载玻片上的字母是()A.F B. C. D.【答案】D【解析】【分析】微镜的成像特点是显微镜成倒立的像。“倒立”不是相反,是旋转180度后得到的像,是上下左右都相反。【详解】显微镜看到的物像不但上下颠倒,左右也颠倒。做此类题有个小诀窍,就是把这个在显微镜下看到的字母写到一张小纸上,然后把这张纸旋转180度再看就是左右上下颠倒的图象了,在显微镜下看到的字母是“F”,那么在载玻片上的字母是。故选D。6.在使用显微镜进行对光时,正确的步骤顺序是()①转动遮光器,使较大光圈对准通光孔②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③左眼注视目镜,右眼睁开④转动反光镜调出一个白亮的视野A.①③②④ B.②①③④ C.③④②① D.③②①④【答案】B【解析】【分析】光学显微镜的使用步骤:(1)取镜和安放。右手握住镜臂,左手托住镜座。把显微镜放在实验台上,略偏左,安装好目镜和物镜。(2)对光。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注意,物镜的前端与载物台要保持2厘米的距离。再转动遮光器,把一个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左眼注视目镜内,右眼睁开,便于以后观察画图。最后转动反光镜,看到明亮视野。(3)观察。安装装片:把所要观察的载玻片放到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住,标本要正对通光孔。调焦: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眼睛看着物镜以免物镜碰到玻片标本,从而压坏玻片标本或损坏物镜,直到物镜接近载玻片。这时左眼向目镜内看,同时反向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找到物像,物像不清晰,再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更加清晰。(4)清洁收镜。观察完毕后,正确收放显微镜,然后整理实验台。镜头需用擦镜纸清洁。整理:把物镜偏到两旁,将镜筒降到最低处。装箱:将显微镜放回原处。【详解】结合分析可知,显微镜在对光时的步骤是:②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①转动遮光器,使较大光圈对准通光孔;③左眼注视目镜,右眼睁开;④转动反光镜,直到看到一个明亮的视野。故选B。7.为了探究环境因素对蚯蚓生活的影响,生物兴趣小组同学设计了多组对照实验,下列对照实验变量设计不正确的是()A.有空气和无空气 B.温度与湿度C.20℃和40℃ D.有光和无光【答案】B【解析】【分析】对照实验是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详解】ACD.有空气和无空气、20℃和40℃、有光和无光只有一个变量,符合对照实验单一变量原则,ACD不符合题意。B.温度与湿度有两个变量,不符合对照实验单一变量原则,B符合题意。故选B。8.在研究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实验中所用鼠妇数量是()A.一只 B.两只 C.三只 D.十只左右【答案】D【解析】【分析】每组只用少量的实验材料或生物个体做实验不科学,可能因实验材料或生物个体自身原因等偶然性而影响实验结果。【详解】在研究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实验中,所用鼠妇的数量要多一些,因为这样可以减少其他偶然因素的影响,排除偶然误差。如果采集的鼠妇生病、或受其它非生物因素的影响、处于特殊生长时期等都会导致实验结论出错。所以,为了避免出现此类偏差,实验中应尽可能多选几只鼠妇。但鼠妇数量也不能太多,太多了会增加实验操作难度。因此,该实验用十只左右的鼠妇比较合适。故选D。9.生命世界的许多奥秘是通过长期不懈的科学探究揭开的。下列关于科学探究的叙述错误的是()A.科学探究中要善于与人合作交流B.科学探究最基本的方法是观察和实验C.在科学探究实验中,要遵循单一变量原则D.在科学探究的结果与原有知识发生矛盾时,要修改实验数据【答案】D【解析】【分析】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1.提出问题:通过认真地观察和思考提出相关的问题。2.作出假设:在观察和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参考有关资料,对问题作出可能的假设。3.制定计划:拟定探究计划,科学地设计实验,选出控制变量、设置对照组,使实验具有说服力。4.实施计划:严格执行探究方案,对实验现象仔细观察、记录。为使实验结果更可靠,实验通常采取多个个体参与或实验重复多次进行。5.得出结论:通过实验观察和对收集数据的分析,得出结论。若假设不正确,需重新提出假设进行新的实验,得出正确的结论。6.表达与交流:撰写探究报告,交流探究过程和结论。在实验过程中,存在很多影响实验的因素能够影响实验结果,比如是否很好的控制了变量、实验方案设计是否合理、是否重复进行了多次实验等等。