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揭阳市第一中学2024届化学高二第一学期期中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1页
广东省揭阳市第一中学2024届化学高二第一学期期中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2页
广东省揭阳市第一中学2024届化学高二第一学期期中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3页
广东省揭阳市第一中学2024届化学高二第一学期期中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4页
广东省揭阳市第一中学2024届化学高二第一学期期中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广东省揭阳市第一中学2024届化学高二第一学期期中检测模拟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CO(g)+H2O(g)H2(g)+CO2(g)△H﹤0,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改变压强,平衡不发生移动,反应放出的热量不变B.加入催化剂,改变了反应的途径,反应的△H也随之改变C.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加快,反应放出的热量不变D.若在原电池中进行,反应放出的热量不变2、Na[Si2PCl6]是科学家合成的一种新化合物,在它的组成元素中,原子半径和电负性最大的分别是()A.ClCl B.NaP C.ClSi D.NaCl3、下列物质属于酸性食物的是()A.柠檬酸 B.胡萝卜 C.牛奶 D.白菜4、如图所示,反应:X(气)+3Y(气)2Z(气);△H<0,在不同温度、不同压强下(p1>p2),达到平衡时,混合气体中Z的百分含量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应为:A. B. C. D.5、在10L密闭容器中充入气体X和Y,发生反应X(g)+Y(g)M(g)+N(g),所得实验数据如下表:实验编号温度/℃起始时物质的量/mol平衡时物质的量/moln(X)n(Y)n(M)①7000.400.100.090②8000.400.100.080③8000.200.05A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①中,若5min末测得n(M)=0.050mol,则0至5min内,用N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v(N)=1.0×10-2mol/(L·min)B.③中,达到平衡时,Y的转化率为80%C.800℃,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2.0D.反应焓变H>06、某温度下,体积一定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可逆反应:X(g)+Y(g)2Z(g)+W(s)ΔH>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加入少量W,逆反应速率增大B.升高温度,正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减小,平衡正向移动。C.当容器中气体压强不变时,反应达到平衡D.平衡后加入X,上述反应的ΔH不变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聚乙烯食品包装袋的大量使用不利于环境保护B.高温能杀死流感病毒是因为构成病毒的蛋白质受热盐析C.油脂的水解是高分子化合物生成小分子化合物的过程D.淀粉和纤维素互为同分异构体8、下列电池工作时,O2在正极放电的是()A.锌锰电池 B.氢燃料电池 C.铅蓄电池 D.镍镉电池9、下列关于化学反应与能量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化学反应必然伴随能量变化B.断开物质中化学键需要吸收能量C.凡经加热而发生的化学反应都是吸热反应D.