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古代造船业的历史
中国的造船行业历史悠久,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史籍提供了研究资料,文物对史籍又作了补充。本文试从文物方面按时代先后对中国古代造船业的发展作一叙述。一独木舟的出现和发展捕鱼是原始人群主要生产方式之一。生活的需要推动人们去寻求能够飘浮于水面的工具。古人“见窾木浮而知为舟”。人类多次观察到树叶、木枝在水面飘流,受启发而造出了筏和船。筏是用藤条或草绳将数棵树干并排捆扎而成。现在有些地方还在使用它,只不过筏体和捆扎用的材料改进而已,如竹筏、皮筏等。船的制造可能与筏同时。最早的船是独木舟。“刳木为舟,剡木为楫,舟楫之利以济不通,致远以利天下”。将一段较粗的树干剜成槽状,船就造成了。由于年代久远,现在已见不到原始社会的独木舟。除文献记载外,后世的独木舟就成为研究早期独木舟的重要依据。1958年,在江苏武进县奄城地区发现了三只春秋战国之际的独木舟。最大的一只,长约11米,最大宽90厘米,深约42厘米。中部宽,两端窄,略呈梭形。船的整体是用一根粗大树干剜成的,与文献所记“刳木为舟”相符。类似的独木舟,在别处也有发现,如:1973年在福建连江县出土了西汉独木船;1976年在广东化州县出土六只东汉独木舟;1960年江苏扬州出土唐代独木舟。这些独木舟,虽然时代不同,大小不一,都是用整段树木剜成的。它们虽不是最原始的独木舟,却可使我们借以了解原始社会独木舟的基本构造。它们具有较强的生命力,尽管先进的船只已经广泛使用,仍是必要的辅助性的水上工具。独木舟的出现是一项重大的发明创造,标志着人类征服水域迈开的第一步。生产力不断发展,造船技术随之不断改进。1958年在陕西宝鸡市郊区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了一件陶壶,似船形,壶腹绘有渔网纹,两端上翘,是模拟船的外形制造的生活用品。(图版壹:1)1960年在黑龙江省海林县牡丹江右岸的岩壁上发现了一处相当于原始社会时期的绘画。画中有一只小船,船的首尾也是上翘的。这种船型受水的阻力小,因而行速快,是造船技术的一大进步。后世的独木舟也有这种上翘形式,上述江苏武进、广东化州和江苏扬州出土的三只独木舟,就是如此。原始社会造船术的另一发展是桨的制造。开始是“剡木为楫”,将树枝稍加修整而成。后来制成真正的桨。1958年,在浙江杭州和吴兴出土了数只新石器时代木桨。桨的形制有三种,一种是窄桨片,宽度仅为10—14厘米,与桨柄相差无几,柄和桨片由一整段树枝砍削而成;另一种是宽桨片,宽为19厘米,也是由一根整木制成的,但桨片长于桨柄;第三种也是宽桨片,宽约26厘米,桨片、桨柄分别由两块木料制成,用绳绑在一起。桨的迎水面大于树枝的迎水面,使用木桨,能够加速船行。但桨片窄,划水效果不会很显著;桨片比桨柄长,重臂大于力臂,划水时费劲;桨片与桨柄宽度相差无几,还保留树枝当楫的痕迹,上述种种说明它们是初期木桨的形制,尚待进一步改进。1977年在浙江省余姚县河姆渡出土一件原始社会木桨,距今约七千年。该件造型匀称,桨柄上还雕刻有精致的花纹,制作技术渐趋成熟。奴隶社会的生产水平较原始社会有显著的提高,坚韧而锋利的青铜工具代替了石器,为造船技术的发展创造了条件。甲骨文中已有舟字,写作、、、、、、、、,是象形字。从字形看,它已不是独木舟,而是由数块木料组成的木板船。可以肯定:最迟在商代前期,我国已经使用木板船。从独木舟到木板船是个很大进步。独木舟的大小受树段的限制,需用树干都是比较粗大的,而木板船则可根据实际需要决定所造舟的大小,或者用数块较小的木料拼造较大的船,人类获得了较大的造船的自由。早期的木板船应是比较简单的,而且保留有独木舟的痕迹。现代的云南摩梭人仍使用独木舟,日久船坏,需要修理,他们就取下尚可使用的船舷木接在另一条船上,拼装成一只新的加高了的独木舟。1975年在江苏武进出土一只秦汉时的木船,全船用三段木料组成,船底是平板,两舷都是整根圆木,木料之间用楔形木榫铆合。民族资料和出土文物启发我们设想:为了修理独木舟,或者为了改善它的性能以扩大载重量,开始是用旧船舷或整根圆木加高其首尾和两舷,后来又直接在木板上安装船舷,于是形成了早期的木板船。这种船属于过渡型,可能就是甲骨文所表示的船型,尚不是后世所说的全木板船。甲骨文中又有风字,写作,亦训为凡。有同志认为就是帆字,字形象地表现了帆的外貌。既然有帆,必然有支撑帆的工具,当时这种工具可能很简陋,甚至不定形,但它是桅杆的雏形。在我国商代,很可能已经立桅扬帆借风使船了。最早的船是作为水上生产和交通工具而出现的,但进入阶级社会后,它的用途逐渐扩大到军事方面。商代末年,周武王伐纣,让吕尚在黄河渡口准备四十七条木船运送军队,西周中叶,周昭王南征楚国,回来时,“济于汉,船人恶之,以胶船进王。王御船至中流,胶液船解,王及祭公俱没于水中而崩”。上述记载是目前所知有关用船来运送军队的较早的材料,实际情况还应出现的更早。用于军事的第二种形式是排列众舟制造浮桥。