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安徽省定远县中化学高二第一学期期中经典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4届安徽省定远县中化学高二第一学期期中经典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4届安徽省定远县中化学高二第一学期期中经典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4届安徽省定远县中化学高二第一学期期中经典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4届安徽省定远县中化学高二第一学期期中经典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届安徽省定远县中化学高二第一学期期中经典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如图是某同学设计的原电池装置,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电极Ⅰ上发生还原反应,作原电池的负极B.电极Ⅱ的电极反应式为:Cu2++2e-="Cu"C.该原电池的总反应为:2Fe3++Cu=Cu2++2Fe2+D.盐桥中装有含氯化钾的琼脂,其作用是传递电子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水分子间存在氢键,所以水分子比较稳定B.H2SO4溶于水能电离出H+和SO42-,所以硫酸是离子化合物C.I2加热升华过程中只需克服分子间作用力D.SiO2熔化破坏共价键和分子间作用力3、酸式盐NaHB在水溶液中,HB-的电离程度小于HB-的水解程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HB-水解方程式:HB-+H2OH3O++B2-B.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为:c(Na+)>c(HB-)>c(OH-)>c(H+)C.NaHB的存在抑制了水的电离D.相同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pH值:NaHB>Na2B4、下列说法或表示方法中正确的是()A.HCl和NaOH反应的中和热ΔH=-57.3kJ·mol-1,则H2SO4和Ca(OH)2反应的中和热ΔH=-2×57.3kJ·mol-1B.相同条件下,等物质的量的硫蒸气和硫固体分别完全燃烧,后者放出的热量多C.由C(金刚石)=C(石墨)ΔH=-1.9kJ·mol-1可知,金刚石比石墨稳定D.若CO(g)的燃烧热ΔH=-283.0kJ·mol-1,则反应2CO2(g)=2CO(g)+O2(g)的ΔH=+2×283.0kJ·mol-15、化学是你,化学是我,化学深入我们的生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木材纤维和土豆淀粉遇碘水均显蓝色B.食用花生油和鸡蛋清都能发生水解反应C.包装用材料聚乙烯和聚氯乙烯都属于烃D.用乙醇和浓硫酸可除去乙酸乙酯中的少量乙酸6、某温度时,N2+3H22NH3的平衡常数K=a,则此温度下,NH332H2+12N2的平衡常数为()A.a-1C.12a D.a7、配制FeCl3溶液时,将FeCl3固体溶解在较浓的盐酸中,再加水稀释。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较浓盐酸可有效抑制Fe3+水解B.稀释过程中FeCl3水解程度增大,c(H+)增大C.FeCl3溶液中加入NaHCO3溶液有气体和红褐色沉淀产生D.FeCl3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溶液出现血红色8、下列说法或有关化学用语的表达正确的是()A.在基态多电子原子中,p轨道电子能量一定高于s轨道电子能量B.基态Fe原子的外围电子排布图为C.因氧元素电负性比氮元素大,故氧原子第一电离能比氮原子第一电离能大D.根据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特点,Cu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s区9、下列物质中,只含离子键的是A.O2 B.KOH C.MgO D.CO210、保护环境是每个公民的责任和义务。引起下列环境污染的原因不正确的是()。