因此,当我们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或实验结果与预期不一致时,可以重新核查实验方案细节是否合理、存在遗漏,或者重复进行多次实验力求排出偶然性。如果采取这些措施后,得到的结果仍然与预期不一致,则说明假设是错误的,我们需要重新假设。实验要讲求实事求是,不能随意修改实验数据。【详解】A.科学探究中要善于与人合作交流,正确。B.科学探究最基本的方法是观察法和实验法以及这两种方法的结合,正确。C.在科学探究实验中,要遵循单一变量原则,正确。D.在实验过程中,存在很多影响实验的因素能够影响实验结果,比如是否很好的控制了变量、实验方案设计是否合理、是否重复进行了多次实验等等。因此,当我们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或实验结果与预期不一致时,可以重新核查实验方案细节是否合理、存在遗漏,或者重复进行多次实验力求排出偶然性。如果采取这些措施后,得到的结果仍然与预期不一致,则说明假设是错误的,我们需要重新假设。实验要讲求实事求是,不能随意修改实验数据,错误。故选D。10.制作洋葱表皮临时装片时,滴加清水的目的是()A.利于染色 B.利于盖盖玻片C.杀灭细菌 D.维持细胞形状【答案】D【解析】【分析】制作洋葱表皮临时装片的步骤包括:1.擦2.滴3.撕4.展5.盖6.染。【详解】洋葱生活在清水的环境中,此环境下的细胞可以保持正常的形状结构,有利于观察细胞,所以在制作临时装片时第二步滴加清水的目的是维持细胞形状,所以A、B、C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此题综合考查了制作洋葱表皮临时装片,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11.人头部皮肤脱落下来的“头皮屑”,以及皮肤被划伤时流出的血液分别属于()①上皮组织②结缔组织③神经组织④肌肉组织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①、③【答案】A【解析】【分析】人体的基本组织有: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结缔组织、神经组织,都具有一定的生理功能,据此作答。【详解】上皮组织具有保护、分泌等功能,如皮肤的上皮,腺上皮,消化道壁的内表面以及呼吸道黏膜、口腔上皮等。结缔组织由大量的细胞间质和散在于其中的细胞组成,细胞间质包含基质、纤维和组织液等,结缔组织在人体分布广泛,几乎遍布所有器官,主要有支持、连接、营养的功能,其中,除了松软的起连接作用的固有结缔组织外,人体的血液、骨和软骨组织均属结缔组织。神经组织主要由神经细胞与神经胶质细胞组成,神经细胞又称神经元,是神经组织的主要成分,具有感受刺激与传导神经冲动的能力,是神经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基本单位,神经胶质细胞对神经元起着支持、营养与保护作用。肌肉组织由肌细胞或称肌纤维组成,按其存在部位、结构和功能不同,可分为骨骼肌、平滑肌和心肌三种,有收缩舒张的功能。由上可知,皮肤的头皮屑属于上皮组织,血液属于结缔组织。故选A。【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人体的几种基本组织及功能。要熟练掌握。12.下列关于实验“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在载玻片中央滴加清水 B.碘液染色有利于观察C.先用低倍镜进行观察 D.不能观察到细胞壁【答案】A【解析】【分析】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简要步骤:擦;滴(生理盐水);刮;涂;盖;染;吸。【详解】AD.人等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口腔上皮细胞如果放在清水中会吸水涨破,因此为了维持口腔上皮细胞的正常形态,需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A错误,D正确。B.为了便于观察细胞结构,要对细胞进行染色。在盖玻片一侧加碘液,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重复2~3次,使染液浸润到口腔上皮细胞标本的全部,B正确。C.低倍镜下看到的视野范围大,细胞数量多,高倍镜下看到的视野范围小,数量少。因此使用显微镜观察时,先用低倍镜找到要观察的目标,再换用高倍镜观察目标结构,C正确。故选A。13.一粒种子能长成一棵参天大树的奥秘是()A.细胞生长使细胞的体积增大 B.细胞分裂使细胞的数量增多C.细胞体积增大与细胞数量增多 D.种子中的细胞吸水膨胀所致【答案】C【解析】【分析】(1)新分裂产生的细胞体积很小,需要不断从周围环境中吸收营养物质,并且转变成组成自身的物质,体积逐渐增大,这就是细胞的生长。(2)细胞分裂就是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的过程。