商代末年,周文王娶商王之女为妻,“造舟为梁”,过渭河迎亲。这种浮桥乃贵族或行军专用,并非民用桥梁。春秋时期造船技术取得迅速发展,船只使用的数量和范围日益扩大,南方有的地方还创设了专门造船的工场——船宫。公元前647年,晋国缺粮,秦国运粮的船队,浩浩荡荡经渭水、黄河、汾水直达晋境。公元前六世纪末,伍子胥建议吴王训练水军,他说:“船名大翼、小翼、突冒、楼舡、桥舡。今舡军之教比陵军之法,乃可用之。大翼者当陵军之车,小翼者当陵军之轻车,突冒者当陵军之衡车,楼舡者当陵军之行楼者也,桥舡者当陵军之轻足剽定骑也。”大翼长十二丈,宽一丈六尺,可载战士、划船手九十一人。中翼船长九丈六尺,小翼长九丈。此后在吴楚、吴越战争中,双方都出动水军。公元前487年,吴水军沿海路北上攻齐。在越灭吴的战争中,越“中军,泝江以袭吴,入其郛,焚其姑苏,徙其大舟。”又“沿海泝淮以绝吴路。”在吴齐、吴越战争中,吴越两国都采用过海上攻击路线。我国驾船出没于海上,并非自吴越始,夏王帝芒“东狩于海,获大鱼。”《诗经》亦云:“相土烈烈,海外有截。”但像吴越两国这样大规模的海上进军,却是前所未有的。从内河航行发展到海上航行,证明了当时造船和航行技术的进步。三铁棺和几种常见船战国时期冶铁业日益发展。铁制工具的普遍使用,对造船业极为有利。1978年,在河北平山县中山国一号墓的随葬坑中出土了大小五只木船。大船的船板用铁箍拼联而成,隙缝处有铅皮填塞,这是我国用金属作为造船辅料的最早发现。由于该坑曾两次被盗掘过,木船详情已无法得知。但我们知道,解放后出土的战国铁器中有些条状物、尖状物,山西侯马地区墓葬出土了十一枚铁针,辽宁抚顺市以及湖北江陵地区出土过铁锥,安徽淮南市濯家洼出土了八枚铁棺钉,湖南长沙黄土岭出土了六枚铁棺钉和一些普通铁钉。看来当时铁钉的使用已比较普遍。既然中山国木船已使用铁箍,也许有可能在造船时也使用了铁钉。当时一些国家拥有数目可观的船队。公元前468年,越国由会稽迁都至琅玡时,有“死士八千人,戈船三百艘。”秦国偏处西陲,也有庞大船队,“司马错率巴蜀众十万,大舶船万艘,米六百万斛,”顺江而下攻打楚国。一次战役竟出动战船万艘,可见当时战船之多。由于战船使用日广,有些著作就专门讲述。《墨子》云:“并船以为十临,临三十人,以船为輼;二十船为一队,选材士有力者三十人共船。”这是水上行军、布阵、战斗的方法。有时需要以步卒对水军。1957年山东临沂银雀山汉墓出土竹简《孙膑兵法》下编有《水阵》一节,就专题讲求步兵攻击敌船、控制渡口和水军登陆后扩大战果的方法。甚至一些文物如1935年河南汲县战国墓(图一)出土的《水陆攻战舰》。也以水上战斗场面作纹饰。战船分为两层,上层是持械格斗的武士,下层是背向前方划桨的操船者。同时告诉我们,这时已有了双层船。类似纹饰的青铜器还有四川成都百花潭出土的嵌错金铜壶和北京故宫收藏的《宴乐渔猎攻战纹壶》。(图二)船只在民间,也是必要的生产和生活用具。古代往往将一些生活品或其模型作为随葬品,“生前认为最珍贵的物品,都与已死的占有者一起殉葬到坟墓中,以便他在幽冥中能继续使用”。我们在古墓中发现过战国时代的船棺,它是用粗大树干剜成外形象船的葬具。船棺在四川巴县和昭化县出土最多,江西和福建也有,说明船舶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占有重要位置。四异形制造技术汉朝建立后,船舶制造技术也越来越高。汉代木船有几个显著的特点。1.船尾诸船的高价值桨:原始社会已有木桨,到此时完全定形。解放后在江陵、长沙、广州出土的木船模型,有五桨的、十桨的,还有十六桨的。桨又叫楫、札、櫂。(图三)“在旁拨水曰櫂,櫂,濯也,濯于水中也,且言使(图四)舟擢进也。又谓之札,形似札也。又谓之楫,楫捷也,拨水使舟捷疾也。”桨越多,船体越大,航行速度也越快。橹:外形似桨而比桨大。《正字通》曰:“长大曰橹,短小曰桨。纵曰橹,横曰桨。”櫓多支在船尾的支架上,摇动时,櫓在水中左右摆动,两侧水的压力出现差异,因而产生推力。还可以用櫓来控制方向,作用似舵。江陵、长沙、广州出土的汉船模型,以及云南晋宁、广西出土的汉代铜鼓上的船纹饰,船尾都有一划水器,形状和大小皆与桨同,但按其放置的位置来看则应是櫓。从这些出土资料不难看出从桨到櫓的演变。有时,船的前后皆置櫓,如在湖南常德发现的侧身人像纽铜锌于底部的船纹就是如此。这种情况往往在流急滩多的河道中出现,为保证安全,在船头增加一櫓协助调整方向。舵:是控制行船方向的工具。古代划船用楫(桨),桨既是船的动力,也能掌握航向。甲骨文中有一“般”字,读音为盘,写作,是手持桨划船的形象。《说文》解曰:“般,辟也,象舟之旋。从舟从殳,殳令舟旋者也。”证明当时确已用桨来调整船向。后来随着造船术的进步,行船工具的分工日益明确,于是从桨演变出了专司方向的舵。1954年广州市十九路军坟场东汉墓出土一只陶船模型,尾部有舵,其叶片宽大,而形制与桨相似。但上述西汉十六桨木船模型等,船尾尚没有舵,只是以桨代舵。可能舵是在西汉末东汉初时出现的,由桨演变而来。广州东汉陶船的桨形舵表现了它的演化过程。舵的名称也是在东汉时正式提出的,最早见于刘熙的《释名》,写作柁。