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甘肃省兰州市第五十八中高二化学第一学期期中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4届甘肃省兰州市第五十八中高二化学第一学期期中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4届甘肃省兰州市第五十八中高二化学第一学期期中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4届甘肃省兰州市第五十八中高二化学第一学期期中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4届甘肃省兰州市第五十八中高二化学第一学期期中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届甘肃省兰州市第五十八中高二化学第一学期期中检测模拟试题注意事项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1861年德国人基尔霍夫(G.R.Kirchhoff)和本生(R.W.Bunsen)研究锂云母的某谱时,发现在深红区有一新线,从而发现了铷元素,他们研究的某谱是()A.原子光谱 B.质谱 C.红外光谱 D.核磁共振谱2、关于下列四个图像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图①表示可逆反应CO(g)+H2O(g)CO2(g)+H2(g)的ΔH小于0B.图②是电解氯化钠稀溶液的电解池,其中阴、阳极逸出气体体积之比一定为1∶1C.图③表示可逆反应A2(g)+3B2(g)2AB3(g)的ΔH小于0D.图④表示压强对可逆反应2A(g)+2B(g)3C(g)+D(s)的影响,乙的压强大3、在25℃时水的离子积KW=1.0×10-14,在35℃时的离子积KW=2.1×10-14,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水中c(H+)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B.35℃时的水比25℃时的水电离程度小C.25oC时,纯水中滴加NaOH溶液,KW变小D.35℃时的,纯水中滴加NH4Cl溶液,水的电离程度增大4、空间实验室“天宫一号”的供电系统中有再生氢氧燃料电池(RFC),RFC是一种将水电解技术与氢氧燃料电池技术相结合的可充放电池。下图为RFC工作原理示意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当有0.2mol电子转移时,a极产生3.2gO2B.b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是:2H++2e-=H2↑C.c极上进行还原反应,B中的H+可以通过隔膜进入AD.d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是:O2+2H2O+4e-=4OH-5、既能由单质间通过化合反应制得,又能在溶液中通过复分解反应制得的物质是()A.FeS B.Fe(OH)2 C.FeO D.Fe3O46、铜锌原电池(如图)工作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正极反应为:Cu2++2e–=CuB.电池反应为:Zn+Cu2+=Zn2++CuC.在外电路中,电子从负极流向正极D.盐桥中的K+移向ZnSO4溶液7、A、B的混合气体在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xA(g)+yB(g)zC(g)△H<0。达到化学平衡后测得A的浓度为0.5mol·L-1;在恒温下,将密闭容器的容积压缩至原来的二分之一,再次达到平衡时,测得A的浓度为0.9mol·L-1。则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x+y<z B.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了C.B的转化率下降 D.C的体积分数减小8、下列说法或有关化学用语的表达正确的是()A.在基态多电子原子中,p轨道电子能量一定高于s轨道电子能量B.基态Fe原子的外围电子排布图为C.因氧元素电负性比氮元素大,故氧原子第一电离能比氮原子第一电离能大D.