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师培史学思想中的以字证史_第1页
刘师培史学思想中的以字证史_第2页
刘师培史学思想中的以字证史_第3页
刘师培史学思想中的以字证史_第4页
刘师培史学思想中的以字证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刘师培史学思想中的以字证史

刘世培(1884-1919)被称为“轻叔叔”,也被称为“光汉”和“左福”。江苏仪征人,出身于经学世家,曾祖刘文淇,祖父刘毓崧,伯父刘寿曾,曾以三代相续共注一部《春秋左氏传》而饮誉学林。刘师培本人每每也以家学第四代传人自居,“予束发受经,思述先业”3。8岁能读《易经》,“日变一卦”36,12岁时即阅毕四书五经,国学功底相当深厚。前辈学人在经学研究上所取得的大量成果为刘师培的经学研究奠定了基础,而他生逢西学东渐的文化转型期,比他的先人更多了一层时代的际遇。刘师培在中国近代学术史上是一位比较特殊的人物,这不仅是因为他亲身参与了晚清的一系列政治运动,政治立场几经反复,其本人也因此数度沉浮;而且作为扬州学派的殿军,他毕生致力于保存国学,保存国粹。同时,他又身体力行,直接置身于新史学的学术大潮之中,这就使得他的古文经学,又折射出那个时代所特有的政治文化意蕴。一、刘师培的学术影响刘师培本来出身于著名的经学世家。他由于家学渊源和扬州学术的熏陶,一生学问以经古文学为底色,以“会通”见长。在汉代,小学因经古文学而创立,到清代,小学倚靠经史考证而鼎盛。清代学术以经史考证为中坚,而小学则被视为治经治史之初阶,凡属史学大家,必先通小学。但是,乾嘉之后,小学在进入极盛的同时也陷入了发展的瓶颈。嘉庆以后,经史考证本身已无多大发展的余地,逐渐走向山穷水尽的地步。事实上,就小学本身的知识结构而言也还有很多需要具体改善之处。在中国古代学术的知识结构里,古文经学本与小学、史学关系最为密切,所以刘师培推陈出新的治学风格多体现于有关史学及小学的见解中。基于他的小学修养,刘师培在小学与现代社会学互释方面做了不少工作。比如,通过对《说文》“禾部”诸字的研究,来分析古代财产和所有观念的产生(1);通过对“銕”(2)字的研究,“知铁器时代为文明渐进之时代”;通过对“姓”和“女部”诸字的研究,揭示“上古之民知有母不知有父,故所生之子即以母族为姓”,以此论证母系社会的存在(1)。类似例证很多,皆与其以小学证社会学之理的成果重合。这些小学与现代社会学的互释性工作,从历史语言学角度来看,就是刘师培所谓的“以字诠史”。二、“用文字来解释历史”的方法(一)“通义”之学刘师培的“以字诠史”之法,深受中国考据传统的影响。在清代来说,以辑佚、辨伪、注释为中心的考据研究,其学术目的在于重新确立思想的体系。而以文字、音韵和训诂为中心的历史语义研究,则是旨在重新梳理层层积累不断解读的经典文本。在治经考史的时代,从汉代的许慎起就说文字是“前人所以垂后,后人所以识古”的桥梁,一直到清代的戴震也主张由文字以通语言,然后再由语言以通古圣贤之心志。顾炎武、钱大昕、阮元等学者都主张“用汉儒家法以治史”,并取得了相当可观的成就(2),及至清代小学集大成者孙诒让,也是秉持着阮元的思路。这种文字工作的意义在于借由对古代思想的关键词的梳理来表达思想,以古人之口言今日之事。所以,尽管关键性词语的原始内涵总是引人注意,但是文字研究者们所关注的,还有这些词语的意义在历史进程中所发生的变异及其不同的用法。由此出发,清代学者选择的治学途径是通过对文字进行溯源的方法来清理一些概念形成的历史。在传统小学的范围内来看,这种追溯适用于经学典籍中需要解释廓清的重要概念,《理学字义通释》的序文中引用戴震的观点说:“通义理之学者必先通训诂之学。”实际上这也是汉学家研治经学的藉以求得“道”的方式(3),因为只有理清了这些概念才能对义理做进一步的推究。