“其尾曰柁,柁,拕也,在后见拕曳也,且弼正船使顺流不使他戾也。”帆:秦汉时使用更为普遍。“随风张缦曰帆。帆,汎也,使舟疾汎汎然也。”桅:汉代正式有此名称,“前立柱曰桅。”既曰“前立柱”,那么也许还有后面的副柱。一柱挂一帆,汉代可能已有数桅数帆的大船。矴:又写作碇,石质,沉于水底或掷于岸上用以固定船位。广州出土的东汉陶船,(图版壹:2)船尾系有一物,正视呈“十”字形,侧视则为“”形,已有后世多齿锚的特点,姑为称之为石锚。这是目前见到的最早的锚。除上述各项外。汉代还使用了撑船的藁、作启动用的筰、防止两船碰撞的交。总之,行船设施已基本具备。2.“船”和“船”汉代木船已有客船、货船、战船等几大类,每一类又因用途、规格的差异分为若干种。以战船为例,据《释名》所记,运送士兵登陆攻击滩头阵地的船叫“先登”,船体狭长用于冲突敌方船队的船叫“艨冲”,用以观察敌情的船叫“斥侯”,轻型快速者叫“赤马舟”,防御设备较好的主力船叫“舰”,船体短行驶稳妥者叫“”,此外还有小型战船叫“艇”。这些战船,有的要求轻便快捷,有的要求安全平稳,有的当尖兵,有的是决战主力,解决办法是采用不同的船体结构,轻捷者狭而长,平稳者阔而短,当时人们已经掌握了一定的流体力学的知识。3.楼船诸士武帝的攻越与作用广州出土的东汉木船模型的舱房是双层的,即简单的楼船。其实,楼船在东汉以前就有了。《越绝书》记载:战国时期,越国由会稽迁都至琅玡“使楼舡卒二千八百人,松柏以为桴。”秦始皇“使尉屠睢将楼船之士以攻越。”。汉武帝为征伐南粤,在长安挖昆明池训练水军,“治楼船高十余丈,旌旗加其上,甚壮”,《释名》中关于楼船的叙述:“其上屋曰庐,象庐舍也。其上重屋曰飞庐,在上故曰飞也。在在其上曰爵室,于中侯望之如鸟爵之警视也。”楼船不仅外观巍峨,而且上列矛戈、树旗帜,攻防得力,如一座可以移动的水上堡垒。东汉光武帝建武九年(33年),汉将岑彭曾利用楼船打败盘踞在四川的公孙述。后世不断制造楼船,有的作为战船,有的专供游幸乘坐。4.汉代壁画、画像砖、壁画古代把这种船叫作“方”或“舫”,郭璞说:“方,併两舟也”1976年广西贵县罗泊湾西汉墓出土一件铜鼓,上有六组船纹。每只船上有五位带羽冠者划桨,一人在后操櫓。船体是双身的,中间用横木联结。在汉代,木船还被用在农田水利上。1957年四川成都,1961年广东佛山的汉墓中都出土过水田模型,(图五)田畔沟渠中放有陶制小船,说明在一些水网地区,木船已成为农业工具之一。木船的形象还出现在汉代壁画、画像石、画像砖上。山东嘉祥武梁祠石刻有水陆攻战图和泗水捞鼎图。四川新都县发现的莲池画像砖,在水波潾潾的湖面上荡漾着一叶小舟。内蒙和林格尔汉墓出土的“居庸关”“渭水桥”两幅壁画上,河船交驶。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帛画上,也画有一只船舶。至于云南、广西等地,则集中表现在铜鼓的纹饰上。铜鼓是古代少数民族一种战斗、生产、祭祀用具,上面的花纹从各个角度反映了他们的生活。不少铜鼓上有羽人划船纹,形象非常生动。随着造船术的进步,这一时期造出了更大的海船。西汉初年,中国海船远涉重洋到达印度半岛。孙权黄龙二年(230年),吴国卫温率军一万渡海东达台湾。嘉乐二年(233年)吴国大夫张弥等统带万人渡海北上至辽东。孙权还派遣朱应、康泰自海上访问东南亚诸国。上述活动所需要的海船不仅数多而且规模大,其中最小的,不计乘客,光载马就达八十匹。当时的大海船,“张七帆”,有的“长二十余丈,高去水三、二丈,……载六七百人,物出万斛。”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朱应在其著作中还记叙了用帆的技术。他说:“随舟大小或作四帆,前后沓载之。……其四帆不正前向,皆使邪移相聚以取风,吹风后者激而相射以并得风力,若急则随宜增减之。邪张相取风气而无高危之虑,故行不避迅风激浪,所以能疾。”这是我国最早记叙使用风帆的资料。五万条船的出现与发展279年,晋军六路攻吴。最大的战船,“方百二十步,受二千余人。以木为城,起楼櫓,开四门,上皆得驰马来往。”史书上称晋军“舟檝之盛,自古未有”!西晋亡后,江北地区继续造出颇具规模的船只。如后赵石虎迁都到邺城时,运洛阳的铜钟、翁仲、九龙、铜驼等物过黄河,“造万斛舟以渡之。”当时度量衡制较小,万斛约为二千石左右。后赵的造船力量是比较强的,造船工匠总数不下于十七万人,因而能制造出相当数量的船只。后赵伐辽西段辽之役,出动了“舟师十万”。讨伐慕容皝之役,规模更大,兵士“满五十万,具船万艘,自河通海,运谷豆千一百万斛于安东城,以备征40军之调”这一时期,出动一万条船的事例绝非仅有。如378年前秦与东晋的淝水之战中,秦军总数百万,水陆齐进,“运漕万艘,自河入石门达于汝、颍。”江南还造成了另外的船。宋人摹顾恺之的《洛神赋图》上有东晋时画舫的形象。“舫,併两舡也”,即双体船。《洛神赋图》中的舫有并列的船身,船上重楼高阁,纹饰华美。双身船,行速慢,但是平稳,所以多作游船,(图六)曾有“缯綵舟”之名。间有内河、近海双体船。舫的出现虽早于晋代,但画舫形象材料首推《洛神赋图》。