根据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特点,Cu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s区9、一定温度下,在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可逆反应:mA(g)+nB(g)pC(g)+qD(g),当m、n、p、q为任意正整数时,下列状态:①体系的压强不再发生变化;②生成mmolA,同时消耗qmolD;③各组分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再改变;④体系的密度不再发生变化;⑤反应速率v(A)∶v(B)∶v(C)∶v(D)=m∶n∶p∶q;⑥各组分的质量分数不再改变;⑦反应混合物的平均摩尔质量不再发生变化。其中一定能说明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A.②③④⑥B.③⑥⑦C.②③⑥D.③⑥10、某同学搜集资料发现,长期或大量摄入铝元素会对人的大脑和神经系统造成损害,为此该同学提出的下列建议中错误的是A.少吃油条,因为油条中含有KAl(SO4)2B.使用铝锅时,应加醋长时间炖煮C.使用铁锅代替铝制炊具D.治疗胃酸过多时尽量不服用含Al(OH)3的胃舒平11、下列原子电子排布图表示的状态中,能量最高的是()A. B.C. D.12、下列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来解释的是A.用排饱和食盐水的方法收集氯气B.加入催化剂使N2和H2在一定条件下生成氨气C.增大压强,有利于SO2和O2反应生成SO3D.在Fe3++3SCN-Fe(SCN)3反应达平衡时,增加KSCN的浓度,体系颜色变深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将NaOH和氨水溶液各稀释一倍,两者的OH-浓度均减少到原来的一半B.盐酸的浓度是醋酸浓度的二倍,则盐酸的H+浓度也是醋酸的二倍C.中和等体积、等pH值的盐酸和醋酸溶液,醋酸所需氢氧化钠多于盐酸D.物质的量相同的磷酸钠溶液和磷酸溶液中所含磷酸根离子的量相同14、某温度下,体积一定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可逆反应:X(g)+Y(g)Z(g)+W(s)ΔH>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加入少量W,逆反应速率增大,正反应速率减小 B.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C.当容器中气体压强不变时,反应达到平衡 D.反应平衡后加入X,上述反应的ΔH增大15、已知液氨的性质与水相似。T℃时,NH3+NH3⇌NH4++NH2-,NH4+的平衡浓度为1×10-15mol/L,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此温度下液氨的离子积为1×10-17B.在液氨中放入金属钠,可生成NaNH2C.恒温下,在液氨中加入NH4Cl,可使液氨的离子积减小D.降温,可使液氨电离平衡逆向移动,且c(NH4+)<c(NH2-)16、对于反应H2(g)+Cl2(g)=2HCl(g)的能量变化描述正确的是A.成键过程中吸收能量B.断键过程中吸收能量,成键过程中释放能量C.断键过程中释放能量D.断键过程中释放能量,成键过程中吸收能量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17、Ⅰ.有机物的结构可用“键线式”简化表示。如CH3—CH=CH-CH3可简写为,若有机物X的键线式为:,则该有机物的分子式为________,其二氯代物有________种;Y是X的同分异构体,分子中含有1个苯环,写出Y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Y与乙烯在一定条件下发生等物质的量聚合反应,写出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Ⅱ.以乙烯为原料合成化合物C的流程如下所示:(1)乙醇和乙酸中所含官能团的名称分别为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2)B物质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3)①、④的反应类型分别为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4)反应②和④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8、常用药﹣羟苯水杨胺,其合成路线如图。