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_第1页
第8课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_第2页
第8课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_第3页
第8课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_第4页
第8课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统编高中历史教材:《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历史选择性必修1)第8课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法律教化

法律是体现统治阶级意志,是国家的统治工具,着眼于防范和惩处,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受国家强制力保证执行的行为总则。

教化指政教风化,着眼于教育与引导,是国家治理的重要手段,是对法治的有效补充。重防范惩处;外在强制约束重教育引导;软性约束基础必要补充概念解析

法律与教化同是社会治理的重要手段,二者相辅相成,对立统一中国古代法治有着“法自君出”的特点,突出君主的无上权威,皇帝的言行就是法律,所以,法家的“法治”是“君权之上”、“国权至上”的法治。而现代意义上的法治,强调“依法治国”“依法办事”的治国方式、制度及其运行机制和“法律至上”“制约权力”“保障权利”的价值、原则。德治法治是中国古代的治国理论,是儒家学说倡导的一种道德规范,被封建统治者长期奉为正统思想。要求统治者以身作则,注意修身和勤政,充分发挥道德感化作用;重视对民众的道德教化,“为政以德,德主刑辅”。中国古代社会治理的两种方案——德治与法治一、先秦时期的德治与法治1、夏、商、西周时期的社会治理德治:西周以宗法制为核心的礼制和“敬天保民”思想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先罚而后赏。

——《礼记·表记》

王者功成作乐,治定制礼;其功大者其乐备,其治辨者其礼具。——《礼记·曲礼》夫礼者,定亲疏,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也。

——《礼记·曲礼》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怀保小民,惠(加惠于)鲜(穷人)鳏寡。

——《尚书·无逸》

左传夏朝有《禹刑》商朝有《汤刑》周朝有《九刑》习惯法法治:夏《禹刑》,商《汤刑》,周《九刑》君王及奴隶主贵族可以所以残害奴隶2、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治理

“铸刑书”是中国最早的成文法,促进了思想解放,冲击了贵族统治,反映礼乐制度的崩溃,为法家提供经验,拉开了中华法系的序幕。

子产和叔向也引发了早期的关于德治与法治的论战,开启礼法之争。叔向反对刊布法律,理由是刑罚适用于乱世,公布刑书会使百姓注重争端,不顾道德礼仪。前536年,郑国子产公布刑律,铸刑书于鼎《左传·昭公六年》:“刑不可知,则威不可测”。(子产)铸刑书于鼎,以为国之常法。(1)早期的德治与法治之争2、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治理:礼法对立(2)思想界:儒家德治与法家法治之争学派代表治国思想教化思想结果原因儒家法家①为政以德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①人性善;②主张德治,通过道德礼仪教化民众,重视民生与民意保护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①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②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①君主要以法、术、势驾驭臣下②君主要赏罚分明。③“以法为教”“以吏为师”①人性恶②主张法治孔子孟子韩非子商鞅不被重视不适用兼并战争的战国时期,难以落到实处,无助于国君实现强国抱负受到重视带来富国强兵的现实利益,满足国君君主专制的愿望理想教化型现实功利型影响:①都成为后世治理国家的理论基础,都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②汉代以后,外儒内法、礼法并用成为中国古代国家治理的重要特征。③深刻影响着中华民族的思想观念和行为规范,并影响亚洲国家。补充知识:儒家分流,法礼务实互鉴

“孔子明王道,干七十余君,莫能用。”孔子试图说服诸侯国国君行仁政,但没有谁愿意接受。或许正是在这种背景之下,儒家学说的传承者孟子与荀子开始分流。孟子言人性善。而荀子言人性恶,认为王公士大夫只是因为学习了礼所以变得善了,可以用礼乐来对待,而庶民不知礼,所以只能用刑罚来制服。荀子的学生韩非和李斯,都是法家的代表人物……韩非实际上是博采了荀子之学以及法家各派的要旨,

完成其极端的专制主义的政治理论。因此,

在春秋战国时期,

儒家与法家无疑是在政治理论上贡献最大也最成熟的两派。

1、公元前606年,楚庄王陈兵洛阳,并问“鼎之大小轻重”,王孙满对曰:“昔大禹有德,各方朝贡,献金九牧,以铸九鼎。桀有昏德,鼎迁于商。商纣暴虐,鼎迁于周……鼎之轻重,未可问也!”楚庄王则整师而退。据此可知,当时A.周天子的共主地位稳固