随着船体的加大、加高,木船船体结构由若干木板拼装而成,木板交错重叠,集小材为大用,又加固了船体。这种结构始于何时,目前尚不清楚。但《风土记》云,东晋时,永宁县“会五板以为大船,以五会为名。”此处的五板,非指船底、两头、两舷五块整板而言,因为仅用五块板是拼装不成大型船只的。古汉语中,三、六、九有多数之义,五亦如此。五又有纵横交错之义。所以,五会船乃是数重木板交错重叠构成。这种结构可能在晋以前就出现了,否则难以解释前代大船的制造。可以认为最晚在东晋时我国已掌握了重板造船的技术。刘宋时,祖冲之制造千里船“于新亭江试之,日行百余里。”由于记载过于简略,加之未留下图象资料,我们现在难以明了千里船的动力结构。但从当时机械学已经比较发达的情况考虑,这种船可能是在船体水下部位安装叶轮,人力踏动激水前进,其行速大大超过臂力划桨的木船,以千里马誉之,故曰千里船。如果这种估计符合实际的话,则祖冲之的创造开后世轮船的先河。这一时期的海船制造和航海技术也有很大的提高。据法显著《佛国记》云,法显乘坐的中国海船,可容二百人,还设有小型的辅助用船。书中还谈到石碇和天文导航的问题:“大海弥漫无边,不识东西,唯望日月星宿而进。若阴雨时,为逐风去亦无准,……海深无底,又无下石住处,至天晴已,乃知东西”。天文导航首先是在海上航行中总结和发展起来的,《佛国记》证明:中国船工们在那时已经通晓这一技能。六关于海船的形制及信息隋朝在灭陈的战役中曾出动过强大的水军。隋军一路自扬州渡江;另一路自四川出发,沿江而下。上游水军乘坐的“五牙”战舰,高百余尺,起五层楼,载战士八百人,船上前后左右还置有六处拍竿,各长五丈,用以击沉敌船。稍小的“黄龙”船,亦可载战士五百人。隋炀帝南巡江都的龙舟,高四十五尺,长二百尺,阔五十尺,四重,有正殿、内殿、朝堂、迴廊,还有一百六十间舱房。皇后乘坐的翔螭舟,比龙舟小,也极尽豪华。随行人员分乘不同的船只,多达数千艘,排列长达二百里。显示出隋代造船业的雄厚力量。当时全国许多地方都能造船,开皇十八年(598年),隋文帝诏:“吴越之人,往承弊俗,所在之处,私造大船,因相聚结,致有侵害。其江南诸州,人间有船长三丈以上,悉括入官。”山东沿海也是造船基地之一,隋炀帝为伐高丽。在东莱郡造大海船三百艘。现在已见不到当时造的海船,但有幸在这一地区发现了另外的船只。1975年在山东平度县胶莱河下游出土一只隋代木船,残长20.24米,最大宽2.82米,是双体船,(图七)两条船身各是一条独木舟,船外缘有翼板,并排的船体中间用横向木板联结,再以铁钉固定。船头有竖孔和U形槽,当是船上建筑物的遗迹。胶莱河北流入渤海,古船出口地点距河口不远,现在海水大潮时仍能逆流上涨到古船沉没处。古船底部淤泥中有红螺、背瘤丽蚌、紫石房蚌、四角蛤蜊等海生动物遗壳,说明此地当时乃是海滩。这是一条近海行驶的船。唐在统一战争中,多次使用水兵,如征伐肖铣之役,李孝恭统带的水军就拥有大小战船二千余艘。唐代内河交通很发达,“凡东西郡邑无不通水,故天下货利,舟楫居多。”《旧唐书·崔融传》也说:“天下诸津,舟航所聚,旁通巴、汉,前指闽、越,七泽十薮,三江五湖,控引河、洛,兼包淮、海。弘舸巨舰,千轴万艘,交贸往还,昧旦永日。”唐代水路,东西干流是长江。运河是沟通长安至江南的主要水道,东南漕米由大运河,经洛阳转运到长安,最高年运量为二百万石。但是,唐代内河船还没有超过万石的,所以“江湖语曰:水不载万。言大船不过八九千石。”八世纪后期,俞大娘的航船最大,“居者养生送死悉在其间,开巷为圃,操驾之工数百。”此船之大,“不啻载万”——差不多可载一万石,毕竟还不是万石船。唐朝末年,地方割据势力日益强大,荆南节度使成汭水军中最大的船叫“和州载”,“舰上列厅宇及洎司局,有若衙府之制”,费时三年方才造成。此船体形巨大,可能已超过万石。唐代海上航线有近海和远洋两种。唐诗中多处见到反映近海运输的句子,如杜甫“云帆转辽海,粳稻来东吴,”“吴门转粟帛,江海陵蓬莱。”唐末,李宽父子自江浙运米经海路至泉州,平粜賑灾。五代时,中原王朝使臣赴吴越、闽,有时就是从山东登、莱二州出海南下。唐代远洋贸易的主要港口有广州、泉州、扬州、明州、登州等处。北方航线可通日本、朝鲜;南方航线可至东南亚和阿拉伯地区。唐初,裴立德在洪州造“浮海大航。”天宝二载(743年),鉴真和尚东渡日本,船上除船工外,还有十八名僧人和八十五名工匠,以及大量经卷、香料等物资。唐代的广州也是造船中心之一。岭南节度使杜佑督造的船舶分为楼船、蒙冲、斗舰、走舸、游艇、海鸥等六类。该地区也制造远洋航船。唐人李珣说:“波斯家以广南山谷所产之柯树为舡舫。”所说波斯家乃当时对来到中国的波斯商人之称呼。他们利用中国产的优质木料和中国工匠的高超技术制造海船,足以说明中国船的先进性。现在我们未见到唐代大型海船的实物。1973年在浙江省宁波市唐代渔浦门附近发掘出一艘木船,同时出土七百余件瓷、漆、木器,有的瓷器上有“大中二年”(唐宣宗公元848年)款识。渔浦门北面紧临余姚江,东南是甬江、余姚、奉化三江的汇合处,自古以来就是重要海港码头。所以该船是一条唐代晚期的对外贸易船。但从出土木船遗体来看,此船不大,甚至可能小于鉴真乘坐过的海船。据僧人玄应说,唐代有种叫“苍舶”的大海船,长二十丈,可载六七百人。