回答下列问题:已知:(1)羟苯水杨胺的化学式为___。1mol羟苯水杨胺最多可以和___molNaOH反应。(2)D中官能团的名称___。(3)A→B反应所加的试剂是___。(4)F存在多种同分异构体。F的同分异构体中既能与FeCl3发生显色反应,又能发生银镜反应,且核磁共振氢谱显示4组峰,峰面积之比为1:2:2:1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___。19、已知下列数据:物质熔点(℃)沸点(℃)密度(g·cm-3)乙醇-117.078.00.79乙酸16.6117.91.05乙酸乙酯-83.677.50.90浓硫酸(98%)—338.01.84学生在实验室制取乙酸乙酯的主要步骤如下:①在30mL的大试管A中按体积比1∶4∶4的比例配制浓硫酸、乙醇和乙酸的混合溶液;②按下图连接好装置,用小火均匀地加热装有混合溶液的大试管5~10min;③待试管B收集到一定量的产物后停止加热,撤去试管B并用力振荡,然后静置待分层;④分离出乙酸乙酯层、洗涤、干燥。请根据题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1)配制该混合溶液的主要操作步骤为___。(2)上述实验中饱和碳酸钠溶液的作用是(填字母)__。A.中和乙酸和乙醇B.中和乙酸并吸收部分乙醇C.加速酯的生成,提高其产率D.乙酸乙酯在饱和碳酸钠溶液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更小,有利于分层析出(3)步骤②中需要小火均匀加热操作,其主要理由是__。(4)分离出乙酸乙酯后,为了干燥乙酸乙酯可选用的干燥剂为(填字母)__。A.P2O5B.无水Na2SO4C.碱石灰D.NaOH固体20、实验室中有一未知浓度的稀盐酸,某学生用0.10mol·L-1NaOH标准溶液进行测定盐酸的浓度的实验。取20.00mL待测盐酸放入锥形瓶中,并滴加2~3滴酚酞作指示剂,用自己配制的NaOH标准溶液进行滴定。重复上述滴定操作2~3次,记录数据如下。完成下列填空:实验编号待测盐酸的体积(mL)NaOH溶液的浓度(mol·L-1)滴定完成时,NaOH溶液滴入的体积(mL)120.000.1024.18220.000.1023.06320.000.1022.96I.(1)滴定达到终点的标志是_________。(2)根据上述数据,可计算出该盐酸的浓度约为___________(保留小数点后3位)。(3)在上述实验中,下列操作(其他操作正确)会造成测定结果偏高的有___________。A.用酸式滴定管取20.00mL待测盐酸,使用前,水洗后未用待测盐酸润洗B.锥形瓶水洗后未干燥C.称量NaOH固体时,有小部分NaOH潮解D.滴定终点读数时俯视E.碱式滴定管尖嘴部分有气泡,滴定后消失Ⅱ.硼酸(H3BO3)是生产其它硼化物的基本原料。已知H3BO3的电离常数为5.8×10-10,H2CO3的电离常数为K1=4.4×10-7、K2=4.7×10-11。向盛有饱和硼酸溶液的试管中,滴加0.1mol/LNa2CO3溶液,_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观察到气泡逸出。Ⅲ.某温度时测得0.01mol/L的NaOH溶液pH为11,求该温度下水的离子积常数KW=_________21、已知多元弱酸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是分步进行的,且第一步电离程度大于第二步电离程度,第二步电离程度远大于第三步电离程度……今有HA、H2B、H3C三种一元、二元、三元弱酸,根据“较强酸十较弱酸盐=较强酸盐十较弱酸”的反应规律,它们之间能发生下列反应:①HA+HC2-(少量)=A-+H2C-②H2B(少量)+2A-=B2-+2HA③H2B(少量)+H2C-=HB-+H3C回答下列问题:(1)相同条件下,HA、H2B、H3C三种酸中酸性最强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2)判断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填写标号)____________。