B.私学推广了中原文化C.楚王恪守宗法血缘关系

D.德治理念的广泛传播2、与周代相比,春秋时期“民”的地位进一步提升,统治者从对天的崇拜中脱离出来。《左传·桓公六年》称“夫民,神之主也,是以圣王先成民而后致力于神”,又《左传·庄公三十二年》言“国将兴,听于民;将亡,听于神”。这表明A.统治阶层对社会治理持理性态度 B.民的尊崇与鬼神的崇拜互相交织C.民的地位与鬼神的地位分庭抗礼 D.鬼神成为了国运衰落的罪魁祸首DA随堂演练3、“王”字在甲骨文中是一把斧头的形象,象征军事首领的征伐权力,战国时期,孟子认为,“以力假仁者霸……以德行仁者王”,他的观点A.与甲骨文“王”字的本义一致B.是“无为而治”的理论依据C.体现出儒家强调教化的政治理念D.奠定了宗法制度的思想基础C随堂演练二、秦汉至隋唐时期的法律与教化1、秦汉时期:律令制度,汉承秦律时期法律实践活动秦朝汉朝以法家思想治国,推动了律的编篡,云梦睡虎地秦简《秦律》沿袭秦律,制《九章律》,江陵张家山汉墓《二年律令》;秦汉朝廷还会发布法律文告,称“令”,律和令都具有法律效力2、魏晋时期:以经注律,律令儒家化

材料一

《晋律》首先确立“准五服以制罪”的定罪量刑原则,把“五服”制度与法律相结合,凡亲属之间犯罪,在刑法方面的适用原则是:亲属相犯(如杀、伤等),以卑犯尊者,处罚重于常人,关系越亲,处罚越重;若以尊犯卑,则处罚轻于常人,关系越亲,处罚越轻。在民事方面,如财产转让时违反法律,则关系越亲,处罚越轻。

——曾宪义《中国法制史》

材料二

(曹魏新法)在室之女,从父母之诛;已嫁之女,从夫家之罚。

——《晋书·刑法志》①汉武帝后儒家思想成为主流思想,儒家知识分子以经注律;②魏明帝在朝廷设置律博士,命令用儒家思想来解释律令,进一步推动了律令的儒家化,魏晋法律以亲属之间的尊卑亲疏为量刑原则之一;原因:目的:维护儒家的三纲五常,树立正统意识形态,维护统治3、唐朝的法治与礼治朝代法律与教化实践活动唐朝法律礼治①提倡礼治,《大唐开元礼》(分吉、宾、军、嘉、凶五礼;体系庞大、体例严谨、内容繁复的礼仪法典,秦汉以来封建礼仪制度的集大成)②推广重视家训的经验,强化基层教化①唐初:删繁就简;②唐高宗:制定《贞观律》、《永徽律》、《永徽律疏》即《唐律疏议》(礼法结合的典范,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封建法典,中华法系确立的标志,也代表法律儒家化的完成)唐朝法律制度的特点:①礼法结合,对儒家伦理中的“孝”特别重视;

②重视家训的经验,强化基层教化。三、宋元至明清时期的法律与教化1、宋元至明清时期的法律:沿用唐律,律例合编朝代法律实践活动宋朝以唐律为蓝本,制定《宋刑统》、《天圣令》。元朝对唐宋法律整体弃用,但在司法实践中广泛援引唐律。明朝以唐律为蓝本,制定《大明律》,重视“例”,重修《问刑条例》,开创律例合编的体例。清朝沿袭《大明律》,重视例,制定《大清律例》。宋以后法律制定的特点:①多以《唐律》为蓝本;②开创了律例合编新体例。4、汉代名臣黄霸在任职颍川太守期间“力行教化而后诛罚”。治颍川八年“田者让畔,道不拾遗,养视鳏寡,赡助贫穷,狱或八年亡重罪囚”。据此可知,汉代A.社会治理渗透德治教化思想 B.确立了礼法结合的治国理念C.地方治理形成了统一的标准 D.社会道德伦理水平普遍提高5、在唐代对女子继承权法律化的基础上,宋代各种法律、敕和案例对女子财产的继承范围、继承方式及继承份额都作了较为详备的规定,使女子在一定条件下享有有限的财产继承权。这表明A.女性的社会地位大幅提高