用刘师培自己的话说,就是“所以明道者,其词也”,而对于“道”的追求在方法上是渐进的,“由文字以通乎语言,由语言以通乎古圣作者之心智”。所以,他的做法也是在他所关注的视野之内选择具有关键意义的词语进行梳理,以期最终能够得以“通义理之学”,然后得以品评之前学者的观点,所以说,“夫字,必有义。字义既明,则一切性理之名词皆可别其同异,以证前儒立说之是非”406。在刘师培晚年所著《理学字义通释》中,他认定宋代学者的偏差就在于“宋儒不明训诂”,所以“言义理者以心字理字为绝对之词”,而这样会使“凡性命、道德、仁义、礼智皆为同物而异名”。纵然如北溪陈氏能作《字义》,“虽得朱子亲传”,但他的逻辑起点错了,所以仍然“立说多讹”。而如何才能破解这样的“迷思”?“盖心知古义,则一切缘词生训之说自能辨析。”406事实上,刘师培在其早期的《周末学术史序》里曾经对这些重要概念进行了一番解释。对于宋学所格外看重的“心”与“理”,在他看来也不再是空泛的“绝对之词”,而是得到了具体的界定。“心字训细。刘熙《释名》训心为细。言心细则无物不贯,此古书之旧训,据此则心为细微之意矣。又尖字古作鑯,鑯与细通。盖心字有尖锐之意,即象思想外出之形。《释名》言,细微无物不贯。朱子谓心具众理也,是心字界说甚广,非仅属于五脏之一也。”85-86“盖理字本训为治玉,引申其意,则为事理、物理之称。《说文》云:理,治玉也。段注云:理为剖析。凡天下一事一物以推其情而至于无憾,而后即安,是谓天理。……盖事物之理,必因分析而后明,而国家立法亦必析及毫芒。见焦氏循《理说》。”85-86,112而汉学自身格外看重的“循名责实”,这里的“名”该如何理解,答案也要在文字考释上下功夫:“尝考《说文》一书,训名为命。《说文》名字下云,名,自命也。从口从夕。夕者,冥也。冥不相见故以口自明。又《礼记》云:黄帝证明百物以明命。……而刘熙《释名》亦曰:名,命也。名实使分明,是则名也者,人治之大者也。人不可别,别之以名字所以别万物万事也,故亦谓之名。”由于“古人名起于言”,自“言”至“名”,再由区别“名”而成“文”,“盖就其别者言之曰文,就其所以别者言之则曰名。名与文相辅而行,而统之者则为书”85-86,63,然后才有学术的开始。挑选出某些词语,特别是具有争议性和核心概念意义的词语,并且思索其内在的演变与结构,在今天看来对于思想和思想史的把握仍然是很有助益的。对于这种关键词的疏通,实际上有助于理清其所对应的使用这些词语的群体的情感和思考的变换。从社会的角度来说,每一种群体讲的都是自己特有的语言和词汇,并且在用法上存在着很明显的不同。尤其是在涉及表达情感的归属或者阐述重要概念的时候,这种不同就变得格外的显著。而从语言学的任何准则来看,没有哪一个团体是“错的”———虽然短暂时间里,居于主流的团体会强调自己的用法是“正确的”———所以,这种对关键词理解的是与非之间的相对性给针对名物训诂的考据提供了存在的空间。梳理这些语词上的交锋、对立,实际上就是一种考察思想发展、追求新的通例的重要过程。从上述刘师培的观点来看,他正是按照这种思路来进行“以字诠史”活动的。(二)刘师培的“以字浚史”“以字诠史”还有一个逻辑的起点,那就是历史语言学所谓的关键词(Keywords)是历史地形成的,其形成的过程也是文化与社会中的各种因素不断丰富与改变其意涵与用法的过程。而这种丰富与改变具有特定的指示性或象征性,也就是说,了解这些词语特定用法的形成为了解当时的“文化”和“社会”状况提供了可能性。所以,分析这些词汇形成和被塑造的过程,这本身就是一种记录、质询、探讨与呈现文化、社会问题形成过程的一种方法。连孔子都曾感慨典籍所载飘渺难考的古初之世的面貌,在刘师培看来只能依靠文字所保留的一丝线索进行推断和分析。刘师培在《古政原始论》中就曾倡言:“盖欲考古政,厥有三端:一曰书籍……二曰文字。文字造字之初,始于仓颉。然文字之繁简,足窥治化之浅深……三曰器物……况近代以来,社会之学大明,察来彰往,皆有定例之可循,则考迹皇古,岂迁诞之辞所能拟哉!”