A.重金属、农药和难分解有机物等会造成水体污染B.装饰材料中的甲醛、芳香烃及氡等会造成居室污染C.水体污染会导致地方性甲状腺肿D.CO2和氟氯代烃等物质的大量排放会造成温室效应的加剧11、CO2经催化加氢可合成乙烯:2CO2(g)+6H2(g)C2H4(g)+4H2O(g)。0.1Mpa时,按n(CO2):n(H2)=1:3投料,测得不同温度下平衡时体系中各物质浓度的关系如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该反应的ΔH<0B.曲线b代表H2OC.N点和M点所处的状态c(H2)不一样D.其它条件不变,T1℃、0.2MPa下反应达平衡时c(H2)比M点大12、下列实验中的颜色变化,与氧化还原反应无关的是实验现象A向NaOH溶液滴入FeSO4溶液中产生白色沉淀,随后变为红褐色B向湿润的KI淀粉试纸上通入少量Cl2试纸变蓝C向AgCl悬浊液中滴加少量Na2S溶液沉淀由白色逐渐变为黑色(Ag2S)D热铜丝插入稀硝酸中产生无色气体(NO)随后变为红棕色(NO2)A.A B.B C.C D.D13、下列有机物在适量的浓度时,不能用于杀菌、消毒的是A.苯酚溶液 B.乙醇溶液 C.乙酸溶液 D.乙酸乙酯溶液14、恒温下,把0.5mol/L的HF溶液加水稀释,随着加水量的增大,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溶液中F-的个数减小B.电离平衡常数ka值变大C.电离转化率不变D.c(F-)/c(HF)此比值增大15、下列化学符号书写正确的是()A.两个氢原子:H2B.镁的化合价+2价:Mg2+C.3个氧分子:3O2D.氯化钡的化学式:BaCl16、在实验室中,下列除杂的方法中正确的是()A.溴苯中混有溴,加入KI溶液,振荡,用汽油萃取出溴B.乙烷中混有乙烯,通入H2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使乙烯转化为乙烷C.硝基苯中混有浓硫酸和浓硝酸,将其倒入NaOH溶液中,静置、分液D.乙烯中混有CO2和SO2,将其通入酸性KMnO4溶液中洗气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17、乙烯是来自石油的重要有机化工原料,其产量通常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石油化工发展水平,结合图1中路线回答:已知:2CH3CHO+O22CH3COOH(1)上述过程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______________(填序号)。①分馏②裂解(2)反应II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3)D为高分子化合物,可以用来制造多种包装材料,其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__。(4)E是有香味的物质,在实验室中可用图2装置制取。①反应IV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②试管乙中的导气管要插在饱和碳酸钠溶液的液面上,不能插入溶液中,目的是______________。(5)根据乙烯和乙酸的结构及性质进行类比,关于有机物CH2=CH-COOH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①与CH3COOH互为同系物②可以与NaHCO3溶液反应放出CO2气体③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酯化、加成、氧化反应18、萜品醇可作为消毒剂、抗氧化剂、医药和溶剂。合成α萜品醇G的路线之一如下:已知:请回答下列问题:(1)A所含官能团的名称是_____。(2)B的分子式为_____;写出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B的链状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①核磁共振氢谱有2个吸收峰②能发生银镜反应(3)B→C、E→F的反应类型分别为_____、_____。(4)C→D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5)通过常温下的反应,区别E、F和G的试剂是_____和_____。19、在如图所示的量热器中,将100mL0.50mol/LCH3COOH溶液与100mL0.55mol/LNaOH溶液混合。