中国海船坚固完善,有较强的抗御风浪的能力,所以到中国来的阿拉伯商人多愿意乘坐中国船。唐代的船舶制造还有几方面值得提出。1.李某,其车为制造舰队唐德宗时,洪州刺史李“运巧思为战舰,挟二轮踏之,翔风鼓浪,疾若挂帆席”。古代称一轮为一车,所以叫车船。李虽不是车船的发明者,他用以制造战船,也是创举。另外,这段材料明确记载了车船的动力装置,对研究造船史有很大意义。2.沙船的出现和应用沙船是以古代平底船为基础发展起来的一种船型,平底、方头、方艄、船身较宽、吃水浅,具有航行安全和通过浅水的优点。沙船最先出现在长江下游,“以出崇明沙而得名。”崇明沙是在唐朝初年形成并命名的,所以沙船的产生应在唐中叶以后。沙船性能优异,不仅大量用于内河或近海,还用于远洋航行。后唐庄宗同光二年(924年),沉没在爪哇岛三宝垅附近的一艘中国海,船就是沙船。宋元明清各代,沙船都是我国主要船型之一。3.分船的结构和设计将船舱用木板隔成数间,予以密封,叫水密舱。外国学者说始于宋代,其实在唐代就已经出现。1973年在江苏如县出土一只唐早期的木船。(图八)全船分为九舱,舱房间设有隔舱板;船舱和船底用铁钉按人字形钉牢,缝间用石灰桐油填塞,严密坚固。1960年在江苏扬州施桥镇出土了两只唐晚期的木船。其中的大船分为五个大舱和若干小舱,(图九)隔舱板与船舷榫接,隙缝处都用油灰填塞。这种水密舱的船体结构有两个明显的优点:如果一舱受损,其他舱房也不致漏水,既保证了航行和货物安全,又便于抢修坏舱;同时,隔舱板横向支撑船体,增强了抗御侧向压力的能力。4.“原料”兼“果酒”唐德宗贞元(785—804年)时,杜亚任扬州长史兼淮南节度观察使。春季赛船,杜亚“令以漆涂船底,贵其速进”。船底涂漆,不仅能减少水的阻力,更重要的是防腐。后世一直沿用着船身涂油的办法。5.齿铁锚、四齿锚中国何时出现了金属锚?早期的金属锚是什么样子?五代人卫贤的《闸口盘车图》为我们提供了形象资料。此图的主画面是一座水磨房,毗邻的河道上有往来运送粮食的木船。船头放着一具铁锚,四齿,并列在柄的一侧。内河船靠岸停泊时,或将缆绳系在岸边固定物体如木桩、树木、大石等物上,或将系有石块的绳索抛上河岸,以固定船位。此锚代替了石块,锚齿抓住地面,定位方法又前进了一步。但也应该看到,此锚的形状类似农业工具铁搭,与后世习见的三齿锚、四齿锚完全不同;另外,为了保证锚齿抓住地面,还必须加以外力,不适于水下定位,可能主要用于较小的内河船只。尽管它不够完善,它终究是一种早期出现的铁制船舶定位工具,在发展过程中,锚齿由一侧排列改为按圆周均匀排列,就成了以后的四齿锚、三齿锚。七双龙骨船的出现和在中国商宋元时期,海外贸易达到我国历史上的顶峰,被称为“陶瓷之路”的海上交通线代替了陆上的“丝绸之路”,成为中西方文化和经济交流的主要通道。宋元造船业突飞猛进,不少地方都有造船场。宋太宗至道(995——997年)时,各州一年共造船三千二百三十七艘。南宋初年,虽然战事频繁,江淮四路仍造船两千七百余只。元朝拥有的船数也很惊人,元世祖至元七年(1270年),一次就造战船五千艘。元代初年在黄河行驶的木船总数超过一万五千只。政府所掌握的海船也有一万五千艘。这一时期的内河航运非常发达。王安石诗:“千艘来交荆,万舸去扬豫,”概括地描绘了宋代内河船只来往如梭的盛况。往来于长江的航船,在宋末元初时,每年多达二三十万艘。运河继续发挥着沟通南北的重大作用。北宋中叶,经运河运到开封的粮食最多时达到八百万石。宋元内河船是什么.样子呢?1978年上海嘉定县吴淞江沿岸出土一条宋代木船。该船残长6.23米,约为全长的三分之二。船头呈方形,独桅(只保留金刚座及桅孔),残存七舱,隔舱板已朽但留有痕迹。船板木料或用榫口或用铁钉衔接,船舷两侧设护舷木。该船的横截面呈U形,两旁为船舷,底部先从两边下削而后转为平底。平底外部隔有一定宽度有两根平行的截面为半圆的长木帮衬,以加强船底的纵向强度。这种结构颇象后来船上的龙骨,暂称之为双龙骨。船底从平到多角到尖,龙骨从无到二到一,有一个摸索改进的发展过程。这种双龙骨船提供了形象的变化过程。1978年在天津静海县元蒙口村附近古运河河道发现北宋末年的木船。船体近似长方形,长14.62米,方头,平底,十三舱。上部舷板为二重板,用密集排钉钉牢,油灰填眼。船尾有一平衡舵,保存完好。这种舵能够缩小平面摆动力距,动作灵活,效果较好。关于平衡舵,我们在《雪霁行江图》、《江天楼阁图》、《清明上河图》等画中可以看到(图十)。其中最早的是《雪霁行江图》,作者郭忠恕,一生跨后周、宋两个朝代,所画的平衡舵可能在五代时就已出现,最迟也不会晚于北宋初年。天津市元蒙口宋船虽然时代稍晚,但它是第一件实物资料,意义重大。元代木船近年来也有发现。1975年河北磁县漳河故道附近出土了六只元船,有的船的尾部还烫有“漳河分省粮船”等字。六条船都已残破,但仍可看出方头平底,分为数舱。其中最大的五号船,残长16.6米,十一舱,也是平衡舵(图十一)。上述诸船都比较小,较大的船在《清明上河图》中可以看到。画中以写实手法绘出在汴河中行驶的数十艘客船、货船和漕船。船舷用木板交错钉成,有平衡舵,船上建筑齐全,桅座为人字形,根据需要可以放倒或竖起,船上有桨有櫓,櫓甚大,需要六七人操作。