A.H3C+3A-=3HA+C3-B.HB-+A-=HA+B-C.H3C+B2-=HB-+H2C-(3)完成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A.H3C+OH-(过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B.HA(过量)+C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C【解题分析】1861年德国人基尔霍夫和本生研究锂云母的红外光谱时,发现在深红区有一新线,从而发现了铷元素,铷的发现,是用光谱分析法研究分析物质元素成分取得的第一个胜利,所以C选项是正确的;综上所述,本题选C。2、D【题目详解】A.图①中反应物能量高,生成物能量低,所以是放热反应,ΔH小于0,A说法正确;B.电解氯化钠时,阳极上氯离子失电子生成氯气,阴极上水得电子生成氢气和氢氧根离子,氢气与氯气的体积之比是1:1,B说法正确;C.图③中温度升高,正逆反应速率均增大,且逆反应速率大于正反应速率,则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逆反应为吸热反应,所以正反应是放热反应,ΔH小于0,C说法正确;D.2A(g)+2B(g)3C(g)+D(s),D为固体,则该反应是体积减小的可逆反应,增大压强,体积减小,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反应物的含量降低,与图像不符,D说法错误;答案为D。3、D【解题分析】A项,温度升高水的离子积增大,水中c(H+)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错误;B项,温度升高促进水的电离,35℃时的水比25℃时的水电离程度大,错误;C项,25℃时,纯水中滴加NaOH溶液,温度不变,KW不变,错误;D项,35℃时,纯水中滴加NH4Cl,NH4+与水电离的OH-结合成NH3·H2O,OH-浓度减小,促进水的电离,水的电离程度增大,正确;答案选D。4、C【解题分析】依据图示知左边装置是电解池,右边装置是原电池,ab电极是电解池的电极,由电源判断a为阴极产生的气体是氢气,b为阳极产生的气体是氧气;cd电极是原电池的正负极,c是正极,d是负极。据此分析。【题目详解】A项,当有0.2

mol电子转移时,a电极为电解池阴极,电极反应为2H++2e-=H2↑,产生0.1mol氢气,故A项错误;B项,b电极为阳极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4OH--4e-=2H2O+O2↑,故B项错误;C项,c电极上氧气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B中的H+可以通过隔膜进入A,故C项正确;D项,d为负极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2H2-4e-=4H+,故D项错误。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C。5、A【题目详解】A项,Fe与S加热生成FeS,FeS能通过溶液中复分解反应制得,如Na2S和FeCl2溶液反应等,A项符合题意;B项,Fe(OH)2不能由单质间通过化合反应制得,B项不符合题意;C项,FeO不能通过溶液中的复分解反应制得,C项不符合题意;D项,Fe3O4不能通过溶液中的复分解反应制得,D项不符合题意;答案选A。6、D【分析】从题图中可以看出锌、铜为电极,电解质溶液分别为ZnSO4溶液、CuSO4溶液,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是:Zn+Cu2+=Cu+Zn2+。锌为负极,铜为正极。【题目详解】A.铜为正极,发生还原反应:Cu2++2e–=Cu,A项正确;B.电池总反应为Zn+CuSO4=Cu+ZnSO4,改写成离子方程式为:Zn+Cu2+=Zn2++Cu,B项正确;C.在外电路中,电子从负极流出,流入正极,C项正确;D.盐桥所在的电路为内电路,内电路中阳离子K+移向正极(CuSO4溶液),D项错误;所以答案选择D项。【题目点拨】本题为经典的带盐桥的原电池。在外电路中,电子从负极流向正极,电流从正极流向负极;在内电路中,阳离子向正极移动,阴离子向负极移动。7、B【解题分析】平衡时测得A的浓度为0.5mol/L,保持温度不变将容器的容积缩小到原来的一半,如平衡不移动,则A的浓度应增大为1.0mol/L,而此时为0.9mol/L,则说明增大压强平衡向正方向移动。