温度从25.0℃升高到27.7℃。已知量热器的热容常数(量热器各部件每升高1℃所需的热量)是150.5J/℃,生成溶液的比热容为4.184J·g-1·℃-1,溶液的密度均近似为1g/mL。(1)试求CH3COOH的中和热△H=__________。(2)CH3COOH的中和热的文献值为56.1kJ/mol,则请你分析在(1)中测得的实验值偏差可能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点原因即可)(3)实验中NaOH过量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中和热测定实验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___A.一组完整实验数据需要测温度三次B.用保温杯是为了减少实验过程中热量散失C.可用铜做的环形搅拌棒代替玻璃搅拌棒,因铜和醋酸不反应D.在量取NaOH溶液和CH3COOH溶液体积时均仰视,测得中和热数值将偏大(5)进行中和热测定的实验,测量结果偏高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A.实验装置保温、隔热效果差B.用温度计测定NaOH溶液起始温度后直接测定醋酸的温度C.量取NaOH溶液的体积时仰视读数D.分多次把NaOH溶液倒入盛有醋酸的小烧杯中20、实验室有一瓶未知浓度的,通过下列实验测定其浓度①取于锥形瓶中,滴入指示剂2-3滴.②取一滴定管,依次查漏,洗涤,用的溶液润洗,然后注入该标准溶液,调整液面,记下读数.③将锥形瓶置于滴定管下进行滴定,发生的反应为:.试回答下列问题:(1)步骤①加入的指示剂是___________.(2)步骤③滴定时,眼睛注视_______________直至滴定终点;达到滴定终点的判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己知消耗标准液实验数据如下表:实验次数始读数(mL)末读数(mL)10.1019.2021.8520.7530.0024.06则废水中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_______.(4)下列操作会导致测定结果偏高的是_____________.A.滴定管在装液前未用标准溶液润洗B.滴定过程中,锥形瓶振荡得太剧烈,锥形瓶内有液滴溅出C.装标准溶液的滴定管尖嘴部分在滴定前没有气泡,滴定终点时发现气泡D.达到滴定终点时,仰视读数21、如图,有甲、乙、丙三个密闭容器,其中甲、乙容器与外界能进行热交换,丙不能。现向三个容器中各充入4molSO2和2molO2,保持开始时条件完全相同,发生反应:2SO2(g)+O2(g)2SO3(g)H=-196kJ/mol,段时间后三容器中反应均达平衡。(1)达平衡时,三容器中反应放出的热量由多到少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2)平衡常数K(甲)、K(乙)、K(丙)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__。(3)乙、丙相比,反应先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__。(4)平衡后某时刻,向三容器中都再充入4molSO2和2molO2,重新平衡后,三容器内气体压强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5)已知甲中达平衡时共放出热量294kJ,现欲使平衡时甲、乙容器体积相同,维持SO2和O2比例与初始相同,则需要再向甲容器中充入SO2和O2共__________mol。(6)若起始时向丙容器中加入的物质的量如下列各项,则反应达到平衡时SO2、O2及SO3的量与丙中原来平衡时相同或相近的是__________(稀有气体不参与反应)。A.4molSO2、2molO2、1molHeB.4molSO3、1molHeC.2molSO2、lmolO2、2molSO3D.2molSO2、1molO2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C【解题分析】A.铜的金属性强于Pt,因此电极Ⅰ是正极,发生还原反应,A错误;B.电极Ⅱ是负极,铜失去电子,电极反应式为:Cu-2e-=Cu2+,B错误;C.正极铁离子得到电子,因此该原电池的总反应为:2Fe3++Cu=Cu2++2Fe2+,C正确;D.盐桥中装有含氯化钾的琼脂,其作用是传递阴阳离子,使溶液保持电中性,D错误,答案选C。