(3)经过细胞分裂产生的新细胞,在遗传物质的作用下,其形态、结构、功能随着细胞的生长出现了差异,就是细胞的分化。【详解】细胞分裂时细胞核先分成两个,随后细胞质分成两份,每份各含一个细胞核,最后在原来细胞的中央,形成新的细胞膜,植物细胞还形成细胞壁。这样,一个细胞就分裂成两个细胞了。因此细胞分裂使细胞数目增多。新分裂产生的细胞体积很小,需要不断从周围环境中吸收营养物质,并且转变成组成自身的物质,体积逐渐增大,这就是细胞的生长。因此细胞生长使细胞体积增大。细胞分化形成不同的细胞群,每个细胞群都是由形态相似、结构和功能相同的细胞连合在一起形成的,这样的细胞群叫组织。因此细胞分化的结果形成了不同的组织,进而再组成各种器官,由器官进一步构成植物体。所以,一粒种子能长成一棵参天大树的奥秘主要是“细胞的生长与细胞的分裂共同作用”,因此ABD错误,C正确。故选C。14.一个受精卵连续分裂4次形成的细胞数目是()A.32 B.5 C.8 D.16【答案】D【解析】【分析】1.细胞分裂就是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的过程,细胞分裂使细胞数目增多。2.细胞核分裂时,染色体的变化是明显。染色体的数量在细胞分裂时已经加倍,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分成完全相同的两份,分别进入两个新细胞中。所以,新细胞和原细胞所含有的遗传物质是一样的。【详解】细胞分裂就是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1个受精卵连续分裂4次,其形成的细胞数目是2×2×2×2=16(个)。故选D。15.“藕断丝连”现象中的每一根丝通常都含有3~8根导管,这些“丝”属于()A.输导组织 B.保护组织 C.机械组织 D.营养组织【答案】A【解析】【分析】植物的基本组织主要有保护组织、分生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和机械组织等,它们各有不同的特点和功能。【详解】A.输导组织有运输物质的作用,植物体内的导管能运送水和无机盐,筛管能运送有机物。“藕断丝连”现象中的每一根丝通常都含有3~8根导管,这些“丝”属于输导组织,A符合题意。

B.保护组织一般位于植物体各器官的表面,由表皮细胞构成,具有保护内部柔嫩部分的功能,B不符合题意。C.机械组织分布较广,构成机械组织的细胞壁增厚,对植物体主要起支撑和保护作用,C不符合题意。D.营养组织的细胞壁薄,液泡大,有储存营养物质的功能,含有叶绿体的营养组织还能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营养组织有制造和储存营养的功能,D不符合题意。故选A。16.制作草履虫装片时,放少许棉花纤维是为了()A.将盖玻片垫高,使草履虫不易死亡 B.限制草履虫的运动,便于细致观察C.固定培养液,防止其从载玻片流出 D.增加装片美感,增强学生观察兴致【答案】B【解析】【分析】草履虫是单细胞生物,但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能依靠其细胞的精致和复杂结构完成各种生理功能,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生物的结构与功能是相互适应的。【详解】在培养液的表层溶解的氧气多,下层溶解的氧气少,草履虫的呼吸需要氧气,大都聚集在表层。所以用吸管从草履虫培养液中取草履虫样本的最好部位是表层,原因是表层含氧多,草履虫数量多。放在载玻片上,并在载玻片的培养液的液滴上放上几丝棉花纤维,盖上盖玻片制成临时装片。放少许棉花纤维是为了限制草履虫的运动,便于细致观察。故选B。17.下列常用实验材料中,与其他不属于同一个结构层次的是()A.西红柿果肉 B.洋葱内表皮 C.菠菜叶上表皮 D.小麦粒【答案】D【解析】【分析】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详解】细胞经过分化形成了许多形态、结构和功能不同的细胞群,把形态相似、结构和功能相同的细胞群叫做组织。器官是由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合起来形成具有一定功能的结构。因此,西红柿果肉、洋葱内表皮和菠菜叶上表皮均属于组织。小麦粒属于器官,D正确。故选D18.“椰子鸡”是一道美味的菜肴。与椰子树相比,鸡特有的结构层次是()A.细胞 B.组织 C.器官 D.系统【答案】D【解析】【分析】细胞是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细胞经过细胞的分裂、分化产生了不同的组织。而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器官。绿色开花植物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大器官。