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大小与反应物的质量多少有关10、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苯分子是碳碳单双键交替相连的结构,因此苯环上碳碳键的键长都不相等B.苯主要是从石油分馏而获得的一种重要化工原料C.属于脂环化合物D.苯是一种无色液体,难溶于水,密度比水小11、煤中加入石灰石,燃烧时可减少SO2的排放,反应为2CaCO3+X+2SO2=2CaSO4+2CO2(已配平),其中物质X为A.CO B.O2C.CS2 D.CaO12、如图所示,各烧杯中均盛有海水,铁在其中的腐蚀速率由快到慢的顺序为A.②>①>③>④>⑤>⑥ B.⑤>④>③>①>②>⑥C.⑤>④>②>①>③>⑥ D.⑤>③>②>④>①>⑥13、已知A、B、C、D四种短周期元素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右表,其中D的原子序数是A的原子序数的3倍。A与D组成的物质是一种超硬耐磨涂层材料,图3为其晶体结构中最小的重复结构单元,其中的每个原子最外层均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A与D组成的物质的化学式为BP,属于离子晶体B.A与D组成的物质熔点高,且熔融状态下能导电C.A与D组成的物质中原子间以共价键连接,属于原子晶体D.A与D组成的化合物晶体中,每个A原子周围连接1个D原子14、由碳、氮、磷、硫等元素组成的蛋白质,在体内经过消化、吸收后,最后氧化成酸,对应的酸不正确的是()A.碳→碳酸 B.硫→硫酸 C.氮→硝酸 D.磷→磷酸15、有pH分别为8、9、10的三种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盐溶液NaX、NaY、NaZ,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在三种酸HX、HY、HZ中以HX酸性相对最强B.中和1molHY酸,需要的NaOH稍小于1molC.在X-、Y-、Z-三者中,以Z-最易发生水解D.HX、HY、HZ三者均为弱酸16、一定条件下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SO2(g)+O2(g)⇌2SO3(g),若其他条件不变,下列措施会使该反应速率减小的是A.升高温度 B.增大O2浓度 C.加入催化剂 D.减小压强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17、下图是由短周期元素组成的一些单质及其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图。各方框表示有关的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某些物质已经略去),其中A、B、D在常温下均为无色无刺激性气味的气体,C是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M是最常见的无色液体。(1)物质G的化学式:______。(2)物质B的电子式:______。(3)写出A→D的化学方程式:______;G→E的离子方程式:_____。18、克矽平是一种治疗矽肺病的药物,其合成路线如下(反应均在一定条件下进行):(1)化合物Ⅰ的某些性质类似苯。例如,化合物Ⅰ可以一定条件下与氢气发生反应生成:该反应类型为______。(2)已知化合物Ⅰ生成化合物Ⅱ是原子利用率100%的反应,则所需另一种反应物的分子式为_____。(3)下列关于化合物Ⅱ和化合物Ⅲ的化学性质,说法正确的是_____(填字母)。A.化合物Ⅱ可以与CH3COOH发生酯化反应B.化合物Ⅱ不可以与金属钠生成氢气C.化合物Ⅲ可以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D.化合物Ⅲ不可以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4)下列化合物中,能发生类似于“Ⅲ→Ⅳ”反应的是(__________)A.乙烷B.乙烯C.乙醇D.苯19、烧碱在保存过程会部分变质(杂质主要为Na2CO3)。Ⅰ、定性检验取少量烧碱样品于试管,加蒸馏水使其完全溶解。