点睛:明确原电池的工作原理是解答的关键,注意原电池中正负极的判断、电子和离子的移动方向,难点是电极反应式的书写,注意从氧化还原反应的角度去把握,另外还需要注意溶液的酸碱性、交换膜的性质等2、C【题目详解】A.水分子间存在氢键,但氢键影响水的物理性质,不能影响水的化学性质,所以不能由此判断水分子比较稳定,故错误;B.H2SO4溶于水能电离出H+和SO42-,但硫酸是共价化合物,故错误;C.I2加热升华过程中只需克服碘分子之间的分子间作用力,故正确;D.SiO2熔化破坏共价键,故错误;故选C。【题目点拨】掌握各种物质的化学键类型和常见物质的晶体类型,掌握不同晶体中的作用力。如原子晶体中以共价键结合,分子晶体中以分子间作用力结合,离子晶体以离子键结合。掌握含有氢键的物质以及氢键可以影响物质的物理性质。3、B【题目详解】A.该反应是HB-的电离方程式,水解方程式:HB-+H2OH2B+OH-,A错误;B.HB-的电离程度小于HB-的水解程度,说明溶液显碱性,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为:c(Na+)>c(HB-)>c(OH-)>c(H+),B正确;C.水解过程大于电离过程,因此NaHB的存在是促进了水的电离,C错误;D.B2-的水解程度大于HB-的水解程度,所以相同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pH值:NaHB<Na2B,D错误;答案选B。4、D【题目详解】A.中和热是指强酸与强碱反应,生成1molH2O时所放出的热量,但选项中还有CaSO4沉淀生成,故反应最后放出的热量包括2倍的中和热和生成沉淀放出的热量,A说法错误;B.硫固体转化为硫蒸气吸热,所以前者放出热量多,B说法错误;C.由C(金刚石)=C(石墨)ΔH=-1.9kJ·mol-1可知,相同物质的量的金刚石的能量比石墨高,石墨更稳定,C说法错误;D.CO(g)的燃烧热是283.0kJ/mol,表示1molCO完全燃烧产生CO2放出热量是283.0kJ,则2CO2(g)=2CO(g)+O2(g)反应的ΔH=+(2×283.0)kJ/mol,D说法正确;答案为D。5、B【题目详解】A.土豆淀粉遇碘水均显蓝色,木材纤维为纤维素,纤维素遇到碘水不显蓝色,A说法错误;B.食用花生油中含有酯基,鸡蛋清为蛋白质,水解可生成氨基酸,都能发生水解反应,B说法正确;C.包装用材料聚乙烯中只含有C、H两种元素,属于烃,聚氯乙烯中除C、H外,还含有Cl元素,属于烃的衍生物,C说法错误;D.乙醇和乙酸反应生成乙酸乙酯的反应为可逆反应,用乙醇和浓硫酸不能除去乙酸乙酯中的少量乙酸,D说法错误;答案为B。6、A【解题分析】利用平衡常数的表达式进行分析;【题目详解】根据化学平衡常数的数学表达式,N2+3H22NH3,K1=c2(NH3)c(N2)⋅c3(H2),NH312N2+32H2,K2=c答案选A。7、B【题目详解】A.氯化铁溶液中Fe3+水解,溶液显酸性,即FeCl3+3H2O⇌Fe(OH)3+3HCl,则加入盐酸可抑制水解,故A正确;B.稀释过程中FeCl3水解程度增大,由于溶液的体积增大,氢离子的浓度减小,故B错误;C.FeCl3溶液中加入NaHCO3溶液,Fe3+和发生双水解,有CO2气体和Fe(OH)3红褐色沉淀产生,故C正确;D.在含有Fe3+的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溶液出现血红色,故D正确;故答案为B。8、B【题目详解】A.在基态多电子原子中,3p轨道电子能量比4s轨道电子能量低,A错误;B.基态Fe原子的外围电子排布式为3d64s2,3d轨道中,电子未充满,应遵循洪特规则,则外围电子排布图为,B正确;C.因为氮原子的最外层电子处于半充满的稳定状态,第一电离能出现反常,所以氧原子第一电离能比氮原子第一电离能小,C错误;D.Cu的价电子排布式为3d104s1,所以Cu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ds区,D错误。故选B。9、C【题目详解】A.氧气是含有共价键的单质,A错误;B.氢氧化钾是含有离子键和共价键的离子化合物,B错误;C.氧化镁是只含有离子键的离子化合物,C正确;D.二氧化碳是含有共价键的共价化合物,D错误;答案选C。【点晴】明确化学键的概念、判断依据以及与化合物的关系是解答的关键,一般活泼的金属与活泼的非金属之间容易形成离子键,非金属元素的原子之间容易形成共价键,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全部由共价键形成的化合物是共价化合物,解答时注意灵活应用。10、C【解题分析】地方性甲状腺肿是机体缺碘引起的,与环境污染无关。