他深信透过书籍、文字、器物三者互证的方法,还可以探寻“古代人群之情况”664。1907年,他在《字诠自序》中又做了补充说明:“察来之用,首恃藏往,舍睹往轨,奚知来辙?《小戴·礼运》历举饮食、宫室诸端,由后溯前,以昭递嬗。”1238在他看来,“政俗迁移,礼制损益,夏殷而上,书缺有间,欲阐发厥隐,惟恃文字”1238。而这样的推断应该如何进行?他给出的方法是:“察所从之形,一也;穷最先之训,二也;一字数义,求其引中、假借之故,三也;……此均文字之裨于考史者也……若斯之属,咸为诠史之资。”1238-1239次年,他又在《论中土文字有益于世界》里再次重申:“察来之用,首贵藏往,舍睹往轨,奚知来辙?……文字繁简,足窥治化之浅深,而中土之文,以形为纲,察其偏旁,而往古民群之状况,昭然毕呈。”刘师培从小学入手研究古史,并且藉这种研究来表达他对晚清社会变革的关注,从而使他的“以字诠史”带有了浓厚的现实政治文化意蕴。在他的《论小学与社会学之关系》、《小学发微补》和《论中土文字有益于世界》等著作里,小学所具有的解释社会问题的功能得以体现。在他看来,要解决现实问题,就必须先了解所以形成当今困境的根源———古代人群的情况,而小学正好可以为解释当前问题之所由来提供一条门路:观察汉字的偏旁,这在他看来是小学的实用性所在。晚清之际,清朝统治步入衰运,内忧外患,社会动荡不已,中央政府已经失去了控制力和公信力。以刘师培的政治立场来说,他对于上古的考察也是基于对现实革命的支持,所以他关注的文字考证旨在揭示在他看来十分重要的概念的产生过程,比如君权、宗法和私财等,这些东西在现实中也是他所竭力反对的。这些考证的目的在于论述这些概念的存在仅仅是历史和时代的产物,其神圣性与合理性并非天然,更非人们所认为的那样天经地义。是此,刘师培他们针对这些所谓“神圣”的概念所进行的反抗,实际上也并非当时人们所认定的“离经叛道”,而是一种历史进步的需要。刘师培在《周末学术史序·政法学史序》中有这样的案语:“《说文》尊字下云,酒器也。而后世为帝王之称,又为崇高之称。盖上古之时,于能发明治酒之术者,必报本反始以尊之,而君道以立。故龚氏以能饮食民为帝者之始也。又如‘酋长’之‘酋’为酒官之假借,亦此意也。”他先是把君权的产生归于发明造酒术之人,而后又说:“如《易》言‘武人为于大君’,而酋豪之豪,为勇健有力者之称是也”85-86,就是意在表明权力的分配与武力的强弱是密切结合的。本来古代中国文化一直讽刺成王败寇和弱肉强食,认为靠强权维持的权力并不具有道义上的优势,但若由此看来,君权也是一个与神圣无关的名词。而古代的君主并非与生俱来,而是推举产生的,“且所谓君主者,并无世袭之制度。于何征之?于封禅征之也。泰山曰‘岱’,岱训为代,古帝王告代之处也。告代者,即受命易姓之谓也。……盖草昧之初,君主之任,位有定年,与皙种共和政体同,君位既盈,必另举贤者以代之。封禅者,即取禅让之意也,是为揖逊之天下。”那么“其推为一群之长者,则能以饮食饷民者也,并能以神鬼愚民者”,这样看来,后世认定的伟大君主实际上是可以借由能力去获得的,所以君主和庶民在本质上没有区别。“君主即民庶中之一人。故君群互训。《韩诗外传》、《白虎通》皆训君为群,即《左氏传·闵二年》所谓‘天子曰兆民’也。又林、烝二字,古籍皆训为众,而《尔雅》独训为君,以此知古人之称君子也,与国家、团体无异。”85-86所谓君权神授,原来究竟不过如此尔!君权已然不再神圣,接下来的家族宗法,也都是可以进行追索和清算的。本来君权是家族权力的扩大,“宗”本训为“祖庙”,复训为“尊”,及至家被放大成为国家,“君主政治既由家长政治而推,故臣民视君犹父,君主既操臣民之权,复操宗子之权,此世袭制度之起源,亦即君主政体之起源也”85。君主即为一国之主祭之人,所以也可以称为“宗”,“盖宗为一家所祀之神,宀为交覆突屋,有家室之意……又宗有常尊,故王室之宗子即为帝王,故尊与宗字互训。