所以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为: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动物体是由细胞分化形成组织,动物体的主要组织有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结缔组织、神经组织等。组织进一步形成器官,由几种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形成具有一定功能的器官,再由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在一起形成系统,动物体有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运动系统、生殖系统、内分泌系统和神经系统。最后由这八大系统构成完整的动物体。因此动物体的结构层次由微观到宏观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详解】椰子树属于植物体,结构层次为: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鸡属于动物体,结构层次为: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故鸡特有的结构层次是系统。故选D。19.下列对人体的结构层次(各图放大倍数不同)从微观到宏观按序正确的是()A.④→②→①→③→⑤ B.①→②→③→④→⑤C.⑤→①→③→④→② D.④→①→②→③→⑤【答案】A【解析】【分析】图中①是胃,②是组织,③是系统,④是细胞,⑤人体。【详解】人体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排序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人体,所以图中按照结构层次由小到大排序:④细胞→②上皮组织→①胃(器官)→③系统→⑤人体,因此BCD错误,A正确。故选A。20.2021年“禾下乘凉梦”真的实现了一15亩“巨型稻”在重庆市的长虹村试种成功,预计亩产可达1600斤以上。网友纷纷缅怀“杂交水稻之父”,他是()A.达尔文 B.施一公 C.袁隆平 D.巴斯德【答案】C【解析】【分析】袁隆平是杂交水稻研究领域的开创者和带头人,致力于杂交水稻技术的研究、应用与推广,发明“三系法”籼型杂交水稻,成功研究出“两系法”杂交水稻,创建了超级杂交稻技术体系,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详解】A.达尔文,英国生物学家,进化论奠基人,出版了《物种起源》,提出了生物进化论学说,在探究生物进化奥秘的过程中,具有重要贡献A错误。B.施一公,1967年5月出生于河南省郑州市,结构生物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主要运用生化和生物物理的手段研究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重要膜蛋白以及细胞内生物大分子机器的结构与功能,B错误。C.结合分析可知,袁隆平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C正确。D.巴斯德是法国科学家,他设计了一个巧妙的实验——“鹅颈瓶”实验,证实了细菌不是自然发生的,而是由原来已经存在的细菌产生的。他还发现了乳酸菌、酵母菌。提出了保存酒和牛奶的巴氏消毒法以及防止手术感染的方法,后人称他为“微生物学之父”,D错误。故选C。二、非选择题21.显微镜让我们走进了微观世界。图1是显微镜结构图,图2与显微镜的操作有关。请据图回答问题:(1)图1显微镜结构中,转动[]__________能小幅度升降镜筒,使物像更清晰。(2)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时,在对光操作步骤中,要转动转换器,使_________倍物镜对准通光孔。对光完成的标志是看到一个圆形的光屏,叫作_________(3)观察时,发现图2中的物像较暗,可以选用大光圈和___________。【答案】(1)⑥细转焦螺旋(2)①.低②.视野(3)凹面镜【解析】【分析】图中①转换器、②物镜、③遮光器、④目镜、⑤粗准焦螺旋、⑥细准焦螺旋、⑦反光镜。【小问1详解】能够调节镜筒上升或下降的结构是粗准焦螺旋和细准焦螺旋,粗准焦螺旋可以使镜筒较大幅度的上升或下降;细准焦螺旋调节镜筒的幅度较小,当用粗准焦螺旋找到物像时,用⑥细准焦螺旋将物像调清晰。【小问2详解】用显微镜观察细胞的结构时,必须使光线能够依次通过反光镜、光圈、通光孔、物镜、镜筒、目镜。在对光操作步骤中,要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对光完成的标志是看到一个圆形的光屏,叫作视野。【小问3详解】在显微镜的结构中,遮光器可以调节光线的强弱,上有大小光圈。当外界光线较暗时使用大光圈,当外界光线较亮时使用小光圈;反光镜能反射光线,上有平面镜和凹面镜两个面。当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