向所得溶液滴加几滴BaCl2溶液,若出现白色沉淀,则说明已变质,反之则未变质Ⅱ、定量测定准确称取5.0g样品配制成250mL溶液,各取配制好的烧碱溶液20.00mL于三个锥形瓶中,分别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使Na2CO3完全转变成BaCO3沉淀),并向锥形瓶中各加入1∼2滴指示剂(已知几种酸碱指示剂变色的pH范围:①甲基橙3.1∼4.4②甲基红4.4∼6.2③酚酞8.2∼10),用浓度为0.2000mol·L−1的盐酸标准液进行滴定。相关数据记录如下:实验编号V(烧碱溶液)/mLV(HCl)/mL初读数末读数120.000.5031.50220.001.0032.04320.001.1032.18试回答:(1)如何确定BaCl2溶液是否滴加过量?__________________(2)向混有BaCO3沉淀的NaOH溶液中滴入盐酸,应选用_______________做指示剂,理由是____________;判断到达滴定终点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3)滴定时的正确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依据表中数据,计算出烧碱样品中含NaOH(M=40g/mol)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__%.(小数点后保留两位数字)(4)下列操作会导致烧碱样品中NaOH含量测定值偏高的是_________________A.锥形瓶用蒸馏水洗后未用待测液润洗

B.酸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后未用标准液润洗C.在滴定前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

D.滴定前平视读数,滴定结束俯视读数。20、某工厂废水中含游离态氯,通过下列实验测定其浓度。①取水样10.00mL于锥形瓶中,加入10.00mLKI溶液(足量)(发生的反应为:Cl2+2KI=I2+2KCl)滴入指示剂2~3滴。②取一只碱式滴定管依次用自来水、蒸馏水洗净,然后注入0.010mol·L-1Na2S2O3溶液,调整液面,记下读数。③将锥形瓶置于滴定管下进行滴定,发生的反应为:I2+2Na2S2O3===2NaI+Na2S4O6。试回答下列问题:(1)步骤①加入的指示剂是________。(2)滴定时,眼睛应注视______________,(3)步骤③当待测液由

________色变为_______色且半分钟不变化即达终点。若耗去Na2S2O3溶液20.0mL,则废水中Cl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4)实验中,Cl2的实际浓度比所测浓度偏小,造成误差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5)下列操作中可能使所测游离态氯的浓度数值偏低的是(选填字母)___。A.碱式滴定管未用标准溶液润洗就直接注入Na2S2O3标准溶液B.锥形瓶用蒸馏水洗净后没有干燥就注入水样待测液C.装有Na2S2O3标准溶液的碱式滴定管在滴定前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D.读取Na2S2O3溶液体积时,开始仰视读数,滴定结束时俯视读数E.若刚见到指示剂局部的颜色有变化就停止滴定。21、(1)有封闭体系如下图所示,左室容积为右室的两倍,温度相同,现分别按照如图所示的量充入气体,同时加入少量固体催化剂使两室内气体充分反应达到平衡,打开活塞,继续反应再次达到平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A.第一次平衡时,SO2的物质的量右室更多B.通入气体未反应前,左室压强和右室一样大C.第一次平衡时,左室内压强一定小于右室D.第二次平衡时,SO2的总物质的量比第一次平衡时左室SO2的物质的量的2倍还要多(2)有封闭体系如图所示,甲、乙之间的隔板K和活塞F都可左右移动,先用小钉固定隔板K在如图位置(0处),甲中充入1molN2和3molH2,乙中充入2molNH3和1molAr,此时F处于如图6处。拔取固定K的小钉,在少量固体催化剂作用下发生可逆反应:N2(g)+3H2(g)2NH3(g);反应达到平衡后,再恢复至原温度。回答下列问题:①达到平衡时,移动活塞F最终仍停留在0刻度右侧6处,则K板位置范围是________。②若达到平衡时,隔板K最终停留在0刻度处,则甲中NH3的物质的量为______mol,此时,乙中可移动活塞F最终停留在右侧刻度____处(填下列序号:①>8;②<8;③=8)③若一开始就将K、F都固定,其它条件均不变,则达到平衡时测得甲中H2的转化率为b,则乙中NH3的转化率为_________;假设乙、甲两容器中的压强比用d表示,则d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A【题目详解】A.