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蒙古查玛乐舞传承与发展的人类学考察
查马舞是内蒙古藏传佛教寺庙传播的宗教歌曲。在藏传佛教舞蹈中,它被称为“羌人”,在内蒙古地区传播到蒙古后,被称为“查马”。查玛乐舞是藏传佛教法会中较为重要的一种仪式,在当时喇嘛寺院的特定仪式中都要组织查玛乐舞的表演。内蒙古地区流传的查玛乐舞的形式和组合并没有十分严格的模式和要求,一般会根据每个喇嘛寺院中会跳查玛乐舞的喇嘛数量而定。喇嘛人数比较多的大寺院可能跳的段落多一些、规模大一些,而人数相对较少的中小寺院可能就不会组织太多的喇嘛跳多段查玛乐舞。因为查玛乐舞组合上的灵活性使内蒙古地区藏传佛教的查玛乐舞的形式呈现出多种多样的模式,同时也使得查玛乐舞可以在内蒙古地区的喇嘛寺庙中广为流传。本文以呼和浩特市大召寺和包头市梅力更召庙为个案进行田野调查,对查玛乐舞在这两所召庙的现状做深入研究。二、保守民间舞,融合蒙古信仰查玛,是藏语“羌牳”的音译,也可叫“恰木”,其产生于公元八世纪的西藏,是一种与藏传佛教文化联系在一起的宗教艺术形式,相传于13世纪传入呼和浩特,后来因佛教一度退居,查玛也中断了在大召寺的活动。16世纪佛教的再度兴起使查玛得到广泛传播,在这期间查玛开始与蒙古族信仰的萨满教融合,并不断吸取蒙古族民间舞蹈形式。康熙曾亲临大召加强了与中央的联系,那时大召寺成为了查玛传播的重要中心。自治区政府成立后,查玛的活动得以延续。不幸的是文革期间查玛舞再次遭受了毁灭性的打击,直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新的宗教制度,查玛这一艺术形式才被再次重视。呼和浩特大召寺于每年农历正月和六月举行两次查玛仪式。其中,农历六月十五是大召寺一年一度的诵经大法会,这一佛事活动从六月初八就开始了,结束于六月十五。诵经大法会是一年当中一次盛况空前的大法会,参与人数是最多的、举行仪式是最隆重的、法会对民间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在法会的前六天诵读大藏经《甘珠儿》,之后的第七天也就是六月十四上午诵《护法经》,下午送八巴令,又叫送瘟神或驱鬼,以保佑人间的平安。到了六月十五是法会的最后一天,上午举行晒大佛、迎请弥勒佛转庙及跳查玛活动。1.彩绘唐卡,明确规定了作为寺院抗难之方的置石上午九时,仪式开始。首先在菩提过殿前举行“晒佛”(也称“亮佛”)仪式,即将绘有释迦牟尼佛像的唐卡由寺院喇嘛扛出于晒佛台上展开,整幅唐卡长约4米,宽约2米,缀连在巨幅大布上的佛像,色彩鲜丽,形象逼真,气势壮观。僧众于像前演奏法乐,诵经祈祷,用以颂赞佛陀功德。2.佛的队伍及原因手持法器的喇嘛组成仪仗队在前面开道,迎请弥勒佛的队伍紧随其后。他们由正门向西出发,沿庙步行一周。沿途间歇式的诵经,无数群众自发地加入扛佛的行列之中,更有信徒顶礼膜拜,争献布施。3.寺院内自我表演上午十点半左右,喇嘛们开始在大雄宝殿前跳查玛舞。舞场成圆形,在圆形内沿着东西方向的中轴线标有跳舞时的位置,观众站在舞场的外侧,西北角坐的是查玛舞的伴奏人员,跳舞的人员都等候在寺院西侧的厢房内按照排练的顺序准备进场,在隆隆的法器伴奏下一个面白须长的慈祥长者进场了,在当地这位长者被称做寿星,蒙语称“查干乌布贡”,身穿黑色查玛服,头带着前额高高凸起的寿星形象的面具,跳起了查玛舞,寿星的演出大约持续十分钟。接下来扮演各种角色的舞者开始逐渐进场。有本土神灵护法神、还有鹰神、金刚神、廘神、白度母、绿度母等各种神灵。参与演出的大约60人,其中也有扮演多种形象的。按照查玛的类别可分为大、中、小,大召寺的查玛舞属于中型,当然查玛规模的大小也直接决定于寺庙喇嘛的多与少,也和场地的大小有关。