【题目详解】A项、增大压强,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说明反应物气体的计量数之和大于生成物气体的计量数,应为x+y>z,故A错误;B项、增大压强,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故B正确;C项、增大压强,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B的转化率增大了,故C错误;D项、增大压强,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故C的体积分数增加了,故D错误。故选B。【题目点拨】题考查了根据化学平衡的移动来判断化学反应的特点,解答的关键是根据平衡时测得A的浓度为0.50mol/L,保持温度不变,将密闭容器的容积压缩至原来的二分之一,此时A的浓度应该为1.0mol/L,再达平衡时,测得A的浓度为0.9mol/L,说明增大压强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8、B【题目详解】A.在基态多电子原子中,3p轨道电子能量比4s轨道电子能量低,A错误;B.基态Fe原子的外围电子排布式为3d64s2,3d轨道中,电子未充满,应遵循洪特规则,则外围电子排布图为,B正确;C.因为氮原子的最外层电子处于半充满的稳定状态,第一电离能出现反常,所以氧原子第一电离能比氮原子第一电离能小,C错误;D.Cu的价电子排布式为3d104s1,所以Cu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ds区,D错误。故选B。9、D【解题分析】试题分析:当m、n、p、q为任意正整数时,下列状态:①体系的压强不再发生变化.则说明m+n=p+q。无论反应是否达到平衡,体系的压强都不会发生变化。因此不能说明反应达到了平衡状态。错误。②在任何时间段内,每生成mmolA同时消耗qmolD;这是反应逆向进行。因此不能证明反应达到了平衡状态。错误。③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则各组分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再改变。因此可以证明反应得到平衡状态。正确。④由于反应在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所以反应是否达到平衡,容器内的体系的密度不再发生变化。所以不能证明反应达到了平衡状态。错误。⑤对于任何反应,无论再什么时候,反应速率v(A)∶v(B)∶v(C)∶v(D)=m∶n∶p∶q;所以不能证明反应达到了平衡状态。错误。⑥只有当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各组分的质量分数。物质的量分数、体积分数都不再改变。正确。⑦若反应为前后气体体积相等的反应,则反应混合物的平均摩尔质量不会发生变化;若反应为前后气体体积不相等的反应,则只有当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反应混合物的平均摩尔质量才不会发生变化。因此不能作为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错误。一定能说明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③⑥。选项为D。考点:考查平衡状态的判断的知识。10、B【解题分析】试题解析:A、铝元素主要通过消化系统进入人体少吃含铝的食物(如油条),能直接减少摄入铝元素的量,A正确;B、铝元素主要通过消化系统进入人体,使用铝锅时,加醋长时间炖煮,金属铝可以和醋酸发生反应生成可溶性的铝盐,使得人体会摄入铝,B错误;C、铝元素主要通过消化系统进入人体,不用铝制品炊具能防止人体摄入铝,C正确;D、治疗胃酸过多时,服用含Al(OH)3的胃舒平回合盐酸反应生成铝盐进入人体,D正确。答案选B。考点:考查合理摄入营养物质的重要性11、C【题目详解】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中,如果电子所占的轨道能级越高,该原子能量越高,电子排布能量低的是1s、2s能级,能量高的是2s、2p能级,所以A、D能量低于B、C;C中2p能级有2个电子,2s能级有1个电子;B中2s能级有2个电子,2p能级有1个电子;所以能量最高的是C,故选:C。12、B【解题分析】A.用排饱和食盐水的方法收集氯气,相当于在氯水中加入NaCl,c(Cl-)增大,反应Cl2+H2OH++Cl-+HClO的平衡左移,减小了氯气的溶解度,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故不选A;B.