反应前后体积不变,则改变压强,平衡不发生移动,反应放出的热量不变,A项正确;B.加入催化剂,改变了反应的途径,但反应热不变,B项错误;C.正反应是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加快,逆向移动,反应放出的热量减少,C项错误;D.若在原电池中进行,化学能转化成电能,反应放出的热量明显减少,D项错误;答案选A。2、D【分析】同周期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元素的电负性逐渐增大。【题目详解】Na、Si、P、Cl是同周期从左到右的元素,同周期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故原子半径最大是Na;元素的电负性逐渐增大,故电负性最大的是Cl;答案选D。3、C【题目详解】酸性食物富含蛋白质、脂肪、糖类,即谷类、肉类、蛋类、鱼贝等,故选项C正确。4、C【题目详解】由方程式X(气)+3Y(气)2Z(气)△H<0,可知:反应放热,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移动,则生成物Z的百分含量减小,A、B错误;反应前气体的化学计量数之和大于生成物气体的化学计量数之和,则增大压强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则生成物Z的百分含量增大,又P1>P2,则C正确,D错误,选C。5、B【解题分析】A.v(N)=v(M)=Δc/Δt=0.05mol÷10L÷5min=1.0×10-3mol/(L•min),故A错误;B.该反应前后气体总体积相同,压强对平衡无影响,③和②的投料比相同,即两次平衡是等效的,达到平衡时Y的转化率与②相同,为0.08mol/0.1mol×100%=80%,故B正确;C.X(g)+Y(g)⇌M(g)+N(g)起始浓度(mol/L)0.010.0400转化浓度(mol/L)0.0080.0080.0080.008平衡浓度(mol/L)0.0020.0320.0080.008实验②中,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c(M)c(N)/c(X)c(Y)=0.008×0.008/0.002×0.032=1.0,故C错误;D.由①和②可知温度升高时,平衡时n(M)下降,说明温度升高平衡逆向移动,所以该反应的ΔH<0,故D错误。故选B。6、D【解题分析】A.因为W是固体,浓度视为常数,加入少量W,对平衡移动无影响,因此反应速率不变,故A错误;B.根据勒夏特列原理,升高温度,正、逆反应速率均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故B错误;C.W是固体,反应前后气体物质的量不变,无论平衡态还是非平衡态,容器中气体压强不变,因此当压强不再改变时,不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C错误;D.平衡后加入X,平衡正向移动,但反应的焓变不变,故D正确。故选D。7、A【解题分析】A、聚乙烯食品包装袋的大量使用导致“白色污染”;B、蛋白质变性的条件包括高温;C、油脂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D、淀粉和纤维素的聚合度不同,因此分子式不同。【题目详解】A项、聚乙烯食品包装袋的大量使用会导致“白色污染”,不利于环境保护,故A正确;B、高温可以使蛋白质变性,因此高温能杀死流感病毒属于变性过程,不是盐析过程,故B错误;C、油脂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故C错误;D、淀粉和纤维素虽然表达式一样,但是聚合度n值不同,分子式不同,因此不互为同分异构体,故D错误。故选A。8、B【题目详解】A.锌锰干电池中电极反应式,负极反应为,正极反应为,故A不符合题意;B.酸性氢氧燃料电池电极反应式为、,碱性氢氧燃料电池电极反应式为、,故B符合题意;C.铅蓄电池放电时负极电极反应为,正极电极反应为,故C不符合题意;D.镍镉电池放电正极反应为,负极反应为,故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选B。9、C【解题分析】A、化学反应伴随物质变化的同时一定伴随能量变化,故A正确;

B、旧键断裂的过程是需要吸收能量的过程,即断开物质中化学键需要吸收能量,故B正确;