(图版壹:3)宋代已造出载重万石以上的大船,北宋张舜民在岳州亲眼见过。他说:“丙戌观万石船。船形制圆短,如三间大屋。户出其背,中甚华饰,登降以阶梯。非甚大风不行,钱载二十万贯,米载一万二千石。”元朝初年的大江船,载重一万二千康塔儿,合一万六千石。古今中外,船舶的长与宽之比总是战船大于客船、货船,也就是说战船比客、货船狭长。而同一类船的长宽比,又总是现代船大于古代船。原因何在?造船时同时要考虑到速度和安全两个因素。古代以木造船,抗压力不很强,在速度与安全难以得兼时,只能权择其一。战船以快为上,所以其形狭长,客、货船以稳为主,所以相对粗短。随着造船技术的进步和造船材料的改善,特别是金属代替了木材,加大了安全系数,速度与安全的矛盾有所缓和,客、货船的长宽比有条件适当地扩大,所以同类船的长宽比现代船大于古代船。岳州万石船“形制圆短,如三间大屋。”长宽比是较小的;天津元蒙口木船的长宽比为3.75,就稍大一些;宋孝宗乾道五年(1169年)明州造的四十二桨海战船,长八丈三尺,阔二丈,长宽比是4.15,就更大了。曾有同志认为,古船都是粗短的,也有人认为古船都是狭长的,皆与事实不符。宋元海船也是相当大的。宋徽宗宣和五年(1123年),宋朝出使高丽的船队包括有两艘“神舟”和六只“客舟”。每只客舟“其长十余丈,深三丈,阔二丈五尺,可载二千斛粟。”即载重二千石。“神舟”的具体尺寸不见记载,但“其长阔、高大、什物、器用、人数,皆三倍于客舟”。三倍的长和宽是可能的,三倍的高大就值得分析,不一定是三倍的舱深。姑且只以三倍的长、阔计算,“神舟”载重量约为“客舟”载重量的九倍——一万八千石。宋元时最大的海船可承载数万斛。万石船的舵杆一般“长不过三丈”,如用于数万斛的大船则力不胜任,“卒遇大风于深海,未有不中折者。”因而这种特大海船的舵杆,要选用钦州产的紫荆木、乌婪木,“缜理坚密,长几五丈。虽有恶风怒涛,截然不动。”除远洋航运外,元代的近海航运也取得突出的成就。元代的粮食和赋税收入在很大程度上依靠东南地区,所以很重视运河运输和近海运输。仅属于大都城的运粮船就有九百余只,八千余船户。属济州管辖的有三千艘,船工一万二千人。在海运方面,经过三次调整,形成了自长江口至海河口的沿海航线,运至大都之粮,开始时一年是四万二千余石,元文宗天历二年(1232年)时增至三百三十四万余石。能制造如此巨大而又众多的河船、海船,确实反映了宋元时高超的造船技术和雄厚的实力。但仅仅是船大、数多是不够的,还要有合理的结构、适宜的设备,便于使用。在这方面,宋元船舶也是很突出的。1.水密舱出现于唐而推广于宋元。除上述上海、天津宋船和磁县元船外,1974年福建泉州出土的南宋海船又一次提供了实例。(图十二)该船残长24.20米,残宽9.15米,分为十三舱,隔舱板基本完好,用铁钉将它们与船舷钩连。事实证明,当时的河船和海船都已采用水密舱结构。2.制成了尖底船。据《宣和奉使高丽图经》记载,宋代的海船,“上平如衡,下侧如刃,贵其可以破浪而行。”船的横截面呈V形,船底有贯通首尾的龙骨,吃水深,抗御风浪的能力强,但不适于较浅的水域。宋高宗绍兴二十八年(1158年),在“明州上下浅海去处”造平底海战船——鱽鱼船十只,而在“福建、广南海道深阔”处“造尖底海船六只。”宋宁宗嘉泰三年(1203年)造的四百料铁壁铧咀船,全长九丈二尺,十一舱,两旁装有叶轮,船底有“通心脊骨一条”,是一种尖底车船。1979年在浙江省宁波市东门口古代码头遗址处发掘出一艘尖头、尖底、方尾的海船;(图十三)从同地层出土的瓷器分析,该船是南宋中晚期的遗物。古船残长9.3米,残高1.14米,最大宽约4.4米。上部结构已腐朽毁坏,但底部、船体壳板与抱梁肋骨、龙骨等都结合在一起,保存较好,船舱内的隔舱板的安装和舱板上圆形木塞镶补的痕迹也很清楚。主龙骨的后半部已残断,余长7.34米、宽0.26米、厚0.18米,估计全长在10米以上。这条船是我国发现的最早的单龙骨尖底船实物。又如前面提到的泉州湾南宋末年古船,上部扁阔,两舷下削,底部有龙骨,也是一只尖底船。3.防摇设施:宁波南宋海船两边船舷的第七和第八板接缝处,各有一根截面为半圆的纵向长木,紧贴在船壳板上,并用铁钉钉合。这一部位正当船只的舭部,据武汉水运学院造船系席龙飞、何卫国老师考证,这两根长木即舭龙骨,其作用是减缓船舶右左摇摆以加强航行稳定。外国船舶装置舭龙骨,大约是在十九世纪的头二十五年,依此推算,中国在船上采用防摇设施,较外国至少提前六个世纪。4.宋元海船一般有二至四根桅杆,据《伊本·巴图塔游记》云,有的大船曾多达十二桅。桅多则帆多,在一根桅杆上,除正帆外还有小帆,谓之“野狐颿”。帆多就加大了迎风面,又可根据风向调整帆的角度,利用多面风。5.每船有主锚和副锚,以加强船只停泊时的稳定性。北宋出使高丽的海船还未使用铁锚,而是在“石两旁夹以二木钩”,尚属石锚。1975年在上海南汇东海农场里护塘外出土铁锚一件,呈钩状,但柄与齿是由两个部件加箍连结而成的;从出土地点分析,此锚可能是南宋之物。至迟不下于元(图十四)。1956年山东梁山县出土明洪武五年款的铁锚。形制与后来常见的四爪铁锚完全相同。