加入催化剂使N2和H2在一定条件下生成氨气,利用催化剂增大反应速率,催化剂不会引起化学平衡的移动,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故选B;C.增大压强,反应2SO2+O22SO3的平衡右移,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故不选C;D.在Fe3++3SCN-Fe(SCN)3反应达平衡时,增加KSCN的浓度,平衡右移,体系颜色变深,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故不选D;本题答案为B。13、C【题目详解】A.氨水是弱碱,不能完全电离,故将氨水稀释一倍,OH-浓度减少小于原来的一半,A错误;B.醋酸是弱电解质,不能完全电离,故盐酸的浓度是醋酸浓度的二倍,则盐酸的H+浓度大于醋酸的二倍,B错误;C.等体积、等pH值的盐酸和醋酸溶液,醋酸的浓度更大,故中和等体积、等pH值的盐酸和醋酸溶液,醋酸所需氢氧化钠多于盐酸,C正确;D.磷酸钠是盐,在水溶液中完全电离,磷酸是弱电解质,不能完全电离,故物质的量相同的磷酸钠溶液和磷酸溶液中所含磷酸根离子的量前者大于后者,D错误;答案选C。14、C【解题分析】A.W在反应中是固体,固体量的增减不会引起化学反应速率的改变和化学平衡的移动,故A项错误;B.该反应正反应为吸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反应移动,即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故B项错误;C.随反应进行,气体的物质的量减小,压强减小,压强不变时说明可逆反应到达平衡状态,故C项正确;D.反应热ΔH与物质的化学计量数有关,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不变,热化学方程式中反应热不变,与反应物的物质的量无关,故D项错误;综上,本题选C。15、B【解题分析】A.由电离方程式知,NH4+与NH2-的离子平衡浓度相等都为1×10-15mol/L,根据水的离子积得液氨的离子积K=c(NH2-).c(NH4+)=1×10-30,故A错误;B.由钠与水反应可推知,2Na+2NH3=2NaNH2+H2↑,故B正确;C、虽然加入NH4Cl可使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NH4+的浓度增大,但由水的离子积可以知道,其大小只与温度有关,与离子浓度无关,故C错误;D、因为电离是吸热反应,所以降温NH3+NH3NH4++NH2-平衡向逆向移动,c(NH4+)=c(NH2-)都减小,故D错误;答案:B。16、B【解题分析】化学反应H2(g)+Cl2(g)=2HCl(g)为放热反应,断键过程中吸收能量大于成键过程中释放能量,选B。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17、C8H83羟基羧基CH3CHO加成反应取代反应CH2=CH2+Cl2→CH2ClCH2ClHOCH2CH2OH+2CH3COOHCH3COOCH2CH2OOCCH3+2H2O【分析】Ⅰ.根据价键理论写出该物质的分子式;根据有机物结构,先确定一个氯原子位置,再判断另外一个氯原子位置有邻间对三种位置;根据分子中含有苯环,结合分子式C8H8,写出Y的结构简式,根据烯烃间发生加聚反应规律写出加成反应方程式;据以上分析解答。Ⅱ.由工艺流程图可知:乙烯与氯气发生加成反应生成物质A,为CH2ClCH2Cl,CH2ClCH2Cl水解生成乙二醇;乙烯与水反应生成乙醇,乙醇发生催化氧化得到物质B,为CH3CHO,CH3CHO氧化得到乙酸,乙酸与乙二醇在浓硫酸条件下发生酯化反应生成C,为CH3COOCH2CH2OOCCH3;据以上分析解答。【题目详解】Ⅰ.根据有机物成键规律:含有8个C,8个H,分子式为C8H8;先用一个氯原子取代碳上的一个氢原子,然后另外一个氯原子的位置有3种,如图:所以二氯代物有3种;Y是X的同分异构体,分子中含有1个苯环,根据分子式C8H8可知,Y的结构简式为;与CH2=CH2在一定条件下发生等物质的量聚合反应,生成高分子化合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综上所述,本题答案是:C8H8,3,,。Ⅱ.由工艺流程图可知:乙烯与氯气发生加成反应生成物质A为CH2ClCH2Cl,CH2ClCH2Cl水解生成乙二醇;乙烯与水反应生成乙醇,乙醇发生催化氧化得到物质B为CH3CHO,CH3CHO氧化得到乙酸,乙酸与乙二醇在浓硫酸条件下发生酯化反应生成C为CH3COOCH2CH2OOCCH3;(1)乙醇结构简式为C2H5OH,含有官能团为羟基;乙酸结构简式为:CH3COOH,含有官能团为羧基;综上所述,本题答案是:羟基,羧基。