C、化学反应的吸放热和反应的条件无关,有的吸热反应是无条件的,如氯化铵和氢氧化钡晶体之间的反应,故C错误;

D、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大小与反应物的质量成正比例关系,故D正确;

综上所述,本题选C。10、D【解题分析】A.苯环中碳碳键既不是双键也不是单键,是处于单双键之间的一种特殊的键,苯的结构为平面正六边形,键长相等,A错误;B.煤焦油是获得各种芳香烃的重要来源,石油的分馏主要获得各种烷烃,B错误;C.该物质含有苯环属于芳香化合物,C错误;D.苯是一种无色液体,难溶于水,密度比水小,D正确;答案选D。11、B【解题分析】分析:根据原子守恒解答。详解:根据方程式2CaCO3+X+2SO2=2CaSO4+2CO2可知反应后氧原子的个数是12个,碳原子个数是2个,钙原子个数是2个,硫原子个数是2个,反应前氧原子的个数是10个,碳原子个数是2个,钙原子个数是2个,硫原子个数是2个,因此根据原子守恒可知X中含有2个氧原子,即X是O2,答案选B。12、C【题目详解】①中为负极,杂质碳为正极,仅仅在溶液的表面上发生钢铁的吸氧腐蚀,腐蚀速度较慢;②③④实质均为原电池装置,③中为正极,被保护;②④中为负极,均被腐蚀,但相对来说和Cu的活动性差别较和的大,故原电池中的腐蚀较快。⑤中接电源正极做阳极,接电源负极做阴极,加快了的腐蚀。⑥中接电源负极做阴极,接电源正极做阳极,阻止了的腐蚀。根据以上分析可知,铁在海水中的腐蚀速率由快到慢的顺序为⑤>④>②>①>③>⑥,故答案为:C。13、C【解题分析】A―B、B―C、C―Si、D―PA.不正确,A与D组成的物质的化学式为BP,属于原子晶体B.不正确,A与D组成的物质熔点高,熔融状态下不能导电,是共价化合物;C.正确,A与D组成的物质中原子间以共价键连接,是一种超硬耐磨涂层材料,属于原子晶体;D.不正确,A与D组成的化合物晶体中,每个A原子周围连接4个D原子14、C【分析】

【题目详解】蛋白质中的氮元素在体内经过消化、吸收后,最后变为氨基酸被人体利用,所以选项C不正确,其余都是正确的,答案选C。15、B【题目详解】A.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钠盐溶液,溶液的pH越大,酸根离子的水解程度越大,其相应的酸的酸性越弱,所以三种酸中HX的酸性最强,故A正确;B.HY与NaOH反应方程式为:HY+NaOH=NaY+H2O,所以中和1molHY酸,需要的NaOH等于1mol,故B错误;C.同浓度的三种盐,NaZ溶液的pH最大,说明Z-最易发生水解,故C正确;D.三种盐溶液均显碱性,而NaOH是强碱,说明三种盐均为强碱弱酸盐,即HX、HY、HZ三者均为弱酸,故D正确;故答案为B。16、D【题目详解】A.升高温度,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大,反应速率加快,故不选A;B.增大O2浓度,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数增大,反应速率加快,故不选B;C.加入催化剂,降低反应活化能,加快反应速率,故不选C;D.减小压强,体积增大,反应物浓度减小,反应速率减慢,故选D。答案选D。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17、HNO32CO2+2Na2O2=2Na2CO3+O23Cu+8H++2NO3–=3Cu2++2NO↑+4H2O【分析】无色无刺激性气味的气体A和过氧化钠反应,A为气体二氧化碳,D为氧气;C是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C为氨气,则B为氮气,在高温高压催化剂条件下和氢气化合生成氨,氨催化氧化得到一氧化氮气体E,F为二氧化氮,溶于水形成硝酸G。【题目详解】(1)物质G为硝酸,其化学式为:HNO3,故答案为HNO3。(2)物质B为氮气,其电子式为:,故答案为。(3)A→D的反应为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2CO2+2Na2O2=2Na2CO3+O2,故答案为2CO2+2Na2O2=2Na2CO3+O2。(4)G→E的反应为铜与稀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铜,一氧化氮和水,离子方程式为:3Cu+8H++2NO3–=3Cu2++2NO↑+4H2O,故答案为3Cu+8H++2NO3–=3Cu2++2NO↑+4H2O。