三、查玛舞的表演“查玛乐舞”是一种在乐器伴奏下由寺院喇嘛表演的舞蹈,没有歌唱和诵经的伴奏。表演者手持各种道具头戴面具———有动物的鹿神和狮头神等神的面具,所穿的乐舞服装也各式各样有所不同的,根据寺庙规模的大小,乐舞表演的场合、以及场次的多少、表演者的人数有所区别。但是其功能都是以祭祀敬神驱魔为主的。每位乐舞表演者所扮演的角色和所做的动作都有不同的含义。同时也通过这些不同的服装和舞步表现了蒙古佛教的不同神灵。笔者向梅力更召领经师尼玛询问了有关召庙查玛乐舞的现状的相关问题。尼玛师傅向我们介绍了查玛乐舞等佛教事项,让笔者感受到蒙古佛教的博大精深和三世活佛渊博的知识修养以及在音乐方面的才华,由此产生由衷的钦佩。梅力更召每年的正月初一以及正月十五都要进行乐舞表演,笔者有幸在梅力更召观赏到尼玛师傅为我们表演查玛乐舞中的一段“金刚舞”的表演。尼玛师傅精彩投入的表演让我们感受到了蒙古草原的查玛风采。笔者只在梅力更召见到尼玛师傅为我们饰演的“鹿神”一段乐舞。师傅表演时舞步不停的变换,貌似小鹿的舞蹈,口里还念诵着曲调节奏。尼玛师傅像我们介绍说,召庙里至今还保存着1987年由20多位大喇嘛一起表演的查玛舞音像资料。但由于各种原因笔者没能亲眼目睹到这一珍贵的影像资料。但从师傅口中我们也了解到当时寺院鼎盛的状况,并由此而感叹。尼玛师傅为我们所表演的只是查玛乐舞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的一场近乎完整的乐舞。据悉,一场大型的查玛乐舞要1天的时间来完成。但十分遗憾的是,目前由于寺院喇嘛人数较少和不重视,这种乐舞很难有机会再在寺院里看到。笔者也为这一现状而感到担忧。综上所述,查玛乐舞作为法事活动的一部分直接体现佛教教义,这些宗教舞蹈紧紧围绕在寺庙宗教活动的中心思想来表演。大召寺查玛乐舞有着完整的表演过程和严谨的内容结构,表演者都经过了严格的训练。在长期的实践中查玛乐舞的动作吸取了蒙古族民间舞蹈的动作使其逐渐地方化,查玛舞的内容丰富多变对民间舞蹈产生了深远影响,这也验证了从民间来到民间去的说法。而梅力更召的查玛乐舞则由于人员的缺失而不能传承下去,这也使得召庙的诵经仪式上不能完整进行。由此可见,一种音乐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会随着它所生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甘肃兰州新区金融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招聘考试真题
- 二零二五年度房地产公司成立及融资合作协议
- 2025年度安防设备质量检测与售后服务合同
- 2025年温泉身体矿物霜行业深度研究分析报告
- 住房借住合同范例
- 企业供汽合同范本
- 2025年擦手巾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分析报告
- 游泳池装修安全协议书
- 2025年度安全设施设计施工服务合同
- 2025年度门面转让及配套设施建设合同
- 2025届广东省佛山一中石门中学高考冲刺押题(最后一卷)数学试卷含解析
- 《工程勘察设计收费标准》(2002年修订本)
- 《电脑的组成》课件
- 《债权法教学》课件
- 太傻天书(完整版)
- 活在课堂里 课件
- SZSD01 0012-2024智能交通大数据底座数据采集规范
- 医疗服务价格政策培训
- 经典广告歌曲大全(109首)
- 2024-2025学年北京市丰台某中学九年级(上)开学数学试卷(含答案)
- 环保仪器培训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