11、C【解题分析】温度升高,H2的浓度增大,平衡左移,故逆向吸热,正向放热,△H<0,则曲线a为CO2,根据方程式的比例关系,可知曲线b为H2O,曲线c为C2H4;故A正确,B正确;C项:N点和M点均处于所处同一T1℃下,所处的状态的c(H2)是一样的;D项:其它条件不变,T1℃、0.2MPa相对0.1MPa,增大了压强,体积减小,c(H2)增大,下反应达平衡时c(H2)比M点大,D项正确。12、C【题目详解】A.向NaOH溶液滴入FeSO4溶液中,硫酸亚铁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亚铁白色沉淀,氢氧化亚铁白色沉淀被空气中氧气氧化生成氢氧化铁沉淀,白色沉淀迅速变为灰绿色,最终变为红褐色,颜色变化与氧化还原反应有关,故A不符合题意;B.向湿润的KI淀粉试纸上通入少量Cl2,氯气与碘化钾溶液发生置换反应生成单质碘,碘遇淀粉溶液变蓝色,颜色变化与氧化还原反应有关,故B不符合题意;C.向AgCl悬浊液中滴加少量Na2S溶液,白色的氯化银沉淀与硫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溶解度更小的黑色沉淀硫化银,颜色变化与氧化还原反应无关,故C符合题意;D.热铜丝插入稀硝酸中,铜与稀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铜、一氧化氮和水,反应生成的无色一氧化氮与空气中氧气反应生成红棕色的二氧化氮,颜色变化与氧化还原反应有关,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13、D【题目详解】A.苯酚溶液能杀菌消毒,选项A错误;B.75%乙醇溶液能杀菌消毒,选项B错误;C.乙酸能抑制空气中细菌的繁衍,能杀菌、消毒,选项C错误;D.乙酸乙酯溶液不能杀菌消毒,选项D正确。答案选D。14、D【解题分析】根据HF属于弱电解质,则在加水不断稀释时,电离程度增大,电离平衡保持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并注意温度不变时,电离平衡常数不变来解答。【题目详解】A、因HF为弱酸,则浓度为0.5mol/L的HF溶液加水稀释,促进电离,平衡正向移动,电离程度增大,n(F-)增大,但c(F-)减小,选项A错误;B、因电离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则Ka(HF)在稀释过程中不变,选项B错误;C、因HF为弱酸,则浓度为0.5mol/L的HF溶液加水稀释,促进电离,平衡正向移动,电离程度增大,电离转化率增大,选项C错误;D、因Ka(HF)=c(F-)×c(H+)c(HF),当HF【题目点拨】本题考查弱电解质的稀释,明确稀释中电离程度、离子浓度、Ka的变化即可解答,本题难点和易错点是不断稀释时n(F-)增大但c(F-)减小。15、C【解题分析】A、原子的表示方法就是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所以两个氢原子,就可表示为:2H;故A错误;B、元素化合价的表示方法:确定出化合物中所要标出的元素的化合价,然后在其化学式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所以镁的化合价+2价,故可表示为:Mg+2;故B错误;C、根据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因此3个氧分子表示为:3O2;故C正确;D、氯化钡是由显+2价的钡元素和显-1价的氯元素组成,根据化合价原则,其化学式为:BaCl2;故D错误;故选【题目点拨】本题考查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了解化学符号意义是解题的关键。本题的易错点为D,要注意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16、C【解题分析】分析:A选项中碘单质与溴苯、汽油互溶;B选项中反应较为困难,氢气的量不好控制;C选项中浓硝酸和浓硫酸可与氢氧化钠反应,而硝基苯不反应,且不溶于水;D选项中乙烯与酸性高锰酸钾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详解:Br2与KI溶液反应生成碘单质,与溴苯仍是互溶体系,不能分离,碘单质与溴苯、汽油互溶,无法用汽油萃取,A选项错误;利用氢气与乙烯发生加成反应,除去乙烯,氢气的量不好控制,量少没有除尽乙烯,量多氢气变成杂质,B选项错误;浓硝酸和浓硫酸可与氢氧化钠发生中和反应生成易溶于水的盐,而硝基苯不反应,且不溶于水,可用氢氧化钠溶液除杂,C选项正确;CO2、SO2可与NaOH溶液发生反应,而乙烯不反应,可除杂,但乙烯能与酸性高锰酸钾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D选项错误;正确答案:C。