18、加成反应CH2OACB【题目详解】(1)由结构可知,发生双键的加成反应,该反应为,故答案为:加成反应;(2)化合物I生成化合物Ⅱ是原子利用率100%的反应,为加成反应,由两种化合物的结构可知另一反应物为甲醛,分子式为CH2O,故答案为:CH2O;(3)除环状结构外,Ⅱ中含-OH,Ⅲ中含C=C,则A.化合物II含-OH,可以与CH3COOH发生酯化反应,故正确;B.化合物II含-OH,可以与金属钠生成氢气,故错误;C.化合物III中含C=C,可以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故正确;D.化合物III中含C=C,可以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故错误;故答案为:AC;(4)比较物质的结构可知,化合物Ⅲ→Ⅳ发生加聚反应,而能发生加聚反应的物质必须含有C=C双键官能团,A.乙烷中不含C=C双键官能团,无法发生加聚反应,A不合题意;B.乙烯含有C=C双键官能团,故能发生加聚反应,B符合题意;C.乙醇中不含C=C双键官能团,无法发生加聚反应,C不合题意;D.苯中不含C=C双键官能团,无法发生加聚反应,D不合题意;故答案为:B。19、静置,向上层清液中继续滴加1滴BaCl2溶液,若未产生白色沉淀,说明已滴加过量,反之则未过量;酚酞酚酞的变色在碱性范围内,此时只有NaOH与HCl反应,BaCO3不与HCl反应滴入最后一滴时,溶液的颜色刚好红色变为浅红色,且半分钟内颜色不变化即为滴定终点;左手控制活塞,右手不断摇动锥形瓶,眼睛注视锥形瓶中溶液颜色的变化62.08BC【分析】(1)取少量烧碱样品于试管,加蒸馏水使其完全溶解,向所得溶液滴加试剂氯化钡溶液,静置,取上层清液滴加氯化钡溶液,看是否有沉淀生成分析判断氯化钡溶液过量与否;(2)测定放置已久的NaOH纯度,杂质主要为Na2CO3,配制溶液后加入过量氯化钡溶液分离出沉淀后的溶液中含有氢氧化钠,用盐酸滴定测定,为防止碳酸钡溶解,指示剂应选酚酞;滴入最后一滴溶液颜色变化后半分钟不变化证明反应达到终点;(3)依据中和滴定实验过程和操作规范要求分析回答滴定时的正确操作;依据图表数据计算三次实验的平均值,结合酸碱反应定量关系计算氢氧化钠物质的量,得到样品中所含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4)依据误差分析的方法分析判断,c(待测)=c(标准)V(标准)/V(待测)。【题目详解】(1)取少量烧碱样品于试管,加蒸馏水使其完全溶解.向所得溶液滴加试剂氯化钡溶液,静置,取上层清液滴加氯化钡溶液,看是否有沉淀生成。故分析判断氯化钡溶液过量与否的操作步骤为:静置,向上层清液中继续滴加1滴BaCl2溶液,若未产生白色沉淀,说明已滴加过量,反之则未过量;故答案为静置,向上层清液中继续滴加1滴BaCl2溶液,若未产生白色沉淀,说明已滴加过量,反之则未过量;(2)烧碱在保存过程会部分变质(杂质主要为Na2CO3),准确称取5.000g样品配制成250mL溶液,各取配制好的烧碱溶液20.00mL于三个大试管中,分别滴入过量的BaCl2溶液,用离心机分离后将滤液转移到三个锥形瓶中,向锥形瓶中各加入1~2滴指示剂,依据现有酸碱指示剂及变色的pH范围为:①甲基橙3.1~4.4②酚酞8.2~10),酸滴定碱溶液选择指示剂可以是酚酞或甲基橙,为防止碳酸钡溶解,要把滴定终点控制在弱碱性,酚酞的变色在碱性范围内,此时只有NaOH与HCl反应,BaCO3不与HCl反应;用浓度为0.2000mol•L-1的盐酸标准液进行滴定;滴入最后一滴溶溶液的颜色刚好红色变为浅红色,且半分钟内颜色不变化即为滴定终点,故答案为酚酞;酚酞的变色在碱性范围内,此时只有NaOH与HCl反应,BaCO3不与HCl反应;滴入最后一滴时,溶液的颜色刚好红色变为浅红色,且半分钟内颜色不变化即为滴定终点。(3)滴定时的正确操作是:左手控制活塞,右手不断摇动锥形瓶,眼睛注视锥形瓶中溶液颜色的变化;图表数据计算三次实验的平均值,盐酸体积的平均值=(31.50-0.50+32.04-1.001+32.18-1.10)÷3=31.04ml,结合酸碱反应定量关系计算氢氧化钠物质的量=31.04mL×0.0200mol/L÷20.00mL=0.3104mol/L,250ml溶液中含氢氧化钠物质的量=0.3104mol/L×0.250L=0.0776mol,得到样品中所含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0.0776mol×40g/mol÷5.000g×100%=62.08%,故答案为左手控制活塞,右手不断摇动锥形瓶,眼睛注视锥形瓶中溶液颜色的变化;62.08。