……后世以降,宗为祖庙之称,又为帝王之称,如高宗、中宗是也。可知专制政体即由宗法社会而扩张。”85-86君主对于臣民的控制在这里可以视为是家族权力的放大。而在《古政原论·总论》里他对君权产生及其合理性的确立进行了总结:按照《社会通诠》的说法,君权即神权,所以“上古之时君主即为教主,故上古社会有巫无酋”。后来“易巫为酋”之后,“若王字之意,则以古代君长必参通天地人,故王字三划连中,是上古君主之名称皆含有神权之意,自是以降,君长之制渐成。”君主还是要掌握与神沟通的方法。至于君主的地位,“若君为天下所归往,则称为群,故君群互训”。刘师培在这里进一步解释了君群可以互训的原因,即天下人的倾心归服。所以“盖古代君权虽重,然君由民立之意,实为古人所尽知”。在他看来,民贵君轻的思想在古代是普遍存在的,只是后来由于君主专制权力的强化,这一部分被不断地弱化了,而他们所做的推翻君权的努力,则是重新顺应古老传统的努力,是富有正义性的。这种通过文字考证来阐释历史问题和现实问题的方法,本是“以字诠史”的应有之义,只不过刘师培在运用时带有了强烈的思想诉求和情感色彩,从而使其更具个性。三、从文本对“真实”的认知到以字可能成为合理的标准本来,历史语义学(historicalsemantics)的特征是不仅强调词义的历史源头及演变的过程,而且着重表达词义产生和演化过程中相关的意义、暗示和关系。这种语义学必须承认在历史范围内词汇意义的流变,同时也得承认的确有变异、误解与冲突的现象存在于对词语的理解上,并且这些现象一直在持续发生。而这些现象则是反映了时间维度上人们思考和行为方式的变化。所以,那些对于文字、音韵和训诂的研究,最终可以从词义的延续和断裂中得以窥见价值、信仰方面的激烈冲突或者逐渐变化的过程。古典教育中的一个训练就是发掘语词和概念的神圣属性,并且强调受众应当针对误解与误用这些概念的行为提出相关的批评指证。但是随着时代的变化,概念的内涵也在发生相应的改变。在经过一段时间之后,这些关键词语和概念的内涵会变得含糊不清,然后以这些概念作为核心的思想学说也会变得难以理解。正如约翰·斯图亚特·密尔在《论自由》里所说:“鲜明的概念和活生生的信仰是没有了,代之而存在的只有一些陈套中保留下来的词句;或者假如说意义还有什么部分被保留下来,那也只是外壳和表皮,精华则已尽失去了。”(1)簸思想之谷,扬去“外壳和表皮”,留下并光大“精华”,在这个抽丝剥茧的过程中,文字考证和疏通的责任将无比巨大。所以,这意味着文字并不仅仅是单纯地映照社会、历史过程,凡是人为的叙述,都潜藏着某种“有意识的组织与设计”,那些看起来天经地义、确凿无疑的叙述,之所以能够得到这样的评价,只是因为他们的“有意识的组织与设计”符合了时代的共识,所以大家都以为它们是“真实”的。然而,用福柯的话来说,这些“共识”就是由“对事物的认知、描述、记述、表达、分类和理解”的方式支持,并由一系列的“词语”构成的。这时,“知识”就以“共识”的名义确立了合理性,并成为“权力”,它确立了那个时代的是非、真伪等标准。经典凭借语言和文字作为媒介传递着遥远古代的真理,而读者则依赖语言文字对真理进行还原、解读和复制的理解。同样,不只是思想经典,历史和文化也主要由文字语言记载,二十五史由不同时代的语言叙述着传统与事实,阅读者也是通过这些文字来回溯过去。如果能够依靠这些文字学的手段证明某些思想所依靠的经典是后人强加的,那么这些思想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根基。本来清代官方所提倡的学术主流是以朱熹为代表的宋明理学,意图藉此控制汉族知识分子的反抗。所以,想要还击这样的思想压制,首先就要证明理学自身在学理的合理性上存在着缺陷。作为激进的革命党人,刘师培致力于推翻清政府,他借助这些工作证明了君主和朝廷的存在并非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