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17、①2CH3CH2OH+O22CH3CHO+2H2OCH3COOH+CH3CH2OHCH3COOCH2CH3+H2O防止倒吸②③【分析】石油经分馏后得到沸点不同的各种组分,将得到的重油裂解后得到含有不饱和键的短链烃,如丙烯、乙烯等;乙烯经反应Ⅰ与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乙醇,乙醇经反应Ⅱ与氧气发生催化氧化反应生成乙醛,乙醛经反应Ⅲ与氧气发生氧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醇与乙酸在浓硫酸作催化剂的条件下发生反应Ⅳ生成乙酸乙酯,据此分析。【题目详解】(1)石油分馏时不产生新物质,所以属于物理变化;裂解时产生新物质,所以属于化学变化,则上述过程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①;(2)在铜或银作催化剂、加热条件下,乙醇能被氧气氧化生成乙醛和水,反应方程式为2CH3CH2OH+O22CH3CHO+2H2O;(3)乙烯发生加聚反应生成聚乙烯,其结构简式为;(4)①乙烯与水反应生成乙醇,乙醇在催化剂作用下生成乙醛,乙醛继续被氧化生成乙酸,在浓硫酸作催化剂、加热条件下,乙醇和乙酸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和水,则反应IV的化学方程式为:CH3COOH+CH3CH2OHCH3COOCH2CH3+H2O;②试管乙中的导气管要插在饱和碳酸钠溶液的液面上,因为随反应蒸出的乙醇和乙酸在溶液中的溶解度较大,导管插在液面下极易发生倒吸,因此导气管在液面上的目的是防止倒吸;(5)①CH2=CH-COOH和CH3COOH结构不相似,且在分子组成上也没有相差一个-CH2原子团,所以二者不属于同系物,错误;②CH2=CH-COOH中含有羧基,能和碳酸氢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正确;③CH2=CH-COOH含有碳碳双键,能发生加成反应、氧化反应、加聚反应等,含羧基能发生酯化反应,正确;答案选②③。18、羧基羰基C8H14O3取代反应酯化反应NaHCO3溶液Na【分析】根据C生成D的反应条件可知,C中含有卤素原子,则B与HBr发生取代反应生成C,C为,发生消去反应生成D,D为,D酸化得到E,E为,E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生成F,F为,F发生信息反应生成G,结合F与G的结构可知,Y为CH3MgBr,据此解答。【题目详解】(1)由有机物A的结构可知,A中含有羰基、羧基,故答案为羰基、羧基;(2)由B的结构简式可知,B的分子式为C8H14O3,B的同分异构体中,核磁共振氢谱有2个吸收峰,说明分子中含有2种H原子,由B的结构可知,分子中H原子数目很多,故该同分异构体为对称结构;能发生银镜反应,说明含有醛基,且为2个-CHO,其余的H原子以甲基形式存在,故符合条件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为:,故答案为C8H14O3;;(3)根据上面的分析可知,由B到C的反应是B与溴化氢发生的取代反应,E→F发生酯化反应生成F,故答案为取代反应;酯化(取代)反应;(4)由上面的分析可知,C→D的反应方程式为+2NaOH+NaBr+2H2O,故答案为+2NaOH+NaBr+2H2O;(5)E为,含有羧基;F为,含有碳碳双键、酯基;G为,G中含有C=C双键、醇羟基;利用羧基、羟基与钠反应,酯基不反应,区别出F,再利用碳酸氢钠与羧基反应区别G与E,故答案为Na;NaHCO3溶液。【题目点拨】本题考查有机物的推断与合成,充分利用有机物的结构、反应条件及反应信息进行判断,掌握官能团的性质与理解反应信息是关键。本题的难点为(2),要注意结构的对称性的思考。19、-53.3kJ/mol量热器的保温瓶绝热效果不好、酸碱溶液混合不迅速、温度计不够精确等使碱稍稍过量,为了能保证CH3COOH溶液完全被中和,从而提高实验的准确度CC【分析】(1)根据化学反应热的计算公式求△H;(2)根据中和热的测定中能够导致放出的热量偏低的因素进行解答;(3)为了确保CH3COOH溶液完全被中和,从而提高实验的准确度,所用NaOH稍过量.