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之武退秦师3_第1页
烛之武退秦师3_第2页
烛之武退秦师3_第3页
烛之武退秦师3_第4页
烛之武退秦师3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烛之武退秦师《左传》左——作者左丘明,鲁国史官传——解释,解说,阐发。《左传》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

全称《春秋左氏传》文学常识史书体例编年体——按年月日编排史实,如《左传》以人物为中心叙述当时的史实,如《史记》纪传体——国别体——按国家分类记载各国史实,如《战国策》背景简介:

本文所记述了秦晋联合攻打郑国前展开的一场外交斗争。事情发生在公元前630年。此前两年,爆发晋楚城濮之战,结果楚国战败,晋国称霸。在城濮之战中,郑国曾经出兵帮助楚国,因而结怨于晋,这就是秦晋联合攻打郑国的直接原因。这次战争,也可以说是城濮之战的余波。此外,晋文公当年逃亡路过郑国时,郑国没有以礼相待,也得罪了晋国。春秋时期形式简图秦晋郑楚退为什么要退秦师烛之武为什么答应退秦师烛之武怎么说服秦伯退兵大军压境佚之狐荐才郑伯求才推辞烛之武说退秦穆公子犯建议攻秦晋文公退兵

请阅读此文,然后用你的语言复述这个故事。(注意:起因、经过、结果)退基础知识·通假字(☆)1、无能为也已已——矣,语气词2、共其乏困共——供,提供3、夫晋,何厌之有?厌——餍,满足4、秦伯说说——悦,高兴5、失其所与,不知知——智,智慧基础知识·古今异义(☆)1、行李之往来

行李:古义:出使的人

今义:出行的包袱

2、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夫人:古义:那人今义:对妻子的尊称基础知识·古今异义(☆)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3、以为:古义:把……看作今义:认为

4、东道主:古义:东方道路上的主人今义:请客的主人

5、亦去之

古义:离开今义:与“来”相对基础知识·重要虚词(☆)

1.以

①以其无礼于晋

(因为)

②敢以烦执事

(拿,用)

③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把)

④以乱易整,不武

(用)

基础知识·重要虚词(☆)

2、之

①公从之

(代词)

②是寡人之过也

(的)

③行李之往来

(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④何厌之有

(宾语前置,有何厌之)

基础知识·重要虚词

(☆)

3、其

①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代词,“那件事”)

②失其所与,不知

(代词,自己的)

③吾其还也

(商量或希望语气,还是)

基础知识·重要虚词

(☆)

4、而

①夜缒而出(连词,表修饰)

②朝济而夕设版焉(连词,表顺承)

③因人之力而弊之(连词,表转折)

基础知识·句式(﹋)介词结构后置以其无礼于晋言于郑伯若亡郑而有益于君宾语前置夫晋,何厌之有?基础知识·句式(﹋)省略句

夜缒而出。

省略烛之武敢以(之)烦执事省略之

判断句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讨论:烛之武是如何说服秦君一、展示态度诚恳:示弱,以退为进二、分析利害关系:亡郑无益于君,存郑对秦有利三、挑拨秦晋关系:忘恩负义,晋贪得无厌讨论:谁是智者,为什么?烛之武、秦伯、晋侯、佚之狐、郑伯讨论:谁是智者,为什么?烛之武、秦伯、晋侯、佚之狐、郑伯大智大慧之人,必有大情大义讨论:从这篇文章,你学到了什么?1.思想2.写作烛之武的闪光处——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林则徐1、“师必退”→“臣老矣,无能为也矣”→许之

——深明大义、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