(2)根据上面的分析可知,B为:CH3CHO;综上所述,本题答案是:CH3CHO。(3)反应①为乙烯在催化剂条件下能够与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乙醇;反应③为CH2ClCH2Cl水解生成乙二醇,反应④为乙二醇与乙酸在一定条件下发生酯化反应;综上所述,本题答案是:加成反应,取代反应。(4)反应②为乙烯和氯气发生加成反应,化学方程式为:CH2=CH2+Cl2→CH2ClCH2Cl;综上所述,本题答案是:CH2=CH2+Cl2→CH2ClCH2Cl。反应④为乙二醇和乙酸在浓硫酸加热的条件下发生酯化反应,化学方程式为:HOCH2CH2OH+2CH3COOHCH3COOCH2CH2OOCCH3+2H2O;综上所述,本题答案是:HOCH2CH2OH+2CH3COOHCH3COOCH2CH2OOCCH3+2H2O。【题目点拨】本题题干给出了较多的信息,学生需要将题目给信息与已有知识进行重组并综合运用是解答本题的关键,需要学生具备准确、快速获取新信息的能力和接受、吸收、整合化学信息的能力,采用正推和逆推相结合的方法,逐步分析有机合成路线,可推出各有机物的结构简式,然后分析官能团推断各步反应及反应类型。18、C13H11NO33羟基、硝基浓硝酸和浓硫酸、、【分析】苯与氯发生取代反应得到氯苯A,根据题目给出的信息可知D中含有硝基,这个硝基只能是A到B的过程中引入的,而产物中左边的苯环上的取代基是对位的,因此B为对硝基氯苯,碱性条件下水解得到对硝基苯酚钠C,加酸中和后得到对硝基苯酚D,还原后得到对氨基苯酚E,根据F的分子式和最终产物的结构不难推出F是邻羟基苯甲酸(水杨酸),E和F脱水形成肽键,得到最终产物,据此来分析题目即可。【题目详解】(1)根据结构得出其化学式为C13H11NO3,首先2个酚羟基能消耗2个氢氧化钠,水解后形成的羧酸又能消耗1个氢氧化钠形成羧酸盐,因此1mol产物一共可以消耗3mol氢氧化钠;(2)D为对硝基苯酚,其中含有的官能团为硝基和羟基;(3)根据分析,A→B是硝化反应,需要的试剂为浓硝酸和浓硫酸;(4)能和氯化铁发生显色反应证明有酚羟基,能发生银镜反应证明有醛基,然后还有4种等效氢,一共有3种符合条件的同分异构体,分别为、、。19、在大试管中先加4mL乙醇,再缓慢加入1mL浓H2SO4,边加边振荡,待冷至室温后,再加4mL乙酸并摇匀BD防止反应物随生成物一起大量被蒸出,导致原料损失及发生副反应B【分析】根据乙酸乙酯制备实验的基本操作、反应条件的控制、产物的分离提纯等分析解答。【题目详解】(1)配制乙醇、浓硫酸、乙酸混合液时,各试剂加入试管的顺序依次为:CH3CH2OH→浓硫酸→CH3COOH。将浓硫酸加入乙醇中,边加边振荡是为了防止混合时产生的热量导致液体飞溅造成事故;将乙醇与浓硫酸的混合液冷却后再与乙酸混合,是为了防止乙酸的挥发造成原料的损失。在加热时试管中所盛溶液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因为试管容积为30mL,那么所盛溶液不超过10mL,按体积比1∶4∶4的比例配浓硫酸、乙酸和乙醇的混合溶液,由此可知,对应的浓硫酸、乙酸和乙醇的体积为1mL、4mL、4mL;(2)饱和碳酸钠溶液的作用主要有3个:①使混入乙酸乙酯中的乙酸与Na2CO3反应而除去;②使混入的乙醇溶解;③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减少其损耗及有利于它的分层析出和提纯;故选BD;(3)根据各物质的沸点数据可知,乙酸(117.9℃)、乙醇(78.0℃)的沸点都比较低,且与乙酸乙酯的沸点(77.5℃)比较接近,若用大火加热,反应物容易随生成物(乙酸乙酯)一起蒸出来,导致原料的大量损失;另一个方面,温度太高,可能发生其他副反应;(4)用无水硫酸钠除去少量的水,无水硫酸钠吸水形成硫酸钠结晶水合物;不能选择P2O5、碱石灰和NaOH等固体干燥剂,以防乙酸乙酯在酸性(P2O5遇水生成酸)或碱性条件下水解,故选B。【题目点拨】乙酸乙酯的制备实验中用饱和碳酸钠溶液收集产物乙酸乙酯,饱和碳酸钠溶液的作用是中和乙酸、溶解乙醇,并降低乙酸乙酯在饱和碳酸钠溶液中的溶解度,有利于分层析出。不能用氢氧化钠溶液,因为乙酸乙酯会在碱性条件下水解。20、最后一滴NaOH溶液加入,溶液由无色恰好变成浅红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0.115mol/LCE不能1×10-13【分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