(4)A、中和热测定实验中一组完整实验数据需要测温度3次,得到温度差,代入公式计算反应热;B、实验的关键是保温工作,保温杯为了保温;C、金属的导热性很好,会导致热量的散失;D、在量取溶液体积时仰视,则实际量取体积偏高。(5)A、实验装置保温、隔热效果必须好;B、用温度计测定NaOH溶液起始温度后,要将温度计洗净再测酸溶液的温度;C、量取NaOH溶液的体积时仰视读数,取得的NaOH偏大;D、允许分多次把NaOH溶液倒入盛有醋酸的小烧杯中;【题目详解】(1)温度从25.0℃升高到27.7℃,△t==(27.7-25)℃,CH3COOH的中和热△H=-=-5.33×104J·mol-1=-53.3kJ·mol-1;(2)CH3COOH的中和热的文献值为-56.1kJ·mol-1,实际上测定数值偏低,可能原因有:①量热计的保温瓶效果不好,②酸碱溶液混合不迅速,③温度计不够精确等;(3)酸和碱反应测中和热时,为了保证一方全部反应,往往需要另一试剂稍稍过量,减少实验误差,所以实验中NaOH过量,为了能保证CH3COOH溶液完全被中和,从而提高实验的准确度;(4)A、一组完整实验数据需要测温度三次:酸碱初始温度以及中和反应的最高温度,得到温度差值,故A正确;B、实验的关键是保温工作,保温杯是为了保温,减少实验过程中热量散失,故B正确;C、金属的导热性很好,用铜做的环形搅拌棒代替玻璃搅拌棒,会导致热量的散失,实验结果偏小,故C错误;D、在量取溶液体积时仰视,则实际量取体积偏高,测得中和热数值将偏大,故D正确。故选C。(5)A、实验装置保温、隔热效果必须好,否则影响实验结果,热量散失,结果偏低,故A错误;B、用温度计测定NaOH溶液起始温度后,要将温度计洗净再测酸溶液的温度,直接测定会与酸反应,放出热量,热量散失,结果偏低,故B错误;C、量取NaOH溶液的体积时仰视读数,会导致所量的氢氧化钠体积偏大,影响实验结果,故C正确;D、允许分多次把NaOH溶液倒入盛有醋酸的小烧杯中,故D不符;故选C。20、淀粉溶液锥形瓶内溶液颜色的变化滴入最后一滴标准液时,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且半分钟内不恢复原色0.038mol/LAD【分析】用的溶液滴定溶液,用淀粉溶液作指示剂,眼睛注视锥形瓶内溶液颜色的变化,当滴入最后一滴碘水时,有碘剩余,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说明达到滴定终点,根据分析误差。【题目详解】(1)碘能使淀粉变蓝,用的溶液滴定溶液,所以步骤①加入的指示剂是淀粉溶液;(2)滴定时,眼睛注视锥形瓶内溶液颜色的变化,直至滴定终点;当滴入最后一滴碘水时,有碘剩余,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说明达到滴定终点;(3)根据表格数据,第三次实验数据明显高出正常误差范围,舍去不用,第一次实验、第二次实验平均消耗碘水的体积是19mL,设废水中的物质的量浓度为cmol/L,c=0.038mol/L;(4)A.滴定管在装液前未用标准溶液润洗,标准液浓度减小,消耗标准液的体积偏大,测定结果偏高,故选A;B.滴定过程中,锥形瓶振荡得太剧烈,锥形瓶内有液滴溅出,待测液体积偏小,消耗标准液体积偏小,测定结果偏低,故不选B;C.装标准溶液的滴定管尖嘴部分在滴定前没有气泡,滴定终点时发现气泡,消耗标准液体积偏小,测定结果偏低,故不选C;D.达到滴定终点时,仰视读数,消耗标准液体积偏大,测定结果偏高,故选D;选AD。【题目点拨】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滴定,明确滴定原理和滴定具体操作是解题关键,掌握滴定终点的判断方法,利用“归因法”,根据分析误差。21、甲、乙、丙K(甲)=K(乙)>K(丙)丙丙、乙、甲2A【分析】(1)根据甲、乙、丙三容器的特点,结合勒夏特列原理进行分析,以乙为参照,反应开始后甲的压强比乙的大,平衡正向移动;丙的温度升高,平衡逆向移动,即可得出结果;(2)根据平衡常数仅仅是温度的函数,以及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即可求解;(3)根据浓度、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反应速率越快,越早达到化学平衡;(4)以乙容器为参照,甲是恒压,乙容器随反应进行压强减小,丙容器反应放热温度升高,且平衡逆向移动,气体的物质的量增大,压强增大而求解;(5)运用三段式进行求解即可;(6)利用等效平衡思想进行求解。【题目详解】(1)由于甲容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