此锚铸造成熟,非初期产品,估计在以前已经使用这种铁锚了。6.舵是控制航向的工具。如前所述,宋代已使用平衡舵。泉州古船尾部有纹关木残段,用以升降船舵,证明当时有了升降舵。有的大船,既有主舵,又有副舵,甚至在需要时“从上插下二棹”协助尾舵控制方向,叫“三副舵”。7.船上设有探水铅锤,时时测量水深,以防搁浅。8.中等以上的船都是用一定厚度的木板交错重叠组装成的,用铁钉钉牢,油灰填缝。泉州海船,船底为二重结构,船舷为三重结构。为了保证船只的牢固,元代海船“例以三载一新。”马可波罗则说:“每年修理一次,加厚板一层”。宋元造船技术基本相似,宋代也应如此。9.宋元海船可载六七百人甚至千人以上,载货也很多,而且在海上长期航行,所以要有相应的设施以住人和贮货。北宋末年的“客舟”,“上有屋,高及丈余,四壁施窗户,如房屋之制。上施栏楯,采绘华焕,而且帘幕增饰。”元初的中等海船,“甲板上有船房,房数在六十以上,每房有一船客,居甚安适。”伊本·巴图塔在他的游记中亦云:“船分四层,内分舱房及公用厅房,以供船上商人之需。且舱房之中,尚附带有小间,各人自有其门户锁钥,储藏什物。妻妾子女亦同居一所,而船员之携带眷属者亦然。”1973年在山西繁峙县岩上寺发现的壁画中有一幅《海船遇难图》,(图十五)虽只残存一半,但仍可看出船上有整齐排列的木构建筑,廊柱、雕花隔扇、阶梯齐全。壁画有大定七年款识,是金代作品。但画风是北宋院体,画面上的宫庭建筑、仪仗鹵簿、衣冠服饰也是北宋形制,所以壁画反映的内容、形象应是北宋情况。宋画《雪霁行江图》、《江天楼阁图》中的江船,上部之建筑也层次清晰,历历入目。将这些形象资料与史籍对照,可以大致了解宋元船上建筑的面貌。10.使用船坞修船。据《梦溪笔谈》记载:“龙船,长二十余丈,……岁久腹败,欲修治,而水中不可施工。熙宁中,(1068—1077年)中,宦官黄怀信献计,于金明池北凿大澳,可容龙船,其下置柱,以大木梁其上。乃决水入澳,引船当梁上,即车出澳中水,船乃笎于空中。完补讫,复以水浮船。”这是世界上关于船坞的最早记载。11.宋元时造船已采用了滑道下水法。《金史》云:完颜亮正隆时(1156—1161年),张中彦主持造船并在黄河上驾浮桥,“巨舰毕功,将发旁郡民曳之就水。中彦召役夫数十人,治地势顺下倾泻于河,取新秫秸密布于地,复以大木限其旁,凌晨督众乘滑曳之,殊不劳力而致诸水。”以上所述,只是概括地介绍宋元造船技术的发展。宋元时的船舶有内河、海船两大类,每一类又可分为若干种。这里特别介绍一下车船。车船始出现于南朝,成于唐。宋代车船首先是李纲在长沙制成的,他自称:“长沙有长江重湖之险,而无战舰水军。余得唐嗣曹王遗制,创造战舰数十艘,上下三层,挟以车轮,鼓蹈而前。”此后在宋高宗建炎四年(1130年),鼎州知州程昌禹造成长二十至三十丈的车船六艘,用以攻击杨么起义军。杨么也造车船以拒敌,最大者长三十六丈,载兵千人。由于车船速度快,机动灵活,所以它得到较快的发展。宋高宗绍兴五年(1135年),两浙转运副使以“备控扼,缓急遇敌追袭掩击须用轻捷舟船”为由,请求打造五车、九车、十三车战船四十二艘。宋孝宗乾道四年(1168年),建康府水军造一车十二桨四百料战船。淳熙八年(1181年),荆湖帅臣造成五车、六车、七车、八车战船。次年,建康府又造车船九十只,有的车船还有特别的名称,一种飞虎船,“旁设四轮八楫,四人旋干,日行千里。”又有铁壁铧咀船,也是车船。一些显官贵族又把车船造成游艇,南宋末年宰相贾似道在杭州西湖的游艇,“船栅上无人撑驾,但用车轮脚踏而行,其速如飞”。元兵南下灭宋时,伯颜也使用了车船,“设划车,中流数千艘,乘风直进,势不可敌”。在江河,特别是在大海中航行,急流险滩,恶风巨浪,时时威胁着船只的安全。哪里是安全航道?目的地在何方?必然遇到导航问题。早期是天文导航,宋元时发展为仪器导航。1099—1102年间,进出于中国广州的海船上已使用了指南针,这是全天候的导航工具,可以弥补天文导航之不足。另外,这一时期还出现了航标。民间自行设置的航标要早一些,如宋高宗绍兴(1131—1161年)时修筑的福建泉州海口的关锁塔,官方正式设置航标始于元武宗至大四年(1311年)。当时,运粮海船自刘家港北上,近海浅滩屡屡搁浅船只,损粮伤人。所以该年由苏显经办将两只木船“抛泊西暗沙咀二处,竖立旗缨,指领粮船出浅。”运粮船“务要于暗沙东,苏显鱼船偏南正西行驶,于所立号船西边经过,往北转东落水行使,至黄连沙咀抛泊,候风开洋。”这是海上浮标,以后又在山东半岛成山角附近构筑了永久性的的岸标。元仁宗延祐四年(1317年)“设立标望于龙山庙前,高筑土堆,四旁石砌。以布为蟠。每年四月十五日为始,有司差夫添力竖起。日间于上悬挂布蟠,夜间悬点火灯。庶几运粮海船,得以瞻望。”卓越的造船技术、先进的导航设施,加上船工们丰富的行船经验,正是这些条件,使宋元时期的造船和航运事业远远居于世界的前列。最后,附带谈一下“料”的问题。宋元史书谈到船的时候往往使用“料”一词。如“建炎中,平江造战船,略计其费,四百料八艣战船长八丈,为钱一千一百五十九贯”。宋宁宗时,临安船场“造成八百料马船四只,五百料六只,……五十料小船一百二只。”