B.经济发展强化私有权观念C.政府对商业活动加强控制

D.男女获得了同等的继承权AB随堂演练2、宋元至明清时期的教化朝代教化实践活动宋朝明朝清朝①儒学开始向基层渗透,发展出理学:通过控制教育与科举,并通过授徒、书院讲学等方式在社会上广泛传播,甚至深入族规、家训之中。如朱熹《家礼》《小学》成为家庭和幼儿行为规范。②儒学士人投身基层教化,以乡约教化乡里:北宋吕大均兄弟和《吕氏乡约(儒学士人教化乡里的范本,我国最早的成文乡约,对明清的乡村治理模式影响很大)乡约逐步带有强制力:明太祖《六谕》,包括禁约;引用《大明律》解释《六谕》;违反要受处罚或治罪。乡约与法律合流:宣讲《圣谕十六条》(康熙)和《圣谕广训》(雍正),引用《大清律例》。探究活动一

宋代一些地方实行乡约制度,其主要功能是扬善惩恶,制定规约进行道德教化,并建立民间组织和相关的赏罚制度。明清时期,宣讲“圣谕”成为乡约最重要的内容。当时,由地方官吏广泛推行乡约制度,设立乡约组织,每月召集百姓宣讲、教化。康熙九年颁布了乡约组织必须宣讲的《上谕十六条》,内容包含“重农桑以足衣食”“训子弟以禁非为”等。——杨开道《中国乡约制度》等根据材料结合所学,概况宋代到明清时期乡约制度的变化并说明乡约的积极作用。变化:①内容:宋代道德教化为主到明清增加宣讲圣谕,经政府利用和推广而具有约束力,并与法律合流;

②组织:从民间自发到地方官吏推动设立乡约的作用:①有利于维护社会秩序,加强基层社会治理;②有利于发展生产;③促进儒家思想和传统道德的传播。

材料

中华法系是产生于中华民族文化土壤上的原生法系,其丰富的内涵不仅适合于中国的国情,也适合于相邻国家日本、朝鲜、越南等国的国情,故而有可能奉中华法系为母法。历代王朝重视法典编纂,自隋唐起历代法典都规定“十恶”(含侵犯朝廷和皇室的谋反、谋叛、谋大逆、大不敬,涉及家族伦理道德的恶逆、不孝、不睦、内乱,以及不义、不道)之罪,由于重公权轻私权,因此国家刑法发达,而涉及民间田地钱债的民事行为则视为细事,缺乏应有的法律调整。除黄帝外,朝廷中的行政高官也握有不等的司法权,地方临民之官,既是行政长官也是司法长官,二者合二为一。——张晋藩《解读中华法系的本土性》探究活动二

中华法系的特点、形成原因及评价特点:①礼法结合;②诸法合体,刑民不分;③儒家思想影响深厚,法律逐渐儒家化;④重刑轻民,重公法轻私法;⑤皇权至上,法律是维护君权的工具;⑥司法从属于行政,无独立司法;

原因:①政治:统治阶级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需要;②经济:社会经济的发展,小农经济占主导;③思想:儒家思想的影响;④历代法典的发展完善

评价:①实质:中华法系是为封建专制统治服务的;②在维持社会生活和谐方面具有重大意义中国古代的法治与礼教先秦德治:西周“敬天保民”——春秋战国儒家的仁、礼法治:春秋“铸刑鼎”——战国法家“法、术、势”秦——唐秦汉:律令制度,汉承秦律,“引经决狱”魏晋:律令儒家化唐朝:《唐律疏议》中华法系确立宋——清法治:沿用唐律,律例合编教化:宋代理学、乡约课堂小结6、《御制大明律》专设《禁止搬做杂剧律令》条目,规定:“凡乐人搬做杂剧戏文,不许妆扮历代帝王后妃、忠臣烈士、先圣先贤神像,违者杖一百。官民之家,容令妆扮者与同罪。”这说明A.乐人的社会地位十分低下

B.明朝初年杂剧题材的偏狭C.政府实行严格的文化控制

D.法律已覆盖社会各个层面7、据统计,明代有社学1438所,遍布城乡,其中1330所为官办,占比92.49%。社学以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