(4)A.锥形瓶用蒸馏水洗后未用待测液润洗,对滴定结果无影响,故A错误;B.酸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后未用标准液润洗,标准液浓度减小,消耗的溶液体积增大,测定结果偏高,故B正确;C.在滴定前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标准液的体积增大,测定结果偏高,故C正确;D.滴定前平视读数,滴定结束俯视读数读取标准液的体积减小,测定结果偏低,故D错误。故答案为BC。【题目点拨】酸碱中和滴定中误差分析根据c(待测)=c(标准)V(标准)/V(待测)判断。20、淀粉锥形瓶内颜色的变化蓝无碘离子有强的还原性,空气中氧气可能会氧化碘离子DE【分析】(1)有单质碘存在一般用淀粉检验。(2)滴定时,要通过锥形瓶中颜色变化判断滴定终点。(3)根据开始颜色和后来反应后颜色分析,根据Cl2~I2~2Na2S2O3计算浓度。(4)主要是空气中氧气会氧化碘离子。(5)根据氧化还原反应滴定实验进行误差分析。【题目详解】(1)碘遇淀粉变蓝;该滴定反应是单质碘与Na2S2O3反应,单质碘显色一般用淀粉作指示剂;故答案为:淀粉。(2)滴定时,要判断滴定终点,因此眼睛应注视锥形瓶内颜色的变化;故答案为:锥形瓶内颜色的变化。(3)开始是单质碘中加入淀粉,溶液变蓝,滴定Na2S2O3时,不断消耗单质碘,因此步骤③当待测液由蓝色变为无色且半分钟不变化即达终点。若耗去Na2S2O3溶液20.0mL,根据Cl2~I2~2Na2S2O3,因此n(Cl2)=,则废水中Cl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故答案为:蓝;无;。(4)实验中,Cl2的实际浓度比所测浓度偏小,造成误差的原因是:由于碘离子有强的还原性,空气中氧气可能会氧化碘离子;故答案为:碘离子有强的还原性,空气中氧气可能会氧化碘离子。(5)A.碱式滴定管未用标准溶液润洗就直接注入Na2S2O3标准溶液,导致Na2S2O3溶液浓度减小,反应等量的单质碘消耗的Na2S2O3体积增大,所测浓度偏大;故A不符合题意;B.锥形瓶用蒸馏水洗净后没有干燥就注入水样待测液,所消耗的Na2S2O3体积不变,对结果无影响,故B不符合题意;C.装有Na2S2O3标准溶液的碱式滴定管在滴定前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读数数据偏大,所测结果偏大,故C不符合题意;D.读取Na2S2O3溶液体积时,开始仰视读数,滴定结束时俯视读数,读数数据偏小,所测结果偏低,故D符合题意;E.若刚见到指示剂局部的颜色有变化就停止滴定,所测数据偏小,所测结果偏低,故E符合题意;综上所述;答案为:DE。【题目点拨】碘离子具有强的还原性,易被氧化性的物质反应,在分析误差时,主要是分析标准液溶液读数偏大、偏小、还是无变化。21、BC0刻度左侧0-2处1①1-b5/4<d<3/2【分析】(1)A.根据2SO2+O22SO3,把2molSO3导入左边相当于2molSO2,1molO2,而左室体积大于右室,左室相对右室相当于减小压强,平衡左移;B.根据PV=nRT,左室气体物质的量和体积均是右室的2倍,即压强相等;C.根据2SO2+O22SO3,把2molSO3导入左边相当于2molSO2,1molO2,而左室体积大于右室,左室相对右室相当于减小压强,平衡左移;D.第二次平衡时,气体体积变为左室体积的1.5倍,把2molSO3导入左边相当于2molSO2,1molO2,物质的量变为2倍,比第一次平衡时压强变大,平衡正向移动。(2)①当乙中没有Ar气时,甲中充入1molN2和3molH2与乙中充入2molNH3到达平衡状态时,为等效的,即两边气体的物质的量相等,隔板应位于中间0处,此后向乙中再充入1molAr气,会使乙中气体压强增大,隔板向甲的方向移动,会使甲中的反应向正向移动。②根据题中条件,当达到平衡时,K停留在0处,说明乙端的相当有8个格。③体积固定,恒温、恒压容器中,两边达到平衡的状态相同,乙中的氩气对平衡无影响;体积不变,两边转化结果相同,H2的转化率为b,则乙中NH3的转化率为1-b;此题仍要考虑两种极限情况,即乙、甲完全转化与乙、甲完全不转化。【题目详解】(1)A.根据2SO2+O22SO3,把2molSO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