又如“海商之舰,大小不等,大者五千料,可载五六百人;中等二千料至一千料,亦可载二三百人。”显然,料是当时使用的衡量船只大小的单位。但是,宋元的船又以“石”为计量单位,料与石有什么关系?宋代运粮的漕船,“以五百料船为率,依例八分装发,留二分揽载私物。……八分正装计四百硕(石),二分加料计一百硕。”载重的十分之八为四百石,十分之二为一百石,全载共五百石,与该船大小是五百料吻合。再以三百料船为例,也是二八分装,“每船一只,装米二百四十石外,有六十石力”。全船共装载三百石,与三百料亦相合。由此证明,料与石相当,若干料船即载重若干石的船。古船载重往往以米为准,所以以石为单位。至于料,它原本是一般工程的计量单位,如,宋宁宗时,黄榦主持修安庆城,“城分十二料,先自筑一料,计其工费若干,然后委官吏、寓公、士人分料主之。”每一料代表了一定的工程量及所需工时原料数额和人力数量。造船时也以料作为每打造容积为一石的船体所需工时、人力,材料的计量单位。料的多少与船的载重量成正比,久而久之,料与石通用,成为人所共知、可以代替石来衡量船只大小的习惯量词。八宝船、宝船明代造船实力雄厚,史书中多次记载明代大规模造船。如,明太祖洪武五年(1372年),“诏濒河九卫造海舟六百六十艘”。明成祖永乐三年(1405年),“五月丙戌,命浙江等都司造海舟千一百八十艘。”又据《明会要》云,永乐十年(1412年),为扩大漕粮的运输,一次所造漕船就多达二千余艘。明代船舶的种类也很多,仅战船就有蜈蚣船、乌艚、十装标号、輭凤、苍山、海苍船、艟船、沙船、鹰船、网梭船、八卦六花船、车轮轲、破船轲、鸳鸯船、子母舟、一颗印巡船、三板船、哨船、轻浅便利船、巡座船、战座船等等;还有一种两头船,“旋转在柁,因风行驰,诸船无逾其速。”1958年在山东梁山县宋金河支流发现了一条明代木船,全长21.8米,腰宽3.44米,共十三舱,最大深为1.40米。随船出土有一只铁锚和刀剑,箭簇、甲片、铁锅等物。锚上有“洪武五年造”铭文,说明该船是明初的内河兵船。宋金河乃漕河之一段,这只船可能是运粮队的护航船。最能代表明代造船成就的是海船——大福船,“容百人,底尖上阔,柁楼三重。可顺风行,不能逼岸泊。”漳、泉海船,“大者,广可三丈五六尺,长十余丈,小者广二丈,长约七八丈。弓矢刀楯战具都备,猝遇贼至,人自为卫,依然长城,未易卒拔焉。”明中叶出使琉球的海船,“长一十五丈,阔二丈六尺,深一丈三尺,分为二十三舱。前后竖以五掩大桅,桅长七丈二尺,围六尺五寸。……舵用四付,其一置,其三防不虞也。櫓用三十六枝。……大铁锚四约重五千斤。……船二,不用则载以行,用则藉以登岸也。水四十柜。……架舟民梢用一百四十人有奇。”上述海船固然很大,但最大的还是郑和下西洋时乘坐的宝船。从明成祖永乐三年至明宣宗宣德五年(1405—1430年),郑和历经三朝,七次下西洋,先后到达三十多国,对沟通中国和这些地方的经济文化交流,促进双方的相互了解起了积极的作用。郑和七次航行所率船队都很庞大,随员、兵士也很多,如第四次下西洋时,有六十三艘宝船和二万八千五百六十人。宝船有大小七号,最大者长四十四丈,宽十八丈。宝船是在南京宝船厂打造的。宝船厂始建于明初,“洪武初,即都城西北隅空地,开厂造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淮阴师范学院《统计预测和决策》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淮阴师范学院《化工综合实验》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淮阴工学院《中国文化通论》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DB4403T454-2024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回顾性评价技术指引
- 电力仪表的智能电网技术应用考核试卷
- 天然气防火防爆基础知识考核试卷
- 化学纤维的绿色抗菌处理技术考核试卷
- 卫生材料在特殊环境下的应用考核试卷
- 建筑拆除现场的工程安全监控与建设协调考核试卷
- 家庭清洁小窍门快速去除咖啡渍考核试卷
- 江苏省常州市天宁区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下学期一二单元语文试卷
- 学生自主管理委员会常规检查登记表(定)
- DL-T5142-2012火力发电厂除灰设计技术规程
- 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题(有答案)
- 老年友善医院创建汇报
- 科学素养培育及提升-知到答案、智慧树答案
- 消防设施操作员报名工作证明(操作员)
- 市政道路施工工程重难点分析及对策
- 素描教案之素描基础
- 2024-2030年中国丝苗米行业发展趋势及发展前景研究报告
- JTJ034-2000 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